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PD的粒子位移与输出电压的转换系数标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成宇 周哲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
在光镊系统中通常利用四象限位置探测器(QPD)进行位移测量,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一直是影响位移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论文研究了一种在光镊中基于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方法,用QPD记录粒子移动时的电压信号,同时用CCD测量粒... 在光镊系统中通常利用四象限位置探测器(QPD)进行位移测量,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一直是影响位移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论文研究了一种在光镊中基于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方法,用QPD记录粒子移动时的电压信号,同时用CCD测量粒子的位移,比较电压峰峰值和位移峰峰值求得电压-位移转换系数。基于该标定的转换系数可快捷、实时的测量光镊系统中的粒子位移。搭建了光镊系统,并测量了放大倍数为120时的QPD输出电压-粒子位移转换系数,Y轴方向的转换系数平均值为0.1186v/μm,不稳定性低于1%,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转换系数标定精度的因素,包括系统放大倍数、粒子光斑大小、粒子纵向深度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镊 四象限位置探测器(qpd) 电压-位移转换系数 位移测量 CCD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的对准新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秀青 徐德 +1 位作者 谭民 刘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4,共4页
在分析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2个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实现掩模板对准的新方法。激光器与四象限探测器位置固定,掩模板处于激光器与四象限探测器之间。透过掩模板上的2个透光米字形标记,激光光束照射到四象限探... 在分析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2个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实现掩模板对准的新方法。激光器与四象限探测器位置固定,掩模板处于激光器与四象限探测器之间。透过掩模板上的2个透光米字形标记,激光光束照射到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敏面。根据2个四象限探测器的输出,计算出掩模板的位置和姿态偏差,通过运动平台调整掩模板的位置和姿态,实现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对准 掩模板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的智能跟踪定位算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司栋森 李增智 王晓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7,99,共6页
为了提高跟踪定位系统的跟踪精度与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增益可调的快速跟踪定位(GAFT)算法,以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定位及在信号较弱时的精确定位.该算法首先根据目标在四象限探测器上光斑成像的大小、位置与输出信号间的关系,确定光斑在探... 为了提高跟踪定位系统的跟踪精度与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增益可调的快速跟踪定位(GAFT)算法,以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定位及在信号较弱时的精确定位.该算法首先根据目标在四象限探测器上光斑成像的大小、位置与输出信号间的关系,确定光斑在探测器上的线性变化区间,并在此区间上得到光斑移动与信号变化的对应关系,再实时采集光斑在4个象限上的信号之和,作为目标光斑信号强度,然后计算光斑信号强度的变化率,采用自适应学习的方法得到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根据该趋势对信号增益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提高信号的分辨率和跟踪精度.实验数据表明,GAFT算法在线性工作区间中通过改变光斑半径及调整光斑的信号强度等措施,可以将跟踪精度提高到0.049 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跟踪 四象限探测器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光对四象限探测器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匡萃方 冯其波 刘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给出了四象限探测器 (QD)光电探测原理 ,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背景光干扰下对位置探测精度的影响 ,得出位置误差与测量位置存在线性关系、与信噪比几乎存在反比关系 ,并用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减小背景光影响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 四象限探测器 背景光 误差分析 位置测量 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翠 邹建 刘得志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1,共3页
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光斑中心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中心对准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光斑偏移量和输出电压在小范围内为线性关系的结论,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证实。修正关系曲线后得到了理想条件下的偏移量与输出... 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光斑中心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中心对准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光斑偏移量和输出电压在小范围内为线性关系的结论,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证实。修正关系曲线后得到了理想条件下的偏移量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为改善四象限定位系统以消除各项误差的影响,提高系统定位精度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光斑偏移量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象限间一致性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日忠 黄俊斌 秦石乔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10-2612,共3页
将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应用于目标方位测量时,探测器四个象限的一致性至关重要.用日光灯灯光作光源测量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象限间响应度一致性,此方法简单有效,容易实现,且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用此方法测量了一个GT111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其象限... 将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应用于目标方位测量时,探测器四个象限的一致性至关重要.用日光灯灯光作光源测量四象限光电探测器象限间响应度一致性,此方法简单有效,容易实现,且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用此方法测量了一个GT111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其象限间响应度一致性>82%,测得的结果显示GT111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具有较好的象限间响应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方位探测 一致性测量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日光灯 GT1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探测器输出非均匀性分析与矫正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骏 钱惟贤 刘泽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5-570,共6页
摘要: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系统的的原理及其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标定并修正其固有误对差以及对四象限光电探四象限非均匀探测器系统的匀性的方法。推导得出了入定位误差进行入射光线偏移行了分析,并通过实正其固有误实验... 摘要: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系统的的原理及其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标定并修正其固有误对差以及对四象限光电探四象限非均匀探测器系统的匀性的方法。推导得出了入定位误差进行入射光线偏移行了分析,并通过实正其固有误实验和计算得到了证证实。为改善四象限探测器探测精度以及消除各项误差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目标标定位 光斑斑偏移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刀口组合测量微光斑中心位置
8
作者 周明宝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93-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测量光斑位置的新方法,介绍了按这种方法的原理设计的机电式四象限探测器。用这种探测器测量100μm光斑的位置,分辨率可达到0.1μm,测量精度达到±0.5μm。
关键词 光斑 象限探测器 位置测量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近红外光斑位置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佳彬 陈云善 +1 位作者 高世杰 吴志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11,共7页
为了提高1 550 nm近红外波段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无穷解算模型。以高斯光斑为入射光模型,深入分析了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Quadrant Detector,QD)输出信号与光斑实际位置之间的关系,考虑探测器直径及沟道的影响,通... 为了提高1 550 nm近红外波段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无穷解算模型。以高斯光斑为入射光模型,深入分析了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Quadrant Detector,QD)输出信号与光斑实际位置之间的关系,考虑探测器直径及沟道的影响,通过引入误差补偿因子,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得到有效光斑半径,从而获得新解算模型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在搭建的In Ga As QD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上对提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可有效降低不同半径光斑下的位置检测误差;入射光总能量约为10μW,光斑半径0.75 mm时,在[-0.75~0.75 mm]检测范围内,新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003 mm,最大误差为0.009 mm,较原有模型分别降低了78.6%和52.6%。新模型在激光通信和激光雷达等工程实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50 nm近红外波段 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 光斑位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开孔型四象限探测器光纤定位闭环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淋正 邹华 +2 位作者 黄硕 张航 赵世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6-262,共7页
光纤定位技术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中的关键技术,光纤定位精度是影响望远镜观测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光谱巡天项目的开展,光纤定位单元的小型化、高密度化、集成化和高精度定位要求成为普遍趋势,这对光纤定位系统提出了更高技术要求和... 光纤定位技术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中的关键技术,光纤定位精度是影响望远镜观测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光谱巡天项目的开展,光纤定位单元的小型化、高密度化、集成化和高精度定位要求成为普遍趋势,这对光纤定位系统提出了更高技术要求和挑战。光纤定位技术也期望实现高精度的实时监测和反馈系统,形成有效的闭环控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中心开孔型四象限探测器光纤定位技术,并利用二维高斯模型对中心开孔型四象限探测器定位算法进行了设计,该算法对单元光斑束腰单次标定,可实现高精度的多次实时光斑位置确定和光纤位置调整。利用光纤光谱仪望远镜原理搭建了模拟实验对此装置和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应用此闭环控制方法,在四象限探测器零点偏置直径为4 mm、光纤截面积达到1000μm^2情况下,绝对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6μm之内,相对误差可控制在0.15%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望远镜星象和光纤的耦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定位 四象限探测器 天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CVD金刚石型X射线光束诊断探测器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炳杰 常广才 +2 位作者 刘鹏 李玉晓 李贞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2-855,共4页
为满足同步辐射X射线实时位置和强度监测需求,基于多晶的CVD金刚石材料,研制了一种四象限型X射线位置探测器。该探测器暗电流为20pA;在同步辐射Top-up注入模式下,光强的测量精度为0.2%;位置分辨能力为1μm,达到同步辐射装置线站上常规... 为满足同步辐射X射线实时位置和强度监测需求,基于多晶的CVD金刚石材料,研制了一种四象限型X射线位置探测器。该探测器暗电流为20pA;在同步辐射Top-up注入模式下,光强的测量精度为0.2%;位置分辨能力为1μm,达到同步辐射装置线站上常规的光束位置和强度实时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CVD金刚石 同步辐射 四象限型X射线位置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象限探测器非均匀性定位误差分析及矫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欣夷 刘星 苏洁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9,共5页
为了减小四象限探测器系统定位误差影响以提高探测精度,在探测器输出电压与偏移量计算的基础上,使用对角算法以增加计算的有效线性区域范围,针对背景光噪声、暗电流噪声与四象限非均匀性建立算法模型,设计能够修正模型中各类误差影响的... 为了减小四象限探测器系统定位误差影响以提高探测精度,在探测器输出电压与偏移量计算的基础上,使用对角算法以增加计算的有效线性区域范围,针对背景光噪声、暗电流噪声与四象限非均匀性建立算法模型,设计能够修正模型中各类误差影响的软件算法,改进了系统定位误差参数的标定方法,搭建实验平台计算标定修正后的偏移量,并与实际偏移量进行对比,修正后定位误差影响可由15%减小至10%内。实验验证表明经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提高四象限探测器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探测器 非均匀性 定位误差 不均匀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稳定集成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仇浩 刘晓杰 刘书钢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6期44-49,共6页
为了提高激光光斑中心的定位精度,实现激光稳定输出的功能,提出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稳定集成化系统。首先,根据四象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对四象限探测器上光斑的中心位置和偏差量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然后融合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和... 为了提高激光光斑中心的定位精度,实现激光稳定输出的功能,提出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稳定集成化系统。首先,根据四象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对四象限探测器上光斑的中心位置和偏差量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然后融合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对四象限探测器信号进行闭环控制,并将四象限探测器和光学元器件集成在多轴笼式结构中,完成了激光稳定集成化系统设计。多次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能100%完成对光斑中心的定位,稳定性达到94.74%,3次实验误差的差值最大为2.42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 激光稳定集成化系统 四象限探测器 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激光通信中四象限探测器的定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树德 刘彩霞 +2 位作者 徐林 安建欣 刘政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星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单元常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用于光斑位置定位,定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精跟踪单元的测角精度。为实现微弧度量级的测角精度,文章研究了影响探测器定位误差的各个噪声因素,并根据星间光通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化分析... 在星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单元常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用于光斑位置定位,定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精跟踪单元的测角精度。为实现微弧度量级的测角精度,文章研究了影响探测器定位误差的各个噪声因素,并根据星间光通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化分析,提出了定位误差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算例评估了各噪声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发射功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接收端信号的信噪比,减小定位误差,进而减小测角误差,提高测角精度。但定位误差并非随发射功率的增大而线性减小,当发射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定位误差的减小有限,这时再单纯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来提高测角精度代价将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定位误差 噪声因素 精跟踪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