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ussian、ECOSAR模型的紫外/次氯酸体系降解含卤阻燃剂的产物预测与毒性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志磊 范勇杰 +3 位作者 陈洁洁 杨婧 吴春山 孙启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含卤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难降解且具有生物毒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部分含卤阻燃剂会残留在水体并排放到水环境造成累积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亟需探寻有效的降解去毒方法.本研究通过Gaussian与ECOSAR模型预测了四氯双... 含卤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难降解且具有生物毒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部分含卤阻燃剂会残留在水体并排放到水环境造成累积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亟需探寻有效的降解去毒方法.本研究通过Gaussian与ECOSAR模型预测了四氯双酚A(TCBPA)、四溴双酚A(TBBPA)、十溴二苯乙烷(DBDPE)等3种典型含卤阻燃剂在紫外/次氯酸(UV/Cl)体系中的光催氧化降解路径与产物毒性.结果表明,UV/Cl体系中的含氯自由基(RCS)与羟基自由基(·OH)易攻击阻燃剂分子结构上键能较低、Fukui指数较高的位点,促使C—Cl键、C—Br键、C—C键等因为受到攻击而断裂,进而降解阻燃剂.同时,利用ECOSAR模型评估发现降解产物的急性毒性LC_(50)-96 h均低于100 mg·L^(-1),佐证了UV/Cl体系对含卤阻燃剂降解的有效性,并降低其环境危害.因此,采用Gaussian计算、ECOSAR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更加便捷地预测阻燃剂降解路径与产物毒性特征,为深入揭示UV/Cl体系光催氧化降解含卤阻燃剂机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 Fukui指数 ECOSAR模型 含卤阻燃剂 紫外/次氯酸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常海 王吉贵 甘孝贤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6-59,共4页
介绍了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研究状况,当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有机磷酸酯添加型阻燃剂,反应型阻燃剂以及具有阻燃特性的聚氨酯黏结剂,建议今后应将提高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和阻燃机理作为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阻燃聚氨酯 含磷阻燃剂 含卤素阻燃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含磷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龙健 钱立军 +1 位作者 佟芍朋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8,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无卤阻燃含磷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环氧树脂体系(包含DOPO环氧树脂、DOPO基固化剂和添加型DOPO改性聚合物)、磷酸酯型环氧树脂体系(包括磷酸酯...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无卤阻燃含磷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环氧树脂体系(包含DOPO环氧树脂、DOPO基固化剂和添加型DOPO改性聚合物)、磷酸酯型环氧树脂体系(包括磷酸酯环氧树脂、环状磷酸酯环氧树脂、磷酸酯型固化剂)、含磷固化剂以及磷腈环氧树脂和磷-硅环氧树脂等含磷环氧体系,分析了不同结构的磷成分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且总结了每种体系的性能特点,以及磷-氮协同效应、磷-硅复合二元体系的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含磷环氧树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方 郑雪琴 +1 位作者 董锐 蔡诗琴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研究了含卤阻燃剂、无机阻燃剂、稳定剂、氯化聚乙烯和不同分子量的基础树脂对高密度聚乙烯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含卤阻燃剂 氯化聚乙烯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系化合物反应阻燃聚乳酸的机理与性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晶晶 黄宇 +1 位作者 羊森林 吴智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57,共4页
介绍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分别反应阻燃聚乳酸(PLA)的机理和对PLA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DOPO对PLA有良... 介绍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分别反应阻燃聚乳酸(PLA)的机理和对PLA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DOPO对PLA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少量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DOPO-HQ并用能有效改善PLA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5%DOPO-HQ/0.5%DCP阻燃PL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拉伸强度为49.37MPa,断裂伸长率为5.03%,氧指数为32%,试样热失重5%、50%时的温度分别提高3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有机磷系化合物 过氧化二异并苯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在PC阻燃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汤俊杰 唐安斌 黄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化物(DOPO)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无卤含氮氧杂膦菲阻燃剂DOPMI,通过FT-IR、LC-MS、TG和DSC对DOPMI做了结构表征和热性能分析。研究了DOPMI及与其他阻燃剂复配应用于聚碳酸酯... 以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化物(DOPO)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无卤含氮氧杂膦菲阻燃剂DOPMI,通过FT-IR、LC-MS、TG和DSC对DOPMI做了结构表征和热性能分析。研究了DOPMI及与其他阻燃剂复配应用于聚碳酸酯(PC)后对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分解行为及残炭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含3%DOPMI、2%甲基苯基聚硅氧烷(MPS)和24%含磷阻燃PET的PC复合体系的阻燃级别达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提高到30.4%;阻燃剂的加入使PC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有所降低;DOPMI虽不能增加PC的成炭率,但可加速PC交联成炭;此外,SEM分析表明DOPMI能促使PC发泡,MPS能起到协效阻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 含氮氧杂膦菲 阻燃剂 聚碳酸酯 协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阻燃剂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洪晓东 代文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99,共5页
研究了无卤、含磷添加型阻燃剂红磷、包覆红磷、聚磷酸铵、包覆聚磷酸铵、含磷膨胀型阻燃剂PNP、三聚氰胺焦磷酸盐等6种阻燃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极... 研究了无卤、含磷添加型阻燃剂红磷、包覆红磷、聚磷酸铵、包覆聚磷酸铵、含磷膨胀型阻燃剂PNP、三聚氰胺焦磷酸盐等6种阻燃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极限氧指数(LOI)总体上呈升高趋势,拉伸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冲击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包覆红磷和包覆聚磷酸铵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明显好于普通红磷和聚磷酸铵阻燃剂,PNP阻燃材料具有最佳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当PNP添加量为25%时,阻燃材料的LOI为29.5%,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3 MPa和8.7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无卤阻燃 含磷阻燃剂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含氮酚醛/环氧阻燃玻璃布层压板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万胜 刘立柱 +2 位作者 王凤春 李子帙 翁凌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0,35,共4页
介绍了一种不同结构含氮酚醛/环氧阻燃树脂合成及其阻燃玻璃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含氮酚醛树脂用量对层压板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阻燃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不同结构含氮酚醛树脂的加入量为树脂体系40%时,其氧指数为3... 介绍了一种不同结构含氮酚醛/环氧阻燃树脂合成及其阻燃玻璃布层压板的制备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含氮酚醛树脂用量对层压板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阻燃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不同结构含氮酚醛树脂的加入量为树脂体系40%时,其氧指数为33%,离火后有焰燃烧时间为4.5s,弯曲强度为425MPa,击穿电压为38kV。该层压板的综合性能优于单一结构的含氮酚醛/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结构 含氮酚醛树脂 无卤阻燃 层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跃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5,89,共5页
综述了无卤阻燃剂的种类和开发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无机物阻燃剂、含硅阻燃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含磷无卤阻燃剂等无卤阻燃剂的开发,以及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阻燃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卤阻燃剂 无机物阻燃剂 含硅阻燃体系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含磷无卤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阻燃剂BHPPO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娇 梁兵 +2 位作者 王刚 何冬青 唐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107-17110,共4页
以苯膦酰二氯(PPD)和对苯二酚(HQ)为原料,合成了含磷阻燃剂2-(4-羟苯基)苯膦氧化物(BHPPO),并通过FT-IR、1 H NMR、13C NMR、ESI-MS对该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合成BHPPO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氮气保护条件下,n(PPD)∶n(HQ)=1∶2.4,反应物... 以苯膦酰二氯(PPD)和对苯二酚(HQ)为原料,合成了含磷阻燃剂2-(4-羟苯基)苯膦氧化物(BHPPO),并通过FT-IR、1 H NMR、13C NMR、ESI-MS对该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合成BHPPO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氮气保护条件下,n(PPD)∶n(HQ)=1∶2.4,反应物浓度为0.8mol/L,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0h,其收率为91.73%;并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BHPPO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含磷 无卤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飞 姜国伟 +2 位作者 孙春荣 娄大伟 周光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使用无卤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和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作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为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进行阻燃改性,分别研究两种不同体系阻燃剂对PTT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 使用无卤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和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作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为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进行阻燃改性,分别研究两种不同体系阻燃剂对PTT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失重(TG)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阻燃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0%的ADP时,阻燃PTT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0.0%,ADP主要在凝聚相中发挥阻燃作用;添加质量分数20%的MCA时,阻燃PTT达到V–0级,LOI达到24.9%,MCA主要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ADP与MCA的加入都降低了阻燃PTT的综合力学性能。TG和DSC测试结果说明,ADP与PTT间的相容性良好,可以有效地促进PTT成炭并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MCA与PTT间的相容性较差,且MCA对PTT成炭没有影响。添加质量分数5%的ADP和10%的MCA时,阻燃PTT达到V–0级,LOI达到26.9%,说明ADP与MCA具有协效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磷系阻燃剂 氮系阻燃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基含磷嵌段共聚物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武辉 陈显明 +4 位作者 袁丛辉 罗伟昂 曾碧榕 许一婷 戴李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合成一种含P、Si协同阻燃的新型嵌段共聚物,将合成的阻燃嵌段共聚物分散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Si含量的阻燃环氧树脂.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改性环氧树脂断面进行观察,通过动... 合成一种含P、Si协同阻燃的新型嵌段共聚物,将合成的阻燃嵌段共聚物分散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中,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Si含量的阻燃环氧树脂.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改性环氧树脂断面进行观察,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及氧指数(LOI)对改性环氧树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含P、Si新型嵌段共聚物在环氧树脂中能够自组装形成以多面体齐聚半硅氧烷(POSS)链段为核、含磷嵌段为壳的纳米核壳结构,阻燃元素P、Si以"捆绑式"均匀分散在环氧基体中,达到低P、Si含量下优良的协同阻燃效果.此外,添加阻燃嵌段共聚物还能够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基含磷嵌段共聚物 无卤阻燃 环氧树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季成 罗钟琳 王标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137,共5页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 将聚碳酸酯(PC)、滑石粉(Talc)、聚四氟乙烯(PTFE)及自制的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HSPCTP)在密炼机上熔融共混,经模压制备HSPCTP阻燃PC/Talc/PTFE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拉伸和冲击试验研究了阻燃剂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储能模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SPCTP的加入能够促进PC的热解,使其更早地产生炭层,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添加3份HSPCTP时,复合材料的LOI值达到28.4%并可以通过UL 94 V–0等级测试,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C提高了174%和135%,而此时的拉伸强度与纯PC相差不大。HSPCTP提高了低于T_g时的复合材料储能模量,但略微降低了复合材料的T_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环三磷腈衍生物阻燃剂 聚碳酸酯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