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on stress condition of fatigue-resistant coating under rolling contact 被引量:5
1
作者 朴钟宇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濮春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899-905,共7页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urfac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f the (FEM). The models of coating single-layer sprayed-coatings on monolithic configurations ...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urfac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f the (FEM). The models of coating single-layer sprayed-coatings on monolithic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elastic modulus ratios of coating to substrat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ratio on the stresses were address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shear stress obvious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ating thickness, du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moving away from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gnitude of von Mises stress also declines in the case of thicker coatings. However, the high elastic modulus ratio results in extremely high maximum shear stress and the severe discontinuity of the von Mises stress curves, which leads to the intensive stress concentration on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So the coating configurations with the larger coating thickness and lower difference of elastic modulus between coating and substrate exhibit excellent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R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yed-coating thickness elastic modulus maximum stress von Mises st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to analyze wrinkled membranes with zero shear modulus and equivalent stiffness
2
作者 赵冉 魏德敏 孙文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00-1708,共9页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vergence,low accuracy and project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wrinkling analysis,an analysis method of zero shear modulus and equivalent stiffness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is an improvement to 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vergence,low accuracy and project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wrinkling analysis,an analysis method of zero shear modulus and equivalent stiffness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is an improvement to the previous method (Method I) of local coordinate transposition and stiffness equivalence.The new method is derived and the feasibility is theoretically proved.A small-scale membrane structure is analyzed by the two methods,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new method (Method II) is approximately 23 times that of Method I.When Method II is applied to a large-scale membrane stadium structure,it is found that this new method can quickly make the second principal stress of one way wrinkled elements zero,and make the two principal stresses of two-way wrinkled elements zero as well.It could attain the correct load responses right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wrinkled elements,which indicates that Method II can be applied to wrinkling analysis of large-scale membran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structur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wrinkling analysis shear modulus zero-setting equivalent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起落架足垫着陆接触力分析
3
作者 孙自强 徐伟 +1 位作者 闫明 金映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3,共7页
【目的】随着无人飞行器对飞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起落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已成为无人机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聚焦六杆式起落架橡胶足垫的着陆接触力学行为,针对其非线性力学特性建模难题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构建精确的动态接触模... 【目的】随着无人飞行器对飞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起落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已成为无人机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聚焦六杆式起落架橡胶足垫的着陆接触力学行为,针对其非线性力学特性建模难题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构建精确的动态接触模型,揭示橡胶缓冲件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机制,为起落架足端缓冲装置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连续接触力法理论框架,构建了橡胶材料的非线性接触力学模型。该模型耦合Hertz接触理论与Mooney-Rivlin应变能函数,通过非理想弹性碰撞关系表征橡胶材料的超弹性特性及其接触面动态耦合效应。在ABAQUS平台中,采用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结合隐式动力学求解器对着陆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构建了带力传感器的落震实验台,获取实测数据用于模型验证。该方法结合理论建模、软件仿真与实验验证,有效克服了传统经验公式的局限性。【结果】研究系统分析了多物理参数对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当着陆高度在50~200 mm变化时,接触力峰值成正比增长,增幅达1.78 kN。当负载质量在5~20 kg变化时,接触力峰值与其呈近似线性关系,增幅达1.02 kN。此外,足垫厚度的增加对冲击力的减小作用有限,而足垫形状优化可有效改善接触抖动现象。对比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圆柱形足垫,圆锥形足垫受力更均匀,能有效减少接触抖动。实验验证表明,在着陆高度为100 mm的工况下,仿真模拟与实测数据的接触力峰值误差约为6%,关键参数的相位偏移控制在3 ms以内,充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研究表明,接触力与着陆高度、足垫厚度呈近似正比例关系,但足垫厚度影响较小;优化足垫形状可显著降低接触抖动,其中圆锥形足垫具有最佳缓冲性能。本研究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融合连续接触力法与超弹性本构模型,建立适用于橡胶缓冲件的动态接触预测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难以处理非线性耦合效应的技术瓶颈;系统分析多物理因素对足端接触力的影响,实现了缓冲结构性能的量化评价,为足端参数优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足垫 着陆碰撞 连续接触力法 弹性接触 力学模型 有限元软件 接触力分析 吸能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和传播规律分析
4
作者 肖明清 薛光桥 +3 位作者 何应道 徐晨 徐巍 王春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2,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传播问题,建立轨道-隧道-场地的2.5维有限元-基本解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轨道与盾构隧道结构,结合弹性空间格林函数表征围岩介质。通过计算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合弹性波理论分析振动传... 针对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传播问题,建立轨道-隧道-场地的2.5维有限元-基本解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轨道与盾构隧道结构,结合弹性空间格林函数表征围岩介质。通过计算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合弹性波理论分析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场地的竖向振动由顶部纵波主导,两侧竖向振动由横波控制;当土层波阻抗从隧道围岩向地表递减时,隧道顶部扩散的柱面纵波经土层界面后趋近平面波特性,侧方横波经界面透射后竖向位移分量显著降低。单洞双线隧道振动分布呈现显著频率相关性:低频振动(0~20 Hz)在隧道正上方地表响应最大,高频振动(40~80 Hz)在偏离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处达到峰值。隧道结构对20 Hz以上振动产生遮挡效应,导致下方围岩振动向上绕射衰减。地表竖向位移分布由频率相关的隧道辐射模式控制,分层土中的波阻抗变化使纵波成为地表振动主导成分。研究揭示了单洞双线盾构隧道振动传播的三维空间特性,明确了低频振动集中传播与高频振动侧向辐射的差异化规律,为城市高铁隧道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环境振动 2.5维有限元-基本解 弹性波 单洞双线隧道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几何样条有限元法的二维弹性力学问题研究
5
作者 刘树勇 陈家兴 +1 位作者 苏攀 向家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针对传统几何有限元形函数不具有插值特性,分析单元难以直接施加本质边界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析等几何样条有限元法。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和均匀B样条分别进行插值,构造几何精确的有限单元并引入转换矩阵,在物理场中构造了具有插值... 针对传统几何有限元形函数不具有插值特性,分析单元难以直接施加本质边界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析等几何样条有限元法。应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和均匀B样条分别进行插值,构造几何精确的有限单元并引入转换矩阵,在物理场中构造了具有插值特性的形函数。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常规的有限元方法,该方法无需网格细分,几何离散误差小,能将本质边界条件直接施加到分析单元上,从而在较少自由度下获得较高精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样条有限元法 均匀B样条 非均匀有理B样条 弹性力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对偶数微分的无约束应力更新算法
6
作者 路德春 石安毓 +1 位作者 周鑫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3-1122,共10页
加卸载判断和繁琐的解析求导运算一直是制约先进弹塑性模型数值应用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超对偶数微分方法的无约束应力隐式更新算法,有效解决了上述计算难点。针对加卸载判断问题,新算法利用光滑函数代替弹塑性本构方程组中的K... 加卸载判断和繁琐的解析求导运算一直是制约先进弹塑性模型数值应用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超对偶数微分方法的无约束应力隐式更新算法,有效解决了上述计算难点。针对加卸载判断问题,新算法利用光滑函数代替弹塑性本构方程组中的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受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应力积分方程组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最小化问题,计算时无需加卸载判断。针对导数计算问题,新算法利用超对偶数微分方法代替解析求导,获得光滑函数的1阶导数以及塑性势函数的1阶和2阶导数,用于构造非线性计算的迭代公式,以保证局部应力更新迭代和全局平衡迭代的二次收敛速度。数值算例表明,相较于其它数值微分方法,超对偶数微分方法不受截断误差和减法消去误差影响,计算结果等同于解析求导。最后,基于所提算法编写了光滑莫尔库仑塑性模型的UMAT子程序,并通过3个典型边值问题的数值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更新算法 塑性模型 超对偶数数值微分 一致性切线刚度矩阵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径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华梁 袁帅华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研究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各设计参数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保障无砟轨道铺设与运营期安全,以广西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原理,分析主梁容重... 为研究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各设计参数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保障无砟轨道铺设与运营期安全,以广西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原理,分析主梁容重、斜拉索初张力、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温度等设计参数对成桥状态下主梁竖向变形、主梁应力、斜拉索索力及桥塔偏位的影响,并分析各成桥状态控制目标对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主梁容重与斜拉索初张力对成桥状态主梁竖向变形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对主梁应力及桥塔纵向偏位有一定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成桥状态的累计影响较小;整体升降温对不设固定支座的桥塔纵向偏位影响较大;索梁温差对主梁竖向变形、主梁应力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主梁温度梯度对主梁应力、主梁竖向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混合梁部分斜拉桥 主梁容重 斜拉索初张力 混凝土弹性模量 温度 敏感性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压痕测试的颗粒材料弹性模量标定及应用
8
作者 陈峰 黄宏波 +5 位作者 罗刚 李宝建 王中宽 张涛 魏骁 杨仲轩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95,共5页
离散元数值仿真是研究砂土、砾土等颗粒材料受荷响应微观机理的重要手段。标定离散元方法的颗粒间接触模型参数对仿真结果真实性具有重要影响。以玻璃珠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压痕试验测试玻璃珠的杨氏模量;并对相同材质的玻璃块开展了超... 离散元数值仿真是研究砂土、砾土等颗粒材料受荷响应微观机理的重要手段。标定离散元方法的颗粒间接触模型参数对仿真结果真实性具有重要影响。以玻璃珠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压痕试验测试玻璃珠的杨氏模量;并对相同材质的玻璃块开展了超声波波速测试获得了玻璃材料的杨氏模量,验证了纳米压痕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将测得的弹性模量用于离散元数值仿真,成功模拟了颗粒材料的小应变剪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弹性模量 纳米压痕测试 离散元方法 小应变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D砂轮氧化膜等效弹性模量的预测
9
作者 叶俊宏 李屹 +2 位作者 杨绿 纪斌 王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8,共7页
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技术(ELID)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等硬脆材料加工,其砂轮在线电解形成的氧化膜对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滑擦和耕犁过程影响显著。为了预测ELID砂轮氧化膜的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一种大弹性模量夹杂物等效弹性模量数学模型。采... 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技术(ELID)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等硬脆材料加工,其砂轮在线电解形成的氧化膜对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滑擦和耕犁过程影响显著。为了预测ELID砂轮氧化膜的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一种大弹性模量夹杂物等效弹性模量数学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对所提出的预测模型与T-S方法进行对比,并应用纳米压痕表征方法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ELID砂轮氧化膜在厚度超过一定值的等效弹性模量,与实验检测的误差在5%以内;ELID砂轮氧化膜的等效弹性模量随着氧化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厚度超过一定值时,等效弹性模量增长缓慢,这是由于随着氧化膜的厚度增加,参与磨削的表层对整个氧化膜的影响变小,等效弹性模量趋于定值;根据理论数学模型,当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夹杂物的弹性模量远大于基体的弹性模量时,在相同体积分数下,颗粒增强复合物的等效弹性模量与复合材料基体的弹性模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砂轮氧化膜 等效弹性模量 理论数学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屈服点多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性能研究
10
作者 朱绪林 郭康瑞 +4 位作者 林明强 张岩 高蕊 高莉 高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3,共8页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屈服点的多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性能。该双屈服点多重钢管防屈曲支撑内核单元由两种不同屈服强度的芯材共同组成,芯材约束段中间局部区域开孔,并设置内外约束钢管。对比了传统单屈服点防屈...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屈服点的多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性能。该双屈服点多重钢管防屈曲支撑内核单元由两种不同屈服强度的芯材共同组成,芯材约束段中间局部区域开孔,并设置内外约束钢管。对比了传统单屈服点防屈曲支撑的抗震耗能性能。研究表明,该双屈服点多重钢管防屈曲支撑具有分段耗能的功能,滞回曲线饱满,耗能性能优良,承载力高,同时可实现定点屈服,可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都能发挥良好的耗能能力,在大震甚至罕遇地震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耗能能力,实现多水准抗震设防的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耗能支撑 双屈服点 多重钢管 滞回耗能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约束系数研究
11
作者 杨志华 李海枫 胡永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应力约束系数是水工混凝土结构温控设计与计算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合理取值直接关系基础容许温差选取,进而影响到容许最高温度确定和浇筑温度拟定。关于应力约束系数取值,现有规范仅对坝工等大体积水工结构有所规定,而对软基上的水... 应力约束系数是水工混凝土结构温控设计与计算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合理取值直接关系基础容许温差选取,进而影响到容许最高温度确定和浇筑温度拟定。关于应力约束系数取值,现有规范仅对坝工等大体积水工结构有所规定,而对软基上的水工混凝土结构没有提及;另外,《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规范》仅给出H=L取值,对于H≠L或基岩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相差较大时,该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上述问题本质上是不同弹性模量比和不同宽高比下浇筑块约束系数R的取值问题。为此,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开展不同弹性模量比和不同宽高比下均匀冷却时浇筑块温度应力及约束系数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约束系数R随弹性模量比E_c/E_R呈负相关变化而随宽高比L/H呈正相关变化,该变化趋势可采用改进后的复合指数函数式进行拟合;该拟合公式能够同时考虑弹性模量比值E_c/E_R和宽高比L/H的综合影响,可为不同弹性模量比和不同宽高比浇筑块的约束系数取值提供依据;进行水工混凝土结构温控设计时,混凝土坝的约束系数可按照规范规定进行取值,岩基上其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约束系数可由该拟合公式计算得到,软基上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约束系数建议取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 温度应力 约束系数 有限元 弹性模量比 宽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条件下螺栓弹性应力建模及性能保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学敏 殷小健 +4 位作者 米保卫 冯德荣 张钦莹 谢洪斌 傅国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为了揭示螺栓连接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应力松弛机理,对服役条件下螺栓连接的蠕变机理与性能保持行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合简化解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对螺栓和法兰在不同服役时间内的应力松弛进行了深入探讨。采用了一种简化的解析方法,... 为了揭示螺栓连接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应力松弛机理,对服役条件下螺栓连接的蠕变机理与性能保持行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合简化解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对螺栓和法兰在不同服役时间内的应力松弛进行了深入探讨。采用了一种简化的解析方法,以解决螺栓法兰连接中的蠕变应力松弛问题,特别关注法兰和螺栓材料的蠕变松弛。通过与三维数值有限元方法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服役时间对螺栓预紧力衰退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仿真模型1 000 h时整体蠕变松弛为45.2%,3 000 h时整体蠕变松弛为50.8%,6 000 h时整体蠕变松弛为63.3%。解析结果显示,解析模型1 000 h时整体蠕变松弛为53.4%,3 000 h时整体蠕变松弛为60.5%,6 000 h时整体蠕变松弛为73.4%。结果表明,服役时间越长,预紧力先快速下降,随后逐渐趋于稳定。总之,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螺栓连接在长期服役中的应力松弛机理,提供了可靠的预测方法和设计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应力松弛 弹性应力建模 解析方法 理论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面内剪切模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润 郝自清 +1 位作者 刘刘 王雅娜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 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作为一种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依据GJB 10311—2021的双切口面内剪切实验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切口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效应导致标距区平均剪切应力计算结果偏高,使得面内剪切模量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剪切实验偏差可达30%。为此,本工作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与双切口剪切实验相结合,开发一种面内剪切力学性能测试的新方法。为消除切口处应力集中的影响,提出采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利用DIC实测标距区内面内平均剪切应变与数值计算应变之间的方差构造目标函数,迭代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为便于工程应用,通过优化试样切口深度,实现单次实验即可获得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面内剪切强度,并采用SiC/SiC正交层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进一步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可同时准确测定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模量和强度,测试结果与V形缺口实验结果偏差小于5%。相较V形缺口剪切实验,该方法实验工装和试样尺寸更小,更适用于高温面内剪切实验。Si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应力-应变存在典型的屈服点,且屈服后剪切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线性应变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双切口剪切实验方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有限元模型修正 面内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的间断有限元地震波数值模拟及GPU加速
14
作者 韩德超 刘卫华 +2 位作者 张春丽 袁媛 白鹏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9-652,共14页
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DGFEM)是一种具有较高模拟精度的有限元方法,但其算法编程难度大,其针对各类复杂介质的波动方程的算法目前未见统一的计算格式。为此,基于三角形非结构化网格以及局部Lax-Friedrichs数值流,构建了针对复杂介质... 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DGFEM)是一种具有较高模拟精度的有限元方法,但其算法编程难度大,其针对各类复杂介质的波动方程的算法目前未见统一的计算格式。为此,基于三角形非结构化网格以及局部Lax-Friedrichs数值流,构建了针对复杂介质波动方程模拟的DGFEM编程计算矩阵,并进一步得出了适用于各类复杂介质模拟的单一波场分量的通用计算格式。该通用计算格式能够有效提升DGFEM算法编程的可拓展性。基于该格式给出了DGFEM的通用CUDA核函数的构建方法,并形成CPU+GPU的二维DGFEM并行计算程序框架。通用CUDA核函数可以将DGFEM算法进一步延伸到更加复杂的介质以及三维情况。理论模型和复杂山地模型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通用计算格式和CUDA核函数可以准确模拟声波、弹性波、粘弹性波、孔隙弹性波方程描述的纵波、横波以及慢纵波等波现象。相比单核CPU模拟,二维DGFEM弹性波GPU计算加速比平均在100倍左右。同时,弹性波、粘弹性波、孔隙弹性波模拟耗时约为声波模拟的1.7,2.3,3.0倍。此结果可以指导复杂介质耦合条件模拟时多进程的负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 弹性波 粘弹性波 孔隙弹性波 数值模拟 GPU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筒排气管焊接有限元模拟及工序优化研究
15
作者 戴浩 韩海波 +4 位作者 刘湘波 高远洋 孙燕琼 池金虎 魏艳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7-241,共5页
直升机薄壁排气管焊接结构正面临由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引起的装配难、服役寿命短的问题。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GH3030单筒排气管TIG焊接过程进行模拟、验证,并对排气管的两道焊缝设计六种焊接工序进行优化研究,以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及... 直升机薄壁排气管焊接结构正面临由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引起的装配难、服役寿命短的问题。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GH3030单筒排气管TIG焊接过程进行模拟、验证,并对排气管的两道焊缝设计六种焊接工序进行优化研究,以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及焊后变形。结果表明:单筒排气管采用先长后短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相反的工艺方案,其焊接应力更小,焊后变形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 氩弧焊 GH3030镍基高温合金 残余应力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主要断裂带应力应变积累速率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初步结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建玲 王辉 +2 位作者 刘晓霞 张晶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9-1852,共14页
川滇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众多,强震活动频繁.了解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对于评估该区的长期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新建立川滇地区及其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了该区的岩石圈结构分层以... 川滇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众多,强震活动频繁.了解主要活动断裂的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对于评估该区的长期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新建立川滇地区及其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了该区的岩石圈结构分层以及介质在水平和深度方向的不均匀性;采用1996—2018年的平均GPS水平速度场约束模型的侧边界,同时考虑川滇地块深部介质的拖曳力过程,模拟计算了构造加载作用下模型的动力学响应——区域变形特征和断裂的应力积累速率.模拟的位移场能很好拟合GPS观测的速度场,模拟的水平主应力方向在川滇块体和华南块体西缘与地震震源主应力方向相符,反映所建模型与模拟结果有较好的可信度.尝试将模拟的应力积累速率与基于GPS/GNSS观测的应变速率相结合,计算能反映区域地壳应变积累程度的弹性应变能密度分布;讨论了主要断裂带的背景应力、弹性应变能密度和库仑应力积累速率与M≥6.0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除了模型边界附近的应力奇异地带外,川滇其余地区1996年以来M≥6.0地震大多数发生在模拟应力积累速率高或次高的断裂带(段),以及弹性应变能密度积累速率中偏高的断裂带(段).在模拟的背景应力速率高而且库仑应力增长快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和鲜水河断裂带最南段,分别在本文写作和定稿阶段发生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M6.1地震和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6.8地震.认为研究区具有类似高或者次高的模拟应力和弹性应变能密度积累速率、但至今无强震发生和记录的断裂带(段),潜在的地震危险性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黏弹性模型 有限元模拟 断层应力积累速率 弹性应变能密度 强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膨胀土脱湿过程中的弹性模量研究
17
作者 席人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现有的理论与测试方法通常没有考虑非饱和作用对膨胀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在处理降雨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膨胀土在脱湿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特征,同时采用弯曲元以及应变控制仪获得了在小变形条件和有限变形条件... 现有的理论与测试方法通常没有考虑非饱和作用对膨胀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在处理降雨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膨胀土在脱湿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特征,同时采用弯曲元以及应变控制仪获得了在小变形条件和有限变形条件下膨胀土的弹性模量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样饱和度降低,膨胀土发生了明显的收缩变形;小变形弹性模量远大于有限变形弹性模量,且土样的小变形弹性模量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迅速增大,而有限变形弹性模量则随着饱和度的降低变化幅度很小;含水率或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趋势与应变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弹性模量 试验研究 弯曲元 小变形 有限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粗集料平均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超 周梅 +2 位作者 李杨 张凯 郭凌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试验研究了12种不同固废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中σ-ε曲线与配制混凝土的静态弹性模量之间关系,进行了压碎值试验固废粗集料变形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标准中公式计算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误差偏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基... 试验研究了12种不同固废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中σ-ε曲线与配制混凝土的静态弹性模量之间关系,进行了压碎值试验固废粗集料变形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标准中公式计算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误差偏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美国和欧洲标准的普通密度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值分别高出实测值45.5%、15.8%和52.5%;固废粗集料在压碎值试验σ-ε曲线的线性区间主要发生弹性变形;建立的固废粗集料σ-ε曲线指数模型拟合度高,R^(2)均大于0.99;通过在传统的压碎值试验中引入粗集料平均弹性模量、含水系数等参数,回归建立了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半经验公式,R^(2)为0.867。利用已有文献数据对半经验公式的普适性进行了检验,高判定系数(R^(2)=0.895)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较表明模型具有有效性,为快速、可靠预测固废粗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粗集料 压碎值 集料平均弹性模量 混凝土弹性模量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供液弹性研抛工具的材料去除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明磊 金明生 +3 位作者 宋正江 曾晰 李燕 唐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9-1666,共8页
为提高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CCOS)成形技术的确定性加工能力,提出了一种中心供液弹性研抛工具(CEPT)。针对CEPT的结构特征及与工件接触的应力场模型,研究了贴附金刚石树脂砂纸前后CEPT的径向接触应力分布,发现贴附砂纸后的CEPT有更平稳... 为提高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CCOS)成形技术的确定性加工能力,提出了一种中心供液弹性研抛工具(CEPT)。针对CEPT的结构特征及与工件接触的应力场模型,研究了贴附金刚石树脂砂纸前后CEPT的径向接触应力分布,发现贴附砂纸后的CEPT有更平稳的径向接触应力分布和更大的接触应力幅值。构建了CEPT连续进给状态下的接触应力及速度分布函数,结合Preston方程建立了CEPT的材料去除模型。进行了抛光试验及单因素对比试验,获得了CEPT的材料去除深度分布规律及关键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深度之间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材料去除模型与实际材料去除廓形之间的平均偏差小于10%,可较好地预测CEPT的实际材料去除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on方程 弹性工具 中心供液 有限元法 材料去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道用钢丝绳轴向弹性模量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剑青 屈福政 +1 位作者 祝德强 张再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7,104,共5页
轴向弹性模量是索道用钢丝绳重要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索道设计中对钢丝绳的选用。应用微分几何理论推导每根钢丝的中心线参数方程,通过Creo建立一个捻距长度的钢丝绳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文件导入Hypermesh中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最后利... 轴向弹性模量是索道用钢丝绳重要的力学特性,影响着索道设计中对钢丝绳的选用。应用微分几何理论推导每根钢丝的中心线参数方程,通过Creo建立一个捻距长度的钢丝绳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文件导入Hypermesh中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最后利用Abaqus计算得到不同轴向拉力下钢丝绳的变形与等效应力云图,得出钢丝绳拉力与等效弹性模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拉力较小时,钢丝绳等效弹性模量随拉力增大而增大,当拉力到达一定值后,等效弹性模量稳定在钢丝材料弹性模量的0.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道 钢丝绳 等效弹性模量 有限元仿真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