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乡村场景价值理论的视角
1
作者 杨庆媛 王愈滋 +3 位作者 杨人豪 苏康传 王笛 孙朝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目前,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和个案描述,亟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场景理论与乡村多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强调乡村多元价值在多种场景中的“生成—互动—反馈”逻辑,揭示各类价值在不同场景中的... 目前,和美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析和个案描述,亟需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将场景理论与乡村多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强调乡村多元价值在多种场景中的“生成—互动—反馈”逻辑,揭示各类价值在不同场景中的显化过程;利用“乡村场景价值理论”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多利桃花源和重庆市武隆犀牛古寨乡村建设和发展进行案例分析,证实理论框架的适用性,进一步阐明差异化核心场景在乡村价值生成、互动和反馈中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场景理论 乡村多元价值理论 乡村场景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V色彩提取和色彩调和理论的广西壮锦传统配色的创新应用
2
作者 符晗 张世博 李沁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344,共11页
目的为传统壮锦配色的提取和设计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提升设计的美学价值。方法通过将图像处理与色彩调和理论相结合,首先对图案进行平滑、去噪处理,便于后续的色彩提取;尝试将RGB色彩空间映射至HSV色彩空间,再使用K-means++聚类算法... 目的为传统壮锦配色的提取和设计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提升设计的美学价值。方法通过将图像处理与色彩调和理论相结合,首先对图案进行平滑、去噪处理,便于后续的色彩提取;尝试将RGB色彩空间映射至HSV色彩空间,再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出特征色彩;引入色彩调和理论进行色彩美度计算,调和优化输出新的配色方案;最后使用PAD评价方法验证壮锦图案色彩提取和优化的可行性。结果实验证明了基于HSV进行壮锦色彩提取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同时引入色彩调和理论,在壮锦传统配色逻辑的基础上,对传统配色方案进行了美度优化,并验证了色彩优化应用的有效性。结论为传统壮锦配色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一种基于量化美学的方法,避免较强的主观性,使壮锦的色彩搭配既保留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颜色空间 Kmeans色彩提取优化 色彩调和理论 壮锦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颜值”何以转化为经济“产值”: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余敏江 贾德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0,共12页
生态产品是联结自然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A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态价值转化效能受到“资源要素行动者结构”及其过程化机制的多重影响。其中... 生态产品是联结自然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A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态价值转化效能受到“资源要素行动者结构”及其过程化机制的多重影响。其中,以生态资源禀赋、制度政策环境为核心的基础性要素体系与以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村民共同参与的行动者结构构成了“生态价值变产值”的核心序参量。要素体系的匹配程度和聚合效应促使不同行动者围绕生态“颜值”与经济“产值”之间的套现机制,形成平等参与和有序协同的内生关系,进而激活和共享各类要素资源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构建支撑实现“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金”货币化转变的要素体系和“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的内在机制与关键环节。基于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一个主体结构和资源要素长程互动的“连续谱”。生态价值的可持续转化有赖于两大要素体系之间相互适配,需要构建基础性资源要素的确权核算机制、“行动者资源”要素体系的耦合协同机制和“资源资产资金”制度套利机制,从而为生态价值可持续转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静 孙晋海 张鹏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F000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路径。首先,基于体育特色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与外生动力脱嵌的客观情境,构建了包含内生动力(体育资源内生、体育价值认同和村庄体育主体动员)和外生动力(政府扶持和资本下乡)的内外联动的分析框架;其次,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青山头村为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行动逻辑;最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强化内生-促进外生-注重内外联动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挖掘村庄体育资源、强化主体价值认同、动员村庄体育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打造村庄内外联动治理共同体、促进城乡内外融合协同式发展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理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体育特色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和谐共生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智钦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1-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谐共生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所在。本文讨论和谐共生论的重大意义、理论渊源与实践、内涵本质、目标指向和度量标准,认为和谐共生论的本质思想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论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谐共生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所在。本文讨论和谐共生论的重大意义、理论渊源与实践、内涵本质、目标指向和度量标准,认为和谐共生论的本质思想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论中,是文明兴衰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全球观的认识升华和思想飞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性和超越性的体现。基于和谐共生论理论构架,构建绿色生态度量标准及关键领域评价标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目标实现,勾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同时指出,和谐共生论与“两山”论、系统治理论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理论基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观念,集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于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和谐共生论 绿色生态度量标准 地球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美学论纲
6
作者 张俊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4,共13页
课程美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既缺乏整体的理论框架,也未能观照中国美育传统与课程改革的现实。基于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美学研究的整体框架。以“心理本体”来考察课... 课程美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既缺乏整体的理论框架,也未能观照中国美育传统与课程改革的现实。基于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美学研究的整体框架。以“心理本体”来考察课程与美学的关系,阐明课程美学是将课程本身视为美的存在,以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建构课程理论及探究课程问题。以“和合人性”作为课程美学建构的理想参照,课程结构要依据人性结构来设置。以“审美认识”的辨明为前提,课程教学实践是一种认识型艺术,与审美认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课程美学的价值旨趣在于追寻“成人之美”的人格理想,确立“反观自身”的方法论立场,恢复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感性联系。课程美学要以课程审美化建构开展实践,而圆满性、融合性、动态性是课程的审美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美学 和合人性论 审美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内涵特征、基础制约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胤晨 薛琴 +1 位作者 周贤能 文传浩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4,F0002,共11页
构建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的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立足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战略构想,利用系统论方法... 构建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的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立足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战略构想,利用系统论方法对其进行三重属性内涵诠释、生态产业新时代新特征解析。从产业资源、组织和空间三个层次,论证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及短板制约。针对投入产出消耗整体粗放、结构高级化现代化程度不足、分工协作成效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以后发地区为视野推展建立“2+2+3”圈层推进框架,从制度、市场、技术、主体、资源、组织和空间等方面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协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 系统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江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平滑圈、六音系统和浪漫主义晚期三和弦进行分析
8
作者 洪丁(译) 林慧雪(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6,167,共21页
文章基于新黎曼理论三和弦进行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平行”和“导音转换”两种仅涉及半音进行的三和弦变换架构六音系统和超六音系统,并通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析瓦格纳、弗朗克、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演示... 文章基于新黎曼理论三和弦进行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以“平行”和“导音转换”两种仅涉及半音进行的三和弦变换架构六音系统和超六音系统,并通过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析瓦格纳、弗朗克、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演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三和弦在六音空间及自然音级空间中独特的进行方式。该理论框架的完整与自洽性、其与浪漫主义晚期创作实践的紧密联系,及其对游离于传统调性理论边缘的和声进行引发的思考,使该文成为新黎曼理论最具开创性的研究之一,以及该领域迄今引用量最高的文章(据web of science及谷歌学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黎曼理论 最平滑圈 六音系统 三和弦进行 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和美乡村”规划体系研究——以D村为例
9
作者 李希阳 李家琛 +2 位作者 陈萍 莫加利 陈浩然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222-227,共6页
旨在探讨“和美乡村”战略满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及农民高质量生活需求的未来实践趋势。运用地域社会理论审视“和美乡村”,从“铸魂”与“塑形”两方面进行内涵界定;同时结合“针灸理论”,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物质更新与文脉传承之间... 旨在探讨“和美乡村”战略满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及农民高质量生活需求的未来实践趋势。运用地域社会理论审视“和美乡村”,从“铸魂”与“塑形”两方面进行内涵界定;同时结合“针灸理论”,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物质更新与文脉传承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最后以河南省D村为例,提出了“和美乡村”的规划体系。D村的实践表明,地域社会理论结合“针灸理论”策略,使得铸魂与塑形相互促进,增强村民的认同感的同时,通过局部干预引发连锁反应,提升地域环境,克服经济制约,加速推动地域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赋能乡村振兴。以期为同类型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和美乡”村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地域社会 “针灸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和”的诊疗思想及其在脾胃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云廷 王淑玲 +2 位作者 包烨华 曾友华 赵文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188-2190,共3页
中医以和为本,注重机体阴阳调和。中医"和"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对脾胃病临床处方用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梳理,在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对中医"和"的思想理论体系的... 中医以和为本,注重机体阴阳调和。中医"和"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对脾胃病临床处方用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梳理,在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对中医"和"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演变进行了归纳,并对和法和"和"的思想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认为和法不仅仅局限于和解少阳,还包括其它和解调和之法和多种调和之法有机配合使用。"和"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医临床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和的方法,更多的是理论思想的指导和遣药组方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中医 理论 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艳艳 窦明 +1 位作者 李桂秋 于璐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6,51,共6页
为解决区域间因初始排污权分配不合理而引起的矛盾,将和谐论量化方法引入到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和谐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具体表征指标构建了流域排污权和谐评价... 为解决区域间因初始排污权分配不合理而引起的矛盾,将和谐论量化方法引入到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流域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和谐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选取具体表征指标构建了流域排污权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流域初始排污权进行初次分配,并运用和谐方程对其进行和谐评估,以流域和谐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调控模型,采用Matlab fmincon函数实现对初始排污权的优化分配。将该方法应用于沙颍河流域行政区间的初始排污权分配,从区域和谐的角度得到了初始排污权分配优化方案,经对比分析,优化方案更符合各个区域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排污现状,表明基于和谐目标优化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初始排污权 和谐论 和谐目标优化 排污权和谐分配 沙颍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控制与和谐控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武 席酉民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本文指出由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假设不合理 ,因此从这一角度研究管理控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然后在和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控制的概念 ,指出了其与小团体控制的差异。最后阐明了和谐控制的意义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和谐控制 和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 被引量:68
13
作者 席酉民 尚玉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在探索和谐管理思想发展概况的前提下 ,介绍了一种当代的组织和谐管理理论 ,并考察了相关的研究趋势 ,认为时代的发展 ,必须对和谐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 ,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应做的几项具体工作。
关键词 组织管理 和谐管理思想 和谐管理理论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和谐论解读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志强 左其亭 马军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7,共5页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效率低、污染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以和谐论理念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导思想...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效率低、污染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以和谐论理念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进行系统解读的基础上,运用和谐论五要素剖析了"三条红线",将三条红线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转化为和谐问题来解决,最后运用和谐度方程分析"三条红线"的实施过程,并提出有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途径,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论理念 和谐论五要素 和谐度方程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 被引量:95
15
作者 黄丹 席酉民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本文对和谐管理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 ,并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和谐理论进行重新诠释 ,阐述了和谐理论的思想价值 ,对和谐标准进行了分类 ,并针对人的主体特性对促协力场的机制进行了调整 ,明确界定了和谐理论的一些基础性问... 本文对和谐管理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 ,并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和谐理论进行重新诠释 ,阐述了和谐理论的思想价值 ,对和谐标准进行了分类 ,并针对人的主体特性对促协力场的机制进行了调整 ,明确界定了和谐理论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文中还就和谐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评价 ,提出可以用和谐理论对管理学研究进行整合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理论 管理思想 理论综合 管理学方法论 和谐管理理论 和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社会和谐使命的再认识--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晓新 李婷 朱艳华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5期28-33,共6页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均有关于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促进社会和谐作用的讨论。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在综述、分析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公共图书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提出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提供服务,向社会...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均有关于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促进社会和谐作用的讨论。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在综述、分析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公共图书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提出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提供服务,向社会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辅助社区能力建设,提升社会资本存量,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支配权——本土化领导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7
17
作者 韩巍 席酉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27,共12页
在简要回顾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领导"概念的语义学入手,结合对个人生活经验的扎根性反思,指出对领导的理解必须以"不确定性"为前提,而中文里的"支配权"与"不确定性"联系... 在简要回顾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领导"概念的语义学入手,结合对个人生活经验的扎根性反思,指出对领导的理解必须以"不确定性"为前提,而中文里的"支配权"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是重新定义领导的更好选择;通过构造个人层面以及组织层面的"不确定性来源"模型,给出了和谐管理理论对领导的重新解读,并总结了一组既能较好地整合现有领导的研究成果,又能解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命题。此外,通过强调和谐管理理论研究的总体思路,阐明了对本土化领导理论建构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支配权 本土化 领导理论 和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谐论的水资源管理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丽君 左其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有效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和谐论引入到水资源管理中,基于水资源管理的系统、区域、部门三个管理层次,构建了水资源管理量化指标体系;并以水资源管理和谐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各层次... 有效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和谐论引入到水资源管理中,基于水资源管理的系统、区域、部门三个管理层次,构建了水资源管理量化指标体系;并以水资源管理和谐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各层次的管理因素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和谐论的水资源管理模型,以新密市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为评价水资源管理在系统、区域和部门层次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和谐论 和谐论五要素 和谐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基于色彩调和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3
19
作者 彭丽军 张法亮 +1 位作者 王琪 于晓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1-94,共4页
彩叶植物是一类重要的园林植物,因其观赏期长,景观效果突出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叶色美探讨了色彩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结合色彩调和理论,分析了对比色及邻补色在彩叶植物中的体现;采用具体实例,分析了彩叶植物的季相变化... 彩叶植物是一类重要的园林植物,因其观赏期长,景观效果突出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叶色美探讨了色彩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结合色彩调和理论,分析了对比色及邻补色在彩叶植物中的体现;采用具体实例,分析了彩叶植物的季相变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对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设计 彩叶植物 色彩调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20
作者 左其亭 张乐开 +1 位作者 张羽 马军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65,共7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体系,包括研究对象、基本内涵、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体系,包括研究对象、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并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的三方面应用实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利现代化、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的国家水网建设和人水和谐论及其应用,以期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理论体系 人与自然系统 应用实践 和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