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
1
作者 何文渊 陈可洋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区块中部斜坡带沉积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识别出岩性圈闭,地震属性分析验证了储层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区块中部斜坡带沉积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识别出岩性圈闭,地震属性分析验证了储层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中—下侏罗统沉积时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少量断裂,以湖相沉积为主,可分为SQ4—SQ6共3个沉积期,分别对应埃巴林组(J_(1)ab)、多尚组(J_(2)ds)和卡拉甘塞组(J_(2)kr),SQ6时期发生大规模湖侵,扇三角洲呈裙带状展布在边缘断层一侧,半深湖范围扩大;三角洲前缘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相带。(2)储层预测方法为以井-震标定结果确定地层界线,以基于声波曲线重构的岩石物理分析校正井径的影响,以基于调谐厚度的正演模型分析识别砂体,以高分辨率岩性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对单砂层进行识别。(3)研究区岩性圈闭主要分布于中—下侏罗统,发育于坡折控砂条件下的一系列构造带上。地震属性分析结果与沉积特征吻合度较高。(4)研究区中—下侏罗统的坡折位置发育一系列岩性圈闭,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高阻抗特征,是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岩性圈闭 储层预测 圈闭识别 正演模拟 地震反演技术 岩石物理 声波曲线重构 中—下侏罗统 Doshan区块 南图尔盖盆地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技术进展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20
2
作者 何治亮 赵向原 +11 位作者 张文彪 吕心瑞 朱东亚 赵峦啸 胡松 郑文波 刘彦锋 丁茜 段太忠 胡向阳 孙建芳 耿建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3,共18页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如何精准刻画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空间展布及储集参数分布特征,是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对储层地质分析、测井评价、地震预测、地质建模等相关技术发展现...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如何精准刻画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空间展布及储集参数分布特征,是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对储层地质分析、测井评价、地震预测、地质建模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面临资料少、品质差、精度低,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等难题,深入开展了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研发集成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描述与建模的关键技术系列,包括:(1)多尺度、多属性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知识库构建技术;(2)地质分析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储层地质观测分析技术,储层微区原位沉积、成岩环境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储层发育机理与过程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技术;(3)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新技术——基于全域测井仿真的储层类型识别与参数定量评价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沉积微相识别技术;(4)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新技术——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岩石物理引导的机器学习储层参数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技术;(5)深层碳酸盐岩地质建模新技术——多点地质统计学新算法,地质过程模拟技术,人工智能地质建模技术。分别建立了面控、断控、相控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技术流程,并选择塔里木盆地塔河、顺北油气田和四川盆地元坝气田进行了有效应用,为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未来攻关方向:(1)升级储层地质知识库,提高对建模的支撑力度;(2)扩充基于地质过程的建模技术,完善应用研究;(3)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球物理解释、预测技术,提升复杂储层刻画能力;(4)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模新方法,不断提高储层表征精度和模型的可靠性;(5)创建深层储层地质模型的快速更新技术,不断提高模型更新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知识库 储层地质分析 储层测井评价 储层地震预测 人工智能建模 精细地质建模 碳酸盐岩储层 深层-超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撒利明 姚逢昌 +1 位作者 狄帮让 姚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23-28,73,共7页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的难点和技术现状,文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缝洞型储层的识别问题,简单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完成的若干有关缝洞型储层识别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各种类型缝洞型储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波场...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的难点和技术现状,文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缝洞型储层的识别问题,简单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完成的若干有关缝洞型储层识别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各种类型缝洞型储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波场分析结果、缝洞型储层的识别方法以及中国西部地区成功识别缝洞型油气藏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O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军 张虎权 +3 位作者 王锦喜 王宏斌 陈方方 孟祥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1198,6-7,共8页
塔里木盆地英买A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但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含油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给该区油气上产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成因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明确了"串珠"和"... 塔里木盆地英买A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但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含油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给该区油气上产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成因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明确了"串珠"和"片状强反射"储层可开展叠前AVO油气检测;进而以岩石物理方法为基础,进行流体替换和正演分析,确定这两类含油气储层的AVO敏感属性为P×G属性,据此开展了这两类储层含油气性的预测。通过实际钻井资料验证,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度高,可以作为该区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缝洞型储层 储层分类预测 AVO正演 AVO流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溶洞储层体积定量化正演模拟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东 潘建国 +3 位作者 潘文庆 韩剑发 敬兵 于红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1-878,882,共9页
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和缝洞体体积计算等制约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正演模拟,明确了碳酸盐岩串珠状强振幅、羊排状强振幅、杂乱反射和弱振幅等各类复杂地震响应特征的... 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和缝洞体体积计算等制约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正演模拟,明确了碳酸盐岩串珠状强振幅、羊排状强振幅、杂乱反射和弱振幅等各类复杂地震响应特征的地质意义,同时开展了正演校正下溶洞体体积计算新方法的探索。研究表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碳酸盐岩溶洞体积计算方法,可以为高效开发和储量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特征 体积计算 正演模拟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沙漠区超深断溶体油气藏三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宗杰 杨子川 +5 位作者 李海英 刘军 龚伟 马学军 杨林 黄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地表沙丘起伏大,地震信号吸收衰减严重,断溶体储集体埋藏深度大,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断溶体(断裂、缝洞)成像精度不高、储层预测与圈闭描述难度大。为此,在该区系统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目标处理、综合解释一体化...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地表沙丘起伏大,地震信号吸收衰减严重,断溶体储集体埋藏深度大,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断溶体(断裂、缝洞)成像精度不高、储层预测与圈闭描述难度大。为此,在该区系统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目标处理、综合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首先,基于断溶体目标优化采集方案设计,采用中小面元、长排列、宽方位、高覆盖的观测系统,尽可能保护断裂绕射、缝洞体低频信息,提高采集数据质量;其次,在保幅、保真的前提下,建立了以“三层一带”精细速度建模为核心的断溶体成像技术,提高缝洞及不同尺度走滑断裂带的成像精度;再次,依据断溶体储层类型及反射结构特征,建立了走滑断裂带及断溶体储层地震识别模式,开展储层敏感属性分析,形成针对断溶体外部轮廓、内部不同类型储层的一系列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最终,建立了“张量属性定轮廓、振幅属性定边界、融合雕刻定体积”的圈闭落实与描述技术,形成了“打主断、过异常、穿核部”目标优选与井轨迹优化设计技术。探区多口钻井实现了油气重大突破,证实了顺北沙漠区超深断溶体油气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碳酸盐岩 三层一带 模型正演 储层预测 三维地震 顺北沙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阻抗模型正演技术在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显贵 邵吉华 张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584-586,共3页
介绍了利用P波阻抗模型正演技术进行浅层砂体追踪的实用方法技术。这些方法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根据已知井的岩性特征和声波、密度测井资料等参数制作砂体模型;②利用P波阻抗模型正演方法计算砂体模型的地震记录;③根据P波阻抗模型正演... 介绍了利用P波阻抗模型正演技术进行浅层砂体追踪的实用方法技术。这些方法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根据已知井的岩性特征和声波、密度测井资料等参数制作砂体模型;②利用P波阻抗模型正演方法计算砂体模型的地震记录;③根据P波阻抗模型正演方法计算出的地震响应特征(低频、强振幅)来追踪砂体。在川西地区,利用P波阻抗模型正演技术进行浅层砂体追踪,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 砂体 波阻抗 P波 方法技术 地震记录 密度测井 砂岩储层 浅层 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卡1三维工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江峰 关达 +3 位作者 朱文斌 张学东 向雪梅 邬达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卡1三维工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以"裂缝、溶孔"型为主,但近期重新处理的地震数据中发现了一些"串珠、短轴状"强振幅地震反射异常体。针对这一现象,在新处理地震数据体的...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卡1三维工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以"裂缝、溶孔"型为主,但近期重新处理的地震数据中发现了一些"串珠、短轴状"强振幅地震反射异常体。针对这一现象,在新处理地震数据体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数字正演模拟、不连续性检测、古地貌恢复和地震多属性分析等技术,重新开展了卡1三维工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平面上呈"折线"状分布的强振幅异常体是火成岩的响应,而平面上呈散点状、剖面上呈"串珠"状的强振幅反射是较大尺度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响应。这一成果已得到近期完钻井W20的证实,为本区下一步勘探部署开拓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性检测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 卡1三维工区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优化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7
9
作者 于建国 姜秀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 ,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敏感的地震属性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工区、同一储层 ,预测对象不同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是有差异的 ,地震属性优化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降维映...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 ,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敏感的地震属性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工区、同一储层 ,预测对象不同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是有差异的 ,地震属性优化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降维映射、属性选择和聚类、交会分析等地震属性优化方法 ,优化出了预测储层的地震属性 ,并运用正演模型技术 ,对优选出的地震属性之一波峰数进行了验证 ,说明了优化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 ,对CB331井区进行了储层预测 ,新描述砂体 30多个 ,预测石油地质储量 4 0 0 0× 1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属性优化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贝叶斯叠前反演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丽萍 顾汉明 李宗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0-726,共7页
为了对塔中地区顺托果勒南区块SN1井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精细预测,开展了基于三维叠前地震数据的贝叶斯反演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论述了测井曲线重构、岩石物理分析、敏感弹性参数验证、叠前反演角道集优选等关键技术环节。利用神经... 为了对塔中地区顺托果勒南区块SN1井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精细预测,开展了基于三维叠前地震数据的贝叶斯反演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论述了测井曲线重构、岩石物理分析、敏感弹性参数验证、叠前反演角道集优选等关键技术环节。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测井响应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重构出垮塌井段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测井曲线;通过建立缝洞型储层的地震地质模型,利用正、反演技术同时验证了贝叶斯叠前反演在SN1井区的适用性及敏感弹性参数识别储层的有效性。最后将叠后曲率属性与叠前反演的敏感弹性参数属性进行融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精细刻画,预测出SN1井区两条相交断裂带的交会区域为最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 贝叶斯叠前反演 测井曲线重构 正演模拟 储层精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诚 桂红兵 +3 位作者 杨飞 韩福民 邓明霞 朱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594-596,共3页
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剩余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剩余的资源量绝大部分分布在埋深大于3 500 m的古近系—新近系及以下层系的深层隐蔽油气藏中,主要为砂泥岩薄互层沉积。但是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识别这类深层砂泥岩... 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剩余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剩余的资源量绝大部分分布在埋深大于3 500 m的古近系—新近系及以下层系的深层隐蔽油气藏中,主要为砂泥岩薄互层沉积。但是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识别这类深层砂泥岩薄互层的隐蔽性油气藏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得油田深层的地层分布情况并不为研究人员所了解。正演模拟作为一种技术方法,是地震应用技术的基础,将其与反演方法进行有效地结合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文中以此为依据,建立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地质模型,同时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波阻抗反演,定性并定量地分析基于模型正演的地震预测所能识别的最小单砂体厚度,为东濮凹陷地区的深层储层预测精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隐蔽油气藏 砂泥岩薄互层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正演方法对地震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虎 尹成 +1 位作者 鲍祥生 张春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8-733,671+854,共6页
不同种类的地震属性具有不同的特征及预测条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储层预测的正确性和精度,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全面分析。本文从褶积、射线和波动方程正演方法入手,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深度偏移;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五大类约五十种... 不同种类的地震属性具有不同的特征及预测条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储层预测的正确性和精度,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全面分析。本文从褶积、射线和波动方程正演方法入手,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深度偏移;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五大类约五十种地震属性,分析不同正演方法对这些地震属性的影响;然后基于楔状模型,详细分析各地震属性随不同正演方法表现出的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再根据地震属性受正演方法影响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为储层预测优选出最佳种类属性,最终达到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正演模拟 属性优选 楔状模型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40m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东 王宏斌 +3 位作者 雍学善 张虎权 高建虎 董瑞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94-97,106,共5页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反射振幅变弱,内幕为强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超过150m时,对灰岩顶界反射基本没有影响,缝洞体本身以"串珠状"反射形态出现。同时,通过实钻结果的精细标定对正演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串珠状”反射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优选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季敏 王尚旭 陈双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在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如何从众多地震属性中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特征的地震属性是关键。特别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优选储层的地震属性更加重要。本文提出以地质、测井和岩石物理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正演模拟进行属性优选,再用... 在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如何从众多地震属性中优选出适用于本区特征的地震属性是关键。特别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优选储层的地震属性更加重要。本文提出以地质、测井和岩石物理资料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正演模拟进行属性优选,再用留一交替法选出适于工区地质情况的最佳属性组合。这套方法充分利用工区内已有资料,发挥地质、测井及岩石物理方法的各自优势,减少了属性优选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优选 正演模拟 数学模型 留一交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演模拟分析叠后反演预测薄储层的能力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百军 边婧 赵海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4-158,共5页
依据勘探地质目标以及大庆长垣油田北部薄互储层的地质、测井信息建立正演模型。首先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得到地震合成记录,然后分别进行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进而分析利用叠后地震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潜力。结果表明,常规叠后确定... 依据勘探地质目标以及大庆长垣油田北部薄互储层的地质、测井信息建立正演模型。首先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得到地震合成记录,然后分别进行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进而分析利用叠后地震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潜力。结果表明,常规叠后确定性反演对薄层的刻画能力有限,而充分利用开发阶段井网密度大的优势并采用随机反演能够提高地震资料对井间薄储层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叠后反演 储层预测 薄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储层学在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乌夏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多年 潘建国 +3 位作者 陈永波 黄林军 王斌 王彦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应用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此类火山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是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早期火山口和火山喷发前古地貌的控制,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其次,采... 应用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此类火山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是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早期火山口和火山喷发前古地貌的控制,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其次,采用本征值相干分析和古地貌恢复技术明确了火山口及喷发前古地貌特征;最后,综合利用测井、物探技术,对火山岩的有利岩性进行预测,形成了裂隙式喷发火山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储层学 火山岩 裂隙式喷发模式 正演模型 储层预测 乌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富森 冉崎 +6 位作者 唐玉林 马波 应丹琳 张光荣 陈骁 廖奇 陈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3,共7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寒武系及震旦系埋藏深度大,地震反射信号弱,同时储层受沉积相及岩溶作用的双重控制,基质物性差,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地震预测难度极大。为此,针对该类储层,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联合攻关,开展了...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寒武系及震旦系埋藏深度大,地震反射信号弱,同时储层受沉积相及岩溶作用的双重控制,基质物性差,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地震预测难度极大。为此,针对该类储层,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联合攻关,开展了三维宽方位地震采集,地震资料二、三维连片处理,构造精细解释,低孔渗储层定量预测,缝洞体识别,烃类检测等技术攻关,逐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该区深层碳酸盐岩古老气藏的地震勘探技术系列,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高精度的地震预测成果有力地支撑了该区油气勘探部署和天然气三级地质储量的提交,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天然气勘探成效,促进了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勘探的突破和大型气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三维地震 连片处理 正演 储集层预测 缝洞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衰减梯度的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方法——以塔河油田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胡华锋 鲍典 +1 位作者 马灵伟 胡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2-901,共10页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储集体为主。溶洞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受溶洞规模、溶洞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的共同影响,仅依据地震反射特征难以准确刻画溶洞规模。从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出发,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储集体为主。溶洞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受溶洞规模、溶洞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的共同影响,仅依据地震反射特征难以准确刻画溶洞规模。从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出发,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模型对地震反射振幅及频率响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频衰减梯度属性的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技术。以塔河油田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为例,利用高频衰减梯度属性识别岩溶古河道规模,结果表明,高频衰减梯度不受溶洞储集体充填物的物性差异的影响,直观反映了溶洞发育的规模。基于高频衰减梯度属性的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结果与已钻井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储集体 正演模拟 高频衰减梯度 岩溶古河道 储层预测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分析储层含油气信息——以塔里木盆地HD4油田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波 凌云 +2 位作者 刘钦甫 王小平 高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2-14,106,共4页
利用地震属性技术结合地层尖灭正演模型模拟,对薄储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储层含油气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际分析:分析了地震对储层厚度的分辨率问题,提出了利用地震属性可以分辨小于1/4波长的储层;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调谐理论,... 利用地震属性技术结合地层尖灭正演模型模拟,对薄储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储层含油气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际分析:分析了地震对储层厚度的分辨率问题,提出了利用地震属性可以分辨小于1/4波长的储层;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振幅调谐理论,分析了地层厚度变化与振幅调谐之间的关系;利用大面元采集、相对保持振幅高分辨率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的构造解释;通过提取地震属性,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和大量的井资料分析,对HD4油田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结果极大地促进了油田的勘探和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含油气信息 分析 地震属性 正演模型 振幅调谐 油气分布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VO正、反演预测深水浊积扇储层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闵小刚 陈开远 +1 位作者 张益明 何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1-918,1012+832,共8页
针对赤几G区块深水浊积扇岩性复杂、流体识别难度大的特点,本文在精细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井旁道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含油砂岩振幅响应表现为近道弱、远道强的Ⅱ类AVO异常。基于AVO正演模型,对严重影响中深层成像与振... 针对赤几G区块深水浊积扇岩性复杂、流体识别难度大的特点,本文在精细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井旁道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含油砂岩振幅响应表现为近道弱、远道强的Ⅱ类AVO异常。基于AVO正演模型,对严重影响中深层成像与振幅保持的近道多次波进行了压制,采取的方法是在数据分解的基础上对多次波进行倾角扫描相干拟合消除,然后再对剩余有效数据进行重构。根据保幅处理后CDP道集上目的层位的AVO截距、梯度属性,合理划分了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判断了界面异常的大致分布。岩石物理分析与AVO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内纵、横波速度比小于2.0、纵波阻抗小于6.5×106kg.m-2.s-1的区域为含油砂岩,横向上自东向西发育两支水道,沉积上以朵叶体为主,含油砂体面积大、横向连通性好,厚度大、孔渗高,储量丰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正演 反演 储层预测 烃类检测 深水浊积扇 近道多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