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锚撞击作用下沉箱防护结构顶盖损伤特性研究
1
作者 徐万海 李明鎏 +1 位作者 贺子琪 李兆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针对沉箱防护设施的顶盖在落锚撞击作用下的结构损伤问题,本文对沉箱顶盖的撞击损伤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对沉箱式防护结构顶盖的撞击损伤特性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沉箱顶盖进行原尺寸建模,利用落锚碰撞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和精... 针对沉箱防护设施的顶盖在落锚撞击作用下的结构损伤问题,本文对沉箱顶盖的撞击损伤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对沉箱式防护结构顶盖的撞击损伤特性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沉箱顶盖进行原尺寸建模,利用落锚碰撞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和精度,分析开孔对顶盖撞击损伤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落锚撞击位置不邻接开孔时,最大撞击应力出现在撞击位置处,沉箱防护结构整体沉降高度略小,撞击位置处出现的塑性应变较大;落锚撞击位于开孔集中的区域时,开孔附近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沉箱防护结构整体沉降高度略微增大,撞击位置处出现的塑性应变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防护结构 落锚撞击 撞击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防漫顶溃决技术体系构建思考
2
作者 李宏恩 王芳 +1 位作者 王雪冰 张铸 《中国水利》 2025年第6期43-47,52,共6页
近年来多起中小型水库土石坝漫而未溃案例突破了土坝“漫顶即溃”的传统认知。针对水头较低、溃坝下游影响较小的中低土石坝,适宜的坝面防护与泄流技术可延缓漫顶溃决过程,在提升大坝防御超标准洪水能力的同时也为下游群众撤离争取了宝... 近年来多起中小型水库土石坝漫而未溃案例突破了土坝“漫顶即溃”的传统认知。针对水头较低、溃坝下游影响较小的中低土石坝,适宜的坝面防护与泄流技术可延缓漫顶溃决过程,在提升大坝防御超标准洪水能力的同时也为下游群众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基于近年典型水库大坝漫顶案例的出险过程特征,从提升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防漫顶溃决能力角度,梳理了在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工程措施技术、应急抢险技术、风险监控与预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变化环境下超标准洪水内涵定义、多要素作用下漫顶冲蚀特性与溃决机理、坝面防护新型结构、泄洪能力提升改造、应急抢险技术与装备等。为构建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防漫顶溃决技术体系,围绕变化环境下中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与洪水标准确定方法、土石坝漫顶溃决模拟与临界阈值确定方法、土石坝坝面防护新型结构及泄洪能力提升改造技术、土石坝防漫溃应急抢险技术装备集成与示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提升中小型水库土石坝工程韧性与风险防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顶溃坝 洪水计算方法 应急抢险装备 坝面防护结构 土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金属簇绒结构CFRP层合板雷击烧蚀防护性能模拟
3
作者 贾宝惠 杨霄 +2 位作者 单泽众 肖海建 任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15,共10页
簇绒技术具有灵活性高、经济性高等优点,研究发现金属簇绒结构能显著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为探究含新型雷击防护金属簇绒结构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层合板在雷击过程中损伤特性,建立不同结构参数... 簇绒技术具有灵活性高、经济性高等优点,研究发现金属簇绒结构能显著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为探究含新型雷击防护金属簇绒结构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层合板在雷击过程中损伤特性,建立不同结构参数下含金属簇绒结构CFRP层合板电-热耦合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仿真模型的损伤样貌、损伤区域及损伤扩展趋势与实验相吻合,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含金属簇绒结构CFRP层合板的烧蚀表面积降低至基准件的8.06%;金属丝间距对高电势区域面积和区域形状有影响,金属丝间距对雷击烧蚀面积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防护 金属簇绒结构 烧蚀损伤 热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爆炸毁伤与防护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营 杜志鹏 +11 位作者 陈赶超 王诗平 侯海量 李晓彬 张攀 张伦平 孔祥韶 李海涛 郭君 姚术健 王志凯 殷彩玉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共58页
大型水面舰船和潜艇是支撑海军空间立体化作战的主要装备和移动平台,随着战斗部毁伤威力和制导精度的日益提高,加之毁伤载荷的多元化,其生存环境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因而开展舰艇爆炸毁伤与防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爆炸载荷下舰艇... 大型水面舰船和潜艇是支撑海军空间立体化作战的主要装备和移动平台,随着战斗部毁伤威力和制导精度的日益提高,加之毁伤载荷的多元化,其生存环境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因而开展舰艇爆炸毁伤与防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爆炸载荷下舰艇结构的毁伤与防护是一个涉及爆炸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性问题,仍存在诸多难题有待研究。针对其中涉及的若干关键问题,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在舰艇爆炸载荷特性、毁伤响应机制及其防护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概述,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舰艇爆炸毁伤与防护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未来舰艇高效毁伤与防护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结构 爆炸载荷 毁伤机理 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舰船圆筒型水下防护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博文 聂晨曦 +2 位作者 姬祥 明付仁 张阿漫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目的]针对传统“空舱-液舱-空舱”三舱型防护结构重量大、防护效率较低的问题,探讨圆筒型水下防护结构的防护性能。[方法]建立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的数值模型,通过典型的结构接触爆炸算例,验证ALE算法的精度;然后在此基础... [目的]针对传统“空舱-液舱-空舱”三舱型防护结构重量大、防护效率较低的问题,探讨圆筒型水下防护结构的防护性能。[方法]建立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算法的数值模型,通过典型的结构接触爆炸算例,验证ALE算法的精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传统的三舱型防护结构和圆筒型防护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相同药量水下接触爆炸后的应力、应变最大值以及能量吸收等特征参数,从而得到各自的防护性能。[结果]结果显示,圆筒型防护结构防御纵壁的位移小于防水纵壁的位移,这与传统三舱型防护结构的规律相反;甲板、双层底结构吸收的能量相比传统防护结构少了9.92%,具有明显的垂向抗变形优势。[结论]研究表明,圆筒型防护结构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其毁伤程度更低,可为水下防护结构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型防护结构 接触爆炸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 毁伤破坏 吸能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的应用
6
作者 时述峰 孔祥振 +2 位作者 方秦 杨亚 高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3,共15页
为了将新型泡沫混凝土动态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到防护结构中,首先开展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试验;随后利用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并将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S-DYNA中Soil and Foa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 为了将新型泡沫混凝土动态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到防护结构中,首先开展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试验;随后利用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并将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S-DYNA中Soil and Foa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开展以梯度泡沫混凝土作为分配层的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的数值模拟,探讨梯度泡沫混凝土层界面层数和排列方式对组合式防护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与Soil and Foam模型相比,新模型在应力波传播和损伤破坏方面预测更好,泡沫混凝土层界面层数和排列方式对作用在主体结构上的应力以及分配层的损伤破坏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弹塑性损伤模型 组合式防护结构 梯度分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储层损害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徐豪飞 马宏伟 +3 位作者 尹相荣 赵旭斌 刘学功 赖南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超低渗透储层由于其特殊的孔喉特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外来流体的悬浮物含量与结垢性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如何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降低储层损害与有效保护储层孔喉成为高效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关键。以新疆油田某区块为例,通过储层敏感性... 超低渗透储层由于其特殊的孔喉特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外来流体的悬浮物含量与结垢性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如何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降低储层损害与有效保护储层孔喉成为高效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关键。以新疆油田某区块为例,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与注入水结垢分析,明确了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损害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具有中等偏强的水敏、较强的盐敏以及中等偏强的碱敏性损害;混合注入水容易产生以Ca2+为主的不溶性结垢,导致堵塞注水管线及储层孔喉。因此,超低渗透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储层保护措施,更要严格控制注入水水质,从而有效地保护储层,为长期高效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储层 注水开发 储层保护 损害因素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穿河工程水毁灾害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金池 孟国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9,共8页
在我国,管道运输作为长距离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这也使得管道安全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其中,管道与河流的交叉工程直接受到河床演变过程的影响,成为埋设管道设计,保证管道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管道运输作为长距离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这也使得管道安全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其中,管道与河流的交叉工程直接受到河床演变过程的影响,成为埋设管道设计,保证管道安全的关键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我国石油管道穿河工程的水工保护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穿河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等诸多方面,有的已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和严重环境影响,本文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提出了管道埋设水工设计中应注意的特殊河床演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毁灾害 管道 交叉工程 河床演变 埋设 施工 水工保护 水工设计 河流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XS油藏长期水驱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9
作者 熊山 王学生 +3 位作者 张遂 赵涛 庞菲 高磊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吐哈WXS油藏经过24年注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注入水对储层的长期冲刷和浸泡导致储层敏感性发生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定量分析、高压压汞实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分析目标储层长期注水前后岩石矿物成分和黏土组成、渗透率和... 吐哈WXS油藏经过24年注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注入水对储层的长期冲刷和浸泡导致储层敏感性发生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全岩定量分析、高压压汞实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分析目标储层长期注水前后岩石矿物成分和黏土组成、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等变化的基础上,针对水淹层岩心和油层岩心分别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注水冲刷容易造成目标储层黏土矿物含量下降,增强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而导致储层在长期水驱后敏感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与敏感类型及储层所属层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在后期注水及储层改造中应针对不同部位储层的敏感性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孔隙结构 储层敏感性 黏土组成 伤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载荷特性及其作用下的舰船毁伤与防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阿漫 明付仁 +2 位作者 刘云龙 李帅 王诗平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54,196,共17页
从水下爆炸研究的重要性和基本物理现象入手,阐述水下爆炸载荷特性及其作用下的舰船毁伤与防护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进展与现状,以及存在的关键难题。针对存在的难题,阐述主要的水下爆炸理论、模型与方法。在理论和计算研究方面,阐述气... 从水下爆炸研究的重要性和基本物理现象入手,阐述水下爆炸载荷特性及其作用下的舰船毁伤与防护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进展与现状,以及存在的关键难题。针对存在的难题,阐述主要的水下爆炸理论、模型与方法。在理论和计算研究方面,阐述气泡动力学统一理论、水下爆炸瞬态强非线性气-液-固全耦合模型与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流固耦合FSLAB基础工业软件。在实验研究方面,阐述水下爆炸代替性实验方法,以及模型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水下爆炸载荷及其作用下舰船毁伤与防护领域的理论分析、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并对此进行讨论,旨在为水下爆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流固耦合 舰船毁伤 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喉结构对CO_2驱储层伤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唐梅荣 张同伍 +2 位作者 白晓虎 王泫懿 李川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在CO_2驱提高采收率的过程中,CO_2与原油、基质矿物的相互作用会对储层孔喉结构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揭示孔喉结构对CO_2驱储层伤害程度的影响,利用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结合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确定岩心样品的孔喉堵塞程度... 在CO_2驱提高采收率的过程中,CO_2与原油、基质矿物的相互作用会对储层孔喉结构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揭示孔喉结构对CO_2驱储层伤害程度的影响,利用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结合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确定岩心样品的孔喉堵塞程度,评价了不同孔喉结构的岩心样品在CO_2驱过程中的伤害程度,明确了CO_2驱储层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O_2驱过程中产生的沥青质沉积及酸化作用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很小,实验岩心样品的孔隙度降幅为1%左右,而渗透率受到的伤害程度较高,Ⅲ类孔隙结构岩心的渗透率降幅达20.55%,且渗透率越低、孔喉结构越差,渗透率受到伤害的程度越高;孔喉堵塞程度与孔喉结构参数成正相关关系,孔喉结构越差,中值半径越小,越容易发生孔喉堵塞;Ⅰ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孔喉堵塞程度较低,Ⅲ类孔隙结构岩心的孔喉堵塞程度明显增高,最高可达到34.32%。该研究结果可为CO_2驱现场高效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喉结构 CO2驱 储层伤害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舰导弹对舰船侵彻及内爆毁伤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继锋 戴文喜 +3 位作者 徐豫新 吴国民 周心桃 王树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62-165,共4页
利用有限元仿真程序,分析了反舰导弹侵彻舰船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过载响应,获得了战斗部侵入舱体后的位置信息,据此确定出弹靶舱室内爆的初始条件,开展了模拟舱室抗装药内爆的结构设计和静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舰导弹能够穿透高强度... 利用有限元仿真程序,分析了反舰导弹侵彻舰船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过载响应,获得了战斗部侵入舱体后的位置信息,据此确定出弹靶舱室内爆的初始条件,开展了模拟舱室抗装药内爆的结构设计和静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舰导弹能够穿透高强度钢制舷体,在目标内实现内爆效应;模拟舱室在内爆情况下发生因焊接缝裂开致结构垮塌;加厚壁结构弯曲变形吸收冲击波能,局部凹陷,整体无破坏,能够起到防护重要舱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 防护 内爆 侵彻 结构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舱室在战斗部内爆下的载荷及毁伤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涛 陈威 +3 位作者 彭帅 施锐 柴威 李晓彬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目的]探讨有/无防护舱壁结构对典型舱室在战斗部内爆下载荷及毁伤特性的影响,指导舰船重要舱室的防护设计。[方法]设计典型的双舱结构模型,以大舱室模拟爆炸当舱,小舱室模拟重要舱室,开展常规钢制舱壁与多层含液防护舱壁这2种舱室结构... [目的]探讨有/无防护舱壁结构对典型舱室在战斗部内爆下载荷及毁伤特性的影响,指导舰船重要舱室的防护设计。[方法]设计典型的双舱结构模型,以大舱室模拟爆炸当舱,小舱室模拟重要舱室,开展常规钢制舱壁与多层含液防护舱壁这2种舱室结构在6.12 kg TNT带壳装药内爆作用下的载荷及毁伤对比试验,分析破片及冲击波载荷特性,以及结构破口及变形毁伤特征。[结果]结果显示,柱锥形战斗部前端产生的破片的飞散角基本一致,且前端的破片数量少于环向破片数量;爆炸冲击波有明显的角隅汇聚特点,冲击波能量会随结构的强弱发生流向改变,整体能量更易向结构较薄弱处倾泻;在冲击波和破片的联合毁伤下,常规钢制横舱壁中心会产生大破口,而多层含液防护舱壁则仅迎弹面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及少量破片穿孔,背弹面结构完整;多层含液防护舱壁能有效阻止爆炸能量传递至邻舱,但会加剧爆炸当舱的结构毁伤。[结论]“疏堵”(舱壁加强或减弱)防护设计方法在舰船重要舱室防护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内爆 防护舱壁 冲击波 破片 结构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苏码头构造储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骁 春兰 +1 位作者 向斌 魏文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4-96,共3页
针对四川盆地苏码头构造偏强水敏储层易产生水敏、液锁等储层损害现象,利用油气井储层损害实验及矿场评价方法,分析了油气井储层损害主要因素及机理,进行了油气井开发前期钻井、固井、射孔、试油、储层改造以及采气过程中的储层损害类... 针对四川盆地苏码头构造偏强水敏储层易产生水敏、液锁等储层损害现象,利用油气井储层损害实验及矿场评价方法,分析了油气井储层损害主要因素及机理,进行了油气井开发前期钻井、固井、射孔、试油、储层改造以及采气过程中的储层损害类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技术,并探索出适合四川盆地苏码头构造储层保护的配套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四川盆地油气田开发起到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机理研究 敏感性 渗透率 苏码头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水工泄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火坤 张建伟 李松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119,共5页
逐渐积累的损伤会使水工泄流结构中特定部分的质量或刚度损失而引起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这都将在模态测量中有所反映,以结构模态参数为基础,准确判断泄流结构所存在的损伤(特别是水下部位),对整个泄水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以水工泄... 逐渐积累的损伤会使水工泄流结构中特定部分的质量或刚度损失而引起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这都将在模态测量中有所反映,以结构模态参数为基础,准确判断泄流结构所存在的损伤(特别是水下部位),对整个泄水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以水工泄流结构中的弧形钢闸门及混凝土导墙结构为例,研究了基于结构模态参数的水工泄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方法对泄流结构不同位置相同程度的损伤以及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泄流结构的损伤,对基于振动响应的泄流结构无损动态检测及其水下部位隐患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流结构 模态参数 模态应变能 损伤识别 水工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部近距爆炸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防护能力的理论评估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典 侯海量 +2 位作者 朱锡 陈长海 李茂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8,共9页
为改善当前战斗部近距爆炸下基于单纯抗爆或抗穿甲载荷开展防护结构设计的不足,本文中建立了战斗部近距爆炸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防护能力的理论评估模型,提出了联合作用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的防护能力需同时满足抗弹性能和整体变形破坏两... 为改善当前战斗部近距爆炸下基于单纯抗爆或抗穿甲载荷开展防护结构设计的不足,本文中建立了战斗部近距爆炸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防护能力的理论评估模型,提出了联合作用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的防护能力需同时满足抗弹性能和整体变形破坏两方面要求。具体步骤为:首先计算战斗部爆炸后的联合毁伤载荷,然后基于抗弹理论模型评估夹芯复合舱壁结构的抗弹性能。若满足要求,则进一步根据联合作用理论模型校核夹芯复合舱壁结构在冲击波和破片群联合作用下是否满足整体变形破坏要求,判据为后面板是否产生撕裂、破口破坏。与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此理论评估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毁伤载荷 夹芯复合舱壁结构 防护能力 整体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保护及其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成松 姚金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从结构破损分析着手 ,探讨了结构保护的思路、目标和方法。特别提出结构熵的概念 ,认为加强对环境的调控和改善人为因素对结构的正向作用 ,通过外界的负熵流的输入抵消系统内部正熵的产生并保证有一定负熵盈余 ,是结构保护的最基本原则... 从结构破损分析着手 ,探讨了结构保护的思路、目标和方法。特别提出结构熵的概念 ,认为加强对环境的调控和改善人为因素对结构的正向作用 ,通过外界的负熵流的输入抵消系统内部正熵的产生并保证有一定负熵盈余 ,是结构保护的最基本原则。预计 2 1世纪的结构是高强、高效、长寿并具有自保护功能的新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构件 结构可靠性 结构破损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耸构筑物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文兵 赵高博 +2 位作者 马志宝 杨伟强 李学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3-415,共13页
我国一些矿区面临着高耸构筑物下压煤技术难题。矿区高耸构筑物具有高度大、横断面小、重心高、支撑基础底面积小等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构筑物,其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较敏感。在分析了高耸构筑物自身特性及其采动变形特征基础... 我国一些矿区面临着高耸构筑物下压煤技术难题。矿区高耸构筑物具有高度大、横断面小、重心高、支撑基础底面积小等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构筑物,其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较敏感。在分析了高耸构筑物自身特性及其采动变形特征基础上,从采动变形理论、数值模拟、变形监测技术、保护技术等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高耸构筑物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包括高耸构筑物与地基、基础协同变形理论、工作面开采对高耸构筑物变形影响数值(物理)模拟分析、实时高效精准监测技术、地基精准注浆加固技术、基础抗变形改造技术、高耸构筑物动态调斜技术、源头减损技术等;并展望了高耸构筑物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的4个发展方向:地表移动变形多指标作用下高耸构筑物采动变形规律,采动地表沉陷规律与高耸构筑物变形传导机理,高耸构筑物实时高效精准变形监测技术,高耸构筑物精准保护技术,以便形成地表高耸构筑物“变形小-监测精-保护准”的综合理论与技术体系,为高耸构筑物下安全高效采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构筑物 开采沉陷 采动损害与保护 沉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模型的油藏优势通道形成微观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康 穆龙新 姜汉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基于实际疏松砂岩油藏优势通道发育特征,建立了考虑微粒运移及附加压力损耗的动态孔隙网络模型,对控制优势通道形成的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不同孔喉结构及工作制度下优势通道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网络模型基础上,针对孔... 基于实际疏松砂岩油藏优势通道发育特征,建立了考虑微粒运移及附加压力损耗的动态孔隙网络模型,对控制优势通道形成的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不同孔喉结构及工作制度下优势通道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网络模型基础上,针对孔喉中微粒脱落、运移、堵塞等行为建立数学模型,并考虑由优势通道引起的附加压力损耗,最终建立可模拟优势通道微观发育的网络模型;通过对比所建网络模型与实际优势通道发育特征,验证了网络模型的正确性,初步明确了孔喉半径动态变化与优势通道规模的关系;具有孔喉半径较大、配位数较多、形状因子较大等初始孔喉特征的储层,更易形成优势通道,驱替压差对其也有较大影响,总之,微粒在孔喉中堵塞与疏通所形成的平衡关系对优势通道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该研究可为此类油藏储层伤害研究及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注水开发 优势通道 网络模型 孔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防护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破坏过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旭东 刘凯欣 +2 位作者 闫鸿浩 李晓杰 王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1-545,共5页
通过数字高速摄影技术和动态电测技术,对马蹄形地下防护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行了缩比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底部是整个马蹄形结构最为脆弱的部分,需要重点防护。在结构内层加装钢板或其他高强度防护材料会显著提高... 通过数字高速摄影技术和动态电测技术,对马蹄形地下防护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行了缩比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底部是整个马蹄形结构最为脆弱的部分,需要重点防护。在结构内层加装钢板或其他高强度防护材料会显著提高该种结构的抗冲击能力。结构的破坏是一个动态累积的过程,而材料的抗拉强度直接影响这类结构的抗毁伤能力。通过获得的实验数据验证了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于地下防护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破坏过程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态破坏 数字高速摄影 地下防护结构 抗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