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浮动基准面概念的讨论 被引量:29
1
作者 林伯香 孙晶梅 +1 位作者 刘起弘 李博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94-97,共4页
浮动基准面方法是将相对固定基准面的一份静校正量分解成两部分,并分别在动校正前、后应用的一种处理手段,这种分解是以CMP道集为单位的。实际上浮动基准面还是水平基准面,只是不同CMP的水平基准面高程可以变化。进行了浮动基准面概念... 浮动基准面方法是将相对固定基准面的一份静校正量分解成两部分,并分别在动校正前、后应用的一种处理手段,这种分解是以CMP道集为单位的。实际上浮动基准面还是水平基准面,只是不同CMP的水平基准面高程可以变化。进行了浮动基准面概念的讨论,指出了对浮动基准面概念的误解,并用理论模型说明了采用错误浮动基准面概念对速度分析和叠加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基准面 CMP道集 动校正 静校正量 速度分析 叠加 高程 概念 水平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法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苏勤 吕彬 +2 位作者 田彦灿 王西文 王宇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0-562,共3页
复杂构造成像已成为制约山前带地震勘探的瓶颈,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其自身算法及适应性的限制,在此类地区难以准确成像。对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选择,从理论上分析了浮动面偏移相对于固定面偏移的优势所在,通过对Kirchhoff积... 复杂构造成像已成为制约山前带地震勘探的瓶颈,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其自身算法及适应性的限制,在此类地区难以准确成像。对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选择,从理论上分析了浮动面偏移相对于固定面偏移的优势所在,通过对Kirchhoff积分法和波动方程两种方法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积分法在山前带叠前偏移中更加适用。最后,对山前带二维测线的偏移效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基准面 叠前深度偏移 山前带 KIRCHHOFF积分法 偏移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加速度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潘宏勋 方伍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3,6+5+130,共8页
常规叠加速度分析方法虽然业已成熟,然而常规动校正方程是基于炮、检点处于同一水平基准面的假设,在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即使采用浮动基准面的方法,其速度分析误差也不容忽视。本文提出的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加速度分析方法,应用双平方根... 常规叠加速度分析方法虽然业已成熟,然而常规动校正方程是基于炮、检点处于同一水平基准面的假设,在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即使采用浮动基准面的方法,其速度分析误差也不容忽视。本文提出的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加速度分析方法,应用双平方根方程计算反射波的旅行时间,可适用于地形起伏剧烈地区。文中用模型数据和野外地震资料对该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固定基准面静校正法相比,用该法计算的叠加速度比较可靠,所得速度谱的聚焦效果更好,能获得较多的浅层速度信息,构造特征也刻画得更清晰。文中方法为地表起伏剧烈地区地震资料的速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基准面 浮动基准面 静校正 起伏地表 叠加速度分析 双平方根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静校正误差浮动基准面方法 被引量:23
4
作者 林伯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1-617,共7页
基准面是静校正计算中的一个最重要参数。静校正计算时一般假设射线在近地表附近为垂直传播,这种假设往往与射线实际传播的路径不符。如果选择不同的基准面,相应的速度分析和叠加结果也会不同。本文分析了静校正误差与基准面位置、低速... 基准面是静校正计算中的一个最重要参数。静校正计算时一般假设射线在近地表附近为垂直传播,这种假设往往与射线实际传播的路径不符。如果选择不同的基准面,相应的速度分析和叠加结果也会不同。本文分析了静校正误差与基准面位置、低速带结构的关系,并通过理论和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浮动基准面对速度分析结果和静校正计算误差的影响,提出了最小静校正误差浮动基准面的确定方法。在此浮动基准面上求取的叠加速度仅取决于低速带底板下伏介质的速度,而与地形、低速带无关。利用此法做静校正,所获得的叠加速度可以直接用于时深转换;动校正后的时间均方差较小,有利于实现同相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浮动基准面 最小静校正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岭山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世青 孟小红 +3 位作者 王双喜 王兆湖 李家俊 褚玉环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大、小兴安岭山地地表大多被火山岩、火山岩风化形成的残余物和腐植土所覆盖,地震资料中普遍存在较强的折射波和多次折射波,资料的信噪比很低;此外,该区低、降速层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静校正问题突出,为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方... 大、小兴安岭山地地表大多被火山岩、火山岩风化形成的残余物和腐植土所覆盖,地震资料中普遍存在较强的折射波和多次折射波,资料的信噪比很低;此外,该区低、降速层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静校正问题突出,为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研究。针对山地地表起伏大的特点,采用了浮动基准面方法;针对低、降速层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特点,采用了折射静校正和微测井静校正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折射波强的特点,采用了t-x域叠前相干压制方法;针对叠加剖面随机噪声严重的特点,采用了f-x域随机噪声衰减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采用上述处理手段,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增强了同相轴的连续性,突出了反射波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基准面 低信噪比 折射静校正 叠前去相干噪声 叠后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山结合部近地表速度结构与静校正方法研究——以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贺晟 高锐 +6 位作者 贺日政 刘金凯 酆少英 管烨 蔡勋育 James.H.Knapp Francis T.Wu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盆山结合部位近地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以横穿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某二维地震测线为例,通过分析盆地、盆山结合部和山区的典型单炮记录,确定了一套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层析静校正流程——对起伏地表的高程进行... 盆山结合部位近地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以横穿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某二维地震测线为例,通过分析盆地、盆山结合部和山区的典型单炮记录,确定了一套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层析静校正流程——对起伏地表的高程进行平滑,将其作为浮动基准面;在该基准面上应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计算炮、检点静校正量,并应用于数据体上;之后对该数据体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等常规处理,再应用高程法计算浮动基准面到最终基准面的炮、检点静校正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盆山结合部资料中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塔里木盆地 盆山结合部 近地表结构 初至波 层析反演方法 高程静校正方法 浮动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动基准面的两步法静校正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治凡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6-136,共1页
本文提出RG线所对应的空间位置是真正的浮动基准面的概念,论述了水平校正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的优点,指出当前在某盆地所采用的“浮动基准面”是一种固定基准面,而不是浮动基准面。在这个基准面上叠加成像,使反射时间(t0)、速度受... 本文提出RG线所对应的空间位置是真正的浮动基准面的概念,论述了水平校正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的优点,指出当前在某盆地所采用的“浮动基准面”是一种固定基准面,而不是浮动基准面。在这个基准面上叠加成像,使反射时间(t0)、速度受到歪曲,也给偏移带来严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线 浮动基准面 两步法静校正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地震数据处理中不同基准面校正方法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锴 杨顺军 刘宜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2-788,共7页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地解决山前地震数据的基准面校正问题.基于2个典型的理论数据进行静校正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详细测试,证明当面对近地表高程剧烈起伏与横向速度变化非常剧烈的山前带地震数据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是最合理与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保证后续的深度成像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校正 静校正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共中心点浮动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静校正方法研究及效果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对于山区地震勘探,开展静校正研究是资料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静校正精度与剖面质量密切相关,准确的静校正取决于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应用。本文在分析了复杂山区特点以及静校正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好山区静校正,仅限于普通的方... 对于山区地震勘探,开展静校正研究是资料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静校正精度与剖面质量密切相关,准确的静校正取决于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应用。本文在分析了复杂山区特点以及静校正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好山区静校正,仅限于普通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四个关键点人手,即风化层延迟时的求取、基准面的确定、校正速度的研究以及表层模型的建立等。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做了介绍,展示了合成延迟时法十等效速度模型反演十变速浮动基准面(地震参考面)静校正等综合技术在太行山区(山西沁源、大寨)、伊J;1丘陵山区等复杂地表区应用的例子。显著的处理效果表明,严重的山区静校正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满足了地下构造的叠加成像,提高了勘探精度及其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静校正 复杂山区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成图技术在库车坳陷亚肯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雷 杨子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6-487,共2页
库车坳陷亚肯北地区地表起伏大,深层特殊岩性地质体分布不均,制约了该区的圈闭落实。常规的圈闭研究均在固定基准面地震数据下开展,而复杂地区基于固定基准面的地震预测深度与实钻深度误差较大,为此,在研究区开展了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变... 库车坳陷亚肯北地区地表起伏大,深层特殊岩性地质体分布不均,制约了该区的圈闭落实。常规的圈闭研究均在固定基准面地震数据下开展,而复杂地区基于固定基准面的地震预测深度与实钻深度误差较大,为此,在研究区开展了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变速成图技术研究,其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基准面而言,该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地震预测精度,为复杂地区圈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亚肯北地区 浮动基准面 变速成图 模型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浅层气藏识别的地震处理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志德 赵忠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7-865,818,共9页
鉴于浅层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次数少、受近地表变化影响大、采集变观造成局部数据缺失等原因,应用常规针对中深层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不能满足浅层气藏识别与描述的要求。本文基于大庆长垣构造多个三维地震区块浅层气地震资料处理实践... 鉴于浅层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次数少、受近地表变化影响大、采集变观造成局部数据缺失等原因,应用常规针对中深层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不能满足浅层气藏识别与描述的要求。本文基于大庆长垣构造多个三维地震区块浅层气地震资料处理实践,应用了四项针对性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叠前数据规则化、振幅属性约束空变切除、浮动基准面叠前时间偏移、CRP道集四维噪声压制。与常规处理成果相比,浅层气目标处理成果的品质得到提高,表现在资料的频带展宽、信噪比提高、断层清晰,采集变观区域资料缺口变小,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增强,且浅层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藏 叠前数据规则化 空变切除 浮动基准面 噪声压制 最大有效炮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值应是等效低速带的静校正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伯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6-660,共5页
本文讨论了复杂地表条件下数据处理中与静校正有关的等效低速带、浮动基准面、固定基准面等概念 ;阐明当前常用的两步法静校正中的 RG值代表等效低速带相对固定基准面的静校正量 ;对地震数据应用静校正高频分量后 ,t0 零点对应于等效低... 本文讨论了复杂地表条件下数据处理中与静校正有关的等效低速带、浮动基准面、固定基准面等概念 ;阐明当前常用的两步法静校正中的 RG值代表等效低速带相对固定基准面的静校正量 ;对地震数据应用静校正高频分量后 ,t0 零点对应于等效低速带的顶界面 ;通过理论记录说明低速带速度、厚度横向变化对时深转换的影响 ,当低速带结构横向变化较大时 ,叠加速度也随着变化 ,故时深转换必须考虑低速带对叠加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带 静校正量 时深转换 叠加速度 浮动基准面 顶界面 复杂地表条件 等效 带结构 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浮动基准面的选择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蔚亚 赵艳平 陈世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属于双复杂地区,为减小固定基准面在地震资料静校正中引起的误差,时间域的地震资料处理常在浮动基准面上进行。对比平均静校正量浮动基准面、高程浮动基准面和固定基准面对地层反射波自激自收时间的影响,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属于双复杂地区,为减小固定基准面在地震资料静校正中引起的误差,时间域的地震资料处理常在浮动基准面上进行。对比平均静校正量浮动基准面、高程浮动基准面和固定基准面对地层反射波自激自收时间的影响,指出在地表起伏较大、低降速层较厚的黄土塬地区,高程浮动基准面可以更好地降低地表高程剧变及较厚低速层对地震资料处理的影响。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也证明,采用高程浮动基准面在速度分析和动校拉伸畸变切除控制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黄土塬地区 地震资料处理 浮动基准面 平均静校正量 自激自收时间 速度分析 动校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浮动基准面为参考面的构造成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永华 余梦珍 +1 位作者 李桂林 贾曙光 《河南石油》 1998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地表高差变化大的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已较普遍地采用以浮动基准面为参考面的处理方法。如何对这种资料进行解释成图,文中提出了两种归位到水平基准上的校正方法,并给出了校正公式。为消除填充速度的影响,提出建立高精度平均速度场... 在地表高差变化大的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已较普遍地采用以浮动基准面为参考面的处理方法。如何对这种资料进行解释成图,文中提出了两种归位到水平基准上的校正方法,并给出了校正公式。为消除填充速度的影响,提出建立高精度平均速度场的方法。指出解释成果时,要注意是针对何种参考面,否则由于构造形态有较大差别,而给钻探工作造成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构造图 浮动基准面 地质构造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振华 袁明生 +2 位作者 阎玉魁 陈志勇 由福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7-500,共14页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 ,由于静校正问题往往与低信噪比、地下构造复杂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因此需要在多个处理环节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分析研究 ,并做好每一步处理工作 ,其中包括浮动基准面选择与野外高程校正、折射波的拾取、静校正时窗、非地... 在复杂地表条件下 ,由于静校正问题往往与低信噪比、地下构造复杂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因此需要在多个处理环节进行认真而细致的分析研究 ,并做好每一步处理工作 ,其中包括浮动基准面选择与野外高程校正、折射波的拾取、静校正时窗、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速度分析与 NMO、切除等关键步骤的反复试验 ,以选取最合理的参数 ,并配合先进的静校正软件 ,可获得理想的静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条件 静校正方法 浮动基准面 非地表一致性 折射波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地表动校叠加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进海 梁波 +2 位作者 朱敏 齐俊宁 李登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9-43,共5页
随着地震勘探进入四川盆地周边大山区以及盆地内低、降速带极其严重的复杂近地表区,即便是采用最佳拟合的浮动基准面来处理,其剩余动校正量也足以破坏浅、中层数据叠加成像。研究动校时差理论发现,动校正量客观地存在于野外采集记录中,... 随着地震勘探进入四川盆地周边大山区以及盆地内低、降速带极其严重的复杂近地表区,即便是采用最佳拟合的浮动基准面来处理,其剩余动校正量也足以破坏浅、中层数据叠加成像。研究动校时差理论发现,动校正量客观地存在于野外采集记录中,它不仅与炮检距有关,而且还与近地表、地下速度结构紧密相关,而与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结果则无关。因此,动、静校正应该是相互独立而有序的两件事,不应该把两者混在一起,更不应该先作静校正、后作动校正。这是近些年来在研究浮动基准面所没有触及的实质性问题。为此,在分析大山区复杂近地表数据受剩余动校正量的实际影响之后,提出了把动、静校正分开,先作动校正、后作静校正处理,视浮动基准面为静校正中一个概念的一套真地表动校叠加技术。该技术方案既适应复杂近地表情况,又满足了各种复杂条件的要求,处理的地震资料浅、中层成像普遍得到改善,也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为后续的深度偏移处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地表 动校正 剩余动校正量 浮动基准面 地震资料处理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文熙 梁春燕 +4 位作者 杨文斌 李全胜 文一华 朱美勤 苟第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1期53-55,共3页
静校正始终是陆上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静校正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震资料处理的质量。在我国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震勘探中的静校正问题尤其突出,地表一致性假设和地震勘探的水平层状模型假设都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在这种情... 静校正始终是陆上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静校正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震资料处理的质量。在我国西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震勘探中的静校正问题尤其突出,地表一致性假设和地震勘探的水平层状模型假设都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再按照地表一致性校正,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提出采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波场延拓表层模型静校正、平滑静校正等几种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表一致性 浮动基准面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表区基准面和静校正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50
18
作者 刘治凡 毛海波 +1 位作者 邵雨 李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基于模型观测 ,用水平的和浮动的 4种基准面计算静校正值 ,分别用两步法和一步法作静校正 ,研究复杂地表结构条件下各种基准面和静校正方法的校正精度。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水平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 ,时间剖面反演深度误差最小 ;当基准面... 基于模型观测 ,用水平的和浮动的 4种基准面计算静校正值 ,分别用两步法和一步法作静校正 ,研究复杂地表结构条件下各种基准面和静校正方法的校正精度。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水平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 ,时间剖面反演深度误差最小 ;当基准面远离地表时 ,水平基准面一步法静校正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非水平基准面两步法或一步法静校正 ,基准面的起伏越大 ,反演的深度误差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 静校正方法 复杂地表区 校正精度 模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速公路柔性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19
作者 李爱怀 张晓炜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S1期51-55,共5页
介绍高速公路各层路面的摊铺技术,全自动找平装置和浮动基准梁的应用,分析各层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设备配套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在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施工中,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平整度。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平整度 浮动基准梁 摊铺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电路监控器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法谦 《铁道通信信号》 2013年第12期10-12,共3页
在不影响原有轨道电路调整状态工作特性的前提下,轨道电路监控器与轨道继电器并接,对轨道电路电压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进行检测、判断,提高轨道继电器的返还系数,解决轨道电路因生锈而造成的分路不良及道床漏泄大而发生的红光带。
关键词 分路不良 浮动基准 安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