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4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ution for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using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0
1
作者 Hong Li Li Zhang Yongchang Ji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443-451,共9页
An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firstly transformed into a binary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a single-level binary implicit programming. An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 An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firstly transformed into a binary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then converted into a single-level binary implicit programming. An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the binary linear implicit programming problem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design. The orthogonal design with the factor analysis, an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genetic algorithm to make the algorithm more robust, statistical y sound and quickly convergent. A crossover operator formed by the orthogonal array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is presented. First, this crossover operator can generate a smal but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points as offspring. After al of the better genes of these offspring are selected, a best combination among these offspring is then gener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nteger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quasi-physical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linear separation problem in n-dimensional space 被引量:1
2
作者 HUANG Jia y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1年第4期272-277,共6页
A quasi physical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 linear separation problem of point set in n dimensional space.The original idea of the quasi physical algorithm is to find an equivalent physical world for the p... A quasi physical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 linear separation problem of point set in n dimensional space.The original idea of the quasi physical algorithm is to find an equivalent physical world for the primitive mathematical problem and to observe the vivid images of the motion of matter in it so as to be inspired to obtain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mathematical problem. In this work, the electrostatics with two kinds of matter is found to be the equivalent physical world. As a result,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vidently more efficient and robust than the famous LMS algorithm and ETL algorithm. The efficiency of the quasi physical algorithm is about 10-50 times of the LMS algorithm’s for representative instances. A typical Boolean valued instance shows that it is hard for ETL algorithm but very easy for the quasi physical algorithm.In this instance, point set A and B is {000, 010, 011, 111} and {001,10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separation PROBLEM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quasi-physical method ELECTROST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algorithm for variable-rate linear broadcast network coding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寅 张惕远 黄佳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93-1199,共7页
To adjust the variance of source rate in linear broadcast networks, global encoding kernels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dimensions to instruct the decoding process. The algorithm of constructing such global encoding ker... To adjust the variance of source rate in linear broadcast networks, global encoding kernels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dimensions to instruct the decoding process. The algorithm of constructing such global encoding kernels is to adjust heterogeneous network to possible link failures. Linear algebra, graph theory and group theory are applied to construct one series of global encoding kernels which are applicable to all source r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istence of such global encoding kernels are proved. Based on 2 information flow, the algorithm of construction is explicitly given within polynomial time O(|E| |T|.ω^2max), and the memory complexity of algorithm is O(|E|). Both time and memory complexity of this algorithm proposed can be O(ωmax) less than those of algorithms in related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coding variable-rate linear broadcast heterogeneous network code construc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for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被引量:1
4
作者 Hong Li Li Zhang Yongchang Ji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912-919,共8页
A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branch and bound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in which both upper level and lower level variables are forc... A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branch and bound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integer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in which both upper level and lower level variables are forced to be integer. An integer coding for upper level variables is adopted, and then a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ith an improved feasibility-based comparison is developed to directly explore the integer solution at the upper level. For a given upper level integer variable, the lower level integer programming problem is solved by the existing branch and bound algorithm to obtain the optimal integer solution at the lower level. In the same framework of the algorithm, two other constraint handling methods, i.e. the penalty function method and the feasibility-based comparison method are also te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ith different constraint handling methods is effective in finding the global optimal integer solutions, but the improved constraint handling method performs better than two compared constraint handl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constraint handling method branch and bound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dely linear UKF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for blind adaptive beamforming
5
作者 Huaming Qian Ke Liu +2 位作者 Long Li Linchen Qian Junda M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13-423,共11页
Based on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 new widely linear unscented Kalman filter-based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WL-UKF-CMA) for blind adaptive beamforming is proposed. The new algorith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 Based on a uniform linear array, a new widely linear unscented Kalman filter-based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WL-UKF-CMA) for blind adaptive beamforming is proposed. The new algorith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tant modulus criterion and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noncircular property of the signal of interest (SOI),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output signal-to 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SINR), enhanc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decreasing the steady-state misadjustment. Since it requires no known training data,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aves a large amount of the available spectru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its superiority over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least mean square-based CMA (L-LMS-CMA),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recursive least square-based CMA (L-RLS-CMA), WL-LMS-CMA, WL-RLS-CMA and L-UKF-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ly linear filtering blind beamforming noncircular signals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ehrotra's second order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for P_*(κ)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6
作者 Mingwang Zhang Yanli L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705-712,共8页
It has been shown in various papers that most interior-point algorithms for linear optimization and their analysis can be generalized to P_*(κ)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tension of t... It has been shown in various papers that most interior-point algorithms for linear optimization and their analysis can be generalized to P_*(κ)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tension of the recent variant of Mehrotra's second order algorithm for linear optimijation.It is shown that the iteration-complexity bound of the algorithm is O(4κ + 3)√14κ + 5 nlog(x0)Ts0/ε,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for linear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P_*(κ)-matrix Mehrotra-type 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polynomi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鲁生 朱慧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3,共6页
轻量级加密算法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以适应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限制。为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和计算量,提出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建立传感器节点分... 轻量级加密算法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以适应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限制。为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和计算量,提出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建立传感器节点分簇模型,为簇首分配相应的对称密钥;利用TCDCP算法构建WSN线性回归模型,采集经过密钥分配处理后的感知数据;引入流密钥的轻量级同态加密算法,实现对感知数据的加密、解密处理,增强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加密、解密时间分别为1.01 s、1.05 s,解密成功率平均值为97.0%,RAM空间、ROM空间占用字节数分别为770 kB、800 kB,能耗为82 mJ。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降低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轻量级加密算法 分簇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感知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性的eVTOL动态合乘匹配与路径规划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新惠 王孟德 于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针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合乘运营场景下的动态请求匹配问题,对合乘匹配及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首先,考虑eVTOL垂直起降机场容量、eVTOL载重、电池能耗等限制,以乘客和eVTOL运营商利益最大... 针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合乘运营场景下的动态请求匹配问题,对合乘匹配及路径规划进行研究.首先,考虑eVTOL垂直起降机场容量、eVTOL载重、电池能耗等限制,以乘客和eVTOL运营商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合乘公平性的动态eVTOL路径规划模型;其次,使用基本插入算法和线性插入算法对问题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比分析按照先到先服务和请求优先级将新请求与eVTOL进行匹配的两种处理方式;最后,以T市5个火车站和1个机场作为垂直机场,用其实际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算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基本插入算法相比,线性插入算法的计算时间缩短了60%以上,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求解模型;与按照先到先服务处理方式相比,请求优先级处理新请求时乘客的平均支付费用减少了0.87%,运营商合乘收益提升了5.86%,实现了在保障乘客和运营商利益下新请求与eVTOL的较优匹配.所构建的动态路径规划模型为eVTOL共享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eVTOL 合乘公平性 请求优先级 线性插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算法的直流微电网负载接口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雪松 韩静 +3 位作者 马幼捷 陶珑 问虎龙 赵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的估计补偿和线性误差反馈控制特性对自抗扰控制器结构进行简化设计,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对其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优化。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负载侧电压波形,分析了DC-DC变换器在该控制策略、线性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下的稳定性、抗扰性和鲁棒性,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参数摄动下进行了蒙特卡洛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深度强化学习 DQN算法 DC-DC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蜣螂算法Fuzzy-Smith-LADRC混凝投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成 余智科 郑诗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7,共8页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落实深化改革水利任务,其中居民饮用水是重点民生任务,混凝工艺是饮用水处理的关键环节。由于混凝过程具有大时滞特性,故对于原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控制系统,常规的PID控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此,将一种不依赖系...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落实深化改革水利任务,其中居民饮用水是重点民生任务,混凝工艺是饮用水处理的关键环节。由于混凝过程具有大时滞特性,故对于原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控制系统,常规的PID控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此,将一种不依赖系统精确模型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应用于系统中,利用扩张观测器对混凝控制系统中出现的扰动进行估计并补偿,同时设计史密斯预估器(Smith)与模糊控制器(Fuzzy)相结合的自适应史密斯控制器来消除大时滞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Fuzzy-Smith-LADRC控制器。针对控制器参数调节困难而引入改进型蜣螂算法(MSIDBO)进行参数整定。改进型算法对DBO算法中初始种群分布不均匀、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进行优化,使得MSIDBO能快速收敛并更好平衡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系统模型精确时,该控制方法比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减少279 s和超调量降低8%,比DMC控制的调节时间减少40 s,系统模型变化时,相比LADRC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工艺 模糊史密斯预估-线性自抗扰 改进蜣螂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回归算法的湿度传感器校准研究
11
作者 张鹏 殷家璇 陶佰睿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农业、工业及家庭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力。由于制造过程、材料特性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传感器输出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提出运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算法对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校准,以提升测量结...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农业、工业及家庭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力。由于制造过程、材料特性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传感器输出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提出运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算法对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校准,以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校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些算法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这为传感器性能优化和误差校正提供了有效方法,有助于推动其技术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校准算法 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稳定航迹优化的空中交通多元复杂度计算方法
12
作者 温瑞英 何家兴 王红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9,共12页
传统轨迹优化方法难以在改进局部飞行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体空域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针对空域栅格评估的多元复杂度计算方法,并研究该方法在轨迹搜索算法中的应用。首先,由“接近”“汇聚”两种运动趋势计算交互复杂度,由空域结构和气象... 传统轨迹优化方法难以在改进局部飞行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体空域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针对空域栅格评估的多元复杂度计算方法,并研究该方法在轨迹搜索算法中的应用。首先,由“接近”“汇聚”两种运动趋势计算交互复杂度,由空域结构和气象环境计算背景复杂度。其次,将两类复杂度分配到空域栅格上,得到栅格的复杂度图。最后,应用于改进的轨迹优化方法中以评估优化结果对空域运行压力的影响。基于仿真空域和实际上海终端区运行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空中交通场景的运行压力能够由多元复杂度进行量化。对比原始数据,基于复杂度评估方法改进的A^(*)算法能使优化结果的飞行距离下降20.10%,预计飞行时间下降30.00%,机动次数下降16.67%;同时对比原始数据和传统A^(*)算法的优化轨迹,优化后的局部空域运行压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空中交通复杂度 改进A*算法 空域 线性动力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与数智化运营下机场地勤车辆调度优化
13
作者 田琼 陈晓静 郭蕊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机场电动无人驾驶车辆应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促进机场数智化建设。本文研究了与航班准点率及旅客行程体验密切相关的采用无人驾驶的摆渡车及行李车的机场电动地勤车辆调度问题。在满足航班服务时间窗,并允许车辆在航班服务过程中进行全... 机场电动无人驾驶车辆应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促进机场数智化建设。本文研究了与航班准点率及旅客行程体验密切相关的采用无人驾驶的摆渡车及行李车的机场电动地勤车辆调度问题。在满足航班服务时间窗,并允许车辆在航班服务过程中进行全额或部分充电的条件下,建立了以最小化机场车辆运营成本及航班服务时间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结合航班服务等待时间最小化机制,设计了以Gurobi航班服务时序轮转法为基础的TR_SWT贪心算法。在数值实验中,采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实际运营数据,通过灵敏度分析,指出了合理地控制行李车速度,有利于兼顾安全及运营收益,并基于小规模算例及实际算例测试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减少航班延迟服务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为机场地勤车辆调度的绿色与数智化运营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电动无人驾驶车辆 航班服务 车辆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TR_SWT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周期角位移测量变换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
14
作者 韩庆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1,共4页
为满足航天相机调焦系统对电机旋转周期和直线位移绝对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可记录绝对周期数的角位移测量装置,进而实现绝对直线位移测量。首先,在传统绝对式光电位移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将数字电位器加入到角位移测量系统中,为周期数... 为满足航天相机调焦系统对电机旋转周期和直线位移绝对测量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可记录绝对周期数的角位移测量装置,进而实现绝对直线位移测量。首先,在传统绝对式光电位移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将数字电位器加入到角位移测量系统中,为周期数的记录提供了硬件基础。其次,提出了多周期绝对角位移测量的信号处理方法,并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对数字电位器的电阻漂移补偿。再次,提出以多周期角位移测量为基础,实现直线位移测量的方法,同时为了消除因扰动带来的多周期计数错误,提出抗扰动校正算法,提高环境适应力,增强鲁棒性。最后,对直线位移误差与单周期角位移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测试。为测试所提出方法,设计了外径为40 mm、高度为20 mm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通过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的直线位移量程为20.48 cm,分辨率为0.05μm,误差最大值为0.65μm,最小值为-0.39μm,峰峰值为1.04μm,均方根误差为0.2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位移 多周期角位移 数字电位计 抗扰动校正算法 误差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模型与信息熵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15
作者 刘远红 毋毓斌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43-650,共8页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采用欧氏距离选择邻域点,这通常会损失数据集本身的非线性特征,造成邻域点选取错误,且仅使用欧氏距离构造权重会导致信息挖掘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概率模型与信息熵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Probability informatio...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采用欧氏距离选择邻域点,这通常会损失数据集本身的非线性特征,造成邻域点选取错误,且仅使用欧氏距离构造权重会导致信息挖掘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概率模型与信息熵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Probability information entropy-LLE,PIE-LLE)。首先,为了使邻域点选择更加合理,从数据集的概率分布角度出发,考虑样本点及其邻域的概率分布,为样本点构造符合局部分布的邻域集合。其次,为了充分提取样本的局部结构信息,在权重构造阶段,分别计算样本所属邻域概率以及每个样本的信息熵,融合二者信息重构低维样本。最后,在两个轴承故障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故障识别准确度最高达到了100%,高于其他对比算法;在邻域点个数5~15范围内,PIE-LLE算法展现出良好的低维可视化效果;在参数敏感性实验中,该算法可以保持Fisher指标较大,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分类准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概率模型 信息熵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和灰狼优化的电力工程成本及工期预测方法
16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洪崇 刘云 周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被引入成本和工期预测中,但由于电力工程领域的数据集规模较小,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预测性能受限。基于该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LR)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混合模型,通过改进更新策略和参数搜索方法,以提升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法】方案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框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分类与回归决策树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线机器学习方法,并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搜索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采用混沌序列初始化狼群位置,确保种群多样性;优化灰狼位置的更新策略,通过周围群体信息共享提升搜索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成本和工期预测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训练和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对比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导致泛化能力不足,而结合GWO的模型改善了该问题。其中,MLR+GWO混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模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混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仅需6~8次迭代即可达到较优的适应度,而传统GWO算法需迭代11~12次才能达到类似效果。此外,改进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论】所提出基于线性回归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混合模型在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领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通过优化初始化序列及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混合模型泛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成本预测 工期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决策树 线性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时空融合交通流预测研究
17
作者 张红 巩蕾 +1 位作者 曹洁 张玺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1,796,共9页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 针对复杂交通流的动态时空特性难以精准建模、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超参数难以确定而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蜉蝣优化算法的门控时空卷积网络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结合门控线性单元挖掘交通数据隐藏的时间依赖性,通过门控机制融合ChebNet捕获的静态空间特征与图卷积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捕获的动态空间特征,构建考虑动态时空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借助蜉蝣优化算法优化超参数。研究表明:在PeMSD7(M)数据集上,15、30和45 min下该模型MAE的预测精度较T-GCN提高了5.91%、9.06%和10.72%,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动态时空特性 超参数 蜉蝣优化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门控线性单元 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域线性峭度的变转速驱动轮损伤频带定位分析
18
作者 张宏 李巨才 +2 位作者 王景宇 田利晨 张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8,共7页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 掘进履带行驶系统作业于煤矿巷道恶劣地形和复杂环境中,其关键承载部件驱动轮长期承受不均匀载荷,导致轮齿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掘进装备的正常生产作业和行驶平稳性。为了及时检测驱动轮轮齿损伤状态,避免故障扩大和降低维修成本,在阶次跟踪算法、包络谱分析、线性峭度算法和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变转速机械的阶域线性峭度算法。通过对只含基频、包含基频和谐频的合成仿真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及特征分布统计,表明线性峭度相较于峭度更具优势。通过使用变转速和多噪声振动信号进行驱动轮齿损伤状态识别,并与快速谱峭度、阶域线性峭度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阶域线性峭度算法具有适用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履带行驶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行驶系统 轮齿损伤 线性峭度算法 变转速 频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电磁直线驱动器改进滑模控制
19
作者 高仁璟 王赓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5,共12页
针对因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电磁直线驱动器控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与改进的超螺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避免控制律使用高增益反馈,设计自适应滑模... 针对因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电磁直线驱动器控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与改进的超螺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避免控制律使用高增益反馈,设计自适应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系统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观测与自适应前馈补偿。为保证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基于改进的全局快速终端滑模面设计等效控制部分,并引入改进的快速超螺旋算法作为趋近阶段的切换控制律,以进一步提升收敛速度并削弱抖振的影响。利用Lyapunov定理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增强系统鲁棒性、避免参数增益选择保守性的优势,能够实现对非线性时变扰动的自适应观测补偿,保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收敛的同时有效抑制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直线驱动器 自适应滑模扰动观测器 全局快速终端滑模 快速超螺旋算法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模糊聚类语义分割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20
作者 曾宇 姚琨 秦勤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声环境功能区划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但公开发布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的文字和图片无法直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首先提出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超像素方法,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图进行语义分割以获取声功能区信息。接着采用简单线... 声环境功能区划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但公开发布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的文字和图片无法直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首先提出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超像素方法,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图进行语义分割以获取声功能区信息。接着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构建超像素,提取声环境功能区划图特征矩阵,基于K-means++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语义分割超像素粒化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图,并以声功能区面积占比计算结果偏差为评价指标,分析超像素尺度对分割结果的影响。然后基于不同图像特征矩阵构建方法和聚类中心初始化方法,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高斯混合模型聚类、K-medoids聚类语义分割声环境功能区划图,最后比较不同组合方案的声功能区面积占比计算结果偏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彩色图像分割 模糊C均值聚类 简单线性迭代聚类 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