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金属矿山回风井污风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贾敏涛 李晓健 +1 位作者 任甲泽 李静波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3,共9页
矿井通风系统是地下矿山传统八大系统之一,承担着排尘、毒、湿和为井下供氧换热的重要作用。回风井外排污风包含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及雾气等对地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学者对回风井污染因子治理技术开展了探索研究,... 矿井通风系统是地下矿山传统八大系统之一,承担着排尘、毒、湿和为井下供氧换热的重要作用。回风井外排污风包含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及雾气等对地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学者对回风井污染因子治理技术开展了探索研究,并建成了相关工程示范,但对其研究与应用现状缺少深入总结。基于此,检测了典型矿山回风井外排污染因子成分并分析了其成因,并对近年来矿山回风井污染因子治理典型技术和案例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已知的各污染因子受井下作业工艺影响,其浓度呈现时段化分布特征,存在未知的刺激性污染气体;惯性法、高压静电法、湿式共振栅法和吸附法可以有效降低污染因子浓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污染因子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即探究回风井除雾降尘机理、完善回风井余热回收与除雾协同技术、发展低浓度有害气体快速吸附技术,以及构建粉尘—冷凝雾—有害气体协调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回风井 污染治理 除雾降尘 静电除雾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巷转载点粉尘污染规律及多断面雾幕控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荆德吉 鲍春花 +2 位作者 刘鸿威 阚琦笙 杜鹏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针对斜巷转载点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运用COMSOL软件对棋盘井煤矿3号转载点进行了几何建模,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粒子追踪模型、有限元法和k-ε湍流模型,计算了3号转载点风流流线分布、速度多切面分布以及粉尘粒子运动轨迹,研究了生... 针对斜巷转载点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运用COMSOL软件对棋盘井煤矿3号转载点进行了几何建模,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粒子追踪模型、有限元法和k-ε湍流模型,计算了3号转载点风流流线分布、速度多切面分布以及粉尘粒子运动轨迹,研究了生产工作时3号转载点处风流变化及粉尘运移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多断面雾幕控尘技术。该技术基于螺旋雾幕控尘、超音速隔尘原理,可形成距离长、覆盖范围广的雾幕以最大限度包裹粉尘颗粒,实现粉尘高效净化。最后通过控尘试验及在棋盘井煤矿3号转载点现场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高效降尘特性以及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分布主要受皮带速度、牵引力和诱导气流的综合作用影响,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层分布,形成密集且平均速度为0.5 m/s的涡流;粉尘易受涡流影响向四周扩散,主要分布在下风侧,粒径为5~15μm更容易受风流牵引扩散,聚集于工人呼吸带高度,污染严重。将该技术进行控尘试验和现场应用后,全尘和呼尘降尘效率分别高达93.65%、85.5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载点 数值模拟 多断面雾幕 粉尘运移 降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喷雾除尘场景下的安全帽识别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婧 冯莹莹 +2 位作者 李洪安 杜思哲 莫金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首先针对煤矿工作面喷雾除尘场景下监控系统采集到的图片模糊、清晰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Di-Transformer(Density Difference-Transformer)的煤矿工作面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利用密度差实现密度感知,对采集的工作面监控图像进行增... 首先针对煤矿工作面喷雾除尘场景下监控系统采集到的图片模糊、清晰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Di-Transformer(Density Difference-Transformer)的煤矿工作面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利用密度差实现密度感知,对采集的工作面监控图像进行增强,提高图像中人员安全帽的清晰度;其次针对煤矿工作面监控系统很难快速准确识别出煤矿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AC-YOLOv9(Supervised Atrous Convolution-YOLOv9)的安全帽识别算法,该算法在YOLOv9主干提取网络中加入监督空洞卷积,获取不同尺度的感受野,加快特征提取,提高安全帽识别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DeDi-Transformer算法在Braize-Haze数据集上的PSNR为19.85 dB,比DeHamer算法提升了2.49 dB;SSIM为0.7179,比DeHamer算法提高了0.0434。SAC-YOLOv9算法在Dehaze-Helmet数据集上的mAP为95.7%,与YOLOv9算法相比提升了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作面 喷雾除尘 图像去雾 安全帽识别 密度差 监督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湿法除尘系统不粘丝网除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恩东 包向军 +3 位作者 张璐 徐俊超 黄静如 段毅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了研究转炉湿法除尘系统的丝网除雾特性,搭建丝网除雾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气流速度下,含水量、丝网层数、丝网目数对不粘丝网的除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除雾效率先提高后降低,为避免产生二次夹带现象,转炉湿法... 为了研究转炉湿法除尘系统的丝网除雾特性,搭建丝网除雾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气流速度下,含水量、丝网层数、丝网目数对不粘丝网的除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除雾效率先提高后降低,为避免产生二次夹带现象,转炉湿法除尘系统丝网中的气流速度应控制在3~4 m/s;丝网层数从2层增加至6层,除雾效率先提高后趋于平缓,层数为4层时,除雾效率可达95%;气流速度不变时,除雾效率随着含水量、丝网层数、丝网目数的增加而提高,泛液气速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湿法除尘 丝网除雾器 除雾特性 二次夹带 泛液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单幅图像快速去雾 被引量:44
5
作者 孙伟 李大健 +1 位作者 刘宏娟 贾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0-1046,共7页
根据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及光学反射成像模型,总结并分析了影响单幅图像去雾效果的3大因素,以实现对雾霾图像的快速去雾。基于光学原理,解释了暗影通道现象,从新的角度推导出了大气散射模型中各参数的求法。利用灰度开运算去除白色目标的... 根据大气散射物理模型及光学反射成像模型,总结并分析了影响单幅图像去雾效果的3大因素,以实现对雾霾图像的快速去雾。基于光学原理,解释了暗影通道现象,从新的角度推导出了大气散射模型中各参数的求法。利用灰度开运算去除白色目标的干扰获得精确的环境光亮度,基于快速联合双边带滤波精确计算了大气散射函数,最后由光学反射模型计算了场景目标的反射率并有效截断至[0,1]区间。本方法可以消除天空及环境光线的影响,能真实复原场景的色彩和清晰度。仿真结果表明,对分辨率为576×768的图像处理时间仅为0.517s,且视觉效果和客观指标比现有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现有图像去雾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参数计算方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场景适应能力和复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模型 大气散射物理模型 快速联合双边滤波 暗影通道 图像去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像去薄雾方法 被引量:52
6
作者 芮义斌 李鹏 孙锦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雾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将使所拍摄到的图像模糊不清。将雾对景物的退化作用等效成照度变化的结果,根据Retinex理论及有雾图像直方图的特点,分析了MSR算法,采用正态截取拉伸对其输出图像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图像去薄雾效果。
关键词 RETINEX MSR算法 图像去雾 图像处理 视网膜皮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视频监控中雾尘图像的清晰化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谢华 张申 +1 位作者 方帅 曹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8-204,共7页
煤矿智能视频监控中常常碰到许多雾尘图像且伴有各种随机噪声,对应的图像降质严重影响了后续视频图像处理工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与双边滤波器的去雾除尘和同步去噪算法。结合已有的大气散射物理模型,推导建立煤矿雾尘图像退... 煤矿智能视频监控中常常碰到许多雾尘图像且伴有各种随机噪声,对应的图像降质严重影响了后续视频图像处理工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与双边滤波器的去雾除尘和同步去噪算法。结合已有的大气散射物理模型,推导建立煤矿雾尘图像退化模型。考虑煤矿雾尘图像的特点,设计基于暗原色先验知识的大气光、粗略透射率估计的方法与步骤。分析粗略透射率图的优化要求以及双边滤波器的特性,引入联合双边滤波器快速获得精细透射率图。依据图像退化模型构建正则化目标函数,求取转换图像并进行高斯双边滤波,获得复原图像并同步实现噪声的有效去除。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已有去雾算法相比计算效率有较大提高,且复原质量良好适合于煤矿智能视频监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尘图像复原 同步去噪 暗原色先验 双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云雾除尘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敬中 金龙哲 +1 位作者 李刚 王天暘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3-198,共6页
为降低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浓度,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净化回风流中的粉尘。利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实验平台,分析了云雾喷嘴的雾化效果及气压、水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气流量、水流量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认为当气压为0.5 MPa,... 为降低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浓度,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净化回风流中的粉尘。利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实验平台,分析了云雾喷嘴的雾化效果及气压、水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气流量、水流量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认为当气压为0.5 MPa,水压为0.2 MPa,水流量为35 L/h,气流量为2.65 m^3/h时,云雾雾滴中值粒径D50最小,约6.0μm。基于云雾喷嘴雾化特性及最佳工况条件,以云雾除尘主机和气水源处置为主体,研发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并在梅山铁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爆破落矿后,经云雾除尘装置净化后,回风流中全尘、呼吸尘的降尘效率分别为96.89%、96.04%,表明云雾与粉尘粒径匹配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沿风流方向的微细粉尘浓度,提高降尘效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云雾除尘 雾化特性 雾滴粒径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煤矿井下退化图像复原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晓文 仲亚丽 +1 位作者 袁莎莎 黄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0,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因水雾和煤尘散射作用引起的图像退化问题,结合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节点采集的图像特点,提出一种正则化拉普拉斯矩阵的暗原色先验去雾尘模型。根据暗原色先验理论对来自煤矿井下无雾图像数据库进行统计,建立了煤矿井下图像... 针对煤矿井下因水雾和煤尘散射作用引起的图像退化问题,结合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节点采集的图像特点,提出一种正则化拉普拉斯矩阵的暗原色先验去雾尘模型。根据暗原色先验理论对来自煤矿井下无雾图像数据库进行统计,建立了煤矿井下图像成像的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估算介质传播函数和井下光线照度,再由去雾尘模型复原得到清晰化的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恢复了场景的对比度,明显提高了图像的视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原色先验 图像去雾尘 成像模型 介质传播函数 视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薄云薄雾的去除处理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敏 周树道 +2 位作者 刘志华 黄峰 梁妙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7,共4页
分析云雾对图像的影响,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各种薄云薄雾去除方法的主要原理及研究现状等,包括有基于物理模型和基于图像处理的薄雾去除方法,光谱图像去云、图像融合去云、同态滤波去云方法,并讨论了各处理方法... 分析云雾对图像的影响,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各种薄云薄雾去除方法的主要原理及研究现状等,包括有基于物理模型和基于图像处理的薄雾去除方法,光谱图像去云、图像融合去云、同态滤波去云方法,并讨论了各处理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最后,对云雾去除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薄云去除 薄雾去除 小波变换 同态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除去遥感影像薄云雾的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月臣 陈晋 +1 位作者 刘春霞 曹鑫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aplacian图像增强和直方图分段线性变换的除去遥感影像薄云雾的方法,并与同态滤波和直方图匹配方法进行了实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薄云雾覆盖干扰噪音,而且可... 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aplacian图像增强和直方图分段线性变换的除去遥感影像薄云雾的方法,并与同态滤波和直方图匹配方法进行了实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薄云雾覆盖干扰噪音,而且可以很好地保持原始影像真实的光谱特性,并能够增加遥感影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是一种有效除去薄云雾覆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薄云雾 信患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雾幕技术的喷雾模拟及降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荆德吉 徐放 +2 位作者 葛少成 张天 孟祥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76,共7页
为了解决掘进工作面传统喷雾除尘无法有效抑制粉尘扩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气动喷嘴呈螺旋状布置的多层螺旋雾幕除尘方法。采用k-ω湍流模型与K-H液滴破碎模型,通过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得出了多层螺旋雾幕速度场分布和粒子轨迹... 为了解决掘进工作面传统喷雾除尘无法有效抑制粉尘扩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气动喷嘴呈螺旋状布置的多层螺旋雾幕除尘方法。采用k-ω湍流模型与K-H液滴破碎模型,通过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得出了多层螺旋雾幕速度场分布和粒子轨迹的变化规律,结合模拟结果搭建试验平台,并将多层螺旋雾幕与传统喷雾的除尘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2层雾幕为例的模拟结果显示,喷雾2 s时就会形成明显的2层螺旋状雾幕,10 s后旋转水雾充满整个模拟区域,并且雾滴粒径较传统喷雾更小。试验表明多层螺旋雾幕的除尘效果明显强于自然降尘与传统喷雾,3 min后可将浓度470 mg/m^3左右的粉尘降到4 m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雾幕 喷雾除尘 喷雾模拟 粒子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拍图像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速度改进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力 唐晓霏 +1 位作者 刘雯 陈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4,共8页
针对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复杂程度较高,利用引导滤波精细化大气透射率图层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中值滤波精细化透射率图层的算法改进航拍图像去雾速度.改进算法定义了一种算法简单且具有边缘保护效果、与滤波窗口无关、时间复杂度为... 针对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复杂程度较高,利用引导滤波精细化大气透射率图层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中值滤波精细化透射率图层的算法改进航拍图像去雾速度.改进算法定义了一种算法简单且具有边缘保护效果、与滤波窗口无关、时间复杂度为O(1)的中值滤波器,对云雾均匀的输入图像,用中值滤波较好地模糊了计算暗通道图层而产生的块状处理结果.通过计算机编码并采用无参考的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比较算法改进前后的去雾图像效果,定量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原始图像云雾分布较均匀时,用中值滤波算法时间复杂度低,相比引导滤波更易实现,既能节约去雾时间,又能实现图像平滑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拍图像 暗通道先验 去雾算法 滤波 处理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条件下低质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振宇 江海蓉 徐鹤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3-198,245,共7页
针对雾霾、雨雪、沙尘等极端天气下获得的图像严重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单幅图像增强算法。首先设计一种图像分类器,判断图像是否为降质图像,若是则根据色度分量值对图像分别处理。其次对于雾霾图像,在暗原色先验算法基础上,通... 针对雾霾、雨雪、沙尘等极端天气下获得的图像严重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单幅图像增强算法。首先设计一种图像分类器,判断图像是否为降质图像,若是则根据色度分量值对图像分别处理。其次对于雾霾图像,在暗原色先验算法基础上,通过分割图像的明亮区域求取透射率,改善了原算法复原的图像易产生光晕的现象,并将该算法扩展应用于雨雪图像;为了处理沙尘图像,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为了校正该算法处理图像时对比度和亮度失衡的问题,采用伽马校正。与其他算法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同时避免了光晕的产生,解决了沙尘图像处理中对比度和亮度失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雾霾 去雨雪 去沙尘 伽马校正 图像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英俊 雷耀花 潘理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3,共4页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图像模糊增强算法不能应对井下浓雾情况且处理后的图像较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技术,通过线性模糊化函数来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并使用暗原色先验理论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同时去雾尘。实...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图像模糊增强算法不能应对井下浓雾情况且处理后的图像较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技术,通过线性模糊化函数来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并使用暗原色先验理论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同时去雾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暗原色先验的煤矿井下图像增强技术可提高煤矿井下图像的可视性,同时明显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图像增强 线性模糊化 暗原色先验 雾尘图像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叶片图像去尘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森 冯全 +1 位作者 杨梅 李妙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4-1231,共8页
针对户外降尘造成叶片图像中颜色失真、细节信息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模型的单幅图像的自动去尘算法.首先根据光线在尘土层和空气中的传播方式建立了一种退化模型;然后结合光学反射成像模型和暗元色原理估计出环境光强及传输量2... 针对户外降尘造成叶片图像中颜色失真、细节信息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模型的单幅图像的自动去尘算法.首先根据光线在尘土层和空气中的传播方式建立了一种退化模型;然后结合光学反射成像模型和暗元色原理估计出环境光强及传输量2个模型参数;最后在该退化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叶片图像尘土的快速去除,并用有尘土层的标准色卡和葡萄叶片图像检验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对2种图像均有较好的去尘效果,复原后图像的H和S分量与无尘图像的偏离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重现了图像的颜色和清晰度,获得了满意的视觉效果;该算法对不同天气和照明条件、不同品种的葡萄叶片图像均有较好的颜色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尘算法 退化模型 图像复原 葡萄叶片图像 颜色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航拍图像去雾效果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力 胡潇 彭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4,共7页
航拍图像数据量大、图幅多、云雾情况复杂,在观测了大量航拍去雾图像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对比度依旧不高。通过研究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分析有雾图像退化过程,提出了基于暗通道先验的航拍图像去雾效果优化方法。当原始图像云雾不均时,... 航拍图像数据量大、图幅多、云雾情况复杂,在观测了大量航拍去雾图像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对比度依旧不高。通过研究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分析有雾图像退化过程,提出了基于暗通道先验的航拍图像去雾效果优化方法。当原始图像云雾不均时,采用增强大气透射率图层对比度的方法来改善去雾输出图像的质量;此外,针对全部有雾输入图像,使用自动对比度或自动颜色增强的图像处理方法来提升去雾输出图像的亮度;最后通过计算机编码实现优化算法进行实验,采用无参考的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优化前后的图像效果量化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保障运算时间的基础上,优化算法使输出的去雾图像效果更加清晰,符合无人机航拍图像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通道先验 航拍图像 去雾 效果优化 增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次双边滤波的煤矿监控图像去雾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长华 刘煜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8-424,共7页
煤矿井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各大煤矿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井下条件恶劣,视频监控中经常遇到伴有各种随机噪声的尘雾图像。针对降质严重、视觉效果差的监控图像,提出一种基于两次双边滤波的快速图像去雾方法(FDA-DBA)。首先利用四叉... 煤矿井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各大煤矿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井下条件恶劣,视频监控中经常遇到伴有各种随机噪声的尘雾图像。针对降质严重、视觉效果差的监控图像,提出一种基于两次双边滤波的快速图像去雾方法(FDA-DBA)。首先利用四叉树方法获取全局环境光亮度,然后对最小通道图采用双边滤波器获取粗略的大气散射图并进一步优化;其次利用容差机制进行透射率修正,解决明亮区域处理后颜色失真问题;最后利用大气散射模型复原雾尘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准确地恢复场景的色彩和清晰度,可获得较真实的清晰无雾图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并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图像像素数呈线性函数,适合于煤矿智能视频监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尘图像复原 两次双边滤波 四叉树 双边滤波器 容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风顺槽全断面车载气动喷雾联合雾幕控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荆德吉 刘鸿威 +4 位作者 张天 葛少成 孟祥曦 任帅帅 张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75-3681,共7页
为治理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回风顺槽粉尘污染问题,基于超音速气动雾化控尘原理,提出全断面车载气动喷雾联合雾幕控尘技术。以敏东一矿01工作面回风顺槽为例,采用离散元和有限元方法,利用COMSOL(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软件中的k... 为治理综采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回风顺槽粉尘污染问题,基于超音速气动雾化控尘原理,提出全断面车载气动喷雾联合雾幕控尘技术。以敏东一矿01工作面回风顺槽为例,采用离散元和有限元方法,利用COMSOL(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模拟软件中的k-ε湍流模块和流体流动颗粒跟踪模块,建立控尘技术装置三维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技术装置气流场和液滴粒子轨迹的变化特征,以得到技术装置风流场及液滴粒子分布规律;搭建仿真试验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平台研究技术装置最佳抗风性能参数。结合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以验证控尘技术的高效除尘性能。结果显示:当雾幕装置气压为0.6 MPa时,雾化效果好且不会影响现场其他设备供压,捕捉小粒径粉尘能力强,但抗风性较弱;车载装置抗风性高,控尘能力强,但雾化效果较差且受气压的影响较小。2种装置有效地结合应用并形成了全断面车载气动喷雾联合雾幕控尘技术。该技术有效阻止了粉尘的运移,有效覆盖了全断面。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控制效率分别达到94.92%和96.53%,这为治理煤矿井下回风顺槽粉尘污染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持和治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回风顺槽 雾幕控尘 数值模拟 煤矿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模板的图像去雾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曲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4期186-190,共5页
雾使图像退化严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图像去雾。分析了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在图像去雾方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模板的局部重叠直方图均衡化去雾方法,分析了模板大小和移动步长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块效应提出了简单... 雾使图像退化严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图像去雾。分析了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在图像去雾方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模板的局部重叠直方图均衡化去雾方法,分析了模板大小和移动步长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块效应提出了简单的滤波平滑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增强图像的同时有效去雾,降低对图像的影响,且实现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图像去雾 直方图均衡化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