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US-InVEST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评价
1
作者 侯慧敏 王辉 +1 位作者 王鹏全 曹进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探究未来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为流域尺度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利用FLUS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203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采用InVEST模型模拟产水量,评价石羊河流域农业水土... 探究未来不同情景土地利用变化下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为流域尺度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利用FLUS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203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采用InVEST模型模拟产水量,评价石羊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关系。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匹配格局整体呈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基尼系数介于0.2~0.3之间,未来表现出略微上升趋势,但仍处于比较均衡状态。石羊河流域2035年不同情景下平均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797 m^(3)/hm^(2),2020年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640 m^(3)/hm^(2),整体趋势向好。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均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匹配 fluS模型 InVEST模型 基尼系数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35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碳储量时空格局演化分析——基于FLUS-InVEST模型
2
作者 王文娟 赵振坤 赵东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210,共10页
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碳储量变化及其关系,对土地合理利用、碳排放减少和碳汇优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198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FLUS-InVEST模型分析了1980—2035年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1... 研究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碳储量变化及其关系,对土地合理利用、碳排放减少和碳汇优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198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FLUS-InVEST模型分析了1980—2035年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黄河流域经历了显著的土地利用转型,耕地和未利用地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扩张。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下,草地面积均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1980—2020年,碳储量减少0.07亿吨,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分别增加0.67亿吨、1.16亿吨和1.15亿吨,其中耕地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加最多。(3)除青海和内蒙古外,其他省区碳储量保持稳定。(4)草地面积增加是碳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会导致碳储量减少。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应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对碳储量的积极作用。论文探讨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关系,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fluS模型 InVEST模型 多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R-FLUS-MarKov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情景预测--以漓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何英 何文 +2 位作者 王金叶 杨帅琦 姚月锋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单元,运用修正后的PLSR-FLUS-MarKov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流域自然发展、生态优先、旅游优先情景下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预测,探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LSR-FLUS-MarKov模型能... 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单元,运用修正后的PLSR-FLUS-MarKov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流域自然发展、生态优先、旅游优先情景下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预测,探究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LSR-FLUS-MarKov模型能更准确刻画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拟精度高达83.57%。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集中区位于桂林市辖区、兴安县和阳朔县,多表现为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入以及耕地和林地间的相互转化。2030年,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优先情景、旅游优先情景分别为218.07亿、225.61亿、222.91亿元,较2020年下降了9.02亿、1.48亿和4.18亿元,并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特征,实施生态优先策略后其下降速度放缓。林地是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键来源,占比超过80%,耕地和水域也贡献了一定比例的服务价值。生态优先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旅游优先情景次之,自然发展情景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及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LSR-fluS-MarKov模型 多情景模拟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Markov与FLUS模型的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柴新宇 吴献文 +2 位作者 陈晓辉 王玉 赵星涛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土地利用需求在不同发展目标定位下有所不同,科学合理调控土地利用变化是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该文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Markov-FLUS(... 土地利用需求在不同发展目标定位下有所不同,科学合理调控土地利用变化是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该文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Markov-FLUS(Markov-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基于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发展优先情景3种情景,预测了2035年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并比较了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2035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分析,以满足流域不同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利用变化显著,1990—2020年,城市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45.25 km^(2),增长了2.8倍。②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模拟和预测下,城市土地面积在2035年之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在发展优先情景下其扩张速度将受到限制。在2种不同土地利用场景的模拟和预测下,到2035年,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将保持增长趋势。③199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759.5 km^(2)。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模拟预测下,耕地面积将持续减少,但2020—2035年,减少趋势将放缓。在发展情景中,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得到一定遏制,草原和林地面积的减少更加严重。实验结果可为珠三角地区今后城市发展、规划、保护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模型 f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InVEST模型的西安市水源涵养功能动态分析与多情景预测
5
作者 左翔 刘晖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66,共11页
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影响,西安市水资源相对缺乏,但每年有大量降水资源流失,严重降低了有效涵养能力。了解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对西安市突破水资源困境、提升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InVEST模型分析了2010和2020... 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影响,西安市水资源相对缺乏,但每年有大量降水资源流失,严重降低了有效涵养能力。了解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对西安市突破水资源困境、提升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InVEST模型分析了2010和2020年西安市区范围的水源涵养量空间特征与变化趋势,同时结合FLUS模型分别预测了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水源涵养量。结果表明:1)FLUS模型OA值为0.91,Kappa系数为0.87,模型精度较高,对西安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2)2010—2020年,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以48.97%~49.03%的面积实现了全市71.93%~73.67%的水源涵养量,在所有用地类型中对西安市土地整体的水源涵养功能影响最大。北部平原区城乡生态绿地空间占比为2.99%~3.13%,南部山区面积占比为83.18%~83.46%,城乡生态绿地空间占比的差异导致了西安市水源涵养量在空间上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特征。3)2010—2020年西安市土地水源涵养量下降了4.23亿m^(3),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中林地面积减少了38.94 km^(2),草地面积增加了20.19 km^(2),对水源涵养量的减少有67.15%的贡献。4)自然变化情景下,全市2030年水源涵养总量增加5.25亿m^(3),但生态保护情景下水源涵养总量将额外增加700万m^(3),同时林地、草地、水体面积的占比得到提升,不透水表面的扩张速度得到抑制。研究对西安市制定合理的城乡生态绿地空间规划策略以及解决与水资源相关的生态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生态绿地空间 水源涵养功能 fluS模型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模型的大理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模拟分析
6
作者 刘艺璇 杨玉筝 +4 位作者 黄浩 郭先华 詹惠文 张子薇 刘倩辰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2,共11页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保护。以大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0、2020年等3期遥感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FLUS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等方法,对大理市2000—2030年...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保护。以大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0、2020年等3期遥感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FLUS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等方法,对大理市2000—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与模拟。结果表明:(1)大理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2000—2020年耕地、草地面积逐年递减,其中耕地减幅16.91%,面积减少67.48km^(2),水域和农村居民点较为稳定,林地、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为明显,增加了52.11 km^(2)。(2)模拟结果显示到2030年,耕地、林地、草地和农村居民点将持续减少,面积分别减少13.41、1.98、7.60和3.94 km^(2),水域将持续保持平稳,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面积分别增加5.49和21.24 km^(2)。(3)2000—2020年,城镇用地显现较强聚合性,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呈上升趋势,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力争经济生态共赢;2020—2030年,林地、草地重心往海拔更高、生态更为良好的西南和东北方向迁移,需加强对洱海西岸和南岸的生态保护,加强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S模型 土地利用 标准差椭圆 重心迁移 大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MCR-FLUS模型的葫芦岛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7
作者 田志强 刘硕 +2 位作者 顾鹏程 吕晓 彭文龙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0-900,共11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研究对象,基于FLUS模型预测葫芦岛市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并结合土地利用预测数据,耦合使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MCR模型,构建葫芦岛...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研究对象,基于FLUS模型预测葫芦岛市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并结合土地利用预测数据,耦合使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MCR模型,构建葫芦岛市生态安全网络,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思路。FLUS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30年葫芦岛市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总体相似、“三生空间”结构变化有所差异。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态安全网络结构更复杂、连通性更高,共识别出该情景下的生态源地25个,主要分布在建昌县、绥中县;生态廊道50条,总长度986.89 km,整体呈中西部密集、东部沿海地区稀缺的蜘蛛网状,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延伸态势;生态节点36个,断裂点97个,主要位于白狼山与虹螺山生态廊道、灵山与虹螺山生态廊道等处。基于生态安全网络,提出“一核三区四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以实现葫芦岛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提升,为葫芦岛市生态保护优化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fluS模型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MCR模型 葫芦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Markov模型的宝鸡峡灌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8
作者 魏婷婷 张尧 +2 位作者 马其浩 侯健哲 降亚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4-611,共8页
为了明确灌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文中利用1985-2022年逐年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对宝鸡峡灌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US-Markov模型预测了2035年的... 为了明确灌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文中利用1985-2022年逐年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对宝鸡峡灌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FLUS-Markov模型预测了203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的多年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1985年到2022年耕地面积减少407.776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428.462 km^(2);利用FLUS-Markov模型模拟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与2015年现状结果对比,得Kappa系数为85.98%,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宝鸡峡灌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预测;预测2035年耕地面积将缩小至1785.720 km^(2),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到844.160 km^(2).该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为宝鸡峡灌区的水资源管理以及灌溉水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推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峡灌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fluS-Markov模型 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SI和GeoSoS-FLUS方法的渭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特征及预测分析
9
作者 王文佳 王利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估渭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揭示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生态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选取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敏感性指数、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作为研究指标... [目的]评估渭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揭示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生态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选取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敏感性指数、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作为研究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CESI)对渭河流域20年来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并利用GeoSoS-FLUS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渭河流域2000—2020年生态敏感性变化较大,其中极度敏感的区域总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渭河流域生态敏感性高的区域大多集中在西部、北部以及东部的小片区域。GeoSoS-FLUS模拟预测表明,2030年低敏感区和较低敏感区变化较小,且这些区域大多属于自然保护地带,距离人类活动区较远,变化不明显;中度、重度敏感区面积相比2020年有所减少,极度敏感区面积有所增加。[结论]20年间渭河流域的生态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时空特征 CESI GeoSoS-fluS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土地利用配置与减碳增效优化--基于MOP与GeoSOS-FLUS模型分析
10
作者 赵钧一 杜昌会 武静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17-125,共9页
【目的】结合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土地利用结构,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土地效能优化。【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202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 【目的】结合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土地利用结构,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土地效能优化。【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202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30和2060年自然演变情境下的土地利用;计算湖北省2000—2020年的经济效益系数,并通过灰色预测得到2030与2060年的经济效益系数;结合多目标规划模型,平衡土地生态与经济效益,耦合GeoSOS-FLU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布局,并采用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经济优先情景下主要表现为耕地和草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化,建设用地面积达到历史最高;生态效益优先情境下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受到限制。通过多目标规划模型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和林地的转化,土地结构趋于稳定。【结论】湖北省有可能在未来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共生,经济和生态效益两者兼具情景在丰富生态过程和格局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为湖北省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三生”空间优化等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配置 MOP模型 GeoSOS-fluS模型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eoSOS-FLUS模型估测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1
作者 滕皎 余英 +7 位作者 石兆明 陈鹏 周长松 王宇翱 崔中耀 刘明丽 赵彩云 殷晓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119,共12页
为探究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以长江上游地区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和驱动力数据为基础,利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2030年4种情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并分... 为探究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以长江上游地区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和驱动力数据为基础,利用GeoSOS-FLUS模型模拟2030年4种情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趋势,并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不同情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利用的特征。结果表明:(1)采用GeoSOS-FLUS模型对长江上游地区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精度较好,Kappa系数为0.83,适应度系数(FoM)为0.068。(2)长江上游地区主要以草地和林地为主,草地和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0%;2000—2020年,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幅达148.66%,耕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小趋势,未利用地面积表现为先稳定后增加的趋势。(3)2000—2020年长江上游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呈倒“V”型变化;2030年各情景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2020年均有增加,其中生态保护情景下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89078.94亿元);各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其面积变化趋势一致。生态服务功能一级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大到小顺序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二级类型的水资源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最大,在各情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增加350亿元以上。(4)研究区各年份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以中等级和较高等级为主,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其中长江上游中部山地及青藏高原部分区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而四川和重庆主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较低等级和低等级集中分布区域。因此,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局部城镇建成区和扩展新区生态服务功能的补偿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GeoSOS-fluS模型 时空特征 长江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InVEST模型的青藏铁路沿线生境质量时空变化
12
作者 蒋鑫 仲俊涛 马勇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3,共9页
以青藏铁路沿线8个重要节点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分析研究区生境质量变化,应用F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进行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呈快速增长,林地、草地呈减少趋势,耕... 以青藏铁路沿线8个重要节点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分析研究区生境质量变化,应用FLUS模型对2030年土地利用进行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呈快速增长,林地、草地呈减少趋势,耕地、草地、林地与建设用地转换明显,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和未利用地。与2000年相比,拉萨市、那曲县生境质量优呈正增长;生境质量良好中仅湟源、安多县微增,当雄县降幅最大,为24.28%。研究区生态退化度较高的面积均有所下降,可格尔木、湟源县占比仍较高,分别为21.51%、24.49%;那曲县生态退化度低的面积占比最高,达86.44%,安多县生态退化度中等占比最高,达27.62%。生境质量优的区域集中于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扩张侵占耕地、林地,导致区域生境质量下降,生境质量较差和中等区域扩大。退化度高的区域集中在林地和水域,退化度低的区域集中在耕地和建设用地;青藏铁路沿线站点因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生境退化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时空变化 fluS-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青藏铁路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FLUS的白水县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预测
13
作者 何瑞 田倩 尹代皓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3-79,共7页
白水县是黄土高原苹果重要产区,研究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以及10种自然及人为驱动因子,运用Markov-FLUS模型,对白水县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多情景模拟。研究结果... 白水县是黄土高原苹果重要产区,研究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以及10种自然及人为驱动因子,运用Markov-FLUS模型,对白水县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多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Markov-FLUS总体精度达0.9313,Kappa系数达0.8734,适用于白水县的土地利用模拟。(2)三种情景下,白水县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明显差异。自然发展情景中建设用地扩张趋势最为显著,涨幅为23.19%;耕地保护情景中,耕地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减少趋势由2.27%下降到1.16%;生态保护情景中,林地出现唯一的增长趋势,涨幅为3.32%,草地的下降趋势由0.36%降至0.24%。(3)未来区域内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根据发展目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Markov-fluS模型 自然发展 耕地保护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和InVEST模型的云贵高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多情景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井浩 柳书俊 王志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8,共12页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为云贵高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2010年和2020年3期MCD12Q1土地覆被...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为云贵高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以2001年、2010年和2020年3期MCD12Q1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数据,辅以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ArcGIS,FLUS模型和InVEST模型,模拟2030年、2040年和2050年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下的土地利用以及碳储量、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3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分布格局。[结果](1)不同情景下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持续增加和草地持续减少为主要趋势;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面积最高可占总面积的10.38%;生态保护情景下,林草面积在2050年可达总面积的90%。(2) 3种情景下,云贵高原2020—2050年碳储量和土壤保持量均呈上升趋势,而产水量呈下降趋势。生态保护情景下,2050年碳储量预测值最高,为8.13×10^(9) t;产水量减少速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种情景,降幅为0.46%。(3)宜昌市、普洱市和常德市等市州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较高;而贵阳市、毕节市和安顺市等市州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较低。[结论]云贵高原2020—2050年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较好,各项服务功能在不同情景下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性和异质性。云贵高原今后的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应考虑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林地面积持续增加可能带来的水资源失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S模型 InVEST模型 碳储量 产水量 土壤保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NSGA-Ⅲ和FLUS模型的生态脆弱农区土地利用多目标协同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少帅 刘晓煌 +4 位作者 张超 靳京 曹文静 禄竸 张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依托数学模型和情景模拟,形成弹性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对促进生态脆弱农区生态、农业和经济用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为例,采用MSPA(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和斑块重要性指数识别和提取... 依托数学模型和情景模拟,形成弹性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对促进生态脆弱农区生态、农业和经济用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为例,采用MSPA(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和斑块重要性指数识别和提取生态源地,耦合NSGA-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Ⅲ)和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基于4种情景模拟形成具有弹性的生态脆弱农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基于NSGA-Ⅲ可以快速形成研究区多目标下的Pareto解集,且解集内的各目标效益均优于2020年土地利用效益值。生态安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优先发展和经济优先发展情景存在其他两项目标效益提升不明显的情况。相对来说,最小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的均衡效益发展情景可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更高、更均衡的综合效益。制订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时,在参考各情景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布局的基础上识别土地利用协调冲突区,有助于形成弹性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以适应区域可能发生的内外部经济政策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NSGA-Ⅲ fluS模型 多目标协同 生态脆弱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ACO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拟与优化:以张家界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康琪 陈春 李夏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79-9792,共14页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平衡城乡用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市为例,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从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取了...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对于平衡城乡用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市为例,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从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取了与公路、河流、学校、医院的距离、高程、温度和降水等14个指标,运用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uture land-use simulation,FLUS)模型在自然发展情景下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土地利用状况;最后提取203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数据,基于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graph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s,GeoSOS)平台运用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进行空间布局优化,采用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分析优化前后变化并给出建议。研究发现:①张家界市农村居民点近几年用地增加但聚集度减小,布局总体表现出“中东部密,西北部疏”的分异特征,破碎化明显,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②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分别为永定区>慈利县>武陵源区>桑植县,布局模式按基本形态可划分为团状、带状、零散和组团模式;③FLUS模型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农村居民点规模通过精度验证,在2025—2035年间由扩张趋于平稳,局部密度增长但整体密度变化不大,形状与其他类型用地相比较为简单;④优化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布局往地势平坦区域聚集,形态表现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该研究可为区域农村用地布局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fluS模型 蚁群算法(ACO) GeoSOS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的成渝城市群三生空间演变及模拟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超越 郭先华 +3 位作者 陆晨东 金晶 夏利林 李廷真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8,共12页
研究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设定不同模拟情景,有利于实现城市群国土空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成渝城市群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划分三生空间。应用FLUS模型,以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自然环境、... 研究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设定不同模拟情景,有利于实现城市群国土空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成渝城市群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划分三生空间。应用FLUS模型,以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等驱动因子,仿真模拟2020年三生空间格局,Kappa系数为0.824,以此模型因子预测2030年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并设定三种单一情景与之对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生产空间相对减少1375.95 km^(2),生活空间相对增长2087.48 km^(2),生态空间减少736.8 km^(2)。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而生态空间与之相反,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2)与2020年实际情况相比,预测2030年生产空间相对增加了1749.57 km^(2),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减少了58.9 km^(2)、1685.37 km^(2),基于历史情景,符合未来成渝地区三生空间格局变化。(3)与单一空间优化情景相比,2030年三生空间综合预测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且与2020年三生空间实际利用变化对比,城镇与农村生活用地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保持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成渝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及未来的三生空间共生协调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fluS模型预测 多情景模拟 成渝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S模型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以江西萍乡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佶熹 勒先文 徐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目的]揭示萍乡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阐明土地地类变化与碳储量之间的关系,为探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状况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与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 [目的]揭示萍乡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阐明土地地类变化与碳储量之间的关系,为探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状况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与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预测了2030年萍乡市3种不同情景下(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优先)碳储量值。[结果](1)2010—2020年萍乡市碳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共减少1.47×10^(6)t;(2)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水体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林地与灌木面积减少,是导致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2030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优先情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约为4.906×10^(7),4.919×10^(7),5.038×10^(7)t,其中生态优先情景下碳储量损失最少。[结论]萍乡生态系统碳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受耕地与建设用地增大的影响,未来应加强对安源区与经济开发区重点变化区域的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中和 fluS 情景模拟 萍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的江苏省碳储量变化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先雯 郭风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为明确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具体影响,实现耕地、林地等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以江苏省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的碳储存和固定模块以及Flus模型ANN模块、CA模块、Markov Chain模块,分析了江苏省不... 为明确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具体影响,实现耕地、林地等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以江苏省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的碳储存和固定模块以及Flus模型ANN模块、CA模块、Markov Chain模块,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储量变化特征,并预测了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江苏省碳储存与固定情况。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与2020年,江苏省碳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803.948×10^(6)t下降至1641.008×10^(6)t,其中耕地碳储量下降最多,为239.494×10^(6)t。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耕地和林地等面积的减少并转为建筑用地有关。此外,各市碳储量差异较显著,其中盐城市碳储量最大,占全省总碳储量的16.12%,无锡市在全省碳储量中占比最小(4.12%)。基于ArcGIS 10.2软件和GeoDa 1.20软件分析发现,2000—2010年,南京、无锡、常州的碳储量分布呈低-低聚集,连云港市呈低-高聚集;2020年无锡、常州、镇江呈现低-低聚集,连云港市呈现高-高聚集。本研究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和2050年的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存储能力较自然发展情景有一定提升,分别提升6.069×10^(6)t和5.861×10^(6)t。本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更好地建设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flus模型 土地利用类型 碳储量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SOS-FLUS模型的乌鲁木齐生态空间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柴进则 张明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68-72,79,共6页
基于GeoSOS-FLUS模型,利用200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效应进行分析,并建立农田保护、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3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GeoSOS-FLUS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适用性,能够反映乌鲁木齐市... 基于GeoSOS-FLUS模型,利用200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效应进行分析,并建立农田保护、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3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GeoSOS-FLUS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适用性,能够反映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不同情景模拟下,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农业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生态效应 GeoSOS-fluS模型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