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Damage Evaluation in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by 3S technology
1
作者 ZHAN Xiao-guoEngineer,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10,China TAN De-baoSenior Engineer,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10,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0-52,共3页
The evaluation method, model and process for the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condition by GIS,RS and GPS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for setting up disaster condition database, dyke database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 The evaluation method, model and process for the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condition by GIS,RS and GPS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for setting up disaster condition database, dyke database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damage database are presented. An index of flood damage degree(FDD)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disaster loss and divide flood and waterlogging area is suggested. The value of flood damage degree can be calculated as follows :taking the various disaster losses of sample area in a base year as standard value and computing the ratios of various disaster loss valu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years to the standard flood disaster loss values, then summing up the weighted ratios.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the value of flood damage degree in the every year. The macroscopic flood disaster distribution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values of flood loss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evaluation method 3S(GIS RS GPS) flood damage degre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油田长3油藏注水伤害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志颖 唐鑫禹 +3 位作者 姬振宁 朱静怡 张占辉 熊礼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90-3200,共11页
为明确陇东油田低渗油藏注水伤害机理,以长3储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从储层内在因素到外在工程因素出发分析储层注水伤害机理的综合分析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为明确陇东油田低渗油藏注水伤害机理,以长3储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从储层内在因素到外在工程因素出发分析储层注水伤害机理的综合分析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分析储层自身的岩石物性及孔隙结构,采用联合可视化微流控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实验方法分析外来注入水对低渗油藏的伤害规律。结果表明:造成长3储层堵塞的内在因素是该层位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直径都是小于20μm的小孔,储层物性较差,液相在储层中的渗流阻力较大,并且黏土矿物组成主要是高岭石与伊利石等速敏性矿物,易发生微粒运移而堵塞储层;造成堵塞的外在工程因素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而产生垢体微粒,垢体微粒与黏土微粒会在孔喉通道处经历堵塞-突破的过程,导致注入压力波动式上升,同时注入水会携带垢体微粒与黏土微粒运移至油藏深部,在油藏深部聚集并加重堵塞,严重降低水驱的波及范围。研究成果明确了长3油藏的注水伤害规律,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储层损害 核磁共振(NMR) 微流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冰区航行船舶破舱进水过程研究
3
作者 李红霞 陈晔 +1 位作者 陈灵棋 黄一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1-692,共12页
世界上首个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建成,为高纬度地区能源供应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高纬度地区海面可能出现浮冰,浮动核电站若与浮冰发生碰撞,可能导致破舱进水,威胁作业安全。本文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并结合离散元... 世界上首个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建成,为高纬度地区能源供应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高纬度地区海面可能出现浮冰,浮动核电站若与浮冰发生碰撞,可能导致破舱进水,威胁作业安全。本文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并结合离散元理论,提出一种碎冰区船舶破舱进水数值仿真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破舱进水过程及碎冰区航行阻力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以自主设计的某船型核电平台为例,考虑碎冰分布的随机性,采用上述方法模拟了浮式核电平台在碎冰区的破舱进水过程,分析了流入舱内的碎冰对进水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在船体结构上的冲击载荷。研究结论可为冰区船舶破舱进水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舱进水 碎冰 离散元方法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机制的地震-滑坡-堰塞湖洪水作用下山区建筑群抗灾性能评估
4
作者 李钢 赵迪 +1 位作者 董志骞 李宏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7,共17页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降雨充沛,高山峡谷地区易爆发大规模滑坡,滑坡体启动后迅速入江堵断河道形成堰塞坝,引发溃决洪水,造成巨大的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设施安全。为定量化解析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降雨充沛,高山峡谷地区易爆发大规模滑坡,滑坡体启动后迅速入江堵断河道形成堰塞坝,引发溃决洪水,造成巨大的灾害链危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设施安全。为定量化解析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成灾过程,通过耦合Newmark刚体滑块理论、Rockfall Analyst物理模型和基于浅水波方程的溃决洪水演进物理模型构建该灾害链过程模拟方法,进而建立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作用下山区临河建筑群抗多灾性能评估框架。以西南山区某临河村镇建筑群为例,分析评估震损建筑群在溃坝洪水接续作用下的抗多灾性能,并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对村镇建筑选址规划和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了较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堰塞湖-溃决洪水 灾害链 多灾害 物理机制 临河建筑群 损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汶川震损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嘉伟 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1,共10页
崩塌、滑坡等形成的松散物质常为山洪灾害提供重要泥沙物源。汶川“5·12”地震灾区存在大量不稳定边坡与潜在的滑坡、崩塌风险区。构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于该区域复合山洪灾害的早期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形、地质... 崩塌、滑坡等形成的松散物质常为山洪灾害提供重要泥沙物源。汶川“5·12”地震灾区存在大量不稳定边坡与潜在的滑坡、崩塌风险区。构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于该区域复合山洪灾害的早期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形、地质及气象水文等方面筛选出10个评价因子,应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两种先进的集成学习算法和逻辑回归、随机森林两种常见算法分别构建汶川县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等定量指标对比各模型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分类评价指标,两种集成学习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拥有更高的分类预测能力;分类准确率方面,XGBoost模型(0.903)与LightGBM模型(0.903)优于随机森林模型(0.900)与逻辑回归模型(0.864);精确率方面,LightGBM模型(0.887)略优于XGBoost模型(0.882),优于随机森林模型(0.872)与逻辑回归模型(0.802);根据不同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结果,XGBoost模型(0.904)与LightGBM模型(0.904)具有近乎同等的分类性能,略优于随机森林模型(0.902),逻辑回归模型最差(0.869);对易发性图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两种集成学习模型的易发性分区结果与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模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对各分区崩滑点密集程度的计算,两种集成学习模型的结果较为可靠,LightGBM模型在识别和预测崩滑高易发区域方面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震损区 滑坡 崩塌 山洪灾害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灾害损失信息系统—FLOODIS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秀万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借助遥感技术,设计出一个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一洪灾损失信息系统FLOODIS,为损失评估模型提供评估区域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以及经系统内专家模块处理后的专题信息,同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多种方式输出。
关键词 灾害损失 信息系统 洪水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压驱损伤增透机理实验
7
作者 段宝江 蔡振华 +4 位作者 钱继贺 吴婧 李奇 孙新浩 吴飞鹏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压驱注水技术为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新途径,而低渗岩石的高压注水损伤增透特征,是深入认识压驱机理和探究工艺参数界限的关键。借助真三轴压驱注水流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分析压驱注入排量、多轮次压驱方式对注入压力变化和岩... 压驱注水技术为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新途径,而低渗岩石的高压注水损伤增透特征,是深入认识压驱机理和探究工艺参数界限的关键。借助真三轴压驱注水流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分析压驱注入排量、多轮次压驱方式对注入压力变化和岩石损伤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岩石压驱损伤增透过程实质为岩石内部孔隙喉道张启连通、微观裂纹损伤迭代演化,直至串联、扩展成宏观裂缝的过程,表现为膨胀起裂、损伤演化和破坏失稳3个特征阶段;压力曲线存在明显的起裂、破裂特征压力值,两者随压驱排量提高而增大,差值和响应时间间隔减少,控制压力在两个特征压力值之间,有利于促进压驱的均衡增透;岩石损伤破坏程度随排量提高而逐渐加剧,分别呈现非破裂增渗特征、裂纹性增透特征和宏观张裂特征;多轮次断续递增排量压驱方式可激励岩石呈现渐进式损伤增渗特征,较恒排量压驱可显著降低中孔升压速率,有效避免憋压,促进压驱均衡损伤增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以均衡增透为目标的压驱注水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驱注水 岩石损伤增透特征 多轮次压驱 均衡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泄洪孔口对特高拱坝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堃 王维浩 黄红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我国强震区200 m以上的特高拱坝,在动力响应较为显著的中上部坝体通常布置多层泄洪孔口,有必要就孔口及闸墩结构对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金沙江上游旭龙特高拱坝为研究对象,对坝体布置泄洪孔口与不设泄洪孔口两种方案,考虑混... 我国强震区200 m以上的特高拱坝,在动力响应较为显著的中上部坝体通常布置多层泄洪孔口,有必要就孔口及闸墩结构对拱坝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金沙江上游旭龙特高拱坝为研究对象,对坝体布置泄洪孔口与不设泄洪孔口两种方案,考虑混凝土的动力损伤效应,从拱坝整体应力及变形、坝体损伤、拱坝极限承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坝身泄洪孔口结构对大坝整体的刚度、强度影响较小,合理的泄洪孔口布置对于拱坝主坝体的抗震安全性能影响有限;但由于闸墩的悬挑、截面变化以及孔口对坝身的削弱作用,闸墩根部与坝体交界处、上游闸墩大梁连接处等位置在强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损伤,需开展抗震设计;对于表、中两层泄洪孔口布置拱坝而言,两层孔口之间的坝体部位也是抗震安全的薄弱环节,需采取针对性抗震措施以增强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抗震安全性 混凝土损伤 泄洪孔口 旭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法的矿井突水风险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桑兴旭 罗五洲 +1 位作者 钟平 杨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7-402,共6页
矿井突水是威胁煤矿开采的重大隐患,通过定量化评价煤矿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能够及时预测煤矿水害严重程度,提高煤矿水害防治水平。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某煤矿为例,根据影响矿井突水的各类主要指标,采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各指标... 矿井突水是威胁煤矿开采的重大隐患,通过定量化评价煤矿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能够及时预测煤矿水害严重程度,提高煤矿水害防治水平。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某煤矿为例,根据影响矿井突水的各类主要指标,采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了山东省济宁市某矿井工作面的突水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与矿井实际情况也基本一致。该方法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各类风险因素,同时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考虑了专家主观经验和钻孔数据的客观规律,为矿井开采前的突水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组合赋权 贴近度 垂面距离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邹强 周建中 +3 位作者 周超 宋利祥 郭俊 杨小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系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以乡镇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系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以乡镇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并通过变换组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危险等级和易损等级,并结合风险等级分区矩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等级。最后,以荆江分洪区为典型研究区域,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与实际调研情况一致,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可推广到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价 指标化 可变模糊集 风险等级 荆江分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上游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罗潋葱 秦伯强 朱广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2-476,共5页
利用太湖入流区域的湖州和宜兴两地46年(1957~2002)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降水在不同季节内的分配情况及多年变化规律和周期性特征。研究发现,46年来在整个全年降水中,汛期降水量约占60%左右,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 利用太湖入流区域的湖州和宜兴两地46年(1957~2002)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降水在不同季节内的分配情况及多年变化规律和周期性特征。研究发现,46年来在整个全年降水中,汛期降水量约占60%左右,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35%和15%左右,并逐年递增。就递增趋势而言,冬季较夏季平缓。从旱涝等级的分析结果判断,1974年以前基本以轻旱为主,1974~2002年间具有旱涝交替特征。在所有灾害年中,84.8%的年份为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年。从谱分析结果判断,年降水量具有20年的主振荡周期和3.3年、2.2年的次周期,并出现与太阳黑子变化反位相的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少雨期,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为多雨期。根据降水的周期性特点,本世纪初的20年中,太湖流域将呈现少雨特征,但并不排除气候异常造成在部分年份出现较大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降水 旱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灾损失评估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傅湘 纪昌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2-435,共4页
在分析洪灾损失评估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洪灾损失评估的统一指标 ,它包括人员伤亡损失、经济财产损失、生态环境损失与灾害救援损失四部分。为全面反映灾情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 洪灾损失 评估指标 研究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艳艳 陆吉康 +1 位作者 郑晓阳 凌志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2期7-13,共7页
结合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的研制工作 ,从 GIS的应用开发角度 ,系统阐述了设计和开发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步骤和技术特征。该系统集基础信息处理、模型运算、结果查询、专题图制作、报表输出等于一体 ,建立了与洪水数值... 结合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的研制工作 ,从 GIS的应用开发角度 ,系统阐述了设计和开发上海市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步骤和技术特征。该系统集基础信息处理、模型运算、结果查询、专题图制作、报表输出等于一体 ,建立了与洪水数值模型和用户实时添加方案的动态关联 ,整个系统开放、灵活、实用 ,为上海市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损失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上海 GIS 洪水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中开发区注聚区块套管损坏原因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晓玲 郭雷 +1 位作者 李自平 刘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45,共2页
近几年来 ,随着聚合物驱油方式的工业化应用 ,萨中开发区注聚区块葡一组油层部位套管损坏井数急剧增加。套损的加剧直接影响着聚驱井网的正常生产 ,同时危胁着周围水驱井网的安全。通过研究注聚区块葡一组套损特点 ,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葡... 近几年来 ,随着聚合物驱油方式的工业化应用 ,萨中开发区注聚区块葡一组油层部位套管损坏井数急剧增加。套损的加剧直接影响着聚驱井网的正常生产 ,同时危胁着周围水驱井网的安全。通过研究注聚区块葡一组套损特点 ,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葡一组油层部位套损的主要原因 ,分析认为套损加快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聚驱井网部分井长期超破裂压力注入聚合物溶液 ,导致油层破裂、出砂损坏套管 ;二是注聚后主力油层压力上升的同时 ,易在油层变差部位及二类连通的河间薄差层形成异常高压层 ,使通过该部位的多口油水井套管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损坏原因 聚合物驱油方式 井网 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艳艳 刘树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8-606,共9页
洪水管理经济评价是践行洪水管理治水方略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洪灾损失评估以及洪水管理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现有的防洪经济理论与方法已难以... 洪水管理经济评价是践行洪水管理治水方略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洪灾损失评估以及洪水管理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综述了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现有的防洪经济理论与方法已难以满足洪水管理决策对经济评价的要求。强调建立完善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体系,扩展评价内容和范围,深入开展非工程措施效益、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公平等评价方法的研究是中国今后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管理 经济评价 洪灾损失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洪区二维洪水演进及洪灾风险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孝德 陈惠君 沈晋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44-250,共7页
建立了二维洪水演进的隐式差分模型,用以进行君山滞洪区的洪水模拟计算,在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支持下,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不同时刻洪水淹没图、洪水演进不同时刻的水深分布图、流速分布图及洪灾风险图。此结果可为当地... 建立了二维洪水演进的隐式差分模型,用以进行君山滞洪区的洪水模拟计算,在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支持下,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不同时刻洪水淹没图、洪水演进不同时刻的水深分布图、流速分布图及洪灾风险图。此结果可为当地防洪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洪水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洪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2010年中国洪涝灾情的频率规模关系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邱海军 曹明明 胡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本文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概念,对洪涝灾情的1950-2000年的变化动态,特别是频率与规模的关系做了定量的分析,划分了风险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区。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60年来洪涝灾害的受灾和成灾面积不断增大,而因灾死亡人口和倒塌房屋间... 本文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概念,对洪涝灾情的1950-2000年的变化动态,特别是频率与规模的关系做了定量的分析,划分了风险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区。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60年来洪涝灾害的受灾和成灾面积不断增大,而因灾死亡人口和倒塌房屋间数总体上不断减少。(2)洪涝灾害因灾死亡人口数、受灾面积和倒塌房屋间数与累积频率的关系与著名的古登堡-里查德关系类似,呈现良好的幂律关系。(3)通过借鉴地质灾害领域相关可接受风险概念,划定了洪涝灾害的年因灾死亡人口数的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灾情的界线。(4)本文只是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概念,试探性的对洪涝灾害进行了探索,在将来的研究中还有待继续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情 频率规模 可接受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5
18
作者 万金红 张葆蔚 +4 位作者 谭徐明 马建明 张念强 刘建刚 李云鹏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过程中评估实施主体、评估资料来源、评估指标选取、评估指标阈值区间确定、灾害级别确定、评估模型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下一阶段标准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情 评估标准 实施主体 评估指标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穿河工程水毁灾害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金池 孟国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9,共8页
在我国,管道运输作为长距离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这也使得管道安全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其中,管道与河流的交叉工程直接受到河床演变过程的影响,成为埋设管道设计,保证管道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管道运输作为长距离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这也使得管道安全问题变得重要起来。其中,管道与河流的交叉工程直接受到河床演变过程的影响,成为埋设管道设计,保证管道安全的关键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我国石油管道穿河工程的水工保护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穿河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等诸多方面,有的已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和严重环境影响,本文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提出了管道埋设水工设计中应注意的特殊河床演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毁灾害 管道 交叉工程 河床演变 埋设 施工 水工保护 水工设计 河流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后基于泄流激励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动态检测与损伤评估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火坤 练继建 +2 位作者 杨敏 张琦 彭文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68,共5页
以泄流荷载作为激励源,基于泄流激励对结构产生的动力响应,在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模态一致性函数(MCF),解决通过CMIF指示函数拾取峰值是结构真实模态频率还是噪声引起的虚假模态频率(如水流噪声频率)的主观性难题,有... 以泄流荷载作为激励源,基于泄流激励对结构产生的动力响应,在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模态一致性函数(MCF),解决通过CMIF指示函数拾取峰值是结构真实模态频率还是噪声引起的虚假模态频率(如水流噪声频率)的主观性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泄流激励下结构模态识别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遭受汶川大地震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结构进行了泄流激励条件下的现场动力测试与模态识别,同时对拦河闸结构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损伤程度条件下的耦合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拦河闸结构损伤评估样本库,最后进行了拦河闸结构损伤评估;通过拦河闸现场围堰检查结论与本检测结果的比较,两者吻合较好。所提出的方法可为泄流结构的灾后检测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便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泄流激励 拦河闸 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