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ication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porous Si3N4 ceramics with Li2CO3 and Y2O3 as sintering additives 被引量:6
1
作者 HU Hai-long LUO Shi-b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548-2556,共9页
By employing sintering additives of Li2CO3 and Y2O3,porous Si3N4 ceramics are prepared after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es of sintering and post-vacuum heat treatment at 1680 and 1550°C,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By employing sintering additives of Li2CO3 and Y2O3,porous Si3N4 ceramics are prepared after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es of sintering and post-vacuum heat treatment at 1680 and 1550°C,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mpleted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αtoβ-Si3N4 in Si3N4 ceramic samples with a amount of 1.60 wt%Li2CO3(0.65 wt%Li2O)and 0.33 wt%Y2O3 additives.The as-synthesized porous Si3N4 ceramics exhibit high flexural strength((126.7±2.7)MPa)and high open porosity of 50.4%at elevated temperature(1200°C).These resul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added Li2CO3 as sintering additive,where the volatilization of intergranular glassy phase occurs during sintering process.Therefore,porous Si3N4 ceramics with desired mechanical property prepared by altering the addition of sintering additives demonstrate their great potential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ing additive flexural strength POROSITY glassy phase Si3N4 porous cer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ural strength of zirconia/stainless steel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军 赵康 +1 位作者 汤玉斐 李大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892-896,共5页
Zirconia/stainless steel (ZrO2/SUS316L)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s) were fabricated by tape casting and laminating. Microstructures of FGM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Fracture behavior of FGMs in di... Zirconia/stainless steel (ZrO2/SUS316L)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s) were fabricated by tape casting and laminating. Microstructures of FGM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Fracture behavior of FGMs in different loading modes and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gradient changes on flexural strength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ZrO2/ SUS316L FGMs with graded components at interlayers are obtained after they are sintered in vacuum and pressureless condition at 1 350 ℃. TheⅠ?Ⅱ mixed mode crack creates in composite layer and grows to both sides zigzag while loading on ZrO2 layer. Flexural strengths are 496.4,421.7 and 387.5 MPa when gradient changes are 10%,15% and 20%,but flexural strengths of the corresponding fracture layers are 387.1,334.6 and 282.3 MPa since cracks of FGMs are affected by three-dimensional stress,respectively. The cracks are generated in ZrO2 layer and extend to SUS316L layer while loading is added on SUS316L layer,flexural strength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graded components and keeps consistent bas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lexural strength FRACTURE tape cas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粒径对水工自修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袁金峰 张丽梅 +2 位作者 王忠 董广昊 王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解决混凝土劣化、提升耐久性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者对毫米级和百微米级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揭示了微胶囊的自修复作用,但都造成了基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减低。通过控制搅拌速率等措施合成了粒径40μm和粒径8μm的微胶... 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解决混凝土劣化、提升耐久性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者对毫米级和百微米级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揭示了微胶囊的自修复作用,但都造成了基体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减低。通过控制搅拌速率等措施合成了粒径40μm和粒径8μm的微胶囊,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粒径微胶囊化学结构稳定,热稳定性较好,加入混凝土在搅拌后大粒径微胶囊有破碎现象,小粒径微胶囊表面变得粗糙。当混凝土受损出现裂缝时,微胶囊会及时破裂,囊芯材物质会流出对混凝土进行修复。(2)40μm的微胶囊掺入混凝土后,均造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下降;8μm的微胶囊掺入混凝土后,在4%以下掺量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逐渐上升,超过4%以后开始下降。(3)40μm和8μm的微胶囊均对混凝土抗压和抗折造成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40μm的微胶囊混凝土最大抗压、抗折强度恢复率为110.2%、113.0%,8μm的微胶囊混凝土最大抗压、抗折强度恢复率为115.6%、114.7%。但当掺量增加到一定量时会到达拐点,然后修复效果开始降低。水工混凝土应用可通过控制微胶囊粒径,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且在混凝土受到破坏损伤时及时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微胶囊 自修复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损伤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4
作者 潘俊 杜乔茹 +2 位作者 林诺 张婷婷 张萧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 研究污泥基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为实现城市污泥建材化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思路。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污泥基GO,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PVP、NS两种分散剂的投加量及超声时间对分散效果的影响,进而考察GO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SEM、XRD及FTIR检测结果表明GO具有明显的片层结构,在掺量为0.8 g/mL、超声处理时间为4 h最佳处理条件下,GO&PVP分散液分散效果较好,GO&NS分散液的吸光度更高;当GO&NS掺量为0.07%时,复合水泥基体3 d的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30.32 MPa和6.14 MPa,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3.22%和20.16%。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污泥基氧化石墨烯可应用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对提升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污泥基氧化石墨烯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建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周边城区建筑物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杨建功 路维 +4 位作者 王邵臻 王金安 李飞 胡浩聪 周家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94,共8页
为提升抚顺西露天矿周边城区受损建筑物的抗裂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研发1种微丝镀铜钢纤维砂浆修补材料。通过既有裂缝混凝土试块的修补实验,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构建黏结抗折强度的非线性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提升... 为提升抚顺西露天矿周边城区受损建筑物的抗裂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研发1种微丝镀铜钢纤维砂浆修补材料。通过既有裂缝混凝土试块的修补实验,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构建黏结抗折强度的非线性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提升效果最显著、减水剂掺量次之、水胶比最小。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达到最大强度对应的水胶比逐渐由0.19上升至0.22。随着水胶比增加,达到最大强度对应的钢纤维掺量逐渐由50 kg/m^(3)上升至80 kg/m^(3),对应的减水剂掺量约为12 g/L。此外,通过抗剪强度对比试验,验证钢纤维砂浆显著优于普通砂浆,该材料可为地层变形导致的建筑物受损与开裂部件提供可靠的修补与加固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周边受损建筑物的修补与加固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解决当前由地表变形导致的建筑开裂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微丝镀铜钢纤维砂浆 响应面模型 黏结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条件对碾压混凝土强度相关性影响分析
6
作者 张清峰 艾长发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5,共5页
研究目的:抗弯拉强度是碾压混凝土基层(RCC)的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由于碾压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等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是否适宜于碾压混凝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 研究目的:抗弯拉强度是碾压混凝土基层(RCC)的材料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由于碾压混凝土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与水泥混凝土等存在明显差异,现有抗弯拉强度换算公式是否适宜于碾压混凝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f_(c))和抗弯拉强度(f_(f))试验,分析室内标准养护、现场洒水养护以及养护不当条件下的碾压混凝土抗弯拉与抗压强度发展规律,探究两者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并建立适宜于RCC基层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换算模型。研究结论:(1)现有规范推荐的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预估模型不适宜于碾压混凝土,其显著低估了碾压混凝土的抗弯拉能力;(2)养护条件对RCC早期强度形成及长期强度发展影响极为显著:养护不当条件下,1d抗弯拉强度仅为标准养护的50%,28d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约为标准养护的82%和66%;早期充分保湿养护对保障RCC基层最终强度与耐久性至关重要;(3)与碎石混凝土、卵石混凝土及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RCC具有更大的折压比;(4)本文研究成果可应用在道路路面基层工程领域,为碾压混凝土基层材料设计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基层 抗弯拉强度预估 养护条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粒径LSAM-50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
7
作者 蒋应军 朱冰琛 +2 位作者 林宏伟 楼欧阳 杨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6-1932,共7页
为评价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53 mm的沥青混合料,简写LSAM-50)低温性能,通过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研究了试件尺寸、试验温度、油石比与矿料级配对LSAM-50低温性能影响,分析了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结果相关性,并推荐了低温性能评... 为评价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53 mm的沥青混合料,简写LSAM-50)低温性能,通过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研究了试件尺寸、试验温度、油石比与矿料级配对LSAM-50低温性能影响,分析了小梁与半圆弯曲试验结果相关性,并推荐了低温性能评价用试件尺寸。结果表明,随小梁试件截面尺寸增大,抗弯拉强度先增大且截面尺寸超过50 mm×55 mm后趋于稳定,最大弯拉应变近似线性增加,抗弯拉强度与最大弯拉应变变异系数近似线性降低且截面尺寸为60 mm×65 mm时小于10%;小梁试验跨径对抗弯拉强度影响不显著,但最大弯拉应变随跨径增大而呈线性降低,最大弯拉应变变异系数小于15%;随试件厚度增加,半圆弯曲强度先减小且厚度超过60 mm后趋于稳定;随试验温度降低,最大弯拉应变近似线性降低但对抗弯拉强度影响不显著,半圆弯曲强度近似线性降低且低于-10℃时半圆弯曲强度变化不显著;随油石比增加,最大弯拉应变近似线性增加;级配A的最大弯拉应变最大,级配B的抗弯拉强度与半圆弯曲强度最大,级配C的强度与弯拉应变最差;建议LSAM-50小梁试件尺寸为60 mm×65 mm×280 mm、试验跨径为260 mm,半圆试件尺寸为直径200 mm×厚度60 mm;鉴于小梁试件尺寸大、试验操作困难且抗弯拉强度与半圆弯曲强度相关系数>0.84,建议用半圆弯曲强度评价LSAM-50低温抗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抗弯拉强度 最大弯拉应变 半圆弯曲强度 试件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对脱硫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8
作者 管学茂 王雪晴 郅真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2,共6页
目的为改善脱硫石膏硬化体性能,资源化利用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途径产生的大量脱硫石膏,减少工业副产石膏堆存,本文合成一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PCE),并研究其对β-半水脱硫石膏(β-hemihydrate desulfu... 目的为改善脱硫石膏硬化体性能,资源化利用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途径产生的大量脱硫石膏,减少工业副产石膏堆存,本文合成一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PCE),并研究其对β-半水脱硫石膏(β-hemihydrate desulfurization gypsum,β-HDG)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掺量PCE对β-HDG水化过程中的流动性、吸附行为、浆体Zeta电位和石膏硬化体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PCE作用下石膏硬化体的晶体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随PCE掺量的增加,石膏浆体流动度和减水率均先增加后稳定,当PCE掺量为0.4%时,石膏浆体流动度达到248 mm,减水率为26%,石膏浆体标稠需水量降低至37%。随着PCE掺量的增加和吸附时间的延长,PCE在石膏表面的吸附量变化先增加后稳定,PCE掺量为0.4%时达到饱和,此时吸附量为3.6mg/g。石膏浆体的Zeta电位随着PCE掺量增加而不断降低。石膏硬化体的力学强度随着PCE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PCE掺量为0.4%时,石膏硬化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分别达到24.7MPa和5.81MPa,比空白样分别提高32.6%和21.5%。结论PCE的加入能够改善石膏浆体的流动度,降低石膏浆体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并提高脱硫石膏硬化体强度。PCE的加入并没有改变石膏硬化体的晶体相组成,但使晶体之间网状搭接更紧密,需水量降低和内部孔隙降低是石膏硬化体宏观强度增加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水脱硫石膏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硬化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单组分地聚物组成设计及纤维影响效应研究
9
作者 高英力 熊浩宇 +2 位作者 冯心崚 朱俊材 赵福意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7-1366,共10页
针对单组分地聚物韧性不足的问题,选取聚乙烯醇纤维(PVA)、仿钢纤维(ISF)、碳酸钙晶须(CCW)三种纤维,进行了单掺和混掺设计试验。通过分析三种纤维对地聚物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针对单组分地聚物韧性不足的问题,选取聚乙烯醇纤维(PVA)、仿钢纤维(ISF)、碳酸钙晶须(CCW)三种纤维,进行了单掺和混掺设计试验。通过分析三种纤维对地聚物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微观测试手段,探讨了单掺和混掺纤维对地聚物性能的影响机制及规律。结果表明,三种纤维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地聚物流动性,PVA、ISF、CCW体积掺量为0.6%、1.5%、1.5%时,对应单纤维地聚物流动度相较基准组分别降低了54.0%、33.4%、19.8%。PVA和ISF对地聚物抗压强度有负面影响,而CCW则表现出增强效果。当PVA、ISF、CCW体积掺量分别为0.4%、1.2%、1.2%时,混杂纤维地聚物抗折强度提高了89.1%。微观试验表明,PVA通过桥接效应增强地聚物韧性,ISF通过滑移效应增韧,CCW则通过填充作用提高抗折强度。优化纤维配比后,混杂纤维地聚物展现出优良的流动性和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分地聚物 混杂纤维 组成设计 影响效应 抗折强度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胜斌 殷亮 +1 位作者 周云 慈伟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8,共8页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 针对传统整体预制梁桥运输受限、混凝土剪力键直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以常见的25 m跨径T梁桥为设计对象,提出一种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设计方案,研究其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局部承压理论提出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文献试验值对比,同时基于混凝土塑性理论提出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德上高速一座25 m跨径T梁桥为背景,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和实桥静载试验验证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个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胶接缝承载力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77和0.94,验证了钢剪力键直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偏安全;足尺模型试验下,钢剪力键接缝处开裂弯矩、抗弯承载力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分别为0.96、0.91、0.92,验证了接缝处和非接缝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所提计算公式能够偏安全地预测钢剪力键三段式预制节段T梁桥的极限承载力;成桥静载试验下,背景T梁桥接缝处无开裂滑移,安全可靠,该桥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节段T梁桥 钢剪力键 局部承压理论 混凝土塑性理论 直剪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 足尺模型试验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石膏水化活性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璐韬 李育彪 +4 位作者 吴晓勇 李瑞 孙旭超 吴开振 池汝安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0,共8页
氟石膏的强酸性与较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在抹灰石膏领域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选用CaO、Ca(OH)_(2)为中和剂,Na_(2)C_(2)O_(4)、Na_(2)SO_(4)、K_(2)SO_(4)、K_(2)SiO_(3)、半水石膏为激发剂,对氟石膏水化活性进行改性,探究中和剂... 氟石膏的强酸性与较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在抹灰石膏领域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选用CaO、Ca(OH)_(2)为中和剂,Na_(2)C_(2)O_(4)、Na_(2)SO_(4)、K_(2)SO_(4)、K_(2)SiO_(3)、半水石膏为激发剂,对氟石膏水化活性进行改性,探究中和剂与激发剂种类、掺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质量分数)的中和剂可以将氟石膏pH值提高至9左右,并使氟石膏中游离氟含量维持在0.02%(质量分数)左右,基于成本考虑,选择价格更低的CaO为中和剂;K_(2)SO_(4)、Na_(2)SO_(4)和半水石膏作为激发剂均有较好的激发效果,其中Na_(2)SO_(4)激发效果最好,经1.0%(质量分数)Na_(2)SO_(4)激发制备的抹灰石膏初凝时间为119 min,终凝时间为252 min,抗压强度为10.30 MPa,抗折强度为3.85 MPa,各项指标均达到《抹灰石膏》(GB/T 28627—2023)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石膏 中和剂 激发剂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水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薇 萧圳坡 +1 位作者 寇世聪 邢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5,I0001,共8页
为明确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为0~0.5%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测,得到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折压比和坍落扩展度等性... 为明确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为0~0.5%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测,得到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折压比和坍落扩展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玄武岩纤维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基体的增强机理.结果显示,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显著提升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黏度,减弱其工作性能;由于玄武岩纤维抑制了基体裂缝的发展,含有0.25%(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过高的掺量会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研究结果可为再生混凝土的高层次应用提供技术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玄武岩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掺合料对砂浆强度及收缩开裂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子康 马欣蕊 +3 位作者 崔佳祺 许达 杨明镜 孙建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为解决铁尾矿大量堆存引发的环境问题,探究铁尾矿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比表面积为472 m^(2)/kg的铁尾矿粉(472ITP),以及比表面积分别为320 m^(2)/kg、430 m^(2)/kg的铁尾矿泥(320ITM、430ITM)作为砂浆掺合料,研究不同掺量的铁... 为解决铁尾矿大量堆存引发的环境问题,探究铁尾矿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比表面积为472 m^(2)/kg的铁尾矿粉(472ITP),以及比表面积分别为320 m^(2)/kg、430 m^(2)/kg的铁尾矿泥(320ITM、430ITM)作为砂浆掺合料,研究不同掺量的铁尾矿对砂浆强度和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掺量为10%时,472ITP10和430ITM10在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未出现下降;当掺量为20%时,320ITM20抗压强度最高,砂浆的收缩应变减少33.03%~38.54%。综合考虑铁尾矿掺合料对砂浆强度与收缩性能的影响,认为铁尾矿粉及铁尾矿泥的掺量以20%最佳。研究结论可为铁尾矿掺合料在砂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 铁尾矿粉 铁尾矿泥 力学性能 收缩开裂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对铝酸锌耐火陶瓷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琦 黄世谋 +3 位作者 郝建英 崔步哲 朱振国 白朔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42-3048,共7页
为了发展低热导率、高力学性能的铝酸锌(ZnAl_(2)O_(4))耐火陶瓷,添加二氧化钛(TiO_(2))对其性能进行改性。以氧化铝和氧化锌为铝源和锌源,氧化镁为烧结助剂,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ZnAl_(2)O_(4)耐火陶瓷,研究TiO_(2)添加量对ZnAl_(2)O_... 为了发展低热导率、高力学性能的铝酸锌(ZnAl_(2)O_(4))耐火陶瓷,添加二氧化钛(TiO_(2))对其性能进行改性。以氧化铝和氧化锌为铝源和锌源,氧化镁为烧结助剂,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制备ZnAl_(2)O_(4)耐火陶瓷,研究TiO_(2)添加量对ZnAl_(2)O_(4)耐火陶瓷性能的影响,并从物相、微观形貌的变化揭示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TiO_(2)添加量增加,ZnAl_(2)O_(4)陶瓷的性能均有提升。当TiO_(2)添加量为11%(质量分数)、烧结温度为1 500℃时,烧结得到的ZnAl_(2)O_(4)陶瓷各项性能最为优异,其显气孔率为3.5%,体积密度为4.21 g/cm^(3),线性收缩率为28.53%,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202.3 MPa,热导率为10.003 W/(m·K)。TiO_(2)的添加会促进铝酸锌晶粒生长,并与其生成固溶体Zn_(1.5)Ti_(0.25)Al_(4)O_(8),使铝酸锌晶粒更完善,结构更致密。同时,TiO_(2)的添加也可降低铝酸锌陶瓷的烧结温度,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陶瓷 铝酸锌 致密度 抗折强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网格增强PVA-ECC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杜文平 夏振雪 +6 位作者 高加刚 楚克杰 张冠军 尹兆昆 杨才千 潘志宏 杨亚强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0,共5页
提出一种CFRP网格增强PVA-ECC新型材料,是由CRFP网格作为增强材料,PVA-ECC作为基体材料组成。首先对PVA-ECC的配合比进行正交试验,结合力学性能对比分析,获得基准配合比。然后以水胶比为0.18和0.20的PVA-ECC作为基体,加入CFRP网格,制作3... 提出一种CFRP网格增强PVA-ECC新型材料,是由CRFP网格作为增强材料,PVA-ECC作为基体材料组成。首先对PVA-ECC的配合比进行正交试验,结合力学性能对比分析,获得基准配合比。然后以水胶比为0.18和0.20的PVA-ECC作为基体,加入CFRP网格,制作36组试件,通过薄板、狗骨型和哑铃型试件来研究其抗弯和抗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增加CFRP网格后,薄板试件的抗弯强度增加33.03%和89.67%;狗骨型试件的拉伸强度增加13.78%和6.04%;哑铃型试件的拉伸强度增加30.09%和34.35%。当PVA-ECC中加入CFRP网格,四点弯试验表明延性可增加66.67%。当水胶比为0.20时,PVA-ECC与CFRP网格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试验结果为CFRP网格增强PVA-ECC作为加固材料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网格 PVA-ECC 弯曲强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对转底炉炉衬材料侵蚀行为研究
16
作者 谢永明 张浩浩 +4 位作者 胡晓炜 刘子豪 赵波 秦林波 韩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1,142,共10页
针对转底炉高温直接还原工艺处置冶金固废过程中面临的炉衬材料遭受碱金属侵蚀问题,本文研究了NaCl、KCl、Na_(2)CO_(3)、K_(2)CO_(3)4种不同的碱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对炉衬材料的侵蚀行为,采用强度测试方法以及高温侵蚀方法,系统分析了... 针对转底炉高温直接还原工艺处置冶金固废过程中面临的炉衬材料遭受碱金属侵蚀问题,本文研究了NaCl、KCl、Na_(2)CO_(3)、K_(2)CO_(3)4种不同的碱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对炉衬材料的侵蚀行为,采用强度测试方法以及高温侵蚀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碱金属化合物添加量对炉衬材料侵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SEM、EDS、XRD等检测手段揭示了碱金属对炉衬材料的侵蚀机理。结果表明:碱金属化合物均会侵蚀破坏炉衬材料,使炉衬材料抗压、抗折强度下降。其中添加K_(2)CO_(2)、Na_(2)CO_(2)炉衬材料抗压强度比空白样分别降低20.6%、15.9%,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9.8%、15.1%,添加KCl、NaCl炉衬材料抗压强度比空白样分别降低15.1%、11.2%、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6.6%、10.9%;炉衬材料遭受侵蚀后其微观结构孔隙、裂隙增多;高温气态的NaCl、KCl能通过裂隙、孔隙侵蚀试样内部结构;添加NaCl、KCl的试样无新晶相生成,添加Na_(2)CO_(3)、K_(2)CO_(3)的试样生成低熔点熔融物,如钾霞石、钠长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底炉 炉衬材料侵蚀 碱金属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的牙科冠桥树脂制备及其打印参数优化研究
17
作者 刘俊龙 马佳音 +2 位作者 赵喆 熊耀阳 郑元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8-865,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成形的3D打印牙科冠桥树脂浆料,研究不同打印参数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打印参数,优化DLP打印冠桥树脂的成分比例。方法·基于混合物黏度特性,探究二甲基丙... 目的·构建基于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成形的3D打印牙科冠桥树脂浆料,研究不同打印参数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打印参数,优化DLP打印冠桥树脂的成分比例。方法·基于混合物黏度特性,探究二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urethane dimethacrylate,UDMA)与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二酯[poly(propylene glycol)dimethacrylate,PPGDMA]的最佳配比;对纳米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_(2))进行硅烷化处理后,与UDMA、PPGDMA以及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甲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 bis(p-tolyl)phosphine oxide,TMO]混合,制备不同固含量的DLP打印冠桥树脂浆料,测试其流变性能;利用Beer-Lambert方程计算打印浆料的光穿透深度(Dp)及临界曝光能量(E_(c));基于浆料的光穿透深度和临界曝光能量,分别设置不同曝光强度、曝光时间、后固化时间和层厚,开展一系列打印实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打印参数下成品的抗弯强度,筛选出最优打印参数组合。结果·通过测试UDMA和PPGDMA不同比例的黏度值,确定UDMA与PPGDMA的最佳配比为6∶4;对不同固含量的打印浆料进行流变行为测试,结果显示,固含量为22%的DLP打印冠桥树脂展现出最佳打印性能;经Beer-Lambert方程拟合分析,计算出打印浆料的Dp=119.79μm,E_(c)=25.54 mJ/cm^(2)。测试不同曝光强度下的抗弯性能,发现当曝光强度为20 mW/cm^(2)时,弯曲强度值达到最大值(132.39±8.92)MP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曝光时间的抗弯结果显示,单层曝光时间3.0 s时弯曲强度即可达到(131.73±9.43)MPa,继续增加曝光时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后固化时间的抗弯结果显示,当后固化时间达到30 min后,随着后固化时间增加,弯曲强度值无显著变化;关于不同层厚对抗弯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当层厚为50μm时,结果表现最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过黏度和流变性能测试,成功制备出适用于DLP打印的冠桥树脂浆料。通过对不同打印参数下抗弯强度的统计学分析,最终确定最佳打印参数组合:曝光强度为20 mW/cm^(2),曝光时间为3.0 s,后固化时间为30 min,层厚设定为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光处理技术 牙科冠桥树脂 打印参数 黏度 光穿透深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碱矿渣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庞 王政轩 +2 位作者 张健新 王辉 史朝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5,共8页
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 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为主要试验参数,进行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和抗折强度f_(w)均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时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0%、10%、15%;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先提高后降低,钢纤维体积取代率为0.6%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钢纤维 体积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F-FRCC抗折性能及循环加载性能研究
19
作者 徐龙飞 刘世玺 +1 位作者 李艳杰 杨令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78-2387,共10页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以随机分布的方式添加到改性聚丙烯(PP)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C)混合料中,制成具有自定心的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SMAF-FRCC)复合梁试件。本文研究了SMAF的直径、掺量和长度对SMAF-F...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以随机分布的方式添加到改性聚丙烯(PP)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C)混合料中,制成具有自定心的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SMAF-FRCC)复合梁试件。本文研究了SMAF的直径、掺量和长度对SMAF-FRCC复合梁试件抗折强度、自定心性能、耗能能力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AF可明显提高SMAF-FRCC复合梁试件的抗折强度、自定心性能和耗能能力,增强材料的延性和韧性。其中当SMAF的长度为25 mm、掺量为0.50%(体积分数)时,试件抗折强度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21.84%;当SMAF的长度为20 mm、掺量为0.75%(体积分数)时,试件自定心性能整体表现最佳,在循环加载抗折试验的最后一轮循环中,自定心比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19.57%。研究可为今后开发具有裂缝自修复、挠度自定心的SMAF-FRCC智能材料系统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超弹性 抗折强度 自定心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辅助烧结技术制备碳纤维增强氮化硼复合陶瓷
20
作者 付冰洁 顾士甲 +2 位作者 赵钊永 王连军 江莞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7-785,共9页
六方氮化硼陶瓷具有卓越的高温稳定性、抗腐蚀性、电绝缘性以及润滑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冶金工业、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相变辅助烧结技术可以实现六方氮化硼陶瓷低温烧结致密化,但目前制备单相六方氮化... 六方氮化硼陶瓷具有卓越的高温稳定性、抗腐蚀性、电绝缘性以及润滑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冶金工业、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相变辅助烧结技术可以实现六方氮化硼陶瓷低温烧结致密化,但目前制备单相六方氮化硼陶瓷力学性能仍相对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引入碳纤维作为第二相增强材料,利用立方氮化硼相变辅助自增压烧结的方法来制备高性能的碳纤维/BN陶瓷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力学性能等测试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和尺寸的碳纤维对BN复合陶瓷物相、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碳纤维含量和尺寸对复合陶瓷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含量为5%、尺寸为300目时,复合陶瓷拥有最佳抗弯强度(130.5 MPa),同时,其断裂应变可以达到1.1%,是未添加碳纤维样品的2倍以上。碳纤维的引入起到了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对氮化硼陶瓷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碳纤维 第二相增强 抗弯强度 相变辅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