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solitonic charge distribution on 2D materials investigated us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technique based on qplu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1
作者 Rui Song Feng Hao +2 位作者 Jie Yang Lifeng Yin Jian Shen 《Chinese Physics B》 2025年第5期517-522,共6页
Recently,charged solitons have been found in a two-dimensional CoCl_(2)/HOPG system,whose microscopic nature remains to be elusive.In this work,we investigate the charged solitons in monolayer CoCl_(2) using scanning ... Recently,charged solitons have been found in a two-dimensional CoCl_(2)/HOPG system,whose microscopic nature remains to be elusive.In this work,we investigate the charged solitons in monolayer CoCl_(2)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Moreover,we study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charged solitons at zero electric field by measuring local contact potential difference(LCPD)via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KPFM)using the Δf(V)method.The compensation volt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vertex of the parabola i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quad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Δf and sample bias.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out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the solitons behave as negatively charged entities.Meanwhile,the LCPD mapping characteri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tential at the charged solitons,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STM band bending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KPFM) cobalt di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ting Gold and Sand(Silica)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Based Dielectrophoresis 被引量:1
2
作者 Chungman Kim Sunghoon Hong +3 位作者 Dongha Shin Sangmin An Xingcai Zhang Wonho Jhe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
Additive manufacturing-also known as 3D printing-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s a powerful method for the simple and versatile fabrication of complicat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However,the curre... Additive manufacturing-also known as 3D printing-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s a powerful method for the simple and versatile fabrication of complicat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However,the current technology still exhibits a limitation in realizing the selective deposition and sorting of various materials contained in the same reservoir,which can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dditive printing or manufacturing by enabling simultaneous sorting and deposition of different substances through a single nozzle.Here,we propose a dielectrophoresis(DEP)-based material-selective deposition and sorting technique using a pipette-based quartz tuning fork(QTF)-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platform DEPQA and demonstrate multi-material sorting through a single nozzle in ambient conditions.We used Au and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sorting and obtained 95% accuracy for spatial separation,which confirmed th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To validate the scheme,we also performed a simulation for the system and found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method that combines DEP,pipette-based AFM,and SERS may widely expand the unique capabilities of 3D printing and nano-micro patterning for multi-material patterning,materials sorting,and diverse advance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ectrophoresis-empowered Pipette/afm platform On-demand materials sorting Additive 3D printing Multimaterial nano-patterning Nanopipette-base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age of DNA ends induced by mechanical force during AFM nano-manipulation
3
作者 DUAN Na WANG Xinyan +2 位作者 ZHANG Chen ZHANG Yi HU Ju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6-31,共6页
An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forces on the ends of linear double-stranded DNA (dsDNA) fragments. Mechanical force was applied onto individual DNA molecules... An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forces on the ends of linear double-stranded DNA (dsDNA) fragments. Mechanical force was applied onto individual DNA molecules dur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based picking-up manipulation. By comparing the PCR efficiency of two DNA fragments with primers either at ends or at the inner reg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nds of DNA fragments were damaged during picking-up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 afm DNA损伤 纳米操纵 单个DNA分子 DNA片段 诱导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mic-level characterization of liquid/solid interface
4
作者 Jiani Hong Ying Ji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5-36,共12页
Th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underlying processes at liquid/solid interface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face-sensitive and high-resolutio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with atomic precision.In this perspecti... Th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underlying processes at liquid/solid interface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face-sensitive and high-resolutio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with atomic precision.In this perspective,we review the recent advances in studying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s at atomic level by electrochemic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EC-STM),non-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NC-AFM),and surface-sensitive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es.Different from the ultrahigh vacuum and cryogenic experiments,these techniques are all operated in situ under ambient condition,making the measurements close to the native state of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In the end,we present some perspectives on emerging techniques,which can defeat the limitation of existing imaging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liquid/solid inte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solid interface atomic scal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曲恒辉 丁昕 +4 位作者 李孟 田冬军 冯美军 王飞 王鹏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期212-218,共7页
为了探究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宏观与微观性能的变化,制备了掺量为5.5%的SBS改性沥青,并进行了短期与长期老化试验,分析了其基本性能指标。采用温度扫描与频率扫描试验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采用AFM试验分析了其表面微观形貌和... 为了探究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宏观与微观性能的变化,制备了掺量为5.5%的SBS改性沥青,并进行了短期与长期老化试验,分析了其基本性能指标。采用温度扫描与频率扫描试验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采用AFM试验分析了其表面微观形貌和耗散力,并结合力曲线分析了其黏附力及杨氏模量在老化前后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老化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较小,长期老化对其流变性能影响显著,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增大,呈现出变硬、变脆的特性;AFM试验表明SBS改性沥青在老化后高度增大,且蜂状结构尺寸增大、数量增多,黏附力和耗散力均降低,杨氏模量增大,验证了宏观流变试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 SBS改性沥青 老化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LB膜的AFM形貌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霞 靳健 +6 位作者 杨文胜 杨百全 徐力 江林 白玉白 李铁津 陈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59-1461,共3页
DNA/octadecylamine(ODA) monolayers were transferred onto silicon substrates and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mono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AFM images show that the morphologies of DNA dissol... DNA/octadecylamine(ODA) monolayers were transferred onto silicon substrates and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mono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AFM images show that the morphologies of DNA dissolved in pure water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DNA dissolved in the NaCl solution. When DNA molecules are dissovled in pure water, they will form ball-like structure in the monolayer. When the DNA molecules are dissolved in NaCl solution, they will form bunch lines. This DNA line offers a valuable template to direct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技术 DNA分子 afm LB膜 纳米材料 排列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观察稳恒磁场对细胞表面精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齐浩 艾霞 +2 位作者 孙润广 刘颖 郭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稳恒磁场(SMF)处理后,悬浮生长细胞(K562人白血病细胞)、贴壁生长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和原代小鼠肝细胞表面精细结构的变化,以了解SMF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能机制。观察结果显示:随曝磁...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稳恒磁场(SMF)处理后,悬浮生长细胞(K562人白血病细胞)、贴壁生长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和原代小鼠肝细胞表面精细结构的变化,以了解SMF杀伤肿瘤细胞的可能机制。观察结果显示:随曝磁时间延长,SMF可在肿瘤细胞表面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膜上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凹陷,且凹陷数量和直径随着曝磁时间延长而增加。与MTT检测相比,AFM观察到的各类细胞表面损伤远早于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观察显示,悬浮生长细胞比贴壁生长细胞对磁场处理更为敏感,小鼠肝癌细胞比肝细胞对磁处理更敏感。实验结果显示,AFM能够及早观察到细胞表面因SMF作用而产生的精细结构方面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细胞表面结构 肿瘤细胞 稳恒磁场(S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微颗粒探针及其在膜的有机物污染机制解析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磊 苗瑞 +2 位作者 吕永涛 刘紫文 冯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3-117,共5页
依据原子力显微镜(AFM)微颗粒探针克服了AFM普通探针的诸多局限性及其对测试环境无要求,且能定量测定微颗粒探针与膜及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变化等特点,在AFM微颗粒探针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分离膜中的应用研究动向的基础上,详细讨... 依据原子力显微镜(AFM)微颗粒探针克服了AFM普通探针的诸多局限性及其对测试环境无要求,且能定量测定微颗粒探针与膜及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变化等特点,在AFM微颗粒探针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分离膜中的应用研究动向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AFM微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膜的有机物污染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AFM微颗粒探针在分离膜的有机物污染机制解析中亟待研究的问题,为科学地分析分离膜有机物污染机制及分离膜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分离膜 微颗粒探针 膜有机物污染 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_f片状马氏体宏观点阵变形特征的AFM观察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晓娉 董允 +2 位作者 王晓东 马晓丽 谷南驹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87,共5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8Cr-1C合金{225}f马氏体的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表现出与{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不同的特征.{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规则的“N”或“...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8Cr-1C合金{225}f马氏体的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25}f片状马氏体宏观形状应变特征表现出与{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不同的特征.{3 10 15}f全孪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规则的“N”或“”型;而{225}f片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呈不规则“N”型,其“浮凸群”既有均匀切变的特征,又有沿基面堆垛长大的痕迹,其浮凸高度、浮凸角远低于{3 10 15}f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表面浮凸 不变平面应变 浮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国华 HigashitaniKo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57-1260,共4页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 .通过对样品表面的显微图像、表面平均粗糙度及前进接触角的测量分析 ,揭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的生长规律 。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原子力显微镜 OTS 玻璃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腰椎间盘中胶原的AFM医学分级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宁 潘维 +6 位作者 顾建华 肖忠党 吴霆 张海黔 朱同银 沈家维 童明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717-719,共3页
对胶原结构的医学分级,长期以来见解不一。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由二十余例人体腰椎间盘中取出组织进行观察,侧重对样本组织中的胶原结构进行的分析表明,胶原纤维(束)。原胶原纤维及胶原分子的三级分法适用为人体腰椎... 对胶原结构的医学分级,长期以来见解不一。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由二十余例人体腰椎间盘中取出组织进行观察,侧重对样本组织中的胶原结构进行的分析表明,胶原纤维(束)。原胶原纤维及胶原分子的三级分法适用为人体腰椎间盘中胶原的医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原胶原 腰椎 椎间盘 医学分极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国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Changes of the surface adhesion forc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on glass substrate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research showed ... Changes of the surface adhesion forc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on glass substrate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s the reaction proceeded, the hydrophobicities and the adhesion forces of the sample surfaces increased gradually. Afer 15 min reaction, the glass surface was completely hydrophobic with an advancing contact angle of 105° and an inteifacial energy of55. 79 mJ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 OTS 自组装单分子膜 单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自组装体系的AFM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世海 蔡继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4-547,共4页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在云母表面上形成的自组装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0 001mg ml时,海藻酸钠出现单分子聚集体形态;0 01mg ml和0 05mg ml时,呈现致密、紧凑的网格状结构。随着浓度的改变,海藻酸钠自组装表面...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在云母表面上形成的自组装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0 001mg ml时,海藻酸钠出现单分子聚集体形态;0 01mg ml和0 05mg ml时,呈现致密、紧凑的网格状结构。随着浓度的改变,海藻酸钠自组装表面超微结构也发生变化。初步分析了影响其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的一些因素并运用耗散理论探讨了这种变化过程可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改变 影响 因素 实验结果 研究 体形 表面超微结构 浓度 变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针尖耦合激光加工PMMA薄膜的加工重复性
14
作者 周明 范晓萌 +3 位作者 言峰 李健 王静静 蔡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851,933,共5页
利用飞秒激光与原子力显微镜的针尖部分耦合进行加工,是有望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多隧道结加工的技术。本文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利用微焦级别脉宽为130fs、波长800nm的飞秒激光照射镀有金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针尖,使其耦合产生局域场加... 利用飞秒激光与原子力显微镜的针尖部分耦合进行加工,是有望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多隧道结加工的技术。本文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利用微焦级别脉宽为130fs、波长800nm的飞秒激光照射镀有金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针尖,使其耦合产生局域场加强效应在PMMA薄膜表面加工出光栅状纳米图形。通过最大残差法计算了条纹高度和宽度的重复性百分比,计算得到高度和宽度的最大残差值分别为6.3%和2.9%。结果表明在文中所提供的加工条件下,原子力显微镜针尖耦合激光是一种有潜力的激光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afm 纳米加工 P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DLIA的AFM探针高速振幅检测
15
作者 王栋 于鹏 +3 位作者 周磊 刘柱 杨洋 董再励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91-797,共7页
轻敲模式是原子力显微镜(AFM)最为常见的扫描模式之一。轻敲模式以探针振动信号幅值作为反馈信号,实行实时检测。目前,有模拟检测和数字检测两种检测方法,模拟检测方法由于模拟器件固有的温漂导致误差较大,数字检测方法误差小但运算量... 轻敲模式是原子力显微镜(AFM)最为常见的扫描模式之一。轻敲模式以探针振动信号幅值作为反馈信号,实行实时检测。目前,有模拟检测和数字检测两种检测方法,模拟检测方法由于模拟器件固有的温漂导致误差较大,数字检测方法误差小但运算量较大。提出了一种实时检测轻敲模式信号振幅的改进型数字锁相放大器(MDLIA),在自制的AFM扫描成像系统中同时具备误差较小和运算量较小两个优点。MDLIA使用与振动信号同频同相的方波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因此仅采用单通道运算即可检测振动信号幅值。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介绍了MDLIA的原理,然后介绍各组成部分及实现过程,最后通过运算耗时实验验证MDLIA运算量小且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并通过误差对比实验证明MDLIA误差较小,同时通过标准栅格扫描实验验证MDLIA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轻敲模式 幅值检测 数字锁相放大器(DLIA) 单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向热解石墨表面ZnO超微粒子微结构的AFM观察
16
作者 杨晓敏 顾忠泽 韦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高取向热解石墨表面ZnO超微粒子微结构的AFM观察杨晓敏,顾忠泽,韦钰(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南京210018)超微粒于是几何尺寸大于原子团簇(cluster)而小于微粉(fineparticle)的金... 高取向热解石墨表面ZnO超微粒子微结构的AFM观察杨晓敏,顾忠泽,韦钰(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南京210018)超微粒于是几何尺寸大于原子团簇(cluster)而小于微粉(fineparticle)的金属、合金、半导体、氧化物以及各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超微粒子 afm HOPG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钛合金表面红细胞力学性能
17
作者 谢雄 谭建平 +1 位作者 龙东平 刘云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5-1389,共5页
从微摩擦的角度研究血液的吸附机理,建立血细胞黏附力模型,利用CSPM5000型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钛合金表面及吸附在其基底上的红细胞表面的二维和三维形貌,从材料的表面特征出发,研究不同红细胞压积HCT的血液在不同粗糙度的钛合金表面... 从微摩擦的角度研究血液的吸附机理,建立血细胞黏附力模型,利用CSPM5000型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钛合金表面及吸附在其基底上的红细胞表面的二维和三维形貌,从材料的表面特征出发,研究不同红细胞压积HCT的血液在不同粗糙度的钛合金表面的接触角、黏附功的变化规律,以及材料表面性能对血液的润湿性、润滑性能和相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血液HCT的增加,血液对钛合金表面的接触角上升,润滑性能提高;随着合金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其黏附功呈均匀上升,接触角下降;钛合金表面的亲水性越好,其表面血液润滑性能越好。研究结果为改进血液润滑效果、提高润滑效率、减少血细胞受损提供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红细胞 力学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光甘肽-Cd(Ⅱ)、Cu(Ⅱ)配合物在硅片表面形貌的AFM分析
18
作者 阮湘元 曾绍汉 +1 位作者 蔡明招 徐经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98-1500,共3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谷胱甘肽-镉、铜配合物在硅片表面的形貌。低浓度时,谷胱甘肽-镉配合物主要以类球体颗粒无序地分散在基底表面,其表观高度和长度分别为(3.6±0.1)nm和(60±10)nm。随着浓度的增加,出现由小颗粒聚集而成的...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谷胱甘肽-镉、铜配合物在硅片表面的形貌。低浓度时,谷胱甘肽-镉配合物主要以类球体颗粒无序地分散在基底表面,其表观高度和长度分别为(3.6±0.1)nm和(60±10)nm。随着浓度的增加,出现由小颗粒聚集而成的簇体。不同的缓冲溶液体系对谷胱甘肽-镉配合物的形貌无明显影响。谷胱甘肽-铜配合物首先由均匀的球体颗粒聚集成长链,然后随链延伸方向的不同,形成类似网状和线团状2种表面形貌,显示良好的方向性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镉配合物 谷胱甘肽-铜配合物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FM对单晶硅表面加工化学反应理论分析
19
作者 袁福龙 朱宇君 +3 位作者 闫永达 袁博 郭永峰 梁迎春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51-57,共7页
以原子力显微镜为工具,在空气条件下对单晶硅片表面加工得到下凹的三维微结构。给出了AFM金刚石针尖在对单晶硅的微加工中的化学反应和加工模型。对加工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用化学热力学定律、化学动力学原理... 以原子力显微镜为工具,在空气条件下对单晶硅片表面加工得到下凹的三维微结构。给出了AFM金刚石针尖在对单晶硅的微加工中的化学反应和加工模型。对加工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用化学热力学定律、化学动力学原理和相关的热力学数据自由能、生成热、化学键能、活化能等分析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空气中O2与单晶硅Si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的过程;金刚石针尖磨损发生的反应主要是空气中O2与金刚石针尖C反应生成CO2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 二氧化硅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表面阳离子吸附膜结构的AFM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渤 刘丹丹 +3 位作者 徐志成 马望京 张磊 张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的影响,了解表面活性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机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考察了不同结构阳离子改性石英片与不同基团改性AFM探针间的拉脱力,从分子角度探索石英表面双层膜的结构特性。研究... 为了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的影响,了解表面活性剂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机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考察了不同结构阳离子改性石英片与不同基团改性AFM探针间的拉脱力,从分子角度探索石英表面双层膜的结构特性。研究发现:直链烷基季铵盐C16PC改性石英片与阴离子改性探针间的拉脱力随浓度增大在临界胶束浓度附近通过一个约200 pN的极小值;而支链烷基季铵盐C16GPC的拉脱力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在临界胶束浓度附近达到约500 pN的平台值,说明C16PC通过分子插入的方式形成双层膜,而C16GPC则通过尾对尾的方式形成双层膜;EO基团引入后,C16(EO)3PC和C16G(EO)3PC改性石英片与阴离子改性探针间的拉脱力降低至100 pN以下,说明C16(EO)3PC和C16G(EO)3PC分子以接近平躺的方式形成松散的吸附单层,双层膜的外层中烷基所占比例高于阳离子基团。上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石英片与烷基改性探针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存在双层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拉脱力 石英片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双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