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9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ge Structure of a Larix gmelini Population and How It Was Related to Natural Disturbances
1
作者 Xu Huacheng Fan Zhaofei Yu RuyuanForest Resources Colleg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1-14,共14页
The age structure of a Lurix gmelini popul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consists of one to several age waves. Three types (one-, two- and multi-generation populations) , plusing eleven subty... The age structure of a Lurix gmelini popul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s consists of one to several age waves. Three types (one-, two- and multi-generation populations) , plusing eleven subtypes of age structure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basic unit of the age structure, age waves show an apparent β distribution in the range from 20 to 60 year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starting points of two adjacent age waves is more than 100 years. Natural disturbances,especially forest fires that occurred in this area have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age structure. Most of the age waves resulted from forest fires, but the effect of windfall on the age structure also can be reveal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young age waves. Generally, high intensity and low frequency fires are usually followed by one-generation populations, while low intensity and high frequency fires by two- or multi-generation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gmelini age structure POPULATION NATURAL DISTURBANCE forest FIRE windf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蒙古栎林乔木生物量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董莉莉 赵济川 +5 位作者 汪成成 孙云霞 胡博 高英旭 王建军 刘红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2,共9页
【目的】探讨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对林分乔木生物量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为森林的科学经营和碳汇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 【目的】探讨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对林分乔木生物量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为森林的科学经营和碳汇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对林分乔木生物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结合土壤养分因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对林分乔木生物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1)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均对林分乔木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其中,物种多样性中的丰富度(相关系数r=-0.503,P<0.01)和香农指数(r=-0.417,P<0.01)与乔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构多样性中的胸径香农指数与乔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05,P<0.01)。(2)通过最优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可知: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对林分乔木生物量均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394(P<0.01)和0.280(P<0.05);土壤养分对乔木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主要通过结构多样性和林分密度间接作用于乔木生物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470(P<0.01)和-0.655(P<0.01)。【结论】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直接影响辽东山区蒙古栎林乔木生物量,而土壤养分则通过林分结构(结构多样性和林分密度)间接影响其乔木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土壤养分 .蒙古栎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
3
作者 魏晓雪 岳发号 +4 位作者 邓睿 焉志远 佟斌 杨雪冰 李德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65,共9页
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寒温带针叶林间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差异,为该区寒温带针叶林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5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 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寒温带针叶林间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差异,为该区寒温带针叶林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5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杉林、偃松矮曲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究5种针叶林群系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贫乏,整体乔木层树种类型单一。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在5种针叶林群系建群种中均为最高;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为5种针叶林灌木层的主要物种;小叶章(Deyeuxia purpurea)、红花鹿蹄草(Pyrola asarifolia)、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为草本层主要物种。这5种针叶林群系具有明显不同的多样性特征,在耦合关系方面产生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标相对集中分布于第2轴左侧,且与乔木层树高、胸径、各层物种数呈正相关,而与海拔、郁闭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高度呈负相关。大兴安岭地区5种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具有显著不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针叶林 群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条件下亚热带杉木人工混交林林木受损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旭 郭昊 +3 位作者 宝音满达 周光益 陈跃华 李党仁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2,共11页
【目的】探索南方人工林林分中更易受到干旱的影响的类型,以及干旱导致树木受损或死亡的关键影响因子,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亚热带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022年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极端干旱为契机,以林龄相近的杉木-闽楠为... 【目的】探索南方人工林林分中更易受到干旱的影响的类型,以及干旱导致树木受损或死亡的关键影响因子,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亚热带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022年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极端干旱为契机,以林龄相近的杉木-闽楠为主的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陡坡缓坡2种坡度、2种树种混交与3种以上树种混交4个类型,分别设置3块植物样地,调查样地内物种组成、胸径、树高、单木受损率以及土壤物理性等,分析本次极端干旱气候特征、不同坡度林分受损率、受损木组成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坡度对土壤团聚体影响较大,而混交类型对土壤团聚体无影响,混交类型对表层(0~20 cm)土壤孔隙度、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影响减少,相同混交类型中,不同坡度对这些指标无显著的影响;干旱导致树木不同程度的损伤,平均受损率为29.18%,其中轻度受损、中度受损和重度受损分别为15.46%、2.42%和11.3%;受损木中主要为林冠层优势种和林下更新层受损严重,其中阔叶树比针叶树受损严重,人工栽培种比天然更新种受损严重;坡度和坡位对树木受损率影响最大,此外还受林分密度、土壤密度、土壤团聚体、海拔、20 cm土层总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等因素影响。【结论】2022年南方极端干旱呈降水格局显著变化的特征,该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一致性,多树种混交有利于提高森林的抗旱能力,坡和上坡位易受干旱的影响,干旱对森林的影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亚热带森林经营管理应以构建多树种混交林为主,确定合理的林分密度,加强表层土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格局 林分结构 土壤物理性质 林木受损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贺莉莎 何霞红 +5 位作者 冯永钰 陆其伟 畅翔 谭豪 朱雪虎 脱云飞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目的]探究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海拔梯度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为亚高山森林区小跨度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设置4个不同海拔的样地(2 100 m、2 300 m、2 500 m、2 700... [目的]探究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海拔梯度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为亚高山森林区小跨度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设置4个不同海拔的样地(2 100 m、2 300 m、2 500 m、2 700 m),采集表层土,测定其理化性质,采用Illumina测序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合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等探讨其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土壤理化性质受到海拔梯度影响,海拔与土壤全氮(TN)、全磷(TP)、有机碳(TOC)及其比值均显著相关。土壤细菌和真菌的α多样性随海拔的上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在海拔2 300 m处到达最大值,细菌和真菌丰富度在该海拔最高。土壤微生物群落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细菌群落的3大优势菌门,随着海拔的增高,变形菌门呈现单峰变化趋势,放线菌门呈现倒“N”字趋势,乳酸菌门呈现“N”字趋势;norank_f_norank_Elsterale,norank_f_norank_o_subgroup_(2)及Norank_f_Xanthobacteraceae是细菌群落3大优势菌属,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现“N”字趋势;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真菌的3大优势菌门,随着海拔升高,担子菌门呈单峰变化趋势,子囊菌门呈单调下降趋势,被孢霉门丰度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Solicoccozyma属、丝盖伞属(Inocybe)及被孢霉属(Mortierella)是真菌3大优势菌属,随着海拔升高,被孢霉属丰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丝盖伞属丰度呈现增加趋势,Solicoccozyma属丰度呈现先增加再减少趋势。海拔高度对细菌和真菌群落差异的解释度分别为19.16%和67.94%,是保护区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其中真菌受到影响最为显著,细菌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论]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海拔梯度的变化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都造成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海拔梯度 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牛山南坡典型森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李满园 彭舜磊 +1 位作者 艾莲 蔡礼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3,共9页
为探讨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驱动机制,以伏牛山南坡5个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0 m×20 m样地30个,通过对灌木物种多样性及林分结构、地形和土壤因子调查,采用线性混合模型(LMM)、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层次分割的方法,分析地形、林分... 为探讨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驱动机制,以伏牛山南坡5个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0 m×20 m样地30个,通过对灌木物种多样性及林分结构、地形和土壤因子调查,采用线性混合模型(LMM)、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层次分割的方法,分析地形、林分和土壤因子对林下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木层物种共有33科60属81种,优势种主要有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连翘(Forsythia suspensa)、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和山梅花(Philadelphus incanus)等;槲栎(Quercus aliena)林物种组成简单,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林和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serrata)林灌木层物种丰富。(2)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的海拔格局,海拔500~1500 m时,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在海拔1500 m处达到最大值,海拔1500~1863 m时,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在林龄达到100 a时,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3)物种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主要受平均树高、海拔和林龄的影响,辛普森指数和皮卢均匀度指数主要受坡度和平均树高的影响;土壤因子、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对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相对重要值分别为66.01%、22.55%和11.37%;平均树高、海拔、坡度和林龄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皮卢均匀度指数的关键因子,土壤密度、总氮、总磷和林分密度是影响灌木层整体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林分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林下灌木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毛竹皆伐后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7
作者 庞春梅 樊民亮 +1 位作者 王秀云 姚良锦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皆伐后,天然更新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效果与演替格局,2023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皆伐区设置1块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及定位,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皆伐后,天然更新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效果与演替格局,2023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皆伐区设置1块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及定位,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分布、径级结构及垂直结构。结果表明:(1)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共有6412株,隶属于49科85属110种,其中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及针叶树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4.5%、71.8%及3.7%;(2)群落重要值前3位的物种分别是白背叶Mallotus apelt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其重要值之和占总重要值的26.2%;(3)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垂直结构由林冠层(12种)、亚冠层(59种)和灌木层(106种)组成;(4)群落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表明群落更新良好,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型、“L”型、单峰型和双峰型等各种分布形态;(5)在科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科数的56.76%,温带区系成分占总科数的43.24%;在属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41.67%,温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52.38%。天目山次生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与较复杂的垂直、径级结构,落叶树种占据优势,群落仍处于演替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区系分布 径级结构 垂直结构 次生林群落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长的“树木个性”
8
作者 张齐兵 郑嘉诚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141-152,F0002,共13页
树种多样性和种间差别在森林稳定性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而同一树种的种内差异往往被忽视。本研究旨在量化森林中同一树种不同个体间的生长差异,阐明这种差异的特征并探讨其生态效应。选择西藏东南部梅里雪山和伯舒拉岭两个单一林冠树种... 树种多样性和种间差别在森林稳定性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而同一树种的种内差异往往被忽视。本研究旨在量化森林中同一树种不同个体间的生长差异,阐明这种差异的特征并探讨其生态效应。选择西藏东南部梅里雪山和伯舒拉岭两个单一林冠树种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定义了一个衡量树木生长不一致性的新指标,利用树木年轮数据检测树木个体间的生长差异及其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1)两个森林中的树木径向生长在过去3个世纪不同时段均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2)这些个体差异在有气象记录时期的5次极端干旱年中依然存在,(3)树木生长变化率的个体差异与林下灌木覆盖率和物种丰富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了森林生长的“树木个性”假说,认为森林中同一树种的不同个体具有生命属性的“树木个性”生长方式,从个体层面分散逆境、干扰和竞争带来的生长压力,其结果有利于维持森林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种内差异 生长不一致 森林结构 森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树经营对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张梦 郭诗宇 +2 位作者 曾龙 汪洋 胡成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0-106,166,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伐除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松材线虫病疫木后,目标树经营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期探究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阔叶化转化并提升其生态功能的经营策略。设置8个20 m×20 m标准样方,采用4株邻近木空间结构... 研究旨在探讨伐除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松材线虫病疫木后,目标树经营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期探究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阔叶化转化并提升其生态功能的经营策略。设置8个20 m×20 m标准样方,采用4株邻近木空间结构单元,计算角尺度、混交度、林层指数、开敞度和Hegyi竞争指数并对计算机模拟目标树经营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后,8个样方平均混交度从0.604增加到0.668;角尺度变化表明林木分布趋向随机分布;平均开敞度从0.299增加到0.361,光照条件和生长空间得以改善;平均林层指数从0.576增加到0.608,6个样方林木的林层结构复杂性增加;平均Hegyi竞争指数从0.875降至0.751,林木间的竞争压力得以释放。目标树经营策略能明显优化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减轻林木间的竞争压力,提高林分混交程度和结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并促进林分的阔叶化转化,提升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经营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阔叶混交林 林分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木林下套种草豆蔻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先棒 林明平 +4 位作者 李锦红 李昆亮 韩强 何汶椿 黄桂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目的】柚木Tectona grandis是热带珍贵树种之一,生长周期长,与药用植物套种是一种额外获得短期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方法。因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土壤健康和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明柚木套种药用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 【目的】柚木Tectona grandis是热带珍贵树种之一,生长周期长,与药用植物套种是一种额外获得短期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方法。因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土壤健康和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明柚木套种药用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为柚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柚木林下套种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为研究对象,未套种草豆蔻的柚木为对照,通过采集两者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真菌群落特征,从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和组成、共现性网络来分析林药套种下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及差异。【结果】柚木套种草豆蔻处理相比未套种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变化,多样性指数(Chao1、Shannon、Observed_species和PD_whole_tree)差异不显著;但群落结构有显著不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显示柚木套种草豆蔻与未套种处理群落组成分离明显,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两者富集最多的类群不同;套种处理土壤真菌网络结构更加集中和复杂(网络节点数和正向边比例上升,模块化指数增加),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分别为套种和未套种土壤真菌群落的中心响应类群。【结论】柚木林下套种草豆蔻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套种草豆蔻提升了柚木根际真菌群落的网络复杂性和集中程度,形成了更紧密的土壤微生物环境,研究结果可从微生物角度为柚木人工林套种及提升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药套种 真菌 群落结构 柚木 共现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添加对红树林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尉鹏雁 游惠明 +3 位作者 谭芳林 郑立地 乐通潮 刘金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目的】研究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炭添加下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循环机制研究和红树林湿地碳汇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闽江河口红树林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生物炭(互花米草生... 【目的】研究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炭添加下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循环机制研究和红树林湿地碳汇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闽江河口红树林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生物炭(互花米草生物炭、芦苇生物炭和秋茄生物炭)和3种添加量(炭土比分别为1%、2%和4%)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生物炭添加量对红树林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1)互花米草生物炭产率和含碳量最高;(2)生物炭添加显著提高了红树林湿地土壤细菌的数量与多样性,以芦苇生物炭1%添加时Shannon指数最大,土壤OTUs数量最多;(3)在门水平上,生物炭添加后红树林湿地土壤细菌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互花米草生物炭和芦苇生物炭添加增加了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生物炭添加可以有效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在纲水平上,α-变形菌纲、放线菌纲和γ-变形菌纲为主要类群,芦苇生物炭以2%添加时α-变形菌纲相对丰度最高,秋茄生物炭以1%添加时放线菌纲相对丰度最高,生物炭添加有效降低了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4)生物炭添加处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67个显著差异种群,未添加生物炭土壤中的拟杆菌属、绿弯菌门、黃桿菌科等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生物炭添加土壤。【结论】红树林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通过不同种类生物炭添加而改变,且土壤细菌群落受生物炭种类以及添加量的影响,生物炭添加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生物炭 土壤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及植被更新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鑫 刘晏铭 +5 位作者 司莉青 舒立福 陈锋 王千雪 王烁 张吉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素。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林分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适度火干扰可以促进植被更新,改变群落的演替动态,并提高物种多样性。本文综述了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研究进展,特别是林火...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素。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林分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适度火干扰可以促进植被更新,改变群落的演替动态,并提高物种多样性。本文综述了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研究进展,特别是林火干扰对树木存活、林分结构及植被更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林火引起的树木死亡是影响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的关键因素;林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火烧强度,轻度火干扰对乔木层影响较小,而重度火干扰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关注不同林型、火强度、火烈度、季节以及不同过火类型等因素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尚缺乏林火干扰对树木生长和植被更新机制的长期连续研究。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固定样地连续监测,研究不同林火干扰条件下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演替的长期动态;完善采样数据集,结合生物物理及生理过程建模,构建更完整的预测体系,以准确预测火后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树木生长状况;深入探讨林火与其他扰动因子的交互作用机制,分析其对林分结构的协同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干扰 树木死亡 林分结构 火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婺城南山落叶阔叶林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瑞麒 吴奇 +7 位作者 郑蓉 卞玉宣 问青青 庄前进 傅佳琴 谢家杰 王云泉 陈建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浙江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在植被分区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其中高海拔区域分布着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分析浙江婺城南山1 hm^(2)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等特征,为保护区的生... 【目的】浙江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在植被分区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在其中高海拔区域分布着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分析浙江婺城南山1 hm^(2)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等特征,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特色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研究中国亚热带地区落叶阔叶林群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婺城南山1 hm^(2)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具体分析了该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径级结构与垂直结构等信息。【结果】(1)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39科65属97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36科62属94种),其中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樟科Lauraceae所占物种数最多;(2)样地内木本植物区系成分中,属级层面温带成分为热带成分的1.63倍,温带成分明显占优势;(3)样地内木本植物总计11 019株,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和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重要值居前3位,是该群落的优势物种;群落中落叶物种、常绿物种和针叶物种的重要值分别为0.709、0.180和0.111,意味着该群落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4)样地内植株平均胸径3.66 cm,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小.径级和较小径级的植物数量占比达95.16%。(5)群落垂直结构上,灌木层、亚冠层和林冠层的植株占比分别为73.79%、23.44%和2.77%,这说明该群落灌木层植株比例较高且林冠层不明显。【结论】浙江婺城南山1 hm^(2)固定样地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植株密度较大,但群落中植株径级总体较小,垂直结构分层不明显,在中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自然保护区 落叶阔叶林 物种组成 区系分布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维俊 许尔文 +5 位作者 牛赟 杜军 王坤 任小凤 武秀荣 赵晶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调控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已建立的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对其林分结构和林下更新进... 【目的】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调控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已建立的青海云杉林固定样地,对其林分结构和林下更新进行调查,计算林分的大小比数、角尺度、密集度、聚集指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空间结构参数及林下更新苗的植株密度、平均苗高、平均基径和平均冠幅等更新指数,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更新苗的影响。【结果】林分大小比数、角尺度、密集度、聚集指数、开敞度、竞争指数均值大小依次为0.481、0.545、0.799、1.141、0.363、4.334,更新苗的植株密度、平均苗高、平均基径和平均冠幅均值分别为1 347株·hm^(-2)、0.90 m、20.95 mm、0.72 m。青海云杉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与林下更新指数的关联度均大于0.5,与林下更新最为密切的空间结构参数为角尺度,其次为聚集指数、大小比数、密集度、开敞度、竞争指数。【结论】针对目前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经营现状,需要优先考虑以角尺度为主要调整目标的优化林分结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方案,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空间结构 林下更新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层物种与结构多样性对群落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刘健 刘琪璟 +5 位作者 董淳超 石宽 钱尼澎 孙震 孟德琛 李港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6,共13页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结构多样性对林木生长的调控机制,阐明两者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规律。【方法】以2023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划分林层结构,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结构多样性对林木生长的调控机制,阐明两者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规律。【方法】以2023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划分林层结构,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群落生长指标(地上生物量、叶面积、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1)样地各物种胸径结构主要呈倒“J”型、单峰型和双峰型。(2)次林层具有最优的多样性特征(物种Shannon指数1.30,和均匀度指数0.90)。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和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次林层效果最为显著。(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通过直接效应显著促进群落生长,而结构多样性在不同林层中对生长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结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不同林层的物种及结构多样性显著影响群落的生长和生态功能。高物种多样性和适宜的结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地上生物量、叶面积和胸高断面积,提高森林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森林的分层经营和阔叶红松林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子解析
16
作者 李月柔 陈展 +1 位作者 王明霞 周志峰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8-374,共7页
为明确驱动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演替的关键环境因子,以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市铁山坪林场马尾松针叶林、香樟阔叶林及马尾松-香樟混交林3种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基本性质,并用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了其细菌群落。结果表明,... 为明确驱动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演替的关键环境因子,以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市铁山坪林场马尾松针叶林、香樟阔叶林及马尾松-香樟混交林3种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基本性质,并用Illumina MiSeq测序解析了其细菌群落。结果表明,3种林型中,针叶林土壤的速效铁含量及纤维素酶活性最高。阔叶林土壤中富集了玫瑰弯菌属、链霉菌属、苔藓杆菌属、独活假丝酵母菌属和细链孢菌属等5种菌属;针叶林土壤中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稍高;芽孢杆菌属和节杆菌属则是混交林土壤的标志菌属。针叶林与阔叶林、混交林两林地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土壤的pH值及全磷、速效磷、速效铁含量是影响该区域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子,而纤维素酶活性亦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极显著相关(P<0.01)。林型是决定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的关键因子,可为全面揭示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及功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 林型 土壤性质 纤维素酶活性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结构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以北京市为例
17
作者 郭嘉欣 马冰倩 +4 位作者 郭璇 徐宇沛 李阳 谢仁天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9,共9页
【目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耦合机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高人工林经营技术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森林结构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关系研究较少,并成为科学经营城市森林的重要瓶颈。所以,本文以北京市六环以内的人工城市森林为对象,研究... 【目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耦合机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高人工林经营技术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森林结构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关系研究较少,并成为科学经营城市森林的重要瓶颈。所以,本文以北京市六环以内的人工城市森林为对象,研究城市森林结构对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构建和经营城市森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Berger-Parker优势度表征树种组成多样性,选取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胸径组成多样性、树高组成多样性、林分断面积来表征林分物理结构特点,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能综合表征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复杂度和林分物理结构复杂度的指数,并分析林分物理结构与物种组成结构间的耦合度。【结果】(1)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随着树高组成多样性和林分断面积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树木个体增大而降低,胸径组成多样性对木本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具有较复杂垂直结构的林分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2)垂直结构复杂度和空间占有度可显著影响林分树种组成复杂度,林分水平结构复杂度则与物种组成复杂度无显著关系。【结论】林分的物理结构可显著影响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其中,树木大小、空间占有度及垂直结构复杂度是影响木本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城市森林的构建与经营过程中,应通过提高林分垂直结构复杂度、种内和种间树木大小分化度、稳定生态种组的空间异质性来有效提高城市森林的木本植物多样性,进而提升城市森林的稳定性和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林分结构复杂度 木本植物组成 林分物理结构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凌宇 许东先 +5 位作者 赵庆 罗皓 潘俊杰 吴晓君 叶伯坚 申长青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体系,判断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森林经营等级,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策略。【方法】以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其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共10项指标,并对两种林分进行林分经营迫... 【目的】通过构建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体系,判断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森林经营等级,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策略。【方法】以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其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共10项指标,并对两种林分进行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结果】样地1存在角尺度、目的树种优势度、健康林木比例、林木拥挤程度、天然更新等五项指标不符合评价取值,处在特别需要经营等级;样地2存在角尺度、天然更新、目的树种优势度共3个指标不符合取值标准,处在需要经营等级。【结论】针对两个样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结构化经营设计,对于样地1中的林木,应该通过调整整体林木的分布格局进行改善,逐渐形成以樟树-假苹婆-木荷-山杜英为目的树种的优势树种组;对于样地2中的林木,可以通过调整个别伴生树种分布格局的方式来改善整体分布格局,形成以醉香含笑-观光木-深山含笑为目的树种的优势树种组,对两个样地中的萌生杉木和病腐木进行除萌和伐除处理,此外,应采取人工促进更新方式提升林分整体的更新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迫切性评价 阔叶混交林 分布格局 空间结构 非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邻体结构对不同径级黄花落叶松和蒙古栎径向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曾艳丽 关艳辉 +3 位作者 乔璐靖 陈雅婷 琚存勇 蔡体久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5,共12页
研究林木径向生长与其近邻体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林分结构的细微之处,使森林经营更加定量化和精确化。以小北湖自然保护区内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林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优势、伴生树种不同径级林木的... 研究林木径向生长与其近邻体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林分结构的细微之处,使森林经营更加定量化和精确化。以小北湖自然保护区内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林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优势、伴生树种不同径级林木的径向生长量与近邻体结构参数,采用通径分析探究近邻体结构对不同径级林木径向生长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作为优势树种还是伴生树种,黄花落叶松和蒙古栎的小径级林木径向生长量均要低于中、大径级,其中,黄花落叶松的小径级林木径向生长量要低于蒙古栎,中、大径级则要高于蒙古栎。小、中径级林木径向生长与近邻体结构显著相关,大径级林木则不相关。开阔比数和竞争指数是影响黄花落叶松和蒙古栎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且对伴生树种的影响程度要高于优势树种。随着径级增大,近邻体结构对径向生长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此外,开阔比数与竞争指数的间接相互作用也会影响黄花落叶松与蒙古栎的径向生长。因此,该地区进行森林经营时,应选择小、中径级林木进行近邻体结构调整,以提高它们的开阔比数和降低竞争指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生长 森林空间结构 近邻体 林木竞争 林木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地区雁荡山系和括苍山系森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伟康 吴江 +3 位作者 官凯程 杨佰润 洪旭杰 王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目的】以台州地区雁荡山系和括苍山系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2类山系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差异及其成因,为了解台州地区常绿阔叶林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雁荡山系11个和括苍山系15个20 m×20 m森林群落样地调查结果,... 【目的】以台州地区雁荡山系和括苍山系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2类山系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差异及其成因,为了解台州地区常绿阔叶林变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雁荡山系11个和括苍山系15个20 m×20 m森林群落样地调查结果,结合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样地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雁荡山系森林群落共记录乔木67种,隶属31科46属,括苍山系森林群落共记录乔木89种,隶属38科62属。2类山系森林群落重要值≥1%的共有物种有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窄基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青冈栎Quercus glauc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隔药柃Eurya muricata和白花龙Styrax faberi。括苍山系森林群落中木荷重要值为27.37%,比雁荡山系高16.80%。雁荡山系森林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括苍山系(P<0.05)。2类山系森林群落物种总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型。全氮、岩石裸露率、pH、土壤全碳和土壤电导率是影响2类山系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结论】2类山系森林群落具有相似优势物种,雁荡山系森林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括苍山系。2类山系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异是括苍山系森林群落的木荷重要值明显高于雁荡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雁荡山系 括苍山系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