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Al力学性质合金化效应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艳军 彭平 +2 位作者 李贵发 周惦武 韩绍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几种合金化元素X(X=Cr、Mn、Fe、Co和Cu)与不同Fe含量(0,3.125%,4.167%,6.25%,摩尔分数)(NiFe)Al超胞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并采用如下几个力学参数: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和剪...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几种合金化元素X(X=Cr、Mn、Fe、Co和Cu)与不同Fe含量(0,3.125%,4.167%,6.25%,摩尔分数)(NiFe)Al超胞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并采用如下几个力学参数: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及比值G/B0等,表征和评判了合金化元素X与不同Fe含量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延性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6.25%)合金化虽可提高NiAl晶体的硬度,但却导致NiAl延展性降低,合金化后NiAl硬度增加的次序为:(Ni7Mn)Al8>(Ni7Co)Al8>(Ni7Fe)Al8>(Ni7Cr)Al8>(Ni7Cu)Al8>NiAl,其延性降低次序则与硬度增加次序相反;随着Fe含量的升高,NiAl晶体的硬度增加,但其使硬度增加的上限约为4%,而随着Fe含量的降低,NiAl晶体的延性逐步增大,当Fe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可改善NiAl晶体的本征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赝势平面波方法 合金化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p-型ZnO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琨 范广涵 +1 位作者 章勇 丁少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纤锌矿ZnO和N掺杂p-型ZnO晶体的电子结构,分析了N掺杂p-型ZnO晶体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差分电荷分布以及H原子和N2分子对p-型掺杂ZnO的影响.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超软赝势方法 N掺杂纤锌矿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_0-TiA l金属间化合物Mn,Nb合金化电子结构的计算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律 彭平 +3 位作者 李贵发 胡艳军 周惦武 张为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 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入Mn,Nb后的电子结构和价键结构。通过合金原子形成热得出:Mn优先占据A l点阵位置,Nb优先占据Ti点阵位置。Mu lliken聚居数分析发现:Mn或Nb合金化后,分别降低了(001)和(002...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 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入Mn,Nb后的电子结构和价键结构。通过合金原子形成热得出:Mn优先占据A l点阵位置,Nb优先占据Ti点阵位置。Mu lliken聚居数分析发现:Mn或Nb合金化后,分别降低了(001)和(002)面内的原子间键合强度,掺入Nb还降低了层间的原子间键合强度,而掺入Mn,则使层间原子间键合强度增加。整体上来讲,掺入Mn有利于改善TiA l的室温脆性,而掺入Nb,不利于改善TiA l的室温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势平面波方法 电子结构 Mulliken聚居数 合金形成热 室温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17)Al_(12)相Ca合金化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惦武 彭平 +2 位作者 庄厚龙 胡艳军 刘金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1,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Al12相中Mg(Ⅲ)原子时其Ca合金化能力最强,合金化后形成的(Mg5Ca12)Al12相结构稳定性最高。电子态密度(DOS)分析结果表明:Ca合金化后Mg17Al12相结构稳定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合金化后来自Al(p)和Ca(s)的价电子使其在低能区的成键电子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7 Al12相 赝势平面波方法 结合能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过渡金属在NiAl中占位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8
5
作者 胡艳军 彭平 +3 位作者 周惦武 李贵发 郑采星 韩绍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02-2107,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NiAl X(X为 3d过渡金属 )合金体系的几何与电子结构。通过合金形成能的计算与分析发现 :合金化元素的外层价电子数对其在B2 NiAl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低价电子数的前过渡金属Sc、Ti、V与后过渡...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NiAl X(X为 3d过渡金属 )合金体系的几何与电子结构。通过合金形成能的计算与分析发现 :合金化元素的外层价电子数对其在B2 NiAl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低价电子数的前过渡金属Sc、Ti、V与后过渡金属Zn主要占据Al原子位 ,具有未满d壳层高价电子数的Mn、Fe、Co则主要占据Ni原子位 ,而含有半满或满d壳层的Cr与Cu ,则既可占据Ni原子位也可占据Al原子位 ,但倾向于占据Ni原子位。随着合金化元素外层价电子数的增加 ,3d过渡金属优先占据Ni原子位的趋势增大 ,至Mn时达到最大 ,然后随着价电子数的进一步增加 ,这种趋势逐渐减小。通过对这些合金化元素价电子态密度图的变化 ,说明 3d过渡金属在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电子结构 赝势平面波方法 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NiAl弹性性质Ag合金化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律 文韬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和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了Ag合金化(浓度x<1.0%,原子分数,下同)时完整与缺陷B2-NiAl晶体的弹性性质,并采用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及其与体模量B0的比值G...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和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了Ag合金化(浓度x<1.0%,原子分数,下同)时完整与缺陷B2-NiAl晶体的弹性性质,并采用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及其与体模量B0的比值G/B0等,表征和评判了Ag合金化浓度x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延性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无缺陷的理想NiAl晶体,还是含Ni空位或Ni反位的NiAl缺陷晶体,x<1%的Ag合金化均可使其硬度大幅提高;在0%~0.6%以及0.7%~1%区间,Ag将提高NiAl完整晶体材料的延性,并且以0.6%附近为最好;当x≤0.5%时,Ag合金化能改善Ni空位的NiAl多晶材料延性,并以x=0.32%~0.48%时,Ni空位的NiAl多晶延性的提升幅度尤为明显;而当1%>x>0.5%时,却可明显提高Ni反位B2-NiAl晶体的延展性,并在x=0.73%~1%区间呈现相对较好的韧化效果。上述结论归于低浓度Ag的固溶强化与高浓度Ag的富Ag相软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Ag合金化 第一原理计算 弹性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表面性质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贵发 彭平 +1 位作者 陈律 胡艳军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13,共9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Fcc-Ag晶体及其Ag(111)、Ag(110)与Ag(100)自由表面的能量、几何与电子结构。根据表面能的计算,预测了Ag表面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密排Ag(111)面结构稳定性最好,低指数奇异面Ag(100)面次之,Ag(110)...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Fcc-Ag晶体及其Ag(111)、Ag(110)与Ag(100)自由表面的能量、几何与电子结构。根据表面能的计算,预测了Ag表面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密排Ag(111)面结构稳定性最好,低指数奇异面Ag(100)面次之,Ag(110)面的结构稳定性最差。通过对不同表面几何与电子结构的比较,初步分析了其结构稳定性差异的产生原因。表面原子驰豫不仅引起表面几何结构的变化,而且使表面层的电子结构与键合特性发生改变。驰豫后表面层原子的部分价电子跑到了表面层以上的真空区,使表面层原子的电子态密度峰形发生变化,还新形成了表面态,这是表面能产生的主要原因,而Ag(110)表面相对于Ag(111)与Ag(110)表面具有高表面活性的主要原因则源于其表面层原子显著的结构驰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Fcc—Ag 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 表面能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O_2的体态几何与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利云 杨琪 +1 位作者 嵇英华 欧阳楚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518-524,共7页
采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和第一性原理赝势法 ,选择GGA交换关联势 ,使用自洽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 ,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 的原子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 .给出了其结构———总体态密度与分波态密度、电荷密度分布以及... 采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和第一性原理赝势法 ,选择GGA交换关联势 ,使用自洽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 ,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 的原子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 .给出了其结构———总体态密度与分波态密度、电荷密度分布以及能带结构等 ,并对三种超晶胞模型进行了简要对比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三种模型在计算上是等价的 ;完全驰豫后所得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自洽 能带结构 等价 赝势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几何 计算结果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锌矿结构GaN、AlN和合金Ga_(1-x)Al_xN光学性质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国敏 王仁智 郑永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0-302,共3页
闪锌矿结构GaN、AlN和合金Ga1-xAlxN光学性质计算何国敏王仁智郑永梅(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厦门361005)随着人们对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等光电器件的深入研究,工作于蓝紫波段的半导体材料受到普遍的重视.宽带... 闪锌矿结构GaN、AlN和合金Ga1-xAlxN光学性质计算何国敏王仁智郑永梅(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厦门361005)随着人们对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等光电器件的深入研究,工作于蓝紫波段的半导体材料受到普遍的重视.宽带隙半导体GaN和AlN正是目前蓝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结构 氮化镓 氮化铝 光学性质 GaAlN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锌矿和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的电学光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立新 张动天 +2 位作者 李明 蔡红新 曹伟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35-739,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赝势法对纤锌矿结构和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表明,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的电离度下降,对于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得到的GGA带隙略大于纤锌矿结构氧化锌,两种多形体电学结构的差别导致了光... 利用密度泛函赝势法对纤锌矿结构和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电学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表明,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的电离度下降,对于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得到的GGA带隙略大于纤锌矿结构氧化锌,两种多形体电学结构的差别导致了光学特性的不同.预测了亚稳岩盐氧化锌具有负的微分电导效应,特别是在施主杂质重掺杂的情况下.强烈的电子-光子的耦合以及宽的光学响应区使它更适合于光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极短的波段,尽管它具有间接带隙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锌矿结构氧化锌 亚稳岩盐矿结构氧化锌 光电特性 密度泛函赝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Zr微合金化对NiAl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友成 周惦武 高丽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并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分析了合金元素Zr浓度变化对Ni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确定Zr可改善NiAl合金低温塑性的最佳含量。对弹性模量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Zr微合金化B2-NiAl晶体在x(Zr)=0.01...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并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分析了合金元素Zr浓度变化对Ni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确定Zr可改善NiAl合金低温塑性的最佳含量。对弹性模量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Zr微合金化B2-NiAl晶体在x(Zr)=0.01%附近的硬度最大,延性最差;在x(Zr)=0.02%附近硬度最小,而在x(Zr)=0.05%附近的延性最好;与纯净的NiAl晶体相比,在x(Zr)=0.3%~0.45%区间,Zr微合金化晶体的硬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而在x(Zr)=0.03%~0.05%和x(Zr)=0.1%~0.45%区间延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Zr微合金化 赝势平面波方法 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 弹性模量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过渡金属在L1_0-TiAl中占位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92-96,共5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Al-X(X为4d过渡金属)超胞合金体系的几何、能量与电子结构。通过对Ti7Al8X与Ti8Al7X超胞的合金形成能的计算、比较与分析发现:合金化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特别是外层的d电子数对其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Al-X(X为4d过渡金属)超胞合金体系的几何、能量与电子结构。通过对Ti7Al8X与Ti8Al7X超胞的合金形成能的计算、比较与分析发现:合金化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特别是外层的d电子数对其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Y,Zr,Nb和Mo主要优先占据Ti原子位,而d电子数较多甚至是满d壳层的Rh,Pd,Ag和Cd则主要优先占据Al原子位。而介于这两种情况中间的Tc和Ru合金化元素,表现出微弱的趋势,分别偏重占据Ti原子位和Al原子位。通过合金化元素价电子态密度图的变化,较好地解释了4d过渡金属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0—TiAl合金 占位 第一原理 赝势平面波方法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复杂几何固壁空泡溃灭的伪势格子Boltzmann建模
13
作者 单鸣雷 杨雨 +4 位作者 胡青晨 姚澄 朱昌平 向衍 盛金保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4,共8页
格子Boltzmann方法伪势多相模型具有高效性和复杂几何边界实施的简易性。该文采用改进作用力的伪势多相模型,通过优化参数实现最大程度的热力学一致性,进而提高模型的密度比和稳定性。分别从伪速度、网格不变性、Young-Laplace验证等方... 格子Boltzmann方法伪势多相模型具有高效性和复杂几何边界实施的简易性。该文采用改进作用力的伪势多相模型,通过优化参数实现最大程度的热力学一致性,进而提高模型的密度比和稳定性。分别从伪速度、网格不变性、Young-Laplace验证等方面研究了改进模型的性能。通过改进的模型模拟了复杂几何固壁附近空泡溃灭过程。分析了空化泡溃灭阶段的密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演化过程,以及复杂几何固壁附近的空泡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探索空泡溃灭和复杂几何固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改进伪势模型 空泡溃灭 复杂几何固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Sn的电子和几何结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国桢 吴顺情 朱梓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CuSn化合物在近来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引起了相当的重视.使用基于混合基表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研究了Li插入CuSn完全替代了Cu而且占满所有间隙位置后形成的Li3Sn的电子与几何结构性质.给出了其"结构~能量"关系图,电子能... CuSn化合物在近来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引起了相当的重视.使用基于混合基表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研究了Li插入CuSn完全替代了Cu而且占满所有间隙位置后形成的Li3Sn的电子与几何结构性质.给出了其"结构~能量"关系图,电子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结构 计算 Li3Sn 第一原理赝势法 电子结构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伪势LBM的空泡溃灭建模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青晨 单鸣雷 +2 位作者 朱昌平 殷澄 姚澄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0-486,共7页
为研究空化泡溃灭阶段的数值仿真,本文以格子Boltzmann方法为基础,采用改进作用力引进格式,对改变力学稳定性条件相关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最优参数提取,提高该多相格子Boltzmann模型密度比,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热力学一致性及模型稳定性。... 为研究空化泡溃灭阶段的数值仿真,本文以格子Boltzmann方法为基础,采用改进作用力引进格式,对改变力学稳定性条件相关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最优参数提取,提高该多相格子Boltzmann模型密度比,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热力学一致性及模型稳定性。并通过共存密度曲线对比及误差值计算,确定了参数的最优值。基于改进伪势格子Boltzmann模型对空泡溃灭进行建模,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空泡溃灭模型的有效性,对实际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伪势模型 热力学一致性 空泡溃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通道内非混相驱替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佳威 许志美 +1 位作者 宗原 刘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7-1354,共8页
针对CO_2泡沫相与原油体系,基于Shan-Chen伪势格子Boltzmann模型,耦合液-液、液-固间相互作用力与界面张力、液固润湿性之间的关系,对多孔介质通道内CO_2泡沫驱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雷诺数(Re)、毛细数(Ca)和壁面润湿性对非混相... 针对CO_2泡沫相与原油体系,基于Shan-Chen伪势格子Boltzmann模型,耦合液-液、液-固间相互作用力与界面张力、液固润湿性之间的关系,对多孔介质通道内CO_2泡沫驱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雷诺数(Re)、毛细数(Ca)和壁面润湿性对非混相两相驱替流动中黏性指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Re和Ca的增大,黏性指进显著发展,驱替效率降低;壁面润湿时,无明显指进现象,而当壁面非润湿时,黏性指进较为明显,且随非润湿性程度的增加而愈发严重。在进行两相驱替流动时,需综合物性及驱替流体与固壁的润湿情况,确定驱替流体的注入条件,以提高驱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Chen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 驱替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液润表面减阻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声雷 侯国祥 +2 位作者 郭文强 周斌斌 姜思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171,196,共10页
[目的]近年来,液润表面(LIS)作为一种新型的减阻表面被提出。它将传统疏水表面微沟槽中残存的气体替换为润滑油,进而提高了减阻效果的稳定性。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液润表面,研究润滑油溶解性对滑移长度的影响。[方法]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 [目的]近年来,液润表面(LIS)作为一种新型的减阻表面被提出。它将传统疏水表面微沟槽中残存的气体替换为润滑油,进而提高了减阻效果的稳定性。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液润表面,研究润滑油溶解性对滑移长度的影响。[方法]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伪势模型,对液润表面的滑移现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润滑油溶解密度和外部剪切率对滑移长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液润表面可以产生滑移现象,当润滑油完全混溶或极难溶时,滑移长度与组分间分子作用强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润滑油难溶于水时,组分间作用力越大,减阻效果越好。且滑移长度不显著依赖于剪切率,润滑油的减阻特性与传统超疏水壁面的减阻特性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长度 格子BOLTZMANN方法 液润表面 Shan-Chen伪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凝聚温度
18
作者 刘淑娟 黄国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51,共6页
最近人们已经在实验中实现了弱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凝聚温度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热力学量。运用膺势方法和巨正则分布 ,作者对盒子中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凝聚温度给予了详细考察... 最近人们已经在实验中实现了弱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凝聚温度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热力学量。运用膺势方法和巨正则分布 ,作者对盒子中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凝聚温度给予了详细考察。研究表明凝聚温度的移动为δTc/Tc=- 2 .9an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凝聚温度 膺势法 玻色气体 弱相互作用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式磷酸锌光学性质的理论计算及其实验验证
19
作者 罗楠楠 曹国炜 +5 位作者 郄元元 张然 王春晓 公丕富 李志华 林哲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4-460,共7页
Zn_(2)(OH)PO_(4)(ZPOH)属于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P 21212,该结构没有对称中心。基于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ZPOH的电子结构,线性折射率和倍频(SHG)系数,并拟合了色散方程。为了验证计算值,使用水热法合成了ZPOH微晶,实验测得其SHG效应与... Zn_(2)(OH)PO_(4)(ZPOH)属于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P 21212,该结构没有对称中心。基于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ZPOH的电子结构,线性折射率和倍频(SHG)系数,并拟合了色散方程。为了验证计算值,使用水热法合成了ZPOH微晶,实验测得其SHG效应与理论计算相符,同时测试了ZPOH的紫外(UV)吸收边及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2)(OH)PO_(4) 水热法 倍频效应 赝势平面波 紫外吸收边 线性折射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原子经验赝势法模拟InAs/InAsSbⅡ类超晶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玲丽 詹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62-2469,共8页
为了研究InAs/InAs1-xSbxⅡ类超晶格结构的物理特性,首次采用全原子的经验赝势方法对InAs/InAs1-xSbx结构进行模拟,并对体系的近带边能级、单粒子波函数和带边跃迁矩阵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量子限制效应造成超晶格带隙的宽化;超晶格... 为了研究InAs/InAs1-xSbxⅡ类超晶格结构的物理特性,首次采用全原子的经验赝势方法对InAs/InAs1-xSbx结构进行模拟,并对体系的近带边能级、单粒子波函数和带边跃迁矩阵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量子限制效应造成超晶格带隙的宽化;超晶格中基态电子主要局域在InAs层,基态空穴主要局域在合金层,与相关体材料及I型超晶格所做的对比结果表明,电子、空穴的物理分离效应是造成体系载流子寿命较长的重要原因;将带边跃迁矩阵元作为衡量载流子寿命的重要元素,针对固定波段的超晶格系统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带边跃迁矩阵元更小的体系(163?) InAs/(82?) InAs0. 72Sb0. 28结构,其跃迁矩阵元是0. 010 684 3 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超晶格 全原子经验赝势 跃迁矩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