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fluid-induced vibr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drodynamic forces on flow control valves 被引量:3
1
作者 Samad Mehrzad Ilgar Javanshir +1 位作者 Ahmad Rahbar Ranji Seyyed Hadi Tahe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596-2603,共8页
Dynamics and vibration of control valves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analyzed. Hydro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inertia, damping, ela... Dynamics and vibration of control valves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analyzed. Hydro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inertia, damping, elastic,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aulic parameter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control valves in the response to self-excited fluid flow. An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and vibrational behavior of sliding dam valves, in response to flow excita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validated with experimental ones. Finally, to achieve the optimal valve geometry, numerical results for various shapes of valves are compared. Rounded valve with the least amount of flow turbulence obtains lower fluctuations and vibration amplitude compared with the flat and steep valve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ith the optim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 valves, vibration amplitude can be reduced by an average to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induced force hydrodynamic forc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valve desig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体附加质量的输流管道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斌 周玉龙 +3 位作者 高超 曹贻鹏 石双霞 刘志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2-188,共7页
针对管内流体激励(flow-induced vibrations,FIV)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考虑单向流固耦合作用,通过引入附加质量分析内流流速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以两端固定支撑输流直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不同流速下管内的流动状态,获取... 针对管内流体激励(flow-induced vibrations,FIV)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考虑单向流固耦合作用,通过引入附加质量分析内流流速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以两端固定支撑输流直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不同流速下管内的流动状态,获取流体压力系数、湍动能及管道结构位移响应。基于单向耦合振动机理,建立管道流固耦合附加质量模型,采用FEM方法展开结构模态分析,计算流体作用于结构的附加质量和固有频率。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内部流体流速对管道结构振动有较强的耦合作用,流速增加使得耦合附加质量增大,且存在临界流速使管道发生静态屈曲失稳现象。与经验公式对比,该计算结果在10%的误差范围内能更准确地反映流体对结构振动的单向耦合作用。因此,提出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单向耦合振动问题分析,并为研究流固耦合对结构动力特征影响等管内流动的FIV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流体附加质量 流激振动 弯曲固有频率 输流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晓旭 田茂诚 +1 位作者 张冠敏 冷学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4-210,共7页
利用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 ADINA,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水平弯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了管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流型、体积含气率β和分相折算速度等对激振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 利用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 ADINA,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水平弯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了管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流型、体积含气率β和分相折算速度等对激振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管结构动态响应表现为低频带内随机振动和周期性振动的混合,响应主频随分相折算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脉动激振力均方根值 FRMS在环状流时最大,长泡状流时最小;β在60%~100%范围内且固定两相平均流速时,FRMS随β的增大而减小;FRMS随分相折算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总结出了水平弯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的机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诱导振动 流固耦合 脉动激振力 任意拉格朗日 -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中双柔性圆柱流激振动响应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万海 李宇寒 +1 位作者 闫术明 马烨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海洋立管、海底管线和浮式平台系泊缆等柔性圆柱结构的流激振动会造成严重的疲劳损伤。目前,关于单根柔性圆柱流激振动的研究较多。为研究多根柔性圆柱系统的流激振动特性,开展了双柔性圆柱流激振动的模型试验。采用模态分析法将试验测... 海洋立管、海底管线和浮式平台系泊缆等柔性圆柱结构的流激振动会造成严重的疲劳损伤。目前,关于单根柔性圆柱流激振动的研究较多。为研究多根柔性圆柱系统的流激振动特性,开展了双柔性圆柱流激振动的模型试验。采用模态分析法将试验测量应变转化为位移。通过分析双柔性圆柱在并列、串列和交错排布方式下的响应位移、控制频率,揭示了双柔性圆柱的流激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圆柱并列排布时,两圆柱的相互作用使结构顺流向位移增大;柔性圆柱串列排布时,受遮蔽效应的影响,下游圆柱控制模态较低。由于柔性圆柱的多模态响应特性,“锁频”区后下游圆柱的位移并未显著增大;柔性圆柱交错排布时,下游圆柱发生“Wake-flutter”,横流向和顺流向的控制频率接近,顺流向的位移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柔性圆柱 流激振动 响应位移 控制频率 排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微结构剖面仪主体结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欣 刘玉红 +1 位作者 宋诗军 王延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1,共5页
垂直微结构剖面仪是获取海洋微结构湍流数据最有效的测量平台,其下降过程中产生的流致振动是影响剖面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剖面仪流致振动的因素,基于ANSYS-Workbench数值仿真平台,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算法,得到了剖面仪流致... 垂直微结构剖面仪是获取海洋微结构湍流数据最有效的测量平台,其下降过程中产生的流致振动是影响剖面仪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剖面仪流致振动的因素,基于ANSYS-Workbench数值仿真平台,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算法,得到了剖面仪流致振动与其结构外形及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减小流致振动为目标,采用单目标优化方法分别对剖面仪主体结构外形及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剖面仪测量精度提高了57%。研究成果为垂直微结构剖面仪及类似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微结构剖面仪 测量精度 流致振动 流固耦合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条流体力传递途径下涡轮泵壳体振动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宝锋 金路 +2 位作者 王晓锋 陈晖 霍世慧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内非定常流体力主要通过流体—壳体以及流体—转子—支承—壳体两条传递途径激励壳体发生振动,对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造成威胁。为获得流体激励下涡轮泵壳体振动特性,建立了两条流体力传递途径下涡轮泵壳体振动响应...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内非定常流体力主要通过流体—壳体以及流体—转子—支承—壳体两条传递途径激励壳体发生振动,对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造成威胁。为获得流体激励下涡轮泵壳体振动特性,建立了两条流体力传递途径下涡轮泵壳体振动响应定量预测方法,利用发动机热试车结果对预测方法的精度及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不同途径下涡轮泵壳体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涡轮泵流体激励壳体振动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壳体振动响应主导频率及幅值,主频幅值误差小于13.85%;壳体的最大振动能量源自于泵内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与壳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壳体途径是涡轮泵流体激励壳体振动的主要来源,其引起的壳体振动响应幅值相比流体—转子—支承—壳体传递途径大2个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离心泵 流体激振 壳体振动 传递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si-steady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erminal Sensitive Bullets with short cylindrical por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Yong-liang Yang Rui Guo +3 位作者 Rong-zhong Liu Liang Chen Bo-yang Xing Bo-bo Zh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633-649,共17页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vital for short cylindrical Terminal Sensitive Bullets(TSB)with lowaspect ratio,especially in terminal trajectory.Currently,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in terms of the TSB andshort cyl...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vital for short cylindrical Terminal Sensitive Bullets(TSB)with lowaspect ratio,especially in terminal trajectory.Currently,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in terms of the TSB andshort cylinder with two free ends,and particularly in this trajectory,where the scanning angleβand rollangle a vary over a broad range between 0°and 180.In this work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are firstconducted to learn the effects of Reynolds number and scanning angle on aerodynamic parameters forshort cylinder with aspect ratio L/D=1.Similar to infinite cylinder,for the short cylinder with two freeends,the drag crisis phenomenon still exists in the critical regime 1.7×10^(5)≤Re≤6.8×10^(5).Then 3D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cylinder and TSBover a broad range of Re,L/D,a and 6.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ime step and grid are presented as well.whenβ3=0,for short cylinder,the drag crisis phenomenon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simulation,but notas obvious as in the wind tunnel test.In some attitudes,there is an obvious Karman vortexin the wake ofshort cylinder and TSB.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ime-averaged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L/D,Re,a&l is discussed.The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and shear layer behavior are obtained for quasi-steadyand unsteady flow.Finally,the effect of end's shape on drag reduction and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is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flows around bluff body Critical regime flow-induced structural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流下螺旋管束流致振动研究
8
作者 翟延飞 丁振宇 +2 位作者 唐迪 杨佳欢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
螺旋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热补偿性优良,用于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中,其壳程内的流致振动(FIV)是诱发换热管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核电站中的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内部螺旋管流致振动问题,建立考虑支撑结构约束下的螺旋管有限元模型,采... 螺旋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热补偿性优良,用于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中,其壳程内的流致振动(FIV)是诱发换热管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核电站中的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内部螺旋管流致振动问题,建立考虑支撑结构约束下的螺旋管有限元模型,采用三阶模态叠加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结构动力学(CSD)耦合方法,研究了相邻管的振动对目标管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阶模态叠加耦合方法能更加精确地模拟换热管振动响应,流场中相邻两管的振动对目标管升力方向上的振动有明显的削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 流致振动(fiv) 模态叠加 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CFD/CSD)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内构件径向支承键流致振动载荷研究
9
作者 艾卫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50,87,共5页
CAP1400堆内构件设计过程中,由于涉及系统性和非线性,径向支承键流致振动载荷的预测是一个难点;传统方法针对单部件,采用线性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据此对径向支承键载荷进行非常保守的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径向支承键流致振动载荷的简... CAP1400堆内构件设计过程中,由于涉及系统性和非线性,径向支承键流致振动载荷的预测是一个难点;传统方法针对单部件,采用线性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据此对径向支承键载荷进行非常保守的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径向支承键流致振动载荷的简化分析方法,可考虑间隙、刚度、摩擦等非线性效应,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建立了CAP1400下部堆内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CAP1400堆内构件比例模型动态特性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形成了功率谱密度载荷和时程载荷的转换方法,并验证了其准确性;通过1∶6比例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时程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利用CAP1400下降环腔的流致振动载荷,对有限元模型加载进行时程分析,得到了不同间隙状态下堆内构件径向支承键的流致振动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1400 径向支承键 功率谱密度(PSD) 流致振动(f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探索圆柱流致振动受力特性
10
作者 魏慧荣 王晓东 李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4期10426-10432,共7页
为了提高圆柱流致振动的研究效率,以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和动网格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 UDF)技术为基础,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分析法,构建圆柱流致振动升力系数预测模型,并探索圆柱升力系数的规律... 为了提高圆柱流致振动的研究效率,以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和动网格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 UDF)技术为基础,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分析法,构建圆柱流致振动升力系数预测模型,并探索圆柱升力系数的规律。结果表明:无论质量比为何值,升力系数随着流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再稳定的趋势,其大值的集中区间在小质量比和较小速度下,最大值对应的流速约为0.4 m/s。综上所述,DNN升力系数预测模型简单高效,实现快速又准确的数据预测,为研究流致振动(flow-induced vibration, FIV)受力特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fiv) 深度神经网络(DNN) 受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