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花生早熟育种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亮 朱金成 +5 位作者 王睿 史彪 桑玉伟 焦灰敏 何宗铃 水涌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8-1188,共11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早熟、高产、优质、宜机收花生新品种是当前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花生开花特性、开花期与产量的关系、早熟或超早熟花生种质的筛选与创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花生早熟育种研究概况。一批宝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早熟、高产、优质、宜机收花生新品种是当前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花生开花特性、开花期与产量的关系、早熟或超早熟花生种质的筛选与创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花生早熟育种研究概况。一批宝贵的早熟材料(如奇科、狮头企、四粒红、鲁花6号、吉花23、远杂9102)为阐明我国花生遗传基础,以及培育性状稳定的早熟花生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花生重要产量性状、开花期相关性状开展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基因定位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和BSA-seq等新技术在花生早熟资源挖掘、基因定位、功能标记开发以及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花生科研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早熟育种 开花期 产量性状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2
作者 王琼 邹丹霞 +9 位作者 陈兴运 张威 张红梅 刘晓庆 贾倩茹 魏利斌 崔晓艳 陈新 王学军 陈华涛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8-1568,I0011-I0020,共21页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其栽培和产量均受到田间光周期条件的制约。本研究对264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开花相关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含油量、百粒重和株高等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随后...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其栽培和产量均受到田间光周期条件的制约。本研究对264份大豆种质资源的开花时间和成熟期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开花相关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含油量、百粒重和株高等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随后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235个与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相关的位点,并预测了14个可能参与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的候选基因,其中与开花时间相关的候选基因有10个,与成熟期相关的基因有5个,且有1个候选基因同时与开花时间和成熟期相关。这些候选基因为进一步解析大豆开花相关性状的调控机制和大豆广适性高效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开花时间 成熟期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21年欧洲地区木本植物的格网物候数据集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梦瑶 戴君虎 +3 位作者 王焕炯 郝雨龙 刘威 曹丽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238-249,共12页
植物物候记录了植物重复生命周期事件的发生时间,是指示全球变化的重要指标。植物物候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基础。本数据集基于过去70年欧洲物候项目(Pan European Pheno... 植物物候记录了植物重复生命周期事件的发生时间,是指示全球变化的重要指标。植物物候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基础。本数据集基于过去70年欧洲物候项目(Pan European Phenology Project,PEP725)整编的6种代表性木本植物的地面观测物候数据,采用三种考虑春季冷激和积温累积过程的物候模型(Unified、Unichill和时空耦合模型)在大洲尺度上对物候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研制了欧洲地区代表性木本植物格网物候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1951–2021年欧洲地区(34°57′N–72°3′N,25°3′W–40°3′E)6种木本植物的逐年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格网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1°,时间分辨率为天。数据集的质量评估表明,欧洲地区各物种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平均误差分别为7.9和7.6天,与其他区域尺度研究中春季物候的模拟误差接近,因此本文格网物候数据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数据集旨在更好地表征欧洲地区大洲尺度植物物候的时空格局,为区域其他来源的植物物候数据产品提供有价值的验证参考,亦可为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模拟等研究领域提供支撑物候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气候变化 木本植物 物候模型 展叶始期 开花始期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12种植物花期物候对氮磷养分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慧 袁学凤 +5 位作者 程蓉 李宏林 武学霞 任飞 李希来 李兰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2-2083,共12页
阐明氮、磷养分供给改变对高寒植物和植物群落花期物候期的影响是研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预测大气氮、磷沉降持续增加下高寒植物花期物候的演变和高寒草地植物群落花期物候格局,本研究在青海省门源县高寒... 阐明氮、磷养分供给改变对高寒植物和植物群落花期物候期的影响是研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预测大气氮、磷沉降持续增加下高寒植物花期物候的演变和高寒草地植物群落花期物候格局,本研究在青海省门源县高寒草地采用定株标记法对12种高寒植物在9种不同氮、磷养分添加下的花期物候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氮、磷养分添加对整体花期物候的影响以使始花期提前、花期持续时间延长、终花期无显著变化为主(P>0.05);2)不同氮、磷养分添加对高寒植物花期物候的影响基本一致,氮、磷养分添加对高寒植物花期物候无显著交互作用影响(P>0.05);3)在物种水平上,不同氮、磷养分添加处理下大部分物种始花期提前、花期持续时间延长,终花期无一致变化趋势。因此,研究区域高寒草地在大气氮、磷沉降持续增加情况下,植物群落始花期倾向于提前、花期持续时间延长、终花期变化不明显;不同物种始花期、花期持续时间变化较为一致,但终花期的响应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植物 养分添加 物候 始花期 终花期 花期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化和光周期调控大麦抽穗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扎桑 达瓦顿珠 +6 位作者 卓嘎 旺姆 高利云 普布卓玛 焦国成 雄奴塔巴 伦珠朗杰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VRN1、HvVRN2和Hv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PP...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VRN1、HvVRN2和Hv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PPD-H1和Hv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化 光周期 抽穗期 开花 转录组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花花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气温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1
6
作者 陈正洪 肖玫 陈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09-5217,共9页
根据对武汉大学樱园日本樱花花期连续62a(1947~2008年)的记录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前54a(1947~2000年)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分析,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花期-气候因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式,为气候变化提供有... 根据对武汉大学樱园日本樱花花期连续62a(1947~2008年)的记录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前54a(1947~2000年)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分析,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花期-气候因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式,为气候变化提供有力证据,并对后8a(2001~2008年)花期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54a来,日本樱花始花日期显著提前,每10a提前2.17d,共提前11.72d;落花期略有推迟,每10a推迟0.34d,共推迟1.83d;开花期间持续天数显著增加,每10a增加2.50d,共增加13.55d,这些指标的年际变幅后期明显增大;(2)上年12月到当年3月各月平均气温与始花期均呈负相关,其中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达极显著,是始花期显著提前的主要原因,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分别提前1.66d和2.86d;(3)利用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建立了始花期的(非)线性关系模式,对后8a的始花期进行了预报试验和检验,平均误差3d左右,尤其是对2004、2007年的异常早花情况,非线性模式有较好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樱花 始花期 落花期 持续天数 气候变化 花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和宝鸡木本植物花期物候变化及温度敏感度对比 被引量:15
7
作者 陶泽兴 葛全胜 +1 位作者 徐韵佳 王焕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66-3676,共11页
植物物候是指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证据。已有研究多基于代表性站点的物候观测数据研究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同一气候区内,不同站点的物候变化及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度是否一致仍需深入探讨。本文选择同属于... 植物物候是指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证据。已有研究多基于代表性站点的物候观测数据研究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同一气候区内,不同站点的物候变化及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度是否一致仍需深入探讨。本文选择同属于暖温带湿润区汾渭平原气候区的西安和宝鸡为研究区,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在两个站点21个共有物种的开花始期和开花末期数据,比较了1987-2016年两站点各植物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度差异。结果表明,西安和宝鸡各物种的开花始期和开花末期均以提前趋势为主。大部分物种开花始期在西安的提前趋势(平均趋势-0.57 d/a)明显强于在宝鸡的提前趋势(平均趋势-0.29 d/a),但开花末期趋势差异不显著。除紫薇和迎春的敏感度差异较大外,其他物种开花始期和开花末期的温度敏感度在两站点间非常接近,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在同一气候区的不同站点,因增温幅度不同,植物的始花期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用单站点的物候变化反映整个气候区的物候变化。但同一植物在单站点的温度敏感度可以较好的反映同一气候区其他站点的植物物候-气候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有限站点的物候观测数据分析区域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变化 开花始期 开花末期 温度敏感度 西安 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牡丹萌芽及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任小林 李海峰 +1 位作者 弓德强 张少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95-898,共4页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牡丹萌芽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施乙烯利可使牡丹的落叶期提前,萌芽期和开花期延迟,且显著降低了开花率,减小了花径,并且增加了畸形花的百分率.秋施GA3可使牡丹落叶期延迟,萌...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施乙烯利和赤霉素对牡丹萌芽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施乙烯利可使牡丹的落叶期提前,萌芽期和开花期延迟,且显著降低了开花率,减小了花径,并且增加了畸形花的百分率.秋施GA3可使牡丹落叶期延迟,萌芽期和开花期提前,并提高牡丹的开花率,增大了花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乙烯利 赤霉素 花期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小花型盆栽夏菊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莫丹 陈发棣 +4 位作者 徐迎春 房伟民 顾俊杰 陆锦华 朱中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以小花型盆栽夏菊‘奥运火炬’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其开花和观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期与开花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定植期越早开花越早;定植期在3月底到5月初时,定植到开花至少要90 d,定植期越早... 以小花型盆栽夏菊‘奥运火炬’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其开花和观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期与开花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定植期越早开花越早;定植期在3月底到5月初时,定植到开花至少要90 d,定植期越早,所需时间越长;在4月中旬定植的植株观赏品质最佳。随着摘心次数增加,花期随之推迟,株高降低,株型更紧凑;但摘心次数过多会使单株花朵数减少,降低观赏品质。试验结果证明,以4月中旬定植并经过3次摘心的处理观赏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型盆栽夏菊 定植期 摘心 开花 观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高永刚 高明 +3 位作者 杨晓强 刘丹 张志国 孙守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为研究播期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中熟型大豆黑农48为试材,依托2017年哈尔滨农试站3个播期试验,分析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参数、气象和产量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 为研究播期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中熟型大豆黑农48为试材,依托2017年哈尔滨农试站3个播期试验,分析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参数、气象和产量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大豆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适播比早播、晚播有所增加,Pn、Tr和WUE适播比早播、晚播分别提高14.86%和15.67%、1.06%和1.35%、14.37%和14.83%;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SPAD)随着播期推迟变化不同,与适播相比,早播、晚播条件下Gs变化幅度分别为17.72%和-20.35%、Ci变化幅度分别为9.53%和3.72%,随着播期推迟Gs呈降低趋势,而Ci呈先降后增变化;而在鼓粒期随着播期推迟SPAD降低。(2)光合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影响大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形成。Pn与Tr、WUE、光合有效辐射(PAR)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Ci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逐日气温(Ta)与Tr、Gs与Ci分别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Ta、Gs分别通过影响蒸散和Ci起间接作用,在大豆生殖生长期,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水分是影响Pn的主要气象因素。(3)适播有较高的Pn、WUE、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转化率,适时播期可充分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促进光合效率,大豆产量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大豆 开花期和鼓粒期 光合特性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刚 陈亚茹 +3 位作者 戴剑锋 罗卫红 赵统利 朱朋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062-4071,共10页
建立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以期通过调节种植期和种植密度,实现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的光温优化调控。以郁金香品种世界珍爱(Tulipgesnerianacv‘World Favorite’)和金检阅(Tulipgesnerianacv‘Golden Parade’... 建立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以期通过调节种植期和种植密度,实现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的光温优化调控。以郁金香品种世界珍爱(Tulipgesnerianacv‘World Favorite’)和金检阅(Tulipgesnerianacv‘Golden Parade’)为试材,通过不同种植期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定量分析了种植期和密度对郁金香发育进程及外观品质动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单株吸收辐热积(Photo-thermal Index,PTI)为尺度,建立了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郁金香花期和各外观品质指标的预测效果较好。模型对各生育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5,对萌芽期、展叶期、现蕾期和采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7、1.3、2.9、1d。模型对株高、展叶数、茎基长、茎基粗、花颈长、花颈粗、花蕾长和花蕾直径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R2分别为0.97、0.97、0.98、0.98、0.98、0.97、0.98和0.97,RMSE分别为30.8、0.2、3.5、0.1、5.5、0.1、1.2mm和0.4mm。模型对A、B、C级出花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分别为0.95、0.97、0.96,RMSE分别为0.8%、0.3%、0.9%。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参数少,可为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中种植期和种植密度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郁金香 温度 光合有效辐射 模型 花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苹果花期机理性预报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28
12
作者 邬定荣 霍治国 +4 位作者 王培娟 王景红 姜会飞 柏秦凤 杨建莹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5-564,共10页
以陕西苹果花期为研究对象,针对4个机理性物候模型--顺序模型(SM)、平行模型(PM)、深度休息模型(DRM)和热时模型(TTM),基于各果区代表站的花期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订正模型参数,利用内部检验和交叉验证(留一验证)方法,评价模型在模拟花... 以陕西苹果花期为研究对象,针对4个机理性物候模型--顺序模型(SM)、平行模型(PM)、深度休息模型(DRM)和热时模型(TTM),基于各果区代表站的花期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订正模型参数,利用内部检验和交叉验证(留一验证)方法,评价模型在模拟花期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内部检验时各站点的最适模型不同,总体上,SM和TTM均方根误差略低(3.30 d);交叉验证时模型表现相当,各模型平均的均方根误差为4.52 d,略优于内部检验。使用单站外推和求平均后外推将TTM参数应用至果区内其他站,这两种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均优于国外同类研究(10.0 d),其中单站外推的均方根误差(5.90 d)又高于求平均后外推(7.21 d)。综合考虑模型的复杂性与模拟精度,推荐使用TTM并分果区模拟陕西苹果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期 机理模型 适用性评价 热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周期调控开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玉博 王悦 +1 位作者 刘雄 唐文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7-224,共18页
水稻抽穗期作为重要的农艺性状,由自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对品种生态适应区域和产量因子均有较大影响。过去的二十年里,从叶片的日长识别到茎尖分生组织的成花激活,水稻光周期诱导抽穗开花分子调控机理已取得较大进展,分离并... 水稻抽穗期作为重要的农艺性状,由自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对品种生态适应区域和产量因子均有较大影响。过去的二十年里,从叶片的日长识别到茎尖分生组织的成花激活,水稻光周期诱导抽穗开花分子调控机理已取得较大进展,分离并克隆大量与成花相关的调控基因,并整合到光周期调控分子网络中。当植物处于有利条件时,该网络激活成花调控基因,促进成花素表达,将成花素运输至顶端分生组织,从而驱动分生组织细胞发育,最终成花。本文以拟南芥为对照参考,对水稻光周期调控网络及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扩展遗传变异进行讨论,以期为生态型品种培育和光周期调控成花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花 光周期 光周期调控 抽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气象因子的砀山酥梨始花期预报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德 陈文涛 +4 位作者 乐章燕 范孝玲 孙义 孟雅婷 杨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151,共9页
准确预报始花期是制定砀山酥梨花期管理措施和赏花活动方案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利用1983-2018年砀山酥梨始花期的定位观测物候数据和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揭示始花期演变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筛选影响始花期的关键气象因子,... 准确预报始花期是制定砀山酥梨花期管理措施和赏花活动方案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利用1983-2018年砀山酥梨始花期的定位观测物候数据和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揭示始花期演变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筛选影响始花期的关键气象因子,依据不同预报日期构成特征变量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自3月11日开始预报到3月25日终止预报,每日训练1个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1983-2018年始花期呈极显著提早发生趋势,每10 a约提前2.750 d(P<0.001)。2)16个逐日气象预报模型中,共计有200个气象因子与始花期早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在0.469~0.789之间;各气象预报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平均正确率(Nd)分别为92.9%和75.5%、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693~2.870和2.240~7.237、平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1和0.701。3)2019年试验预报中,提前15 d准确预报出当年始花期。该文研究表明RF在梨树始花期逐日气象预报中有一定业务应用潜力,预报准确率基本满足气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农业 始花期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中棉所30不同开花期棉铃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晓莉 何钟佩 王保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6-309,共4页
转 Bt基因棉中棉所 30第 I期 (1 998年 7月2 5~ 2 6日开花 )棉铃花后 1 0 d的体积和单铃重分别较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增加 8.57%和 1 1 .88% ,表明其库强度较高 ;而第 II期 (8月 3~ 5日开花 )和第 III期 (8月 1 2~ 1 4日开花 )棉铃的... 转 Bt基因棉中棉所 30第 I期 (1 998年 7月2 5~ 2 6日开花 )棉铃花后 1 0 d的体积和单铃重分别较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增加 8.57%和 1 1 .88% ,表明其库强度较高 ;而第 II期 (8月 3~ 5日开花 )和第 III期 (8月 1 2~ 1 4日开花 )棉铃的早期 (铃龄 1 0 d前 )及各期棉铃的中后期 (铃龄 1 0 d后 )体积和单铃重均低于中棉所 1 6,并且其瘪子数随开花期推延快速增加 ,反映了该品种源器官供应能力的不足。中棉所 30棉铃纤维对同化产物的竞争力较强 ,每饱子纤维数、每饱子皮棉重、每铃皮棉重和衣分基本上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中棉所 1 6,而铃壳和种子的物质积累减少 ,铃壳比例、饱子数、饱子重和子指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棉所30 开花期 棉铃 发育 转BT基因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_1、P_2和DH或RIL群体联合分离分析的拓展 被引量:80
16
作者 章元明 盖钧镒 王永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QTL定位常报道主基因数多于 3的情形。然而 ,利用基因型杂合的分离群体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非常困难 ,而DH或RIL群体是遗传分析的很好群体且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模型相对容易些。在文献 1~ 4的基础上 ,拓展利用亲本... QTL定位常报道主基因数多于 3的情形。然而 ,利用基因型杂合的分离群体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非常困难 ,而DH或RIL群体是遗传分析的很好群体且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模型相对容易些。在文献 1~ 4的基础上 ,拓展利用亲本和DH或RIL群体的 2对连锁主基因、2对连锁主基因 +多基因、3对主基因和3对主基因 +多基因 4类遗传模型。通过大豆科丰 1号× 1138$C 2构成的RIL群体及其亲本研究了大豆开花期的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群体 RIL群体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大豆 开花期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花期棉铃主要经济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可金 郭卫勇 +2 位作者 黄典平 孙维登 吴社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4-248,共5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开花期棉铃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棉铃子指和单铃不孕子随着开花期推迟而降低;而衣指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后期较低;铃壳率变化与开花期呈二次曲线。开花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的棉铃,其纤维长度、整齐... 试验研究了不同开花期棉铃各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棉铃子指和单铃不孕子随着开花期推迟而降低;而衣指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后期较低;铃壳率变化与开花期呈二次曲线。开花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的棉铃,其纤维长度、整齐度、均匀度、纤维比强度、纤维细度及伸长率等品质指标均较理想,符合纺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开花期 棉铃 经济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积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裴顺祥 郭泉水 +2 位作者 贾渝彬 辛学兵 许格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8,共8页
基于1986—2011年保定市气象和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法研究常见的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开花始期积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保定市8种乔灌木的开花始期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3种气候要素的共同影响,但各气... 基于1986—2011年保定市气象和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法研究常见的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开花始期积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保定市8种乔灌木的开花始期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3种气候要素的共同影响,但各气候要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不同,总体表现为气温〉降水〉日照。不同气候要素对各树种开花始期的影响方式、"驱动"力度与时俱变。在开花始期前几个月,各气候要素对物候影响的正负效应同时出现;除榆树和栆外,其他6个树种开花始期前几天的气温对开花始期的影响均为负效应。利用积分回归法建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开花始期模拟的结果显示,当3月中旬气温改变1℃,降水量改变1 mm,日照时长改变1 h,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将改变约0.1~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始期 气候变化 响应 多因素 积分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农业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福增 王峥 杨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4-129,共6页
国内外有关果品、植物、昆虫等农业图像处理大都采用常规的方法,这些方法要么仅在时域要么仅在频域,而不能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像,且不具有多分辨率特性。该研究应用小波变换这一新理论、新方法,深入开展农业图像增强方面的研究工作... 国内外有关果品、植物、昆虫等农业图像处理大都采用常规的方法,这些方法要么仅在时域要么仅在频域,而不能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像,且不具有多分辨率特性。该研究应用小波变换这一新理论、新方法,深入开展农业图像增强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小波变换应用于低对比度的仙客来图像、橙子剖面图的增强,设计了加强低频弱化高频、增强低频合并原图像两种算法,解决了传统的直方图均值化、对数变换以及LoGFilter等方法不能较好地使图像增强的问题;又将小波变换应用于含有皱褶及裂纹的红枣图像的增强,通过加强高频弱化低频,很方便地使得红枣的裂纹和皱褶更加明显,便于分级与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农业图像增强算法方便简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图像增强 仙客来 橙子 红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陇东塬区‘红富士’苹果始花期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艳艳 赵玮 +1 位作者 高庆先 张谋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4,共8页
【目的】分析苹果始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取主要影响气象因子,并提出优势苹果花期预报方法;为苹果开花期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观测的苹果始花期与光、... 【目的】分析苹果始花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取主要影响气象因子,并提出优势苹果花期预报方法;为苹果开花期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多年观测的苹果始花期与光、热、水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开展了苹果始花期预测。【结果】苹果始花期的早晚与2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及3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苹果开花日期与积温呈现显著的相关性,≥0℃、≥5℃积温越大或<0℃积温越小,花期出现越早,反之则迟;说明气温升高,开花日期出现早,反之则迟。苹果始花期与稳定通过10℃初日接近,较稳定通过5℃初日晚超过20 d。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报苹果始花期,预测日期与实际日期相符率为97%。【结论】影响陇东苹果开花早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因子,日照次之,降水影响最小,气候变暖和高光照使苹果始花期提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苹果始花期较传统回归模型和线性分析法预报苹果始花期更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始花期 气候变化 陇东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