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 adsorption on small Au_n(n=1-7) clusters supported on a reduced rutile TiO_2(110) surface:a first-principles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云江 王崇愚 王山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60-365,共6页
CO adsorption on small Aun (n = 1 - 7) clusters which are supported by a partially reduced rutile TiO2(110) surfa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The low coordinated sites of Au clusters ar... CO adsorption on small Aun (n = 1 - 7) clusters which are supported by a partially reduced rutile TiO2(110) surfa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The low coordinated sites of Au clusters are favorable for CO adsorption. CO-Aun-TiO2 system displays surface magnetism. There i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sorbed CO molecule and the supported Au clu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PRINCIPLES molecular adsorption supported cluster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GA-SVM的矿井地震自适应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勃 申思洪任 +2 位作者 蔚立元 刘盛东 曾林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0-1538,共9页
煤矿井下地震信号往往呈现出复杂的波场特性且伴随着大量噪音干扰,导致地震信号的初至拾取精度降低,从而影响地震数据的反演与解释。针对复杂干扰环境下采集的低信噪比地震信号,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 煤矿井下地震信号往往呈现出复杂的波场特性且伴随着大量噪音干扰,导致地震信号的初至拾取精度降低,从而影响地震数据的反演与解释。针对复杂干扰环境下采集的低信噪比地震信号,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SVM)的地震噪声压制与初至提取方法,以提高煤矿井下复杂噪声条件下的地震信号质量。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对含噪地震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数个的变分模态分量(IMF);对VMD分解得到的IMF分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所得的信号特征作为信号有效性判别的依据;利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惩罚因子c与核函数参数g;利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IMF分量进行有效性判别并将有效分量重构成高信噪比信号;通过对人工加噪的地震信号应用噪声压制算法,煤矿井下常见的不同类型噪声被有效地压制,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矿井巷道实采的地震记录进行噪声压制处理,有效地压制了数据中的干扰噪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使初至拾取得更加准确。结果表明,基于VMD和GA-SVM的地震噪声压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含噪地震记录中的有效信号,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在矿井复杂干扰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对解决矿井复杂干扰条件下的地震勘探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地震勘探 噪声压制 初至拾取 变分模态分解 遗传算法优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埋藏式钢岔管设计与水压试验
3
作者 赵亚昆 张晓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30-32,37,共4页
新疆某在建工程1#岔管为地下埋藏式钢岔管,岔管采用洞内拼装焊接、洞内水压试验的施工方案。岔管位置受附近区域性构造影响,片理及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开挖过程中通过加强一次支护措施,保证了洞室的稳定和安全。1#岔管承受内水压力较大,... 新疆某在建工程1#岔管为地下埋藏式钢岔管,岔管采用洞内拼装焊接、洞内水压试验的施工方案。岔管位置受附近区域性构造影响,片理及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开挖过程中通过加强一次支护措施,保证了洞室的稳定和安全。1#岔管承受内水压力较大,最大HD值为2616.0m2,采用800MPa级B780CF钢制作。岔管安装完成后,在洞内进行原位水压试验及应力应变检测,以掌握岔管各重要部位的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1#岔管设计、洞室开挖与支护以及洞内水压试验方案等,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埋藏式 钢岔管 水压试验 应力应变检测 一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系杆拱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4
作者 万敏晏 《建筑施工》 2024年第7期1139-1141,1146,共4页
为解决施工场地受限条件下网状系杆拱桥施工的难题,结合上海沈陆宅桥项目,从钢结构受力、场地条件、运输条件及吊装设备方面进行分析,经过方案比选和计算,选用先梁后拱的施工工艺。实际施工中,对钢结构进行合理分段并搭设支架,利用400t... 为解决施工场地受限条件下网状系杆拱桥施工的难题,结合上海沈陆宅桥项目,从钢结构受力、场地条件、运输条件及吊装设备方面进行分析,经过方案比选和计算,选用先梁后拱的施工工艺。实际施工中,对钢结构进行合理分段并搭设支架,利用400t履带吊以SDB超起工况进行吊装,成功实现特定现场条件下的网状系杆拱桥的施工,可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系杆拱桥 支架 吊装 先梁后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环支撑圆柱壳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研究
5
作者 何东泽 郭克凡 +2 位作者 蔡瑛 黄世军 李伟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180,共8页
该文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结合波动法,构建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环支撑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模型。结合波函数形式为位移变量,对位移比例参数、位移矩阵和力参数矩阵进行设置。通过结合边界条件矩阵,对环支撑条件下复合材料圆柱... 该文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结合波动法,构建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环支撑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模型。结合波函数形式为位移变量,对位移比例参数、位移矩阵和力参数矩阵进行设置。通过结合边界条件矩阵,对环支撑条件下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的总体控制方程进行推导。通过与现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的振动特性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相关参数化分析研究,探讨了材料参数、几何参数以及环支撑位置的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复合材料圆柱壳 环支撑 波动法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梅俊 陈长芳 +2 位作者 刘莉 韩艳 何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创伤后成长(PTG)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8例首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 目的 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创伤后成长(PTG)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8例首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测评。根据PTGI测评结果将PTG患者纳入PTG组(90例)和非PTG患者纳入非PTG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情况、PSSS评分、CD-RISC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TG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学历、家庭经济情况、病程、后遗症及PSSS评分、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1.411,95%CI:1.064~1.871)、病程(OR=1.295,95%CI:1.040~1.613)、PSSS评分(OR=1.969,95%CI:1.192~3.252)、CD-RISC评分(OR=2.117,95%CI:1.288~3.480)是PTG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通过有效干预PTG的影响因素,有望提高首发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从而促进P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脑梗死 创伤后成长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情感体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软弱带公路隧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小红 陈飞飞 +1 位作者 褚以惇 乔春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49-454,共6页
大奎隧道是炎汝高速公路炎陵至汝城段的一座公路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施工后,初期支护发生严重变形,钢支撑被压弯,下沉量严重侵入建筑限界。综合现场监测、地质雷达扫描结果,从涌水特征、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法3方面出发,系统分析了... 大奎隧道是炎汝高速公路炎陵至汝城段的一座公路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施工后,初期支护发生严重变形,钢支撑被压弯,下沉量严重侵入建筑限界。综合现场监测、地质雷达扫描结果,从涌水特征、地质情况和施工方法3方面出发,系统分析了大奎隧道富水软弱带初期支护后隧道严重变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支护失效段和掌子面的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提出三大治理措施:一是控制涌水,二是反压回填及加固围岩,三是优化施工工法。监测结果显示:上述措施实施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保证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安全。该成果对富水软弱地层隧道修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支护 涌水 侵限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回采的首采面一次见方期矿压规律研究
8
作者 张寒寒 任建慧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301综放工作面作为12上煤层的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的日进尺平均达到8.35 m的高强度级别。为研究高强度回采的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的矿压规律,通过钻孔应力计、微震系统和支架压力系统进行联合监测分析。应力计监... 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301综放工作面作为12上煤层的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的日进尺平均达到8.35 m的高强度级别。为研究高强度回采的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的矿压规律,通过钻孔应力计、微震系统和支架压力系统进行联合监测分析。应力计监测表明,301强采动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间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分为缓慢影响范围和剧烈影响范围;主要运输巷正帮侧9 m和副帮侧7 m范围内、辅助运输巷正帮侧15 m和副帮侧5 m范围内,受采动影响较大而易导致煤体塑性破坏,呈现帮鼓及锚杆失效等问题。由微震监测和支架压力可知,工作面在见方前后40 m时,上覆岩层运移较强烈;工作面距离见方位置越近,上覆岩层运移越强烈;在见方后30 m左右,顶板活动最剧烈,支架压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采面 一次见方 推进速度 高强度开采 超前支承压力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鹙窝梁隧道初次支护评价的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成辉 杨志法 李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4,139,共6页
隧道施工过程中,沿着洞轴方向进行分区,通过专家经验对隧道各个分区的围岩地质条件、隧道开挖规模进行评价、赋值,以各个分区的不同时段内收敛监测作为评价客观标准,在此基础上计算动态的隧道加固支护需求度。根据隧道不同区段、不同时... 隧道施工过程中,沿着洞轴方向进行分区,通过专家经验对隧道各个分区的围岩地质条件、隧道开挖规模进行评价、赋值,以各个分区的不同时段内收敛监测作为评价客观标准,在此基础上计算动态的隧道加固支护需求度。根据隧道不同区段、不同时段内隧道加固支护需求度大小来动态地评价隧道一次支护的效果。在鹙窝梁隧道的应用中,根据加固需求度评价了鹙窝梁隧道一次支护后各个区段在不同时段内支护稳定情况,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收敛 加固支护需求度 一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维修中注浆对初次支护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金宇 杜泽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3,17,共4页
针对目前煤矿生产中有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巷道由于初期支护强度、方式不合理,或者受采掘影响,导致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其浅部围岩已经完全破坏,裂隙也逐步向围岩深部扩展,常规的支护手段已经没有支护基础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软件UDEC模拟... 针对目前煤矿生产中有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巷道由于初期支护强度、方式不合理,或者受采掘影响,导致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其浅部围岩已经完全破坏,裂隙也逐步向围岩深部扩展,常规的支护手段已经没有支护基础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软件UDEC模拟分析注浆对变形破坏巷道的原锚索支护的影响,以及对改善破碎围岩状态的作用。得出通过注浆可改善原有锚杆(索)支护的作用、改变围岩的状态,为后期的扩巷、加固提供可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破坏巷道采取注浆后打设锚索的加固方案来解决五阳煤矿76架空人车巷的修复加固问题,修复后围岩收敛变形率不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支护 注浆 锚索受力状态 围岩状态 UD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装备战场抢修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冯柯 钟津 严骏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4年第2期72-74,共3页
介绍了工程装备抢修性的定义 ,讨论了抢修性与工程装备保障性的关系 ,对抢修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建立了工程装备抢修效能计算模型 ,为工程装备战场抢修效能的计算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工程装备 抢修性 保障性 抢修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预应力强力一次支护理论在多次动压影响巷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硕 吴建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3,共3页
沁新煤矿2~#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不利于巷道顶板支护,加之前期支护设计不合理,导致该煤层留巷巷道受多次动压影响后变形严重,服务期内多次维修,不仅增加巷道支护成本,而且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首先利用地质力学测试和围岩强度... 沁新煤矿2~#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不利于巷道顶板支护,加之前期支护设计不合理,导致该煤层留巷巷道受多次动压影响后变形严重,服务期内多次维修,不仅增加巷道支护成本,而且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此首先利用地质力学测试和围岩强度原位测试的方法了解围岩的基本形态,并针对原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预应力强力一次支护理论提出支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动压巷道 强力支护 高预应力 一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B-80/20新型乳化液泵站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曙光 胡金平 姜振艳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6,共2页
通过对目前所用的机械式三柱塞乳化液泵站存在问题及液压传动的优点分析 ,提出研究新型低压力时输出大流量、高压力时输出小流量高效节能RQRB - 80 / 2 0乳化液泵站 ,并简要介绍了技术参数。
关键词 QRB-80/20乳化液泵站 技术参数 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 流量 节能 柱塞乳化液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合理支护方案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曹小平 魏飞鹏 +1 位作者 王波 刘子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71,102,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变形的问题,采取包含传统喷锚支护在内的三种支护方式现场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围岩变形、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和二衬混凝土应力等监测结果,分析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试验段的稳定性并选择... 研究目的:基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变形的问题,采取包含传统喷锚支护在内的三种支护方式现场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围岩变形、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和二衬混凝土应力等监测结果,分析兰渝铁路新城子隧道试验段的稳定性并选择适宜的支护方案。研究结论:(1)采用传统的喷锚支护方式难以有效解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大变形问题;(2)采用环向注浆加固围岩+型钢拱架初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岩的条件,减小围岩变形和钢拱架应力以及二衬混凝土应力;(3)采用双层初支,即采取先让后抗的支护方式,既可以吸收一部分围岩变形,减小初支的变形和钢拱架应力,同时也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护力,使二衬受力也相对较小,因此采用双层初支对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大变形具有明显优势;(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地应力软岩中类似工程施工支护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岩隧道 支护方案 隧道工程 双层初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朱守颂 姜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98,101,共3页
针对刘桥矿岩浆岩侵入条件下首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进行了研究,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回采期间顶底板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及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空区支承压力接近原岩应力,回采工作面明显处于卸压区,回采煤体前方形成应力集中... 针对刘桥矿岩浆岩侵入条件下首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进行了研究,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回采期间顶底板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及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空区支承压力接近原岩应力,回采工作面明显处于卸压区,回采煤体前方形成应力集中区。并使用钻孔应力计对回采煤体超前支承压力进行了实测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首采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采工作面 支承压力 分布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在临床急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琪 赵丽蓉 张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3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探讨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在临床急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集中进行BLS培训的40名临床急救护士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接受常规急救技能培训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 目的探讨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在临床急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集中进行BLS培训的40名临床急救护士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接受常规急救技能培训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急救护理培训后的综合能力得分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在急救护理能力评测及格率、总成绩以及各条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不同方式培训后,观察组急救护理能力评测及格率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判断意识、摆放体位、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8个条目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养临床急救护理能力方面,以BLS课程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比传统培训方案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生命支持 临床急救教学 救治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埋深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之达 黄方 +4 位作者 徐金龙 王爽 何巍 胡荣 杨广安 《交通科技》 2008年第4期29-31,共3页
以九岭隧道为背景,利用数值方法建立了在IV级围岩下不同埋深的隧道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各埋深中拱顶位移、锚杆最大内力、一期支护最大弯矩、一期支护最大轴力等位移、内力参数随埋深改变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隧道埋深 一期支护 位移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奉民 张丽娟 《公路交通技术》 2006年第1期55-56,62,共3页
“先简支后连续”体系梁在公路及市政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阐述这种结构体系的合理性,重点分析其计算、设计及施工要点,简要介绍其应用现状。
关键词 先简支后连续 体系转换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5
19
作者 周海涛 胡万山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5,共7页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给中西部高校发展带来新理念、新动能、新保障,但在该过程中当前中西部高校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协同上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改革发展内生...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给中西部高校发展带来新理念、新动能、新保障,但在该过程中当前中西部高校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协同上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改革发展内生能力不足、教育投入精准度较低、政策支持模式有待优化与实施效果不佳等方面。我国亟须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高校发展内生能力、实施教育投入精准供给、优化国家政策支持模式、提升教育政策实施效能,进而全面加快中西部高校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高校发展 “双一流”建设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岗坪煤矿42104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小平 蔡小林 +2 位作者 李龙清 武军涛 张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86,共4页
针对青岗坪煤矿42104综放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64~66m,周期来压平均步距27m;初次来压动载系数1.27,周期来压增载系数为1.36,总体来压显现程度为中等;初次来压前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增幅较明显的... 针对青岗坪煤矿42104综放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64~66m,周期来压平均步距27m;初次来压动载系数1.27,周期来压增载系数为1.36,总体来压显现程度为中等;初次来压前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增幅较明显的区域为煤壁前方16.75m范围内,周期来压时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增幅剧烈的区域为煤壁前方45.01m范围内,确定工作面超前支护的距离应达到煤壁前方45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显现规律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超前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