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刷线路板废弃物的热解及其产物分析 被引量:65
1
作者 孙路石 陆继东 +2 位作者 王世杰 曾丽 张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Pyrolysis experiments of a typ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s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n a laboratory installation Liquid yield of 15%~21%, gas yield of 15%~20% and solid yield of about 60% were ob... Pyrolysis experiments of a typ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s has been carried out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n a laboratory installation Liquid yield of 15%~21%, gas yield of 15%~20% and solid yield of about 60% were obtained The liquid products had high gross calorific values that might be recycled as fuel oils after simple treatment CO, CO 2 and N 2 were the main constitutes of the gas products Using combustion method, organic carbon of 7% in the solid products could be removed Then the solid products, which contained high purity fiberglass and CaCO 3, could be reused as filling materials in the process of SMC production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final pyrolysis temperature (FPT) and particle size on pyrolysis products had been investigated The yield of gas products will be increas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with 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线路板 废弃物 热解 产物分析 热解终温 颗粒尺寸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回转窑内热解的研究──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爱民 李水清 +4 位作者 严建华 李晓东 任远 池涌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0-346,共7页
以废旧高分子材料—PE塑料,PVC塑料和废轮胎为试验物料,在外热式回转窑内进行了一系列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的产率及产物特性的影响。随热解终温的提高,热解气体的产率上升而半焦的产率下降;PE和PVC的热解... 以废旧高分子材料—PE塑料,PVC塑料和废轮胎为试验物料,在外热式回转窑内进行了一系列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的产率及产物特性的影响。随热解终温的提高,热解气体的产率上升而半焦的产率下降;PE和PVC的热解焦油的产率下降,而废轮胎则相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热解气体的平均热值有一最大值;PVC在热解过程中Cl-HCl的转化率为520%~560%;热解终温对焦油的CH原子比、热值及族分均有一定影响;热解终温对热解半焦的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废弃物 热解 回转窑 热解终温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及产物特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海英 张书廷 +1 位作者 赵新华 铃木栄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9-744,共6页
采用外热式固定床热解装置,在250-700℃温度范围内对污水污泥进行了常压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同热解终温时固、液、气产物的燃料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固体产物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和灰分增加,在 250-450℃挥发分随热解温度变... 采用外热式固定床热解装置,在250-700℃温度范围内对污水污泥进行了常压热解实验.研究了不同热解终温时固、液、气产物的燃料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固体产物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和灰分增加,在 250-450℃挥发分随热解温度变化较快,450-700℃时变化趋缓;固体产物热值在低温段较高,350℃时达到 32 475.6 kJ/kg,而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对热解油状产物性能评价,除N、S含量超标外,其他性能都可满足燃料油的要求(SH 0536-95).根据气相色谱的分析结果,温度在250-450℃时,热解气主要为CO2;在450- 700℃时,气体中H2、CH4和CO等可燃气体含量逐渐增加,600℃时气体的热值最高,达到15 530 kJ/m3.实际应用中在450-600℃下热解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热解 热解终温 产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油砂干馏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益民 曹祖宾 +2 位作者 石俊峰 刘井杰 李丹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4-136,143,共4页
采用干馏技术对哈萨克斯坦油砂进行常压干馏实验研究,考察了干馏时间、加热速率、干馏终温等因素对油砂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干馏时间4h,加热速率5℃/min~10℃/min,终温500℃条件下,油砂热解产率可达90%以上,可以实现较好的热... 采用干馏技术对哈萨克斯坦油砂进行常压干馏实验研究,考察了干馏时间、加热速率、干馏终温等因素对油砂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干馏时间4h,加热速率5℃/min~10℃/min,终温500℃条件下,油砂热解产率可达90%以上,可以实现较好的热解效果,因此采用干馏技术进行油砂分离具有工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干馏热解 热解产率 终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建广 房倚天 +2 位作者 张永奇 李春玉 王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在惰性气氛N2条件下,利用小型固定床进行了煤直接液化残渣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研究,并结合热天平残渣半焦等温热失重进行分析。考察了终态温度、停留时间等外部操作条件以及颗粒大小对液化残渣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产... 在惰性气氛N2条件下,利用小型固定床进行了煤直接液化残渣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研究,并结合热天平残渣半焦等温热失重进行分析。考察了终态温度、停留时间等外部操作条件以及颗粒大小对液化残渣快速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焦产率随着终态温度提高而降低,焦质变脆,石墨化程度增强,气化反应性减弱;随着反应停留时间的延长,热解产物半焦收率降低,但焦样中孔的数目增多;颗粒大小也影响着半焦的产率,在较大颗粒大小分布范围内,随着颗粒大小的减小,半焦产率随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热解 终态温度 停留时间 颗粒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终温对污泥热解残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沈伯雄 张增辉 +1 位作者 李力 黄海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1,共5页
研究了热解终温对污泥热解残渣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不同热解终温下污泥热解残渣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吸附性能,并根据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污泥热解残渣表面化学性质变化。研究表明,与污泥干燥基相比,污泥热解残渣中的水分、挥... 研究了热解终温对污泥热解残渣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不同热解终温下污泥热解残渣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吸附性能,并根据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污泥热解残渣表面化学性质变化。研究表明,与污泥干燥基相比,污泥热解残渣中的水分、挥发分含量较低,灰分和固定碳含量较高;热解终温为500℃时,污泥热解残渣的总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20.110 m2/g,而总孔容积则在热解终温为450℃时达到最大值28.770 mm3/g;污泥热解残渣的碘吸附值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从330.38 mg/g逐渐降低到113.00 mg/g,而亚甲基蓝吸附值在热解终温为450℃时达到最大值11.00 mg/g;碘吸附值的变化趋势与微孔结构变化不一致,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变化趋势与中大孔结构变化规律基本相符;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污泥热解残渣表面的C—H、—OH、C—O和C=C等官能团均发生微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终温 污泥 残渣分析 孔分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废弃物在回转窑内热解研究——Ⅱ.热解终温对产物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水清 李爱民 +5 位作者 任远 严建华 李晓东 池涌 谷月玲 岑可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1-348,共8页
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木块和稻壳在回转窑内热解产物——燃气、焦油和炭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在试验温度范围内 ,热解气体热值约 1 0 .0— 1 5.9MJ/ Nm3,密度 1 .2 1— 1 .52 Nm3/ kg,且随热解终温变化呈规律性变化。木块炭的热值为 2 ... 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木块和稻壳在回转窑内热解产物——燃气、焦油和炭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在试验温度范围内 ,热解气体热值约 1 0 .0— 1 5.9MJ/ Nm3,密度 1 .2 1— 1 .52 Nm3/ kg,且随热解终温变化呈规律性变化。木块炭的热值为 2 9.0— 33.9MJ/ kg,稻壳炭则为 1 7.6— 2 0 .8MJ/kg,热解终温的提高使炭中挥发份的降低、灰分增多 ,从而导致热值的降低 ;炭的 C含量高于原始物料的 C含量 ,而 H、O则相反 ;元素残留率的计算表明 ,热解过程中 H和 O元素的脱除易于 C元素。热解终温对焦油中饱和烃、芳香烃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 ,饱和链烃成分主要集中为 C1 4 — C34正构烷烃和含末端双链烯烃的碳分子链 ;芳香烃主要为蒽 (菲 )、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生物质废弃物 热解终温 产物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成型颗粒炭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培勇 虞浸 +2 位作者 蒋峰 张兵 邢献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552,共7页
选取棉花秸秆成型颗粒为炭化原料,在自制的固定床炭化实验平台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升温速率、炭化终温、保温时间和载气流量对其热解炭化性能的影响。用多指标综合平衡法对热解炭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炭化终温是主要的影响因... 选取棉花秸秆成型颗粒为炭化原料,在自制的固定床炭化实验平台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升温速率、炭化终温、保温时间和载气流量对其热解炭化性能的影响。用多指标综合平衡法对热解炭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炭化终温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炭化终温的升高,成型炭的挥发分含量逐渐减少、灰分含量先略有降低后持续增加、固定碳含量与发热量先增大后减小、成型炭产率逐渐减小。实验参数范围内炭化的最优工艺方案为:升温速率4℃/min、炭化最终温度600℃、保温时间75 min、载气流量50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炭化 正交实验 炭化终温 综合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挥发分析出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车德勇 蒋文强 杨亚龙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40,47,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稻壳、松木屑和玉米秸秆在热解终温600℃下的热解过程,并运用TG-FTIR研究其热解过程中挥发分气体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其热解反应固体残余率逐渐减少,产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稻壳(41.8%)>玉米秸...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稻壳、松木屑和玉米秸秆在热解终温600℃下的热解过程,并运用TG-FTIR研究其热解过程中挥发分气体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其热解反应固体残余率逐渐减少,产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稻壳(41.8%)>玉米秸秆(29.3%)>松木屑(20.8%)。有机气体在FTIR图谱中主要集中在1 000~2 000cm^(-1),醛类和酸类是吸光度峰值最大的气相产物。生物质热解油的主要形成阶段主要集中在300~520℃,为增大生物质热解油产量,最佳制油温度应控制在450℃左右。分别运用DAEM和F-W-O法对10、20、30、50℃/min下松木屑的热解进行动力学计算,求解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44.92kJ/mol和146.01kJ/mol,当转化率达到0.70时,对应的热解温度为4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终温 析出特性 动力学 TG-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终温对酚醛树脂层压板真空热裂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文彪 丘克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46-2951,共6页
采用程序升温的热解反应器对酚醛树脂层压板的真空热解规律进行研究,着重考查不同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热重分析、GC-MS分析对层压板原料及产物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层... 采用程序升温的热解反应器对酚醛树脂层压板的真空热解规律进行研究,着重考查不同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热重分析、GC-MS分析对层压板原料及产物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层压板裂解可获得产率分别为50.25%~54.58%,33.00%~41.00%和8.75%~12.95%的液体、固体和气体,其产物油的成分主要为酚类、磷酸芳基酯类、脂肪酸酯类、腈类等物质;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固体产率逐渐下降,液体产率在650℃有1个峰值,而气体产率则呈上升趋势,并且双酚F、双酚A、长链脂肪酸酯、磷酸三芳基酯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含量逐渐降低,而苯酚、甲酚、二甲酚、对异丙基苯酚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含量逐渐增大;样品有3个主要的质量损失台阶(在190~320,320~390和390~510℃),热质量损失率分别为9%,20%和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压板 真空热裂解 酚醛树脂 热解终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半焦FTIR分析及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车德勇 蒋文强 +2 位作者 李少华 李洪 林建清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7期199-204,272,共7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N2等温吸附/脱附法及扫描电镜对生物质半焦化学组成官能团的演变规律和孔隙结构特性进行表征,探讨生物质种类和制焦条件对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内部芳香结构增加,各官能团...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N2等温吸附/脱附法及扫描电镜对生物质半焦化学组成官能团的演变规律和孔隙结构特性进行表征,探讨生物质种类和制焦条件对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内部芳香结构增加,各官能团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不同生物质种类的半焦,吸附曲线差别较大。玉米秸秆半焦和松木屑半焦中主要以微孔为主,稻壳半焦以中孔分布较多,且600℃下半焦的孔隙结构变化最大。四种热解温度下半焦的分形维数范围为2.52~2.57,其中600℃下半焦的分形维数最大,吸附性能最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焦颗粒先后经历表面突起、突起破裂形成许多孔隙、孔隙变大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半焦 热解终温 孔隙结构 官能团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条件对秸秆热解特性及生物炭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莉 温康鑫 +4 位作者 杜智 鲁金凤 张爱平 任泽群 侯之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2,共7页
为明确秸秆废弃物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及其与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联,探寻秸秆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最佳热解条件,以4种不同类型的秸秆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模拟结合秸秆废弃物的组分特征,考察秸秆废弃物种类、热解终温、升温... 为明确秸秆废弃物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及其与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联,探寻秸秆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最佳热解条件,以4种不同类型的秸秆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模拟结合秸秆废弃物的组分特征,考察秸秆废弃物种类、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对秸秆废弃物热解特性及生物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秸秆废弃物在热解过程中其最大失重量和最大失重速率均出现在热解阶段,最大失重速率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芦苇秸秆,与秸秆自身的纤维素含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秸秆废弃物种类、升温速率、热解终温、终温保持时间对生物炭产率均有显著影响.热解终温越高、升温速率越大、保留时间越长,生物炭产率越低.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对秸秆生物炭产率的影响规律均与热重模拟实验结果相吻合.综合热解特性、生物炭产率统计分析结果及能耗,选定生物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00℃,保持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废弃物 生物炭产率 失重速率 热解终温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污染场地土壤热解终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嫣云 冯真 +3 位作者 周泽军 何勇 章诗辞 夏世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87-2291,共5页
目前,含油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中对终温影响的研究不够。采用固定反应床对该类污染土壤进行热解处理终温模拟试验。在升温速率、终温时间及真空度(20℃/min、30 min和70 k Pa)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并利用GC... 目前,含油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中对终温影响的研究不够。采用固定反应床对该类污染土壤进行热解处理终温模拟试验。在升温速率、终温时间及真空度(20℃/min、30 min和70 k Pa)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并利用GC-MS对不同热解温度下含油土壤热解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热解终温不断提高,各试验土壤样品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均逐渐降低,0~260℃范围内热解残渣的含油率下降最快,其中260℃下热解速率分别为2.93mg/min、1.99 mg/min、1.57 mg/min、1.39 mg/min、1.15 mg/min,之后下降速率减缓,到300℃后基本保持不变;含油土壤最宜热解终温为260℃,此时含油土壤中石油烃质量比低于3 000 mg/kg(初始质量比为17 438~42 656 mg/kg);热解油中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含量随热解终温不断提高而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含油土壤 真空热解 热解终温 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热解废旧润滑油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金鹏 李鑫钢 +1 位作者 李洪 高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85,共5页
为清洁高效回收利用废旧润滑油,以碳化硅泡沫材料和碳粉为复合吸波剂,通过微波诱导热解的方式将废旧润滑油热裂解成化工原料及燃料,并分析了单位样品量微波功率及微波裂解终温对裂解产物收率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 为清洁高效回收利用废旧润滑油,以碳化硅泡沫材料和碳粉为复合吸波剂,通过微波诱导热解的方式将废旧润滑油热裂解成化工原料及燃料,并分析了单位样品量微波功率及微波裂解终温对裂解产物收率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地提高单位样品量微波功率有利于裂解产物收率的提高,同时能够使产物中烷、烯烃所占比例达到最大。更高的微波裂解终温虽能提高收率,但为了抑制物理蒸发过程同时促进裂解反应的进行,裂解终温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润滑油 微波热裂解 复合吸波剂 单位样品量微波功率 微波裂解终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罐底油泥热解特性及污染物释放特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发 李浩文 +5 位作者 林法伟 张岩 吴越强 陈钊 马文臣 陈冠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6-484,共9页
大庆罐底油泥属于高含油污泥,资源回收潜力大,同时具有黏度大、黏结性强、成分复杂、自然沉降慢等特性。本文对大庆油田高含油污泥的热解特性及污染物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分别测试了不同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下气/液/渣三相产品的品质和成... 大庆罐底油泥属于高含油污泥,资源回收潜力大,同时具有黏度大、黏结性强、成分复杂、自然沉降慢等特性。本文对大庆油田高含油污泥的热解特性及污染物释放特性进行研究,分别测试了不同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下气/液/渣三相产品的品质和成分。结果表明,热解气中C_(2)H_(4)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余气体。CO_(2)气体仅在700℃处出现一个峰值,H_(2)在700℃之前释放量偏低,在700~800℃之间大量释放;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的增加会导致热解油低链烃类的大量生成,中链烃类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热解终温会对固相产物中的SiO_(2)和CaCO_(3)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升温速率对固相产物几乎无影响。采用在线烟气分析仪测试了气相产物中的N、S、Cl小分子污染物的释放特性。HCN、NH_(3)在600℃时向NO_(x)转化;600℃以下绝大部分含氯化合物会发生释放;含硫污染物成双峰释放,600℃以上的峰主要源于硫酸盐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油污泥 废物处理 热解 热力学 污染物释放 热解终温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