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UXNET站点数据的中纬度森林对地表通量的影响
1
作者 崔亚朱 华文剑 +2 位作者 葛骏 刘殊瑜 陈虹玮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利用最新FLUXNET数据集,采用森林站和非森林站(开阔地)的对比分析用以表征毁林的作用,探讨中纬度地区毁林对地表通量和波文比的季节和日内影响。结果表明,毁林使得地表通量和波文比降低,其中以感热通量的减少为主。通过对比不同森林类... 利用最新FLUXNET数据集,采用森林站和非森林站(开阔地)的对比分析用以表征毁林的作用,探讨中纬度地区毁林对地表通量和波文比的季节和日内影响。结果表明,毁林使得地表通量和波文比降低,其中以感热通量的减少为主。通过对比不同森林类型毁林发现,在日尺度上,地表通量变化在正午达到最强值,混合林地表通量变化相比于常绿针叶林较强,而弱于落叶阔叶林。在季节尺度上,感热通量在常绿针叶林和混合林中减少,潜热通量则在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中减少。通过对不同气候区下地表通量变化发现,毁林使得常湿冷温气候地表通量以潜热通量减少为主,而常湿温暖气候以感热通量减少为主。夏干温暖气候下冬季感热通量减少,潜热通量增加,夏季则感热通量增加,潜热通量减少。整体而言,不同森林类型毁林影响地表通量变化的符号存在差异,而背景气候也决定了地表通量变化是以感热还是潜热通量变化为主。研究揭示了中纬度毁林对地表通量的影响,可以为中纬度地区植被恢复/造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观测依据,也可以为模式检验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林 森林类型 地表通量 波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分层流体黏性差异对双扩散通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铂 黄剑文 +1 位作者 彭君可 黄升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4,共7页
为研究双扩散对流过程中流体黏性对通量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梯度浓度的双扩散试验,流体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设计有中间挡板的试验水箱中注入根据糖盐组分质量分数精确配制的溶液,以控制盐指型密度稳定比在1.073,扩散型密度稳定比... 为研究双扩散对流过程中流体黏性对通量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梯度浓度的双扩散试验,流体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设计有中间挡板的试验水箱中注入根据糖盐组分质量分数精确配制的溶液,以控制盐指型密度稳定比在1.073,扩散型密度稳定比在0.93。移开挡板后,水箱内会形成静止状态的糖盐双层系统。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双扩散现象并最小化误差,试验设置了3种时间段的双扩散试验,分别为300 s、600 s和1800 s。试验发现:短时间内通量会受黏度影响而显著减小,但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影响被继发的扩散通量所掩盖。盐指型和扩散型双扩散的糖通量与黏度之间均存在非线性关系,在扩散型双扩散中通量比γ^(*)与黏度比之间拟合得出两者呈幂律关系;而盐指型通量比γ与黏度比之间的变化则相对复杂,需要更精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扩散对流 密度稳定比 通量比 流体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作气隙漏磁系数变化的力矩马达磁路建模与试验
3
作者 程文豪 邹小舟 +3 位作者 葛声宏 江裕雷 林文 朱玉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针对传统力矩马达磁路建模以定漏磁系数描述工作气隙漏磁的不足,考虑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磁路几何形状变化,将磁路漏磁等效为并联磁阻,建立了力矩马达磁路漏磁等效磁阻模型,并得到了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气隙长度变化关系式。开展有限元仿... 针对传统力矩马达磁路建模以定漏磁系数描述工作气隙漏磁的不足,考虑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磁路几何形状变化,将磁路漏磁等效为并联磁阻,建立了力矩马达磁路漏磁等效磁阻模型,并得到了工作气隙漏磁系数随气隙长度变化关系式。开展有限元仿真与试验验证,并与传统模型对比求解,结果表明:传统模型最大求解误差为24%,漏磁等效磁阻模型最大求解误差仅为6%,漏磁等效磁阻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为开展力矩马达性能精确分析与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系数 力矩马达 磁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4
作者 连泽立 杨建森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5-2200,共6页
为了考察细骨料全部为沙漠砂的沙漠砂混凝土(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电通量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的DSC电通量,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DCS电通量与水胶比的数值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沙漠砂具有数量更多的小中心质效应,分散和均匀了混... 为了考察细骨料全部为沙漠砂的沙漠砂混凝土(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电通量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的DSC电通量,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DCS电通量与水胶比的数值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沙漠砂具有数量更多的小中心质效应,分散和均匀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也使水化产物分布更加均匀,骨料界面过渡区连结更加牢固,混凝土基体结构更加致密,故DSC的氯离子渗透性低;DSC电通量(Q)与水胶比(x)符合Q=7572.7636x-537.6053函数关系的模型,且在显著性水平α=0.01下相关性显著,根据水胶比可以估算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而评估DSC的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DSC) 水胶比 氯离子渗透性 电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膜蒸馏浓缩黄芩苷提取液过程中的膜污染机制
5
作者 邵若楠 于君 +2 位作者 朱友兵 刘超 刘贵彩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3-540,共8页
为了探究真空膜蒸馏系统中的膜污染问题,以膜通量和黄芩苷截留率为考察该系统效能的指标,选用进料温度、真空压力和进料流量作为系统的工艺参数,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3个工艺参数;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该系统效能的影响... 为了探究真空膜蒸馏系统中的膜污染问题,以膜通量和黄芩苷截留率为考察该系统效能的指标,选用进料温度、真空压力和进料流量作为系统的工艺参数,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3个工艺参数;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该系统效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分析污染膜的表面形貌与元素组成,揭示膜污染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60℃、真空压力0.09 MPa和进料体积流量600 L/h;当进料温度从40℃升至60℃时,系统运行末期膜通量相对初始值的减小率从71.05%增至79.18%,当真空压力从0.07 MPa增至0.09 MPa时,该减小率从71.63%增至79.18%,当进料体积流量从400 L/h增至600 L/h时,该减小率从83.49%减至79.18%;进料流量增大会减缓膜污染,进料温度升高或真空压力增大会加剧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膜蒸馏 膜污染机制 黄芩苷提取液 正交实验 膜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支持向量机的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金伟 杨进 李涛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71,共6页
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多用于僵尸网络的命令控制信道中,因此检测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对僵尸网络的检测有重要意义。目前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资源消耗多、检测精确率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 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多用于僵尸网络的命令控制信道中,因此检测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对僵尸网络的检测有重要意义。目前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资源消耗多、检测精确率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支持向量机的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和正常域名的区别,提取出数十种域名特征用于区分正常域名和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为了使每种特征发挥最大的区分效果,通过信息增益比来计算每种特征的权重值并对特征进行加权;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加权后的特征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检测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的检测准确率,可以较好的识别Domain Flux僵尸网络域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AIN flux僵尸网络 信息增益比 特征加权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新型模块化聚磁转子永磁电机设计及其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晶 耿伟伟 +4 位作者 刘东旭 吴彩权 李磊 李强 郭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4-1194,I0028,共12页
将轮辐型内置式转子和Halbach永磁阵列结合,并取消转子铁心加强筋,减小漏磁达到高聚磁同时兼顾凸极比,实现高转矩/功率密度和宽调速范围。在保证永磁体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建立新型高凸极比聚磁转子和V型转子两种电机模型,针对两者的分段... 将轮辐型内置式转子和Halbach永磁阵列结合,并取消转子铁心加强筋,减小漏磁达到高聚磁同时兼顾凸极比,实现高转矩/功率密度和宽调速范围。在保证永磁体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建立新型高凸极比聚磁转子和V型转子两种电机模型,针对两者的分段转子拓扑,开展电磁性能对比分析,包括气隙磁密、凸极比、功率以及弱磁扩速能力等。同时,考虑到无转子铁心加强筋会导致转子分段存在结构强度问题,仿真验证新型高凸极比聚磁转子结构在最高转速6000 r/min时给予碳纤维护套保护下转子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分析温度限制下新型高凸极比转子电机的功率输出。另外,对比两种不同电机结构的振动噪声情况。最后,研制一台16极/72槽新型高凸极比转子永磁电机样机,实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说明了新型高凸极比转子永磁电机在转矩/功率密度和宽调速运行等方面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磁转子 宽调速范围 分段转子 弱磁扩速 碳纤维护套 减小漏磁 高凸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黏性对盐指型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铂 徐孝勤 +2 位作者 黄筱云 彭君可 黄剑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研究盐指型双扩散对流过程中流体黏性对通量的影响,使用中间有移动挡板的试验水箱形成初始为静止状态的糖-盐双层系统,并通过调整糖、盐组分质量分数设计了一系列密度稳定比相同而流体黏性不同的试验工况,进行了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变... 为研究盐指型双扩散对流过程中流体黏性对通量的影响,使用中间有移动挡板的试验水箱形成初始为静止状态的糖-盐双层系统,并通过调整糖、盐组分质量分数设计了一系列密度稳定比相同而流体黏性不同的试验工况,进行了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流体黏性对盐指型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双扩散对流强度相同的条件下,试验流体黏性越大,盐指型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越小;当试验流体的运动黏滞系数均小于1.15 mm2/s时,糖和盐这两种组分跨界面的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随流体黏性增大而减小的趋势相近,当两种组分的质量分数持续增大时,盐溶液的黏性仍缓慢增大,而糖溶液的黏性迅速变大,此时糖组分的跨界面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仍会随糖溶液黏性的增大而减小,但盐组分的跨界面双扩散对流扩散通量不再变化;Stern数与流体黏性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盐双层系统 双扩散对流 流体黏性 扩散通量 密度稳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径比调整时螺旋溜槽中二次环流演变过程及颗粒分离效率预测
9
作者 高淑玲 周孝洪 +1 位作者 王乾 刘春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00-4110,共11页
为研究距径比对螺旋溜槽中流场及颗粒分离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试验。首先,系统考察距径比调整时螺旋溜槽中二次环流的纵向演变过程;其次,考察赤铁矿和石英颗粒的迁移行为,探讨颗粒运动随流体演变的变化及距径... 为研究距径比对螺旋溜槽中流场及颗粒分离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试验。首先,系统考察距径比调整时螺旋溜槽中二次环流的纵向演变过程;其次,考察赤铁矿和石英颗粒的迁移行为,探讨颗粒运动随流体演变的变化及距径比的影响;最后,预测分离效率并查明距径比对颗粒分离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距径比能更快形成整体连续的二次环流空间分布,增大中部区域的内环流速度,削弱外缘区域的内、外环流平衡速度,降低外环流径向通量的相对稳定值和波动性;距径比越大,赤铁矿向外迁移量越多,但在r=100 mm处,迁移趋向平衡,在中部形成富集,石英在r=100 mm以外区域的向外迁移量不断升高,石英和赤铁矿富集区的位置差异扩大;分离效率预测值与距径比呈正相关,当距径比为0.8时在第3.0圈末最大分离效率可达75.03%,最佳截矿器位置在94 mm处,预测结果与二次环流演变特性及颗粒迁移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径比 二次环流连续性 纵向行程 颗粒径向通量 最大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沙丘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特征及影响驱动因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思敏 郝丽娜 +5 位作者 童新 贾天宇 张亦然 马扩 伦硕 刘廷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52,共12页
以科尔沁沙地的典型沙丘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动相关系统(EC)持续监测沙丘生态系统2013~2022年的表面能量通量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OLS)和表面能量平衡比率(EBR)两个指标评估能量平衡闭合度,对沙丘生态系统生长季(4~10月)能... 以科尔沁沙地的典型沙丘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动相关系统(EC)持续监测沙丘生态系统2013~2022年的表面能量通量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OLS)和表面能量平衡比率(EBR)两个指标评估能量平衡闭合度,对沙丘生态系统生长季(4~10月)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并计算波文比(β)和能量平衡比,探讨了影响潜热通量(LE)、感热通量(H)和土壤热通量(G)变化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多年平均年净辐射(R_(g))为1592.77MJ/m^(2),其中H、LE和G分别为614.60,636.22和117.76MJ/m^(2),科尔沁沙地沙丘生态系统年能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潜热通量,占总能量的40%.β日动态曲线呈单峰变化,波动相对较平缓.各年年均表面能量平衡比率(EBR)介于0.75~0.90之间,多年年均EBR为0.87,说明能量平衡闭合度的残差为13%.研究表明饱和水汽压差(VPD)是影响能量通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空气温度(T_a)和土壤温度(T_s),均与能量通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植被对能量通量的影响表现在LE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正相关,而H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涡动相关系统 水热通量 波文比 能量平衡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槽式太阳能真空吸热管设计方法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强 单文玺 +1 位作者 李自豪 雷东强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针对传统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工质运行温度受限,以及真空吸热管表面能流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热应力过大等问题,文章在不改变聚光器结构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槽式太阳能真空吸热管的设计方法,通过减小金属内管直径、下移金属内管位... 针对传统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工质运行温度受限,以及真空吸热管表面能流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热应力过大等问题,文章在不改变聚光器结构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槽式太阳能真空吸热管的设计方法,通过减小金属内管直径、下移金属内管位置以及在金属内管上方加装双曲线型二次聚光器来提高太阳能聚光比,改善了金属吸热管表面能流密度分布。利用仿真计算方法研究了新型槽式太阳能真空吸热管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和传统槽式太阳能真空吸热管相比,该新型结构在仅损失1.88%光学效率的情况下将聚光比从62 kW/m^(2)提升至71 kW/m^(2);能流密度分布均匀度改善了55.05%,提升了聚光-吸热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真空吸热管 聚光比 能流密度分布 光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利奇马”对长江口水通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姚鼎 李铖 +3 位作者 张凤林 葛建忠 张洪生 郭文云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6,共11页
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下,河口水通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强烈变化。利用无结构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研究了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长江口水通量及分流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利奇马”可造成南槽持续30 h的净向陆水通量;受台... 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下,河口水通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强烈变化。利用无结构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研究了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长江口水通量及分流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利奇马”可造成南槽持续30 h的净向陆水通量;受台风影响,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4个入海口台风的入海净水通量都呈现相似的减小—增大—减小—恢复的变化规律,总净入海通量也呈现类似规律,且变化幅度可超过60%;台风总体上增大了北侧支汊的净分流比,减小了南侧支汊的净分流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 台风影响 水通量 分流比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扩展光源且具有阵列编辑性的透镜组设计
13
作者 屈忠瑞 张志清 +4 位作者 胡正发 许毅钦 朱峻锋 陈博谦 邢景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6,共12页
利用自由曲面设计并结合斯涅耳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设计出一款能实现大面积均匀光斑的透镜组。该透镜组由一块次透镜和一块主透镜组成,其中次透镜对LED发光角进行收缩来减小透镜组结构,而主透镜对能量进行调控来实现均匀度调节。通过... 利用自由曲面设计并结合斯涅耳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设计出一款能实现大面积均匀光斑的透镜组。该透镜组由一块次透镜和一块主透镜组成,其中次透镜对LED发光角进行收缩来减小透镜组结构,而主透镜对能量进行调控来实现均匀度调节。通过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模拟仿真,单个透镜组在接收面呈现方形均匀光斑,有效辐射通量比达到95.5%,均匀度达到95.7%,表明该透镜组具有良好的有效辐射通量比和均匀度;而透镜组阵列在接收面同样呈现方形均匀光斑,有效光通量比和均匀度均大于95%,表明透镜组阵列能够耦合多颗LED面阵列扩展光源,实现更高光功率的均匀光斑,可以用于基于荧光反向测量装置中大功率光源等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大面积均匀光斑 有效辐射通量比 扩展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化TIG焊中活性剂和焊接参数对焊缝深宽比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凤尧 林三宝 +1 位作者 杨春利 吴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研究了在TIG焊中单一成分的活性剂 (SiO2 、CaF2 、TiO2 、Cr2 O3 、NaF)对不锈钢焊缝深宽比 (D/W )的影响 ,并针对SiO2 活性剂 ,分别研究了活性剂的涂敷量和焊接规范参数 (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弧长 )对A -TIG焊焊缝深宽比的影响。试... 研究了在TIG焊中单一成分的活性剂 (SiO2 、CaF2 、TiO2 、Cr2 O3 、NaF)对不锈钢焊缝深宽比 (D/W )的影响 ,并针对SiO2 活性剂 ,分别研究了活性剂的涂敷量和焊接规范参数 (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弧长 )对A -TIG焊焊缝深宽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焊道深宽比随活性剂涂敷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所选择的五种活性剂中 ,以SiO2 的影响最为显著。涂敷活性剂SiO2 的试件 ,随着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弧长的增加 ,焊缝的深宽比与无活性剂时相比有明显的增加。在TIG焊中应用某种活性剂 ,使用原有的设备就能够大幅度提高焊缝的深宽比 ,从而降低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活性化TIG焊 活性剂 深宽比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及平衡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成 江洪 +4 位作者 陈健 刘玉莉 牛晓栋 陈晓峰 方成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28-4136,共9页
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亚热带(浙江省)毛竹林生态系统2011年的净辐射、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以及气温、地温、降雨量等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定量分析了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的变化和各能量分量的分... 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亚热带(浙江省)毛竹林生态系统2011年的净辐射、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以及气温、地温、降雨量等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定量分析了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的变化和各能量分量的分配特征,并计算了能量闭合度以及波文比。结果表明:毛竹林全年净辐射为2628.00 MJ/m2,显热通量为576.80 MJ/m2,潜热通量为1666.77 MJ/m2,土壤热通量为-7.52 MJ/m2,土壤为热源,各能量分量季节变化明显,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型曲线变化。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2.0%,潜热通量占63.4%,毛竹林生态系统潜热通量为能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波文比逐月变化规律不明显,波动较大,在0.07—1.77之间变化,能量平衡比率法得出毛竹林年能量闭合度为0.85,月平均闭合度为0.84,能量闭合度高于线性回归法计算结果,但仍有15%的能量不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能量通量 能量闭合度 湍流能量 有效能量 波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夏季水域沉降颗粒物垂直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岩松 章飞军 +1 位作者 郭学武 张曼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38,共9页
20 0 2年 8月 ,沿穿过黄海冷水团的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 4个站位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镜检发现无机颗粒物、生物粪球以及混杂聚合体是本断面沉降颗粒物主要类型。测定结果显示沉降颗粒物中的颗粒有机碳 (POC)、颗粒有机氮 ... 20 0 2年 8月 ,沿穿过黄海冷水团的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 4个站位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镜检发现无机颗粒物、生物粪球以及混杂聚合体是本断面沉降颗粒物主要类型。测定结果显示沉降颗粒物中的颗粒有机碳 (POC)、颗粒有机氮 (PON)、颗粒碳 (PC)、颗粒氮 (PN)和颗粒磷 (PP)的百分含量均呈现从表层到底层逐渐下降的趋势。采用两个改进的模型对底层颗粒物再悬浮比率进行了计算 ,显示黄海海域夏季底层沉降颗粒物再悬浮比率为 90 %— 96%,表明底层沉降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物的再悬浮。两模型所得结果一致 ,证明用温跃层底部颗粒物沉降通量代表水体中颗粒物净沉降通量的假设是合理的。水体中颗粒物、POC及PON的净沉降通量 (±SE)分别为 ( 1 2 65± 3 5 5 )g/(m2 ·d)、( 0 2 9± 0 0 4 )g/(m2 ·d)和( 0 0 6± 0 0 1 )g/(m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颗粒物 颗粒物通量模型 沉降通量 再悬浮比率 温跃层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葛骏 余晔 +3 位作者 李振朝 解晋 刘川 昝蓓蕾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8-620,共13页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北麓河站2014-2015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根据5 cm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Hs、潜...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北麓河站2014-2015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根据5 cm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Hs、潜热通量LE、地表土壤热通量G_0和波文比在不同冻融阶段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能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文比和G_0的季节变化受土壤冻融阶段转变的影响显著,其中土壤完全融化使波文比减小,G_0变为正值;土壤冻结使波文比增大,G_0变为负值。冻结过程对Hs和LE变化趋势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使波文比显著增大;融化过程使Hs停止增长并出现减小趋势,使LE增大,从而使波文比显著减小。Hs的日变化在不同冻融阶段差异较小。LE的日变化主要与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和日变化有关,其中完全融化和完全冻结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较小,土壤含水量越大,LE越大;在融化过程和冻结过程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较大,且与R_(net)的日变化相反,限制了LE的增长。在冻结过程阶段,受冻融过程的影响,G_0的日变化小于其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冻融过程 地表能量通量 波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聚醚砜超滤膜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孙俊芬 武利顺 王庆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326,331,共5页
 通过改变铸膜液中添加剂PEG的含量,测试了当铸膜液中PES的质量分数为0.21,凝固浴(DM SO/H2O体系)中DMSO的质量分数为0.10时,所成膜的水通量和尿素、肌酐去除率。研究了PES/DMSO体系中小分子添加剂PEG作用的规律。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醚砜 超滤膜 微结构 性能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渣膜结晶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于雄 文光华 +1 位作者 唐萍 杨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4,113,共5页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结晶特性对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传热有重要影响,合理控制保护渣的结晶行为能有效提高包晶钢铸坯表面质量。保护渣的结晶特性主要包括保护渣的结晶温度、结晶率、结晶矿相以及渣膜表面粗糙度等。主要综述了影响保护渣...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结晶特性对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传热有重要影响,合理控制保护渣的结晶行为能有效提高包晶钢铸坯表面质量。保护渣的结晶特性主要包括保护渣的结晶温度、结晶率、结晶矿相以及渣膜表面粗糙度等。主要综述了影响保护渣结晶特性的主要因素及结晶过程的研究方法并就保护渣结晶特性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渣 结晶温度 结晶率 结晶矿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5
20
作者 郄秀书 袁铁 +1 位作者 谢毅然 马耀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利用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所获取的8年闪电资料(1995~2002)对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高原季风期间闪电活动对地面热力学特征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上的平均闪电密度为3fl·a^(-1)·km^(-2),并在高原中部(32&... 利用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所获取的8年闪电资料(1995~2002)对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高原季风期间闪电活动对地面热力学特征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上的平均闪电密度为3fl·a^(-1)·km^(-2),并在高原中部(32°N,88°E)出现闪电密度峰值5.1fl·a^(-1)·km^(-2).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6~8月,并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最为活跃.大部分地区的闪电活动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16:00LT,在中西部的显著高山地区早于这一时刻,而在显著低海拔的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晚于这一时刻.夏季季风期间高原上的闪电活动明显依赖于地表的热力学特征,并与地表鲍恩比和感热通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和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闪电活动 时空分布 鲍恩比 感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