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光谱和BP神经网络的玉米叶片SPAD值遥感估算 被引量:89
1
作者 李媛媛 常庆瑞 +3 位作者 刘秀英 严林 罗丹 王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35-14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精度,该文测定了西北地区玉米乳熟期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及其对应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分析了一阶微分光谱、高光谱特征参数与SPAD的相关关系,构建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精度,该文测定了西北地区玉米乳熟期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及其对应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分析了一阶微分光谱、高光谱特征参数与SPAD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基于一阶微分光谱、高光谱特征参数和BP神经网络的SPAD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再结合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以及传统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AD值与一阶微分光谱在763nm处具有最大相关系数(R=0.901);以763 nm处的一阶微分值、蓝边内最大一阶微分为自变量建立的传统回归模型可用于玉米叶片SPAD估算;将构建传统回归模型时筛选到的光谱参数作为输入,实测SPAD值作为输出,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其建模与验模R2分别为0.887和0.896,RMSE为2.782,RE为4.59%,与其他回归模型相比,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研究表明BP神经网络对叶绿素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是估算玉米叶片SPAD值的一种实时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神经网络 模型 一阶微分光谱 高光谱特征参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值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的多组分农药残留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玉田 崔立超 +1 位作者 王冬生 李艳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85-2088,共4页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一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一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的影响。在pH为7.8的条件下,选择Δλ=60nm,在250~450nm的波长范围内对两者混合溶液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扫描,并做一阶导数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同步导数荧光光谱完全得到了分离,消除了彼此间的干扰,能够对两者的混合溶液进行同时测定。西维因与克百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1.156μg·ml^-1与0.025~1.042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013μg·mL^-1与0.025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8%~104%与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多组分检测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春玉米大斑病害遥感监测指数选择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2 位作者 邵杰 杨福刚 高建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0-177,共8页
玉米大斑病是春玉米主要病害之一,采用地面光谱观测的方式构建遥感监测指数,是实施区域遥感监测的基础,也是卫星传感器谱段设计的主要依据。该文在陕西省眉县设计了人工控制小区试验,针对高抗、抗、感和高感4个品种,通过人工接种不同浓... 玉米大斑病是春玉米主要病害之一,采用地面光谱观测的方式构建遥感监测指数,是实施区域遥感监测的基础,也是卫星传感器谱段设计的主要依据。该文在陕西省眉县设计了人工控制小区试验,针对高抗、抗、感和高感4个品种,通过人工接种不同浓度大斑病分生孢子的方法,获得了正常、轻微、中度以及严重等4个病害感染梯度小区,并在春玉米抽雄、吐丝、乳熟以及成熟4个生长期进行了地面高光谱观测。为了实现对春玉米大斑病的遥感监测,该项研究在春玉米冠层光谱数据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种植区不同生长期春玉米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斑病敏感波段位置以及病害适宜监测期,同时根据敏感波段位置的光谱特征构建了专门的春玉米大斑病的遥感监测指数,最后结合180个光谱观测样本,对比了所提指数以及其他病害指数与病害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聚类分析了所建遥感指数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乳熟期的春玉米大斑病在红边波谱内的响应较为敏感,尤其红边核心区(725~740 nm)的光谱一阶微分与病害严重程度间存在明显地单调变化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同时,该文所提病害监测指数与病情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达到了0.995 0,最后结果表明利用红边一阶微分指数的对病害程度的聚类总体精度达到100.0%,指数值分布稳定性也更高,具有在遥感监测业务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病害 光谱分析 春玉米 大斑病 红边 光谱一阶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石斛及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法整体结构解析与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南南 孙志蓉 +3 位作者 曲继旭 贺雨馨 马芳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07-3413,共7页
运用红外光谱法对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及其两种提取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红外谱图整体变化规律进行解析和鉴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三种石斛及其提取物进行结构分析及鉴别。原药材粉末一维红外光谱图反映出铁皮石斛、金钗石... 运用红外光谱法对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及其两种提取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红外谱图整体变化规律进行解析和鉴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三种石斛及其提取物进行结构分析及鉴别。原药材粉末一维红外光谱图反映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鼓槌石斛均含有2 920,2 852,1 737和1 509cm^(-1)附近的特征峰;1 000~1 200cm^(-1)波段内的特征峰,推测三种石斛均含有脂类、芳香类和淀粉类成分。二阶导数谱进一步佐证了以上结果。根据峰强来判断三种石斛所含化合物含量的差别,得出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中的脂类和淀粉类成分含量较鼓槌石斛高,三者中以金钗石斛的脂类成分、铁皮石斛的多糖成分含量较高。三种石斛原药材粉末二阶导数光谱中观察到1 318和782cm^(-1)处草酸钙的吸收峰。三种石斛的两种提取物中的成分种类和含量与其原药材均有所不同,且不同种石斛之间也存在峰形、峰位、峰强的差别。在水提醇沉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中均发现油脂类、芳香类和多糖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与标准品比对分析发现,金钗石斛和鼓槌石斛的多糖成分以淀粉为主,而铁皮石斛则以黏多糖为主;三种石斛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更清楚地发现脂类成分和芳香类成分的存在,且脂类成分以金钗石斛提取物的含量相对较高。芳香类成分以鼓槌石斛提取物的含量相对较高,红外光谱整体结构解析与鉴定方法能够递进式地验证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和鼓槌石斛所含物质结构和量的差异,适合于不同种石斛的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整体结构解析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花后冠层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江晓东 刘诚 +3 位作者 徐家平 杨沈斌 胡凝 石姣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全球变暖具有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温度升高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也改变了其冠层的光谱反射特性。为了研究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在南京采用开放式田间增温系统,开展昼夜不对称增温的人工控制试验,利用FieldSpe... 全球变暖具有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温度升高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也改变了其冠层的光谱反射特性。为了研究昼夜不对称增温对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在南京采用开放式田间增温系统,开展昼夜不对称增温的人工控制试验,利用FieldSpec Pro FR光谱仪测定了2个冬小麦品种扬麦15和徐麦31的冠层反射光谱,分析了冬小麦开花后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一阶导数光谱,比较了2种增温方式对冠层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昼夜不对称增温处理(白天增温1℃,夜间增温3℃,T2)的冬小麦冠层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的下降最为显著,且以开花期的冬小麦冠层近红外波段反射率降低幅度最大。昼夜对称增温处理(白天增温2℃,夜间增温2℃,T1)下的冬小麦冠层反射率变化与T2处理后的变化相似,但其反射率降低幅度小于T2处理。在开花期,扬麦15在CK、T1、T2处理下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分别为0.70、0.61、0.55,而徐麦31在CK、T1、T2处理下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分别为0.65、0.60、0.52。由一阶导数光谱可以发现,T1、T2处理下,扬麦15红边位置由738 nm变为花后20 d的731和730 nm,俆麦31表现相同的规律。T1和T2处理也使得红边峰值下降,在开花期红边峰值下降幅度最大,且T2处理下降幅度较T1处理更大。与光谱反射率变化相对应,T1和T2均使2品种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显著降低,以T2处理降低幅度最大。因此,昼夜不对称增温影响了冬小麦LAI、叶绿素质量分数、细胞结构和衰老程度,进而表现出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反射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温度 光谱分析 昼夜不对称增温 冬小麦 反射光谱 一阶导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地沟油筛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冬燕 李浩 +4 位作者 杨永存 张倩 耿艺介 梁裕 邓平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10个品种的138个食用植物成品油、38个精炼地沟油和80个由食用植物成品油和精炼地沟油勾兑的油为样品,采用532 nm激光光源,分别在2个波数范围内扫描样品的拉曼谱图,通过谱图形态比对及谱图数据分析筛查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成品油。... 以10个品种的138个食用植物成品油、38个精炼地沟油和80个由食用植物成品油和精炼地沟油勾兑的油为样品,采用532 nm激光光源,分别在2个波数范围内扫描样品的拉曼谱图,通过谱图形态比对及谱图数据分析筛查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成品油。结果表明:138个食用植物成品油和38个精炼地沟油的判定准确率均达到100%;5%、10%、20%地沟油勾兑样品的判定准确率分别为40%,63%及85%,且判定结果之间逻辑性完整。该方法不但具有检测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样品用量小等优点,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假阳性率,较适于作为地沟油筛查方法,与其他确认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鉴别地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食用植物成品油 拉曼光谱 特征谱带 一阶导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导数荧光法测定铕、钐、铽和镝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军 陈观铨 曾云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310-1311,共2页
以激光为荧光的激发光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以光学光谱分析仪(OSA)为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再现性好等优点,曾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OSA系统中硅靶摄象管的暗电流随开机时间及环境温度而变化,使背景扣除困难,引起较大的误差,为了... 以激光为荧光的激发光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以光学光谱分析仪(OSA)为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再现性好等优点,曾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OSA系统中硅靶摄象管的暗电流随开机时间及环境温度而变化,使背景扣除困难,引起较大的误差,为了方便地消除暗电流的影响以及提高重叠荧光峰的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激光 荧光 导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法在山银花(华南忍冬)产域分类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田建平 张名楠 +2 位作者 陈国良 张吉贞 胡远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红外指纹图谱在山银花产域鉴别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山银花(华南忍冬)的红外指纹图谱(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对来自6个产地(海南和广东)的华南忍冬进行了分析。[结果]药材粉末的一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海... [目的]研究红外指纹图谱在山银花产域鉴别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山银花(华南忍冬)的红外指纹图谱(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对来自6个产地(海南和广东)的华南忍冬进行了分析。[结果]药材粉末的一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海口、湛江和韶关3个产地与其他3个产地(文昌、琼中、屯昌)在某些化学成分方面有着较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湛江区具有3 407 cm-1特征吸收峰,韶关区具有1 637 cm-1特征吸收峰,第3号海口区和韶关区分别为具有1 066、1 074 cm-1特征吸收峰,海口、湛江和韶关区具有611、610和615 cm-1特征吸收峰;而另外3个地域(文昌、琼中和屯昌)的华南忍冬化学成分则较相似;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6个产地分为四类。[结论]红外光谱可为药材的质量控制和产区鉴别提供一个快捷、准确、可行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聚类分析 二阶导数图谱 产域鉴别 山银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项余弦窗三谱线插值FFT的谐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37
9
作者 牛胜锁 梁志瑞 +1 位作者 张建华 苏海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02-2008,共7页
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在非同步采样情况下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小非同步采样对FFT的影响,通过选择旁瓣性能良好的4项5阶Nuttall窗结合插值FFT进行电力谐波检测。推导了实用的三谱线插值修正公式,利用谐波频点附... 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在非同步采样情况下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小非同步采样对FFT的影响,通过选择旁瓣性能良好的4项5阶Nuttall窗结合插值FFT进行电力谐波检测。推导了实用的三谱线插值修正公式,利用谐波频点附近的三根离散频谱的幅值确定谐波谱线的准确位置,进而得到谐波幅值、频率及相位的修正公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非同步采样时,与加Hanning窗和Blackman-Harris窗插值FFT相比有更高的分析准确度,同时,在加相同窗函数情况下,与双谱线插值修正算法相比也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仿真结果还验证了测量数据含有白噪声时,算法仍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基于该算法的检测仪器的实测结果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频谱泄漏 快速傅里叶变换 4项5阶Nuttall窗 三谱线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珏 张德祥 +1 位作者 蔺华林 高晋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采用双球计量管法将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简称褐煤液化轻质油)萃取分离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用经典柱色谱法对中性组分进行族组成分离,分离为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3种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酸性组分、... 采用双球计量管法将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简称褐煤液化轻质油)萃取分离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用经典柱色谱法对中性组分进行族组成分离,分离为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3种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芳烃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褐煤液化轻质油中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46%,0.68%,75.86%;酸性组分主要为苯酚及其烷基衍生物,其中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 11%,33.55%,14.44%;碱性组分以烷基吡啶为主,三甲基吡啶的质量分数为23.41%;中性组分以芳烃为主,芳烃中单环芳烃最多,双环芳烃其次,质量分数分别为37.91%,2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液化轻质油 气相色谱-质谱 分析 族组分分离 酚类化合物 吡啶类化合物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数光谱与主成分分析的小麦籽粒赤霉病识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琚书存 汪志存 +3 位作者 林芬芳 谷春艳 潘正高 张东彦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0,共8页
赤霉病是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给粮食加工和作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迫切需要探索小麦籽粒赤霉病的识别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仪扫描健康和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籽粒获取高光谱图像.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分离籽粒和背景后,用多元散... 赤霉病是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给粮食加工和作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迫切需要探索小麦籽粒赤霉病的识别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仪扫描健康和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籽粒获取高光谱图像.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分离籽粒和背景后,用多元散射校正、1阶导数和2阶导数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小麦籽粒的光谱特征.使用不同模型对籽粒进行识别,比较多种处理组合的评估指标.结果表明:1阶导数—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组合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其值为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 赤霉病 导数光谱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的进口木材树种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国红 朱玉杰 李耀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8-2132,共5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马氏距离探索了中红外光谱分析识别进口的卢氏黑黄檀、风车木、微凹黄檀、燃料紫檀和东非黑黄檀的能力。应用中红外光谱仪采集了500组试验样本进行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首先,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对异常光谱...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马氏距离探索了中红外光谱分析识别进口的卢氏黑黄檀、风车木、微凹黄檀、燃料紫檀和东非黑黄檀的能力。应用中红外光谱仪采集了500组试验样本进行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首先,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对异常光谱进行了诊断。基于莱特检验法诊断出卢氏黑黄檀和微凹黄檀各有2组异常,风车木、燃料紫檀和东非黑黄檀各有1组异常。为使样本数量统一,五种树种分别剔除了包含异常光谱在内的5组数据;其次,分析了近红外光谱的树种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对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导数处理,可提高识别的精度。因此,对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和一阶导数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光谱数据的特征值,测试集的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得分的散点图显示,平滑加一阶导数处理的测试集的各自聚类性较平滑处理好。以主成分的得分为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马氏距离进行了识别研究。考虑到识别方法中主成分个数的选取会直接影响识别的精度,而通常主成分的选取仅参考累计贡献率,此处为使主成分的选取更科学,在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中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寻优时,对主成分的个数(范围为[5, 30])与5折检验下的最佳判别准确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平滑处理和平滑加一阶导数处理的主成分个数在[7, 11]范围内的5折检验下的最佳判别准确率较高,结合对应的判别准确率,确定了最佳的主成分个数为8个。以前8个主成分作为输入变量,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马氏距离对测试集进行了测试,结果得出:两种识别方法的正确识别率均较高,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率略高于马氏距离,平滑加一阶导数处理的识别率均优于平滑处理,平滑加一阶导数处理的支持向量机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8%,识别效果最好。因此,中红外光谱分析可以作为木材树种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树种识别 一阶导数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增强型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的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咏生 单成成 +2 位作者 贾舜宇 刘利强 董朝轶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27-2941,2952,共16页
针对齿轮箱复合故障振动信号易受到背景噪声干扰,使得传统方法对复合故障冲击特征难以准确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ACYCBD)与1.5维导数增强谱相结合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循环谱分析检测复合故障振... 针对齿轮箱复合故障振动信号易受到背景噪声干扰,使得传统方法对复合故障冲击特征难以准确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ACYCBD)与1.5维导数增强谱相结合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循环谱分析检测复合故障振动信号中与故障特征相关的循环频率成分,构建不同目标类型的循环频率集;之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循环频率集,提出一种以三阶累积量稀疏度(TCS)为指标,自适应地选取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CYCBD)的最优滤波器长度的改进算法,从而更好地获得包含不同故障冲击成分的CYCBD最优滤波信号;最后,提出一种新的1.5维导数谱进行特征增强,提高信噪比,并分析谱图中突出的故障特征频率进而判别故障类型。通过仿真信号与故障实验平台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齿轮箱复合故障的准确分离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复合故障 循环谱分析 最大二阶循环平稳盲解卷积 1.5维导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将乐林场主要树种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莹 张晓丽 +2 位作者 王书涵 李宏志 薛书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9,96,共8页
【目的】对福建将乐林场主要树种的冠层光谱曲线进行分析,以建立和完善该地区森林树种光谱数据库,并对利用高光谱数据研究森林树种分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对实测的林场内5个主要树种(马尾松、杉木、毛竹、木荷和苦槠栲)的... 【目的】对福建将乐林场主要树种的冠层光谱曲线进行分析,以建立和完善该地区森林树种光谱数据库,并对利用高光谱数据研究森林树种分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对实测的林场内5个主要树种(马尾松、杉木、毛竹、木荷和苦槠栲)的平均冠层反射光谱曲线,采用导数光谱、红边特征及将冠层光谱曲线转化到频率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各树种冠层光谱曲线在空间和频率域上的差别。【结果】在可见光波段(480-700nm),毛竹和苦槠栲的冠层反射率高于其他树种;在近红外波段(720-920nm),苦槠栲、木荷、毛竹的冠层反射率明显高于马尾松和杉木,且苦槠栲〉木荷〉毛竹。一阶导数光谱对植被类型有很好的区分作用,可以将植被在可见光波段附近吸收谷的特征和在近红外波段的红边特征进行突出显示。冠层光谱的红边特征参数表现为木荷和苦槠栲的光谱曲线红边斜率较大,明显高于马尾松、杉木和毛竹;毛竹的红边位置明显低于其他树种。对树种冠层光谱的频谱分析结果得出,冠层光谱前12次谐波能量累计达到99%,原始光谱曲线冠层光谱在频域上也有可分性,前4次谐波的幅度谱可以将苦槠栲、木荷和毛竹区分出来。【结论】不同树种的光谱曲线在空间域和频率域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光谱曲线的红边参数和冠层光谱在频率域的幅度谱有助于定量化地区分不同的树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特征 红边参数 导数光谱 频谱分析 主要树种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导数波谱法分析食品中抗氧化剂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社 杨惠琴 +1 位作者 唐毅锋 谢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4,36,共3页
利用混合物的波谱除以干扰组分的波谱得比值波谱,对波长求导得比值导数波谱,由此可消除干扰组分的吸光度叠加效应。该法能有效地对三组分混合物体系进行分析。利用此法对没食子酸丙酯(PG)、2,4,5 三羟基丁酰苯(THBP)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 利用混合物的波谱除以干扰组分的波谱得比值波谱,对波长求导得比值导数波谱,由此可消除干扰组分的吸光度叠加效应。该法能有效地对三组分混合物体系进行分析。利用此法对没食子酸丙酯(PG)、2,4,5 三羟基丁酰苯(THBP)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所组成的三组分混合体系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 比值导数波谱法 多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阿维菌素B_1的含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阿木古楞 吴晓薇 孟根达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6,共3页
用UV 2 40 1PC紫外分光光度计及光谱工作站 (日本岛津 ) ,以 1nm狭缝宽度 ,2nmΔλ间隔 ,在 190~ 40 0nm波长范围内快速扫描采集阿维菌素B1紫外吸收光谱 ,拟合一阶导数光谱发现峰顶A2 52 2 ,和峰谷A2 56 8在波长坐标上的位置不受不同... 用UV 2 40 1PC紫外分光光度计及光谱工作站 (日本岛津 ) ,以 1nm狭缝宽度 ,2nmΔλ间隔 ,在 190~ 40 0nm波长范围内快速扫描采集阿维菌素B1紫外吸收光谱 ,拟合一阶导数光谱发现峰顶A2 52 2 ,和峰谷A2 56 8在波长坐标上的位置不受不同制剂干扰。因此认为ΔA =A2 52 2 -A2 56 8作阿维菌素B1含量测量的定量分析依据 ,可以减少误差。通过对系列浓度标准品溶液一阶导数光谱分析 ,获得标准回归方程c=2 72 7ΔA - 0 16 1,相关系数r=0 9996。进一步测定了不同剂型制剂中阿维菌素B1的含量和其加样回收率 ,并获得理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B1 一阶导数光谱法 定量分析 外吸收光谱 抗寄生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比导数波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绍乾 毛金武 刘劭钢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7-89,共3页
为简化生活饮用水源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检测。去除水中的CO3 2 及浊度的干扰 ,以“减法技术”求导 ,用导数 比导数波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很好地消除了导数光谱值较小的物质及仪器噪声带来的干扰。... 为简化生活饮用水源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检测。去除水中的CO3 2 及浊度的干扰 ,以“减法技术”求导 ,用导数 比导数波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很好地消除了导数光谱值较小的物质及仪器噪声带来的干扰。回收率为 96.7%~ 10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比导数波谱 环境水样 硝酸根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滞尘量对城市植物冠层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腾腾 林文鹏 +2 位作者 李莹 郭璞璞 曾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9-2545,共7页
为了探索不同滞尘量对植被冠层光谱的影响,以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校园为研究样区,选取并使用ASD 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测定校园内龙爪槐、紫荆、红叶石楠及蔓长春等植物不同滞尘量等级下的冠层反射光谱,然后在实验... 为了探索不同滞尘量对植被冠层光谱的影响,以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校园为研究样区,选取并使用ASD 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测定校园内龙爪槐、紫荆、红叶石楠及蔓长春等植物不同滞尘量等级下的冠层反射光谱,然后在实验室中使用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测定相应植物的滞尘量并计算各植物的滞尘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滞尘量对植物冠层光谱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物在710~1 350nm之间光谱反射率会随着滞尘量的增减而减小而且三条曲线之间的差值较大;滞尘量的变化对各植物在350~710和1 450~1 750nm之间的光谱影响较复杂,三条曲线之间的差值虽小但差值比并不小。(2)滞尘对植物冠层光谱的影响不仅与滞尘量有关还与树种有关,不同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波长的光谱曲线对滞尘量的灵敏度不同。(3)各植物在"绿峰"和红边附近的光谱曲线的斜率会随着滞尘量的增加而减小。(4)滞尘不会引起红边位移现象,但会消弱红边一阶导数的"双峰"现象,表现为"主峰"值与"次峰"值之间的差随着滞尘量的增加而减小,红边位于719nm处。找到滞尘或不同滞尘量对植被冠层光谱的影响关系,对高光谱遥感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量 冠层反射光谱 一阶、二阶导数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分类模型的颜料红外光谱鉴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季佳华 卫辰洁 +2 位作者 王继芬 蒋宇航 冯源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1,共5页
颜料的检验与认定是司法鉴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传统的分析中,侦查人员往往通过人工逐一比对和分析,其耗时长,误差大,无法满足无损、快速、准确检验现场颜料样本的需求。该文提出一种检验方法,以期实现对物证无损、快速、准确的检验... 颜料的检验与认定是司法鉴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传统的分析中,侦查人员往往通过人工逐一比对和分析,其耗时长,误差大,无法满足无损、快速、准确检验现场颜料样本的需求。该文提出一种检验方法,以期实现对物证无损、快速、准确的检验与鉴定。通过采集并分析不同品牌共计48个颜料样本的红外谱图,采用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平滑和峰面积归一化开展预处理工作,建立基于K近邻算法等4种分类模型,从而实现不同颜料间的区分和归类。在区分水粉类颜料和毕加索丙烯画颜料时,相较于K近邻和Fisher判别模型,多层感知器分类模型准确率更高(总体分类准确率为100%),分类结果更好。在经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变量后,分类模型对两类颜料的区分准确率均为100%。应用MLP结合PCA构建的分类模型对颜料样本的区分效果最佳。针对水粉类中的两类即普通水粉类和毕加索水粉类颜料样本,多层感知器分类模型对其的分类准确率为97.2%,针对普通水粉类样本的两个品牌(贝碧欧和晨光),多层感知器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100%,实验结果理想。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多元分类模型可实现对颜料样本准确的鉴别与区分,其快速无损准确,降低检验鉴定成本,提高检验鉴定效率,可为其他物证的鉴别与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判别分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性发射光谱结合多元统计研究蘑菇湖水体DOM的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广彩 于会彬 +2 位作者 徐泽华 韩美 宋永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73-2878,共6页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因其方便迅速、灵敏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表征DOM。在实际应用中,3DEEM步骤较为繁琐,PARAFAC等方法相较于寻峰法虽然更加直观可靠,但是往往需要借助MATLAB等数学软件,因此该研究希望借助一种新的方法能...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因其方便迅速、灵敏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表征DOM。在实际应用中,3DEEM步骤较为繁琐,PARAFAC等方法相较于寻峰法虽然更加直观可靠,但是往往需要借助MATLAB等数学软件,因此该研究希望借助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更加简便迅速地表征DOM。以蘑菇湖水体DOM为例,基于累积性发射光谱(AFEs),结合多元统计及二阶导数等方法,对DOM各类荧光组分及含量进行表征。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AFEs进行因子载荷分析,并确定荧光峰的类型及其含量的差异;通过二阶导数转换,得到二阶导数AFEs;通过对所有采样点二阶导数AFEs各荧光峰进行绝对面积积分,分析DOM中各组分的含量及变化;通过聚类分析,分析不同点位组分的差异性或相似性。研究表明,通过AFEs得到5类荧光峰,分别为类蛋白峰、类富里酸峰、陆源类腐殖酸峰以及腐殖酸峰。基于AFEs及其对荧光强度之和的分析,可以看出蘑菇湖水体中的DOM主要以不稳定、易被降解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类蛋白及富里酸为主,腐殖化程度由滨湖区向深湖区递减。基于AFEs得分图,得到5类荧光峰,且荧光峰中类蛋白及类富里酸峰占主导;基于点位得分矩阵,可以说明各点位之间的荧光组分存在差异。二阶导数AFEs被分为5个荧光波段,DOM以相对质量较小的有机质为主,腐殖化程度、芳香度较小,空间差异上不显著。通过对荧光峰面积以及采样点进行聚类分析,荧光峰被分为3类,其中富里酸含量占比较大,且岸边采样点和位于湖心区域的采样点之间存在差异。综上研究显示,AFEs相对简单迅速,能够代替3DEEM对DOM进行表征。蘑菇湖水体DOM是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稳定、易被降解的类蛋白、类富里酸物质为主,总体上腐殖化程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具有由滨湖区向深湖区递减的趋势,但空间上差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累积性发射光谱 二阶导数光谱 多元统计 蘑菇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