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光源频闪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曾丽梅 苏昌林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采用经V(λ)修正后的硅光电接收器模拟人眼接收光信号,高速A/D采样,使用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其改进算法处理采样数据,实现电光源频闪频谱和波动深度的准确、快速测试。运用方法学考证,设计了验证实验并取得理想的验证结果。在对常用电光源... 采用经V(λ)修正后的硅光电接收器模拟人眼接收光信号,高速A/D采样,使用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其改进算法处理采样数据,实现电光源频闪频谱和波动深度的准确、快速测试。运用方法学考证,设计了验证实验并取得理想的验证结果。在对常用电光源进行了大量测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光源频闪特性的参数及限量指标的建议,给出典型电光源的频闪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波动深度 傅里叶变换 高速A/D采样 V(λ)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二维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 被引量:7
2
作者 周翼 李道善 +3 位作者 师骏 成剑冰 崔永福 李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14-18,48,共6页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地表为巨厚黄土塬,资料信噪比极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准确成像难度很大。在该区成像攻关中,充分发挥了多系统综合处理优势,采取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攻关思路,应用了宽线静校正技术、多域叠前去噪技术...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地表为巨厚黄土塬,资料信噪比极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准确成像难度很大。在该区成像攻关中,充分发挥了多系统综合处理优势,采取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攻关思路,应用了宽线静校正技术、多域叠前去噪技术、共反射面叠加、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针对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成像质量。通过精细解释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并落实了一批有利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静校正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柯东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