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动态撞网回收制导控制方法与飞行试验
1
作者 王玉杰 陈清阳 +2 位作者 高显忠 邓小龙 侯中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497,共11页
针对舰载固定翼无人机(UAV)动态精确回收过程中的制导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分段策略的舰载无人机精确回收引导方法,完成了动态撞网回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集成测试。通过数值迭代方法预测触网时间实现回收航线的在线规划,在回收中... 针对舰载固定翼无人机(UAV)动态精确回收过程中的制导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分段策略的舰载无人机精确回收引导方法,完成了动态撞网回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集成测试。通过数值迭代方法预测触网时间实现回收航线的在线规划,在回收中段采用基于引导点的非线性制导算法对航线进行精确跟踪,在回收末段基于经典比例导引及纵横解耦策略设计了三维空间末制导律,实现了针对动基座回收的撞网点精确控制。通过系统仿真和飞行试验证明了分段制导策略与各阶段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回收航线规划方法简单有效、适应性强,制导控制算法对于航线的跟踪偏差小于0.5 m,高度控制的稳态精度优于0.5 m,动态撞网回收的末端精度优于0.8 m,各阶段的制导控制精度满足无人机动态撞网需求,所提方法适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无人机 动态撞网回收 航线规划与跟踪 精确制导控制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过程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案
2
作者 刘凯 张永亮 聂聆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1,共9页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平飞加速需求的推力陷阱问题。结合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完成了宽速域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轨迹跟踪控制设计,利用迎角、油门等变量的协同调节实现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轨迹优化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模态转换过程中的推力不足问题,一体化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爬升轨迹跟踪,避免模态转换过程对组合动力飞行器飞行任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飞行器 涡轮/冲压发动机 飞行/推进一体化控制 轨迹优化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飞行机械臂固定时间滑模控制
3
作者 刘宜成 贺嘉辣 严文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针对旋翼飞行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中的不确定性和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算法。首先,在广义坐标系下建立了旋翼飞行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出固定时间观测器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外部扰动进行估计... 针对旋翼飞行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中的不确定性和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算法。首先,在广义坐标系下建立了旋翼飞行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出固定时间观测器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外部扰动进行估计,通过在滑模中引入分段函数和饱和函数抑制固定时间观测器的抖振,加快其收敛速度。随后,将旋翼飞行机械臂划分为位置、姿态以及机械臂3个子系统,基于固定时间理论,分别对3个子系统设计了新型固定时间滑模控制器,并设计自适应趋近律以抑制滑模控制器的抖振。与传统滑模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更好的跟踪性能。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对旋翼飞行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旋翼飞行机械臂 固定时间观测器 固定时间稳定 轨迹跟踪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一体化测绘多无人机飞行协同控制方法
4
作者 刘锋 刘鹏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0期21-24,共4页
针对多无人机在协同编队飞行过程中通信信息利用率低,导致无人机轨迹规划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一体化测绘多无人机飞行协同控制方法。利用A*算法改进一致性算法,对多个共同飞行的无人机实行任务分配,通过改进的一致... 针对多无人机在协同编队飞行过程中通信信息利用率低,导致无人机轨迹规划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一体化测绘多无人机飞行协同控制方法。利用A*算法改进一致性算法,对多个共同飞行的无人机实行任务分配,通过改进的一致性算法实行轨迹规划。根据无人机航向角、飞行高度和速度等信息,对无人机进行编队控制,实现多无人机飞行协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避障效果较优,适用于各类对多无人机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一体化 多无人机飞行 协同控制 任务分配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S-IP&O的光伏最大功率跟踪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雨珊 吴成明 +1 位作者 扬臻辉 刘志昂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针对光伏组件存在局部阴影条件(PSC)时,功率输出曲线呈现出的多峰现象,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自适应布谷鸟搜索(ICS)算法和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相结合的复合算法(ICS-IP&... 针对光伏组件存在局部阴影条件(PSC)时,功率输出曲线呈现出的多峰现象,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自适应布谷鸟搜索(ICS)算法和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相结合的复合算法(ICS-IP&O)。对布谷鸟搜索方法(CS)的切换概率、Lévy飞行步长系数进行非线性自适应优化,使其满足迭代前、后期不同的需求,加快收敛进程。在偏好随机游走部分,引入粒子群算法思想,对位置更新公式进行优化,提高其多样性,使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随机性,降低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算法后期切换成IP&O搜索,减小振荡。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测试,并与粒子群算法(PSO)、布谷鸟算法(CS)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静态、局部遮阴、动态遮阴条件下均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局部阴影条件 自适应布谷鸟搜索算法 最大功率点追踪 Lévy飞行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飞砟风险等级模糊层次综合评判
6
作者 丁东 杨心悦 +1 位作者 吴蓓 井国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34-3943,共10页
高速铁路飞砟是制约有砟轨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飞砟发生过程和运动规律存在着不确定性,受到列车空气动力、轨道响应、地面和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既有飞砟风险评价指标单一的不足,通过系统梳理高速铁路飞砟风险影响因素,... 高速铁路飞砟是制约有砟轨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飞砟发生过程和运动规律存在着不确定性,受到列车空气动力、轨道响应、地面和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既有飞砟风险评价指标单一的不足,通过系统梳理高速铁路飞砟风险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高速铁路飞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梳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道砟颗粒迁移-飞溅的影响因素,构建飞砟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和递阶层次评价结构;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风险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隶属度函数计算隶属度向量并进行集化,得到最终综合评估值,以此确定飞砟风险级别。通过使用以上方法对欧盟发生飞砟的典型路段以及我国银西高铁有砟道床试验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欧盟2001—2010年发生飞砟的线路风险级别高,有7条线路处于Ⅳ级风险,1条线路处于V级风险;随着列车和轨道结构的不断优化,现在高铁飞砟风险逐渐降低,尤其是我国银西高铁建成的新型有砟轨道结构试验段,通过优化道砟粒径、取消砟肩堆高、降低道床顶面位置等措施大幅度降低飞砟风险。本方法可将边界不清的因素定量化,有效评判高速铁路飞砟风险级别,并可指导高速列车和有砟轨道结构优化,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有砟轨道 飞砟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部分姿态约束安全飞行控制
7
作者 杜佳玮 李天鸿 +3 位作者 李艳恺 历东平 弋英民 黄宇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2-1089,共8页
针对无人直升机系统,在保证姿态约束在指定范围的前提下,研究其全自由度控制问题。考虑到系统的强非线性、强耦合性、欠驱动性以及中间控制变量需保证有界等特点,文中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降低非线性和耦合性的强度,设计控制器直接控制3... 针对无人直升机系统,在保证姿态约束在指定范围的前提下,研究其全自由度控制问题。考虑到系统的强非线性、强耦合性、欠驱动性以及中间控制变量需保证有界等特点,文中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降低非线性和耦合性的强度,设计控制器直接控制3个位置自由度和偏航角。同时,利用障碍Lyapunov函数方法局部约束中间变量来间接控制滚转角和俯仰角,保证直升机姿态有界。结合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在保证跟踪误差系统有界的同时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模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由度无人直升机 姿态状态约束 反馈线性化 跟踪飞行控制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学习的四旋翼无人机重复航迹跟踪控制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晓雷 仇思超 +1 位作者 张开碧 郭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新工科建设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思想为指导,为应对新的要求并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设计一种适应于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结合机械、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学科知识,以四旋翼无人机为... 新工科建设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思想为指导,为应对新的要求并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设计一种适应于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结合机械、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学科知识,以四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四旋翼无人机动力模型,研究和设计迭代控制算法。采用Simulink进行仿真,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飞行控制组研发的RflySim无人机模拟器平台搭建所设计的实验平台。最后,进行现场实际测试和航迹跟踪飞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实验的预期,且航迹跟踪准确。所设计系统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航迹跟踪 迭代学习 SIMULINK RflySim无人机模拟器平台 飞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表着陆系统调制度差分析及应用验证
9
作者 胡小龙 高振兴 +1 位作者 丁旋 严福斌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对飞机进近着陆安全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研究航迹偏离刻度(DOT)、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ion,DDM)与航迹偏离角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量化DOT,显示DDM与真实航迹偏离角...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对飞机进近着陆安全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研究航迹偏离刻度(DOT)、调制度差(Difference in Depth of Modulation,DDM)与航迹偏离角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量化DOT,显示DDM与真实航迹偏离角的数量关联,为飞行事故调查提供量化依据。基于仪表着陆系统原理建立了ILS数字化波形仿真模型;并通过飞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国内某机场04R跑道的ILS信号进行实例分析,求解了飞机进近阶段DOT、DDM与航迹偏离角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讨论了影响飞机进近安全的次级下滑道现象,为飞行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行的量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着陆系统 调制度差 航迹偏离角 飞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状态约束下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
10
作者 刘敏 张义宽 +2 位作者 陈金山 彭金喜 薛笑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207,273,共10页
针对外界扰动、模型不确定性以及时变状态约束情况下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案。首先通过非线性变换将四旋翼无人机位置约束问题转换为新状态量的有界问题,采用神经网络对系统中的不确... 针对外界扰动、模型不确定性以及时变状态约束情况下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案。首先通过非线性变换将四旋翼无人机位置约束问题转换为新状态量的有界问题,采用神经网络对系统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位置和姿态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率,并给出了该控制系统稳定性证明。最后设计了仿真试验,分别采用PD控制方法以及动态面控制方法与所设计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能够保证四旋翼无人机对期望位姿的稳定跟踪,无人机位置状态始终处于期望的时变约束范围之内。且相较于动态面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案对外界扰动、模型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轨迹跟踪 状态受限 动态面控制 飞行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y-AVOA优化模糊PID的动力定位船舶循迹控制研究
11
作者 赵勇 丁锐 +1 位作者 张静 李吉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了提高动力定位(DP)铺缆船在铺设海底电缆时的路径循迹能力,设计非洲秃鹫算法优化模糊PID的船舶控制器(AVOA-Fuzzy-PID)。船舶运动数学模型采用三自由度,加入风、浪、流作用力模拟海况,以船舶的位置和姿态矢量与实际值的差值作为控制... 为了提高动力定位(DP)铺缆船在铺设海底电缆时的路径循迹能力,设计非洲秃鹫算法优化模糊PID的船舶控制器(AVOA-Fuzzy-PID)。船舶运动数学模型采用三自由度,加入风、浪、流作用力模拟海况,以船舶的位置和姿态矢量与实际值的差值作为控制器输入。在传统PID控制器基础上加入模糊控制,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寻求K_(p)、K_(i)、K_(d)的调整变化量ΔK_(p)、ΔK_(i)、ΔK_(d)与e和de间的关系,自动调节参数,加强控制器稳定性,使船舶沿规划路径向目标位置航行。采用非洲秃鹫算法结合Levy飞行策略计算船舶模型,通过确定每组最优秃鹫、秃鹫饥饿率、探索和开发4个阶段,并在开发阶段引入Levy飞行策略,增强全局搜索能力,确定秃鹫食物源最优位置,防止结果陷入局部最优,提高计算结果精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结合AVOA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能够提高船舶路径跟踪效率,使其跟踪过程较为平顺。通过对比PSO、GA和SSA算法优化Fuzzy-PID控制器参数可以看出,AVOA对K_(p)、K_(i)、K_(d)参数整定收敛速度较快,控制器适应度值较低,寻优精度较高,能够使船舶沿规划路径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铺缆船 路径循迹 模糊控制 Levy飞行策略 非洲秃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民航地空通信抗干扰的多飞行目标追踪方法
12
作者 姚元飞 陈欣鹏 +2 位作者 张小舟 蔡方凯 李晓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1-2007,共7页
针对低信噪比场景下多飞行目标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精度不高,导致基于智能天线的民航地空通信抗干扰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向训练模式和动态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 针对低信噪比场景下多飞行目标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精度不高,导致基于智能天线的民航地空通信抗干扰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向训练模式和动态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多飞行目标追踪方法。首先融合二次雷达信息,建立民航飞行目标DOA变换关系;然后通过航向训练模式,粗估下一时刻各飞行目标DOA,并作为RBFNN的输入;最后构建隐含层中心动态调整的RBFNN,快速准确追踪各飞行目标DOA。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空中同时存在的多飞行目标DOA估计精度;结合波束形成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民航地空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民航飞行安全水平;在5 dB信噪比条件下,相对基于常规智能天线的民航地空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可以提升1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通信 多飞行目标追踪 波达方向估计 径向基神经网络 抗干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飞机航迹生成技术 被引量:17
13
作者 苏春梅 冯朝阳 王力军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12期20-25,共6页
为建立逼真空情,实现复杂空袭动作模拟的正确性,建立飞机目标典型航迹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了飞机目标运动航迹及其特点,给出了七种典型的、通用的飞机目标运动航迹想定设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飞机航迹生成仿真实现的流程和几项关键技术... 为建立逼真空情,实现复杂空袭动作模拟的正确性,建立飞机目标典型航迹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了飞机目标运动航迹及其特点,给出了七种典型的、通用的飞机目标运动航迹想定设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飞机航迹生成仿真实现的流程和几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仿真应用证明,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并已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航迹 航迹模拟 想定编辑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条件下的飞行器航迹规划算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士波 孙秀霞 李海军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针对以栅格形式表示的多约束飞行器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搜索算法满足规划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通过对链表和结构体数组等数据结构形式的运用、对节点扩展等细节的改进,大大简化了算法的实现;通过采取合并单元格、添加虚... 针对以栅格形式表示的多约束飞行器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搜索算法满足规划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通过对链表和结构体数组等数据结构形式的运用、对节点扩展等细节的改进,大大简化了算法的实现;通过采取合并单元格、添加虚拟威胁以及剪枝等措施满足了飞行航迹中的多种约束条件;通过滤除路径节点的举措对规划的航迹进行了优化。最后经数字仿真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飞行轨迹 启发式算法 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起飞航迹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彦玺 蔡良才 +3 位作者 吴利荣 郑汝海 种小雷 朱可钦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9-13,共5页
结合某型飞机详细地研究了起飞航迹计算的模型与方法 ,并对利用本文的模型和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到某机场试飞测试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得到了给定起飞质量和机场条件的起飞航迹计算数据 ,它与试飞结果基本吻合 ,说明模... 结合某型飞机详细地研究了起飞航迹计算的模型与方法 ,并对利用本文的模型和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到某机场试飞测试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得到了给定起飞质量和机场条件的起飞航迹计算数据 ,它与试飞结果基本吻合 ,说明模型合理、解法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飞航迹 飞行性能 机场净空 试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éZier和B样条曲线模拟飞机航迹的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新胜 兰时勇 +1 位作者 李纲 肖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0-1045,共6页
为克服用运动方程生成航迹曲线时无法控制曲线形状的缺陷,根据民航飞机遵循计划航路点飞行的特点,提出了利用BéZier曲线和B样条曲线生成飞机航迹的方法.用直线段距离和逼近BéZier曲线和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的长度近似计算航迹... 为克服用运动方程生成航迹曲线时无法控制曲线形状的缺陷,根据民航飞机遵循计划航路点飞行的特点,提出了利用BéZier曲线和B样条曲线生成飞机航迹的方法.用直线段距离和逼近BéZier曲线和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的长度近似计算航迹曲线长度,根据飞行计划中航路点位置的相互关系和飞机实时飞行的速度、位置等,生成BéZier曲线飞行航迹控制点后得到航迹曲线,此外,B样条曲线则不需要生成新控制点就能产生合理的航迹曲线;利用相应的BéZier曲线或开放均匀B样条曲线插值公式计算出下一个航迹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用本文两种方法计算出的航迹与真实航迹相符;与运动方程方法相比,具有能生成多种形状航迹曲线的优势;在18个航路点条件下,用BéZier曲线模拟航迹的计算时间为0.13 s,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仿真 空中交通管制 BÉZIER曲线 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飞砟防治专用聚氨酯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井国庆 贾文利 +1 位作者 付豪 李红英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29,共5页
研究目的:道砟飞溅是高速铁路有砟道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防治飞砟,本文针对5种低强度防飞砟专用聚氨酯,提出一种可捣固的道床全断面表层固化方案。根据道床纵、横向阻力试验判定喷涂聚氨酯对道床的加固作用;根据风洞试验判定防飞砟性能... 研究目的:道砟飞溅是高速铁路有砟道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为防治飞砟,本文针对5种低强度防飞砟专用聚氨酯,提出一种可捣固的道床全断面表层固化方案。根据道床纵、横向阻力试验判定喷涂聚氨酯对道床的加固作用;根据风洞试验判定防飞砟性能;根据捣固测试判定可捣固性能;根据单轴无侧限压缩试验判定聚氨酯固化强度增长特征。研究结论:(1) 1号至5号聚氨酯(强度分别为1. 38 MPa、3. 70 MPa、5. 30 MPa、14. 20 MPa、27. 40 MPa)固化后,道床纵向阻力相比固化前提升约6%~16%,道床横向阻力提升约9%~17%,对道床稳定性起到了有效的提升作用;(2)采用强度最低的1号聚氨酯固化时,道床在30 m/s风速(相当于350 km/h列车通过)下并未产生道砟位移情况;(3)除5号聚氨酯强度稍大,捣固时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周围粘结,其余4种均可正常完成捣固维修,根据对比分析选取4号聚氨酯为最优;(4) 4号聚氨酯完全硬化需要7 d,可在喷涂1 d后达到最终强度的69%,2 d后达到88%;(5)本研究结果对时速350 km及以上有砟道床结构选型、养护维修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砟肩堆高 道床阻力 道砟飞溅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失速飞机最速指向目标机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曙光 孙金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0-653,共4页
基于飞机质点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指向活动目标的终端条件,并进行最速指向机动动作的数值优化,其中用共轭梯度法寻优,用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可以指导寻找对应于不同战术要求的有利机动过程;在近距空战中,具有快速... 基于飞机质点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指向活动目标的终端条件,并进行最速指向机动动作的数值优化,其中用共轭梯度法寻优,用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可以指导寻找对应于不同战术要求的有利机动过程;在近距空战中,具有快速改变航迹方向并进入过失速超大迎角机动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快速指向目标、争取首攻机会,而改变航迹方向倾向于使用最大升力区迎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目视飞行 最佳飞行 机头指向 过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迹聚类的终端区飞行程序轨迹表示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涛 陈雪蕊 吕宗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196,共9页
为了定量评估飞行员严格按照规定的飞行程序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对终端区飞行程序轨迹的表示方法进行研究。通常终端区范围内一条真实的航迹约有150个航迹点,而标准飞行程序仅使用4~9个航路点表示,不足以描述一条完整的航迹。针对... 为了定量评估飞行员严格按照规定的飞行程序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对终端区飞行程序轨迹的表示方法进行研究。通常终端区范围内一条真实的航迹约有150个航迹点,而标准飞行程序仅使用4~9个航路点表示,不足以描述一条完整的航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航迹间面积加权的航迹相似性度量方法,并利用CURE算法实现航迹聚类。通过比较聚类集平均航迹和代表航迹分别与标准飞行程序的关系,建立了飞行程序轨迹表示模型。最后利用某大型国际机场的一条标准离场飞行程序以及实际运行航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更好地实现航迹聚类,并可准确地表示飞行程序轨迹,为分析与评估飞行员飞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程序 航迹相似性 CURE算法 航迹聚类 平均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通信稳瞄吊舱设计与跟踪精度测试 被引量:9
20
作者 孟立新 赵丁选 +2 位作者 张立中 姜会林 李小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16-1923,共8页
针对飞机姿态扰动和强烈震动条件下激光通信中的光轴稳定问题,研制了粗精复合跟踪机构,并对减振器安装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减振系统设计和伺服系统仿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飞机姿态和振动特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绘制了振动试验曲... 针对飞机姿态扰动和强烈震动条件下激光通信中的光轴稳定问题,研制了粗精复合跟踪机构,并对减振器安装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减振系统设计和伺服系统仿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飞机姿态和振动特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绘制了振动试验曲线。进行室内仿真检测和外场飞行测试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气信道条件下,粗跟踪吊舱跟踪精度优于23.97μrad,精跟踪精度优于7.03μrad.对比实验室和外场测试环境的差异,可知大气干扰引起的光斑闪烁是导致跟踪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系统指标分配和吊舱跟瞄精度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激光通信 机载稳瞄吊舱 跟踪精度测试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