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4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ast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Poiss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Discrete Cosine/Sine Transforms in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1
作者 LI Congcong WANG Danxia +1 位作者 JIA Hongen ZHANG Chenhui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9,共19页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spatio-temporally discretized phase-field models,we present a high-speed solv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Poisson equations,a component frequently used in the numerical c...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spatio-temporally discretized phase-field models,we present a high-speed solver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Poisson equations,a component frequently used i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such models.This efficient solver employs algorithms based o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tions(DCT)or discrete sine transformations(DST)and is not restricted by any spatio-temporal schemes.Our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ropriate for a variety of phase-field models and is especially efficient when combined with flow field systems.Meanwhile,this study has conducted an extensive numerical comparison and found that employing DCT and DST techniques not only yields results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via the Multigrid(MG)method,a conventional approach used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Poisson equations,but also enhances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by over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field mode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ast Poisson solver(DC-T/DST) Explicit invariant energy quadratization Unconditional energy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nchorage system 被引量:6
2
作者 言志信 段建 +3 位作者 江平 刘子振 赵红亮 黄文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98-1106,共9页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 th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of anch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governing equation is expressed as finite difference format and programmed by using MATLAB language. Compared with ...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 the dynamic analysis model of anch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governing equation is expressed as finite difference format and programmed by using MATLAB language.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method,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has been verified to be feasible by a cas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under seismic load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nchorage system is synchronously fluctuated with the seismic vibration. The change of displacement amplitude of material points is slight, and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displacement amplitude of the outside point is a littl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side point, which shows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surface. While the axial force amplitude transforms considerably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t increases first and reaches the peak value in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anchoring section and free section, then decreases slowly in the free section. When considering damping effect of anchorage system,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an reflect the tim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 better, and the calculating result would be safer and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dynamic steady-state theoretical method. What is more,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harmonic and seismic random vibration for all kinds of anchor, and hence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horage system dynamic respons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orward simulation of complex geoelectricity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odel 被引量:5
3
作者 戴前伟 冯德山 何继善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78-482,共5页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forward simulation all aims at the singular and regular models, such as sandwich model, round cavity, square cavity, and so on, which are comparably simple. But as to the forward of c...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forward simulation all aims at the singular and regular models, such as sandwich model, round cavity, square cavity, and so on, which are comparably simple. But as to the forward of curl interface underground or “v” figure complex model,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So it is important to forward the complex geoelectricity model. This paper takes two Maxwell’s vorticity equations as departure point, makes use of the principles of Yee’s space grid model theory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and deduces a GPR forward system of equ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spaces. The Mur super absorbed boundary condition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super strong reflection on the interceptive boundary when there is the forward simulation. And a self-made program is used to process forward simulation to two typical geoelectricity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orward simulation ideal frequency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ellhead injection pressure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冰 李小春 +2 位作者 刘明泽 石露 李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266-3272,共7页
A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EFDM),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steady pipe flow,was presented for calculation of wellhead injection pressure.Recalculation with a traditiona... A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EFDM),derived from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one-dimensional steady pipe flow,was presented for calculation of wellhead injection pressure.Recalculation with a traditional numerical method of the same equations corroborates well the reliability and rate of FEFDM.Moreover,a flow rate estimat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project whose injection rate has not been clearly determined.A wellhead pressure regime determined by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trial injection operations in Shihezi formation of Shenhua CCS Project,which is a good practice verification of FEFDM.At last,this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riction and acceleration terms on the flow equation on the wellhead press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for deep wellbore,the friction term can be omitted when flow rate is low and in a wide range of velocity the acceleration term can always be deleted.It is also shown that with flow rate increasing,the friction term can no longer be neg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head pressure injection pressure bottom-hole pressure fast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GENERAL OPTIMAL PRINCIPLE OF DESIGNING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VALUING DERIVATIVE SECURITIES
5
作者 Jiangping Peng (1) Weiping Xiong (1) +1 位作者 Songren Li (2) Qingfeng Guo (2) (3)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A new general optimal principle of designing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obtained. Several applied cases were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uses of the principle. The validity of the principal was tested by a n... A new general optimal principle of designing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obtained. Several applied cases were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uses of the principle. The validity of the principal was tested by a numeric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ivative security ex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numerica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静力触探试验的DEM-FD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宋跃 顾晓强 +1 位作者 胡靖 郑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9-1258,共10页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标定罐静力触探贯入全过程的高效模拟,探究了影响锥尖阻力的主要因素。模拟中,首先根据砂土单元体宏观力学特性标定了砂土颗粒接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标定罐尺寸、砂土密实度、围压等对锥尖阻力影响,最后建立了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离散-连续模型径向尺寸比R_(df)为0.67且标定罐归一化径向长度R_(d)为20的情况下,模拟的尺寸效应可忽略。同时,锥尖阻力的模拟结果与小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之间呈指数关系,与原位测试结果接近,进一步验证了耦合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结果可为砂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经验关系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标定罐 离散元 有限差分 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DM耦合的平行隧道间钢套管下旋施工影响研究
7
作者 徐泽宇 杨涛 周小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采用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数值方法研究平行隧道间钢套管下旋施工的影响。根据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数值模型分析了双隧道-静压、双隧道-旋压、单隧道-旋压等3种工况下隧道和土层... 采用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数值方法研究平行隧道间钢套管下旋施工的影响。根据工程实例建立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数值模型分析了双隧道-静压、双隧道-旋压、单隧道-旋压等3种工况下隧道和土层的受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钢套管旋压施工导致隧道产生的横向位移为静压施工的163.5%,单隧道工况下的隧道横、竖向变形分别较双隧道工况增加32.7%和53.4%;旋压相较于静压可以有效减小管片的收敛变形,而单隧道工况的收敛变形为双隧道工况的2倍;旋压工况下,随钢套管沉入深度增加,旋转指数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值发生在套管下沉至隧道拱顶附近,而在静压工况下需重点关注竖向旋转引起的管片错位;对于双隧道-旋压工况,应重点关注施工初期由于土体水平位移引起的地层变位和施工后期土体竖向位移可能导致的机械倾覆和钢套管的垂直度误差;隧道管片应力分布区域及特征与钢套管动态施工过程紧密相关,应在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管片补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隧道工程 离散元-有限差分法 钢套管 受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DM耦合的过渡段膨胀诱发钢轨上拱研究
8
作者 汪优 高天涯 +4 位作者 闫斌 王瑞 陈子娟 张文旭 程建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研究目的:为分析涵洞过渡段地基膨胀引起的钢轨上拱响应,基于现场测试、室内膨胀试验数据,开展DEM-FDM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某涵洞附近路基土在膨胀范围为16 m,膨胀中心距离涵洞中心分别为0 m、5 m、10 m这三种工况下,不同膨胀率时基床填... 研究目的:为分析涵洞过渡段地基膨胀引起的钢轨上拱响应,基于现场测试、室内膨胀试验数据,开展DEM-FDM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某涵洞附近路基土在膨胀范围为16 m,膨胀中心距离涵洞中心分别为0 m、5 m、10 m这三种工况下,不同膨胀率时基床填料的运动规律及钢轨的上拱响应。研究结论:(1)涵洞对于钢轨上拱位移的传递存在阻断作用,但会增大钢轨上拱的峰值,原位膨胀率下工况二的钢轨上拱峰值达到46 mm,当路基膨胀率为0.3%时钢轨上拱位移量达到无砟轨道钢轨可调节临界值(4mm);(2)过渡段钢轨上拱处同时产生轴向应力集中,其中原位膨胀率下工况二轴向应力峰值达到14.4 MPa;(3)对于膨胀区域位于涵洞下方的工况,钢轨轴向应力呈现出来的分布规律为钢轨上拱拱顶处为主拉应力状态,拱脚处为主压应力状态,因此一共包括三个压应力峰值点以及两个拉应力峰值点;(4)本文研究可为高铁涵洞过渡段路基膨胀病害解决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段 路基膨胀 无砟轨道 钢轨上拱 有限差分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伴随层析成像: 1.SEM-FDM混合正演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孟洋 章文波 +1 位作者 刘少林 杨顶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66-4288,共23页
地震波形伴随成像是通过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构建误差泛函关于模型的Fréchet导数. 在波形伴随成像中, 需要数值求解地震波运动方程得到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 目前, 谱元法(Spectral-element method, SEM)作为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在... 地震波形伴随成像是通过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构建误差泛函关于模型的Fréchet导数. 在波形伴随成像中, 需要数值求解地震波运动方程得到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 目前, 谱元法(Spectral-element method, SEM)作为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在地震波形伴随层析成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SEM具有网格的灵活性, 计算精度高, 且能自然满足自由地表边界条件. 然而, 在复杂模型中SEM能否得到高精度地震波场, 取决于能否构建高质量网格模型. 当模型复杂时较难构建高质量网格模型. 为了实现复杂模型中地震波场高效数值模拟, 本文发展了谱元法和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method, FDM)混合方法, 即SEM-FDM混合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避免使用复杂网格模型. SEM-FDM混合方法在近地表处使用SEM模拟地震波场, 利用傅里叶级数近似起伏地表, 根据傅里叶级数和控制参数自动快速生成网格. 在远离起伏地表的区域, 利用FDM模拟地震波场, 采用规则网格刻画模型, 借助非均匀有限差分格式模拟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 SEM-FDM混合方法通过设置数据传输层将SEM和FDM耦合. 本文进行了多组数值算例, 用于验证SEM-FDM混合方法模拟复杂模型中地震波传播的高效性. 数值算例说明了复杂模型中使用SEM-FDM混合方法可获得高精度的地震波模拟结果. 本文研究为复杂模型中地震波形伴随层析成像提供了高效正演模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层析成像 谱元法 有限差分法 正演模拟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航 孙宇航 +2 位作者 李佳慧 李学贵 董宏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645,共19页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之一。本文调研了五种基于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差分法易于理解,但数值频散问题明显;伪谱法精度高,但计算效率低;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模型,但计算资源消耗大;谱元法适合高精度问题,但对计算内存需求较高;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训练成本较高。并分别叙述了这五种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最新进展。未来,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应结合深度学习等最新技术,优化边界条件模拟真实的边界反射情况,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模拟 有限差分法 伪谱法 有限元法 谱元法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下排水管渗漏引起的病害体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丽丽 左清锋 +2 位作者 聂千朋 杨家琦 张凯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联合数值分析方法来探究因管线渗漏造成道路塌陷灾害的演化过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开展渗流作用下土体侵蚀的流固耦合分析。通过有限差分法(FDM),获得不同侵蚀阶段路面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管... 提出了一种联合数值分析方法来探究因管线渗漏造成道路塌陷灾害的演化过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开展渗流作用下土体侵蚀的流固耦合分析。通过有限差分法(FDM),获得不同侵蚀阶段路面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管道破损口周围土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不断流失,逐渐呈现出漏斗状侵蚀空洞,空洞的形态取决于管道破损口的位置。基于CFD-DEM流固耦合计算结果,按照剩余颗粒数占比,将侵蚀过程分为5个阶段。将侵蚀坑拓扑形态导入FDM软件,施加路面荷载后的计算结果显示,第1、2阶段路面下方土体承载能力缓慢下降,路面尚未破坏;从第3阶段开始,土体流失过多,承载能力大幅降低,路面裂缝迅速扩展;第4、5阶段侵蚀坑过大,路面结构层断裂并失去承载能力,产生大面积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渗漏 路面塌陷 离散元 流固耦合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纳米柱增强色心荧光收集效率研究
12
作者 谭心 贺占清 +4 位作者 杨桥 王健 苍磊 杜岩龙 祁晖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金刚石纳米柱可以提高色心的光子发射效率,并对发射的光子有聚集作用。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金刚石纳米柱直径、高度及色心位置等结构变化对纳米柱中色心Purcell因子、光子透射率和光子提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探究了纳米柱结... 金刚石纳米柱可以提高色心的光子发射效率,并对发射的光子有聚集作用。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金刚石纳米柱直径、高度及色心位置等结构变化对纳米柱中色心Purcell因子、光子透射率和光子提取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探究了纳米柱结构增强色心发光的机理,并以色心总荧光收集量为目标,寻找最优纳米柱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结构下色心总荧光收集量是块体金刚石的17倍,并可以用数值孔径NA=0.95的显微镜有效收集,其中纳米柱直径的尺寸误差对总荧光收集量的影响最大,但在±20 nm范围内也可达到13倍以上。本研究为金刚石色心发光增强结构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荧光增强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纳米柱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倾斜界面耦合的弹性层散射能量计算模型的混合求解方法
13
作者 李欣然 陕耀 周顺华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86,共18页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运营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播问题提炼为非均匀介质刚性基弹性层中波的散射问题,采用模态叠加法...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运营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播问题提炼为非均匀介质刚性基弹性层中波的散射问题,采用模态叠加法+有限差分法的混合求解方法构建倾斜界面耦合刚性基弹性层散射计算模型,该模型优势体现在设置有限差分区域有效模拟弹性层材料非均匀变化的同时,保留了两侧连续介质区,这样可在实现网格数量控制的同时,获取各导波模式散射系数并由此分析反射及透射场各导波模式对能量的分配及运载情况,模型两类区域间建立的数学关系也可成功反映模型计算精度与参与计算导波模式数量间正向关系.结果表明:当弹性层耦合界面由垂直转为倾斜后,使原本占据主体能量的透射场基阶模式导波能量发生转移,界面偏转越多,散射场能量的分配越分散,这直接体现在透射场基阶模式能量占比下降上;入射波入射锐角界面时,反射场及透射场的高阶模式导波容易获得更多的能量;在高阶模式导波波函数值沿弹性层厚度起伏分布特征作用下,高阶模式导波分配到更多能量的原因可能与导波复杂传播方向与其位移活跃区间产生更多匹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过渡段 散射能量 导波模式叠加 有限差分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导电薄层的高阶电磁波混合时域有限差分-时程精细积分法
14
作者 马亮 马西奎 +2 位作者 迟明珺 向汝 朱晓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3-1343,共11页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 应用单一时域数值方法,在面对嵌入式导电薄层一类多尺度问题时,都面临着建模极为困难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高阶时程精细积分(PITD)法的电磁波混合数值方法。该方法对导电薄层外部进行粗网格剖分并应用FDTD法,而对薄层内部进行一维细网格剖分并应用四阶PITD法,以实现不同网格尺度的同步时间推进。为了实现粗细网格之间的信息交换,在PITD域中引入过渡区域并应用二阶PITD法,通过等效本构参数来更新交界面处的切向电场。分析了该混合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数值反射,并通过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四阶时程精细积分法 亚网格技术 矩阵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超声速流动计算架构及实现
15
作者 刘君 陈洁 +2 位作者 卢俊宇 汪骥 徐春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实现CFD计算流程中网格生成及计算流程的自动化,能显著提高CFD仿真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扎染算法为基础的全自动CFD模拟技术架构,实现输入实体模型后无须几何清理,即可自动生成网格、快速开始无黏超声速流场计算的功能。通过二维... 实现CFD计算流程中网格生成及计算流程的自动化,能显著提高CFD仿真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扎染算法为基础的全自动CFD模拟技术架构,实现输入实体模型后无须几何清理,即可自动生成网格、快速开始无黏超声速流场计算的功能。通过二维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技术的计算精度和非结构有限体积法相当,但计算效率明显提升;开发出基于手绘模型实时开始计算的Auto-CFD软件,理论上能对二维任意外形进行全自动模拟计算;将该技术从二维空间推广到三维,以激光扫描汽车得到的不规则点云作为外形演示了本技术对复杂外形问题的适应能力。基于扎染算法发展的Auto-CFD技术架构,兼容主流差分格式,具有良好的网格适应性,有望解决现有Auto-CFD软件存在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有限差分法 笛卡儿网格 网格生成 软件自动化 扎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诱发邻近单桩的振动响应规律
16
作者 赵广资 李克金 +3 位作者 李春林 仇晖 马悦 汪优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3,共9页
为了探究盾构施工引起的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规律,依托济南地铁4号线某工区,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法(DEM-FDM),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土体-桩二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DEM模拟岩土材料的特性,结合FDM对混凝土结构... 为了探究盾构施工引起的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规律,依托济南地铁4号线某工区,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法(DEM-FDM),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土体-桩二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DEM模拟岩土材料的特性,结合FDM对混凝土结构的高效动力计算,模拟距隧道18 m范围内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工况,并对盾构施工振动时程数据和频谱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桩振动响应随桩-隧间距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或指数型衰减规律,其中,桩顶的衰减较不显著,桩底及与隧道同埋深的部位衰减较为显著;2)基于桩-隧间距的不同,影响范围可分为强影响范围(<3 m)、中强影响范围(3~9 m)、中弱影响范围(9~12 m)、弱影响范围(>12 m)4部分;3)随着桩-隧距离的增加,振动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逐渐消失,而低频成分则能够传播较远距离,仍会引起桩的伴随振动;4)盾构施工振动产生的能量90%以上集中在0~64 Hz,低频段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地层 盾构隧道 施工振动 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 桩-隧间距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Inconel 718温度场分析与加工建模
17
作者 张耀满 吴双金 饶兆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
针对Inconel 718材料的高加工硬化率和切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电火花线切割(WEDM)加工Inconel 718的放电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机理和建模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仿真对单脉冲放电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给定参数下... 针对Inconel 718材料的高加工硬化率和切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电火花线切割(WEDM)加工Inconel 718的放电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机理和建模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仿真对单脉冲放电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给定参数下的理论、仿真温度分布结果,并进一步探究了脉冲宽度对电蚀坑尺寸与形状的影响规律.在考虑重铸层对电蚀坑尺寸影响的基础上,预测了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宽度的变化,理论与仿真的电蚀坑尺寸变化趋势一致,所建立工艺目标预测模型的理论和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Inconel 718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温度场分析 重铸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结构性态与水力劈裂分析
18
作者 刘东海 常周梅 +1 位作者 杨家琦 陈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为研究相变黏土心墙的应力、位移、渗流及水力劈裂等结构性态,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了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相变黏土和纯黏土心墙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位移、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水力劈裂性态等,同时分析了相... 为研究相变黏土心墙的应力、位移、渗流及水力劈裂等结构性态,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了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相变黏土和纯黏土心墙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位移、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水力劈裂性态等,同时分析了相变黏土和纯黏土混合填筑心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竣工期和蓄水期,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位移、应力分布与纯黏土心墙堆石坝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最大竖向位移略高于纯黏土心墙;相变黏土心墙的渗透系数分布与纯黏土心墙相似,但整体上大于纯黏土心墙;不同工况下,相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最小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但多数低于纯黏土心墙堆石坝;正常施工运行状态下,相变黏土和纯黏土心墙堆石坝均不会发生水力劈裂。在冬季负温时段采用相变黏土而非负温时段采用常规土料的混合填筑心墙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可进一步控制相变材料用量,并解决全部采用相变黏土填筑心墙竖向位移略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相变黏土 应力变形 渗流分析 水力劈裂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重应力的隧道周围土体非线性固结特性分析
19
作者 胡安峰 陈俞超 +2 位作者 肖志荣 谢森林 龚昭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考虑隧道周围土体自重应力,建立饱和土体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使用交替隐式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将退化解与已有解析解比较,以及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土体自重应力及固结... 考虑隧道周围土体自重应力,建立饱和土体二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使用交替隐式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将退化解与已有解析解比较,以及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土体自重应力及固结系数变化对隧道周围土体非线性固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忽略土体自重应力不仅会导致土层的超静孔压偏大,固结沉降速率偏小,还会使地表沉降终值偏小;在自重应力影响下,压缩指数与渗透指数之比C_(c)/C_(k)越小,土体固结沉降速率越慢,但地表沉降终值不会改变;当C_(c)/C_(k)=1.0时,土体重度越小,其固结速率受初始有效应力分布形式的影响越大,同时地表沉降终值也越大;C_(c)/C_(k)>1.0时渗透系数在固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固结速率随重度增大而减小,而C_(c)/C_(k)<1.0时体积压缩系数的影响效果增强,固结速率变为随重度增大而增大,但两种情形下的地表沉降终值均随土体重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非线性固结 有限差分法 自重应力 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与FDM在脑电正问题求解中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璟 李重视 +2 位作者 张迎春 朱善安 贺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7-650,719,共5页
从算法的精度、效率和复杂性3个方面对三维各向同性脑电正问题求解中的有限元法(FEM)和有限差分法(FDM)进行了比较,分别采用三层同心球模型和偶极子源模拟具有3种组织的头和大脑活动神经元,研究了头模型的网格细化程度、对称性和偶极子... 从算法的精度、效率和复杂性3个方面对三维各向同性脑电正问题求解中的有限元法(FEM)和有限差分法(FDM)进行了比较,分别采用三层同心球模型和偶极子源模拟具有3种组织的头和大脑活动神经元,研究了头模型的网格细化程度、对称性和偶极子源方向、偏心率对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精度和效率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法的精度易受切向偶极子的影响,而有限差分法的精度易受径向偶极子的影响,在相同的网格细化程度下,两种算法需要同样的耗机时间;由于有限元法精度易受网格模型对称性的影响,有限差分法的真实头模型网格构建比有限元法简单、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正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