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堇青石-莫来石复相储热陶瓷与PCM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建锋 何德芝 +3 位作者 徐晓虹 张银凤 周炀 刘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568-576,共9页
以煅烧铝矾土、滑石及石英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制备堇青石-莫来石复相蜂窝陶瓷,用这种显热储热陶瓷(简称基体)封装PCM制备潜热/显热复合储热材料。设计F系列封装剂配方组成,选择PCM为Al Si20、Na2SO4,制得PCM/蜂窝陶瓷复合储热材料,热... 以煅烧铝矾土、滑石及石英为原料,采用挤出成型,制备堇青石-莫来石复相蜂窝陶瓷,用这种显热储热陶瓷(简称基体)封装PCM制备潜热/显热复合储热材料。设计F系列封装剂配方组成,选择PCM为Al Si20、Na2SO4,制得PCM/蜂窝陶瓷复合储热材料,热震循环(200~900℃)30次,每次循环在900℃保温12 h。利用XRD、SEM、TG-DSC等分析相组成、微观结构、封装剂与基体结合性、基体与PCM相容性、复合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及相变焓。结果表明,经1440℃烧成的蜂窝陶瓷,Wa、Pa、D及a轴抗压强度分别为2.38%、6.32%、2.65 g/cm^3,25.77 MPa;XRD显示相组成为堇青石、莫来石及少量镁铝尖晶石;30次热震后,Wa、Pa略有升高,D及σa略有降低。封装剂剪切强度测定结果表明,封装剂F2与基体结合强度最大,达2.53 MPa,SEM显示F2与基体结合良好。热震循环30次后,基体断面SEM图表明,PCM无渗漏。TG-DSC结果表明,经30次热循环后,Al Si20/蜂窝陶瓷复合储热材料的相变范围为571.7~583.5℃,峰值为578.3℃,峰值温度偏移不超过0.7%。复合储热材料具有优良的储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莫来石 复相蜂窝陶瓷 封装剂 相变材料 相容性 潜热/显热复合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与PCM复合材料模压件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凤楠 刘阔 +4 位作者 贾志欣 李继强 刘立君 王少峰 彭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片状模塑料(SMC)和预压料模压法(PCM)盒子状制品,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制品不同部位试样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微观断面形貌。PCM制品试样的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均优于SMC,不同部位的... 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片状模塑料(SMC)和预压料模压法(PCM)盒子状制品,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制品不同部位试样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微观断面形貌。PCM制品试样的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均优于SMC,不同部位的试样的力学性能有差异,两种制件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与两种材料的微观断面形貌表征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SMC和pcm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网格-PCM薄面黏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抗弯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里宁 贺卫东 +2 位作者 汪昕 程方 吴智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5-1096,共12页
针对老旧桥梁桥面板出现结构损伤与材料老化,结合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网格与聚合物砂浆(PCM)提出一种新的加固技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首先,采用双剪试验研究BFRP网格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荷载,共制备18个试件,试验... 针对老旧桥梁桥面板出现结构损伤与材料老化,结合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网格与聚合物砂浆(PCM)提出一种新的加固技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首先,采用双剪试验研究BFRP网格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荷载,共制备18个试件,试验变量包括网格种类、网格厚度、PCM种类以及界面剂;其次,浇筑6块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系统地分析网格种类、网格厚度、网格布置方式以及PCM种类对加固板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剂能有效提高BFRP网格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荷载;当BFRP网格与混凝土表面的黏结长度大于有效黏结长度时,BFRP网格强度利用率达到90%以上,黏结荷载高于相同情况下玄武岩纤维布/BFRP板与混凝土的黏结荷载;BFRP网格与PCM形成的薄面加固层能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板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及极限荷载,同时减小最大裂缝宽度并改善裂缝分布;在整个加载过程中,BFRP网格-PCM薄面加固层与混凝土板协同变形,加固板最终发生混凝土压碎或FRP网格断裂破坏,并未出现剥离破坏;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适用于预测BFRP网格加固后板的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网格 pcm 黏结性能 钢筋混凝土板 抗弯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四元硝酸盐基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荣玉 陆海涛 +3 位作者 郭荷渡 汤占赟 李琦 吴玉庭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1459,共9页
采用冷压-热烧结方法制备研究了一种形态稳定的硝酸盐基复合相变材料,该材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适用于中低温领域的热能储存。研究选取NaNO_(3)-NaNO_(2)-KNO_(2)-LiNO_(3)共晶四元硝酸盐为相变基体材料,氧化镁为结构... 采用冷压-热烧结方法制备研究了一种形态稳定的硝酸盐基复合相变材料,该材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适用于中低温领域的热能储存。研究选取NaNO_(3)-NaNO_(2)-KNO_(2)-LiNO_(3)共晶四元硝酸盐为相变基体材料,氧化镁为结构支撑材料,石墨为导热增强剂,并对其微观结构、化学相容性、热物理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在烧结前后四元硝酸盐、氧化镁以及石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及化学稳定性。在不同质量比的样品中,四元硝酸盐与氧化镁质量比为6∶4时,为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且其负载质量分数8%的石墨后,仍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该复合材料的熔点较低,约为70℃,分解温度达到610℃;在50~5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超过749 kJ/kg的储能密度;添加8%的石墨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从0.41 W/(m·K)提高到了0.77 W/(m·K);经15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这种具有低熔点、宽温域的盐基复合材料是中低温热能存储的有力候选者,本研究为其在中低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硝酸盐 复合相变材料 低熔点 宽温域 热能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超 解帅 +3 位作者 王永超 冀志江 吴子豪 王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 红外和雷达波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来提高目标的隐蔽性。将相变材料与炭黑封装为相变单元,并将其与膨胀珍珠岩-磁粉/水泥复合材料结合,研制出一种兼具红外和雷达波隐身的双功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对其吸波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试验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炭黑对相变材料相变温度的影响较小,潜热仅降低了约1.9%;5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材料的潜热留存率为78.3%,循环稳定性较好。相变单元和膨胀珍珠岩均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能力,且反射损耗在-5~-15 dB可调。相变单元通过吸收大量热量来降低目标外表面温度,削弱红外辐射。相变材料的加入会增加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相变材料高储热密度和珍珠岩低热导率的共同作用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隔热效应更加显著,从而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磁损耗仅出现在水泥基体中,相变单元通过电阻损耗来影响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热量传递在相变单元处受阻,传导热通量在相变单元边缘处的传输过程出现弯曲。当相变材料相变完成后,热量趋于均匀分布。因此,水泥基复合材料可通过损耗电磁波来降低雷达回波信号,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目标的热量来降低红外辐射,从而实现不同复杂环境下建筑材料的红外和雷达波等多波段隐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红外隐身 雷达波隐身 相变材料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孙凯 晏凤梅 +1 位作者 张步宁 崔英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150,共3页
以膨胀石墨为载体,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了复合相变材料。由于膨胀石墨良好的吸附性能和毛细作用力,石蜡能稳定存在于膨胀石墨中。采用SEM、DSC和TG对复合相变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吸附石蜡后仍能保持原来疏松多孔的蠕虫状... 以膨胀石墨为载体,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了复合相变材料。由于膨胀石墨良好的吸附性能和毛细作用力,石蜡能稳定存在于膨胀石墨中。采用SEM、DSC和TG对复合相变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吸附石蜡后仍能保持原来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稳定吸附倍率为17倍;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石蜡相似,并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其储热时间较纯石蜡减少了66.7%~76.7%,放热时间减少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石蜡 复合相变材料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用于电池包热管理散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钊 许思传 +1 位作者 常国峰 林春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相变材料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电池的最高温度,提高电池包的温度均匀性且不需任何寄生能耗;但相变材料导热率较差,不利于电池的散热。制备了膨胀石墨(EG)/石蜡复合相变材料(CPCM),并通过计算得出不同膨胀石墨质量分数... 相变材料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电池的最高温度,提高电池包的温度均匀性且不需任何寄生能耗;但相变材料导热率较差,不利于电池的散热。制备了膨胀石墨(EG)/石蜡复合相变材料(CPCM),并通过计算得出不同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下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参数的理论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膨胀石墨质量分数下的膨胀石墨/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对电池散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相变材料 热管理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相变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邹得球 马先锋 +3 位作者 刘小诗 郭江荣 胡志钢 王炳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43-1754,共12页
石墨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及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将其添加在相变材料中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导热特性、储、放热特性及相变特性影响,并剖析了其传热... 石墨烯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及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将其添加在相变材料中制备成复合相变材料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导热特性、储、放热特性及相变特性影响,并剖析了其传热机理。分析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定型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机制。论述了石墨烯对相变材料微胶囊化的影响,并从石墨烯作为微胶囊壁材添加剂及壁材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在复合相变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传热机理及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的协同强化作用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相变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肉豆蔻酸/膨胀石墨封装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琳 李东旭 +1 位作者 刘洋 张树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7-2632,共6页
以月桂酸-肉豆蔻酸(LA-MA)低共熔酸为芯材,膨胀石墨(EG)为担载材料,利用熔融吸附法制备LA-MA/EG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硅溶胶对其包封定形,得到LA-MA/EG封装复合相变材料用来改善相变过程中液态脂肪酸的渗漏问题,并通过SEM、FT... 以月桂酸-肉豆蔻酸(LA-MA)低共熔酸为芯材,膨胀石墨(EG)为担载材料,利用熔融吸附法制备LA-MA/EG复合相变材料。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硅溶胶对其包封定形,得到LA-MA/EG封装复合相变材料用来改善相变过程中液态脂肪酸的渗漏问题,并通过SEM、FT-IR和DSC对该封装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MA/EG封装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和相变温度为119.5 J/g和31.2℃;封装材料并未引起新生成物的出现,且可明显抑制脂肪酸的渗漏现象;加速热循环后的封装复合相变材料仍可保持良好的储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膨胀石墨 渗漏 封装复合相变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埃洛石插层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席国喜 路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5-1159,1167,共6页
用二甲基亚砜取代法制备了硬脂酸/埃洛石插层复合相变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综合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析了复合相变材料的插层效果、插层机理及热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埃洛石插层复合物中,埃洛石的层间距由0.74... 用二甲基亚砜取代法制备了硬脂酸/埃洛石插层复合相变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综合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析了复合相变材料的插层效果、插层机理及热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埃洛石插层复合物中,埃洛石的层间距由0.74 nm增大到3.92 nm,插层率达到了95.4%,埃洛石的内表面羟基与硬脂酸的羰基形成了氢键,其外层硅氧面上的氧与硬脂酸的羟基形成了氢键,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0.3℃,相变焓为103.9 J/g,经过200次冷热循环后仍具有较好的兼容性、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洛石 硬脂酸 插层 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墙体材料在温室大棚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陈超 果海凤 周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7-293,共7页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所研制复合相变墙体材料的蓄放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此种材料应用于温室大棚北墙内表面,搭建了普通温室大棚和相变温室大棚的缩尺寸实验台,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温室大棚比较,... 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所研制复合相变墙体材料的蓄放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此种材料应用于温室大棚北墙内表面,搭建了普通温室大棚和相变温室大棚的缩尺寸实验台,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温室大棚比较,选择相变温度适宜的复合相变墙体材料应用于温室大棚北墙内表面,棚内空气温度及墙体内表面温度可明显提高,其耗电节能率η达到了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大棚 复合相变墙体 蓄放热特性 实验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中相变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剑峰 郑飞 陈光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建立了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物理模型,在忽略显热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相变温度呈线性分布的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传热特性,得出了最优线性相变温度分布,并采用考虑显热的数值计算(有限差分法)证实了理论分析得出的最优相变温度... 建立了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物理模型,在忽略显热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相变温度呈线性分布的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系统传热特性,得出了最优线性相变温度分布,并采用考虑显热的数值计算(有限差分法)证实了理论分析得出的最优相变温度与实际相变温度分布几乎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相变材料 蓄热系统 相变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固/液界面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勇 张娟 +2 位作者 周德明 王威 王小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6,共6页
按单元结构相似的理论设计了蓄热材料相变传热的物理模型 ,采用焓法理论和有限差分法建立了一种求解此物理模型传热特性的三维数学模型 .利用软件计算结果研究了纤维复合相变材料凝固过程中固 /液界面的移动规律及其放热特性 ,并用摄影... 按单元结构相似的理论设计了蓄热材料相变传热的物理模型 ,采用焓法理论和有限差分法建立了一种求解此物理模型传热特性的三维数学模型 .利用软件计算结果研究了纤维复合相变材料凝固过程中固 /液界面的移动规律及其放热特性 ,并用摄影法和测温法对纤维相变材料的凝固特性进行了实验论证 ,其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 ,从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相变材料 传热模型 相变蓄热材料 固/液界面 传热特性 凝固特性 蓄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的调温沥青路面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林飞鹏 金娇 +3 位作者 郑健龙 史斌 黄存波 任天锃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相变材料(PCMs)由于其独特的储能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是一种可以用于道路工程领域中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变储能材料在调温沥青路面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介绍... 相变材料(PCMs)由于其独特的储能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是一种可以用于道路工程领域中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变储能材料在调温沥青路面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共晶系相变材料与定形相变材料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基于相变材料的路表温度模型调温机理分析,重点阐述相变材料掺入沥青混合料的方式,对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适用于沥青路面的相变材料的性能要求与标准,展望了相变调温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定形相变复合材料 相变温度 调温沥青路面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二维纳米填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晴 方昕 +3 位作者 范利武 徐旭 俞自涛 胡亚才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为了探究两种不同二维纳米填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分别制备了以石墨烯纳米片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为填料的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在20℃时测量了不同添加量下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结果显示,石蜡基复合相... 为了探究两种不同二维纳米填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分别制备了以石墨烯纳米片和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为填料的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在20℃时测量了不同添加量下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结果显示,石蜡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纳米填料添加量近似线性增长;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提升远低于石墨烯纳米片。此外,利用基于有效介质模型的预测公式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计算发现形状、大小和导热系数相近的两种纳米材料,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的界面热阻却高出石墨烯纳米片两个数量级,是后者具有更显著强化效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纳米填料 导热系数 复合相变材料 有效介质理论 界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醋酸钠基复合相变材料导热能力强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伟华 茅靳丰 +1 位作者 李金田 李永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7-520,共4页
在三水醋酸钠基复合相变材料中添加导热强化剂铜粉、碳粉和膨胀石墨,研究导热强化剂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量膨胀石墨添加前后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特性.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能与三水醋酸钠基复合相变材料很好共... 在三水醋酸钠基复合相变材料中添加导热强化剂铜粉、碳粉和膨胀石墨,研究导热强化剂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量膨胀石墨添加前后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特性.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能与三水醋酸钠基复合相变材料很好共融,并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有显著的强化效果.膨胀石墨掺量为10%(体积分数)时,三水醋酸钠基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为307.762kJ/kg,与未添加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相比减少不到2%,而导热系数却提高了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醋酸钠 导热 强化剂 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蒙脱土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盾白 周子鹄 贾德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8-110,共3页
为了制备具有较好导热性能、潜热密度较大的相变材料,首先利用蒙脱土在水中分散,制得搭接结构的水凝胶,然后将熔融态的相变材料加入到蒙脱土(MMT)水凝胶中,进行高速分散,XRD和DSC结果显示,所制材料为具有纳米结构的复合相变材料。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蒙脱土 水凝胶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降温-相变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爱弟 王智慧 +1 位作者 张存 胡传炘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4,共4页
伪装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波段热像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传统热隐身涂层下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隐身,从红外融合思想出发,提出了热红外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并对涂层的作用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复合涂层的面层(降温... 伪装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波段热像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传统热隐身涂层下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隐身,从红外融合思想出发,提出了热红外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并对涂层的作用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复合涂层的面层(降温涂层)强调对背景辐射的吸收越少越好;底层(相变涂层)则强调目标的表观温度与背景温度相对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隐身涂层同时具备调节发射率和温度的功能,不仅能对付双波段热像仪的侦察,而且适用于单调背景或复杂背景下的伪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融合 隐身 降温 相变微胶囊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和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欣鹏 唐超权 +1 位作者 施娟 陈振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将融化的石蜡注入泡沫铝构成复合相变材料,能有效改善复合相变材料石蜡的导热性能.以两边定壁温、两边绝热的正方形泡沫铝复合石蜡相变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双温度模型分析了纯石蜡、低密度泡沫铝复合石蜡、高密度泡沫铝复合石蜡的... 通过将融化的石蜡注入泡沫铝构成复合相变材料,能有效改善复合相变材料石蜡的导热性能.以两边定壁温、两边绝热的正方形泡沫铝复合石蜡相变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双温度模型分析了纯石蜡、低密度泡沫铝复合石蜡、高密度泡沫铝复合石蜡的传热特性.采用相似理论得出双温度模型的理论解形式,并以显热容法数值模拟了相变传热过程.结果表明:经过简化的双温度模型的理论解与数值解高度吻合,在正方形中二维传热可以简化为一维传热来进行求解;泡沫铝复合石蜡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纯石蜡有了较大改善;相变过程中石蜡和泡沫铝之间的温度差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泡沫铝 双温度模型 显热容法 相似理论 有限容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余热回收用熔融盐/多孔镍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胜林 王华 +1 位作者 祁先进 李宏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7-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点5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相变材料 热能贮存 多孔镍基 熔融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