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Ce_(0.8)Gd_(0.2)O_(1.9) composite electrodes as anodes in LaGaO_(3)-based direct carbon solid oxide fuel cells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Tian-yu XIE Yong-min +7 位作者 LU Zhi-bin WANG Liang CHEN Zhe-qin ZHONG Xiao-cong LIU Jia-ming WANG Rui-xiang XU Zhi-feng OUYANG Shao-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788-1798,共11页
Direct carbon solid oxide fuel cells(DC-SOFCs)are promising,green,and efficient power-generating devices that are fueled by solid carbons and comprise all-solid-state structures.Developing suitable anode materials for... Direct carbon solid oxide fuel cells(DC-SOFCs)are promising,green,and efficient power-generating devices that are fueled by solid carbons and comprise all-solid-state structures.Developing suitable anode materials for DC-SOFCs is a substantial scientific challenge.Herein w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Ce_(0.8)Gd_(0.2)O_(1.9)(LSCM−GDC)composite electrodes as anodes for La_(0.9)Sr_(0.1)Ga_(0.8)Mg_(0.2)O_(3)-δelectrolyte-based DC-SOFCs,with Camellia oleifera shell char as the carbon fuel.The LSCM−GDC-anode DC-SOFC delivered a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 221 mW/cm^(2) at 800℃ and i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o 425 mW/cm^(2) after Ni nanoparticle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LSCM−GDC anode through wet impregnation.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prepared anodes were characterized,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anode in a DC-SOFC and the influence of catalytic activity on open circuit voltage were studied.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SCM–GDC anode is promising to be applied in DC-SO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carbon solid oxide fuel cells anode material 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Ce_(0.8)Gd_(0.2)O_(1.9) composite electrodes Ni nano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共浸渍的LSCM-GDC复合阴极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欣楠 肖彦之 +3 位作者 黄美琪 蒋菡 孔江榕 周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58-2466,共9页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可以清洁、高效地将电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LSCM)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但离子电导率相对较低,在电解过程中电催化性能不足。本文将LSC...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可以清洁、高效地将电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LSCM)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但离子电导率相对较低,在电解过程中电催化性能不足。本文将LSCM与具有较高离子导电性的Ce_(0.8)Gd_(0.2)O_(2-δ)(GDC)复配构造复合电极,并以共负载的形式在复合电极中浸渍纳米Ni、Cu金属催化剂提高电极的水蒸气吸附和转化能力,Ni、Cu共负载能够同时保留单一Ni或Cu负载对电极电解机制的改善。结果表明,Ni、Cu共负载相比于单一Ni或Cu负载电极在还原性气氛下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性能,在还原性气氛和800℃工作温度下,镍铜质量比2∶8的负载电极在-0.1 V过电位下的电流密度可达到2.36 A·cm^(-2),极化阻抗为0.92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阴极材料 LSCM LSCM-GDC复合电极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性能 高温水蒸气电解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Ag柔性导电涤纶电极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颉海娟 柯惠珍 +2 位作者 张伊龙 裴珞汐 王雨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经过水性聚氨酯涂层(WPU)处理的涤纶平纹机织布表面沉积银薄膜(A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试仪和四探针测试仪分别表征并探讨WPU涂层和沉积Ag薄膜对涤纶平纹机织布表面微观形貌结构、...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经过水性聚氨酯涂层(WPU)处理的涤纶平纹机织布表面沉积银薄膜(A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试仪和四探针测试仪分别表征并探讨WPU涂层和沉积Ag薄膜对涤纶平纹机织布表面微观形貌结构、水接触角以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PU涂层处理和沉积Ag薄膜填充了织物表面的沟槽和孔洞,使织物表面更加平整,织物表面粗糙度在115~343nm之间;经过WPU涂层和沉积Ag薄膜后织物的水接触角从99°±1°增加到116°±1°。沉积Ag薄膜后织物表面的方块电阻在(147±3)mΩ/□到(36±1)mΩ/□之间。制备的柔性导电织物可作为全柔性织物电极材料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导电性能 金属银 织物电极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靖 孙明轩 +1 位作者 张晓艳 崔晓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55-2268,共14页
对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对电极是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及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2008年以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各类对电极包括金属Pt、Au、Ni,纳米炭材料和导电聚合物... 对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对电极是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及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2008年以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各类对电极包括金属Pt、Au、Ni,纳米炭材料和导电聚合物等对电极的优点和制备工艺.Pt对电极性能最好,但是高成本限制了它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中的应用;新型的价格低廉、活性较高的纳米炭材料和导电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等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纳米Pt 纳米炭材料: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着性能优异的碳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储玲玲 高玉荣 +2 位作者 武明星 王琳琳 马廷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39-1744,共6页
通过引入一种低成本商业导电碳浆(CC)作为粘结剂,以色素碳黑(Cb)作为催化材料,成功制备了Cb-CC对电极.着重解决传统碳对电极的主要问题,即碳与导电基底的附着力问题.附着力测试结果表明:CC的引入改善了Cb与导电基板之间的附着力,同时增... 通过引入一种低成本商业导电碳浆(CC)作为粘结剂,以色素碳黑(Cb)作为催化材料,成功制备了Cb-CC对电极.着重解决传统碳对电极的主要问题,即碳与导电基底的附着力问题.附着力测试结果表明:CC的引入改善了Cb与导电基板之间的附着力,同时增强了碳对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CC与Cb混合后,碳膜的多孔结构依然存在,即这种对电极能同时增加导电性和催化活性.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Cb-CC对电极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Cb-CC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6.54%,进一步优化后,当Cb和CC的质量比为23:77时效果最佳,达到最高效率6.81%.此外,基于Cb-CC的DSSC长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700h后各项光电参数无明显下降.该实验成果为增强整体电池的稳定性和促进低成本DSSC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碳浆 碳对电极 附着力 稳定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n Der Pauw原理的溶液电导率计 被引量:5
6
作者 余翔 张冰 +3 位作者 林桢 张潇 魏佳莉 王晓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1-375,共5页
为实现对于电导率的准确测量,研究Van Der Pauw原理及其应用于电导率绝对测量的理论依据,设计径轴二维可调的四电极结构.分析电极的对称性、电导池的封闭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对称性好、结构封闭的Van Der Pauw法电导率计,... 为实现对于电导率的准确测量,研究Van Der Pauw原理及其应用于电导率绝对测量的理论依据,设计径轴二维可调的四电极结构.分析电极的对称性、电导池的封闭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对称性好、结构封闭的Van Der Pauw法电导率计,对溶液电导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够实现绝对测量.基于Van Der Pauw法的电导池常数κ仅与电极长度有关的原则,设计几种不同电极长度的电极,开展多种不同电导率溶液的测量实验,得出不同电导池常数κ的最佳测量范围.运用电导池常数为0.1cm-1的电极,对电导率为20~500μS/cm内的多个实际水样进行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该新型电导率测量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er Pauw原理 溶液电导率 四电极 绝对测量 电导池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电压激励信号的四电极电导率测量仪的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光华 赵学亮 +3 位作者 李康 孟庆佳 韩双宝 朱继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7,49,共5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极性电压激励信号的开放式四电极电导率测量仪,可有效避免电导率测量时的溶液极化效应。设计中将待测信号转变为直流稳态信号,简化了电路设计。通过量程切换设置不同的采样电阻,提高测量范围和精度,利用差分电压采...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极性电压激励信号的开放式四电极电导率测量仪,可有效避免电导率测量时的溶液极化效应。设计中将待测信号转变为直流稳态信号,简化了电路设计。通过量程切换设置不同的采样电阻,提高测量范围和精度,利用差分电压采集模式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系统采用集成温度传感器进行电导率补偿。测试实验验证设计准确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激励信号 开放式四电极 电导率 极化效应 量程切换 差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膜性能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邓会宁 李磊 +1 位作者 许莉 王宇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72-1375,共4页
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SPEEK)和磺化酚酞型聚醚砜(SPES-C)两种质子交换膜,考察了其质子导电和阻醇性能.实验发现,两种新型质子交换膜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质子电导率,尤其在高温下两种新膜的质子电导率与Nafion膜接近.两种新膜的甲醇透... 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SPEEK)和磺化酚酞型聚醚砜(SPES-C)两种质子交换膜,考察了其质子导电和阻醇性能.实验发现,两种新型质子交换膜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质子电导率,尤其在高温下两种新膜的质子电导率与Nafion膜接近.两种新膜的甲醇透过系数要比Nafion膜的低1~2个数量级.分别以两种新型膜和Nafion115膜为电解质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讨论了膜材料的性能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材料的阻醇性越好,电池的开路电压越高;膜的电导率越高,在较高电流密度区域内电池的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膜电极组装 质子电导率 透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松竹 柴文 +3 位作者 张凌云 贾若琨 张瑛洁 刘春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8,共3页
对电极一直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铂(Pt)对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但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低成本、性能较好的碳对电极和导电聚合物对电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性能稳定,成本低、催化活性高、制备工艺简单的染料敏化太... 对电极一直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铂(Pt)对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但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低成本、性能较好的碳对电极和导电聚合物对电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性能稳定,成本低、催化活性高、制备工艺简单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发展的必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对电极 碳材料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法纯水电导率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桢 张潇 +1 位作者 王晓萍 余翔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6-98,共3页
为实现对于纯水电导率的准确测量,研究了基于范德堡原理的电导率绝对测量方法,设计了封闭式四电极电导池,构建了一套封闭恒温的纯水电导率测量系统。通过实验进行测量精度分析,并评定了该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证明该方法在纯水电导率测... 为实现对于纯水电导率的准确测量,研究了基于范德堡原理的电导率绝对测量方法,设计了封闭式四电极电导池,构建了一套封闭恒温的纯水电导率测量系统。通过实验进行测量精度分析,并评定了该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证明该方法在纯水电导率测量领域能作为基准方法使用,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可溯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水电导率 范德堡法 绝对测量法 封闭恒温系统 四电极电导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作太阳电池透明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海霞 闫辉 +1 位作者 王永祯 许并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8-14,共7页
综述了石墨烯作太阳电池透明电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即对石墨烯内部的位错、晶界、应变等缺陷进行理论计算,用来指导实验研究,最终通过控制位错、晶界等缺陷的运动,使其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石墨烯作透明电极时,与... 综述了石墨烯作太阳电池透明电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即对石墨烯内部的位错、晶界、应变等缺陷进行理论计算,用来指导实验研究,最终通过控制位错、晶界等缺陷的运动,使其性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石墨烯作透明电极时,与太阳电池其它部分直接接触。在未来的研究中,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太阳电池中石墨烯与其它部分的界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太阳电池 透明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金属垫片做为电极在金刚石对顶砧上精确测量样品电导率的研究
12
作者 彭刚 韩永昊 +10 位作者 刘才龙 吴宝嘉 胡廷静 崔晓岩 刘鲍 王月 李冬妹 刘洪武 高春晓 马博明 马艳章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760,共4页
利用传统的四电极方法在金刚石对顶砧(DAC)上进行原住的样品电导率测量时,如果金属垫片样品孔内壁不能完全绝缘,测量结果将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为避免该实验误差的产生,作者提出了用双电极模型进行电导率测量的方法,即在DAC砧面上制备一... 利用传统的四电极方法在金刚石对顶砧(DAC)上进行原住的样品电导率测量时,如果金属垫片样品孔内壁不能完全绝缘,测量结果将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为避免该实验误差的产生,作者提出了用双电极模型进行电导率测量的方法,即在DAC砧面上制备一个圆形测量电极的同时,将金属垫片样品孔的内壁做为第二个测量电极,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电导率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方式,由金属垫片不绝缘而产生很大测量误差的问题得以解决.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相对误差被控制在7%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金刚石对顶砧 电极 相对误差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双圆盘电极电导检测池
13
作者 傅崇岗 范传刚 王立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双圆盘电极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池。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验证了电导池参数、电导池位置对检测器性能的影响。该检测池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极大地减小了柱外区带展宽,消除了高电压对检测器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分离... 研制了一种新型双圆盘电极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池。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验证了电导池参数、电导池位置对检测器性能的影响。该检测池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极大地减小了柱外区带展宽,消除了高电压对检测器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分离效率和信噪比。采用Li+、Na+、K+的混合物对该检测池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检出限分别为5.1、3.9和2.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绌管电泳 电导检测 扁了分析 双圆盘电极 电导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催化阻醇MEA的制备
14
作者 田爱华 陈海伦 +1 位作者 孟庆然 申东辉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催化剂活性低和甲醇渗透等问题,利用Pd的催化阻醇性能,以油胺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还原Pd络合物,合成基于Pd的催化阻醇纳米材料,并涂覆到质子交换膜上,与阴极、阳极构成四合一复合膜电极组件(MEA)。与常规三合...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催化剂活性低和甲醇渗透等问题,利用Pd的催化阻醇性能,以油胺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还原Pd络合物,合成基于Pd的催化阻醇纳米材料,并涂覆到质子交换膜上,与阴极、阳极构成四合一复合膜电极组件(MEA)。与常规三合一MEA相比,复合MEA的质子电导率更高,甲醇渗透率降低了20%,电池性能得到提升。在30℃、60℃和80℃温度下,复合MEA制备的电池性能均高于常规MEA制备的,最高输出功率密度达152.32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催化 甲醇渗透 膜电极组件(MEA) 质子电导率 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桂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282-284,287,共4页
研究了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由于价格低、性能好而备受关注,对电极作为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综述了目前对电极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对镀铂电极、碳电极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导... 研究了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由于价格低、性能好而备受关注,对电极作为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综述了目前对电极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对镀铂电极、碳电极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导电聚合物电极和柔性对电极在染料敏化纳晶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电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导电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Li_2SO_4质子传导膜H_2S中温燃料电池(英文)
16
作者 钟理 Chuang Karl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7-123,共7页
开发了一种制备纳米复合Li_2SO_4质子传导电解质和膜电极组装(MEA)的工艺.与传统的丝网涂布工艺不同,新的制备工艺是将阳极、阴极催化剂与纳米复合电解质同时一次压制成MEA.这就使得MEA的设计具有某些结构上的特点,由于膜厚减少和电极... 开发了一种制备纳米复合Li_2SO_4质子传导电解质和膜电极组装(MEA)的工艺.与传统的丝网涂布工艺不同,新的制备工艺是将阳极、阴极催化剂与纳米复合电解质同时一次压制成MEA.这就使得MEA的设计具有某些结构上的特点,由于膜厚减少和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良好,可以降低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欧姆电阻,提高其机械和导电性能,增加膜的质子传导性以及改善电池的性能.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阻抗分析技术对电解质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改善了MEA的总体性能.由于膜的致密性和不透气性,不会发生气体穿透过膜的现象.MEA在H_2S环境中很稳定.电池结构为H_2S,(MoS_2/NiS +Ag+电解质量+淀粉) /Li_2SO_4+Al_2O_3/(NiO+Ag+电解质量+淀粉),空气、MEA厚为0.8mm、电解质组成为65% Li_2SO_4+35% Al_2O_3的单电池在680℃时产生最大功率密度为130mW/cm^2,相应的电流密度为200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膜电极组装(MEA) 硫化氢 质子传导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燃料电池的无机质子传导膜与MEA制备和性能(英文)
17
作者 钟理 Chuang Kar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75-1881,共7页
制备了硫化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无机质子传导膜和膜-电极-组装(MEA)。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阻抗(EIS)技术表征了无机质子传导膜和MEA的形貌与性能。研究了不同膜厚和掺杂或没有掺杂Li2WO4组分的传导膜和MEA的性能。结果表明,与没... 制备了硫化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无机质子传导膜和膜-电极-组装(MEA)。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阻抗(EIS)技术表征了无机质子传导膜和MEA的形貌与性能。研究了不同膜厚和掺杂或没有掺杂Li2WO4组分的传导膜和MEA的性能。结果表明,与没有掺杂Li2WO4组分制备的MEA相比,掺杂了Li2WO4组分制备的MEA的电导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掺杂了Li2WO4制备的MEA硫化氢燃料电池在操作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以Mo-Ni-S为主要成分的复合阳极、0.8mm厚和组成为67wt% Li2SO4+8wt% Li2WO4+25wt% Al2O3复合材料制备的质子传导膜、NiO为主要组分的复合阴极构成的MEA硫化氢燃料电池,在650、700和750℃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达到50、85和130mW·cm-2,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200、350和480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组装(MEA) 质子传导膜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及电极材料的电导率研究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贝贝 潘鑫 夏长荣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5,共9页
论述了晶体材料,重点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组件的导电机理,介绍了影响电导率的几个因素。针对不同的电解质和电极材料,讨论了几种常用的测量电解质和电极总电导率、电子电导率以及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并指出在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导电机理 电解质 电极 电导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锐 王时茂 +1 位作者 董伟伟 方晓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0-690,共21页
对电极(CE)是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改进对电极的综合性能是提高QDSSCs能量转换效率(PCE)的有效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对电极应具备的性能,并按不同材料的使用,分类阐述了金属、导电聚合物、碳、无机金属化合... 对电极(CE)是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改进对电极的综合性能是提高QDSSCs能量转换效率(PCE)的有效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对电极应具备的性能,并按不同材料的使用,分类阐述了金属、导电聚合物、碳、无机金属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其中,以铜、钴、铅的硫化物等为主的无机金属化合物对电极催化活性高,成本低,研究最为广泛;导电聚合物、新型碳材料以及各类复合材料对电极也因其各自的优势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越来越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导电聚合物 碳材料 金属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新型对电极材料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丽娟 方晓明 张正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共9页
详细评述了碳材料、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几类新型对电极催化材料,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与单一组分材料相比,复合材料能将两种组分的优点集于一身,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对电极材料。最后,指出了开发高性能... 详细评述了碳材料、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几类新型对电极催化材料,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与单一组分材料相比,复合材料能将两种组分的优点集于一身,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对电极材料。最后,指出了开发高性能低成本对电极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对电极 碳材料 导电聚合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