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电阻标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
1
作者 黄璐 杨雁 +1 位作者 王维 张江涛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阐述了交流电阻标准装置的组成及原理,研制了一套基于感应分压器原理的四端对交流电阻电桥,通过与溯源至我国新一代计算电容基准和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的四回线型计算电阻标准的比较测量,可实现400 Hz~10 kHz频率范围内1Ω~1 MΩ的交流... 阐述了交流电阻标准装置的组成及原理,研制了一套基于感应分压器原理的四端对交流电阻电桥,通过与溯源至我国新一代计算电容基准和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的四回线型计算电阻标准的比较测量,可实现400 Hz~10 kHz频率范围内1Ω~1 MΩ的交流电阻量值及时间常数的高准确溯源量传,其中交流电阻量值的相对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可达0.1~6.0μΩ/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交流电阻 四回线型计算电阻 频率特性 四端对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ns时间分辨率瞬态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
2
作者 翟玉卫 刘岩 +4 位作者 王强栋 银军 李灏 杜蕾 吴爱华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0-745,共6页
针对脉冲工作条件下微波功率器件瞬态结温测试需求,开发了具备50 ns时间分辨率的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基于LED光源,采用较短的双同轴屏蔽线缆连接光源与驱动电源,减小了线缆阻抗和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实现了50 ns照明脉冲输出。提出... 针对脉冲工作条件下微波功率器件瞬态结温测试需求,开发了具备50 ns时间分辨率的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基于LED光源,采用较短的双同轴屏蔽线缆连接光源与驱动电源,减小了线缆阻抗和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实现了50 ns照明脉冲输出。提出插入监控帧的脉冲窗函数控制时序及算法,抑制了光强漂移对测温结果的影响。选择一个与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栅极材质相同的金属微带电阻作为被测件(DUT),对其施加1μs脉宽的电激励。采用瞬态热反射热成像测温装置测得其温度上升时间为1.0μs,且能明显区分50 ns时间间隔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反射热成像 时间分辨率 脉冲窗函数平均 金属微带电阻 光强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系统输电线路的纵联能量差动保护
3
作者 张艳霞 倪朗 +1 位作者 周思锐 魏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2,共10页
为了研究新的柔直线路保护原理,分析单一输电线路微元上的电磁波传播过程,得到电压电流作为电磁波在输电线路上传播时其能量呈负指数衰减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两端的电磁波能量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线... 为了研究新的柔直线路保护原理,分析单一输电线路微元上的电磁波传播过程,得到电压电流作为电磁波在输电线路上传播时其能量呈负指数衰减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两端的电磁波能量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线路两端电磁波能量差值区分内外部故障的纵联能量差动保护方法,依靠短时计算的电磁波能量能在故障后的电容放电阶段快速切除线路出口至中点的故障,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此外,给出保护动作流程,对纵联能量差动保护在经过渡电阻接地情况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总结。最后,搭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保护的有效性和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法具有明确的选择性,经过渡电阻接地情况下可靠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输电系统 输电线路 电磁波能量传播特性 区内外故障 纵联能量差动保护 过渡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Ws-有机硅改性PU柔性薄膜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澳 钱建华 杨晶晶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为获得高灵敏度、宽频响范围和化学性能良好的柔性传感器,以聚氨酯(PU)柔性薄膜作为基底,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将银纳米线(AgNWs)作为电阻材料制备柔性薄膜传感器。采用一步多元醇法合成AgNWs,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66.19 nm,平均长度约为... 为获得高灵敏度、宽频响范围和化学性能良好的柔性传感器,以聚氨酯(PU)柔性薄膜作为基底,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将银纳米线(AgNWs)作为电阻材料制备柔性薄膜传感器。采用一步多元醇法合成AgNWs,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66.19 nm,平均长度约为104.79μm,长径比最高可达到1876的银纳米线。以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为混合软段组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组分,用羟烃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改性,在最优条件制备聚氨酯乳液和薄膜。再以有机硅改性聚氨酯(Si-PU)薄膜作为柔性基底材料,AgNWs作为电阻材料,组装得到三明治结构的Si-PU柔性薄膜传感器。AgNWs的质量浓度为30 g/L时,所制传感器表面电极附着良好,有较高的灵敏度(GF=21.78),测得方阻最低可达到13.21Ω/s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银纳米线 有机硅 聚氨酯 方块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投入暂态特征分析
5
作者 刘萃萃 刘晓 +1 位作者 薛永端 徐丙垠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后,通过延时闭合中性点接地电阻(并联小电阻)投切开关以期可靠切除故障。目前,基于稳态信息的灵活接地系统保护方法应用效果难以达到要求,而关于小电阻投入时的暂态特征分析尚未有完整结论,制约了灵...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后,通过延时闭合中性点接地电阻(并联小电阻)投切开关以期可靠切除故障。目前,基于稳态信息的灵活接地系统保护方法应用效果难以达到要求,而关于小电阻投入时的暂态特征分析尚未有完整结论,制约了灵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暂态保护理论的发展。文中建立基于线路分布参数的灵活接地系统并联小电阻投入暂态分析模型,研究系统内各元件间的谐振特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简化模型。针对低阻、高阻接地故障,分别给出暂态电流、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分析其谐振频率、衰减时间常数及最大幅值等主要特征值随系统参数及故障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的分布特征,并与谐振接地阶段故障时刻的暂态特征作对比。最后,利用数字仿真及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暂态特征分析简化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永久性接地故障 中性点接地电阻 并联小电阻 暂态特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脉冲电源不同限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君鹏 李海涛 +3 位作者 王义勇 乔廷立 密善辉 马宁泽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4,共8页
电感储能是脉冲功率技术的主要储能方式之一,而断路开关的限压问题是其固有难题。为了探究超导脉冲电源的限压方法,介绍了ZnO压敏电阻限压和脉冲电容器限压两种传统限压方式,提出联合脉冲电容器和压敏电阻以限制断路开关电压。分析了三... 电感储能是脉冲功率技术的主要储能方式之一,而断路开关的限压问题是其固有难题。为了探究超导脉冲电源的限压方法,介绍了ZnO压敏电阻限压和脉冲电容器限压两种传统限压方式,提出联合脉冲电容器和压敏电阻以限制断路开关电压。分析了三种限压方式下超导脉冲电源的工作原理,基于同一超导脉冲变压器参数进行仿真,并分别分析了不同限压参数下的输出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限压方法之间的输出特性差异。针对联合限压方式,为验证其限压性能,搭建了小型实验平台进行验证性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联合限压方式比压敏电阻限压传输效率高,关断性能好;比脉冲电容限压放电速度快,电压幅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电感储能 超导变压器 ZNO压敏电阻 联合限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称-时间对称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思睿 丘东元 +2 位作者 张波 陈艳峰 谢帆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87-3802,共16页
为解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传输特性易受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被引入WPT系统。基于PT对称原理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简称PT-WPT)技术可在中等距离传输范围内实现恒功率、恒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自... 为解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传输特性易受耦合系数和负载变化影响的问题,宇称-时间(PT)对称原理被引入WPT系统。基于PT对称原理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简称PT-WPT)技术可在中等距离传输范围内实现恒功率、恒高效率的电能传输,自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首先分析PT-WPT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对比耦合模模型和电路模型两种建模方法的异同;然后分别讨论负电阻的构造、耦合机构的类型以及充电功能的实现,为PT-WPT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总结PT-WPT系统的研究成果,讨论PT-WPT技术亟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 宇称-时间对称 非线性饱和负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模块中自放电气体火花开关绝缘恢复的研究
8
作者 文振明 王志国 +3 位作者 吕明辉 姜晓峰 范思源 邱爱慈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6-697,共12页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LTD)模块中的气体开关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放电后,会通过充电隔离电阻与其余支路的储能电容构成放电回路,这使得开关气体间隙的绝缘无法立即恢复,影响整个LTD模块的充电可靠性和一致性。为...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LTD)模块中的气体开关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放电后,会通过充电隔离电阻与其余支路的储能电容构成放电回路,这使得开关气体间隙的绝缘无法立即恢复,影响整个LTD模块的充电可靠性和一致性。为此首先基于单级LTD模块的电路仿真模型分析了自放电开关中的电流特性,自放电开关在本支路放电完毕后还存在数安培过阻尼衰减形式的泄漏电流。然后搭建了1个等价性实验平台以探究存在电阻-电容(R-C)放电续流时气体开关的绝缘恢复特性。分别研究了储能电容充电电压、开关运行气压以及开关间隙数量对续流持续时间以及续流截止阈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续流的存在使得气体开关绝缘恢复所需时间延长了几十毫秒。随着开关运行气压的上升,续流持续时间略有增加,续流截止阈值有所减小。其余2个因素基本不影响续流特性,大多数情况下续流的截止阈值为0.4~0.6 A。不同大小隔离电阻下自放电开关泄漏电流持续时间存在最大值,综合考虑隔离能力和对模块充电一致性的影响,推荐隔离电阻的取值为50~100 k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气体开关 自放电 泄漏电流 绝缘恢复 充电隔离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脉冲冲击下氧化锌电阻片的劣化特性
9
作者 刘子平 胡上茂 +3 位作者 胡元潮 安韵竹 蔡汉生 屈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4,65,共10页
为探究氧化锌电阻片在电流冲击下的破坏形式与老化机理,搭建了连续脉冲试验平台,采用8/20μs雷电流、正弦半波120μs、正弦半波210μs 3种波形对2种不同尺寸的电阻片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电阻片的破坏形式受到电阻片尺寸以及冲击电... 为探究氧化锌电阻片在电流冲击下的破坏形式与老化机理,搭建了连续脉冲试验平台,采用8/20μs雷电流、正弦半波120μs、正弦半波210μs 3种波形对2种不同尺寸的电阻片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电阻片的破坏形式受到电阻片尺寸以及冲击电流波形的影响,电阻片尺寸增大引起的热物理性均匀度衰弱会使其更易发生破坏,冲击波形通过波头、上升沿和波长影响电阻片的破坏形式;②电阻片在连续脉冲过程中,会出现由于功率损耗的增加导致U-I曲线漂移,电阻片残压水平缓慢上升等老化现象;③通过与行业内同时序多脉冲试验对比,认为冲击试验采用相同冲击波形是建立等效多脉冲试验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电阻片 连续脉冲 破坏形式 老化机理 等效多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谐振接地配电系统的故障选线
10
作者 王庆 孙阳 +4 位作者 李江鹏 杨龙 李金东 邵文权 张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36-8542,共7页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特征,健全线路的零序电流在并联电阻投入后其幅值呈减小状态,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则呈增大状态。进一步基于并联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扰动特征构造相应的故障选线判据。MATLAB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于不超过5 kΩ的高阻单相接地故障能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故障选线 中性点并联电阻 零序电流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的改进距离保护方案
11
作者 许浩千 张今 +3 位作者 王英英 陈祥文 黎钊 林湘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0,共13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并网导致传统距离保护适应性下降问题,利用相继速动的思想对传统距离保护方案进行改进。针对大电网侧的保护,基于故障下的负序、零序网络,利用光伏场站侧的负序电流抑制策略所构建的序电流条件,以及零序电流分支系数不...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并网导致传统距离保护适应性下降问题,利用相继速动的思想对传统距离保护方案进行改进。针对大电网侧的保护,基于故障下的负序、零序网络,利用光伏场站侧的负序电流抑制策略所构建的序电流条件,以及零序电流分支系数不受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影响的特征,构造一种与过渡电阻大小无关的短路阻抗算法,以求解故障距离;在系统侧的保护判别故障发生于区内并跳开断路器后,光伏侧保护可不受馈流影响,通过求解阻抗继电器构成的短路阻抗三角形,实现对短路阻抗的准确计算。利用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测距准确度,可以保护线路全长,并兼具故障测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序电流抑制 虚拟同步机 距离保护 过渡电阻 改进距离保护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音频应用的改进型低电源电压灵敏度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
12
作者 唐展 黄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88,397,共6页
基于GSMC 90 nm BCD工艺,提出一种改进型低电源电压灵敏度的8 MHz高精度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以解决传统振荡器在电源电压波动时频率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振荡器核心电路提供稳定供电,并引入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偏置电... 基于GSMC 90 nm BCD工艺,提出一种改进型低电源电压灵敏度的8 MHz高精度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以解决传统振荡器在电源电压波动时频率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振荡器核心电路提供稳定供电,并引入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偏置电流电路,显著提升了电源的抑制能力.单比较器动态切换机制有效消除了失调电压的影响,实现了50%的功耗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3.3 V电源电压下,该振荡器的典型输出频率为8.008 MHz,当电源电压在2.5~5.5 V变化时,频率偏差为±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电容张弛振荡器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电源电压补偿 低电源电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型直流耦合制氢系统频率支撑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立民 李硕娜 +2 位作者 冯启帆 夏杨红 韦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163-6175,I0001,共14页
并网型直流耦合制氢系统(grid-connected DC-coupled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GDHPS)参与电网调节是能源转型战略下的热门趋势,其需在尽可能为电网提供频率支撑的同时确保电解槽间合理功率分配,而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研究较少。为此,... 并网型直流耦合制氢系统(grid-connected DC-coupled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GDHPS)参与电网调节是能源转型战略下的热门趋势,其需在尽可能为电网提供频率支撑的同时确保电解槽间合理功率分配,而现有文献对该问题研究较少。为此,该文针对碱液电解槽(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AWE),提出一种新型的GDHPS参与频率支撑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3点改进:一是提出自适应虚拟热敏电阻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系统定期更新AWE模型并结合其温度实时计算下垂系数;二是设计频率响应机制以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三是引入虚拟惯性响应机制提升系统动态性能。所提策略可在宽温度范围内实现AWE间完全分散控制与合理功率共享,同时为电网提供频率支撑,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及电解制氢实验平台验证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型直流耦合制氢系统 虚拟热敏电阻 频率响应机制 虚拟惯性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热敏电阻的串联型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李立民 李硕娜 +2 位作者 蒋松衡 夏杨红 韦巍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66-3277,I0076,共13页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设计方案中,制氢设备并联嵌入直流微网,并作为一种灵活性负载参与系统调控以平替部分储能的功能。但是碱液电解槽(alka...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设计方案中,制氢设备并联嵌入直流微网,并作为一种灵活性负载参与系统调控以平替部分储能的功能。但是碱液电解槽(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AWE)具有低压大电流的特点。随着直流微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传统的并联结构一方面增加了电力电子装置的电压转换比的需求,另一方面忽略了碱液电解槽的电热特性。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热敏电阻的串联型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碱液电解槽建立了一套等效电热模型以表征最大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堆串联结构的碱液电解制氢模块(series-connectedstacks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module,SAWEM)及其控制策略。串联结构能降低单个电堆输入电压,而虚拟热敏电阻控制策略能实现各电堆间精确合理的功率分配,且对直流微网有功率支撑作用。最后,通过简易的光伏制氢硬件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等级 虚拟热敏电阻 氢电耦合直流微电网 电堆串联结构的碱液电解制氢模块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开关结电容的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实时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15
作者 孙宗辉 郭希铮 +2 位作者 王诗楠 王玉乐 游小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73-3983,I0034,共12页
开关结电容在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开关暂态实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在二值电阻模型中增加结电容将导致仿真步长与计算量大幅增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开关结电容的实时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等效的状态方程,将变换器模型分... 开关结电容在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开关暂态实现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在二值电阻模型中增加结电容将导致仿真步长与计算量大幅增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开关结电容的实时仿真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等效的状态方程,将变换器模型分割为系统级模型与器件级模型从而减小模型矩阵的乘法运算量。其次,采用双时钟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方案优化时序路径。最后,在FPGA上实现250kHz开关频率的全桥型LLC谐振变换器实时仿真建模,系统级模型仿真步长为50ns,器件级模型仿真步长可低至10ns,验证所提方法在开关暂态快速仿真中的实用性。由FPGA资源利用率及实验对比结果所知,所提建模方法可以实现较低的FPGA资源消耗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结电容 高频谐振型DC-DC变换器 二值电阻模型 实时仿真 双时钟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用片式电阻器硫化失效的工艺控制
16
作者 王玉宝 勾文哲 +1 位作者 黄国平 王晓卫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4-1178,共5页
针对航空用片式电阻器在含硫环境中因硫化失效(阻值漂移/开路)导致的航电系统可靠性风险,通过研究揭示了失效的底层机制:玻璃保护层与正面电极结合缺陷使内部银电极暴露,与硫化物反应生成高阻态Ag_(2)S物质。通过失效分析和工艺溯源,明... 针对航空用片式电阻器在含硫环境中因硫化失效(阻值漂移/开路)导致的航电系统可靠性风险,通过研究揭示了失效的底层机制:玻璃保护层与正面电极结合缺陷使内部银电极暴露,与硫化物反应生成高阻态Ag_(2)S物质。通过失效分析和工艺溯源,明确生产过程中的不当机械应力损伤(如编带环节的立片/斜片)是造成保护层破裂的关键诱因。基于此,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包括电阻制造过程工艺优化、电阻抗硫化设计、封装工艺优化和含硫材料管控。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实施并结合加速硫化试验证明,该策略可有效阻断硫侵蚀通道,提升电阻器可靠性。相关研究为航电系统抗硫化失效提供了可落地的工艺控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电系统 片式电阻器 硫化失效 应力损坏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势函数的MMC大扰动稳定性分析及提升策略
17
作者 万壮壮 徐海亮 +2 位作者 葛平娟 刘春震 费壬翔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2,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复杂的动态特性对大扰动下的系统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失稳。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研究MMC在电网电压跌落和负载功率扰动下的大干扰稳定性问题。建立MMC系统的简化平均模型,运用混合势函数得到系...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复杂的动态特性对大扰动下的系统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失稳。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研究MMC在电网电压跌落和负载功率扰动下的大干扰稳定性问题。建立MMC系统的简化平均模型,运用混合势函数得到系统大干扰稳定性判据,分析电压跌落和负载功率扰动对系统大扰动稳定性的影响;为了增强系统大干扰稳定能力,提出一种并联虚拟电阻的控制策略,并分析虚拟电阻取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大干扰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大干扰稳定性 虚拟电阻 混合势函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进制量子电阻阵列研究综述
18
作者 孟静 白静芬 +2 位作者 李宗嵘 段晓萌 耿爱玲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文章综述了十进制量子电阻阵列的制造难点和在电学计量标准化中的应用及前景。通过分析量子霍尔效应的核心原理,探讨了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GaAs)与石墨烯两种材料在量子电阻阵列中的优势与差异。文章总结了实现十进制量化的关键技... 文章综述了十进制量子电阻阵列的制造难点和在电学计量标准化中的应用及前景。通过分析量子霍尔效应的核心原理,探讨了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GaAs)与石墨烯两种材料在量子电阻阵列中的优势与差异。文章总结了实现十进制量化的关键技术,包括量子霍尔条的制备、载流子密度调控、超导互连与电路误差优化等。此外,文章还强调了量子电阻阵列在国际计量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欧姆与安培重新定义中的贡献,并展望了量子电阻设备的便携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推动电学测量技术的进步,也能够为各类高精度测量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进制量子电阻阵列 量子霍尔效应 砷化镓 石墨烯 电学计量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污对光触发晶闸管换流阀电压监测板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9
作者 刘子琛 王黎明 +2 位作者 尹芳辉 徐永生 张福增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近年来,特高压直流工程发生多起因晶闸管电压监测板(thyristor voltage monitoring board,TVMB)积污引起的换流阀停运事故。文中针对TVMB故障开展深入研究,介绍了TVMB的工作原理,针对关键模块开展电路分析,探讨了TVMB的失效机理;搭建了T... 近年来,特高压直流工程发生多起因晶闸管电压监测板(thyristor voltage monitoring board,TVMB)积污引起的换流阀停运事故。文中针对TVMB故障开展深入研究,介绍了TVMB的工作原理,针对关键模块开展电路分析,探讨了TVMB的失效机理;搭建了TVMB电路模型并开展仿真工作,主要研究了元件参数变化对TVMB功能的影响;搭建了TVMB加压试验平台并对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针对TVMB失效故障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表明TVMB长年运行后积污严重,在高湿环境中污层受潮使得均压电阻实际阻值减小,导致回报脉冲信号提前产生;储能电容并联电阻值减小,导致回报脉冲信号无法产生。可恢复性测试结果表明,TVMB失效故障不会造成破坏性损伤,文中据此提出降低阀厅相对湿度、定期开展TVMB清洗工作等防治对策并已在宝安换流站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电压监测板 表面污秽 相对湿度 均压电阻 储能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integrated resistors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守国 陈清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39-743,共5页
In order to utilize integrated passive technology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for integrated resistors by lamin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Integrated resistors fabricated from Ohmeg... In order to utilize integrated passive technology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s),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for integrated resistors by lamin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Integrated resistors fabricated from Ohmega technologies in the experiment were 1 408 pieces per panel with four different patterns A, B, C and D and four resistance values of 25, 50, 75 and 100 fL Six panel per batch and four batches were performed totally. The testing was done for 960 pieces of integrated resistors randomly selected with the same size. The value distribution ranges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show that the scatter degree of the resistance decreases with the resistor size increasing and/or with the resistance increasing. Patterns D with resistance of 75 and 100% for four patterns have the resistance value variances less than 10%. Patterns C and D with resistance of 100 Ω have the manufacturing tolerance less than 10%. The process capabilities are from about 0.6 to 1.6 for the designed testing patterns, which shows that the integrated resistors fabricated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multilayer PCB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resistors lamination metho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grated passive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