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浮游藻类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王超 毕磊 +5 位作者 赵伦 陈希 袁思光 唐文忠 张鋆 张屹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数量季节变化基本同步;藻密度大于1000万L^(-1)时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增强,藻密度小于等于1000万L^(-1)时相关性减弱。结果表明:藻类生长对数期高锰酸盐指数快速增加,藻类生长稳定期和衰退期藻密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减弱。总干渠过流时间与藻类的生长周期基本对应,藻类培养试验得到高锰酸盐指数释放率为0.017 mg/106,藻类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增量的平均贡献在50%以上。研究表明浮游藻类是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渠道藻类防控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中线总干渠 高锰酸盐指数 浮游藻类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I方法的洱海蓝藻水华遥感监测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娇 陈莉琼 陈晓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8-725,共8页
利用1999 2014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浮游藻类指数(FAI)方法识别、提取洱海蓝藻水华信息,进而获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为进一步分析洱海蓝藻水华发生规律及监测预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999 2014年洱海夏、秋季多次发生蓝藻水... 利用1999 2014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浮游藻类指数(FAI)方法识别、提取洱海蓝藻水华信息,进而获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为进一步分析洱海蓝藻水华发生规律及监测预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999 2014年洱海夏、秋季多次发生蓝藻水华,以小型水华为主(水华面积在10 km^2以内),大型水华现象主要发生在2003、2006、2013年,其中2006年水华面积最大,达到42 km^2.除近岸湖湾区域容易产生蓝藻堆积外,洱海蓝藻大型水华主要发生在洱海北部和中部区域,南部发生频次较少.近岸区域蓝藻堆积从春季开始,中心水域水华发生在夏末和秋季(8 11月),其中大型水华集中发生在10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蓝藻水华 浮游藻类指数 LANDSAT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23年青海湖刚毛藻水华矢量数据集
3
作者 张娟 姚晓军 段红玉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458-472,共15页
刚毛藻是一种底栖丝状绿藻,具有细长的细胞形态和微小的毛状突起。刚毛藻生长和附着特性使其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在强大风力作用或自身生理恶化条件下会脱离基质、漂浮在水面形成黄绿色水华。刚毛藻水华在青海湖沿岸浅水区频繁暴... 刚毛藻是一种底栖丝状绿藻,具有细长的细胞形态和微小的毛状突起。刚毛藻生长和附着特性使其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在强大风力作用或自身生理恶化条件下会脱离基质、漂浮在水面形成黄绿色水华。刚毛藻水华在青海湖沿岸浅水区频繁暴发,破坏生态景观并降低旅游价值,亟需开展全湖区刚毛藻水华监测并掌握其时空变化规律。基于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 MSI无云遥感影像,采用浮游藻类指数法(Floating Algae Index,FAI)和人工目视修订获得青海湖1986-2023年5-10月刚毛藻水华矢量数据集,给出了每个水华斑块的位置、面积、长度及遥感影像数据源等信息。本数据集经过无人机影像验证后具有较高精度,可为政府部门及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及时掌握青海湖刚毛藻生长动态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水华 LANDSAT Sentinel-2 浮游藻类指数法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监测巢湖蓝藻水华爆发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东彦 尹勋 +5 位作者 佘宝 丁玉婉 梁栋 黄林生 赵晋陵 郜允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5-306,共12页
湖泊蓝藻水华的精准动态监测,可为水利及环保部门评价污染水体的防治效果、优化和调整防治政策提供依据。论文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TM/OLI、HJ-1B CCD/IRS和NPP-VIIRS三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 湖泊蓝藻水华的精准动态监测,可为水利及环保部门评价污染水体的防治效果、优化和调整防治政策提供依据。论文以巢湖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TM/OLI、HJ-1B CCD/IRS和NPP-VIIRS三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实现巢湖水域范围提取,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浮游藻类指数(Floating Algae Index,FAI)提取2010~2014年共22景巢湖蓝藻的爆发区域。进一步的,对NDVI和FAI两种方法计算的蓝藻爆发区域进行对比分析,评价Landsat、HJ-1B以及VIIRS三种影像数据对巢湖蓝藻水华空间和时间的监测效果及适用性,进而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不同气象因子对蓝藻水华爆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NDVI指数,FAI指数(Landsat和HJ-1B数据为主,VIIRS数据辅助)能降低薄云对蓝藻水华提取效果的影响,可提高蓝藻水华爆发区域、程度的识别能力;(2)气象因子中气温和日照时长加重了蓝藻水华爆发的严重程度,降水则对蓝藻水华的爆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论文引入VIIRS卫星影像研究巢湖蓝藻水华爆发,利用FAI指数降低薄云对蓝藻水华爆发面积提取精度的影响,取得的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巢湖蓝藻水华动态监测系统开发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持,有利于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在安徽省“河长制”和“湖长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指数 归一化水体指数 VIIRS影像 巢湖蓝藻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分浒苔和马尾藻的遥感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金松 韩震 刘瑜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8,共5页
浒苔和马尾藻是我国近海藻类灾害事件中两种常见的大型漂浮藻类。鉴于在浒苔灾害爆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马尾藻的出现,给藻类灾害遥感监测带来很多困难,该文根据浒苔和马尾藻的实测光谱数据和MODIS影像上提取的两种藻类光谱数据提出了区... 浒苔和马尾藻是我国近海藻类灾害事件中两种常见的大型漂浮藻类。鉴于在浒苔灾害爆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马尾藻的出现,给藻类灾害遥感监测带来很多困难,该文根据浒苔和马尾藻的实测光谱数据和MODIS影像上提取的两种藻类光谱数据提出了区分浒苔和马尾藻的指数算法(USI)及马尾藻指数算法(SI)。并使用2013年6月20日MODIS 1B数据,设定USI算法的阈值为[0.251734,0.353013]和SI算法的阈值0.640227,成功地实现了南黄海海域爆发的大型藻类灾害事件中浒苔和马尾藻两种主要藻类的区分,所得到的马尾藻主要集中分布在青岛附近海域,总量约占藻类总量的3.7%,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藻类 浒苔 马尾藻 指数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2000-2015年) 被引量:46
6
作者 唐晓先 沈明 段洪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84,共9页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通过收集2000-2015年晴好天气下2478景MODIS Terra和Aqua影像,利用浮游藻类指数,提取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巢湖蓝藻水华覆盖面积、暴发频率以及持续...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通过收集2000-2015年晴好天气下2478景MODIS Terra和Aqua影像,利用浮游藻类指数,提取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巢湖蓝藻水华覆盖面积、暴发频率以及持续时间都在增加,每年最初暴发时间提前.从分布上来看,西巢湖依然严重,中巢湖、东巢湖水华暴发面积较以往大大增加;过去16年内巢湖蓝藻水华暴发频率持续增长,其中2007年最为严重,2008-2010年暴发频率出现缓和,此后又出现增长趋势.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蓝藻水华的情况,为巢湖科学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蓝藻水华 时空分布 巢湖 浮游藻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1C卫星CZI载荷的黄海绿潮提取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锦超 刘建强 +1 位作者 丁静 陆应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共11页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是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其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ZI)在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搭载有相同传感器的HY-1D卫星发射,双星组网观测,可形成3天2次的高频次、大范围对海观测能力,在海洋漂浮...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是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其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ZI)在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搭载有相同传感器的HY-1D卫星发射,双星组网观测,可形成3天2次的高频次、大范围对海观测能力,在海洋漂浮藻类、海洋溢油等目标探测方面具备优异的效能。高空间分辨率光学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海洋环境信息,给特定目标的识别提取带来一定干扰。本研究面向HY-1C卫星CZI载荷开展中国近海漂浮藻类识别提取的业务化应用需求,发展基于藻类缩放指数与虚拟基线高度融合的海洋漂浮藻类识别提取算法,算法优选适用于无短波红外波段国产数据的虚拟基线高度指数来增强藻类信号,通过藻类缩放指数滑动窗口运算,有效剔除高空间分辨率光学数据中的复杂干扰信息,实现了基于CZI数据的海洋漂浮藻类高精度提取,且具有较好的计算运行效率。此外,结合准同步高分卫星16 m多光谱数据,开展CZI数据含藻像元的不确定性分析,发现CZI数据反演结果对近海小斑块漂浮藻类存在不可忽视的高估现象。研究还指出,光学数据用于漂浮藻类监测,其不确定性不仅来源于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差异,还与海洋漂浮藻类形态特征的空间分异性有关。明晰海洋漂浮藻类的形态学空间分异特征,将有助于提高光学数据反演结果的精度,并阐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一号C卫星 海岸带成像仪 绿潮 藻类缩放指数 虚拟基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DPSO算法的呼伦湖藻华遥感监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萌萌 青松 +2 位作者 杜雨春子 袁瑞强 顺布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2,80,共8页
水体富营养化所引起的藻华爆发现象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呼伦湖为研究区,采用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的光谱匹配(SMDPSO)算法提取藻华,以浮游藻类指数(FAI)的分类结果作为验证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然后分析2009-2018年藻华... 水体富营养化所引起的藻华爆发现象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呼伦湖为研究区,采用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的光谱匹配(SMDPSO)算法提取藻华,以浮游藻类指数(FAI)的分类结果作为验证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然后分析2009-2018年藻华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此算法应用于黄海。结果表明:SMDPSO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呼伦湖藻华,与FAI分类结果之间的R^(2)为0.97,RMSE为0.22 km^(2);呼伦湖藻华爆发于7-8月,且主要出现在湖泊边缘;SMDPSO算法既可以较好地识别以蓝藻为优势门的呼伦湖藻华,也可以提取黄海的浒苔(绿藻);SMDPSO算法不仅保留了光谱指数法精度高的特点,而且它还具有成本低、参数少、无需人工干预的优势。该研究为藻华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有助于控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华 SMDPSO算法 浮游藻类指数(fai) Landsat-8 OLI 遥感监测 呼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