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地形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法模拟
被引量:
52
1
作者
强建科
罗延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6-1613,共8页
基于稳定电流场的基本方程、三维区域满足的边值问题以及相应的变分问题,研究了三维起伏地形条件下电阻率的有限单元数值模拟算法.离散积分区域时,以三棱柱为最小研究单元,推导了含有地形特征信息的三线性插值型函数以及单元刚度矩阵....
基于稳定电流场的基本方程、三维区域满足的边值问题以及相应的变分问题,研究了三维起伏地形条件下电阻率的有限单元数值模拟算法.离散积分区域时,以三棱柱为最小研究单元,推导了含有地形特征信息的三线性插值型函数以及单元刚度矩阵.采用变带宽、一维数组方式只存储稀疏刚度矩阵中非零元素,能够节约内存.利用Cholesky分解法只分解一次大型稀疏矩阵,通过回代可以求出方程组的全部解,当求解有多个供电点的测深问题时可以缩短计算时间.模型计算表明,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上,三维计算结果与解析解或二维数值解十分吻合,计算精度满足误差要求.在二维山脊上的二极剖面或三维山谷上的中间梯度剖面上,其三维计算结果与相应模型的土槽实验结果或边界元法计算结果也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法
有限单元法
三维数值模拟
起伏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隙岩体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加锚计算(英文)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强勇
朱维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0-95,共6页
根据裂隙岩体的弹塑性损伤变形机制,建立了断续多裂隙岩体在初始损伤、损伤演化和塑性损伤变形状态下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损伤岩锚柱单元模型,模拟锚杆对断续裂隙岩体的支护效果。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
根据裂隙岩体的弹塑性损伤变形机制,建立了断续多裂隙岩体在初始损伤、损伤演化和塑性损伤变形状态下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损伤岩锚柱单元模型,模拟锚杆对断续裂隙岩体的支护效果。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进行了边坡加锚裂隙岩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损伤
锚柱
裂隙岩体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地形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法模拟
被引量:
52
1
作者
强建科
罗延钟
机构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6-161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7204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DL0502)
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稳定电流场的基本方程、三维区域满足的边值问题以及相应的变分问题,研究了三维起伏地形条件下电阻率的有限单元数值模拟算法.离散积分区域时,以三棱柱为最小研究单元,推导了含有地形特征信息的三线性插值型函数以及单元刚度矩阵.采用变带宽、一维数组方式只存储稀疏刚度矩阵中非零元素,能够节约内存.利用Cholesky分解法只分解一次大型稀疏矩阵,通过回代可以求出方程组的全部解,当求解有多个供电点的测深问题时可以缩短计算时间.模型计算表明,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上,三维计算结果与解析解或二维数值解十分吻合,计算精度满足误差要求.在二维山脊上的二极剖面或三维山谷上的中间梯度剖面上,其三维计算结果与相应模型的土槽实验结果或边界元法计算结果也非常接近.
关键词
电阻率法
有限单元法
三维数值模拟
起伏地形
Keywords
Resistivity method, Fini
te
element
method
(fem
), 3-D numerical
model
ing, Undulating topograph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隙岩体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加锚计算(英文)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强勇
朱维申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0-95,共6页
文摘
根据裂隙岩体的弹塑性损伤变形机制,建立了断续多裂隙岩体在初始损伤、损伤演化和塑性损伤变形状态下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损伤岩锚柱单元模型,模拟锚杆对断续裂隙岩体的支护效果。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进行了边坡加锚裂隙岩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弹塑性损伤
锚柱
裂隙岩体
本构模型
Keywords
elastoplastic damage, CDRB
element
model
,
3
D
fem
.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地形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法模拟
强建科
罗延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裂隙岩体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加锚计算(英文)
张强勇
朱维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