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
1
作者 薛颜 徐文荣 +2 位作者 于宗光 李琨 李加燊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式,利用PN的统计特性校准增益误差。本校准技术在系统级建模和RTL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验证并成功流片。测试结果显示,在1 GS/s采样速率下,校准精度为14 bit的Pipelined ADC的有效位数从9.30 bit提高到9.99 bit,信噪比提高约4 dB,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9.5 dB,积分非线性(INL)降低约10 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 电容失配 增益误差 前台校准 后台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tEdge软边缘检测模型与改进分水岭的浮选泡沫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2
作者 卢才武 曹越 +4 位作者 刘迪 江松 李冠东 张泽家 赵旭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64,共7页
针对浮选泡沫图像分割中传统分水岭算法的分割误差问题,研究结合SoftEdge模型与改进的分水岭算法,首先对泡沫图像进行高斯低通滤波降噪,再利用SoftEdge模型提取软边缘,从而削弱光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干扰,进而采用基于前置背景标记技术优... 针对浮选泡沫图像分割中传统分水岭算法的分割误差问题,研究结合SoftEdge模型与改进的分水岭算法,首先对泡沫图像进行高斯低通滤波降噪,再利用SoftEdge模型提取软边缘,从而削弱光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干扰,进而采用基于前置背景标记技术优化的分水岭算法,通过精确提取前景与背景标记,指导分水岭算法在限定区域内执行分割,显著减少了分割误差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规避了对先验知识和复杂参数的依赖,并大幅提升了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图像分割 SoftEdge模型 改进分水岭算法 前景背景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景分割的图像情感分析
3
作者 高玮军 刘书君 孙子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3,共8页
图像是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对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细节分析,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图像模态开展情感分析工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图像情感分析的主要环节依次为:情感特征提取、情感空间的选择... 图像是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对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细节分析,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图像模态开展情感分析工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图像情感分析的主要环节依次为:情感特征提取、情感空间的选择、特征融合和情感识别分类。现有的大部分图像情感分析工作以图像整体为单位进行输入,未能充分发挥图像中局部特征的情感作用。如果不能对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作出区分,当图像出现清晰度不高、背景噪声较多等问题时,图像的全局特征就会变得较为敏感,特征提取和识别工作将会受到严重干扰,对情感分析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针对目前图像情感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前后景分割的图像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以YOLOv5为框架,引入ConvNeXt模块和AFF模块,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注意力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图像情感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于包含更多情感信息和语义信息的场景更为适用,性能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情感分析 前后景分割 特征融合 YOLOv5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全景聚焦X射线图像违禁品检测算法
4
作者 崔丽群 杨莹莹 +1 位作者 金海波 吴正伟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8,共18页
针对X射线安检图像中样本重叠遮挡占比高、关键特征提取困难、背景噪声大导致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全景聚焦X射线图像违禁品检测算法。首先,设计前景特征感知模块,通过强化前景目标的边缘结构和纹理细节,精准区分违禁品和背... 针对X射线安检图像中样本重叠遮挡占比高、关键特征提取困难、背景噪声大导致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全景聚焦X射线图像违禁品检测算法。首先,设计前景特征感知模块,通过强化前景目标的边缘结构和纹理细节,精准区分违禁品和背景噪声,提高特征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结合多分支结构和双重交叉注意力机制构造多路径双维信息整合模块,优化通道和空间维度的特征交互与融合,加强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有效抑制背景干扰。最后,构建全景动态聚焦检测头,通过频率自适应空洞卷积实现感受野的动态调整,以适配小尺寸违禁品目标的特征频率分布,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识别能力。在公开数据集SIXray和OPIXray上进行训练和测试,mAP@0.5分别达到93.3%和92.5%,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显著改善了X射线图像中违禁品的漏检和误检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图像 违禁品检测 前景特征感知 多路径双维信息整合 频率自适应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软融合与正负样本对比的弱监督目标定位
5
作者 阮皓皓 李冰锋 +1 位作者 李新伟 冀得魁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9-66,共8页
针对弱监督目标定位任务中,使用硬融合方式来融合深浅层特征导致网络过度关注区分性强区域或误将背景识别为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浅层特征软融合和正负样本对比的弱监督目标定位方法。首先,提出的深浅层特征软融合策略通过... 针对弱监督目标定位任务中,使用硬融合方式来融合深浅层特征导致网络过度关注区分性强区域或误将背景识别为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浅层特征软融合和正负样本对比的弱监督目标定位方法。首先,提出的深浅层特征软融合策略通过设计前景生成器,分别从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中生成前景预测图,然后采取反向监督操作,引导网络逐步学习多层细粒度特征,实现深浅层特征之间的相互优化。其次,本文基于对比学习思想提出了正负样本对比损失函数,通过构造正负样本,以引导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更专注于前景区域,抑制背景噪声的干扰。本文在CUB-200-2011和ILSVRC-2012数据集上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77%和72.9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弱监督目标定位任务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目标定位 深浅层特征软融合 正负样本对比 前景生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引导前景增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6
作者 刘俊婧 郑宛露 +1 位作者 郭子强 王少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937,共9页
为了解决行人重识别模型性能对背景环境因素过于依赖的问题,提出多方引导前景增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引导增强和自增强策略,提升了模型对行人前景的关注,同时保留一定的背景信息,有效减轻了对背景信息的依赖,增强了模型的... 为了解决行人重识别模型性能对背景环境因素过于依赖的问题,提出多方引导前景增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引导增强和自增强策略,提升了模型对行人前景的关注,同时保留一定的背景信息,有效减轻了对背景信息的依赖,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在骨干网络中引入瓶颈优化模块,利用空洞卷积,在保持原有参数规模的前提下,有效增大了模型的感受野,提升了模型的整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Market1501和DukeMTMC_reID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95%和88.3%的Rank-1准确率.验证了多方引导前景增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前景增强并结合一定的背景信息,有效提升了基线模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人体解析 背景变化 前景增强 掩码引导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学习RPCA深度网络的视频显著性检测方法
7
作者 袁薛程 肖锋 +2 位作者 张文娟 沈超 药嘉怡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视频显著性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其参数需要手动调试且针对不同视频需重新选择,导致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学习鲁棒主成分分析深度网络(LNRPCA)模型,以减少对...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视频显著性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其参数需要手动调试且针对不同视频需重新选择,导致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学习鲁棒主成分分析深度网络(LNRPCA)模型,以减少对参数的依赖。通过设计参数化的阈值函数和展开主成分追踪算法构建深度网络框架,采用反向传播和损失函数最小化实现参数的端到端学习。在多个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LNRPCA在视觉效果和F-measure值(平均为0.7895)方面均优于对比算法,相比TNN算法提高9.89%;在计算时间上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主成分分析 深度学习 自适应正则化 视频显著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分割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遮挡行人重识别
8
作者 秦鹏 陈高华 古佳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02-9009,共8页
遮挡行人重识别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计算机视觉任务。提出了一种FGMS-Net网络方法,通过多个方面的改进显著提升了遮挡环境下的行人重识别能力。首先,采用改进的前景分割技术,有效地去除背景和其他杂波信息,使得特征提取更加精确。其次,... 遮挡行人重识别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计算机视觉任务。提出了一种FGMS-Net网络方法,通过多个方面的改进显著提升了遮挡环境下的行人重识别能力。首先,采用改进的前景分割技术,有效地去除背景和其他杂波信息,使得特征提取更加精确。其次,针对遮挡问题,引入多尺度特征判别的方法,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局部特征,从而增强识别能力。最后,在主干网络中添加注意力机制,使得网络能够更加关注关键信息,提高整体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遮挡行人重识别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在Occluded-DukeMTMC数据集上,累积匹配特征Rank-1和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达到了71.7%和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行人重识别 前景分割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强前景的轻量级交通标志检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亚剑 毛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交通标志检测在辅助驾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安全驾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在实际交通环境中,在黑夜或雨天产生的背景噪声会加大交通标志检测的难度。现有模型往往难以有效检出远处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此外,在设计交通标志检测模... 交通标志检测在辅助驾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安全驾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在实际交通环境中,在黑夜或雨天产生的背景噪声会加大交通标志检测的难度。现有模型往往难以有效检出远处的小目标交通标志,此外,在设计交通标志检测模型时应当考虑到实际部署对模型体积的要求。为此,在YOLOv8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增强前景的轻量级交通标志目标检测模型。首先,设计了1个轻量级的PC2f模块替换掉原本Backbone中的部分C2f模块,该模块降低了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在保留更多浅层信息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梯度流信息,同时实现了模型轻量化和提升检测性能;其次,设计了前景增强模块(FEM)并将其引入Neck位置,该模块能够有效放大前景信息并减弱背景噪声;最后,增加了一层小目标检测层,用于在高分辨率的图像上提取浅层特征,加强模型对小目标交通标志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在数据集CCTSDB 2021和GTSDB上的mAP_(50)分别达到了82.5%和95.3%,相较于原模型分别提升了3.6和1百分点,并且模型权重大小减小了0.22×10^(6)。这些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检测 轻量化网络 前景增强模块 小目标检测 黑夜场景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启发的无人机航拍前景提取视觉神经网络
10
作者 杨旭涛 秦进 胡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89-2296,共8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自运动视觉场景中运动视差导致传统方法精度差问题,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结构特性,借助生物视信号中心环绕机制、视觉短期记忆机理,提出一种生物启发的人工视觉系统——自运动前景提取神经网络(SFENN)。SFENN由5个复眼神经层(... 针对无人机航拍自运动视觉场景中运动视差导致传统方法精度差问题,基于蝗虫视觉神经结构特性,借助生物视信号中心环绕机制、视觉短期记忆机理,提出一种生物启发的人工视觉系统——自运动前景提取神经网络(SFENN)。SFENN由5个复眼神经层(R、L、M、Lo、LP)构成。其中,R层接收自运动视觉信号;L、M层采集全局视野域中的自运动角点特征与轮廓信息;Lo与LP层提取前景目标,对其降噪处理并向外输出表征前景轮廓视信息的膜电位兴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FENN在无人机航拍的自运动视觉场景中能有效提取前景目标对象,与SOTA模型相比体现更佳检测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提取 视觉短期记忆 中心环绕机制 蝗虫复眼神经 自运动视觉感知 无人机航拍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点与双点像素平滑结合的GrabCut
11
作者 沈雅婷 黄延浩 曾璐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8-235,共8页
对GrabCut(一种前景主体分割算法)进行研究,GrabCut的平滑约束是建立在图像的双点像素上,即视每个像素对为单位。但平滑性在本质上是逐点的,因此在GrabCu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图像前景主体分割算法(简称SAD_GrabCut,逐点与双点像素平滑结合... 对GrabCut(一种前景主体分割算法)进行研究,GrabCut的平滑约束是建立在图像的双点像素上,即视每个像素对为单位。但平滑性在本质上是逐点的,因此在GrabCu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图像前景主体分割算法(简称SAD_GrabCut,逐点与双点像素平滑结合的GrabCut),使得逐点与双点像素的平滑都被利用且都具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可以是双点像素约束信息,也可以是逐点像素局部密度。最后在背景环境相对复杂,前、背景相似度极大或主体具有类锯齿状边缘的图像(来源COCO_test2014、DIV2K、BSDS300)上的实证结果显示,SAD_GrabCut与GrabCut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前景主体分割 双点像素平滑约束 GRABCUT 逐点像素局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果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12
作者 张冰雯 牛伟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论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果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其在几种常见水果上的应用实例,并展望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果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egroundNet:一种基于语义与动态特征的前景检测算法
13
作者 赖少川 王佳欣 马翠霞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9-416,共8页
针对以往的前景检测方法对场景信息依赖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的无需迭代更新背景模型的前景检测深度学习模型ForegroundNet。ForegroundNet首先通过骨干网络从当前图像和辅助图像中提取语义特征,辅助图像为相邻的图像帧或者是自动... 针对以往的前景检测方法对场景信息依赖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的无需迭代更新背景模型的前景检测深度学习模型ForegroundNet。ForegroundNet首先通过骨干网络从当前图像和辅助图像中提取语义特征,辅助图像为相邻的图像帧或者是自动生成的视频背景图像;然后将提取得到的特征输入到包含短连接的反卷积网络中,使得最终特征图在与输入图像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包含不同尺度的语义及动态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层进行二值分类,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在CDNet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F值为0.82的次优方法,ForegroundNet能够获得0.94的F值,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同时ForegroundNet检测速度达到123 fps,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检测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运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推”与“主导”:艺术时空体与跨媒介叙事 被引量:8
14
作者 龙迪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31,共15页
在艺术“分立”之后,特定媒介艺术的发展有两种方式:求“纯”或求“异”。求“纯”即通过发挥并强化特定媒介的“本位”特色来发展门类艺术;求“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跨界融合或跨媒介叙事问题。跨媒介叙事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时间艺... 在艺术“分立”之后,特定媒介艺术的发展有两种方式:求“纯”或求“异”。求“纯”即通过发挥并强化特定媒介的“本位”特色来发展门类艺术;求“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跨界融合或跨媒介叙事问题。跨媒介叙事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一种空间艺术与另一种空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一种时间艺术与另一种时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其中第一种是最主要的跨媒介叙事类型。无论是对于哪种情况的跨媒介叙事现象,我们都可以运用穆卡洛夫斯基的“前推”思想、雅各布森的“主导”思想,并结合巴赫金的“艺术时空体”理论而进行合理的解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艺术时空体,所谓跨媒介叙事无非是违反或背离艺术媒介的本质特性,在小说等时间艺术叙事中把本来处于“背景”位置的空间元素“前推”为“主导”元素,在绘画等空间艺术叙事中把本来处于“背景”位置的时间元素“前推”为“主导”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分立 陌生化 前推 主导 艺术时空体 跨媒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rabcut分割与多特征决策融合的电力线放电痕迹识别
15
作者 邹国锋 邵楠 +2 位作者 王连辉 梁栋 徐丙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239-12250,共12页
电力线触树故障中,导线表面的遗留痕迹是事故防治和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中外针对触树后电力线放电痕迹特征规律和辨识方法的研究极其匮乏。为此,搭建10 kV中压线路触树放电实验平台,采集放电后的导线表面痕迹图像,并对导线表面痕... 电力线触树故障中,导线表面的遗留痕迹是事故防治和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中外针对触树后电力线放电痕迹特征规律和辨识方法的研究极其匮乏。为此,搭建10 kV中压线路触树放电实验平台,采集放电后的导线表面痕迹图像,并对导线表面痕迹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人工巡检和智能化痕迹识别提供基础依据。然后,提出改进型Grabcut前景提取方法,综合利用U^(2)Net的自动分割特点和Grabcut的高精度优势,解决Grabcut算法中初始框无法自动确定的问题,实现复杂背景下导线痕迹区域自动精准分割。最后,提出基于低层纹理、颜色特征和高层深度特征的导线表面痕迹全面表征,并采用多数投票规则实现低层和高层特征识别结果决策融合,获得导线痕迹辨识结果,测试实验中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1.68%,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线放电 前景提取 低层特征 深度特征 决策融合 痕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的小样本语义分割算法
16
作者 王兰忠 牟昌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4-580,620,共8页
针对现有的小样本语义分割模型对未知新类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小样本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传统主干网络,并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了编码器的预训练.其次,利用预训练的主干网络将支持图片和查... 针对现有的小样本语义分割模型对未知新类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小样本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传统主干网络,并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了编码器的预训练.其次,利用预训练的主干网络将支持图片和查询图片映射到深度特征空间.最后,利用支持图片的真实掩码将支持特征分离为目标前景和背景,并借助vision transformer构造了一种自适应的元学习分类器.在PASCAL-5^(i)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在VGG-16、ResNet-50和ResNet-101主干网络上分别实现了47.1%、58.3%和60.4%的mIoU(即平均交并比)(1 shot),同时在5 shot设定下实现了49.6%、60.2%和62.1%的mIoU;在COCO-20^(i)数据集上实现了23.6%、30.3%和30.7%的mIoU(1 shot),同时在5 shot设定下实现了30.1%、34.7%和35.2%的mI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语义分割 特征分离 元学习 深度可分离卷积 vision transformer 目标前景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前景分割的电网设施三维数字化重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宇航 于雅雯 +1 位作者 皮谭昕 武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720,共11页
电网设施高保真数字化建模和可视化是构建数字孪生电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步骤。为解决手工建模方式的诸多弊端,满足数字孪生电网设施三维可视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前景分割的电网设施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基于深度学... 电网设施高保真数字化建模和可视化是构建数字孪生电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步骤。为解决手工建模方式的诸多弊端,满足数字孪生电网设施三维可视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前景分割的电网设施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结合前景分割算法,构建电网设施检测定位与前景分割模型,将相机原始多视图转化为待建设施前景图像,减少图像复杂背景带来的特征误匹配、模型体外噪声增多等问题的影响,提高重建视觉效果。以运动恢复结构为基础原理,提出基于改进加速稳健特征–随机抽样一致性(speeded-up robust features-random sample consensus,SURF-RANSAC)算法的高质量相机位姿估计方法与稀疏点云稠密化方案,最终形成了一种面向分布式电网设施的统一结构化静态模型重建方式。通过实拍图像构建设施重建数据集,分别对电力变压器、变压器绕组、高压真空交流断路器3种典型电网设施进行仿真重建,均取得良好重建视觉效果和较低的重投影误差,验证了方法的通用性和有效性。所提方法不仅为分布式设施在虚拟空间的统一表征、状态监测提供三维模型支撑,也为供需侧电网设施的跨时空互动及供需平衡调节实现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前景分割 运动恢复结构 三维重建 数字孪生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标志的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天豪 陈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针对小目标检测算法在交通标志识别上的精度较低和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前景融合注意力机制网络YOLO-Traffic。先引入EIOU损失函数,分别计算预测框和真实框的宽度,再利用空洞卷积来解决原模型CIOU存在的问题;其次,添加前景注意力机制F-E... 针对小目标检测算法在交通标志识别上的精度较低和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前景融合注意力机制网络YOLO-Traffic。先引入EIOU损失函数,分别计算预测框和真实框的宽度,再利用空洞卷积来解决原模型CIOU存在的问题;其次,添加前景注意力机制F-ECA,充分提取前景相关信息,抑制背景噪声;最后使用Kmeans++算法代替Kmeans聚类得到的锚框进行重新分配相应的特征层,进一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在清华大学制作的TT100K交通标志数据集上实验得出,对比原YOLOv5网络,精度提升了2.91%,召回率提升了2.1%,检测速度为44帧每秒,最终精度达到96.89%。因此,所提出的YOLO-Traffic网络可以提升交通标志检测精度和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前景注意力 交通标志 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的弱纹理零件三维跟踪方法
19
作者 徐一成 里鹏 +1 位作者 李帅 于慧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46-4258,共13页
为提升增强现实装配系统中对于弱纹理零件的跟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的三维跟踪方法。首先,采用全新的平滑阶跃函数优化基于水平集函数的图像分割方法,提高了轮廓边缘的分割效果;然后,设计了像素前背景颜色后验概率统计模型,增强了连... 为提升增强现实装配系统中对于弱纹理零件的跟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的三维跟踪方法。首先,采用全新的平滑阶跃函数优化基于水平集函数的图像分割方法,提高了轮廓边缘的分割效果;然后,设计了像素前背景颜色后验概率统计模型,增强了连续帧之间的时间一致性,提高了对运动模糊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最后,采用高斯牛顿方法进行姿态优化,利用其快速收敛和数值稳定的性质,保证算法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跟踪方法能对弱纹理零件进行精确的跟踪。同时,在面对运动模糊或背景杂乱等干扰时,图像分割与位姿估计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满足了工业场景中对弱纹理零件跟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装配 前背景区域 图像分割 姿态估计 三维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小龙 聂鑫 张忠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智能材料具备比传统材料更独特的功能,现已经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重点,并且在生物医疗、电子、能源、建筑、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智能陶瓷材料是智能材料的主要分支,本文重点综述了智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 智能材料具备比传统材料更独特的功能,现已经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重点,并且在生物医疗、电子、能源、建筑、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智能陶瓷材料是智能材料的主要分支,本文重点综述了智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对未来智能陶瓷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智能陶瓷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