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SHP2和FGFR2调控RAS/ERK及PI3K/AKT通路治疗FGFR2融合胃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玥 汪越 +3 位作者 魏禹焘 禹立霞 刘宝瑞 魏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究共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和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region 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在FGFR2融合胃癌中的应用前景与... 目的:探究共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和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region 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在FGFR2融合胃癌中的应用前景与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TACC2-FGFR2融合基因与对照慢病毒载体的人胃癌细胞系MKN45ACC2T-FGFR2、MKN45NC、NUGC4TACC2-FGFR2、NUGC4NC,分别用FGFR2抑制剂AZD4547、SHP2抑制剂SHP099或联药进行处理,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于MKN45TACC2-FGFR2、MKN45NC1 h或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GFR2、SHP2以及下游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变化。结果:在MKN45TACC2-FGFR2与NUGC4TACC2-FGFR2中联用AZD4547与SHP099可以比单药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药物处理1 h后,相较于AZD4547单药,联药在MKN45TACC2-FGFR2中进一步抑制了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药物处理48 h与1 h相比,AZD4547单药组中磷酸化FGFR与磷酸化SHP2出现了反馈性激活,且始终不能抑制RAS/ERK通路,但联药组可以持续地抑制上游的FGFR2、SHP2信号以及下游的RAS/ERK、PI3K/AKT通路。结论:共抑制FGFR2和SHP2可以通过下调RAS/ERK及PI3K/AKT通路有效抑制FGFR2融合胃癌,为FG-FR2融合突变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融合基因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栓塞对大鼠Walker-256肝肿瘤移植模型微血管密度、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乔连铭 冯敢生 +2 位作者 李欣 郑传胜 梁惠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4,70,共4页
目的 :用大鼠 Walker- 2 5 6肝肿瘤移植模型研究化学栓塞对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 0只大鼠肝肿瘤模型在种植后第 1 4天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 目的 :用大鼠 Walker- 2 5 6肝肿瘤移植模型研究化学栓塞对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 0只大鼠肝肿瘤模型在种植后第 1 4天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 0 .5 m L (A组 )、超液态碘油 0 .5 m L加 5 - Fu 2 0 m g· kg- 1 (B组 )和生理盐水 0 .5 m L (对照组 )。于术后第 7天取肝脏标本 ,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 MVD、VEGF和 b FGF的表达 ,同时分析 VEGF表达强度与 MVD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 MVD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A组和 B组瘤内 VEGF阳性率和平均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0 .0 1 ) ,而 A组与 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VEGF表达强度与 MVD呈显著正相关 (r=0 .4 5 1 ,P<0 .0 1 )。 b FGF阳性率和平均染色强度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化疗药物栓塞后残存瘤组织具有丰富的血供 ,提高了残存肿瘤组织 VEGF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药物疗法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内皮生长因子/分析 内皮 血管 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2/分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肥胖或超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楠 姜天 +2 位作者 孙莉 代芳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肥胖或超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水平,并探讨其与体质指数(BMI)、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肥胖或超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水平,并探讨其与体质指数(BMI)、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13例,根据BMI分为T2DM肥胖超重组(BMI≥24.0 kg/m^2,127例)和T2DM非肥胖超重组(BMI<24.0 kg/m^2,86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114例)。记录受试者血压、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及FGF21水平。结果各组舒张压、体质量、BMI、TG、HDL-C、LDL-C、Hb A1c、FBG、FINS、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非肥胖超重组FGF2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DM肥胖超重组FGF2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DM非肥胖超重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M肥胖超重组FGF21水平与BMI、FINS、HOMA-IR呈正相关(rs=0.312、0.311、0.24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b=3.654,95%CI(1.543,5.764)]、FINS[b=1.310,95%CI(0.537,2.082)]是T2DM肥胖超重组FGF21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肥胖或超重患者血清FGF21水平升高,且与BMI、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FGF21可能用于预测糖尿病、肥胖的发生,并成为治疗糖尿病、肥胖的新一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肥胖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体脂肪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牛轶雯 谢挺 +2 位作者 葛奎 戎柳 陆树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FGF2应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对照组)、糖尿病烫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烫伤FGF2干预组(FGF2组)(n=6)。糖尿病...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FGF2应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对照组)、糖尿病烫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烫伤FGF2干预组(FGF2组)(n=6)。糖尿病组和FGF2组大鼠先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再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FGF2组大鼠建模后给予创面局部皮内注射FGF2。烫伤后3、7、14 d记录创面未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组织学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创面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荧光双标记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创面组织FGF2表达。结果烫伤后14 d,FGF2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为(53.14±11.44)%vs(25.40±3.00)%(P<0.01),FGF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组比较,FGF2组创面坏死胶原和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创面组织释放FGF2减少,为(74.500±13.115)ng/mLvs(100.078±17.863)ng/mL(P<0.05)。糖尿病组创面组织中FGF2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共表达。结论糖尿病创面难愈与局部FGF2的数量和功能缺陷有关。创面局部应用外源性生长因子FGF2,可满足糖尿病创面修复细胞对功能性生长因子的需求,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糖基化 糖尿病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及雌激素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石文静 陈超 +2 位作者 周国民 胡宝洋 肖虹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 测定新生小鼠视网膜正常发育及视网膜病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改变,了解它们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7日龄(P7)C57BL/6J新生小鼠47... 目的 测定新生小鼠视网膜正常发育及视网膜病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改变,了解它们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7日龄(P7)C57BL/6J新生小鼠474只,雌雄各半,分为吸氧组和对照组两大组,再按性别分成4小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VEGF、FGF-2和ER的mRNA水平,用免疫组化测定它们的蛋白水平.具体分组及取材时间为:组1(n=126),吸氧组,雌性;组2(n=126),吸氧组,雄性,两组均自吸氧后每天分离视网膜至P21(P8~P21)行RT-PCR,每天摘眼石蜡包埋后行免疫组化;组3(n=111),对照组,雌性;组4(n=111),对照组,雄性,均自P7起每天分离视网膜至P17(P7~P17)行RT-PCR,自P7起每天摘眼至P21(P7~P21)行免疫组化.结果 (1)VEGF mRNA在正常小鼠自P7起上升,P9达高峰,P11起下降并始终维持低水平;在吸氧组自P8起显著下降,且在整个吸氧阶段持续降低,至出氧箱后缓慢上升,自P15起显著上升,并和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受氧浓度的调节非常明显.FGF-2 mRNA在正常小鼠始终维持相对稳定的低水平;在吸氧组,吸氧期间无明显变化,出氧箱后3 d开始上升.ER mRNA在正常小鼠自P7起上升,P9达高峰,P11起下降并始终维持低水平;在吸氧组,吸氧期间变化与对照组相似,出氧箱后5 d开始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直至P21.这3个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变化均晚于其基因水平变化,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性别和吸氧都不能单独影响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日龄可独立地影响它们的表达;吸氧和日龄两因素结合起来可显著影响它们的表达(P<0.000 1).结论 引起ROP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早产,吸氧是其重要的外因;VEGF、FGF-2和ER参与血管的形成,在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和RO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VEGF直接受氧浓度调节,在众多细胞因子中可能起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异位和原位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磊 章燕 +2 位作者 游素兰 谭鸾君 黄远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BMSCs与多孔磷酸钙(CPC)分别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中复合培养,制成复合材料,一部分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另一部分植入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经过荧光标记观察原位成骨情况。结果含有BMP-2+bFGF的培养液促进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最强。异位成骨情况:BMP-2+bFGF组的成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其新骨形成百分比为48.79%±11.31%,高于单一BMP-2组(30.71%±10.85%)和bFGF组(27.33%±9.67%)以及对照组(10.65%±6.05%)。原位成骨术后12周,BMP-2+bFGF组的矿化沉积率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促进成骨方面,BMP-2和bFGF共同作用优于单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和VEGF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佗婷婷 冯正直 +3 位作者 蒋娟 涂静 刘可愚 杜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F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变化,分析其在抑郁症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方法 20只体质量180~220 g...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2,F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变化,分析其在抑郁症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方法 20只体质量180~220 g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抑郁组),每组10只。利用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e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造抑郁症模型。21 d后,采用敞箱实验(open-field behavior)、糖水消耗实验、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量等检测指标评定大鼠行为学改变并检测模型是否成功建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GF-2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抑郁组SD大鼠前额叶皮质层FGF-2(1.23±0.06)、VEGF蛋白表达(1.15±0.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t-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SD大鼠前额叶皮质层FGF-2的2-△△Ct值为0.47、VEGF的2-△△Ct值为0.51,提示二者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结论 FGF-2与VEGF基因在前额叶中的表达下调可能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 FGF-2 VEGF 前额叶皮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建夫 徐萌 +3 位作者 陈文慧 赵凤芝 王奕鸣 庄承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8-1722,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组织放疗前COX-2和bFGF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97例鼻咽癌组...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组织放疗前COX-2和bFGF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97例鼻咽癌组织COX-2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69/97)和64.9%(63/97);COX-2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T分期和N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bFGF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N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COX-2在放疗敏感组和放疗不敏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和92.6%,bFGF在放疗敏感组和放疗不敏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85.2%,在鼻咽癌组织中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COX-2的表达与bFGF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0.486,P<0.05);根据COX-2和bFGF表达情况,把患者分为4组:COX-2(-)and bFGF(-),COX-2(-)and bFGF(+),COX-2(+)and bFGF(-),and COX-2(+)and bFGF(+)。联合COX-2表达和bFGF表达分析后,发现不同亚组与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明显相关(P<0.05)。结论 COX-2和bF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两者与肿瘤的放疗敏感性明显相关,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环氧合酶-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和bFGF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建明 初同伟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期的病理性表达。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期的病理性表达。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与对照组(骨盆骨折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BMP-2、bFGF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比较二者的表达差异。结果在AS活动期患者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BMP-2和bFGF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骶髂关节滑膜组织中BMP-2和bFGF为阴性表达,图像灰度值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P-2和bFGF均为AS病理性成骨过程中重要的成骨因子,它们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成骨硬化过程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2功能获得性突变对长骨发育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鹏 张波 +1 位作者 张莉 张连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Fgfr2+/S252W突变型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长骨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FGFR2功能持续增强对软骨内成骨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基因敲入技术建立的模拟人Apert综合征的Fgfr2+/S252W小鼠模型,经繁殖、鉴定后分为Fgfr2+/S252W功能... 目的对比观察Fgfr2+/S252W突变型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长骨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FGFR2功能持续增强对软骨内成骨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基因敲入技术建立的模拟人Apert综合征的Fgfr2+/S252W小鼠模型,经繁殖、鉴定后分为Fgfr2+/S252W功能获得突变型和同窝野生型。于出生后7、10、14、28d分别处死突变型和野生型小鼠各3只,对长骨进行长度测量、X线检查及Micro CT检查,另取部分长骨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Fgfr2+/S252W突变小鼠呈典型Apert综合征圆颅和短颅畸形,体形发育缓慢,体长、四肢长度明显小于同窝野生小鼠,且长骨发育障碍,第二骨化中心延迟出现,骨密度及骨小梁数量低于同窝野生型小鼠。组织学观察可见突变小鼠胫骨近端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区和肥大区厚度缩短,细胞排列不及野生型整齐,肥大软骨细胞体积小,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软骨相关增殖、分化基因表达均减弱。结论 FGFR2功能持续增强可导致小鼠长骨发育障碍。FGFR2可能具有调控成骨细胞系及软骨细胞系发育的功能,在骨骼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尖头并指(趾)畸形 软骨发生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和受体2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娟 郭敏 王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及受体2(FGFR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探讨其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胚龄E12、14、16、18d的胎鼠和生后N1、7、14、21、40d的仔鼠肾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肾组织中FGFR1和FGFR2的...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及受体2(FGFR2)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探讨其与肾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胚龄E12、14、16、18d的胎鼠和生后N1、7、14、21、40d的仔鼠肾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肾组织中FGFR1和FGFR2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应用图像分析技术、体视学方法及免疫印迹技术对肾组织中FGFR1和FGFR2的表达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胚龄E12d时FGFR1和FGFR2即开始表达。FGFR1在发育各期的肾小体(即逗号小体、S小体、毛细血管襻期肾小体、未成熟期肾小体及成熟期肾小体)、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均有表达,而在近端小管未见表达。FGFR2主要在远端小管表达,在各期发育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集合管未见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肾脏的发育,FGFR1、FGFR2表达逐渐增高。体视学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FGFR1和FGFR2的含量都随着肾脏的发育逐渐增加。结论 FGFR1和FGFR2对小鼠肾发育所起的作用不同,FGFR1与肾小体、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发育相关,而FGFR2主要与远端小管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闪子 1型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发育生物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皮肤发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伊海英 孙晓艳 +3 位作者 付小兵 任明姬 张广田 刘惠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结果胚胎发育期FGFR2在表皮细胞表达较弱,甚至呈阴性表达。表皮分层期时,表皮层开始增厚,并可见毛囊的初级原基;FGFR2在表皮层和毛囊初级原基内呈弱阳性表达。毛囊形成期时,毛囊的结构初步形成,体积细小,形态幼稚;FGFR2主要在毛母质细胞内表达,并且随着胎龄增加,表达范围逐渐扩大,表达量逐渐增多。毛囊发育成熟期后,毛囊的结构发育相对成熟,FGFR2则在表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皮脂腺的导管部均有表达,尤其在毛母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结论FGFR2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与毛囊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FGFR2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定向分化形成终末组织功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FGFR2 免疫组织化学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对FGFR2 Ser252Trp点突变小鼠头颅形状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晓兰 陈志 +3 位作者 尹良军 何启芬 段亚琪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5-658,共4页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模型和野生型小鼠头颅表型,并与Apert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头颅颜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所建立的Apert小鼠模型能否真实地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头颅表型。方法采用蚂蚁啃...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模型和野生型小鼠头颅表型,并与Apert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头颅颜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所建立的Apert小鼠模型能否真实地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头颅表型。方法采用蚂蚁啃食的方法制备Ser252Trp突变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头颅标本,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检测头颅27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值,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euclidean distance matrix analysis,EDMA)对突变小鼠和对照小鼠头颅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Ser252Trp突变小鼠头颅形状与同窝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突变小鼠头颅长度缩短,且头颅前端缩短比后部缩短更严重,头颅面部鼻骨长度、前颌骨、上颌骨及颧骨长度明显缩短(P<0.01),眼间距和额骨宽度变宽,颅腔长度有所缩短,宽度增加,颅顶升高(P<0.01),这与Apert患者颅面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眼间距增宽,面中部发育不良,鼻骨缩短,上颌骨发育低下,突眼,颅腔变宽呈圆鼓状。结论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从表型上真实地反映Apert患者的头颅颜面特征,可以作为人类Apert综合征的较好模型用于有关疾病致病机制、手术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小鼠模型 APERT综合征 头颅形态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美 单可人 +8 位作者 何燕 张婷 齐晓岚 赵艳 吴昌学 王婵娟 王晓亮 官志忠 任锡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FGFR2)第二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女性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及其与女性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106例女性...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FGFR2)第二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女性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及其与女性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1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116例正常女性(对照组)对照进行检测,分析两组贵州地区人群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420946和rs2981579的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乳腺癌组FGF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420946的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15.09%、48.11%、36.79%,对照组为18.10%、43.97%、37.93%;乳腺癌组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15%和40.09%,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85%和59.91%;两组人群分别进行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2基因rs2981579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在乳腺癌组分别为30.19%、45.28%、24.53%,对照组为27.59%、48.28%、24.14%;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83%和51.72%,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17%和48.28%;两组人群分别进行比较,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420946及rs2981579在乳腺癌及对照人群中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1和Nrf2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淼 李风雷 孙俊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28-2232,共5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炎症应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模型,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LM组及FGF-21(1、2及5 mg/kg)+BL...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炎症应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模型,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LM组及FGF-21(1、2及5 mg/kg)+BLM组。Western blot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水平。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簇(ROS)的生成。ELISA用于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FGF-21处理显著降低BLM诱导的肺组织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减少ROS及MDA的含量,并增加抗氧化酶系统SOD和GPx的活性(P <0. 05)。同时,FGF-21下调BLM诱导的collagen I和fibronectin,并减少TGF-β1及HYP的含量。Nrf2沉默能够逆转FGF-21的抗纤维化作用。结论:FGF-21通过激活Nrf2信号抑制炎症应答进程,减轻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缓解BLM诱导的肺纤维化。这可能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炎症应答 氧化应激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洪猛 张斌 +5 位作者 姚慧 李晓莉 宋艳群 王鑫 刘晓霞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单链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Tm-shif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SNP(C/T),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标记样本DNA,通过在... 目的:探讨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单链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Tm-shif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SNP(C/T),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标记样本DNA,通过在特异引物5′端加上不同长度的尾,使不同基因型溶解曲线的峰值出现差异。确定判断标准:Tm≤84.6℃的是纯合子CC,≥87.5℃的是纯合子TT,处于中间的是杂合子TC。利用此方法对956例乳腺癌患者和471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FGFR2基因rs2981582位点SNP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C、CT、TF各基因型表达的例数及基因频率分别为234例(49.68%)、181例(38.43%)、56例(11.89%)。乳腺癌组总体各基因型例数及基因频率分别为426例(44.56%)、400例(41.84%)、130例(13.60%),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83)。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ER(+)组各基因型例数及基因频率分别为189例(41.27%)、202例(46.12%)、67例(14.6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ER(-)组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别为237例(47.59%)、198例(39.75%)、63例(12.6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2)。结论:FGFR2基因第二内含子SNP rs2981582与ER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关系,同时验证了用本方法检测大批量人群标本的SNP操作简便,检测耗时短,结果特异且费用较为低廉,适合于进行大规模样品的SNP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单核苷酸多态性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Ⅱ型胶原复合rhBMP-2/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的缺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束志勇 查振刚 +4 位作者 汪炬 黄春华 刘宁 吴昊 王双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经Ⅱ型胶原涂层改性后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材料(PLGA-Ⅱ型胶原)用作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载体来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之间... 目的:探讨经Ⅱ型胶原涂层改性后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材料(PLGA-Ⅱ型胶原)用作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载体来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之间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E 5组,每组9只,用在兔右侧膝关节内侧髁钻孔的方式建立软骨缺损模型,A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bFGF复合物,B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rhBMP-2复合物,C组植入PLGA-Ⅱ型胶原/bFGF复合物,D组植入单纯PLGA-Ⅱ型胶原支架材料,E组未植入任何材料。将A、B、C组统称为实验组,D、E组统称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复合材料对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A组的效果最佳,对照组的软骨缺损的修复不明显,实验组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带生长因子的复合体材料对兔软骨缺损的修复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LGA-Ⅱ型胶原复合物可用作生长因子rhBMP-2和bFGF的载体材料。生长因子rhBMP-2、bFGF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剂量比为0.5 mg∶50 ng时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乙交酯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和osteopo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婷 周建华 +6 位作者 邓征浩 傅春燕 蒋海鹰 高振芹 王金胜 任宏政 王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NSCLC组织及15例正常...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NSCLC组织及15例正常肺组织中FGF-2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GF-2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NSCLC组织中FGF-2和OPN的阳性率分别为65.8%(50/76)和60.5%(46/76),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3.3%(2/15)和0(0/15)(P<0.01),FGF-2和OPN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0.01),与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均P>0.05)。两者表达在NSCLC中呈正相关(r=0.552,P<0.01)。FGF-2可以明显上调A549细胞中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FGF-2和OPN的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FGF-2的促癌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OP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2 骨桥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佐周 胡晶 +1 位作者 牟玲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3-67,共5页
比较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进一步的研究BM-MSCs诱导成肝细胞所需的最佳诱导因子以及其用量。体外获取、培养大鼠BM-MSCs,将第3代BM-MSCs采用不同剂量的... 比较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进一步的研究BM-MSCs诱导成肝细胞所需的最佳诱导因子以及其用量。体外获取、培养大鼠BM-MSCs,将第3代BM-MSCs采用不同剂量的FGF-2和HGF诱导。诱导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Shiff染色法检测糖原的分泌;ELISA法检测AFP的分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白蛋白和CK19的分泌。诱导后BM-MSCs由梭形向多角形、卵圆形方向变化,AFP第3天就有分泌,第12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白蛋白、CK19和糖原第12天即有阳性表达,以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阳性率逐渐升高。第2组和第4组比其他组分泌的白蛋白、CK19和糖原均多。FGF-2比HGF具有更强的诱导B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2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德玉 孙芳玲 +8 位作者 魏仁平 刘婷婷 程华 艾厚喜 田欣 祝自新 郑文荣 王宇峰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1-1244,共4页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30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和莫...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30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和莫诺苷大剂量组(270 mg/kg)。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30 min再灌注模型。再灌注7 d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梗死侧皮层VEGF和FGF-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7 d后,各组梗死侧大脑皮层VEGF、FGF-2的表达均有增加(P<0.05);莫诺苷小、中、大剂量组VEGF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莫诺苷大剂量组FGF-2的表达进一步显著增加(P<0.001)。结论莫诺苷可以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和FGF-2的表达,可能有助于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莫诺苷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