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behaviors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雄威 王勇 +1 位作者 俞竞伟 王艳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564-3571,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of field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was obtained by a direct or ind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of field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China, was obtained by a direct or indirect method. Digital images of expansive soil of the surface fissure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binarization statistic method. In addition, the fissure fractal dimension was computed with a self-compiled program. Combined with in situ seepage and loading plate tes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moisture content,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surface fissure ratio and moisture content show a linear relation, "y=-0.019 1x+1.028 5" for rufous expansive soil and "y=-0.07 1x+2.610 5" for grey expansive soil. Soil initial seepage coefficient and surface fissure ratio show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 "y=1× 10^-9exp(15.472x)" for rufous expansive soil and "y=5× 10^-7exp(4.209 6x)" for grey expansive soil. Grey expansive soil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surface fissure ratio show a power fimction relation of "y=3.935 7exp(0.993 6x)". Based on the binarization and fractal dimens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fissure statistics can depict the fi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view of two dimensions. And the evolvement behaviors of permeability and the deformation modulus can indirectly describe the developing state of the fissure. The analysis reflects that the engineering behaviors of unsaturated expansive soil are objectively influenced by fi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soil surface fissure ratio fractal dimension PERMEABILITY deformation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不同裂隙方向饱和原状膨胀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高志傲 孔令伟 +2 位作者 王双娇 黄珏皓 赵浩武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6-748,共13页
裂隙方向是导致膨胀土力学特性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究裂隙倾角对土体的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安徽淠史杭灌区不同裂隙倾角的原状膨胀土(α为0°,22.5°,45°,67.5°,90°)为研究对象,采用GCTS动静真三轴仪对土... 裂隙方向是导致膨胀土力学特性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究裂隙倾角对土体的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安徽淠史杭灌区不同裂隙倾角的原状膨胀土(α为0°,22.5°,45°,67.5°,90°)为研究对象,采用GCTS动静真三轴仪对土体进行单向循环荷载试验。研究裂隙倾角、围压和不同动应力幅值对膨胀土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及阻尼比变化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荷载幅值增大,同一裂隙角度试样的累积应变不断增加,所研究的5个裂隙角度中,α=67.5°试样将产生更大的累积塑性应变。在低围压下裂隙角度对土体临界动应力幅值影响较大,其各向异性特征显著,随着围压增大,土体各向异性减弱。随着裂隙角度的增大,试样动弹性模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α=67.5°时,试样动弹性模量最小,循环振动荷载幅值增大到临界动应力时,动弹性模量加速减小;根据阻尼比随振动次数的变化特征,提出了能够考虑其衰减速率、初始阻尼比和稳定阻尼比特征的表述模型,并分析了动应力幅值和围压对裂隙膨胀土阻尼比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揭示动荷载下裂隙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各向异性,确保膨胀土地区铁路路线和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方向 循环荷载 累积塑性应变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北疆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劣化机制及其非线性模型研究
3
作者 张凌凯 徐浩振 +1 位作者 丁旭升 崔子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3,84,共10页
为深入探究渠坡失稳破坏机理,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北疆膨胀土的三轴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从宏观、细观和微观3个角度研究了膨胀土劣化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冻融循... 为深入探究渠坡失稳破坏机理,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北疆膨胀土的三轴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从宏观、细观和微观3个角度研究了膨胀土劣化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硬化型,体变曲线呈剪缩特征;黏聚力随循环次数非线性衰减,首次衰减最为显著,7次循环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变化较小,基本保持恒定;循环作用过程中,膨胀土裂隙由两端向中间发育,内部裂隙网格逐渐汇聚并在土体薄弱处形成裂隙核心,整体破坏面由循环初期“Y”形或“X”形逐渐发育为“爪”形纵向贯穿破坏面;循环作用造成土体的团聚体结构破碎重组为松散的絮凝结构,粒间孔隙增大,黏土颗粒逐渐剥落脱离,导致结构损伤,其中颗粒间胶结作用减弱是黏聚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循环作用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n、K、Kb影响显著,循环次数大于3次时,参数变化幅度较小。经指数函数拟合,各参数与循环次数呈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冻融循环 膨胀土 强度劣化 裂隙 邓肯-张模型 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B溶液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瑞祥 胡波 +2 位作者 李丹 王延平 汪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38,共7页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裂隙面强度变化与淋滤时间的关系,揭示淋滤后膨胀土裂隙面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CB溶液沿着预设裂隙面和试样内部淋滤不同天数后,试样形貌特征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裂隙面抗剪强度降低速率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先变快后变慢,在淋滤28 d后裂隙面抗剪强度指标下降明显,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下降51.5%和45.9%;对淋滤后试样表面灰绿土样和直剪试验后剪切面土样进行微细观研究发现,淋滤后灰绿土和剪切面Fe_(2)O_(3)含量下降明显,且黏土矿物衍射峰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微观机理分析可知,DCB溶液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对土中游离氧化铁进行去除,使试样外观形貌出现较大变化,破坏了土中大的团聚体与颗粒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面 抗剪强度 淋滤 游离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微型桩加固缓倾长大裂隙土边坡的力学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鹏杰 魏凯 +3 位作者 康静伟 芮瑞 蔡正乾 夏荣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预制混凝土微型桩广泛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含长大裂隙膨胀土边坡抢险加固工程,研究其加固力学机制,对膨胀土边坡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在相似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含裂隙面边坡滑体及微型单排桩模型;以平行裂隙面方向施加推阻力,开展... 预制混凝土微型桩广泛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含长大裂隙膨胀土边坡抢险加固工程,研究其加固力学机制,对膨胀土边坡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在相似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含裂隙面边坡滑体及微型单排桩模型;以平行裂隙面方向施加推阻力,开展了相似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型单排桩加固表现出较好的阻滑效果,将坡体系统的抗滑力维持在较高水平,边坡抵抗破坏的韧性增加,边坡稳定性显著提高。边坡抗滑阻力随桩间距增加而减小,单根微型桩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桩间距的增大,土拱效应逐渐减弱,当桩间距为12倍桩直径时,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建议桩间距取8倍桩直径;布置在边坡中部的微型桩加固效果较布置在边坡上1/3位置的微型桩加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缓倾长大裂隙 膨胀土边坡 相似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138
6
作者 殷宗泽 袁俊平 +3 位作者 韦杰 曹雪山 刘华强 徐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55-2161,共7页
人们早就知道膨胀土具有多裂隙的特点,也知道它影响边坡的稳定;但怎样影响,严重程度如何,并未清楚认识,在膨胀土边坡设计施工的各环节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裂隙影响,以致膨胀土边坡失稳事故仍时有发生。对此作深入研究实有必要。笔者曾发表... 人们早就知道膨胀土具有多裂隙的特点,也知道它影响边坡的稳定;但怎样影响,严重程度如何,并未清楚认识,在膨胀土边坡设计施工的各环节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裂隙影响,以致膨胀土边坡失稳事故仍时有发生。对此作深入研究实有必要。笔者曾发表裂隙开展对强度指标影响的试验成果,提出考虑裂隙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和用土工膜限制裂隙发展的加固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膨胀土裂隙的产生机理与发展过程,结合膨胀土边坡失稳实例探讨了裂隙所起作用,解释了裂隙开展与膨胀土边坡失稳特征的联系,论述了换土加固方法之所以有效主要在于它限制裂隙开展等。上述各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多裂隙性是膨胀土边坡易于失稳的关键,是其不同于其它黏性土坡的根本;提出要在膨胀土边坡的分析、计算、施工和处理等各环节都考虑裂隙影响,形成系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 边坡稳定性 换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裂隙的量化手段与度量指标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袁俊平 殷宗泽 包承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了对膨胀土的裂隙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远距光学显微镜对膨胀土试样进行观测,观测的图像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合适的灰度处理,计量裂隙所造成的暗色区域所占面积比例或灰度熵。通过对重塑膨胀土中的裂隙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定量的观测,认为... 为了对膨胀土的裂隙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远距光学显微镜对膨胀土试样进行观测,观测的图像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合适的灰度处理,计量裂隙所造成的暗色区域所占面积比例或灰度熵。通过对重塑膨胀土中的裂隙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定量的观测,认为裂隙图像的灰度熵可以较好地表征裂隙的发育发展程度,且土体处于裂隙不发育状态,其灰度熵越小,反之,土体裂隙越发育,其灰度熵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 远距光学显微镜 灰度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裂隙影响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4
8
作者 殷宗泽 徐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459,共6页
膨胀土是多裂隙土,其边坡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裂隙影响。裂隙开展后抗剪强度显著降低,裂隙开展深度将本来均一的土层划分为强度差异显著的不同土层,雨水进入裂隙中形成渗流增加了滑动力矩,裂隙还随时间而发展。这些都显著影响膨胀土... 膨胀土是多裂隙土,其边坡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裂隙影响。裂隙开展后抗剪强度显著降低,裂隙开展深度将本来均一的土层划分为强度差异显著的不同土层,雨水进入裂隙中形成渗流增加了滑动力矩,裂隙还随时间而发展。这些都显著影响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条分法为基础的近似反映裂隙影响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将膨胀土坡划分成3个亚层,即裂隙充分发展层、裂隙发育不充分层和无裂隙层,分别取用不同的强度指标;给出了裂隙深度、各亚层界面、各层强度指标以及裂隙渗流浸润线的近似确定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反映了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可体现其平缓性、浅层性、牵引性、长期性、季节性、方向性等特点。算例分析表明了它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边坡 稳定性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技术的饱和膨胀土失水致裂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丹 徐洪钟 +1 位作者 施斌 刘亮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了解饱和膨胀土在失水条件下,干缩裂隙发育过程中土体内的应变状态、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设计了一个长40cm、宽5cm、深3cm的一维模型槽,将3条FBG传感光栅串埋入饱和膨胀土试样中,对膨胀土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土体失水干缩... 为了解饱和膨胀土在失水条件下,干缩裂隙发育过程中土体内的应变状态、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设计了一个长40cm、宽5cm、深3cm的一维模型槽,将3条FBG传感光栅串埋入饱和膨胀土试样中,对膨胀土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土体失水干缩致裂过程中,各个FBG传感器的应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首条干缩裂隙及其附近土体的应变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含水率的降低,土体首先呈现出整体收缩,之后应变状态发生分异,呈现出拉张区和收缩区交替出现的分布规律;位于最大收缩区的边缘,当FBG传感器的应变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并且拉应变及其变化速率相对较大的区域将产生首条裂隙。可见,本文所采用的高空间分辨率FBG传感技术为分析膨胀土裂隙发育全过程、揭示膨胀土失水致裂机理,以及膨胀土裂隙性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失水致裂 FBG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干湿循环胀缩裂隙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胡东旭 李贤 +3 位作者 周超云 薛乐 刘洪伏 汪时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18-324,共7页
为研究膨胀土在降雨与蒸发过程中的胀缩裂隙演化规律,对原状膨胀土进行干湿循环的CT扫描试验。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对土体CT图进行三维体重建以及裂隙信息的提取,从定性与定量的维度研究土体三维空间裂隙与干湿循环之间的关系。定性... 为研究膨胀土在降雨与蒸发过程中的胀缩裂隙演化规律,对原状膨胀土进行干湿循环的CT扫描试验。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对土体CT图进行三维体重建以及裂隙信息的提取,从定性与定量的维度研究土体三维空间裂隙与干湿循环之间的关系。定性研究发现,裂隙发育开始于土体内部初始孔洞与微纹裂等薄弱处,并扩展延伸,形成裂隙面、裂隙体,最后形成复杂的三维裂隙网络;随着干湿循环的进行,裂隙面积和体积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定量研究发现,裂隙面积沿试样轴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随着干湿循环的进行,周期逐渐减小,振幅A先增加后减小;裂隙开展分为3个阶段,即裂隙酝酿期、裂隙快速发育期和裂隙平稳发展期,而裂隙发育主要发生在裂隙快速发育期。得出了试样径向裂隙面积、轴向高度与累计干缩体变之间的近似关系,以裂隙体积定义了符合Logistic函数变化规律的扰动函数,可以预测裂隙在试样局部的发展及分布情况,为裂隙膨胀土的渗透特性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应力、应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干湿循环 裂隙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裂隙的平面描述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雄威 冯欣 张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9,共4页
通过室外数码成像,记录了不同含水量下原状膨胀土表面裂隙的开展状态,基于MATLAB软件用二值化像素统计的方法对膨胀土表面裂隙率与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并且在二值化图像的基础上,基于AutoLISP程序对原状膨胀土表面裂隙的分形维数进... 通过室外数码成像,记录了不同含水量下原状膨胀土表面裂隙的开展状态,基于MATLAB软件用二值化像素统计的方法对膨胀土表面裂隙率与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并且在二值化图像的基础上,基于AutoLISP程序对原状膨胀土表面裂隙的分形维数进行自动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膨胀土表面裂隙率和分形维数与含水量的关系基本呈线性关系,单位含水量变化引起裂隙率和分维的不同变化特征可对膨胀土胀缩性做出相应区分;二值化像素和分形维数统计的方法均可对原状膨胀土表面裂隙进行描述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膨胀土的裂隙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二值化 裂隙率 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裂隙的工程特性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龚壁卫 程展林 +1 位作者 胡波 赵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5-1830,1836,共7页
裂隙是膨胀土的重要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分布于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受干湿循环影响而产生的干缩裂隙与膨胀土地层中特有的原生裂隙混为一谈。在对膨胀土边坡失稳机制的研究中,也忽视了原生裂隙对边坡稳定的重要影响。为... 裂隙是膨胀土的重要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分布于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受干湿循环影响而产生的干缩裂隙与膨胀土地层中特有的原生裂隙混为一谈。在对膨胀土边坡失稳机制的研究中,也忽视了原生裂隙对边坡稳定的重要影响。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地段渠道破坏机制,在河南省南阳市郊建设了一条长为2.05 km试验渠道,通过渠道开挖期间的地质勘察、现场观测和取样试验,以及对现场滑坡体的取样分析,研究了膨胀土裂隙及周边土体的物质成分、密度、含水率和强度特性,结合现场观测资料分析了裂隙与渠道滑坡的关系。研究表明,膨胀土地层中的原生裂隙有两种类型:光滑蜡状裂隙和有一定厚度充填黏土的裂隙。裂隙面上的物质成分与两侧土略有不同,且天然密度低、含水率高,强度远低于相邻土体的强度,一旦地层与边坡倾向一致,将产生沿裂隙面的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膨胀土 裂隙 强度特性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初始破损与湿干交替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被引量:7
13
作者 毛新 汪时机 +2 位作者 程明书 陈正汉 王晓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1-579,共9页
为研究不同初始破损程度、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两者耦合工况对膨胀土孔洞及裂隙发育、演化规律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土体变形、力学行为,以合肥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制备的不同初始破损程度(圆柱孔直径分别为0、2.5、5 mm)的3组20个试样进行... 为研究不同初始破损程度、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两者耦合工况对膨胀土孔洞及裂隙发育、演化规律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土体变形、力学行为,以合肥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制备的不同初始破损程度(圆柱孔直径分别为0、2.5、5 mm)的3组20个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控制吸力为50 kPa,有效围压分别为100、200、400 kPa)。并解释了孔洞-裂隙的产生及发育新机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次数为0时,一定程度的初始破损会提高土体的强度;与常规认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为1~2次时,初始破损的存在会诱导土体裂隙开裂的方向和贯通模式,形成的结构块较无破损土体形成的更完整,因而具有相对于无初始破损土体更高的强度;干湿循环次数为3次时,裂隙完全扩展,土体结构性被严重破坏,有无初始破损的土体强度趋于一致;孔洞-裂隙的演化机制是:脱湿-增湿过程中产生的水力梯度使土体具有不同的软硬性质和胀缩变形,产生的拉压应力在微裂纹、尖端形成应力集中而开裂,更易与具有的初始孔洞破损联合、交汇、贯通,萌生的裂隙增大了水汽交换界面面积,进一步平衡拉压应力而最终完全碎裂。研究可为普遍存在初始破损的膨胀土工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干湿循环 裂隙 破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损伤膨胀土三轴加载下的裂隙形态及力学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明书 汪时机 +2 位作者 毛新 陈正汉 江胜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3-78,共6页
基于Kachanov连续损伤变量及Fredlund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理论,提出了结构性损伤膨胀土的强度表征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型非饱和土三轴仪对不同损伤程度的三组15个重塑试样进行控制净围压分别为50,100,15... 基于Kachanov连续损伤变量及Fredlund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理论,提出了结构性损伤膨胀土的强度表征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型非饱和土三轴仪对不同损伤程度的三组15个重塑试样进行控制净围压分别为50,100,150 k Pa的三轴压缩试验,定量分析荷载作用下初始孔洞损伤基元及裂隙演化形式对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考虑结构性及损伤的非饱和土力学表征能够很好地描述土体的力学行为;孔洞损伤对膨胀土强度没有一致的强化或弱化效果,而裂隙发育形态、演化形式对土体结构及强度起主导作用;围压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裂隙的开展,通过裂隙面咬合产生强度。根据破坏机制将该力学关系表示为裂隙发育及残余强度两个阶段,线性硬化破坏、弹塑性破坏、脆塑性破坏、线性软化破坏四种破坏模式。研究可为揭示膨胀土边坡破坏的力学机制及预测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损伤 结构性 裂隙 力学表征 抗剪强度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隙描述的膨胀土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雄威 代国忠 +1 位作者 于常瑶 王继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9-1075,共7页
以广西白色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土体裂隙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裂隙率与含水率的线性回归关系。现场试验观测表明,雨季前裂隙长期平均宽度0.005 m,利用等效模型,获得表层土体含水率与裂隙间距的相关关系。按... 以广西白色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土体裂隙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裂隙率与含水率的线性回归关系。现场试验观测表明,雨季前裂隙长期平均宽度0.005 m,利用等效模型,获得表层土体含水率与裂隙间距的相关关系。按照雨水在裂隙中渗流的过程建立裂隙影响下的雨水入渗计算模型,利用不同裂隙间距,来描述裂隙分布。基于裂隙描述的雨水入渗膨胀土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是否考虑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当裂隙率较高时边坡持续降雨后安全系数会大幅度降低,同时边坡大气剧烈影响深度的加深也会引起安全系数的迅速降低。根据研究结果,对膨胀土边坡治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堑坡 裂隙 大气作用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新建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昆 郭菊彬 李建强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41,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地质测绘、勘探及室内试验,综合分析埃塞俄比亚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指出沿线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的分布及特点,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意见,以期对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全线主要分布第三~第四纪火成岩,基本没... 研究目的:通过地质测绘、勘探及室内试验,综合分析埃塞俄比亚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指出沿线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的分布及特点,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意见,以期对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全线主要分布第三~第四纪火成岩,基本没有滑坡、泥石流及煤层采空区等重大不良地质,地质条件总体较好。地表水、地下水不发育,对工程基础影响较小;软土不发育,膨胀土及冲沟大面积分布;基岩差异风化明显,变化厚度大并且存在软弱夹层,对路堑、隧道及桥梁工程影响较大;受地形及构造影响,局部地段存在危岩落石及岩堆,但规模较小,较易于治理;受火山活动影响,局部地段地裂发育,对线路影响较大,宜作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岩土 不良地质 火成岩 膨胀土 冲沟 地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 被引量:39
17
作者 蔡正银 朱洵 +1 位作者 黄英豪 张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1-1389,共9页
裂隙的发生与演化是膨胀土在各种外部条件作用下的显著特征。针对北疆高寒地区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问题,以渠基土每年经历通水、停水及冻结、融化过程为研究条件,开展了单向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试验。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 裂隙的发生与演化是膨胀土在各种外部条件作用下的显著特征。针对北疆高寒地区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问题,以渠基土每年经历通水、停水及冻结、融化过程为研究条件,开展了单向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试验。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试样内部裂隙演化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研究了不同湿干冻融耦合循环次数对膨胀土三维裂隙演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的试样内部裂隙发育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裂隙的发育深度在5次循环后逐渐趋于稳定,对应于试样初始总高度的40%。对比不同循环次数作用下试样内部裂隙的发育形态可知,试样内部裂隙发育模式由循环初期浅层分散分布向后期深层汇聚偏转进行转化。采用切片裂隙率、弯曲度、分支数及死端点4个指标能较好地定量描述裂隙空间分布及连通性随循环次数的演化规律。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干湿冻融耦合作用下膨胀土渠道的劣化过程和破坏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湿干冻融耦合循环 CT扫描 定量分析 裂隙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日照条件下膨胀土的湿-热耦合性状及蒸发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雄威 王爱军 +1 位作者 王勇 王继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21-2826,共6页
利用长弧氙灯模拟太阳辐射,通过调节灯罩与土样间的高度产生不同的辐射强度,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模仿自然环境中的日照状态,通过设定恒温、恒湿环境获得单因素的控制条件,对阳光辐射下原状膨胀土的湿-热耦合性状及降雨蒸发效应进行分析。... 利用长弧氙灯模拟太阳辐射,通过调节灯罩与土样间的高度产生不同的辐射强度,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模仿自然环境中的日照状态,通过设定恒温、恒湿环境获得单因素的控制条件,对阳光辐射下原状膨胀土的湿-热耦合性状及降雨蒸发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太阳辐射、降雨等气象现象发生后,膨胀土水分迁移和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状态,随着土体水分的往复迁移,浅层土体趋于破碎,疏松,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土体含水率变化幅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土体裂隙的拓展。对于膨胀土,裂隙性和膨胀性是它内在的秉性,而大气作用是诱因,在大气与土壤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中,膨胀土的工程性质逐渐发生改变。采用自制的太阳辐射模拟装置,针对大气作用下原状膨胀土的湿热耦合性状以及降雨蒸发效应展开分析,相关经验也可应用到其他土类的研究。针对膨胀土工程性质,可进一步开展太阳辐射对膨胀土水分迁移机制影响的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太阳辐射 降雨 裂隙 湿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粘土重力式挡土墙的工程试验 被引量:20
19
作者 罗强 蔡英 邵启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0-274,共5页
成都粘土是一种超固结的裂隙粘土(膨胀土),具有强烈的胀缩变形特性,工程性质非常差,对工程建筑物,尤其是对路基工程等建筑物具有特殊的危害。本文结合成都东站扩建工程,对成都粘土重力式挡土墙的土压力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 成都粘土是一种超固结的裂隙粘土(膨胀土),具有强烈的胀缩变形特性,工程性质非常差,对工程建筑物,尤其是对路基工程等建筑物具有特殊的危害。本文结合成都东站扩建工程,对成都粘土重力式挡土墙的土压力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所得结论对超固结裂隙粘土(膨胀土)土压力的计算和支挡建筑物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裂隙粘土 重力式挡土墙 挡土墙 工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堑坡雨水入渗速率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雄威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1-1296,共6页
从土体初始含水率和降雨强度2个影响因素出发,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膨胀土堑坡雨水入渗速率的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膨胀土堑坡,一定雨强连续的降雨才能使水分持续有效的入渗;土体含水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雨的历时,而不是降雨强度... 从土体初始含水率和降雨强度2个影响因素出发,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膨胀土堑坡雨水入渗速率的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膨胀土堑坡,一定雨强连续的降雨才能使水分持续有效的入渗;土体含水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雨的历时,而不是降雨强度。雨水入渗过程中,随着土体初始含水率的降低,坡面侵蚀程度有所降低。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对坡面侵蚀不大;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坡面侵蚀逐渐加剧,但侵蚀程度逐渐收敛。植被的存在会改善土体的渗透性,同时也将大大降低雨水对坡面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堑坡 裂隙 雨水入渗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