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解动态时空分解框架预测交通流量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挺 杨柳 +2 位作者 刘亚林 张邵华 石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07-3017,共11页
近几年,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STGCN)被引入交通流量预测中,具有良好的时空交通数据建模能力,取得了先进的性能,但是仍存在两个问题:(1)交通流量数据具有很强的时空相关性;(2)静态的预定义图... 近几年,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STGCN)被引入交通流量预测中,具有良好的时空交通数据建模能力,取得了先进的性能,但是仍存在两个问题:(1)交通流量数据具有很强的时空相关性;(2)静态的预定义图难以捕获交通流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时空依赖关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分解框架(spatial-temporal decomposed framework, STDF),它使用了残差连接、遗忘门、更新门,将时间模块和空间模块有机连接起来,以将输入信息进行多层次双维度的分解和预测。此外将STDF进行实例化,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输入交通信号分解的动态时空融合的交通预测模型(decomposed dynamic 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DDSTGCN),它捕捉了交通的时空相关性,并设计了一个动态图学习模块,考虑了空间依赖的动态性质。最后利用两个真实交通流量的数据(在PEMS04和PEMS08的数据集),与现有的交通流量预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率有良好的性能表现,能够有效地完成真实场景下的交通流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预测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 时空相关性 时空融合 动态图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GNN的畸形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坤 陈亮 +3 位作者 谢济铭 刘丰博 陈泰熊 位路宽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3-1351,共9页
针对畸形交叉口交通拥堵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型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融合了LSTM与GNN在畸形交叉口的自适应信号控制。LSTM捕捉时间序列交通数据之间的依赖性,GNN构建车道间的空间交互模型。通过整合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信... 针对畸形交叉口交通拥堵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型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融合了LSTM与GNN在畸形交叉口的自适应信号控制。LSTM捕捉时间序列交通数据之间的依赖性,GNN构建车道间的空间交互模型。通过整合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信息,该模型能够依据实时交通状况动态调整信号灯的相位时长。结果表明:LSTM-GNN自适应控制方案相比传统固定信号控制提高了约17.3%的整体通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LSTM GNN 交通信号控制 畸形交叉口 自适应控制 交通流优化 时空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储层渗透率时变流动模型
3
作者 张瑞 王涛 +4 位作者 王飞 朱旭晨 王艳红 寇双燕 王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3,共12页
高含水油藏在长期的注水冲刷过程中,储层渗透率会发生变化,传统冲刷程度表征参数在描述储层渗透率时变规律时并未考虑临界流速的影响。为此,提出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概念,利用临界流速作为微粒开始运移的速度界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 高含水油藏在长期的注水冲刷过程中,储层渗透率会发生变化,传统冲刷程度表征参数在描述储层渗透率时变规律时并未考虑临界流速的影响。为此,提出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概念,利用临界流速作为微粒开始运移的速度界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水相通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取储层渗透率随有效累计水相通量变化的岭型演化模型,并将其与三维两相油水渗流方程耦合,建立基于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储层渗透率时变流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贝雷岩心在长期的注水冲刷作用下,即使在较低的驱替速度下渗透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倍数水驱下的临界流速(0.006 cm/s)要比常规条件下的(0.015cm/s)更低。考虑临界流速的有效累计水相通量在表征储层渗透率的时变规律时,复杂河流相油藏模型水驱数值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微观下微粒运移引起的储层渗透率时变特征。因此,有效累计水相通量能够较好地描述临界流速影响下的储层渗透率时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有效累计水相通量 渗透率时变 临界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贝叶斯Kriging模型预测混沌时间序列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金菊 朱功勤 +2 位作者 傅建伟 曹天祥 饶卫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于变分贝叶斯及Kriging数学思想,提出了一种含噪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域预测模型。在相空间域中利用变分贝叶斯推断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回归系数,采用Kriging数学方法估计模型中的随机部分,将该模型对含加性高斯噪声的Lorenz及Mackey-Gl... 基于变分贝叶斯及Kriging数学思想,提出了一种含噪混沌时间序列的相空间域预测模型。在相空间域中利用变分贝叶斯推断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回归系数,采用Kriging数学方法估计模型中的随机部分,将该模型对含加性高斯噪声的Lorenz及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含噪混沌时间序列,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以及有效地克服了过拟和现象;同时预测精度对重构相空间的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的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时间序列 预测 相空间 变分贝叶斯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曼宁 高翔 +1 位作者 金福才 武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7,共10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流量守恒、列车编组、中转改编作业时间等约束,构建了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实际路网信息和列车运行图构建案例进行模型与算法验证,结果显示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列车工作计划车流组合与列车运行线选线的2个关键环节,可以为列车工作计划的高效编制提供相关的辅助与决策支持,对提高零散整车运输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散整车 列车工作计划 动态时空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车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流-列流协调的铁路日常重车流调整优化研究
6
作者 李光晔 何世伟 +2 位作者 吴艺迪 王攸妙 迟居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适应日常货物运输需求波动,在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的同时合理利用运力资源,提出考虑车流-列流协调的铁路重车流调整优化方法。以基本运行图为基础构建双层时空网络,以缩短重车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为优化目标,... 为适应日常货物运输需求波动,在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的同时合理利用运力资源,提出考虑车流-列流协调的铁路重车流调整优化方法。以基本运行图为基础构建双层时空网络,以缩短重车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节点流量平衡、列车满轴满重、解编作业时间、车站存车能力、车站接发车能力等约束的同时,完整描述日常车流调整过程中车流和列流的转化过程。为提升模型求解效率,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以我国中部地区实际路网进行案例分析,该方法平均提升OD兑现8.5支,平均兑现率提升比为12.3%,能够缩短重车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及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重车调整 双层时空网络 改进的A^(*)算法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中转的高铁快运时空路径优化模型及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7
作者 万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 以提升运输方案与时变箱流需求间的耦合度为导向,基于既有载客动车组列车捎带运输模式,旨在对考虑箱流中转情形下的高铁快运方案进行优化。鉴于箱流运输方案对列车时空资源占用的双重依赖性,以列车及快运箱为研究对象,构建由4类节点与5类弧段构成的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以快运箱总运达时间最短为目标,考虑列车装载能力、箱流上车、中转及守恒等约束,构建运输方案时空网络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性,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将原问题分解为求解单个快运箱的最短运输路径子问题,并设计以消解违背列车能力约束冲突为核心的上界可行化算法。最后,以西安—兰州高速铁路为背景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算法可快速获得满意解,有效提升列车满载率。此外,与直达运输情形相比,考虑箱流中转可有效解决快运箱的滞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运输方案 箱流中转 时空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rtin变分原理在矩形板动力初值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朝花 毕继红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结构动力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动力分析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动力初值特征 ,而 Gurtin变分原理则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全面反映动力初值特征的变分原理。本文基于位移型 Gurtin变分原理 ,对空间和时间同时离散 ,建立了一种... 结构动力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动力分析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动力初值特征 ,而 Gurtin变分原理则被认为是目前唯一能全面反映动力初值特征的变分原理。本文基于位移型 Gurtin变分原理 ,对空间和时间同时离散 ,建立了一种求解板的动力初值问题的时空有限元法 ,并对两种边界情况板的振动问题进行了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时空元法精确度很高且稳定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rtin变分原理 弹性动力学 初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时空均衡和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小婷 杨健维 +2 位作者 廖凯 何正友 向悦萍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了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时空均衡和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引入交通流理论描述交通路网,建立电动汽车快充负荷时空分布模型;考虑配电网调度和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弹性需求,构建源-荷互动下的快充电... 为了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提出了一种考虑负荷时空均衡和弹性响应的电动汽车快充电价定价策略。引入交通流理论描述交通路网,建立电动汽车快充负荷时空分布模型;考虑配电网调度和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弹性需求,构建源-荷互动下的快充电价定价架构,并基于潮流追踪法从时空双维度推导快充电价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计及电动汽车负荷弹性响应特性,以提升配电网的负荷均衡性为目标,建立快充电价定价策略,并通过迭代算法求解该定价策略。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引导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快充,激励电动汽车用户与配电网友好互动,提升负荷的时空分布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时空分布 快充电价 交通流 负荷均衡 弹性响应 源-荷互动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征层次嵌入的多维时序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文礼 苏宇 +3 位作者 陈玲俐 高欣 程瑛颖 邹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2-153,共12页
开展多维时序特征下的工业实体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在线异常检测,对维护复杂工业系统稳定运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异常检测方法对时序数据高度非线性的时间依赖关系及其模式多样的维度耦合关系分析不足的问题... 开展多维时序特征下的工业实体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在线异常检测,对维护复杂工业系统稳定运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异常检测方法对时序数据高度非线性的时间依赖关系及其模式多样的维度耦合关系分析不足的问题,综合考虑监控数据分布未知导致训练数据中可能掺杂噪声或异常数据的情况,提出双特征层次嵌入的多维时序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对时序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引入流模型仿射机制拓展数据分布并得到时间嵌入变量,捕捉长时间序列的全局及局部特征;与此同时,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将多维输入映射到潜空间,共享时间嵌入的流模型参数,基于门控循环单元对维度间的耦合关系进一步关联分析,充分挖掘多维时序数据的时间依赖性和维度相关性,提高异常检测准确率。在5个权威公开的多维时序数据集上开展实验,与12种典型时序异常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所提算法在多种评价指标上的平均排名均位列第一,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时序异常检测 循环神经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流模型 层次特征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吸入式风洞三维非定常流场时空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艳欣 朱乐乐 +2 位作者 陆文斌 钱海玥 刘越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为了给真空吸入式风洞的气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应用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风洞理论,基于Fluent仿真平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体积法求解雷诺时均方程(RANS),研究三维非定常流场的时空特性及其演化规律。通过建立收缩段和真空罐的数... 为了给真空吸入式风洞的气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应用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风洞理论,基于Fluent仿真平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体积法求解雷诺时均方程(RANS),研究三维非定常流场的时空特性及其演化规律。通过建立收缩段和真空罐的数学模型,确定其特征参数;应用空气动力学知识,抽象流体的边界条件,构建全尺寸三维流体计算域;采用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试验验证算法的置信度,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真空罐容积为2000 m^(3),真空度为3 kPa时可以较好地模拟悬挂发射装置在空中挂飞和投放瞬间的气动载荷。在试验段流场的核心区,其流场品质较好,可以提供0.80 Ma且至少1 s的稳定流场,满足0.40~0.80 Ma且维持至少500 ms稳定流场的设计要求。该研究结论可以为真空吸入式风洞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吸入式风洞 计算流体力学 三维非定常流场 数值模拟 流场品质 时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流场景下列车时刻表与列车容量分配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聪聪 杨立兴 +2 位作者 石俊刚 戚建国 周厚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7,共9页
为缓解城市轨道交通通勤线路中大客流车站及其下游车站的站台拥挤,降低候车乘客的聚集程度和安全风险,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系统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容量资源配置。通过考虑时变客流需求和预留车厢策略,提出城轨列车时刻表与列车容量... 为缓解城市轨道交通通勤线路中大客流车站及其下游车站的站台拥挤,降低候车乘客的聚集程度和安全风险,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系统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容量资源配置。通过考虑时变客流需求和预留车厢策略,提出城轨列车时刻表与列车容量分配协同优化方法。具体地,通过引入列车发车时间、预留车厢数量和客流分配方案相关决策变量,以最小化预留车厢运营成本和站台乘客最大聚集数量为目标,建立列车时刻表与列车容量分配协同优化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其中,采用大M方法构建的客流分配约束能够满足乘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先到先服务原则。为验证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设置4组数值算例进行对比实验,并采用优化求解器Gurobi求解。结果表明,相较于计划列车时刻表方案和两种单一优化策略方案,协同优化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最大乘客聚集数量分别约为60%、52%和31%,降低乘客总等待时间分别约为29%、17%和29%。即协同优化方法能够均衡城轨列车容量的时空分布,从而有效降低站台候车乘客的聚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容量时空分配 协同优化 列车时刻表 大客流场景 站台拥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速凝化学浆液渗透注浆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鹏程 阎学松 +4 位作者 孙星亮 刘志春 段远钊 宁志玮 何佳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68-3680,共13页
速凝双液化学浆液需采用静态混合方式施工,这使得浆液黏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以聚氨酯-水玻璃为典型速凝化学浆液,研究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渗透注浆机制,开展速凝化学浆液黏度时变试验,推导了一维渗透注浆的黏度时空分布方程... 速凝双液化学浆液需采用静态混合方式施工,这使得浆液黏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以聚氨酯-水玻璃为典型速凝化学浆液,研究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渗透注浆机制,开展速凝化学浆液黏度时变试验,推导了一维渗透注浆的黏度时空分布方程、渗透运动方程和注浆压力时空演化方程,进一步推导了三维球形和柱形渗透注浆的黏度时空分布方程、渗透运动方程和注浆压力时空演化方程,建立了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球形和柱形渗透注浆理论;将已有的渗透注浆室内试验成果,以及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与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结果可知,速凝化学浆液黏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与传统的Karol渗透注浆理论相比,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速凝化学浆液渗透注浆理论所预测的渗透半径更接近试验结果,所描述的渗透注浆现象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注浆 速凝浆液 化学注浆 黏度时空变化 注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机动车道混合流通行能力计算及特性分析
14
作者 刘佳慧 王红 +2 位作者 吴景安 朱顺应 沈国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54-2561,共8页
针对非机动车交错行驶、蛇形运动特点,为更合理计算非机动车道混合流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消耗的非机动车道混合流通行能力计算方法。通过武汉市7条非机动车道的饱和时段交通流观测数据,采用本文方法计算该7条非机动车道的混合... 针对非机动车交错行驶、蛇形运动特点,为更合理计算非机动车道混合流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消耗的非机动车道混合流通行能力计算方法。通过武汉市7条非机动车道的饱和时段交通流观测数据,采用本文方法计算该7条非机动车道的混合流通行能力;利用数据拟合与方差分析得到不同隔离方式及宽度下非机动车车速及电动自行车比例对单一非机动车平均时空消耗的影响,进而分析非机动车道的混合流通行能力特性。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自行车比纯人力自行车的单一非机动车平均时空消耗约降低2.15 (m2·s)/辆,电动自行车的运行效率高于人力自行车,对通行能力具有提升作用。基于时空消耗的混合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分析,能克服忽略非机动车行驶特性及多因素简化降低非机动车道混合流通行能力计算精度的弊端,计算原理清晰,便于路上试验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非机动车道 时空消耗 通行能力 混合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卷积长短时记忆模型的城市出租车流量预测
15
作者 周新民 金江涛 +2 位作者 鲍娜娜 袁涛 崔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2,共10页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卷积长短时记忆(ConvLSTM)残差(ACLR)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ConvLSTM、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结构,分别处理出租车流量的时间、空间、和其他特征,挖掘区域兴趣点(POI)数据对出租车流量的影响,有效...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注意力卷积长短时记忆(ConvLSTM)残差(ACLR)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ConvLSTM、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结构,分别处理出租车流量的时间、空间、和其他特征,挖掘区域兴趣点(POI)数据对出租车流量的影响,有效提升交通时空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引入专门的学习元件考虑外部因素和POI密度对交通流量的影响,并利用北京市出租车轨迹数据验证。结果表明:ACLR模型在城市交通流预测中的精度高于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深度时空残差网络(ST-ResNet)、卷积神经网络(CNN)-残差神经单元-LSTM(CRL)循环神经网络、ACFM等模型,在无POI密度和考虑POI密度的情况下,均有助于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ACLA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基本一致,高峰时段也能与真实值较好地吻合,有效提升交通时空特征的提取能力,降低预测误差,使得交通流量预测性能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卷积长短时记忆残差网络(ACLR)模型 交通流量预测 城市出租车 时空特征 残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 被引量:124
16
作者 王式功 董光荣 +2 位作者 杨德保 金炯 尚可政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6-94,共9页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有两个多发中心区,即塔无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以四月份最多;沙尘暴的形成是地形、地表沙尘物质、有利的急浪位置、低层大气的不稳定和锋面过境后的大风五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1951~1987年沙尘暴出现日数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减少的,但不同干旱气候区略有差异;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总的趋势将呈波动式增加(约比1951~1987年的平均值增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变化 趋势预测 风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与暴雨洪涝灾害 被引量:66
17
作者 冯强 王昂生 李吉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7-93,共7页
本文论述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相联系的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特征。我国受东亚季风影响明显,暴雨活动频繁。各地的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暴雨(降水)活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季节性变化和季节内振荡。与之相对应的暴雨洪涝灾... 本文论述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相联系的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特征。我国受东亚季风影响明显,暴雨活动频繁。各地的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暴雨(降水)活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季节性变化和季节内振荡。与之相对应的暴雨洪涝灾害也具有以上的时空变化特征。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受两种不同性质的降水天气——非台风暴雨和台风暴雨的影响,而各沿海省(区)由两者造成的洪涝灾害程度大小也不同。华南地区后汛期中的暴雨洪涝灾害比前汛期的严重。湖南省的降水一年中具有两个峰值,所造成的洪涝灾害也有两个季节性极大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变化 暴雨 洪水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周国华 董岩翔 +3 位作者 刘占元 汪庆华 刘国华 孙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72-79,共8页
以杭嘉湖地区1990年和2002年两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等方法,识别并消除采样和分析误差的影响,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0多年来土壤中As、B、Bi、Cd、Cu、F、I、P、S、Sb、Se、Sn、Tl、V、Zn的... 以杭嘉湖地区1990年和2002年两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等方法,识别并消除采样和分析误差的影响,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0多年来土壤中As、B、Bi、Cd、Cu、F、I、P、S、Sb、Se、Sn、Tl、V、Zn的平均相对累积率超过5%,局部性累积现象尤为突出,预示土壤环境质量面临的巨大压力。为有效监控土壤环境变化及其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加强土壤重金属行为研究,建立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监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 土壤元素 累积速率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秀年 严华生 郭世昌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70,共10页
通过对各种温度资料所作的统计分析,得到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十世纪初以来,总体来讲全球、南半球、北半球均出现了强烈的增温;这种增温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甚至有些区域在某些时段... 通过对各种温度资料所作的统计分析,得到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十世纪初以来,总体来讲全球、南半球、北半球均出现了强烈的增温;这种增温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甚至有些区域在某些时段出现了很强的降温;南北半球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对流层上层的温度变化要强于对流层下层的温度变化;冬季的增温要明显地高于夏季,冬夏温差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时空变化特征 温度 冬季 夏季 变化过程 季节差异 全球变暖 南北半球 南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复垦土壤典型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君宝 刘景双 +1 位作者 王金达 张学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在抚顺矿区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不同覆土类 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时间的土壤样品,对矿山复垦土壤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 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矸石回填覆土后,营养元素含量在覆土... 在抚顺矿区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不同覆土类 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时间的土壤样品,对矿山复垦土壤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 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矸石回填覆土后,营养元素含量在覆土初期恢复较快,覆土中 重金属元素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施(培)肥造成了重金属元素和营养元素含量表层高于30cm 层和60cm层;覆土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输入; 矸石母质中的重金属不存在对覆土耕 作层的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复垦 典型元素 时空变化 土壤 生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