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婧婧 周泽文 +3 位作者 颜陶 伍翔 王润华 易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43-1150,共8页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参考文献追溯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或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参考文献追溯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或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的文献。结果:通过筛选纳入22个研究。疗效评价,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与单药组合治疗初治肺结核在2月末痰菌阴转率、6月末痰菌阴转率比较RR值及其95%CI分别为1.02(1.01,1.03)、1.01(1.00,1.02),P<0.05;复发率比较RR值及其95%CI为1.72(0.98,3.02),P>0.05。安全性评价,两组在副反应总发生率、皮肤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肝胆副反应发生率及副反应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敏感性分析,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和肝胆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不稳定。结论: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疗效较单药组合好,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不稳定,需要更多可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量复合剂 肺结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全疗程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芳芳 成诗明 +3 位作者 王倪 周林 郭萌 郭秀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2-798,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结核病定点医院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全疗程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使用抗结核FDC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从全国选择东中西部5个省,每省选择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 目的:分析我国结核病定点医院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全疗程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使用抗结核FDC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典型抽样的方法,从全国选择东中西部5个省,每省选择一个省级和一个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2021年4—7月各医院诊断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中使用FDC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结核FDC全疗程使用情况及影响全疗程使用的因素。结果:在登记的2559例使用FDC治疗的患者中,全疗程治疗者1988例,占77.69%(1988/2559);中途停止使用者571例,占22.31%(571/2559),多发生在治疗强化期,占69.00%(394/57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医院(HR=2.595,95%CI:1.753~3.843)、省级医院(HR=4.813,95%CI:3.347~6.923)、患者年龄≥60岁(HR=1.573,95%CI:1.245~1.988)、耐药状况未知(HR=1.408,95%CI:1.189~1.667)、发生不良反应(HR=15.934,95%CI:13.248~19.165)是抗结核FDC停止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对综合医院、省级医院的医生,应开展有针对性的FDC规范诊疗培训;对上述医院就诊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开展健康宣教及用药指导,加强对治疗强化期的患者的管理,提高FDC全疗程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固定剂量复合剂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量复合剂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成诗明 钟球 +6 位作者 郑金凤 谢艳光 李晓凤 王伟 陈诚 徐敏 杜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可行性,为制定国家药品供用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省17个县,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及药... 目的研究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可行性,为制定国家药品供用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省17个县,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及药品用量的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48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治疗2个月和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91.1%和95.0%,治愈率为94.6%,对照组48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治疗2个月和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90.2%和92.9%,治愈率为89.4%,治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病例数90例(18.6%),对照组89例(18.5%),在不良反应病例数中,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断和停止治疗病例数37例,其中,研究组10例,占研究病例总数的2.1%,对照组27例,占对照组病例总数的5.8%(P<0.05);患者在不同时期与治疗依从性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中,反应例数不一;各省患者不同等级体质量不一。按照两种制剂用量方法计算患者口服药片数,966例患者用FDC药片数与板式组合药片数比,强化期少29.0%,继续期少8.5%。结论用FDC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因降低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的患者中断治疗,以及患者药品片数比组合药减少,为减少耐药结核病人的发生和降低的药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治疗 固定剂量复合剂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制剂中盐酸乙胺丁醇的含量和溶出度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进 宋洪涛 +2 位作者 张天虹 王卓 何仲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建立了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制剂中盐酸乙胺丁醇的含量和溶出度的方法。在无水环境下,盐酸乙胺丁醇与苯乙基异氰酸酯发生柱前衍生化反应的最佳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为1∶6,检测波长为215nm。该... 建立了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固定剂量复方抗结核制剂中盐酸乙胺丁醇的含量和溶出度的方法。在无水环境下,盐酸乙胺丁醇与苯乙基异氰酸酯发生柱前衍生化反应的最佳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为1∶6,检测波长为215nm。该法成功地用于由4种药物组成的复方抗结核制剂中盐酸乙胺丁醇的含量和溶出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乙胺丁醇 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钟球 高翠南 +3 位作者 方兰君 陈瑜晖 李建伟 莫卓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四联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湛江市6个县区登记的5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对照研究方法对2组病例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研究组治愈率为94... 目的研究四联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湛江市6个县区登记的5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对照研究方法对2组病例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研究组治愈率为94.4%,对照组为92.2%,2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301);(2)2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如咳嗽、胸痛、乏力、盗汗、低热、咯血)逐渐得到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个月末研究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0.7%、94.1%,对照组分别为89.6%,9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显示空洞愈合方面,研究组的空洞闭合率为78.2%,对照组为61.2%,研究组比对照组高。(4)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和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期对照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大于研究组(P<0.05);2组血常规、肝功能异常率接近;研究组因不良反应停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FDC与板式组合药具有同等的抗结核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并且在治疗管理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建议推荐在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量复合剂 结核 抗结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与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谭卫国 杨应周 +5 位作者 吴清芳 张玉华 管红云 钟球 王甦民 傅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国产抗结核FD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适合深圳市结核病防治用药。方法从深圳市罗湖区和南山区登记的全部初治涂阳病例中随机抽取200例,其中FDC组、对照组(板式组合药)各100例,均采用全程督导的方式。对两组病人的用药剂量、临... 目的研究国产抗结核FD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适合深圳市结核病防治用药。方法从深圳市罗湖区和南山区登记的全部初治涂阳病例中随机抽取200例,其中FDC组、对照组(板式组合药)各100例,均采用全程督导的方式。对两组病人的用药剂量、临床表现、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FDC组与对照组患者1、2、3、6个月末相关临床症状(如盗汗、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的出现率均逐渐下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FDC组与对照组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8%、84%,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提高到98%、97%,两组6个月末结核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3%、48.6%,痰菌阴转率X线胸片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FDC组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5%和18%,WBC异常率分别为18%和11%,AST异常率分别为16%和9%,TBIL异常率分别为19%和15%,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FDC中利福平(R)的体质量与剂量相关系数为0.804,高于组合药中利福平(R)的体质量与剂量相关系数(0.781)。FDC组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的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FDC与板式组合药的治疗效果相同,不良反应率相近,但FDC药物的用药剂量低,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量复合剂 结核 肺/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DOTS管理下应用国产4药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丽萍 吴晓光 +7 位作者 初乃慧 朱莉贞 陕斌 王敏 王燕 张文书 李会军 候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54-258,共5页
目的评价在DOTS管理下应用4药(HRZE)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和2药(HR)的抗结核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个月4药FDC/4个月2药FDC)和对照组(2HRZE/4HR),观察近期痰菌阴转率、X线病变改变情况及不良... 目的评价在DOTS管理下应用4药(HRZE)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和2药(HR)的抗结核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2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个月4药FDC/4个月2药FDC)和对照组(2HRZE/4HR),观察近期痰菌阴转率、X线病变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4.6%、93.8%;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9.1%、96.5%;胸部X线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8.2%和97.4%;2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2.2%和56.4%;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4例和3例肝功异常。结论国产4药固定剂量复合剂是一种安全、高效、易被患者接受的抗结核药物制剂。且有很好的依从性,适于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固定剂量复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钟球 黄桂清 +2 位作者 张明 张日东 李建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按登记序号单双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用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的完成治疗率、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 目的研究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按登记序号单双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用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的完成治疗率、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体重、完成治疗率、督导管理方式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研究组的2、3个月未痰菌阴转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7.0%、93.5%和93.5%,对照组的2、3个月未痰菌阴转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9.4%、93.5%和87.0%,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除因链霉素引起的耳鸣(精确概率法P=0.024)外,两组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的比例都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在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推广应用固定剂量复合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化学疗法 固定剂量复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固定复合剂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铁牛 韩永兴 陈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828-830,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抗结核FDC在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疗程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从全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抽取7个点,每个点共纳入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分3组: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40... 目的观察国产抗结核FDC在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疗程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从全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抽取7个点,每个点共纳入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分3组: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40例。对3组病人进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程中不良反应变化趋势观察。结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神经系统20.7%。胃肠道系统19.4%。皮肤系统11.8%。肝功能异常37.3%。白细胞降低方面18.5%。结论以上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国内多家报道基本一致。从发病趋势来看,只有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随着疗程有升高的趋势,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固定剂量复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贺永鸿 成诗明 +7 位作者 钟球 郑金凤 谢艳光 李晓凤 王伟 陈诚 徐敏 杜昕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8期577-580,共4页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4省17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对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县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使用固定剂量符合...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4省17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对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以县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使用固定剂量符合剂与抗结核病组合药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37例因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中研究组10例,占研究组观察例数的2.1%,对照组27例,占对照组观察例数的5.5%。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率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某些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结束时间早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累积时间少于对照组。65岁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女性某些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对照组体重40〈公斤患者关节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体重患者。结论 固定剂量复合剂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停药率低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减少了患者中断治疗率,对提高患者规律服药率和治愈率,降低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固定剂量复合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患者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贺永鸿 成诗明 陈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依从性,为FDC在我国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省17县结防机构登记的96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不同治疗时期依从性。结果在治疗... 目的调查和分析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依从性,为FDC在我国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省17县结防机构登记的96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不同治疗时期依从性。结果在治疗前调查961例患者回答问题,899例(93.5%)自愿接受治疗;研究组选择每日服药比例86.8%,高于对照组的42.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强化期末,261例(28.3%)感到坚持治疗有困难,213例(23.1%)认为医生督导是坚持治疗的原因。疗程末,138例(15.5%)认为坚持治疗的关键是医生。结论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药片数量减少是提高依从性原因之一,应加以推广;随疗程进展,医生督导作用下降,应加强对患者强化期的管理和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固定剂量复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或标准输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胆管癌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万一元 惠红霞 +1 位作者 王晓炜 刘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分别与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常规输注联合方案对进展期胆管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93例初治、无手术指征进展期胆...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分别与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常规输注联合方案对进展期胆管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93例初治、无手术指征进展期胆管癌和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即10 mg/(m2·min)输注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标准输注(30 min)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每21 d重复,每例患者完成至少2个周期化疗,并进行随访。治疗结束后对2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时间OS、肿瘤进展时间TTP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尤其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相近(P〉0.05)。结论:以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胆管癌,方法可行,具有较高的客观缓解效率,延长了OS及TTP;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其血液学毒性较为显著,需引起足够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固定剂量率 标准输注 奥沙利铂 胆管癌 抗肿瘤联合方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抗高血压药物注册临床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康彩练 高晨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952-954,共3页
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既有临床合理联合用药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增加病人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针对不同上市基础的复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具有不同的内容,本文从国内已上市药品、国外上市,国内尚未上市药品、国内外均未上市复方... 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既有临床合理联合用药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增加病人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针对不同上市基础的复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具有不同的内容,本文从国内已上市药品、国外上市,国内尚未上市药品、国内外均未上市复方抗高血压药品注册临床研究主要的考虑要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注册 临床研究 复方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药和二药固定剂量复合剂需求测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汉成 陈诚 +1 位作者 刘剑君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结核病防治中固定剂量复合制剂需求测算方法,为各地进行药品测算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其他疾病进行药品需求测算提供借鉴。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测算原理,获得符合我国特点的计算公式;通过对484例初... 目的通过探讨结核病防治中固定剂量复合制剂需求测算方法,为各地进行药品测算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其他疾病进行药品需求测算提供借鉴。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测算原理,获得符合我国特点的计算公式;通过对484例初治涂阳病人测量体质量,并且治疗随访获得2个月末未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停药率以获得需求测算的参数。结果三药复合制剂测算量:X×(A30-39×180+A30-39×R×90+A40-49×240+A40-49×R×120+A50×300+A50×R×150)×1.25;链霉素累计测算量:X×(22.5+11.25×R)×1.25。二药复合制剂累计测算量:X×(A30-39×180+A30-39×180+A50×240)×1.25。需要准备的单一制剂的人份数:X×B×1.25。X:某地区药品供应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R:2个月末未阴转率,A30-39:30~39 kg病人比例,A40-49:40~49 kg病人比例,A50:大于等于50 kg病人比例。需求测算的参数:体质量构成比为南方省份30~39 kg体质量组为5.88%(2.89%,8.87%),40~49 kg为40.34%(34.1%,46.6%),大于等于50 kg为53.78%(47.5%,60.1%);北方省份30~39 kg体质量组为3.7%(1.3%,6.0%),40~49 kg为21.6%(16.5%,26.8%),大于等于50 kg为74.7%(69.3%,80.1%)。2个月末未阴转率为5.5%(3.5%,7.5%)。不良反应停药率为2.7%(1.3%,4.1%)。结论该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为国家进行药品测算提供参考,并且可以为其他疾病的药品需求测算所借鉴。各地在开展药品测算时,应当开展小范围的预试验,以判断文中的参数是否符合本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临床使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林 陆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85-893,共9页
全球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出,对肺结核患者持续不间断地供应抗结核药品,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行标准化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和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为提高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率和治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每次口服... 全球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出,对肺结核患者持续不间断地供应抗结核药品,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行标准化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和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为提高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率和治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每次口服药品片数,简化医生开药处方,防止由于治疗用药处方不合理、服药剂量不恰当所致的耐药结核病的发生,1994年WHO和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IUATLD)推荐对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我国相继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多项FDC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应用的实施性研究,结果表明FDC对肺结核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FDC纳入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共识经全国有关结核病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对FDC使用的意义、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我国FDC的多项应用研究结果、我国FDC的制剂类型和规格,以及FDC的临床使用建议等,形成了《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临床使用专家共识》,为制订全国抗结核药品使用策略和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类 抗结核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 治疗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葛均波 +3 位作者 霍勇 包丽雯 山缨 李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1-910,共10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积极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等,是遏制这种趋势的关键。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常共存于同一个体,对患者进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达标管理十分重要。近20年来...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积极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超重/肥胖等,是遏制这种趋势的关键。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常共存于同一个体,对患者进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达标管理十分重要。近20年来,大量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降压药物联合、降脂药物联合、降糖药物联合以及降压联合降脂、降糖联合降脂治疗,比单一危险因素管理能获得更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由此,不同药理学成分组成的降压、降胆固醇、降糖的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FDC)应运而生。此外,相关临床研究验证了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与自由联合药物(free-equivalent combination,FEC)相比,FDC能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加长期服药持续性、提高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从而使患者的心血管预后改善更显著。基于循证证据,本专家共识提出,FDC可以成为我国更广泛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优化策略,推进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规范处方FDC将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