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Financial and Taxation Incentives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1
作者 Yang Zhait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1-296,共6页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re the key to the continu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 long,the nation's financi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have been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re the key to the continu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 long,the nation's financi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have been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overall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and taxation policies,and explor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urrent financial and taxation policies.To cultivate a sound environment across China for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t calls for a multi-layered financial and tax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featuring dynamically monitored taxation policies on hi-tech enterprisos,more favorable tax incentives for medium-and small-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创业 中国 创新 财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贴息政策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基于自愿性与强制性披露动机下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玉强 周宝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信息不仅是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制订基础,也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8~2023年上市公司样本,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贴息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激励效应及... 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信息不仅是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制订基础,也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8~2023年上市公司样本,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贴息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与金融相协调的绿色信贷贴息政策能显著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2)核心机制在于自愿性披露机制和强制性披露机制,前者主要是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增加高管绿色认知得以实现,后者表现为通过政府监管水平提升引致的合规效应强制企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3)政策在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存在更强的激励效应。本文结论为其他激励性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贴息政策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融资成本 高管绿色认知 政府监管 合规效应 激励性绿色金融政策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政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3
作者 杨志安 侯耀威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2,共10页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2023年面板数据,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2023年面板数据,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后仍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和风险承担在财税政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不仅发挥着独立中介作用,而且也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和位于中心城市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边际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融资约束 风险承担 新质生产力 链式中介效应 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微观影响机理——基于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佳 吴小萌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双重作用下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特征企业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 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双重作用下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特征企业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易受到专精特新政策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西部和东北地区尚未普遍享受到政策红利。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技术创新的放大效应,同时构建企业融通生态体系,加大对特定地区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政策 企业绩效 资金支持 创新激励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动机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69
5
作者 陈玲 林泽梁 薛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6,共7页
本文建立了政策执行的双重激励模型,探索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方式的相互关系。通过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地方层面的执行情况,笔者发现,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实质动机是经济激励。由于新兴产业的市场回... 本文建立了政策执行的双重激励模型,探索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方式的相互关系。通过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地方层面的执行情况,笔者发现,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实质动机是经济激励。由于新兴产业的市场回报无法现时兑现,且其发展前景与本地的资源禀赋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激励呈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地方政府故而在平衡经济发展和政治晋升的情况下作出实动、暗动、伪动、缓动等不同选择。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激励 经济激励 政策执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体育场馆体育消费与财税宏观激励的关联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亨奋 杨京钟 郑志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3,共7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图表法、综合分析法对政府财税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与公共体育场馆体育消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具体的定性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税费沉重,现行财税政策不完善,方法和手段单一,激励性不足,受体制机制影响体育消费的税费政策执行... 采用文献分析法、图表法、综合分析法对政府财税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与公共体育场馆体育消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具体的定性研究。公共体育场馆税费沉重,现行财税政策不完善,方法和手段单一,激励性不足,受体制机制影响体育消费的税费政策执行不公平,严重制约了民众的体育健身消费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灵活运用税收政策的产业经济调控作用,充分借助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结构性税制改革,对体育场馆公共基础设施等实施减税措施,增强公共体育健康消费项目服务的财政采购,完善体育场馆固定资产的税收优惠政策,创建公平的税收环境,鼓励政府、民营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场馆 体育消费 财税政策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科技人员激励力度能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来自中国高校的证据 被引量:53
7
作者 钟卫 陈海鹏 姚逸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133,共9页
2011年开始中国政府启动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科技人员奖酬金提取比例”,因其改革力度之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借鉴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模型,利用全国552所地方所属本科院校2010—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 2011年开始中国政府启动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科技人员奖酬金提取比例”,因其改革力度之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借鉴自然实验和双重差分模型,利用全国552所地方所属本科院校2010—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评估省级地方政府发布的加大科技人员激励力度政策的效果。发现该项激励政策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而是在政策发布后第2、第3年才开始起作用。实施更大激励力度的省份,政策产生了更强的刺激作用,但没有产生额外的政策效果——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没有缩短。因此,在继续推动个人收益权改革的同时,应适当降低过高的个人激励以平衡多方利益关系,并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领域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转移 激励政策 政策评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风险勘查激励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骋 陈仁义 +1 位作者 张福良 杜轶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4,20,共5页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乃至第三阶段目标实现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对发达国家风险勘查激励政策开展研究,总结了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税收调节、财政补贴...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乃至第三阶段目标实现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对发达国家风险勘查激励政策开展研究,总结了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税收调节、财政补贴、地质资料服务、探矿权准入五个方面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分析,认为矿业资本市场是发达国家分担矿产勘查风险的主要渠道,短期内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尚未发育完全,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必要的风险勘查,分担企业找矿风险,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勘查 激励政策 财政补贴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二元结构下化解西部农村融资难的对策——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谷慎 张俊 邓旭萍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9,125,共7页
长期的赶超战略使我国形成了城乡和东西叠加的双重二元结构。本文通过对双二元结构下的政府政策与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以及西部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净损失是影响机构支农和政... 长期的赶超战略使我国形成了城乡和东西叠加的双重二元结构。本文通过对双二元结构下的政府政策与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府的激励、约束政策以及西部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净损失是影响机构支农和政府缩小双重二元结构差距目标实现的决定因素;在实现政府目标的初期,约束政策较激励政策更有效;随着政府目标实现程度的提高,激励政策将发挥更大效用;目前政府实行的单向激励政策作用不大;现阶段政府应该在强化约束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激励政策力度,使西部农村金融机构在积极支农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二元结构 激励约束政策 西部农村金融机构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鹏举 王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1,共7页
当前,中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以财政补贴政策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不恰当等缺陷;税收扶持政策也存在过渡性、临时性等方面的不足。"营改增"对于尚处在"幼稚期"的文化产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 当前,中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以财政补贴政策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不恰当等缺陷;税收扶持政策也存在过渡性、临时性等方面的不足。"营改增"对于尚处在"幼稚期"的文化产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需要在财税体系、政策机制、扶持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财税政策 "营改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就业与财政政策激励效应——基于2010-2019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万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完善就业政策。基于2010-2019年全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财政收支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但通过...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完善就业政策。基于2010-2019年全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财政收支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但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影响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等中间变量,可以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中,企业所得税和科技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和社保等支出有正向激励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具有有限的负影响力。进一步省域财政收支分析表明,虽然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指数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较大,但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互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财政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超阶段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构建--以韩国和我国台湾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镱菲 张明喜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首先从数量和投资重点剖析了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赶超阶段科技投资的特点。然后从财税和金融两个角度分析了促进科技投资的政策。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应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强财政直接... 首先从数量和投资重点剖析了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赶超阶段科技投资的特点。然后从财税和金融两个角度分析了促进科技投资的政策。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应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强财政直接投入与税收间接优惠的协调,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和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投融资 赶超阶段 财税政策 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政府财政激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机制——基于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子彪 孙可远 吕鲲鹏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5,75,共13页
探索了三类政府财政激励政策(政府补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和研发加计扣除税收减免)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机制及其差异,并构建了以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选取2014—2016年河北省... 探索了三类政府财政激励政策(政府补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和研发加计扣除税收减免)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机制及其差异,并构建了以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选取2014—2016年河北省58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最强,其次是研发加计扣除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的激励效果最弱;三类政府财政激励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来激励企业创新;政府财政激励政策对私营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优于国有企业,且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果为负,但对私营企业的激励效果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激励政策 创新绩效 激励机制 企业所有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来自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佳 闵悦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9-239,共21页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样本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从区域创新视角验证了中欧班列开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论为: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开通区域以专利授权数度量的创新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 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样本数据,基于多期DID模型,从区域创新视角验证了中欧班列开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论为: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开通区域以专利授权数度量的创新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框架下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及政府激励等维度对区域创新产生了促进效应,从而为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异质性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兼顾了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并对创新效率较高、人力资本密集和东部区域具有更显著的边际影响。同时,根据“中心-外围”理论可知,中欧班列中心与外围区域发挥的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未来应继续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更加注重探索各城市中欧班列的合作边界,打造“泛中心+多领域+宽范围”的班列合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中欧班列经济辐射效应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财税激励政策有效性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志勇 夏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3,共6页
在现有理论分析与假设的基础上,对1985—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财税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我国财税激励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和优惠覆盖范围... 在现有理论分析与假设的基础上,对1985—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财税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与我国财税激励政策密切相关,财政政策工具的多样化和优惠覆盖范围的扩大为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制度条件;同时,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出口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对外直接投资,因而,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政策驱动型、市场导向型和能源导向型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财税激励 对外投资保险制度 宏观政策 经济发展阶段 出口规模 能源消费总量 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角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金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2,共5页
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财政的约束,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实施财政补贴、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等途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约束 财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出口了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符大海 鲁成浩 秦伊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54,共16页
笔者以我国2014年和2015年先后实施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税... 笔者以我国2014年和2015年先后实施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税收优惠政策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并且这一效应对重资产企业、长资产期限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降低融资成本等缓解企业外源性融资约束的渠道来促进企业出口增长。本文结论对我国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出口二元边际 融资约束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我国稀土产业出口定价权的财税政策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乃云 陶慧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186,共8页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但却不拥有稀土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其主要原因在于:稀土企业过多,市场集中度低;科研能力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政府相关的税费政策不合理。对此,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财税政策措施来改...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但却不拥有稀土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其主要原因在于:稀土企业过多,市场集中度低;科研能力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政府相关的税费政策不合理。对此,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财税政策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从而达到既促进稀土产品的出口,又要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出口定价权 财税政策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政策、社会责任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娜菲 王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基于31家农业上市公司,2012~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财税政策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税收优惠的政策效应要明显强于财政补贴政策;社会责任的履... 基于31家农业上市公司,2012~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财税政策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税收优惠的政策效应要明显强于财政补贴政策;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农业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可以调节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据此建议政府应继续推进减税减费工程,将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扶持政策的主导方向,同时结合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确定受助对象,以提高财税政策效应。农业企业应转变观念,降低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通过研发、技术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措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绩效,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政策 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 农业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会计处理与税制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兆德 马蔡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础金融工具上发展起来的,其具有套期保值和投机的双重作用,鉴于其风险性和价值波动性,应当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对外披露,此外还需要设置完善的税收制度,保证国家税收。本文从衍生金融产品的会计处理...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基础金融工具上发展起来的,其具有套期保值和投机的双重作用,鉴于其风险性和价值波动性,应当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对外披露,此外还需要设置完善的税收制度,保证国家税收。本文从衍生金融产品的会计处理和税制设计上分别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会计处理 税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