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转速测量信号降噪研究
1
作者 李明辉 刘李春 +2 位作者 杨凯 党益伟 程为彬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4,共7页
针对不同轴、偏心和偏重等因素导致电机旋转时存在瞬时转速微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编码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融合经验小波变换(EWT)测量电机瞬时转速的方法。首先,结合DSP2812事件管理器和T法测量电机的瞬时转速;然后,使用EWT算... 针对不同轴、偏心和偏重等因素导致电机旋转时存在瞬时转速微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编码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并融合经验小波变换(EWT)测量电机瞬时转速的方法。首先,结合DSP2812事件管理器和T法测量电机的瞬时转速;然后,使用EWT算法对转速信号数据进行频谱划分,生成一组经验模态函数分量,并基于相关系数选取分量以重构信号;最后,搭建测速平台,进行微变转速测量和提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基准时钟频率,减小定时器预定标系数,可降低测量误差,DSP测量最大相对误差范围为0.84%~1.01%,验证该方法可行;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EWT、经验模态分解及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信噪比均值分别为26.37 dB、20.10 dB和13.45 dB,说明EWT在瞬时转速提取的应用中优于传统分解算法,能有效地从加噪信号中分离信号特征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转速 编码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经验小波变换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电的矩阵变换器研究
2
作者 边望廷 刘志嘉 +1 位作者 孙磊 高智多 《电子质量》 2025年第2期47-55,共9页
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海上风电技术因其清洁高效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此领域中,矩阵变换器作为通用型电力变换装置,凭借其独特的拓扑结构优势,不仅在系统集成度与能量转换效率方面表现突出,更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 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海上风电技术因其清洁高效特性受到广泛关注。在此领域中,矩阵变换器作为通用型电力变换装置,凭借其独特的拓扑结构优势,不仅在系统集成度与能量转换效率方面表现突出,更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面向海上风电应用场景的矩阵变换器解决方案。首先,系统阐述了矩阵变换器的运行机理与调制策略;然后,构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海上风电低频传输仿真模型,通过电压电流波形分析揭示其低频传输特性;最后,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硬件实现方案,成功研制工程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风电 数字信号处理器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G-PON标准进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新刚 杨波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50G-PON标准制定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下行支持50 Gbit/s,上行支持12.5 Gbit/s、25 Gbit/s和50 Gbit/s。50G-PON支持GPON、XG(S)-PON、50G-PON三代共存。50 Gbit/s光接口指标采用OMA-TDEC参数体系,光模块发射光功率、消光比、TDEC指标可... 50G-PON标准制定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下行支持50 Gbit/s,上行支持12.5 Gbit/s、25 Gbit/s和50 Gbit/s。50G-PON支持GPON、XG(S)-PON、50G-PON三代共存。50 Gbit/s光接口指标采用OMA-TDEC参数体系,光模块发射光功率、消光比、TDEC指标可以相互补偿,核心是要满足光调制功率与TDEC的最小差值要求。50G-PON引入DSP均衡以提升接收灵敏度。为了发挥DSP均衡能力,TIA、LA不能采用限幅放大,需要支持线性放大。线性突发LDD、TIA、LA和BCDR是50G-PON突发收发关键芯片。50G-PON采用纠错能力更强的LDPC纠错技术以提升接收机灵敏度,与DSP集成可以支持软值LDPC。SFP尺寸的GPON、XG(S)-PON、50G-PON三代Combo是50G-PON OLT光模块的关键需求。模块结构布局和功耗是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G-PON 数字信号处理均衡 低密度奇偶校验 突发收发 三代Com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集成电路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凯迪 王翠萍 +1 位作者 李迎侠 贾玉凤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6期48-49,共2页
阐述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集成电路设计与优化,分析现有的设计流程、核心设计和优化技术,以及前端和后端电路的设计与布局优化方法,以提高DSP的性能和效率,降低功耗和成本。
关键词 集成电路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器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调控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分析
5
作者 杭蔡瑜 金豪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8期174-175,共2页
阐述基于跟踪优化算法对自动调控设计系统进行升级,由数字信号处理器和AT89C558单片机组成系统架构,设计三层合闸系统,优化具体流程,构建网络描述矩阵,从而完成自动控制的优化。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单片机 跟踪优化算法 合闸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6
作者 常高颂 陈彪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6期366-367,共2页
阐述电子学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包括电子式互感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智能断路器的应用。并分析其性能改进的效果,提出未来电子学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智能断路 继电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模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7
作者 刘蓓蕾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9期65-67,共3页
基于DSP架构模式,提出了一种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运用到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研究过程中,采用DSP技术进行计算机图像获取、算法处理、算例分析和结果优化,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图像算法处理质量和效率。经过算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 基于DSP架构模式,提出了一种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运用到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研究过程中,采用DSP技术进行计算机图像获取、算法处理、算例分析和结果优化,大大提高了计算机图像算法处理质量和效率。经过算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搭建多DSP并行处理架构模式,采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精度。该算法运行时的性能较高,功能低,CPU占用率不高,且DSP计算机处理系统在多DSP并行处理架构模式下进行算法分析,系统的稳健性和可靠性高,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级别下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集的处理速度、精度、资源消耗和功率要求,可为计算机图像算法处理提供准确、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对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和优化以及应用具有较好的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多DSP并行处理架构模式 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 算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尔条纹信号的DSP滤波及细分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喻洪麟 黄良明 王远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5,共5页
采用DSP数字滤波技术,对细分前的莫尔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提高莫尔信号的细分精度和实时性,利用DSP的乘加指令及循环寻址功能设计了FIR滤波器,实现莫尔条纹信号的实时滤波,将合成函数细分与幅值细分相结合,减少了存储查表数据所需的存... 采用DSP数字滤波技术,对细分前的莫尔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提高莫尔信号的细分精度和实时性,利用DSP的乘加指令及循环寻址功能设计了FIR滤波器,实现莫尔条纹信号的实时滤波,将合成函数细分与幅值细分相结合,减少了存储查表数据所需的存储单元、提高了细分速度和细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强干扰的情况下,细分倍数仍能达到500,整个细分和滤波算法可在几微秒内完成,因而系统的实时性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信号 细分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器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荣新 方姚生 王晓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49,共4页
介绍了一个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原理、组成和实现方法 ,给出了实验结果 ,验证了一些关键技术 ,表明数字波束形成 (DBF)技术可提高雷达天线性能。
关键词 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器 DBF 雷达天线 原理 自适应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阵CCD的激光告警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苏平 牛燕雄 +3 位作者 李大乾 牛海莎 李易难 张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99,共6页
光栅衍射型激光告警系统是一种基于光栅衍射效应、可实时探测来袭激光参量信息的光电对抗设备。为了获取入射激光的波长和入射角度,以光栅衍射效应为基本原理,采用面阵CCD进行图像采集、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并依据信号特点开发... 光栅衍射型激光告警系统是一种基于光栅衍射效应、可实时探测来袭激光参量信息的光电对抗设备。为了获取入射激光的波长和入射角度,以光栅衍射效应为基本原理,采用面阵CCD进行图像采集、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并依据信号特点开发了目标识别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设计出了一套基于面阵CCD的光栅衍射型激光告警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激光目标的探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识别来袭激光并准确标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激光告警 光栅衍射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小波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严居斌 刘晓川 张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2-95,共4页
介绍了小波算法的原理及在DSP中的实现 ,对Mallat算法在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还介绍了TMS32 0C3X的并行乘 /累加指令、循环寻址、重复操作在小波算法中的应用。最后用DSP仿真器对小波算法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快速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信号分析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浮体六自由度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木国 韩冰 +1 位作者 王静 张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阐述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DSP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双CCD全方位、全行程精确测量浮体在风、浪、流、潮作用下六分量参数的方法.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图像处理、三维重构、六分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实测证明,该测量系统模型... 阐述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DSP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双CCD全方位、全行程精确测量浮体在风、浪、流、潮作用下六分量参数的方法.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图像处理、三维重构、六分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实测证明,该测量系统模型简单、三维重构速度快,能满足浮体测量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浮体 六自由度 检测 数字信号处理器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视场拼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桂兰 田维坚 +2 位作者 屈有山 张宏建 葛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当要求的场景尺寸超出一个光学传感器的范围时,同时取得完整的场景就成为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多个光学传感器同时对场景进行采集,可以得到几幅互相有一定重叠的场景图像。应用改进的相位相关算法对重叠图像进行快速配准,应用渐... 当要求的场景尺寸超出一个光学传感器的范围时,同时取得完整的场景就成为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多个光学传感器同时对场景进行采集,可以得到几幅互相有一定重叠的场景图像。应用改进的相位相关算法对重叠图像进行快速配准,应用渐入渐出融合算法消除拼缝,实现无缝大视场拼接。并将整套算法在以TMS320DM642为核心处理器的平台上实现,得以构成一个小型化视频拼接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自动地对存在一定重叠和旋转的两幅768×494分辨率、25帧/秒的视频图像进行拼接,获得无缝、清晰的大视场视频图像,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场拼接 数字信号处理器 图像配准 视频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莫尔条纹细分及辨向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安国 喻洪麟 +1 位作者 朱传新 王远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49,共5页
提出了一些新的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莫尔信号细分及辨向方法。单光栅副莫尔条纹采用差值细分方法;双光栅副莫尔条纹采用乘积细分法。将信号进行区间划来实现辨向。实验采用DSP器件内置的高速A/D模块实现数/模转换,利用DSP专用指令实现信... 提出了一些新的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莫尔信号细分及辨向方法。单光栅副莫尔条纹采用差值细分方法;双光栅副莫尔条纹采用乘积细分法。将信号进行区间划来实现辨向。实验采用DSP器件内置的高速A/D模块实现数/模转换,利用DSP专用指令实现信号的滤波、细分和辨向。实验结果表明,单光栅副和多光栅副的细分精度分别为3″和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条纹 数字信号处理器 计量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光电跟踪转台的设计与伺服控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姬伟 李奇 +1 位作者 杨海峰 许波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6,72,共7页
以某型号电视制导导引头为背景,针对载体上光电跟踪系统的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四轴精密光电跟踪转台。在介绍转台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从系统机械谐振、结构建模、元部件选型计算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给出了基于高速DSP控制... 以某型号电视制导导引头为背景,针对载体上光电跟踪系统的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四轴精密光电跟踪转台。在介绍转台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从系统机械谐振、结构建模、元部件选型计算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给出了基于高速DSP控制器和数字滤波的复合闭环伺服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案。实验测试结果达到预先制定的设计指标和精度要求,表明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所设计转台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弹、箭制导导引头和机载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等的动力学特性和各种运动姿态,为实际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转台 机械谐振 闭环伺服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发电/助力一体化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德安 郑棐 +1 位作者 全力 刘迪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5-830,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CPLD的车用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发电/助力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研制了一台3 kW12/10结构开关磁阻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采用TM S320F 240型DSP和EPM 7128S型CPLD构成数字控制器,可实现汽车的起动、助力、发电等一体...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CPLD的车用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发电/助力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研制了一台3 kW12/10结构开关磁阻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采用TM S320F 240型DSP和EPM 7128S型CPLD构成数字控制器,可实现汽车的起动、助力、发电等一体化功能。在控制策略上,起动时以获得最大电磁转矩为优化目标,助力时兼顾转矩和效率,发电时则根据蓄电池的荷电情况自动选择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用开关磁阻电机起动/发电/助力一体化系统具有优良的电动、发电及缺相运行性能,能满足汽车的起动、助力、发电等一体化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起动机 发电机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兵 林建辉 +1 位作者 伍川辉 王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根据UIC513标准和GB5595—85标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计算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设计出便携式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测试仪。测试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DSP通过计算列车车体在一段时间内3个方向振动加速度的加权均平方根值的综合值,得到... 根据UIC513标准和GB5595—85标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计算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设计出便携式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测试仪。测试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DSP通过计算列车车体在一段时间内3个方向振动加速度的加权均平方根值的综合值,得到列车车体综合乘坐舒适度指标值;将测得的加速度按频率分组,统计每个频率段中不同加速度的平稳性指标值,然后对各频率段的平稳性指标值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列车的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值。把测试仪采集到的列车上的原始振动加速度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检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测试仪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测试仪能准确测量列车的舒适度与平稳性。且测试仪还具有稳定性好、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度 平稳性 测试仪 列车振动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魏晓云 陈杰 曾云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8-21,共4页
概述了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DSP处理器与通用微处理器(GPP)的异同;介绍了DSP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现状;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 DSP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通用微处理器 GPP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DSP视频图像数字处理电路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迟泽英 李坤宇 +1 位作者 李武森 陈文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27,共4页
介绍了以DSP为中心的视频图像数字处理器电路的原理与组成 ,研究分析了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并给出了重点器件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 视频图像数字处理电路 DSP器件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DSP激光成像雷达数据处理系统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文广 鲁敏 +2 位作者 郭裕兰 滕书华 张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5-1391,共7页
采用多核DSP设计了一个用于地面目标检测的激光雷达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在详细分析算法各模块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以主辅拓扑结构为框架的软件并行处理系统开发。在系统实现时,先将图像进行分区,并合理地将分... 采用多核DSP设计了一个用于地面目标检测的激光雷达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在详细分析算法各模块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以主辅拓扑结构为框架的软件并行处理系统开发。在系统实现时,先将图像进行分区,并合理地将分区后的图像分配到四个DSP核中进行处理。最后,将并行系统进一步扩展到双核和六核,并与单核系统进行性能比较。对算法运算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处理一帧图像仅需50 ms达到了实时性要求。结果表明,对于固定负载的处理系统,单纯地通过增加并行的核数来提高加速比的幅度是有限的。当增加并行的核数已不能明显地提高计算效率时,在系统设计中应着重减少每个核串行运算的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图像处理系统 多核DSP 并行计算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