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水油分离的柴油污染土持液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华龙飞 万勇 +1 位作者 陈之祥 李顺群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5-1003,共9页
为探究土体对水油两相非溶混液体的吸持性能以及脱湿过程中孔隙水油分布的演化规律,采用离心机法对不同水油含量土体进行了持液特性测试,并通过离心杯内壁界面改性及体积量测法实现了土中水油混合体的微损收集以及分离定量。在此基础上... 为探究土体对水油两相非溶混液体的吸持性能以及脱湿过程中孔隙水油分布的演化规律,采用离心机法对不同水油含量土体进行了持液特性测试,并通过离心杯内壁界面改性及体积量测法实现了土中水油混合体的微损收集以及分离定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离心过程中土样收缩体变的修正,给出了离心等效吸力与含水率、含油率和油水总含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柴油含量对土体持液特性和孔隙演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污染土的持液特性与柴油含量相关,随着柴油含量增大,土体的进气值及残余含液率均减小,持液能力减弱;经历相同离心荷载作用后,含油量高的土体收缩变形量更小,孔隙含量更大;柴油因极性弱、黏度大、表面张力小而优先填充土中大孔隙,水优先填充小孔隙;相同离心等效吸力作用下,土体的排油和排水速率均与初始柴油含量密切相关,随着吸力增大,孔隙水油比趋于达到同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液特征曲线 柴油污染土 离心机 土体变形 水油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岔哈泉煤的煤质特征和显微组分解离规律
2
作者 武振林 刘鹏 +3 位作者 李国锋 逯波 袁东营 黄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0,共8页
岔哈泉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且煤质优良,研究其煤质特性及显微组分解离规律对于优质煤炭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岔哈泉矿区1号煤为研究对象,结合煤岩学和矿物学视角,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系统分... 岔哈泉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且煤质优良,研究其煤质特性及显微组分解离规律对于优质煤炭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岔哈泉矿区1号煤为研究对象,结合煤岩学和矿物学视角,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系统分析了煤岩组分与矿物的赋存状态,并通过浮沉试验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研究了显微组分的分选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号煤中镜质组含量最高,其次为壳质组,惰质组含量最少;矿物组分主要包括高岭石、菱铁矿、黄铁矿、方解石和石英等,其中硅酸盐矿物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约占矿物总量的78.8%,碳酸盐矿物主要有菱铁矿和方解石,约占矿物总量的19%,矿物的赋存对煤炭加工利用过程具有潜在的影响。此外,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的最佳分选密度分别为1.25~1.30 g/cm^(3)、1.30~1.35 g/cm^(3)和小于1.25 g/cm^(3)。研究成果为岔哈泉矿区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密度梯度离心 分选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分离转速和时间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3
作者 朱纯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84-87,共4页
为研究离心分离转速和时间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参考HJ 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设置4种转速(1000、2000、3000、4000 r/min)和6个时间(1、2、3、4、5、6 min)共24个处理,测定不同浊度水样(4.1、18和30 NTU)的... 为研究离心分离转速和时间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参考HJ 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设置4种转速(1000、2000、3000、4000 r/min)和6个时间(1、2、3、4、5、6 min)共24个处理,测定不同浊度水样(4.1、18和30 NTU)的吸光度值,利用Grubbs单侧检验法进行均值检验,计算最佳处理条件的加标回收率;同时比较原水、离心分离、絮凝沉淀和絮凝沉淀+离心分离4种预处理方式对水样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1、18和30 NTU 3种水样最小吸光度测定值分别为0.183、0.091和0.102,对应的转速和时间均为4000 r/min、4 min;时间结果均值检验G_(6)分别为1.563、1.280、1.524,转速结果均值检验G_(4)分别为1.258、1.333、1.147;经过絮凝沉淀+离心分离(4000 r/min、4 min)预处理的水样加标回收率在98%~102%;同一水样4种预处理方式测定的氨氮含量高低依次为原水>离心分离>絮凝沉淀>絮凝沉淀+离心分离。综合表明,絮凝沉淀+离心分离预处理方式测定氨氮含量对水样浊度的干扰去除效果较佳,本试验条件下较佳的转速和时间分别为4000 r/min和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沉淀 离心分离 氨氮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强化分离铜渣中铜的数值模拟及辅助工业设计
4
作者 高金涛 李忠达 +3 位作者 郭磊 汪增武 兰茜 郭占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由于当前铜冶炼工艺产生的铜渣铜含量比较高,采用传统的电炉贫化技术分离铜液滴时间长、回收率低,因此引入超重力技术对贫化过程进行改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卧式离心机为模型基础,选用转炉铜渣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研究,借助COMSOL Mul... 由于当前铜冶炼工艺产生的铜渣铜含量比较高,采用传统的电炉贫化技术分离铜液滴时间长、回收率低,因此引入超重力技术对贫化过程进行改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卧式离心机为模型基础,选用转炉铜渣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研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模型,模拟铜渣中铜液滴的沉降过程。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重力系数(G)、温度(T)对不同粒径铜液滴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1300℃、G=1的条件下,粒径低于80μm的铜液滴无法自由沉降;在恒定温度下,重力系数以及铜液滴粒径的增加均有利于铜液滴在铜渣中的沉降;温度升高会降低铜渣和铜的黏度,促进二者分离。最后,根据铜液滴的沉降数据,对离心机半径、给料速度等工业参数提出优化建议,以提升铜的回收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离心分离 数值模拟 铜渣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栾智勇 安申法 +4 位作者 高生伟 王阳 朱秀娟 于春辉 于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随着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对油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现有油水分离器已很难达到分离要求,油水分离领域亟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参数、结构参数以... 随着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对油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现有油水分离器已很难达到分离要求,油水分离领域亟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参数、结构参数以及物性参数3个方面探究不同参数对分离器分离性能及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含水体积分数情况下该分离器分离效果都较好,油出口分离效率随着含水体积分数上升而减小,且含水体积分数较高时水出口的含油量较低;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水出口含油量不断增大,油出口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基本不变;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大油出口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基本不变,电机转速为500 r/min时,油出口分离效率为82%,电机转速为1500 r/min时,油出口分离效率增大至97%;在模拟范围内叶片数量与分离效果呈正相关;油密度和油黏度与分离器分离效果均呈负相关,其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差。研究结果可为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器 离心超重力 流场特性 分离性能 含水体积分数 电机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萃取分离钒页岩酸浸液中钒铁的研究
6
作者 王露瑶 张一敏 +2 位作者 薛楠楠 胡鹏程 陈亚宝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离心萃取法是通过高速转动提高两相间的传质,并利用离心力场来实现两相快速分离的萃取方法。为提高萃取剂对钒(V)的萃取效率,强化V(IV)与Fe(II)的分离效果,本研究将离心萃取法应用于钒页岩酸浸液中钒的净化富集工艺。结果表明,在萃原液... 离心萃取法是通过高速转动提高两相间的传质,并利用离心力场来实现两相快速分离的萃取方法。为提高萃取剂对钒(V)的萃取效率,强化V(IV)与Fe(II)的分离效果,本研究将离心萃取法应用于钒页岩酸浸液中钒的净化富集工艺。结果表明,在萃原液初始pH值2.0、有机相组成15 vol.%P204+85 vol.%磺化煤油、相比(O/A)1∶4、萃取时间4 min、萃取温度45℃、转速1 400 r/min的离心萃取条件下,V萃取率为87.67%。与常规萃取相比,离心萃取使V/Fe分离系数由41.78提升至127,钒的萃取饱和容量由52.63 g/L提升至70.45 g/L,表明离心萃取可有效强化钒铁分离效果,并提高钒的萃取饱和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页岩酸浸液 离心萃取 常规萃取 V/Fe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离心干式磁选机预选细粒磁铁矿石粉料的分选机理与试验
7
作者 刘瀟倩 任祥君 +3 位作者 易凡 曾剑武 薛子兴 陈禄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80-4089,共10页
针对现有干式磁选法无法有效分选细粒铁矿石粉料的难题,基于磁场-离心场协同作用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离心干式磁选机。首先,介绍该磁选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矿粒在离心干式磁选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进行分选0~2.0 mm粒级占74.97%的细粒磁... 针对现有干式磁选法无法有效分选细粒铁矿石粉料的难题,基于磁场-离心场协同作用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离心干式磁选机。首先,介绍该磁选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矿粒在离心干式磁选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进行分选0~2.0 mm粒级占74.97%的细粒磁铁矿石粉料试验;最后,分析磁选精矿产品并评估该磁选机的分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磁偶极子力的主导性随矿粒直径减小而增加;当矿粒直径小于0.096 mm时,磁偶极子力成为离心干式磁选的第一主导力,易引起脉石夹带;该磁选机在工作过程中,分选锥旋转产生的切向摩擦力持续有效分散矿石粉料,以螺旋运动形式延长了运动路径,可以降低分选粒度下限;提高分选锥转速和降低磁感应强度,精矿产率和回收率减少,精矿和尾矿铁品位上升;该磁选机能高度选择性分选细粒磁铁矿,在分选锥转速为60 r/min、磁感应强度为0.21 T条件下一次分选,将试样全铁(TFe)和磁性铁(MFe)品位由33.60%和28.57%分别提升至44.53%和40.73%,TFe和MFe回收率分别达到90.38%和97.23%,尾矿TFe和MFe品位分别仅为10.16%和2.49%;该磁选机对该磁铁矿的分选粒度下限达到0.045 m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干式磁选机 细粒磁铁矿 干式预选 分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lcon离心分选机对细粒煤的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陶有俊 陶东平 +2 位作者 刘炯天 赵跃民 张业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3,共3页
由于煤中硫铁矿的低效解离和硫铁矿表面的硫磺富集而引起的天然疏水性以及大量中煤颗粒的存在 ,目前所依赖的泡沫浮选技术往往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脱硫效果。为此 ,采用复合力场的离心重力Falcon分选机 ,对 - 0 .5mm细粒级高硫煤进行了... 由于煤中硫铁矿的低效解离和硫铁矿表面的硫磺富集而引起的天然疏水性以及大量中煤颗粒的存在 ,目前所依赖的泡沫浮选技术往往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脱硫效果。为此 ,采用复合力场的离心重力Falcon分选机 ,对 - 0 .5mm细粒级高硫煤进行了脱硫试验。试验得出了Falcon分选机实际性能指标 ,并比较了Falcon离心分选机和分步释放试验的脱硫降灰效果 ,结果表明 ,前者的精煤全硫在 2 .2 0 %左右 ,后者的精煤全硫为 3.2 0 %左右 ,说明Falcon分选机对细粒煤的脱硫效果优于浮选法。该方法为细粒高硫煤的脱硫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lcon离心分选机 细粒煤 脱硫 离心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武景丽 汪丛伟 +2 位作者 阴秀丽 吴创之 马隆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油分离研究的现状,对蒸馏、分级冷凝、溶剂分离、柱层析和离心分离等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介绍生生物油组分的化学用途。总结了生物油分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油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应重视分级冷凝法,因为...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油分离研究的现状,对蒸馏、分级冷凝、溶剂分离、柱层析和离心分离等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介绍生生物油组分的化学用途。总结了生物油分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物油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应重视分级冷凝法,因为分级冷凝法将能源利用与提取化工产品相结合,经济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蒸馏 分级冷凝 溶剂分离 柱层析法 离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分离技术在黄河泥沙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辛舟 龚俊 黄建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69,共3页
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泥沙分离问题,介绍了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旋流分离技术分离黄河泥沙的原理,分析了分离实验中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分析表明旋流分离器结构参数、操作条件和泥沙浓度对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旋流分离器 黄河泥沙 离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场和离心力场联合分离水/油型乳状液 被引量:17
11
作者 阎军 毛宗强 何向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27,共11页
(1)对搅动下水/油型(W/O)乳状液的静电分离过程作了理论分析,从极化角度对外电场促使水滴聚结的原因给予定量解释;提出极化水滴“二分子”碰撞、聚结的假设,并阐述了极化水滴聚结的动力学过程.(2)采用一种新型(同时具有静电场... (1)对搅动下水/油型(W/O)乳状液的静电分离过程作了理论分析,从极化角度对外电场促使水滴聚结的原因给予定量解释;提出极化水滴“二分子”碰撞、聚结的假设,并阐述了极化水滴聚结的动力学过程.(2)采用一种新型(同时具有静电场和离心力场)静电分离器对水/煤油─Span80乳状液进行了分离实验.分别研究了乳状液停留时间、含水量、电压以及油相粘度等对破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二分子”碰撞、聚结的假设较好地描述了水滴在电场下聚结的动力学过程;破乳实验设备由于使用高速离心场替代传统重力场,使得破乳效果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油型 乳状液 静电分离 离心力场 W/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桐细粒高硫煤的分布特性及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陶有俊 高敏 +4 位作者 何青松 刘汉刚 赵利 刘明亮 吴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44,48,共4页
分析了南桐细粒高硫煤中硫分的分布规律及其煤岩特性,论述了南桐细粒煤中黄铁矿的嵌布特性,并通过在Falcon离心重力场中的分选脱硫试验,研究了微细粒级煤在离心重力场中的分选行为及不同粒级细粒煤的脱硫效果。
关键词 细粒煤 黄铁矿 离心重力选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高梯度磁选机的原理及分选性能预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卢东方 王毓华 +2 位作者 何平波 孙伟 胡岳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介绍旋流高梯度磁选机的基本结构,使用Fluent有限体积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设备的流体力场、磁力场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磁性和非磁颗粒的受力进行计算,预测该设备对某黑钨矿的分选效果。该磁选机磁系为电磁磁系,在有利于物料分散... 介绍旋流高梯度磁选机的基本结构,使用Fluent有限体积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设备的流体力场、磁力场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磁性和非磁颗粒的受力进行计算,预测该设备对某黑钨矿的分选效果。该磁选机磁系为电磁磁系,在有利于物料分散的离心力场中进行高梯度磁选是设备的主要特征。分选指标的预测结果表明:当原矿WO3品位为0.4%时,在低离心场强下,一次分选可得到品位大于20%,回收率大于50%的钨精矿;在高离心场强下,一次分选可得到回收率大于95%,品位大于1%的钨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选机 离心力场 磁力场 仿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萃取器在有色冶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段五华 周秀珠 周嘉贞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8,共5页
介绍离心萃取器的结构、工作过程和性能,综述其在有色冶金中的应用,如铟铁分离、镍钴分离、锆铪分离、稀土元素分离、从硫酸锌溶液中提取锗、氰化浸金贫液处理,所有这些应用都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离心萃取器 综述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子油提取工艺及3种松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越 刘会平 +2 位作者 刘易坤 田丽元 邵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1,共4页
通过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常见松子的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得出马尾松是制备松子油的一种理想原料。采用离心分离法提取松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得到的松子油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过GC-MS... 通过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常见松子的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得出马尾松是制备松子油的一种理想原料。采用离心分离法提取松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得到的松子油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过GC-MS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松子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子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85℃,离心转速6 5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松子油的提取率为60.54%,得率为37.53%,所得松子油理化指标符合国标植物油卫生标准。以亚麻酸和皮诺敛酸标准品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松子油中的十八碳三烯酸主要为皮诺敛酸,3种松子油皮诺敛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0.61%、19.35%和15.65%,其中马尾松松子油中皮诺敛酸的相对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子油 离心分离 脂肪酸 皮诺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分离机中岩屑颗粒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丽 刘洪斌 +1 位作者 杨献平 张明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2-65,151,共4页
岩屑在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沉降阻力、流动分布等已成为钻井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岩屑在钻井液中的运动十分复杂,这些参数很难用纯解析方法获得。文章从岩屑颗粒与液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岩屑在钻井液中的沉降速度、沉降阻力、流动分布等已成为钻井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岩屑在钻井液中的运动十分复杂,这些参数很难用纯解析方法获得。文章从岩屑颗粒与液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入手,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参照经验公式,讨论了固液动态压滤分离机中岩屑颗粒的沉降规律,对动压机内颗粒的受力情况、轴向沉降、离心力场沉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研究,得出了岩屑颗粒离心沉降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固液分离 钻井液 流场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的离心泵叶轮内流动分离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贤芳 刘厚林 +2 位作者 杨洪镔 谈明高 王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57,共7页
离心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极易产生流动分离,严重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为了揭示离心泵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内流动分离的变化规律,对一比转数为73的离心泵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进行了PIV测试和分析,并以流动偏移角和回流强度为参数对测... 离心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极易产生流动分离,严重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为了揭示离心泵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内流动分离的变化规律,对一比转数为73的离心泵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进行了PIV测试和分析,并以流动偏移角和回流强度为参数对测试结果做了量化分析。不同工况的测试结果表明,0.6Qd工况下叶轮内开始出现流动分离,到0.2Qd工况下流动分离已发展充分;随着流量的降低分离泡向流道中部和出口方向移动发展。0.2Qd工况下不同相位的试验结果显示叶轮流道接近隔舌时会出现分离泡,经过隔舌后分离泡迅速发展,远离隔舌后分离泡逐渐消失。流动偏移角的量化分析能够准确反映出叶轮流道内分离泡的数目;回流强度的量化分析表明叶片旋转过隔舌135°后,动静干涉对流动分离的作用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速度 流动分离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固液分离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瑜瑾 刘庆峰 +3 位作者 王江 郑永生 杜青忠 张力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11,共3页
对于处理联合站清罐产生的含油污泥 ,直接掩埋法、焚烧法、生物法和溶剂萃取法等方法因种种原因未能大范围推广。通过自行设计的含油污泥处理流程 ,采用化学法污泥系统脱稳加机械分离法 ,结合固液离心分离技术 ,对含油污泥进行絮凝处理 ... 对于处理联合站清罐产生的含油污泥 ,直接掩埋法、焚烧法、生物法和溶剂萃取法等方法因种种原因未能大范围推广。通过自行设计的含油污泥处理流程 ,采用化学法污泥系统脱稳加机械分离法 ,结合固液离心分离技术 ,对含油污泥进行絮凝处理 ,并采用旋流分离器或螺旋离心机对其进行固液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旋流分离器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油 1 5 % ,污泥经自然干化后可用于铺路 ,其平均分离效率为 91 6 % ;采用螺旋离心机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油0 3% ,污泥可作为农用污泥直接排放 ,其平均分离效率为 98 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油田 固液分离 含油污泥处理 旋流分离器 螺旋离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级钨细泥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晓文 陈江安 +1 位作者 袁宪强 杨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
某钨矿主干流程为重选工艺,钨回收率小于63%,约30%的钨矿物损失于原生钨细泥和由于过粉碎产生的次生钨细泥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该企业重选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钨细泥资源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浮选、离心机重选对比试验研究以及"... 某钨矿主干流程为重选工艺,钨回收率小于63%,约30%的钨矿物损失于原生钨细泥和由于过粉碎产生的次生钨细泥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该企业重选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钨细泥资源进行了高梯度磁选、浮选、离心机重选对比试验研究以及"浮选-离心机重选"联合流程试验研究.采用"浮选-离心重选"联合流程,开路试验获得的钨精矿品位达到32.14%,回收率达到73.51%,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指标,对微细粒钨细泥的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钨细泥 高梯度磁选 浮选-离心机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气液分离器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明虎 范大为 +2 位作者 王宣 马春波 赵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2,136,共4页
根据原始柱状气液分离器样机,设计由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的1#和2#实验样机,开展柱状气液分离器结构的优化实验,分析不同实验样机结构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流量和分流比对压力降的影响,以及分流比和气液比对底流气体流量的影响... 根据原始柱状气液分离器样机,设计由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的1#和2#实验样机,开展柱状气液分离器结构的优化实验,分析不同实验样机结构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流量和分流比对压力降的影响,以及分流比和气液比对底流气体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理想,并最终确定为高效分离器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 离心分离 数值模拟 实验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