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bond behavior between BFRP bars and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 被引量:4
1
作者 SU Xun YIN Shi-ping +1 位作者 ZHAO Ying-de HUA Yun-t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193-2205,共13页
Combining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with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SSC)can solve the shortage of river sand that will be used for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e bond performance of BFRP bars and SSC specimens... Combining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with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SSC)can solve the shortage of river sand that will be used for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e bond performance of BFRP bars and SSC specimens is researched by pull-out test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such as bar type,bar diameter,concrete type and stirrup restraint,are considered.It is beneficial to the bonding performance by the reduction of bar diameter.The utilization of seawater sea-sand has a low influence on the bond properties of concrete.The bond strength of BFRP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steel rebar,but the difference is relatively small.The failure mode of the specimen can be changed and the interfacial bond stress can be improved by stirrups restraint.The bond-slip curves of BFRP ribbed rebar include micro slip stage,slip stage,descent stage and residual stage.The bond stress shows the cycle attenuation pattern of sine in the residual stage.In addition,the bond-slip model of BFRP and SSC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related literature,while the predicted curve is also consistent well with the measured cu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t fiber-reinforced polymer(BFRP) seawater sea-sand concrete(SSC) bond-slip curve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C连梁联肢剪力墙数值模拟及设计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车佳玲 梁兴文 +1 位作者 党争 邓明科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9,共8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剪力墙数值模型,分别对2个对称双肢剪力墙试件和2个塑性铰区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的悬臂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分析FRC...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剪力墙数值模型,分别对2个对称双肢剪力墙试件和2个塑性铰区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的悬臂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分析FRC连梁联肢剪力墙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利用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讨论了联肢墙中用FRC连梁替代普通混凝土连梁的优越性,并探讨了耦合率对FRC连梁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FRC替代普通混凝土作为连梁基体,可以显著提高联肢剪力墙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增大其初始刚度,减缓刚度退化程度;随着联肢剪力墙耦合率的增加,联肢剪力墙的刚度和承载力提高,但当耦合率过大时,形成强连梁体系,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将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联肢剪力墙 低周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刚度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缘宽度对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增强的梁柱组合件破坏机制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陆婷婷 梁兴文 +2 位作者 胡翱翔 邓明科 张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64,共13页
为研究现浇板翼缘宽度和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材料对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设计制作一组纵梁腹板两侧各6倍和8倍板厚翼缘宽度,且带有横交梁的梁柱组合件,试件的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材料,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分别取1.2和1.4;对试件进行拟... 为研究现浇板翼缘宽度和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材料对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设计制作一组纵梁腹板两侧各6倍和8倍板厚翼缘宽度,且带有横交梁的梁柱组合件,试件的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材料,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分别取1.2和1.4;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其破坏机制和翼缘板内钢筋的应变分布,研究试件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试件原型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预期损伤部位范围内的梁、柱和板采用FRC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板对梁抗弯承载力影响的范围,易于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考虑8倍板厚翼缘宽度的梁柱组合件更易于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并且能显著降低其强度退化系数,提高其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组合件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 强柱弱梁 翼缘宽度 柱梁抗弯承载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框架结构的屈服机制及抗震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婷婷 梁兴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了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控制,将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用于框架结构的预期损伤部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RC框架结构和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的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框... 为了对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控制,将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用于框架结构的预期损伤部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RC框架结构和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的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FRC框架结构能够推迟结构柱铰的出现,有助于框架结构形成整体破坏机制;FRC框架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对变形控制能力优于RC框架;其塑性耗能能力大于RC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纤维增强混凝土 屈服机制 抗震性能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C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受力状态模拟
5
作者 车佳玲 梁兴文 史金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1,共7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具有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细微裂缝开展特性,替代普通混凝土作为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基体可减少连梁箍筋数量,增大连梁的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根据FRC小跨高比对角斜筋连梁的受力特征,考虑FRC受拉应变硬...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具有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细微裂缝开展特性,替代普通混凝土作为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基体可减少连梁箍筋数量,增大连梁的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根据FRC小跨高比对角斜筋连梁的受力特征,考虑FRC受拉应变硬化特性,在合理假定基础上,利用拉-压杆模型,提出用于模拟FRC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力-位移骨架曲线的非线性力-位移理论模型。该模型由对角斜向FRC压杆和拉杆以及对角斜向钢筋压杆和拉杆组成,箍筋对连梁的延性贡献由FRC受压本构体现。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非线性力-位移理论模型可较好地反映跨高比不大于1.5的FRC对角斜筋小跨高比连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与位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梁 纤维增强混凝土 对角斜筋 拉-压杆模型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C框架结构的损伤程度控制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婷婷 梁兴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7-1207,共11页
为研究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框架结构体系预期损伤部位的损伤程度控制和性能评估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针对该结构体系,研究其各种性能水准极限状态的定性描述和量化方法,并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为研究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框架结构体系预期损伤部位的损伤程度控制和性能评估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针对该结构体系,研究其各种性能水准极限状态的定性描述和量化方法,并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结果显示,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材料,可以减小RC框架结构的层间残余侧移角、柱端截面最大转角和柱截面最大残余转角,可以控制整体结构和构件的损伤程度。给出FRC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分别以柱截面转角、层间侧移角和层间残余侧移角为性能指标的限值。综合考虑FRC材料的特性和仿真结果的分析,建议选用层间残余侧移角进行性能评估更为合理。考虑8倍板厚翼缘宽度,柱梁抗弯承载力比达到1.2,FRC框架结构在8度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下可达到性能等级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c 框架结构 性能评估 性能指标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试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寇佳亮 梁兴文 邓明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8-70,共13页
以4个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考虑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延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分析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推导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剪力墙顶点位移公式,建立剪力墙截面弯矩-曲率关... 以4个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考虑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延性和应变硬化特性,分析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推导整个受力过程不同阶段剪力墙顶点位移公式,建立剪力墙截面弯矩-曲率关系。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公式的合理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开裂点、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考虑刚度退化得出四线型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给出各特征点理论计算公式。利用此恢复力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模型,模拟曲线与试验恢复力曲线较为吻合,表明提出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可为非线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剪力墙 恢复力模型 四线型模型 加卸载规则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数值分析1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兴文 邢朋涛 王英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了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数值分析模型,对2个梁柱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所选择的材料本构关系及相关材料参数取值,对于模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运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建立了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数值分析模型,对2个梁柱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所选择的材料本构关系及相关材料参数取值,对于模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在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一定尺寸范围内使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的新型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使用FRC的新型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随着FRC使用范围的增大,相应梁柱节点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提高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新型框架结构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抗压强度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丹盈 杨淑慧 赵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715,共5页
通过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高温后的抗压试验,分析了温度、矿渣微粉置换水泥率、纤维类别和掺量、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等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后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高温后与常温下抗压... 通过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高温后的抗压试验,分析了温度、矿渣微粉置换水泥率、纤维类别和掺量、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等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后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高温后与常温下抗压强度比均不断降低,且400℃后降低幅度急增;矿渣微粉、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高温后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温度、矿渣微粉置换水泥率、钢纤维体积分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共同影响的高温后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计算模型,为纤维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及灾后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粉 纤维混凝土 高温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高延性纤维增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屈服机制和抗震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陆婷婷 梁兴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为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控制,在框架柱中配置高强钢筋,并将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用于框架结构的预期损伤部位。结构柱中的高强钢筋用来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FRC材料用来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损伤容限。设计了... 为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控制,在框架柱中配置高强钢筋,并将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用于框架结构的预期损伤部位。结构柱中的高强钢筋用来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FRC材料用来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损伤容限。设计了三个框架,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在层间侧移角达到3%之前避免了柱铰的出现(包括底层柱底),并且减小了结构的残余变形;预期损伤部位采用FRC材料能够提高结构的塑性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纤维增强混凝土 高强钢筋 屈服机制 抗震性能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对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正 梁兴文 +1 位作者 陆婷婷 胡翱翔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869,共11页
设计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比(ηc-bua)的5个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框架结构及3个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利用性能评估软件Perform-3D进行Pushover及IDA计算分析,得出其破坏机制及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柱、梁端部局部采用FRC后,承载力有一... 设计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比(ηc-bua)的5个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框架结构及3个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利用性能评估软件Perform-3D进行Pushover及IDA计算分析,得出其破坏机制及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柱、梁端部局部采用FRC后,承载力有一定提高,峰值位移有较大提高;ηc-bua对FRC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影响很大;ηc-bua对FRC框架结构地震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比值越大,超越概率越小,且随期望破坏程度的加重,这种影响也趋于明显,当ηc-bua在1.2以上时,结构的倒塌概率均小于10%,满足大震不倒的概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梁抗弯承载力比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 抗倒塌性能 推覆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混凝土组合靶体抗两次打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平 周飞 +2 位作者 李庆华 徐世烺 陈柏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62,共13页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CC)具有超高的韧性、良好的耐久性和优异的耗能效果,这些特性使得UHTCC在防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与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二次打...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CC)具有超高的韧性、良好的耐久性和优异的耗能效果,这些特性使得UHTCC在防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与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二次打击条件下的抗侵彻性能,首先测量了UHTCC和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polyvin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C)的基本力学参数。然后采用25 mm口径的弹道滑膛炮对直径为750 mm、高为600 mm的圆柱形UHTCC靶体、FRC靶体、UHTCC-FRC组合靶体(UHTCC-FRC composite target)进行了弹体速度为550 m/s的二次侵彻试验,得到了弹体和三类靶体的破坏数据,包括弹体的侵彻深度、弹体的磨蚀、靶体迎弹面的开坑直径和面积、弹坑深度、迎弹面的裂纹数量以及裂纹最大宽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骨料、结构形式和两次打击的间距对UHTCCFRC组合靶体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普通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相比,UHTCC能够有效的减小迎弹面的开坑直径,但会增加弹体侵彻深度;将50 mm的UHTCC置于组合靶的迎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迎弹面的开坑直径;弹体二次侵彻深度大于弹体一次侵彻深度,靶体在二次冲击下的开坑面积小于靶体初次冲击下的开坑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 UHTCC与frc组合靶体 二次侵彻试验 开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13
作者 王英俊 梁兴文 +1 位作者 李方圆 王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5,共7页
普通混凝土梁柱节点由于节点区配箍率大、钢筋拥挤而施工不便。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FRC)开裂后具有较强的桥接能力因而抗拉性能较好,可以替代部分或全部箍筋。基于前人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力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节点核心区采用FRC材料... 普通混凝土梁柱节点由于节点区配箍率大、钢筋拥挤而施工不便。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FRC)开裂后具有较强的桥接能力因而抗拉性能较好,可以替代部分或全部箍筋。基于前人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力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节点核心区采用FRC材料节点的计算模型,即斜压杆机制和软化桁架机制承担的水平剪力按一定比例组合的计算模型。将该计算模型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低轴压比的试件,稍有保守,对高轴压比的试件,二者吻合较好。基于该计算模型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既可以进行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还可以分别验算节点核心区FRC抗压强度和水平配箍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纤维增强混凝土 斜压杆机制 软化桁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