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构建及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 被引量:70
1
作者 吴雪 王坤元 +1 位作者 牛晓丽 胡田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9-127,共9页
为构建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该文以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按照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番茄盆栽试验,监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 6项单一品质... 为构建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该文以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按照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番茄盆栽试验,监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 6项单一品质指标,根据主观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熵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番茄单一营养品质评价指标权重,次序为:番茄红素>糖酸比>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通过近似理想解法,构建番茄果实综合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番茄综合营养品质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对水肥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各水肥因子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主效应表现为:施磷量>施氮量>灌水量>施钾量。当其他因素为中间水平时,番茄营养品质随灌水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随磷肥用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型变化。交互作用表现为,灌水量与施氮量、磷与钾肥用量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表明灌水量、氮肥用量过高不利于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提高,合理增施磷肥和钾肥可有效提高番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灌溉 层次分析法 番茄 综合营养品质评价 灌水量 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咸蛋清酶解条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晓玲 马美湖 +1 位作者 蔡朝霞 化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7-230,共4页
在木瓜蛋白酶酶解咸蛋清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方法对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底物浓度(X1)、加酶量(X2)、温度(X3)、pH(X4)与水解度(Y)的经验数学模型:Y=25.77583-4.01800X1+1.42650X3-1.48800X4-1.52933... 在木瓜蛋白酶酶解咸蛋清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验方法对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底物浓度(X1)、加酶量(X2)、温度(X3)、pH(X4)与水解度(Y)的经验数学模型:Y=25.77583-4.01800X1+1.42650X3-1.48800X4-1.52933X21-2.50133X22-3.44708X23-3.02933X24+1.05450X1X2-1.58850X2X3。该模型的R2=96.49%,R2adj=94.14%,说明回归方程对实际拟合情况较好,自变量和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显著。最终得到咸蛋清酶解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3%、加酶量5000U/g、酶解温度50℃、pH5.5、酶解6h。最佳条件下酶解咸蛋清水解度高达26.18%;氮收率可达9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 咸蛋清 酶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供应对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牛晓丽 胡田田 +2 位作者 周振江 代顺冬 陈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番茄盆栽试验,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随灌水量和施磷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随钾肥用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型变化...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番茄盆栽试验,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随灌水量和施磷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随钾肥用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型变化,但不受氮肥用量的影响;交互效应表现为灌水量和施磷量以及施氮量和施钾量均呈负交互作用。表明合理的灌水量、施磷量和施钾量有利于提高番茄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而施氮量的改变是通过与施钾量发生负交互作用抑制番茄维生素C累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维生素C 灌水量 磷及钾肥用量 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振江 牛晓丽 +2 位作者 陈思 代顺冬 胡田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X期46-51,共6页
为了解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番茄红素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的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 为了解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番茄红素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的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趋势,随施氮量与施磷量增加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变化,但不随施钾量而变化。灌水量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的交互作用表现为阻碍果实番茄红素的积累。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过高不利于番茄红素含量的增加,合理增施氮、磷肥可有效提高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红素 灌水量 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供应对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牛晓丽 胡田田 +2 位作者 周振江 代顺冬 陈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的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盆栽试验,通过回归拟合,建立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与灌水量... 【目的】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的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盆栽试验,通过回归拟合,建立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与灌水量及氮、磷、钾肥用量因子间的回归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灌水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施氮量和施磷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施氮量的增幅大于施磷量。灌水量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间的交互作用为正效应,灌水量与施磷量、施氮量与施钾量间的交互作用为负效应。【结论】灌水量较低时,少施磷肥或合理配施钾肥能抑制硝酸盐累积;少施氮肥,增施磷肥或合理配施钾肥也是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硝酸盐 灌水量 氮、磷及钾肥用量 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螯合锌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同刚 洪鹏志 +1 位作者 杨萍 赵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以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方法优化其与硫酸锌的螯合条件,结果显示,在配位比2.70∶1、温度71.3℃、时间15min、pH6.86条件下,酶解液与硫酸锌的螯合率可达到87.56%。各个因素对螯合率影响大... 以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方法优化其与硫酸锌的螯合条件,结果显示,在配位比2.70∶1、温度71.3℃、时间15min、pH6.86条件下,酶解液与硫酸锌的螯合率可达到87.56%。各个因素对螯合率影响大小的顺序是:配位比>pH>温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下脚料 酶解液 螯合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芳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芳樟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于静波 张国防 +1 位作者 李左荣 冯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 var.linaloolifera Fujita.)叶精油及其主成分芳樟醇含量的影响,运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检测了不同N、P和K施肥条件下芳樟1年生扦插苗叶精油的含量和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并建立数...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 var.linaloolifera Fujita.)叶精油及其主成分芳樟醇含量的影响,运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检测了不同N、P和K施肥条件下芳樟1年生扦插苗叶精油的含量和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拟合的回归方程进行最优求解,确定最优施肥配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芳樟叶精油及芳樟醇相对含量的影响极显著,精油质量分数为1.53%~2.30%、芳樟醇相对含量为88.36%~94.87%。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N和K施用量对精油含量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影响,N施用量对芳樟醇相对含量有显著影响而K施用量无显著影响,P施用量对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均无显著影响。N、P和K施用量与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数学模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54+0.392X1-0.037X2+0.280X3+0.014X1X2-0.022X1X3+0.018X2X3-0.057X12+0.001X22-0.053X32和Y=87.206+2.802X1-0.279X2+1.115X3+0.180X1X2-0.147X1X3+0.396X2X3-0.525X12-0.137X22-0.275X32;据此计算出最优精油含量为2.22%,对应的N、P和K的每盆施用量分别为3.52、5.00和2.76 g;最优芳樟醇相对含量为95.18%,对应的N、P和K的每盆施用量分别为2.84、5.00和4.87 g。研究结果显示:N施用量对芳樟叶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的影响最大,最优精油含量和最优芳樟醇相对含量对应的施肥配比不完全相同,在生产中应根据生产目的并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确定合适的N、P和K施肥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 施肥处理 叶精油 芳樟醇 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对水肥耦合的响应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振江 牛晓丽 +1 位作者 李瑞 胡田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3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肥因子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了水分、氮、磷、钾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数学模型。随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变化;光合速率随... 研究了不同水肥因子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了水分、氮、磷、钾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数学模型。随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变化;光合速率随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交互效应表现为,灌水量与施氮量和施磷量呈负的交互作用,有机肥用量与灌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施氮量与有机肥用量、施钾量与有机肥用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具有正交互作用。灌水和氮、磷、钾、有机肥施用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光合速率 灌水量 氮、磷、钾及有机肥用量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高产栽培因子的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原小燕 符明联 +1 位作者 李根泽 何晓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油菜产量优化数学模型:Y=246.15+12.70X2+7.00X3-6.26X12-9.81X22-5.07X32-10.56X1X2-6.37X3X4。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硼肥、钾肥。其中种植密度、氮肥、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施氮、磷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影响。种植密度与氮肥、磷肥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10.5万~22.5万株/hm2、施纯氮0~207kg/hm2、施五氧化二磷0~96kg/hm2、施氧化钾0~120kg/hm2时,两因子之间均为正相互作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大于3 9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15.48万~17.94万株/hm2,纯N、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效硼施用量分别为360.2~387.1、170.0~181.4、15.0~30.0、1.46~1.8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数学模型 栽培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酒酿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宗绪岩 白彬阳 +2 位作者 杨金山 熊俐 李丽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7,共5页
分别考察了果胶酶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初始糖度及初始pH值等因素对蓝靛果酒感官评价的影响,并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进行了数学模型。蓝靛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果胶酶添加量0.34‰,酵母添加量1.48g/L,初始糖度20°Bx,初始pH值为3.6... 分别考察了果胶酶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初始糖度及初始pH值等因素对蓝靛果酒感官评价的影响,并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进行了数学模型。蓝靛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果胶酶添加量0.34‰,酵母添加量1.48g/L,初始糖度20°Bx,初始pH值为3.6,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蓝靛果酒感官评价得分81.01,与回归方程的预测值(80.75)基本一致。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多项式回归可用于蓝靛果酒发酵工艺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酒 单因素法 正交试验 酿造工艺 二次多项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鹰椒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武占会 申书兴 +3 位作者 王惠英 陈雪平 王利平 张玉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9,共4页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天鹰椒型干辣椒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三种肥料中,氮肥对天鹰椒型干辣椒产量影响最大,且氮肥与磷肥两因子之间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天鹰椒型...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天鹰椒型干辣椒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三种肥料中,氮肥对天鹰椒型干辣椒产量影响最大,且氮肥与磷肥两因子之间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天鹰椒型干辣椒氮磷钾优化施肥方案为N:312 33~373 29kg/hm2;P2O5:69 35~103 35kg/hm2;K2O:167 38~282 6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肥 天鹰椒 回归方程 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伊霞 李运起 +3 位作者 敖特根·白音 徐敏云 张兰兰 张永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研究不同配合比例的微肥对苜蓿草产量的影响,试验以Zn、Mn、Cu、B、Mo五种微肥作为试验因子,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微肥对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苜蓿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锰肥和钼肥,有显著影响的交... 为研究不同配合比例的微肥对苜蓿草产量的影响,试验以Zn、Mn、Cu、B、Mo五种微肥作为试验因子,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微肥对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苜蓿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锰肥和钼肥,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锌肥与铜肥、锰肥与钼肥;而且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较大量的锌、铜肥或施用较少的锌、铜肥苜蓿易获得高产,施用较少量的锰肥和钼肥,苜蓿可获得高产。通过模拟寻优得到微肥配施最佳方案为:Zn为10 kg/hm2,Mn为2 kg/hm2,Cu为2.5 kg/hm2,B为0.5 kg/hm2,Mo为75 g/hm2。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苜蓿 干草产量 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华俊 江芹 +2 位作者 董玲 宁志怨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018-10020,10030,共4页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秋马铃薯 栽培模式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肥配施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兰兰 李运起 +4 位作者 李秋凤 李建国 高立杰 伊霞 张永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0,共5页
为研究微量元素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青贮玉米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五种微肥Zn、Mn、Cu、B、Mo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青贮玉米产量有显... 为研究微量元素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青贮玉米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五种微肥Zn、Mn、Cu、B、Mo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青贮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锌、硼和钼肥,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锌肥与铜肥、锌肥与钼肥、锰肥与钼肥。定量地评价了五种微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产量考虑得到其最优组合为:硫酸锌施用量28.75 kg/hm2,硫酸锰量10 kg/hm2,硫酸铜量30 kg/hm2,硼砂量5 kg/hm2,钼酸量0.9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肥 青贮玉米 产量 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根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瑞 牛晓丽 +2 位作者 周振江 王旭东 胡田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4-132,共9页
【目的】研究分根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及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 【目的】研究分根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及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供试条件下,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灌水量、施磷量和有机肥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但其不受施氮量的明显影响。5个因素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交互效应表现为:施氮量与施磷量、施钾量,施钾量与有机肥用量间呈负交互作用;施氮量与有机肥用量、施磷量与施钾量间呈正交互作用。表明灌水量及氮、磷、钾和有机肥用量,通过单因素本身或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根系分区交替灌水条件下,适当增大灌水量,氮肥与有机肥、磷肥与钾肥以及高量有机肥与少量钾肥配施,均可以明显提高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区交替灌溉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可溶性糖 灌水量 施肥量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南校糯96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元强 李体琛 +2 位作者 蒋益敏 简峰 欧善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共4页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种因子对南校糯96产量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南校糯96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密度;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密度与氮肥、密度与钾肥。定量地评价...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种因子对南校糯96产量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南校糯96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密度;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密度与氮肥、密度与钾肥。定量地评价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种因子与南校糯96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从高产角度考虑,南校糯96最优组合为每667 m2种植3 500~3 750株,施N 9.2~1.5 kg、P2O52.7~3.6 kg、K2O 6.75~7.42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肥料 产量 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应力作用下锂离子电池老化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雅琨 苏来锁 +2 位作者 王彩娟 宋杨 李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针对影响电池老化的五种主要应力提出了二次多项式老化模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法设计了28组老化实验拟合模型中的参数,并进行了四组验证实验证实了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最佳子集回归法进一步筛选影响电池老化速率的主要应力,提出了Arrh... 针对影响电池老化的五种主要应力提出了二次多项式老化模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法设计了28组老化实验拟合模型中的参数,并进行了四组验证实验证实了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最佳子集回归法进一步筛选影响电池老化速率的主要应力,提出了Arrhenius形式的老化经验模型,利用二次回归实验设计中的数据拟合出模型的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应力 锂离子电池 老化模型 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肥配施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元强 欧善生 +1 位作者 黄甫 黄茜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7,共5页
为明确微量元素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确定甘蔗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铜、锌、硼、钼4种微肥配合施用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子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锌肥>钼肥>铜肥>硼肥... 为明确微量元素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确定甘蔗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铜、锌、硼、钼4种微肥配合施用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子对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锌肥>钼肥>铜肥>硼肥。频率分析结果显示,甘蔗产量大于93 372.09kg/hm2的施肥组合方案为:铜肥量5.625~7.875 kg/hm2,锌肥量37.5~45.0kg/hm2,硼肥量19.687 5~22.500 0kg/hm2,钼肥量0.60~0.75kg/hm2。从甘蔗最高产量考虑,最优组合方案为硫酸铜7.875kg/hm2,硫酸锌45.0kg/hm2,硼砂22.500 0kg/hm2,钼酸铵0.75kg/hm2;最优组合田间示范验证甘蔗产量为121 275.0kg/hm2,与试验回归模型计算的结果(121 925.47kg/hm2)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肥 甘蔗 产量 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提取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慧 张如涯 +3 位作者 陈立伟 林钟鸣 吴樟强 王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研究旨在探讨采用超声波强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以超声强化时间、超声功率、液固比、提取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超声强化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研究旨在探讨采用超声波强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以超声强化时间、超声功率、液固比、提取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超声强化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强化时间17.6 min、超声功率171.0 W、液固比16.6:1、提取时间1.51 h。在该条件下,薰衣草精油得率的期望值是0.761%。通过验证试验,5个重复试验的薰衣草精油的得率为0.751%、0.761%、0.771%、0.773%、0.786%,平均值为0.768%。验证试验的平均值与理论的期望值(0.761%)非常接近,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超声强化水蒸气蒸馏法 单因素试验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包合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慧 吴俊穗 +4 位作者 陈立伟 薛永钦 林钟鸣 吴樟强 王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6-88,共3页
试验旨在探究确定采用β-环糊精包合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β-环糊精包合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包合条件。结果表明:包合效果... 试验旨在探究确定采用β-环糊精包合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β-环糊精包合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包合条件。结果表明:包合效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精油的比例7.9:1、包合温度43.9℃、包合时间1.58 h。在该条件下,薰衣草精油包合率的期望值是85.36%。通过验证试验,5个重复试验的薰衣草精油包合率分别为83.20%、84.63%、85.30%、85.79%和87.28%,平均值为85.24%。通过5次验证试验,其平均值与理论的期望值85.24%非常接近,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Β-环糊精包合 单因素试验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