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胶东型金矿
被引量:
18
1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5 位作者
张良
杨伟
谢东
汪龙
邱昆峰
李大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11,共21页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改造和伸展-挤压变形交替及控矿断裂剪压-剪张转换;(2)多重控矿构造和多样赋矿建造联合控制了不同规模和类型金矿的发育,形成了三山岛、焦家、招平、栖霞、郭即和牟乳六条NE向金矿带和三山岛-栖霞EW向富金廊带,导致了金矿化类型(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玲珑式/石英脉型、蓬家夼式/蚀变砾岩±角砾岩型、辽上式/黄铁矿-碳酸盐脉型)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多样性;(3)主要矿化元素Au、Ag、Cu、Pb和Zn均达到工业利用要求,并有多种共/伴生关键金属超常富集;(4)不同金矿带中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到郯庐断裂带的距离线性相关,反映距离幔源流体主通道越近、金属硫化物中放射性成因Pb含量和幔源组分占比越多、金成矿强度越大;(5)区域总体相对均一的Δ199 Hg(平均~0.012‰)及Δ199 Hg/Δ201 Hg与金品位呈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且地幔被俯冲洋壳及其上覆沉积物交代的程度控制了金品位的高低;(6)区域恒定的Δ33 S同位素组成(~0‰)排除了巨量金源自太古宙变质基底及其重熔花岗岩的可能,重的δ34 S(平均9.0±3.7‰)来源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的脱挥发份;不同金矿带Δ33 S/δ34 S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其到郯庐断裂带距离线性相关,反映成矿期地壳伸展程度控制了金成矿强度;(7)区域He-Ar和H-O同位素组成显示壳幔混合特征,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流体组成更靠近地幔、玲珑式金矿位于地幔与地壳过渡带;三山岛、焦家和招平金矿带的成矿流体相对接近幔源流体,而郭即金矿带具有相对开放的构造环境;不同金矿带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探明金资源储量正相关,可能表征了从西到东成矿流体通量和流体-岩石反应强度逐渐降低。基于对上述特征的总结,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深部驱动、巨量金属和流体及络合物来源、输运通道和方式、源→汇过程和机制、成矿后变化和保存等成矿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确立了“拆离断裂系与基底活化带及幔源流体通道复合控矿”的勘查思路和“四步式”的勘查模型。综上,胶东金矿不同尺度的鉴别特征及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明显不同于全球已知的其他金矿类型,难以被已有成矿模式所涵盖,属于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胶东型,其成因模式对华北、华南、西伯利亚、西澳伊尔岗、北美怀俄明和南美圭亚那等陆内金矿床具有普适性;系列找矿突破则验证了该成因模式与勘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认为胶东型金矿是全球研究热点和重要的金矿勘查方向,而该地区找矿的主攻目标是资源量大且品位和产状稳定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系统
时-空结构
成矿动力学
控矿因素
成因及勘查模型
胶东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嵩县九仗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查模式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勇
李水平
+1 位作者
荆鹏
冯攀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九仗沟金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内的蛮峪—店房金矿带北段,是典型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采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找矿靶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矿化富集部位,岩石地球化学(原生晕)测量识别出构造破碎带和矿化强...
九仗沟金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内的蛮峪—店房金矿带北段,是典型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采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找矿靶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矿化富集部位,岩石地球化学(原生晕)测量识别出构造破碎带和矿化强度,并预测矿体相对剥蚀程度。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测量为该金矿勘查提供了不同阶段的找矿信息,找矿效果显著。其中,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九仗沟矿区范围内圈定了11-丙-Au异常,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九仗沟1-甲_(1)-Au-Ag-Pb-Cu-Hg-As-Bi-Ni异常,利用原生晕剖面微量元素峰值部位确定了F_(1)构造矿化蚀变带。通过总结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勘查地球化学模式,为区域及矿区周边相同类型的金矿勘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标志
勘查模式
找矿预测
九仗沟金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被引量:
6
3
作者
邹长毅
李应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03-807,共5页
系统研究了紫木凼金矿床不同比例尺勘查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床的区域(1∶20万)、矿田(1∶5万)和矿床(1∶1万)3种尺度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对1∶20万区域化探异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紫木凼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贵州
兴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寨金矿床成矿机制:地球化学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毛华海
张哲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3-471,共9页
本文依据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圈定了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探讨了热液中金的溶解迁移形式及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u(HS)-2和AuH3SiO04为金的主要迁移形式,随着主期硅化的发生,金的有效载体从AuH3SiO04转为Au(HS)-...
本文依据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圈定了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探讨了热液中金的溶解迁移形式及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u(HS)-2和AuH3SiO04为金的主要迁移形式,随着主期硅化的发生,金的有效载体从AuH3SiO04转为Au(HS)-2;而AuCl-2的作用始终微不足道。石英及黄铁矿、辉锑矿等硫化物的沉淀是导致金成矿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对金成矿的贡献具有阶段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地球化学
热力学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东北寨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5
作者
潘成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0-85,共6页
通过对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新都桥组黑色岩系含金特点和原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黑色岩系为矿源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指示元素组合和元素以及累乘元素比值的分带模式对在松潘地区黑色岩系中金矿勘查、异常评价以...
通过对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新都桥组黑色岩系含金特点和原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黑色岩系为矿源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指示元素组合和元素以及累乘元素比值的分带模式对在松潘地区黑色岩系中金矿勘查、异常评价以及深部预测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黑色岩系
地球化学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被引量:
18
6
作者
杨伟寿
胡正文
何德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工作以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单元,结合区域找矿新进展和新认识,对异常进行了再评价;以采样方格为单元,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成矿信息预测和靶区筛选;以阿加隆洼金矿床(含外围)为重点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进行了找矿预测。经对矿区进行少量钻探工程验证后,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对外围部分靶区查证后,在原有分散流弱异常地段,也相继发现了宰乌隆洼、阿达隆2处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断裂带
蛇绿混杂岩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水系沉积物异常
土壤吸附汞异常
指示元素分带序列
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研究——以西秦岭巴西金矿为例
被引量:
11
7
作者
杜子图
吴淦国
王义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成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构造作用及其动力条件贯通于成矿的整个过程。巴西金矿是西秦岭构造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发育于三叠系浊流复理石沉积建造中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金矿床,该金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构造系统的时空演化有紧密的成生联...
成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构造作用及其动力条件贯通于成矿的整个过程。巴西金矿是西秦岭构造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发育于三叠系浊流复理石沉积建造中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金矿床,该金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构造系统的时空演化有紧密的成生联系。根据对巴西矿田及其外围区域构造演化和金矿化作用的多手段、多方法、多尺度的综合研究,作者认为巴西金矿属典型的构造改造型金矿,并探讨了在构造动力条件控制下矿液的运移势和矿液流向,建立了构造动力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微细粒浸染型
构造动力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乐业县岩旦-岩堂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
2
8
作者
秦运忠
宋海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广西乐业县岩旦-岩堂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新发现的一处大型卡林型金矿,为探究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明确下一步找矿方向,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异常,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
广西乐业县岩旦-岩堂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新发现的一处大型卡林型金矿,为探究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明确下一步找矿方向,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异常,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从而对深部成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矿床中分布的矿体主要为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的脉状矿体,其次为受地层控制的层状和似层状矿体;背斜核部的NEE向断层F1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矿体有沿断层向东侧伏的趋势;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以Au-As为主,沿断层分布,且断层东部地表以As异常为主,具矿体前缘晕特征;地球物理激电测深表明金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特点,在断层东部的高极化异常明显增强,暗示存在隐伏金矿体。综合地质与物化探研究成果认为,沿NEE向F1断层及其与近SN向断层的交会处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为优先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物探
化探
找矿模型
成矿预测
岩旦-岩堂金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大理笔架山金矿区的找矿应用
9
作者
胡崇伟
冯开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1-565,共5页
大理笔架山金矿区位于藏滇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接地带,处于红河断裂和程海断裂之间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地段上,这些部位容易形成一系列裂隙及微裂隙,为成矿物质富集的有利场所。矿区共有5种金矿化类型,采用单一的地质找矿方法难以...
大理笔架山金矿区位于藏滇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接地带,处于红河断裂和程海断裂之间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地段上,这些部位容易形成一系列裂隙及微裂隙,为成矿物质富集的有利场所。矿区共有5种金矿化类型,采用单一的地质找矿方法难以准确反映本区的各类型矿床特征,特别是隐伏的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本文介绍了在矿区开展的物化探综合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初步建立起本区物化探找金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化探
斑岩
金矿床
找矿模式
大理笔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型金矿
被引量:
18
1
作者
杨立强
邓军
张良
杨伟
谢东
汪龙
邱昆峰
李大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黄金地质研究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11,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801、4227207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708603、2023YFC2906902)
+2 种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BP0719021)
中国地质大学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65202300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
文摘
胶东是全球唯一已知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地体中的晚中生代巨型金矿省,其成矿系统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1)位于陆内复合构造域,经历了多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120±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及其诱发的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改造和伸展-挤压变形交替及控矿断裂剪压-剪张转换;(2)多重控矿构造和多样赋矿建造联合控制了不同规模和类型金矿的发育,形成了三山岛、焦家、招平、栖霞、郭即和牟乳六条NE向金矿带和三山岛-栖霞EW向富金廊带,导致了金矿化类型(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玲珑式/石英脉型、蓬家夼式/蚀变砾岩±角砾岩型、辽上式/黄铁矿-碳酸盐脉型)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多样性;(3)主要矿化元素Au、Ag、Cu、Pb和Zn均达到工业利用要求,并有多种共/伴生关键金属超常富集;(4)不同金矿带中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到郯庐断裂带的距离线性相关,反映距离幔源流体主通道越近、金属硫化物中放射性成因Pb含量和幔源组分占比越多、金成矿强度越大;(5)区域总体相对均一的Δ199 Hg(平均~0.012‰)及Δ199 Hg/Δ201 Hg与金品位呈线性负相关,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且地幔被俯冲洋壳及其上覆沉积物交代的程度控制了金品位的高低;(6)区域恒定的Δ33 S同位素组成(~0‰)排除了巨量金源自太古宙变质基底及其重熔花岗岩的可能,重的δ34 S(平均9.0±3.7‰)来源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的脱挥发份;不同金矿带Δ33 S/δ34 S与探明金资源储量及其到郯庐断裂带距离线性相关,反映成矿期地壳伸展程度控制了金成矿强度;(7)区域He-Ar和H-O同位素组成显示壳幔混合特征,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流体组成更靠近地幔、玲珑式金矿位于地幔与地壳过渡带;三山岛、焦家和招平金矿带的成矿流体相对接近幔源流体,而郭即金矿带具有相对开放的构造环境;不同金矿带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探明金资源储量正相关,可能表征了从西到东成矿流体通量和流体-岩石反应强度逐渐降低。基于对上述特征的总结,提出了胶东型金矿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深部驱动、巨量金属和流体及络合物来源、输运通道和方式、源→汇过程和机制、成矿后变化和保存等成矿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确立了“拆离断裂系与基底活化带及幔源流体通道复合控矿”的勘查思路和“四步式”的勘查模型。综上,胶东金矿不同尺度的鉴别特征及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明显不同于全球已知的其他金矿类型,难以被已有成矿模式所涵盖,属于一种新的金矿类型——胶东型,其成因模式对华北、华南、西伯利亚、西澳伊尔岗、北美怀俄明和南美圭亚那等陆内金矿床具有普适性;系列找矿突破则验证了该成因模式与勘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因此,本文认为胶东型金矿是全球研究热点和重要的金矿勘查方向,而该地区找矿的主攻目标是资源量大且品位和产状稳定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关键词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系统
时-空结构
成矿动力学
控矿因素
成因及勘查模型
胶东型金矿
Keywords
Geological-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deposit
s
Metallogenic system
Spatio-temporal
Metallogenetic dynam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Genetic and
exploration
model
Jiaodong-type
gold
deposit
s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嵩县九仗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查模式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勇
李水平
荆鹏
冯攀
机构
河南省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基金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财政规划地质科研项目“河南省嵩县九仗沟—东湾金矿区找矿预测研究”(编号:豫地矿勘查〔2022〕04号)资助。
文摘
九仗沟金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内的蛮峪—店房金矿带北段,是典型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采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找矿靶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矿化富集部位,岩石地球化学(原生晕)测量识别出构造破碎带和矿化强度,并预测矿体相对剥蚀程度。研究表明: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测量为该金矿勘查提供了不同阶段的找矿信息,找矿效果显著。其中,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九仗沟矿区范围内圈定了11-丙-Au异常,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九仗沟1-甲_(1)-Au-Ag-Pb-Cu-Hg-As-Bi-Ni异常,利用原生晕剖面微量元素峰值部位确定了F_(1)构造矿化蚀变带。通过总结该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勘查地球化学模式,为区域及矿区周边相同类型的金矿勘查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标志
勘查模式
找矿预测
九仗沟金矿
河南省
Keywords
structural altered zon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indicator
exploration
model
prospecting prediction
Jiuzhanggou
gold
deposit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被引量:
6
3
作者
邹长毅
李应桂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03-807,共5页
文摘
系统研究了紫木凼金矿床不同比例尺勘查结果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床的区域(1∶20万)、矿田(1∶5万)和矿床(1∶1万)3种尺度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对1∶20万区域化探异常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紫木凼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贵州
兴仁县
Keywords
Zimudang, Guizhou
finely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model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寨金矿床成矿机制:地球化学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毛华海
张哲儒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3-4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373179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依据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圈定了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探讨了热液中金的溶解迁移形式及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u(HS)-2和AuH3SiO04为金的主要迁移形式,随着主期硅化的发生,金的有效载体从AuH3SiO04转为Au(HS)-2;而AuCl-2的作用始终微不足道。石英及黄铁矿、辉锑矿等硫化物的沉淀是导致金成矿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对金成矿的贡献具有阶段性的意义。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地球化学
热力学
成矿机制
Keywords
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s
Sichuan Province
分类号
P618.510.5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510.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东北寨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5
作者
潘成荣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矿床学博士点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0-85,共6页
文摘
通过对东北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赋矿地层新都桥组黑色岩系含金特点和原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黑色岩系为矿源层,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指示元素组合和元素以及累乘元素比值的分带模式对在松潘地区黑色岩系中金矿勘查、异常评价以及深部预测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黑色岩系
地球化学
成矿
Keywords
micro 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 black sedimentary system, source bed, Dongbeizhai, primary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P618.510.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被引量:
18
6
作者
杨伟寿
胡正文
何德润
机构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3-131,共9页
文摘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工作以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单元,结合区域找矿新进展和新认识,对异常进行了再评价;以采样方格为单元,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成矿信息预测和靶区筛选;以阿加隆洼金矿床(含外围)为重点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进行了找矿预测。经对矿区进行少量钻探工程验证后,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对外围部分靶区查证后,在原有分散流弱异常地段,也相继发现了宰乌隆洼、阿达隆2处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
关键词
甘孜-理塘断裂带
蛇绿混杂岩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水系沉积物异常
土壤吸附汞异常
指示元素分带序列
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四川
Keywords
Garze-Litang fault zone, Sichuan
ophiolitic melange
finely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stream sediment anomaly
soiladsorbed mercury anomaly
sequence of guide element zones
geochemical
model
for mineral prospecting.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研究——以西秦岭巴西金矿为例
被引量:
11
7
作者
杜子图
吴淦国
王义强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质系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金
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项目
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文摘
成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构造作用及其动力条件贯通于成矿的整个过程。巴西金矿是西秦岭构造成矿带内新发现的一个发育于三叠系浊流复理石沉积建造中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金矿床,该金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构造系统的时空演化有紧密的成生联系。根据对巴西矿田及其外围区域构造演化和金矿化作用的多手段、多方法、多尺度的综合研究,作者认为巴西金矿属典型的构造改造型金矿,并探讨了在构造动力条件控制下矿液的运移势和矿液流向,建立了构造动力成矿模式。
关键词
金矿床
微细粒浸染型
构造动力
成矿作用
Keywords
fine
disseminated
type of
gold
deposit
, Baxi
gold
deposit
, metallotectonics, migration potential of ore forming fluid, tectonic dynamic condition, mineralizing
model
分类号
P618.510.5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5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乐业县岩旦-岩堂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
2
8
作者
秦运忠
宋海军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基金
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桂西隆林孤立台地卡林型金矿的‘梯式’结构模型及找矿前景研究”(编号:桂国土资函[2018]377号)资助。
文摘
广西乐业县岩旦-岩堂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新发现的一处大型卡林型金矿,为探究该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明确下一步找矿方向,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异常,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从而对深部成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矿床中分布的矿体主要为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的脉状矿体,其次为受地层控制的层状和似层状矿体;背斜核部的NEE向断层F1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矿体有沿断层向东侧伏的趋势;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以Au-As为主,沿断层分布,且断层东部地表以As异常为主,具矿体前缘晕特征;地球物理激电测深表明金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特点,在断层东部的高极化异常明显增强,暗示存在隐伏金矿体。综合地质与物化探研究成果认为,沿NEE向F1断层及其与近SN向断层的交会处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为优先找矿靶区。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床
物探
化探
找矿模型
成矿预测
岩旦-岩堂金矿
广西
Keywords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model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Yandan-Yantang
gold
deposit
Guangxi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大理笔架山金矿区的找矿应用
9
作者
胡崇伟
冯开平
机构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1-565,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云南省有色地质局科研合作项目
文摘
大理笔架山金矿区位于藏滇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接地带,处于红河断裂和程海断裂之间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地段上,这些部位容易形成一系列裂隙及微裂隙,为成矿物质富集的有利场所。矿区共有5种金矿化类型,采用单一的地质找矿方法难以准确反映本区的各类型矿床特征,特别是隐伏的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本文介绍了在矿区开展的物化探综合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初步建立起本区物化探找金矿模式。
关键词
综合物化探
斑岩
金矿床
找矿模式
大理笔架山
Keywords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porphyry
gold
deposit
prospecting
model
Dali Bijiashan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胶东型金矿
杨立强
邓军
张良
杨伟
谢东
汪龙
邱昆峰
李大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南嵩县九仗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查模式
张勇
李水平
荆鹏
冯攀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贵州省兴仁县紫木凼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邹长毅
李应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北寨金矿床成矿机制:地球化学热力学研究
毛华海
张哲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四川东北寨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潘成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阿加隆洼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杨伟寿
胡正文
何德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研究——以西秦岭巴西金矿为例
杜子图
吴淦国
王义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广西乐业县岩旦-岩堂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秦运忠
宋海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大理笔架山金矿区的找矿应用
胡崇伟
冯开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