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李静怡 熊雷 +4 位作者 黄莉璎 刘晓鹏 杨盛奋 金京勋 王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2,共9页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T-qPCR检测FCV参考株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10^(2)TCID_(50)/mL,对其他相关病毒无有效响应,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该方法检测33份临床样本,阳性率为51.5%。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RT-qPCR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为FC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疫病防控等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FCV) 肽核酸(PNA)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 开放阅读框(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建立及其对人工感染猪体内猪瘟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建军 成丹 +6 位作者 李娜 史子学 孙元 赵和平 朱庆虎 涂长春 仇华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5-693,共9页
本研究应用猪瘟病毒通用引物和野毒特异性TaqMan探针,并以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结合Corbett公司的RotorGene3000荧光定量PCR仪,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快速检测猪瘟病毒核酸载量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在10^8-10^... 本研究应用猪瘟病毒通用引物和野毒特异性TaqMan探针,并以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结合Corbett公司的RotorGene3000荧光定量PCR仪,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快速检测猪瘟病毒核酸载量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在10^8-10^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10拷贝/μL的病毒核酸,与本实验室建立的RT-套式PCR(RT-nPCR)具有相近的敏感性,二者对152份不同样品检测符合率达94.7%。应用本方法对人工感染10^6TCID50猪瘟石门强毒的猪只感染后0-14 d全血中猪瘟病毒RNA进行了定量检测,揭示了猪瘟病毒在猪体内复制的动态变化,证实了感染猪临床表现与病毒滴度存在明显的时间相关性。此外发现,在同居感染猪出现猪瘟临床症状前3-4 d可从其全血中检出病毒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荧光探针 RT-n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8
3
作者 包静月 李林 +3 位作者 王志亮 李金明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ATB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来勇 刘芳 +3 位作者 童健 陈群请 张福伟 郭琳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为正常组织13倍,两者差异显著(P<0.001),其中有、无转移组分别为正常组织23.63倍和5.57倍。结论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ATB1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尼帕病毒N基因和L基因的假病毒构建及其应用
5
作者 崔超杰 张慧 +7 位作者 刘春菊 魏荣 张永强 崔进 戈胜强 李金明 蔡玉梅 王志亮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2,共7页
尼帕病毒(NiV)作为高致死率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和安全稳定的阳性标准品,本试验将NiV N和L基因同时插入假病毒转移质粒PLJM-GFP中,与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收集并浓缩病... 尼帕病毒(NiV)作为高致死率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和安全稳定的阳性标准品,本试验将NiV N和L基因同时插入假病毒转移质粒PLJM-GFP中,与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收集并浓缩病毒液,测定转染后48和72 h收集的假病毒滴度,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假病毒形态,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NiV检测引物对包装的假病毒进行验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对不同标准和文献中的4对NiV检测引物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并对构建的NiV假病毒进行均一性试验、短期稳定性试验和抗RNase A降解试验。结果显示,转染后48和72 h收集的假病毒滴度分别可达2.72×10^(5)和3.47×10^(4)IU/m L,电子显微镜下假病毒呈圆形、有囊膜的颗粒。测序结果显示,NiV假病毒核酸中成功插入N和L基因片段;4对NiV检测引物特异性良好,均可用于NiV检测,其中,在研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引物的灵敏性更高,病毒的检测下限为10^(0)IU/m L;NiV假病毒均一性良好,可在4℃条件下稳定保存至少7 d,且能够抵抗一定量的RNase A降解。本试验成功包装含有NiV N基因和L基因的假病毒,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和稳定性研究,为尼帕病毒性脑炎的防控提供物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帕病毒(NiV) 假病毒构建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梨嬛 潘永娟 +2 位作者 杨莉 蔡盛华 黄新忠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为了克隆‘琯溪蜜柚’的管家基因,并筛选合适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参,【方法】以‘琯溪蜜柚’盛花期后5个不同时期的果实汁胞,以及根﹑茎﹑叶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ctin1﹑β-tubulin﹑18S rRNA﹑EF1-α和Ubiquitin ... 【目的】为了克隆‘琯溪蜜柚’的管家基因,并筛选合适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参,【方法】以‘琯溪蜜柚’盛花期后5个不同时期的果实汁胞,以及根﹑茎﹑叶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ctin1﹑β-tubulin﹑18S rRNA﹑EF1-α和Ubiquitin 5个管家基因在不同材料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geNorm、NormFinder﹑comparative Delta-CT和BestKeeper 4种评估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actin1和β-tubulin是‘琯溪蜜柚’果实发育进程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而EF1-α和β-tubulin则是研究不同组织特定靶基因表达中稳定的内参基因。【结论】筛选出了‘琯溪蜜柚’最佳的内参基因β-tubulin,为今后目的基因的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现场物证生物属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许炎 张晨 +5 位作者 徐庆文 黄江平 刘亚楠 邹凯南 平原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寻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刑事案件现场物证的生物属性的可行性。方法取30份现场生物检材,其中血液(斑)、唾液(斑)、精液(斑)各10份,分别进行常规检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DNA-RNA共提取技术,将其中的mRNA运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 目的探寻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刑事案件现场物证的生物属性的可行性。方法取30份现场生物检材,其中血液(斑)、唾液(斑)、精液(斑)各10份,分别进行常规检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DNA-RNA共提取技术,将其中的mRNA运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反转录成cDNA,根据3种生物检材不同的目标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熔解曲线测定不同的熔解温度(Tm)和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来区分生物检材。结果血液(斑)的Tm值为(84.5±0.2)℃,片段长度177 bp;唾液(斑)的Tm值为(76.9±0.3)℃,片段长度134 bp;精液(斑)的Tm值为(88.5±0.2)℃,片段长度294 bp。结论与常规检验法比较,联合应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检材的生物属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可应用于日常法医物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反转录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液 唾液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转录法制备新城疫病毒荧光定量RT-PCR标准阳性模板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军峰 刘华雷 +1 位作者 张维 王志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研究针对新城疫病毒M基因设计了1对荧光定量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在上游引物的5′端引入T7启动子,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体外转录模板,并对转录产物RNA的浓度及D值进行了测定。线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板具有良好的线性... 本研究针对新城疫病毒M基因设计了1对荧光定量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在上游引物的5′端引入T7启动子,采用RT-PCR方法获得了体外转录模板,并对转录产物RNA的浓度及D值进行了测定。线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板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特异性,模板稀释度为2.95×104~2.95×108拷贝/L时,相关系数为0.998。该模板稳定性好,-80℃保存30 d后无显著变化。浓度为2.95×104~2.95×108拷贝/μL的标准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0%、0.28%、1.00%、0.54%、0.52%,表明以此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体外转录 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法监测人TCR alpha链CDR3谱系漂移技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汤贤英 孙永苹 +4 位作者 马锐 朱红倩 田祖国 孙万邦 姚新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73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技术监测人外周血T细胞TCRalpha链CDR3谱系漂移(单/寡/多克隆增生)。方法:提取4例正常人、2例淋巴瘤型白血病患者PBMC中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32个人TCRalpha链胚系可变区基因家族(TRAV)设计上... 目的:初步探讨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技术监测人外周血T细胞TCRalpha链CDR3谱系漂移(单/寡/多克隆增生)。方法:提取4例正常人、2例淋巴瘤型白血病患者PBMC中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32个人TCRalpha链胚系可变区基因家族(TRAV)设计上游引物,共同的TCRalpha胚系链恒定区基因家族(TRAC)设计下游引物,荧光定量PCR(FQ-PCR)扩增32个TRAV基因各家族CDR3谱系,溶解曲线法分析各家族CDR3谱系的单/寡/多克隆增生。结果: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TCRalpha链32个家族CDR3表达频率不一致,各家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谱型图(melting curve spectratyping)呈现熔点不同的CDR3多态性,为多克隆增生的高斯分布,2例淋巴瘤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alpha链32个家族CDR3表达频率不一致,部分家族呈缺失状态,患者各家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谱型图上,多数家族为多克隆增生的高斯分布,但每个患者均出现数量不等的单克隆和寡克隆增生家族。结论: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TCRalpha链CDR3谱系漂移技术方法稳定简便,能较好地监测正常人和临床样本外周血T细胞TCRalpha链CDR3谱系漂移(单/寡/多克隆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荧光定量pcr 溶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野生型抑癌基因PTEN/MMAC1的巢式PCR法克隆、测序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梅 刘林林 李修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抑癌基因 PTEN/MMAC1 c 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RT- nested PCR法从正常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约 1 2 0 0 bp的 DNA片段 ,与 p UCm- T载体连接 ,作全自动测序确证 ,并将其重组入 pc DNA 3.1载体中 ,构建为...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抑癌基因 PTEN/MMAC1 c 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RT- nested PCR法从正常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约 1 2 0 0 bp的 DNA片段 ,与 p UCm- T载体连接 ,作全自动测序确证 ,并将其重组入 pc DNA 3.1载体中 ,构建为表达质粒 pc DNA- w P。结果 :对 PCR产物进行测序 ,序列基本正确。结论 :利用 RT- nested PCR法成功克隆了人野生型抑癌基因 PTEN/MMAC1c DNA序列并构建了表达质粒 pc DNA- w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MMAC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巢式pcr 表达载体 基因 抑制 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鞭毛蛋白基因的坚强芽孢杆菌特异性套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许彦芬 王海亮 +2 位作者 陈大菾 宋晓玲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细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hag具两端的保守序列及中间可变区域,在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中可作为分子标记。本研究克隆了坚强芽孢杆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hag部分序列,根据所得核酸序列设计套式引物Bfho和Bfhi,进行菌株的套式PCR特异性检测。此外,... 细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hag具两端的保守序列及中间可变区域,在细菌的分类和鉴定中可作为分子标记。本研究克隆了坚强芽孢杆菌鞭毛蛋白编码基因hag部分序列,根据所得核酸序列设计套式引物Bfho和Bfhi,进行菌株的套式PCR特异性检测。此外,采用内引物Bfhi建立坚强芽孢杆菌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检测方法并确定该方法的检测限,对15个模拟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组中坚强芽孢杆菌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坚强芽孢杆菌hag基因长为1213 bp,经比对,与枯草芽孢杆菌hag基因相似性为13%-15%。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坚强芽孢杆菌菌株PC004和PC024的检测限分别为17.3×103和19.7×103 CFU/ml。模拟样品检测结果显示,15个样品中检测出7个阳性,并同时定量各样品中坚强芽孢杆菌的含量。本研究建立的坚强芽孢杆菌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时间短、灵敏度高,可为该菌的实际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芽孢杆菌 鞭毛蛋白 hag基因 套式pcr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虹彩病毒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韦信贤 陈孝宇 +5 位作者 贾鹏 王瑞 谭红连 杨慧赞 童桂香 黄光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11,共8页
【目的】建立检测虾虹彩病毒(SI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为实现虾虹彩病毒病(SIVD)快速诊断及疫情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方法】根据SIV的M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制... 【目的】建立检测虾虹彩病毒(SI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为实现虾虹彩病毒病(SIVD)快速诊断及疫情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方法】根据SIV的M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pMD18-T-MCPSIV;优化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后建立检测SI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以pMD18-T-MCPSIV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临床应用验证其实用性。【结果】制备的重组质粒(pMD18-T-MCPSIV)DNA稳定性好,满足作为标准品的要求;标准品起始模板范围为2.0×101~2.0×109拷贝/反应时,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优化后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对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0拷贝/反应,对虾组织SIV的检测灵敏度约10拷贝/mg,其临床检测的敏感性与套式PCR相当;与虾类其他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27%~0.54%和0.61%~0.95%,且扩增与产物分析同步完成,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 h左右。采用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与目前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套式PCR同时对276份临床虾样品进行SIV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大部分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8.6%,但检测低拷贝数样品时前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2018和2019年广西虾样品的S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7%和7.5%,且养殖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和红螯螯虾均检测到SIV阳性。【结论】基于SIV MCP基因保守序列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定量范围宽及简单快速等优点,适用于虾类样品SIV检测,可为SIVD快速诊断及疫情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虹彩病毒(SIV) MCP基因 TAQMAN-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 套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病毒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欢 刘格 李锐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63-169,共7页
在樱桃病毒A(CVA)mp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经特异性筛选后,获得可用于病毒定量研究的引物。制备质粒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应用于田间果树样品CVA定量检测。最终成功筛选出1对检测效率高、特... 在樱桃病毒A(CVA)mp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经特异性筛选后,获得可用于病毒定量研究的引物。制备质粒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应用于田间果树样品CVA定量检测。最终成功筛选出1对检测效率高、特异性强的引物(CVA-dF2、CVA-dR2),基于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建立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VA的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无需借助内参基因即可准确检测目的病毒载量,绝对定量标准曲线斜率为-3.5746,决定系数R2为0.9986,扩增效率为0.9044,比常规RT-PCR检测灵敏度高10倍。该方法的建立为CVA定量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可用于果树中CVA批量检测或低丰度病毒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病毒A(CVA)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14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排毒规律 反转录pcr(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孟菲菲 司君利 +3 位作者 刘璐 崔京远 亓玉琴 吕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EG3与凋亡相关蛋白P53、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MEG3与凋亡相关蛋白P53、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55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及对应的远端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MEG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中P53、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EG3的相关性。结果:lnc RNA MEG3在胃癌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7.98±0.19)低于所对应的正常组织(9.47±0.18,P<0.05);在胃癌组织(r=-0.627,P<0.001)及远端正常组织(r=-0.807,P<0.001)中,P53与MDM2的表达呈负相关;P53与MEG3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1,P<0.05),MDM2与MEG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6,P<0.05);MEG3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MEG3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MEG3与P53、MDM2在胃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上有重要联系;检测MEG3的表达水平对胃癌预后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母系表达基因3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家犬感染狂犬病病毒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富强 陈立章 +1 位作者 高立冬 张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5-679,共5页
为了解湖南省家犬狂犬病病毒(RV)的感染状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05年11月~2008年3月选择在全省18个县(市)收集市售家犬的脑组织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初筛检测RV抗原和套式RT-PCR方法检测RV特异性核酸进行确... 为了解湖南省家犬狂犬病病毒(RV)的感染状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05年11月~2008年3月选择在全省18个县(市)收集市售家犬的脑组织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初筛检测RV抗原和套式RT-PCR方法检测RV特异性核酸进行确证。共检测家犬脑1613份,结果表明家犬RV感染率为4.15%。其中,雄性、雌性家犬RV感染率为4.68%和2.85%(p>0.05);大型、中型家犬RV感染率为4.57%和3.02%(p>0.05);成年犬、幼犬RV感染率为4.95%和1.57%(p<0.01);有、无狂犬疫苗免疫史的家犬RV感染率分别为1.29%、4.63%(p<0.05);春、夏、秋、冬季家犬RV感染率为9.56%、7.53%、2.31%、3.23%(p<0.01)。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各监测点家犬RV感染率分别与2006年、2007年人狂犬病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检测结果表明湖南省家犬RV感染率较高(4.15%),存在地区、季节差异,而且家犬RV感染率与人狂犬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感染率 直接免疫荧法 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尔纳病毒在宁夏的人和动物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 马彦 +2 位作者 张颖 王振海 谢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对临床VE患者以及其本人接触动物的检测,探讨BDV在宁夏地区的感染状况及感染机制,并分析BDV核酸和转化后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病毒种系发生的来源。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及其接触的动物的外周血单... 目的对临床VE患者以及其本人接触动物的检测,探讨BDV在宁夏地区的感染状况及感染机制,并分析BDV核酸和转化后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病毒种系发生的来源。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及其接触的动物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p24和p40基因片段。对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连接测序,应用MEGA和DnaSP4.0软件对测序结果同国外的标准株HE80、H1766、strainV等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并构建病毒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在60例VE患者及其接触的710绵羊中,PCR检测发现有3例阳性,阳性检出率5%;9头绵羊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7%。基因聚合分析显示人和动物BDV的核酸序列和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德国马源性的HE80株同源性高达100%,重构基因系统发生树可见宁夏VE患者和牛羊BDV核苷酸序列与国外的标准株形成宁夏-德国-日本的混合支系,同时宁夏绵羊BDV序列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支系。结论宁夏地区人和牛羊存在BDV的自然感染,并且人的感染存在动物源性,其传染途径很可能是呼吸道的传播可能引起脑炎的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病毒在种系发生中与德国马源性HE80株有极高的同源性,病毒可能由国外引入本土,不排除病毒株变异的可能,人和绵羊之间存在相互传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纳病毒 感染 巢式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地区山羊Borna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长明 徐平 +1 位作者 葛均江 郭振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贵州遵义及周边地区山羊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FQ-nRT-PCR)检测了300只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氨基酸顺序,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探讨贵州遵义及周边地区山羊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FQ-nRT-PCR)检测了300只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氨基酸顺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300只山羊PBMC中2只检出BDVP24基因阳性片段。山羊BDVP24基因片段阳性率为0.67(。BDVP24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strainV毒株比较同源性为96.51%,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与BDV/MDCK毒株比较同源性为96.51%,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与C6BV毒株比较同源性为96.51%,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但所编码的氨基酸没有改变。结论贵州遵义及周边部分地区山羊存在BDV自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 BDV P24基因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对成骨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玲 苏勤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_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nHA_PA66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DMEM培养基作用于对照组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HA_PA66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酶...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_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nHA_PA66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DMEM培养基作用于对照组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HA_PA66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酶联法检测细胞ALP活性的变化;QRT_PCR测量细胞骨钙素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在98%~106%之间,且无量效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LP活性及骨钙素基因表达相似,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HA_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骨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 实时定量pcr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艳英 高桂生 +4 位作者 高光平 史秋梅 张贵贤 田和杰 李秋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荧光抗体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3种方法,分别对30份疑似猪瘟病料中的猪瘟病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RT-n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数为11份...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荧光抗体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3种方法,分别对30份疑似猪瘟病料中的猪瘟病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RT-n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数为11份,荧光抗体法为13份,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为8份;3种方法检测全为阳性8份,全为阴性17份。试验结果表明,荧光抗体检测法所需时间较短,但需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来判定结果,且存在假阳性结果,敏感性比较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诊断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快速,且适合基层的应用,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敏感性较低;RT-n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需一定仪器设备及成熟的技术方法。RT-nPCR还能区分待检样品为疫苗毒株(弱毒)还是野毒株感染(强毒),这是其他2种方法所不可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荧光抗体法 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