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钙粉煤灰玻璃体含量对强度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李建华 邓强 +5 位作者 赵中军 贾向阳 唐国旺 周锴 房奎圳 袁荟凯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01-2209,共9页
玻璃体含量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XRD-Rietveld方法选取含60%、70%、80%、90%(质量分数)玻璃体的低钙粉煤灰,分析比较了在近似细度下不同玻璃体含量的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微观与宏观性能的影响差异,并对不同玻璃... 玻璃体含量对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XRD-Rietveld方法选取含60%、70%、80%、90%(质量分数)玻璃体的低钙粉煤灰,分析比较了在近似细度下不同玻璃体含量的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微观与宏观性能的影响差异,并对不同玻璃体含量的粉煤灰进行水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细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粉煤灰玻璃体含量与活性指数近似呈正向线性关系,含90%玻璃体的粉煤灰活性指数可达85.1%,比含60%玻璃体的粉煤灰提高了14.6%,含70%~80%玻璃体的粉煤灰活性指数增长趋势最明显。粉煤灰玻璃体含量的增多,可加速复合水泥各龄期水化进程,优化水泥微观结构。在复合水泥水化后期,玻璃体含量高的粉煤灰对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和孔结构均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28 d后,含90%玻璃体的粉煤灰复合水泥抗压强度较含60%玻璃体的粉煤灰提高了7.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玻璃体含量 XRD-Rietveld方法 活性指数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碱激发材料干燥收缩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付振博 杨曦昊 +5 位作者 赵伊萌 刘云鹏 李世纪 李秉函 赵淑丽 王磊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7-1725,共9页
碱激发材料被认为是硅酸盐水泥的替代品。然而,碱激发材料的高收缩率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探究了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净浆干燥收缩和失水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粉煤灰含量对抗压强度、反应产物、微观形貌和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 碱激发材料被认为是硅酸盐水泥的替代品。然而,碱激发材料的高收缩率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探究了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净浆干燥收缩和失水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粉煤灰含量对抗压强度、反应产物、微观形貌和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碱激发矿渣的干燥收缩和失水率增大。粉煤灰掺量显著影响碱激发矿渣净浆的抗压强度,水化早期(0~14 d),未掺粉煤灰的样品表现出较高的抗压强度,但在后期(14~28 d),掺入20%(质量分数)和30%粉煤灰的样品强度显著提升。当粉煤灰掺量为20%和30%,且Ca/Si比(摩尔比)接近1时,能够在确保强度发展的同时减小干燥收缩和失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碱激发 粉煤灰掺量 干燥收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中铵含量的调控及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席明亮 李国新 +1 位作者 杨金平 牛梦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80,共8页
为了降低粉煤灰中铵含量调控的成本和探究粉煤灰中铵含量的限值,直接采用无铵粉煤灰或低铵粉煤灰与高铵粉煤灰按不同比例混合稀释得到不同铵含量的粉煤灰.试验对比研究了直接稀释法对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砂浆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孔结构的... 为了降低粉煤灰中铵含量调控的成本和探究粉煤灰中铵含量的限值,直接采用无铵粉煤灰或低铵粉煤灰与高铵粉煤灰按不同比例混合稀释得到不同铵含量的粉煤灰.试验对比研究了直接稀释法对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砂浆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水化产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了直接稀释法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铵含量限值为1000 mg/kg范围内,采用直接稀释法调控促进了粉煤灰活性的发挥;与高铵粉煤灰相比,直接稀释法处理的粉煤灰缩短了水泥净浆初凝时间,降低了砂浆孔隙率,提高了砂浆抗压强度;水泥硬化后毛细孔的体积和尺寸随着粉煤灰中铵含量的降低而减小,提高了砂浆密实度,且采用无铵粉煤灰稀释的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铵含量 直接稀释法 抗压强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方法
4
作者 郭文康 莫正阳 李益国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2-1090,共9页
飞灰含碳量是实现锅炉效率在线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目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周期长和故障率高等缺点。为此,通过改进模型更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LSSVM)算法,并且将其用于建立某660 MW燃煤锅... 飞灰含碳量是实现锅炉效率在线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目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周期长和故障率高等缺点。为此,通过改进模型更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LSSVM)算法,并且将其用于建立某660 MW燃煤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动态软测量模型,其中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重要变量,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融合重要变量信息。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171%和19.814%,拟合优度(R~2)为0.843,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另外,新的模型更新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升30%左右,对促进该模型的在线应用和实现锅炉闭环燃烧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软测量模型 支持向量机 特征降维 在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柏君 张国防 +2 位作者 郑薇 应灵慧 陆小培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开展了粉煤灰(FA)、矿渣微粉(GBFS)、提钛尾渣(TS)等3种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其中TS的影响尤为明显;GBFS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但TS和低掺量FA能提... 开展了粉煤灰(FA)、矿渣微粉(GBFS)、提钛尾渣(TS)等3种矿物掺合料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其中TS的影响尤为明显;GBFS会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但TS和低掺量FA能提高其流动度;3种矿物掺合料在低掺量时均能提高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率,但在较高掺量时,又降低了其体积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率,其中TS和GBFS的降低作用尤为明显;3种矿物掺合料在高掺量时均能明显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TS的提升效果最好;FA和GBFS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28 d干燥收缩率,TS则显著降低其28 d干燥收缩率;综合而言,FA和GBFS最佳掺量范围均为10%~15%,TS为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粉煤灰 矿渣微粉 提钛尾渣 性能 最佳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改良低钙粉煤灰的渗透性及微观机理
6
作者 苏航 许栋哲 +1 位作者 巴合祖尔 崔素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共9页
该文以游离氧化钙低于10%的粉煤灰为主要研究对象,制备膨润土掺量分别为0%、4%、8%、12%、16%、20%和24%的改良粉煤灰试样,并对不同掺量的改良低钙粉煤灰分别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击实试验、渗透试验和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 该文以游离氧化钙低于10%的粉煤灰为主要研究对象,制备膨润土掺量分别为0%、4%、8%、12%、16%、20%和24%的改良粉煤灰试样,并对不同掺量的改良低钙粉煤灰分别进行液、塑限联合测定、击实试验、渗透试验和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探讨改良试样物理性质随膨润土掺量的变化规律,渗透系数随膨润土掺量、压实度和渗流时间作用的变化,以及从颗粒分布、矿物成分与微观结构中讨论膨润土改良粉煤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膨润土的掺入使得改良粉煤灰具有了可塑性,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改良粉煤灰的最大干密度呈线性增长,最优含水率呈二次函数降低而减小。改良粉煤灰的渗透系数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试样压实度越大降幅愈明显,当膨润土掺量大于20%时可以降低至10^(-7)cm/s以下;渗透系数随渗流时间的影响,分别发生了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或增大然后趋于稳定以及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膨润土掺量的增加使得改良粉煤灰中的黏粒含量增大,有效粒径减小,生成了磷铝矿、硅线石、海砲石和硬沸石等新矿物,从而提高了改良粉煤灰部分颗粒的胶结能力,使得土体结构致密。且膨润土的掺入可以有效弥补粉煤灰渗透性大、流动性强的特点,能够应用于特殊环境的防渗衬层材料的工程中。研究可为中国粉煤灰材料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与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粉煤灰 膨润土掺量 渗透性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及含水率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魏贤华 王得林 +2 位作者 李超 钟海军 郭龙龙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9-1956,共8页
地质聚合物是一类以SiO_(2)和Al_(2)O_(3)为主要成分,经适当工艺及化学反应得到的具有非晶态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硅铝质材料。使用地质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用于土壤固化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改善固化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本研究采用... 地质聚合物是一类以SiO_(2)和Al_(2)O_(3)为主要成分,经适当工艺及化学反应得到的具有非晶态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硅铝质材料。使用地质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用于土壤固化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改善固化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本研究采用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部分代替水泥固化粉土,分别探究不同固化剂配比、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替代水泥比例、含水量、养护时间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部分替代水泥对土壤的固化效果有显著提升。当固化剂含量在8%~15%(质量分数)时,固化剂含量越高,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且强度增长速度越快。随着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替代水泥比例的增加,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含水率为28%、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占比为5%(质量分数)、养护时间为60 d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当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占比为10%和15%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占比为0%和5%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含量的增加,固化土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普通硅酸盐水泥 固化土 地质聚合物 无侧限抗压强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郑述芳 李华影 +2 位作者 陈祥花 梁莹 陈宗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5-1454,共10页
本文使用再生粗骨料全部替代天然粗骨料,用粉煤灰分别替代20%、30%、40%、50%和70%(质量分数)水泥,制备了不同水胶比(0.36、0.40和0.45)的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抗折强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全再生自密实... 本文使用再生粗骨料全部替代天然粗骨料,用粉煤灰分别替代20%、30%、40%、50%和70%(质量分数)水泥,制备了不同水胶比(0.36、0.40和0.45)的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抗折强度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粉煤灰的合理掺量,提出了适用于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由20%增至40%时,所有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均表现出良好的间隙通过能力,但混凝土拌合物扩展时间T_(500)受粉煤灰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抗折强度受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抗压强度;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受水胶比的影响程度相同;综合粉煤灰掺量对全再生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议粉煤灰对水泥的取代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粉煤灰掺量 工作性能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对冲燃烧锅炉分磨掺烧煤粉燃尽特性的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昭雄 刘兵兵 +2 位作者 范多文 刘磊 刘小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2,共8页
针对亚临界600 MW自然循环对冲燃烧锅炉燃用3种差异性较大的煤种,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分磨配煤掺烧对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对冲锅炉分层燃烧混煤的燃料特性与燃尽率、飞灰含碳量的关联性,并提出了改善电站锅炉中... 针对亚临界600 MW自然循环对冲燃烧锅炉燃用3种差异性较大的煤种,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研究了分磨配煤掺烧对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对冲锅炉分层燃烧混煤的燃料特性与燃尽率、飞灰含碳量的关联性,并提出了改善电站锅炉中煤粉燃尽特性的配煤原则。首先设定了3种极端的工况,以优质煤为主分别集中在燃烧器的上、中、下3层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发现优质煤在上层燃烧器分布且劣质煤在下层分布时,劣质煤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显著增加,其在上层高温区充分燃烧,飞灰含碳量低。同时,根据不同工况下各层燃烧器煤粉的热值、挥发分、灰分进行分析,发现热值差异性是影响其燃尽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燃煤电厂实际运行条件,设置了更切合实际的配煤工况,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现场试试验研究,发现各工况下呈现的煤粉总体燃尽特性符合上述规律,飞灰含碳量相比于电厂原始运行工况下降。最后得到配煤原则为:在充分考虑电厂实际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将高热值的煤种向中、上层燃烧器布置,而低热值的煤种向中、下层燃烧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配煤掺烧 煤质 燃尽率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灰渣含碳量热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晓斌 邓雨生 +1 位作者 郑文凯 杨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工况下,对总风量、一/二次风比例、床温、床压等参数进行热态调整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锅炉飞灰及底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30 t/h负荷的基准工况下(不投飞灰再循环),通过适当提升床压及...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非设计煤种工况下,对总风量、一/二次风比例、床温、床压等参数进行热态调整试验,分析各参数对锅炉飞灰及底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30 t/h负荷的基准工况下(不投飞灰再循环),通过适当提升床压及燃烧室温度,能使燃料充分燃烧,飞灰含碳量由调整前最高20.75%减少到15.97%左右,底渣含碳量从最高2.28%降低至0.40%左右,锅炉效率提高约1.5%以上。此外,飞灰再循环的投入能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尽量保证飞灰再循环的连续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灰渣含碳量 床温 床压 飞灰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测量飞灰含碳量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先茂 喻子彧 +6 位作者 马维喆 覃淮青 杨淇 李承峻 谭淑雯 冯思捷 姚顺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6,共16页
飞灰含碳量是评价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其在线测量对于提高燃煤机组节能水平与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快速测量技术,在飞灰含碳量测量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大进步。本... 飞灰含碳量是评价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其在线测量对于提高燃煤机组节能水平与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作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快速测量技术,在飞灰含碳量测量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综述了LIBS测量燃煤飞灰含碳量的基础研究进展,根据测量时飞灰样品形态差异,梳理了LIBS在不同测量模式下的测量参数优化方法;总结了目前LIBS测量飞灰含碳量的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和定量分析算法的发展趋势;回顾了在实际工业中LIBS测量飞灰含碳量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飞灰含碳量测量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能源高效利用 应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灰粒径对金属波导内飞灰含碳量测量影响
12
作者 姚启航 牛玉广 +2 位作者 杜鸣 崔召飞 王一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微波衰减法是近年来在线测量粉煤灰含碳量的常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飞灰的取样位置及取样装置的差异,飞灰的粒径大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飞灰含碳量测量的误差较大。现有的含碳量拟合模型均以飞灰对特征频率信号的衰减与飞灰... 微波衰减法是近年来在线测量粉煤灰含碳量的常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飞灰的取样位置及取样装置的差异,飞灰的粒径大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飞灰含碳量测量的误差较大。现有的含碳量拟合模型均以飞灰对特征频率信号的衰减与飞灰含碳量的关系为基础,存在着误差大、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含碳量拟合模型误差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使用信号的时域主峰衰减来代替信号在特征频率处的衰减作为飞灰含碳量在线拟合的优化方法。为了修正飞灰粒径不确定性引起的误差,在研究灰位和含碳量测量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粒径范围的飞灰对灰位和飞灰含碳量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信号的时域峰值衰减来计算含碳量,其结果与实际值吻合良好;对于波导中相同质量的灰样,飞灰的粒径大小对灰位的测量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当使用微波法测量波导内飞灰含碳量时,对于相同质量的灰样,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波导内飞灰对微波信号的衰减逐渐减小,从而使含碳量的测量值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飞灰 金属波导 含碳量 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类和C-S-H-PCE纳米种子多元体系协同效应对高掺粉煤灰-水泥浆体早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方刚 陆加越 +2 位作者 张英杰 于诚 刘建忠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44,154,共8页
粉煤灰虽然降低成本,降低碳排放等诸多优点,但在高掺量(>30%)下其火山灰反应缓慢会降低整个体系的水化程度,导致早期强度发展缓慢。如何高效、环保的提高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早期强度是十分必要的。从抗压强度、水化热、凝结时间、... 粉煤灰虽然降低成本,降低碳排放等诸多优点,但在高掺量(>30%)下其火山灰反应缓慢会降低整个体系的水化程度,导致早期强度发展缓慢。如何高效、环保的提高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早期强度是十分必要的。从抗压强度、水化热、凝结时间、XRD、TG-DTG、ICP和SEM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剂量醇胺类(三乙醇胺,TEA、三异丙醇胺,TIPA)和/或C-S-H-PCE组合对水泥(55%)和高掺量粉煤灰(45%)浆体和粉煤灰自身早期水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S-H-PCE与醇胺类(TEA、TIPA)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和粉煤灰的反应程度。二者联合使用更能促进AFt的生成,对早期抗压强度的提高起协同作用,且显著优于二者单独加入效果之和。揭示了协同效应的内在机理:C-S-H-PCE提供成核点位,促进水泥水化,加速AFt形成;醇胺类(TEA、TIPA)一方面促进AFt转化成AFm,产生更多的CH,加速FA在孔隙溶液中的溶解,另一方面与Al和Fe发生络合,加速FA玻璃相中活性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溶解到孔隙溶液中参与火山灰反应,形成额外的C-S-H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粉煤灰 三乙醇胺 三异丙醇胺 C-S-H-PCE 早期强度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磁珠对环氧树脂聚合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壮 张晓民 +2 位作者 王亚超 刘佳倩 王小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5,共8页
为了实现粉煤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粉煤灰中分选出元素含量不同的磁珠(MSs),探究MSs添加量和MSs中Fe元素含量对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CC)、热重分析(TG)等测试手段对MSs/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为了实现粉煤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粉煤灰中分选出元素含量不同的磁珠(MSs),探究MSs添加量和MSs中Fe元素含量对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CC)、热重分析(TG)等测试手段对MSs/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减小,磁珠中的Fe元素含量从55.73%升高至64.83%。当MSs添加量分别为2 wt%,4 wt%,6 wt%,8 wt%和10 wt%时,复合材料的耐火性能先升高后下降;当MSs中Fe元素含量分别为55.73%,57.06%,60.35%和64.83%时,复合材料的耐火性能单调升高。与纯EP相比,当MSs添加量为6 wt%,Fe元素含量为64.83%时,MSs/EP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39.6%,总热释放量THR降低30.7%,火灾性能指数FPI提高53.73%,阻燃指数FRI从1提高至3.118,火灾增长指数FGI降低51.96%,残炭率提高47.5%。MSs/EP良好的阻燃性能主要归因于MSs能够催化EP形成连续稳定的炭层,从而隔绝热量和氧气,降低复合材料的燃烧强度。研究结果可提高粉煤灰磁珠的高附加值利用,同时为低成本阻燃聚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磁珠 环氧树脂 阻燃 添加量 Fe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激励下W型火焰锅炉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延锋 梁建国 +3 位作者 韩峰 薛晓亮 杨洋 李新卓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3-1172,共10页
为探究声波助燃技术在W型火焰锅炉中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了实时负荷为315 MW的W型火焰锅炉在声波激励作用下的燃烧特性。在锅炉主燃区、燃尽区分别交错布置12台和4台声波激励装置,每3台1组循环投运,驱动声波激励装置工作的电机频率为35 ... 为探究声波助燃技术在W型火焰锅炉中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了实时负荷为315 MW的W型火焰锅炉在声波激励作用下的燃烧特性。在锅炉主燃区、燃尽区分别交错布置12台和4台声波激励装置,每3台1组循环投运,驱动声波激励装置工作的电机频率为35 Hz,相应进气压力维持在0.35~0.47 MPa。试验中,通过电厂集控室集散控制系统(DCS)监测记录了脱硝塔A/B侧进口NO_(x)质量浓度、脱硫装置进口SO_(x)质量浓度和机组煤耗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入声波激励装置后,脱硝塔A/B侧进口NO_(x)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6.08%、5.47%,SO_(x)质量浓度下降了1.24%,机组平均煤耗下降了1.5 g/(kW·h);对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灰分采样分析发现,与无声波激励的情况相比,飞灰含碳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了1.64%和1.70%,声波助燃技术能有效提高W型火焰锅炉的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助燃 W型火焰锅炉 煤耗 机组负荷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助熔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温度与物相的影响
16
作者 逯凡杰 李长成 +1 位作者 叶家元 刘啟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6-2216,共11页
高温熔融玻璃化是危险废物垃圾焚烧飞灰最安全的无害化处置技术。以高钙飞灰为研究对象,引入SiO_(2)、H_(3)BO_(3)和CaF_(2)助熔剂进行飞灰低温熔融处置,采用X射线衍射仪、灰熔点测定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表征飞灰熔融温... 高温熔融玻璃化是危险废物垃圾焚烧飞灰最安全的无害化处置技术。以高钙飞灰为研究对象,引入SiO_(2)、H_(3)BO_(3)和CaF_(2)助熔剂进行飞灰低温熔融处置,采用X射线衍射仪、灰熔点测定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表征飞灰熔融温度、物相变化及重金属浸出。结果表明,利用SiO_(2)(27.9%,质量分数)将飞灰碱度调整至1.10时,形成低熔点的CaSiO_(3)矿物,飞灰熔点由1400℃以上降至1300℃。引入H_(3)BO_(3)(4.5%,质量分数)、CaF_(2)(7.0%,质量分数)作为助熔剂时,可进一步将熔融温度降至1200℃,但导致SiO_(2)超掺;经优化,复合助熔剂配方为SiO_(2)(20.0%,质量分数)、H_(3)BO_(3)(4.5%,质量分数)与CaF_(2)(7.0%,质量分数)时,飞灰最低熔融温度为1124℃,熔融产物玻璃体含量达到87%(质量分数),酸浸出有害物质低于限值,满足GB/T 41015—2021标准对玻璃化处理产物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助熔剂 低温熔融 碱度 玻璃体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轻骨料陶粒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刘喜 吕贝贝 +1 位作者 刘全威 吴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7-852,共6页
本文使用国产陶粒为轻骨料,通过掺入活性矿物掺合料(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复掺技术,采用"绝对体积法"设计了三种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完成了27组243个100 mm×100 mm×100 mm立方体轻骨料陶粒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 本文使用国产陶粒为轻骨料,通过掺入活性矿物掺合料(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复掺技术,采用"绝对体积法"设计了三种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完成了27组243个100 mm×100 mm×100 mm立方体轻骨料陶粒混凝土试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并对所用骨料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了骨料强度、水胶比、粉煤灰掺入量等因素对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到了陶粒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为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陶粒 水胶比 粉煤灰掺量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时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3
18
作者 赵羽习 王传坤 +1 位作者 金伟良 许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3,共6页
采用氯盐浸泡试验,定期检测了混凝土表面处的氯离子浓度,并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了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氯盐溶液浓度、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表面氯离子浓度大小及其累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氯离子... 采用氯盐浸泡试验,定期检测了混凝土表面处的氯离子浓度,并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了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氯盐溶液浓度、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表面氯离子浓度大小及其累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增长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表面氯离子浓度将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表面氯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大;水灰比越大,表面氯离子浓度累积速率越快,表面氯离子浓度越大;掺入粉煤灰可加快表面氯离子浓度的累积速率,表面氯离子浓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现有模型的比较与修正,提出了一个更为完善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表面氯离子浓度 时变规律 氯盐溶液浓度 水灰比 粉煤灰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粉煤灰改良黄土路基的动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钟秀梅 王谦 +5 位作者 刘钊钊 白兰 马金莲 刘富强 李娜 王峻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5-99,共5页
车载和干湿循环作用是粉煤灰改良黄土路基的强度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在黄土中添加粉煤灰静压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改良黄土试样,经过不同的干湿循环周期后进行动三轴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残余变形和动... 车载和干湿循环作用是粉煤灰改良黄土路基的强度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在黄土中添加粉煤灰静压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改良黄土试样,经过不同的干湿循环周期后进行动三轴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残余变形和动强度演化特征,分析了粉煤灰配合比、干湿循环周期对改良黄土动残余变形、动强度的定量影响关系,提出了粉煤灰改良黄土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粉煤灰改良可显著提升改良黄土的动强度并可有效控制改良土动残余变形的增长;粉煤灰掺量m=30%时,改良黄土的临界动应力最大,动残余变形最小;干湿循环作用使得改良黄土路基的临界动应力降低、动残余变形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临界动应力先降低再回升,下降速率随振次的增加而减小;经过2个周期的干湿循环后,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残余变形总体趋于稳定。长期列车荷载和干湿循环作用下改良黄土地基的最优配比为粉煤灰掺量m=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残余变形 临界动应力 粉煤灰掺量 干湿循环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和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段钰锋 江贻满 +1 位作者 杨立国 王运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5,共5页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达98%,烟气汞排放浓度为0.062μg/m3,底渣中汞小于总汞的1%。飞灰对汞强烈的吸附作用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含碳量,其次与飞灰中碳的结构形式和烟气温度有关。大幅度提高飞灰含碳量并不能提高其汞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汞排放 汞吸附 飞灰 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