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襄阳鱼梁洲汉江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止退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昱 刘明虎 +1 位作者 徐国平 王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51-459,共9页
为解决沉管隧道传统陆域现浇最终接头端部止退措施水下作业多、工序复杂、质量把控难等技术难题,基于襄阳鱼梁洲汉江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开展不设独立止退构造、利用管节摩擦力止退的陆域最终接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开展室内试验... 为解决沉管隧道传统陆域现浇最终接头端部止退措施水下作业多、工序复杂、质量把控难等技术难题,基于襄阳鱼梁洲汉江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开展不设独立止退构造、利用管节摩擦力止退的陆域最终接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开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得到卵石基床和沉管隧道之间的摩擦因数和考虑回淤影响的卵石基床和沉管隧道之间的摩擦因数;2)研究最终接头摩擦力止退原理,首次研发采用摩擦止退型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取消端部额外止退构造,采用预应力粗钢筋作为临时连接措施,并设置自润滑推力轴承来消除剪力。经过工程实际验证,连接措施受力及管节接头张合量均满足要求,采用摩擦止退型沉管隧道陆域最终接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陆域最终接头 卵石基床 摩擦止退 预应力粗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红谷沉管隧道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崔玉国 陈旺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5-741,共7页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阻力。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液压数据量测、钢端壳间距测量等措施,对短管节轴线及平面控制。实践表明:GINA止水带压缩量误差仅为+4 mm,短管节轴线及平面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操作可行、质量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短管节 拉合对接 偏差控制 GINA止水带 压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用力阶段髋的稳定性对标枪运动员出手初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建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0,共3页
通过对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关节的运动状态进行测试与比较 ,发现左、右髋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 。
关键词 标枪运动员 髋关节 最后用力阶段 出手初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设计原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金文良 徐国平 +4 位作者 郭亚唯 朱尧于 宋神友 王强 黄清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05-311,共7页
为解决推出式最终接头关键构造设计及施工工艺等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最终接头推出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构造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注水参数、滑道摩擦因数、推出稳定性等进行重点记录分析,对关键结构受力进行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 为解决推出式最终接头关键构造设计及施工工艺等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最终接头推出试验平台开展关键构造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注水参数、滑道摩擦因数、推出稳定性等进行重点记录分析,对关键结构受力进行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最终接头水力推出实现机制符合伯努利方程,推出段内侧流体雷诺数控制在2000以下可保持流速在层流范围;2)推出过程管节下挠角度小于0.1°,左右偏位3 mm,水力推出实现过程效果良好;3)水压作用下的管节关键结构受力安全,数值分析与试验实测值基本一致,验证了最终接头关键构造方案的合理性,推出方式具备可行性,滑道设计摩擦因数可取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水力推出系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构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斌 黄清飞 +3 位作者 金文良 刘明虎 夏丰勇 姬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9-1778,共10页
为应对复杂外海建设条件、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可靠性以及降低工程造价,在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中首次采用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施工工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由扩大段、推出段和后焊段3部分组成,推出段... 为应对复杂外海建设条件、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工程可靠性以及降低工程造价,在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中首次采用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施工工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由扩大段、推出段和后焊段3部分组成,推出段藏于扩大段内,推出对接后隧道内进行后焊段焊接。根据工艺特点和结构受力规律,研究确定采用水力+千斤顶推出系统控制推出段推出,采用纠偏千斤顶系统控制推出段的姿态,通过高精度自润滑滑道系统减少推出段底部摩擦力,采用充气止水带+M止水带双重施工临时止水系统,管节对接后通过锚拉系统进行临时锁定,提出双向受力端封门、临时压载水箱以及水平钢剪力键等新型构造,形成完整的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创新构造形式,并根据构造形式研究确定施工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施工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价值、功能和存在形态 被引量:3
6
作者 高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1,共7页
不真正连带债务起源于德国,乃依靠判例发展完善之民法制度,在早期大陆法系实践中曾发挥重大作用。但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即备受质疑,发展道路艰辛曲折,尤以当代民事法律理论和制度的发达使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适用范围大受压... 不真正连带债务起源于德国,乃依靠判例发展完善之民法制度,在早期大陆法系实践中曾发挥重大作用。但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即备受质疑,发展道路艰辛曲折,尤以当代民事法律理论和制度的发达使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适用范围大受压缩。文章基于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和实践沿革之梳理,评析当下肯定和否定不真正连带债务之观点及理由,剔除传统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所包含之不合理成分,论证不真正连带债务在当代之存在价值,重新界定其适用类型及范围,并就当代民事法律理论和制度体系下如何具体构建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提出笔者之微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真正连带债务 连带债务 请求权让与 求偿权 终局责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岸上最终接头处二次围堰结构设计与应用——以襄阳市东西轴线道路工程鱼梁洲段项目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先导 王聪 +1 位作者 孙晓伟 曾波存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5-673,共9页
针对临江轴线干坞沉管隧道岸上最终接头处高水头作用下坞门二次围堰结构复杂、止水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提出新型钢壳夹壁混凝土围堰挡水结构、管节底部“橡胶止水带+模袋混凝土+水下注浆”三重止水结构。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围堰挡水结... 针对临江轴线干坞沉管隧道岸上最终接头处高水头作用下坞门二次围堰结构复杂、止水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提出新型钢壳夹壁混凝土围堰挡水结构、管节底部“橡胶止水带+模袋混凝土+水下注浆”三重止水结构。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围堰挡水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进行模拟分析,并采用室内试验对橡胶止水带的压缩止水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对模袋混凝土的压浆工艺及止水可行性进行了现场试验,达到了二次围堰高效快速施工、安全稳定使用以及无渗无漏的止水效果。该技术成功应用于襄阳市东西轴线道路工程鱼梁洲段项目沉管隧道施工中。实践表明:新型钢壳夹壁混凝土围堰挡水结构可用作二次围堰挡水设计,三重止水结构可实现管节与基础传力板的间隙在100 mm内时的可靠止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轴线干坞 最终接头 二次围堰 钢壳夹壁混凝土 三重止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建飞 《隧道建设》 2007年第3期43-46,共4页
最终接头的位置和选型对沉管隧道的工期和造价有较大影响,以生物岛-大学城隧道最终接头的设计实例,介绍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设计 方案比选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岸上最终接头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世东 贺伟国 宋承诚 《隧道建设》 2005年第5期31-34,共4页
在沉管隧道工法中接头的处理一直是个难点,接头部位的设计质量关系到运营效果及维修费用,结合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的情况,介绍了该隧道岸上最终接头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尽管该工程最终采用了水中接头,但岸上接头的思路对... 在沉管隧道工法中接头的处理一直是个难点,接头部位的设计质量关系到运营效果及维修费用,结合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的情况,介绍了该隧道岸上最终接头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尽管该工程最终采用了水中接头,但岸上接头的思路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将会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技术借鉴 接头设计 生物 隧道工法 维修费用 运营效果 质量关系 接头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电厂锅炉末级再热器T23/TP347H异种钢接头异常组织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公文 刘俊建 +2 位作者 吴跃 罗畅 王家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254,共3页
某火电厂锅炉末级再热器异种钢接头(T23/TP347H)在割管检验中发现TP347H侧内壁坡口位置存在长约1.1 mm、宽0.5 mm的异常组织区域。对该接头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机械性能试验和当量温度计算。根据试验结果分析... 某火电厂锅炉末级再热器异种钢接头(T23/TP347H)在割管检验中发现TP347H侧内壁坡口位置存在长约1.1 mm、宽0.5 mm的异常组织区域。对该接头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机械性能试验和当量温度计算。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该异常组织区域应为在打底焊时选用错误焊丝,发现选用错误焊丝后未能将打底焊焊丝金属清除干净,然后选用TP347H正常焊丝在此基础上继续焊接,从而在焊缝根部残留错误焊丝组织。根据试验结果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再热器 异种钢接头 异常组织 焊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最终接头充气式止水带安装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得森 王伟 +3 位作者 朱岭 薛梦奇 许晴爽 董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44-549,共6页
深中通道采用水下整体推出式最终接头新技术,为确保后焊接工序处于无水环境,在推出段及扩大段之间设置“M止水带+充气式止水带”作为后焊段施工期临时止水措施;其中充气式止水带是第2道止水措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接头充气式止... 深中通道采用水下整体推出式最终接头新技术,为确保后焊接工序处于无水环境,在推出段及扩大段之间设置“M止水带+充气式止水带”作为后焊段施工期临时止水措施;其中充气式止水带是第2道止水措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接头充气式止水带安装空间狭窄,安装难度大,因此采用定制工装件整体吊装定位安装的新工艺。该工艺解决了狭窄空间内充气式止水带的超长构件安装难题,提高了安装效率,确保了安装质量。通过深中通道最终接头现场实践,该工艺可在类似工程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最终接头 充气式止水带 止水 安装工艺 沉管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