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FR1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1
作者 曹璐阳 左浩健 +3 位作者 陈函 彭小梅 师鑫鹏 罗晓勇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9-385,共7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体外长期低剂量法建立OXA耐药株HCT8/OXA。CCK-8评估OX...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体外长期低剂量法建立OXA耐药株HCT8/OXA。CCK-8评估OXA处理后的HCT8和HCT8/OXA的活力;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株和耐药株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寻找差异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GFR1在HCT8和HCT8/OXA中的表达;CCK8检测CRC细胞OXA化疗耐药的影响;克隆形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CT8相比,HCT8/OXA中FGFR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过表达FGFR1可增加HCT8对OXA的耐药性(P<0.01)和增殖能力(NC+OXA:236.67±6.24;FGFR1+OXA:568.33±6.24),降低OXA暴露下HCT8细胞的凋亡率(NC+OXA:27.83±0.85;FGFR1+OXA:17.47±1.25);敲低FGFR1可降低HCT8/OXA细胞对OXA的耐药性(P<0.01)和增殖能力(Si-NC+OXA:411±8.29;Si-FGFR1+OXA:233.33±20.55),提高凋亡率(Si-NC+OXA:2.85±0.17;Si-FGFR1+OXA:14.42±0.77)。FGFR1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CRC细胞耐药性,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给予激活剂后能够阻断FGFR1对PI3K/AKT通路的抑制和耐药性的提高。结论:FGFR1能够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CRC细胞对OXA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PI3K/AKT 信号通路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DC1、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关系
2
作者 李林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0-65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PDR)组47例。另外选取50例本院收治的无DR眼底相关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NDR组,以及同期到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SDC1、FGFR3对DR患者PDR分期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探讨DR患者病变分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PDR组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NDR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SDC1、FGFR3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95%CI)分别为0.741(0.696~0.791)、0.839(0.794~0.88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17(0.872~0.965),血清SDC1、FGFR3两者联合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均为P<0.05)。PDR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NPDR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0.363,95%CI:1.357~4.115)、高脂血症史(OR=0.807,95%CI:1.427~5.519)、血清SDC1≥51.14μg·L^(-1)(OR=0.582,95%CI:1.818~7.058)、血清FGFR3≥4.27μg·L^(-1)(OR=4.870,95%CI:0.606~9.100)是DR患者病变分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血清SDC1、FGFR3水平变化与DR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DR进展的新型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疾病分期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nvestigation on bFGF Expression and FGFR1 Gene Mutation in the Tumors of Salivary Gland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 Dong-liang 1,SUN Hong-chen 1,WANG Li-ying 2,ZHANG Yun-song 3.1:School of Dentist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41 2:School of Basic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 3:461 st Hospital of PLA,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bFGF表达及FGFR1基因突变与涎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 -PCR -SSCP法 ,对 14例多形性腺瘤、9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 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FGF表达及相应组织内FGFR1胞内段结构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 目的 :探讨bFGF表达及FGFR1基因突变与涎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 -PCR -SSCP法 ,对 14例多形性腺瘤、9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 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FGF表达及相应组织内FGFR1胞内段结构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bFGF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 ;FGFR1在 14例多形性腺瘤中 4例检出基因突变 ,9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 2例检出突变 ,且发现突变基因位于FGFR1胞内段的近膜区及部分激酶I区。结论 :FGFR1细胞内段激酶活性区的突变可能造成bFGF /FGFR1信号传递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腺样囊性癌 涎腺肿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Ⅰ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小鼠的制备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福兵 赵玲 +6 位作者 鲁秀敏 余瑛 何启芬 陈锚锚 段亚琪 戚华兵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的特定细胞阶段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从美国NIH引进SPF级fgfr1条件性基因敲除(fgfr1flox/flox)小鼠,进行饲养、繁殖和PCR鉴定;fgfr1flox/flox小鼠与在成熟成骨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OC-Cre小鼠交配... 目的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的特定细胞阶段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从美国NIH引进SPF级fgfr1条件性基因敲除(fgfr1flox/flox)小鼠,进行饲养、繁殖和PCR鉴定;fgfr1flox/flox小鼠与在成熟成骨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OC-Cre小鼠交配,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一个基因拷贝的杂合子小鼠;杂合子小鼠之间交配,或者杂合子小鼠与fgfr1flox/flox小鼠交配,可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基因的小鼠fgfr1△/△/OC-CreTG/+。结果成功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结论成功引进fgfr1flox/flox小鼠,应用合理的基因条件性敲除繁殖策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基因敲除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R1 条件性基因敲除 小鼠 骨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rhEGF、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维琨 张虹 +2 位作者 李贵刚 王毓琴 李鹏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1-503,511,518,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T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中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ET 1、rhEGF、bFGF ,采用MTT方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ET 1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 ,且呈剂量相关性。 10 pmol/L时起作用 ,2 0 0 pmol/L时发挥最大作用。 10ng/mlrhEGF、 2ng/mlbFGF也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联合应用ET 1+rhEGF、ET 1+bFGF、ET 1+rhEGF +bFGF ,细胞吸光度 (A)值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A值之和。ET 1、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PCNA表达 ,联合应用时PCNA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相应药物时表达强度之和。结论 ET 1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 ,它和rhEGF、bFGF单独使用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 ,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RHEGF Bfgf 角膜 内皮细胞 RHEGF 内皮素-1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中不同表型细胞FGFR1基因表达程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点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磊 黄诚 +2 位作者 李力 梁乃新 李单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5-37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片面性。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 背景与目的目前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片面性。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为肿瘤复发转移的检测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6月30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及CTC检测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数据分析可得,外周血CTC细胞阳性率与吸烟史相关(P=0.016),病理类型与CTC阳性率及FGFR1表达情况之间无明显关联(P=0.202,P=0.806),不同类型CTC细胞FGFR1表达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94)。结论 CTC阳性率与NSCLC患者吸烟史相关,不同病理类型NSCLC中CTC分类及FGFR1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同类型CTC之间FGFR1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我们期待着更大样本量及纳入随访数据后可得出与CTC及FGFR1基因表达相关的更多具有临床应用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吸烟史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3/FGFR1嵌合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少兴 郑少萍 +3 位作者 郭峻莉 王才春 黄风迎 郑少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8-440,445,共4页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及其亚型和脾脏中分泌抗FGFR1抗体的特异B淋巴细胞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发现,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而小鼠FGFR1自身蛋白对照组、Ag43蛋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抗自身FGFR1抗体。ELISPOT检测发现,与各对照组相比,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均P<0.01)。ELISA检测发现主要抗体亚型IgG1和IgG2b明显升高。结论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质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抗小鼠FGFR1的自身抗体,可以考虑应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 Ag43基因 疫苗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和Ets-1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周金年 孙渝 +1 位作者 成元华 肖子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7-159,F010,共4页
目的 :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E2 6转录因子 (E2 6transformation specific 1,Ets 1)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为评估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 目的 :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E2 6转录因子 (E2 6transformation specific 1,Ets 1)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为评估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 (streptomycinavidin biotin peroxidasecomplex,SP)检测 32例卵巢癌组织中bFGF和Ets 1的表达 ,观察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bFGF和Ets 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0 1) ;bFGF和Ets 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FGF和Ets 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 (P <0 .0 0 5和P <0 .0 1) ;癌组织中bFGF和Ets 1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关系数rs0 .396 (P <0 .0 5 )。结论 :bFGF和Ets 1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检测bFGF和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巢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E26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3/FGFR-1嵌合蛋白疫苗抗小鼠纤维肉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峻莉 郑少江 +1 位作者 郑少萍 罗志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利用Antigen43(Ag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了解其是否具有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BALB/c雌性小鼠接种Meth A细胞后第7天,随机分为Ag43/FGFR-1蛋白免疫组(AF... 目的:利用Antigen43(Ag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了解其是否具有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BALB/c雌性小鼠接种Meth A细胞后第7天,随机分为Ag43/FGFR-1蛋白免疫组(AF组)、Ag43蛋白免疫组(Ag43组)、FGFR-1蛋白免疫组(FGFR-1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4组,每组10只,观察免疫治疗后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曲线,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免疫印迹(W 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自身FGFR-1的抗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Ag43/FGFR-1组与FGFR-1蛋白、Ag43蛋白、生理盐水对照组肿瘤组织MVD计数分别为11.9±2.3、59.6±3.8、60.6±1.2和61.9±3.4(P<0.01);与对照组相比,Ag43/FGFR-1组肿瘤体积明显变小(P<0.01),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发现含有抗自身FGFR-1的抗体且发现小鼠脾脏中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Ag43/FGFR-1蛋白质疫苗能够诱导荷瘤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I型受体 Ag43基因 蛋白质疫苗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FGFR1基因表达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南 徐杰 +2 位作者 李函 钱丽娟 李忠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8-423,共6页
目的:研究敲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的表达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活力、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经转染FGFR1小干扰RNA(si-FGFR1)下调FGFR1表达,研究FGFR1对HemE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研究敲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的表达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活力、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经转染FGFR1小干扰RNA(si-FGFR1)下调FGFR1表达,研究FGFR1对HemE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转染si-FGFR1进入HemECs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活力(P<0.05),促进其凋亡(P<0.05),降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下调细胞中FGFR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PI3K和p-AKT的蛋白水平(P<0.05),但对AKT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敲减HemECs细胞内FGFR1的表达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ef-1的表达及bFGF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颖立 牛膺筠 +1 位作者 赵颖 刘夫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组织中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Ref-1)表达的变化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即刻玻璃...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组织中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Ref-1)表达的变化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即刻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2μg,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段Ref-1蛋白在视网膜组织表达的变化,分析Ref-1蛋白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Ref-1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明显减少。bFGF治疗组Ref-1蛋白表达规律与缺血组相同,但其阳性表达率较同一时段缺血再灌注组有所增加。结论大鼠玻璃腔注射bFGF,可以上调Ref-1的表达,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ef-1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FGFRL1抑制HCT116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丽娜 董瑶 +4 位作者 陈思敏 王朝莉 冯莉 谢勇恩 唐学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GFRL1)过表达对HCT116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FGFRL1的重组质粒pcDNA3.1-FGFRL1,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后,通过持续的G418筛选获取稳定表达细胞系,实时定量...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GFRL1)过表达对HCT116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FGFRL1的重组质粒pcDNA3.1-FGFRL1,转染结肠癌HCT116细胞后,通过持续的G418筛选获取稳定表达细胞系,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CT116细胞FGFRL1的表达。随后将细胞分成空白组(未经处理的HCT116细胞)、阴性对照组(稳定转染空载体的HCT116细胞)及实验组(稳定转染pcDNA3.1-FGFRL1的HCT116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TM)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FGFRL1过表达组FGFRL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过表达FGFRL1后,HCT116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过表达FGFRL1抑制HCT116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样蛋白1(fgfRL1) 结肠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莉利 郑少江 +3 位作者 陈明净 牟联军 张弦 罗志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05-907,912,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GFR1在4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同时采用CD34和D2-40双标免疫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GFR1在4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同时采用CD34和D2-40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标记血管和淋巴管,检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RGRR1表达阳性率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其染色强度也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相关(P<0.05),而与微淋巴管密度无关(P>0.05)。结论:初步推测FGFR1的过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有关,FGFR1的过表达能促进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小叶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Ⅰ型受体(fgf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中FGFR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峻莉 罗志飞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RCCC组织中FGFR1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交...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RCCC组织中FGFR1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0例RCCC组织中FGFR1mR-NA的表达。结果:在RCCC中FGFR1蛋白及FGFR1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9%(31/45)、80.0%(16/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1)。FGFR1蛋白表达与FGFR1mRNA的表达呈一致性(P<0.05)。FGFR1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FG-FR1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峻莉 翁志宏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45-1247,1252,共4页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并检测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FGFR1的全段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正确后,...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GFR1,并检测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FGFR1的全段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HO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GFR1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CHO细胞后可表达FGFR1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cDNA3.1(+)-FGFR1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FGFR1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fgfR1) 真核表达质粒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失活对FGF21调节糖脂代谢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朝明 郑巨佳 +3 位作者 潘莹莹 叶艳娜 潘薛波 林灼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12-2221,共10页
目的:探索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失活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机体血糖平稳及改善异常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8~10周龄雄性db/db小鼠,给予Erk1/2激酶抑制剂U0126(抑制Erk1/2磷酸化,使之失活)处理1周后,再分别给予重组... 目的:探索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失活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机体血糖平稳及改善异常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8~10周龄雄性db/db小鼠,给予Erk1/2激酶抑制剂U0126(抑制Erk1/2磷酸化,使之失活)处理1周后,再分别给予重组人FGF21蛋白和腺病毒携带的FGF21(Ad-FGF21)处理,观察120 min内及4周后小鼠血糖、血脂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变化;同时,从体外细胞培养方面探索其分子机制。结果:给予db/db小鼠重组人FGF21蛋白处理120 min能显著下调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但这与U0126处理与否无关。给予Ad-FGF21处理4周能显著改善db/db小鼠异常血糖水平及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能力,降低机体脂肪含量,并改善异常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然而,这些变化仍与U0126处理与否无关。此外,在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方面,Ad-FGF21处理能显著上调皮下脂肪组织Erk1/2磷酸化活性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机体脂联素(adiponectin)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但与U0126处理与否无关。在体外实验方面,FGF21处理能显著激活Erk1/2磷酸化,并上调PPARγ和adiponectin的表达水平;然而,给予U0126处理并不能抑制PPARγ和adiponectin的表达。结论:FGF21具有调节机体血糖平稳及改善异常血脂的生物学功能,但Erk1/2失活可能不影响FGF21调节血糖血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胰岛素增敏效应 糖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 MAP激酶对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朝明 郑巨佳 +3 位作者 李芩耀 潘薛波 吴帆 林灼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54-1661,共8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一种MAP激酶)失活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WT)小鼠,经高脂饲料(HFD)喂养4周后,然后分别给予U0126(MEK抑制剂,使Erk1/2失活)和...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一种MAP激酶)失活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WT)小鼠,经高脂饲料(HFD)喂养4周后,然后分别给予U0126(MEK抑制剂,使Erk1/2失活)和腺相关病毒携带的FGF21(AAV-FGF21)处理4周观察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变化状况。此外,体外原代培养肝细胞用于探索其具体分子作用机制。结果: AAV-FGF21处理4周能显著抑制WT小鼠体重增加,降低血清异常血脂水平,并减少肝脏脂质沉积。然而,这些保护性效应在给予药物U0126抑制Erk1/2活性后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在分子信号机制方面,AAV-FGF21处理能显著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调控基因 Srebp-2 的表达,增加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转运等代谢调控基因( Acacb、 ABCG5 、Cyp7a1 等)的表达,减少肝脏组织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MCP-1的mRNA表达水平;然而,经U0126处理后这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在体外实验方面, FGF21处理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胆固醇调控蛋白Sreb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然而,给予U0126共处理后,这种效应被完全抑制。结论: FGF21具有改善机体肝脏脂质代谢的生物功能;Erk1/2部分介导了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惠芬 陈志 +3 位作者 罗卫星 刘若余 张依裕 李敬瑞 《贵州畜牧兽医》 2011年第4期8-11,共4页
选择与羊同源性较高的牛FGFR1基因组序列(NM_001110207)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采用DNA池PCR直接测序法快速检测黔北麻羊FGFR1基因的多态性,并以内蒙古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比较,结果表明:在引PCR产物中只有黔北麻羊检测到多态,分别处于外显... 选择与羊同源性较高的牛FGFR1基因组序列(NM_001110207)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采用DNA池PCR直接测序法快速检测黔北麻羊FGFR1基因的多态性,并以内蒙古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比较,结果表明:在引PCR产物中只有黔北麻羊检测到多态,分别处于外显子5和内含子5的T133C和C211T的碱基突变,而其他2个品种没有检测到多态1,33位的优势等位基因为C,频率为0.8242,11位的优势等位基因为T,频率为0.806;在引物FGF-1和FGF-3在3个品种中均未发现变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fgfR1基因 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含林 林辉 郭航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高糖培养下的CFs用不同时间的TGF-β1干预,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蛋白和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TGF-β1对CFs活化及ERS相关通路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CFs和心肌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的表达情况。通过沉默Herpud1的表达及用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Herpud1后CFs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Herpud1在TGF-β1诱导的CFs活化中的作用。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TUDCA处理下CFs的活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中Herpud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6(ATF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Herpud1在TUDCA抑制CFs活化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Herpud1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成功构建CFs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TGF-β1能够诱导CFs活化及ER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Herpud1在CFs中的表达高于心肌细胞;敲除Herpud1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CFs活化;TUDCA能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CFs中GRP78、ATF6、α-SMA、Vimentin和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此外,过表达Herpud1还可逆转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活化的抑制。结论下调Herpud1基因的表达是TUDCA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Herpud1 牛磺熊去氧胆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FGFR1与Klotho蛋白在不同增生类型甲状旁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学明 孔维信 +2 位作者 陆艺 吴起嵩 朱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3-829,共7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与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不同增生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与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不同增生类型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苏州九龙医院肾内科住院行甲状旁腺全切术的SHPT患者25例为治疗组,以同期内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和Klotho指标。治疗组病例依据手术切除甲状旁腺大小形态,对甲状旁腺增生参差明显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分为无明显增生组、弥漫性增生组和结节性增生组3个亚组,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组织改变,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甲状旁腺组织中的FGFR1和KLotho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FGFR1和Klotho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FGF-23及血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Klot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切除甲状旁腺组织的总质量与iPTH呈正相关。术后48 h治疗组血清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48 h治疗组血清FGF-23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亚组分析显示,无明显增生组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水平高于弥漫性增生组和结节性增生组;相对于弥漫性增生组,结节性增生组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水平更低;各亚组中FGFR1和Klotho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患者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中FGFR1和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在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 甲状旁腺切除手术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 Klot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