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性抗震设计理念的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贾良玖 罗旭亮 +1 位作者 王立军 项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延性抗震设计旨在通过结构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来降低结构地震响应。这一抗震设计理念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国家抗震规范中,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使用强度折减系数对设防地震反应谱进行折减,使结构通过非弹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强度折减系数主要... 延性抗震设计旨在通过结构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来降低结构地震响应。这一抗震设计理念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国家抗震规范中,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使用强度折减系数对设防地震反应谱进行折减,使结构通过非弹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强度折减系数主要由延性折减系数和结构超强系数决定。同时,能力设计法是实现延性抗震的主要工具,该方法要求体系内的非延性构件在延性构件进入非线性阶段前后都保持弹性,以实现整个结构体系的延性设计。通过梳理延性抗震设计理念的研究历史,简要介绍了延性系数、结构周期、场地条件、阻尼比等因素对延性折减系数的影响,阐述了现有强度折减系数的组成和计算方法。最后,总结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抗震规范中延性设计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抗震设计 能力设计法 强度折减系数 延性折减系数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末位标记可变的杏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苑克俊 牛庆霖 《中国果树》 2025年第4期42-50,共9页
针对前期研究中使用5个SSR标记构建杏种质分子身份证时,有2份种质不能区分的问题,研究了用2个SSR标记UDP98-409和UDAp-471替换分子身份证中图谱特征条带数少的末位标记BPPCT 011。基于等位基因两位特征数字的发现和分子身份证保持适当... 针对前期研究中使用5个SSR标记构建杏种质分子身份证时,有2份种质不能区分的问题,研究了用2个SSR标记UDP98-409和UDAp-471替换分子身份证中图谱特征条带数少的末位标记BPPCT 011。基于等位基因两位特征数字的发现和分子身份证保持适当长度的需要,创建了一种新颖的前4个SSR标记为固定标记、末位标记可变的分子身份证构建方法,其等位基因以图谱特征条带数值的后两位数字作代码,不需要转换为其他数字或字母代码,方法简单易行。对于前4个SSR标记,其图谱带型采用每个标记的两个等位基因代码编码;对于末位标记,基于前4个SSR标记可区分多数种质、末位标记仅需区分少数几种种质的特点,其图谱带型以1个等位基因代码和1个SSR标记代码的组合作为编码;对于前4个SSR标记已区分的种质,其分子身份证末位标记以0000作为编码。新方法分子身份证长度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为5个标记长度和20位数字长度,能根据需要增加末位标记区分少数种质,且5个标记不受连锁遗传影响,前4个标记的图谱带型还能区分纯合和杂合基因型,是一个理想方案。由于其前4个标记分子身份证编码以及末位标记1个等位基因分子身份证编码使用的是原始的等位基因特征数字,故称之为“等位基因特征数字编码法”。利用该方法成功鉴别包括5个新品种在内的25份种质,试验结果可为利用分子鉴定进行立园、满园、国华、玉华、夏华等杏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提供依据。新方法也可在其他果树和农作物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 品种 SSR标记 编码方法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数据技术的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方法研究
3
作者 贾小爱 孟国峰 郭川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1,共7页
分类编码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而元数据技术则是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方法创新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发展历程发现,现有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存在系统性不足、覆盖面有限、实用性较弱等问题。因此,采... 分类编码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而元数据技术则是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方法创新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发展历程发现,现有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存在系统性不足、覆盖面有限、实用性较弱等问题。因此,采用面状与线状相结合的多维列举层级分面组配法优化分类结构,同时引入数字与字母混合型的编码方法,构建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标准;在此基础上,依据元数据理论,构建了包含3个类别共28个元素的国民经济核算分类编码元数据标准,以实现分类编码的标准化信息描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 分类编码 元数据 分面组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8环QC-LDPC码构造方法
4
作者 袁建国 宋万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3-799,共7页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存在短环及纠错性能不好的问题,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从HS中选取一些元素,组成呈递增趋势的集合,进... 针对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存在短环及纠错性能不好的问题,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从HS中选取一些元素,组成呈递增趋势的集合,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构造出指数矩阵,扩展得到围长至少为8的奇偶校验矩阵,并且可通过改变选取HS元素的数量进而灵活地改变码率和码长。仿真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在误码率为10^(-6)时,该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5的HS-QC-LDPC(1200,600)码与对比的几种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至少有0.12 dB的提升;在误码率为10^(-7)时,该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67的HS-QC-LDPC(3600,2400)码与对比的几种码型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至少有0.06 dB的提升。此外,所构造的校验矩阵的复杂度与指数矩阵的行列数乘积呈线性关系,与其他对比文献相比具有较低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 构造方法 Hoey序列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岩石材料颗粒流模型的细观参数标定方法研究——半解析查表法(SLT)
5
作者 缪露莉 刘新荣 +2 位作者 傅晏 周小涵 郭雪岩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9-1269,共11页
为了研究类岩石材料颗粒流模型的细观参数标定方法,基于CBM模型,首先进行了理论推导,而后基于大量的数值模拟获得了理论关系式中系数的拟合值,最终形成半解析查表法。研究表明:接触黏结的强度比对数值试件的细观破坏模式有重要影响;代... 为了研究类岩石材料颗粒流模型的细观参数标定方法,基于CBM模型,首先进行了理论推导,而后基于大量的数值模拟获得了理论关系式中系数的拟合值,最终形成半解析查表法。研究表明:接触黏结的强度比对数值试件的细观破坏模式有重要影响;代表性单元体与实际颗粒流模型具有相同的宏、细观参数变化规律,且各系数的理论值与拟合值基本相符;单轴抗压强度、黏聚力与接触黏结强度的较小值min(σ_(cn),τ_(cs))呈较好的线性相关;细观参数的标定是具有明确的先后顺序的。最后通过标定砂岩的细观参数来证实半解析查表法是能够用于快速的完成参数标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PFC) 细观参数 标定方法 类岩石材料 C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相测向相位差角跟踪式编码电路设计
6
作者 亓晓彤 杨华兵 +1 位作者 王路瑶 郭倩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 针对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中比相法测向相位差角量化编码位数增加使编码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差角跟踪式量化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拟相位差角与数字编码输出角比较形成控制误差,由该误差控制并行可逆计数器加减计数,实现数字角对模拟角跟踪,获得相位差角的数字编码输出结果。具有实现方式简单、编码速度快、无量化非均匀性和温漂问题、不会因为编码位数增加使电路实现复杂程度大幅增加等优点。给出了电路原理设计,进行了回路仿真,表明该方法模拟角到数字角的转换误差小,转换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相法测向 相位差角 跟踪式 量化编码 雷达对抗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MT修正法的差分码偏差和电离层TEC估计
7
作者 廖思明 尚俊娜 苏明坤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6,共13页
基于球谐函数,实现区域电离层建模,并对区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与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进行解算。对于格网处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出现的异常值,提出一种序列... 基于球谐函数,实现区域电离层建模,并对区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与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进行解算。对于格网处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出现的异常值,提出一种序列无约束最小化技术(sequential un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technique,SUMT)修正法进行修正,利用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网络的6个测站双频观测数据,建立了电离层VTEC区域模型,并估算了31天的卫星频间DCB,将估算值与电离层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发布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卫星差值都在0.42 ns以内,其中87.5%的卫星差值在0.4 ns以内,78.1%的卫星差值在0.2 ns以内,频间DCB的平均偏差基本小于0.4 ns。此外,估算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卫星DCB序列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D)值小于0.1 ns。建立了经纬度范围为5°E~25°E、40°N~60°N的电离层区域模型,将VTEC建模结果与CA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产品做差比较,结果显示整体时间点的差值均处于4 TECU以内,且超过90%的区域差值在2 TECU以内,表明估算的结果与CAS产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码偏差 TEC估计 电离层建模 SUMT修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分析的系统程序改进及验证
8
作者 连强 朱隆祥 +3 位作者 唐思邈 黄涛 张勇 潘良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6,共9页
福岛核事故后非能动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设计,而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也在国产华龙一号中提供了不依赖外部能源驱动的安全保障。尽管RELAP5程序在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验证工作,但由于... 福岛核事故后非能动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设计,而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也在国产华龙一号中提供了不依赖外部能源驱动的安全保障。尽管RELAP5程序在反应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验证工作,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池式热交换器模型,RELAP5程序低估了池式PRHRS的换热功率及系统流量。因此本文根据池式热交换器工作条件选用棒束池式沸腾换热模型及大管径管内冷凝换热模型,在RELAP5程序中植入了池式热交换器模型,针对两种换热模型分别进行了分离效应验证。基于应急工况池式能量排出系统(PERSTO)实验台架分析了节点划分方式对池式PRHRS热工水力行为的影响,对比了改进程序及原始程序对整体性实验台架系统瞬态参数的模拟能力。经过分离效应验证和整体效应验证,确认了改进程序在池式PRHRS热工水力分析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热工水力 系统程序改进 节点划分方式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坐标下降的抗噪声调频干扰相位编码波形设计
9
作者 刘浩 刘思琪 +1 位作者 张欣媛 张劲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6-1218,共13页
针对现有抗噪声调频干扰相位编码波形设计算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满足实时处理需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坐标下降的高效优化算法。首先,将时域联合优化目标函数转换至频域,建立相位编码波形的频域优化模型。该转换不仅有... 针对现有抗噪声调频干扰相位编码波形设计算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满足实时处理需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坐标下降的高效优化算法。首先,将时域联合优化目标函数转换至频域,建立相位编码波形的频域优化模型。该转换不仅有效规避了时域优化过程中大规模矩阵运算带来的高计算代价,还使得优化问题结构更为简洁,便于后续的算法设计。随后,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框架下引入频域坐标下降法(Frequency-domain Coordinate Descent Method,FCDM),形成了ADMMFCDM算法。该算法将复杂的高维优化问题分解为多个可独立并行处理的一维子问题,通过推导波形频域序列元素的闭式解,不仅大幅降低了单次迭代的计算量,还显著提升了全局优化效率。最后,本文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技术对ADMM-FCDM进行简化,得到了交替方向乘子法框架下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坐标下降算法(Frequency-domain Coordinate Descent Method with Fast Fourier Transform under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Framework,ADMM-FFT-FCDM)。FFT的引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时域与频域之间变换所需的计算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运算效率。仿真实验表明,较于现有算法,本文提出的ADMM-FFTFCDM算法在保证雷达抗干扰性能和探测性能的同时,运算速度获得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调频干扰 相位编码波形 积分旁瓣电平 交替方向乘子法 频域坐标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M法的直剪作用下不同随机节理倾角岩体尺寸效应研究
10
作者 牙兰开 刘远明 +4 位作者 陈庆芝 王忠星 张策 王义乾 田茂亮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30,共14页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倾角区间的随机节理对岩体破坏特征、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的SRM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尺寸、内嵌随机节理的类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直剪试验。【... 【目的】旨在揭示不同倾角区间的随机节理对岩体破坏特征、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PFC 2D离散元软件的SRM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对不同尺寸、内嵌随机节理的类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直剪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岩体抗剪强度随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的增大均呈现“S”型非线性特征,且最小值多出现在15°~30°区间,最大值均在60°~75°区间。(2)不同尺寸的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岩体破坏影响效果相似。低倾角区间出现明显的优势破坏面和次优势破坏面,随着倾角区间增大,其应力集中发生向节理中部转移,两优势破坏面的优势发生转换。(3)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显著影响岩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的尺寸效应,且对岩体抗剪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大于对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结论】研究了相同尺寸条件下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和不同尺寸条件下内嵌随机节理倾角区间变化对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尺寸效应的影响,为岩体力学性质的预测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M法 PFC 随机节理 直剪试验 尺寸效应 抗剪强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域F_(2)^(q)上多元LDPC码的高效ADMM译码算法
11
作者 郭晓蒙 张涛 王勇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共9页
针对高速航空通信场景中的衰落和干扰使得传输数据易错误或丢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伽罗华域F_(2)^(q)上的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译码器。首先,利用提出的比特嵌入技术,将多元LDPC码等价转化为二元LDPC码,... 针对高速航空通信场景中的衰落和干扰使得传输数据易错误或丢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伽罗华域F_(2)^(q)上的多元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译码器。首先,利用提出的比特嵌入技术,将多元LDPC码等价转化为二元LDPC码,并基于此将多元最大似然(ML)译码问题转化为实空间中的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其次,将整数约束问题松弛为连续约束问题,为目标函数添加非凸二次惩罚项,并定制了一种高效的ADMM算法来求解译码模型,其中所有变量都可以并行求解。最后,证明了提出的ADMM译码器满足重要的码字独立特性,且每次ADMM迭代中的计算复杂度约为O(nq)。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译码器的纠错能力和译码效率优于其他译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 伽罗华域F_(2)^(q) 比特嵌入 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反性主题分析法在护理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张玉 吴燕铭 +1 位作者 陆华贞 金园园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6-120,共5页
介绍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概念和分析定位;结合研究实例,对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分析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归纳了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4个常见误区,并提供了3种主题分析法的辨析。提出研究者应提高对自... 介绍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概念和分析定位;结合研究实例,对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分析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归纳了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4个常见误区,并提供了3种主题分析法的辨析。提出研究者应提高对自反性主题分析法的认识,推进其在护理质性研究中的科学、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主题分析法 编码可靠性主题分析法 编码本主题分析法 自反性主题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护理研究方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拍照编码的食物浪费行为调查数据集
13
作者 任建超 王庆叶 黄春燕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大量宝贵资源的无效利用,更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粮食节约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迅速获得...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大量宝贵资源的无效利用,更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粮食节约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迅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以开展光盘行动为契机,本数据集对光盘行动前后的个体就餐及食物浪费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为研究食物浪费行为和干预措施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拍照编码法,通过为期四周的跟踪调查,本数据集收集了722位高校学生的个体特征数据以及16976份食堂就餐数据。其中,个体特征数据涵盖了学生的个体及家庭特征、平时就餐习惯、健康饮食行为、食物浪费行为及对食物浪费的主观感知;就餐数据涵盖了每次就餐的餐次、食物构成、满意度、花费、共同就餐人数、是否吃饱以及食物浪费量等信息。所得数据均经过预调研及人工质量检验,数据处理均按照统一数据格式、剔除错误数据等规范化流程处理,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数据集为广大学者基于动态视角分析干预措施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利用拍照编码法开展食物浪费行为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实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浪费行为 拍照编码法 光盘行动 跟踪调查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规划矩阵的海上风电基地送出系统规划方法
14
作者 边晓燕 左轩泽 +3 位作者 潘汀莹 周波 杨悦 林顺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0-141,共12页
开发海上风电基地具有统筹布局、统一规划的优势。小规模海上风电场送出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其送出系统规划包括海上风电基地分区、海上升压站及汇集站选址、输电线路及并网点优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编码规划... 开发海上风电基地具有统筹布局、统一规划的优势。小规模海上风电场送出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其送出系统规划包括海上风电基地分区、海上升压站及汇集站选址、输电线路及并网点优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编码规划矩阵的海上风电基地送出系统规划方法。首先,提出改进K-means法对海上风电基地进行分区。其次,考虑到海上风电基地风电机组容量的不同及海缆线路损耗,采用改进重心法对海上汇集站和升压站进行选址。然后,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基于编码规划矩阵的海上风电基地送出系统规划模型,实现海上风电基地分区、海上升压站和海上汇集站选址、海缆选型和并网点优选的协同规划。最后,通过某实际规划的海上风电基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求解更迅速,规划结果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基地 改进重心法 选址定容 编码规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粒度代码特征和孤立森林算法的配置类型识别
15
作者 刘源 刘大伟 +1 位作者 张玉秀 吴明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5-199,共15页
“高内聚、低耦合”设计原则的普及应用,使得代码中通常存在着专门管理配置选项或配置方法的特殊类型,称为配置类型。配置类型有助于研究人员从属性角度和行为角度增进对配置机制的理解,并为配置错误处理技术提供必要的选项集合以及选... “高内聚、低耦合”设计原则的普及应用,使得代码中通常存在着专门管理配置选项或配置方法的特殊类型,称为配置类型。配置类型有助于研究人员从属性角度和行为角度增进对配置机制的理解,并为配置错误处理技术提供必要的选项集合以及选项数据流信息。然而,配置类型研究尚不充分,其识别仍依赖于人工检索。提出一种融合多粒度代码特征和孤立森林算法的配置类型识别方法。基于10个具有代表性的开源软件,手动构建配置类型数据集,通过实证调研配置类型的分布、分类和识别影响因素,总结得到9个调研结果,用于指导配置类型识别。基于调研结果,选取覆盖代码词汇、结构、语义和语法信息的4个类型级粗粒度特征和3个方法级细粒度特征,并为每个特征设计量化算法。考虑到配置类型存在样本类别分布不平衡问题,将识别问题转化为异常检测问题,利用孤立森林算法推荐配置类型,同时设计启发规则减少误报数量。在5个评估软件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识别出每个软件的配置类型,平均精度均值为0.86,平均时间开销为21min,已初步具备代替人工识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配置 配置类型识别 实证调研 多粒度代码特征 孤立森林 配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纠删码的存储库优化方法
16
作者 谢汶兵 关睿雪 +2 位作者 张艺鸣 李佳梅 王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35,共13页
信息时代,数据存储的可靠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实时性至关重要.纠删码(erasure code,EC)在允许多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的同时保证最低的存储开销,被大量应用在数据存储领域.纠删码的编码与解码运算具有计算密集的特征,其性能高低直接影响... 信息时代,数据存储的可靠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实时性至关重要.纠删码(erasure code,EC)在允许多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的同时保证最低的存储开销,被大量应用在数据存储领域.纠删码的编码与解码运算具有计算密集的特征,其性能高低直接影响存储系统的使用效率.作为编码和解码运算中最耗时的部分,多层循环包裹的伽罗华域乘法计算是纠删码优化的一个焦点.首先分析了伽罗华域乘法计算的查表方法中常用的log查表法(LT)、完全乘法查表法(MT)、移位分解法(SH)的优劣势,然后对已有的伽罗华域GF(28)查表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4 b分割法以大幅减少查表开销.在此基础上,利用64位现代处理器体系结构特点,从数据访问粒度扩展和单指令多数据(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向量化利用实现数据级并行化2个角度优化了多层循环中的数据级访问粒度,提高了编码与解码的运算性能.基于开源存储加速库(Intel storage acceleration library,ISA-L)在申威平台和x86平台上实现和验证了上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在不同数据规模下均有加速效果,申威平台与优化前相比平均性能加速比为3.28倍,x86平台与优化前相比平均性能加速比为2.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删码 伽罗华域乘法 4b分割法 数据访问粒度 SIMD向量化 数据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
17
作者 董泽华 蒋建民 +2 位作者 李朝江 何清 马国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8-1218,共11页
为解决传统低代码平台无法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的缺陷,保证生成用户界面过程中的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将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结合形式化方法,开发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算法... 为解决传统低代码平台无法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的缺陷,保证生成用户界面过程中的一致性、正确性、完整性,提出一种基于UML模型的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将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作为系统需求,结合形式化方法,开发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算法。为保证系统需求与用户界面之间的一致性,满足高可信软件的要求,提出一致性分析与检测方法。不同于传统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拖、拉、拽操作方式,只需要建立软件系统领域概念模型和用例模型,即可全自动生成用户界面。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L模型 用户界面 形式化方法 低代码开发平台 模型驱动工程 一致性 高可信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volutional Sparse Coding in Gradient Domain for MRI Reconstruc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Jiaojiao Xiong Hongyang Lu +1 位作者 Minghui Zhang Qiegen Liu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1-1849,共9页
关键词 梯度图像 稀疏编码 MRI 卷积 应用 分割图像 空间采样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法典编纂的“公因式元素”及其逻辑主线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中礼 彭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22,共15页
编纂契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法典,需要运用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运用该技术提取“公因式元素”,契合法典总分模式的体例要求,符合司法裁判的规范适用要求,得到国内外法典编纂的有效验证,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实际需求。教育法典提取“公... 编纂契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法典,需要运用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运用该技术提取“公因式元素”,契合法典总分模式的体例要求,符合司法裁判的规范适用要求,得到国内外法典编纂的有效验证,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实际需求。教育法典提取“公因式元素”的过程分为三步:首先确定提取范围,其次通过因式分解法以相似性确定提取类别,最后通过逻辑涵摄方法以共有性提取特定“公因式元素”。教育法基本原则具有天然“公因式元素”属性;以法律效果和构成要件为双重标准,可进一步提取其他“公因式元素”,大致包含受教育权、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等。基于逆向逻辑检视,可以洞察教育法典的各“公因式元素”之间存在一条以“权力-权利”为核心紧密联结的逻辑主线,其以保障受教育权为逻辑起点,保障教育主体权利、规范教育活动和呈现合理教育内容为联结中介,以国家教育权为外部保障,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提取公因式立法技术 “公因式元素” 因式分解法 “权力-权利”逻辑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典化背景下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
20
作者 蔡海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共12页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上受到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存在立法法学研究、法教义学研究、社科法学研究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各有其效用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教育法典的编纂,教育法学研究应在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构:以中国教育法治实践为基本立场,以创新教育法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着力加强和改进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法学研究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研究方法 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