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异形纤维熔融纺丝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奇志 张凯文 +1 位作者 林艳雯 万一萱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以聚乳酸(PLA)切片为原料,采用异形喷丝板,通过熔融纺丝、拉伸两步法制得PLA异形截面纤维。通过对PLA切片的DSC热分析确定纤维纺丝成形温度,并用显微镜分析了纤维的截面形态,研究了不同拉伸倍数下PLA纤维性能。结果表明,PLA纤维为类十... 以聚乳酸(PLA)切片为原料,采用异形喷丝板,通过熔融纺丝、拉伸两步法制得PLA异形截面纤维。通过对PLA切片的DSC热分析确定纤维纺丝成形温度,并用显微镜分析了纤维的截面形态,研究了不同拉伸倍数下PLA纤维性能。结果表明,PLA纤维为类十字形异形截面纤维,相对径向异形度为37%,纤维表面平滑,且有明显的棱状凸起。拉伸倍数越大,断裂强度和取向因子都增大,而断裂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融纺丝 异形纤维 截面形态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抗震设计探讨
2
作者 陈志强 靳鹏 廖宇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7,共10页
针对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较少,为更好地分析高架车站抗震受力全过程,以某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根据建筑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要求设定... 针对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在高烈度地区应用较少,为更好地分析高架车站抗震受力全过程,以某跨座式单轨独柱大悬挑钢-混组合框架高架车站工程实例为背景,根据建筑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规范要求设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并研究构件抗震受力历时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采用大型有限元Midas作为主要计算软件,选取合理的地震波,进行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有限元计算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方法,且对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地震作用进行相应的放大,结果分析构件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进行罕遇地震计算时,为更好地模拟工程实际情况,计算模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采用结构-承台-桩基整体计算建模方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关键构件采用截面纤维模型进行计算,能够反映关键构件在大震作用下进入破损阶段之后的行为,可以查看关键构件截面混凝土的开裂和压碎历史,钢材或钢筋的屈服和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构件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1)关键构件的钢材纤维受拉受压均未超过屈服强度,保持弹性工作状态,混凝土纤维受拉开裂,受压未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延性系数D/D1小于1,均说明关键构件满足抗震性能为压弯、抗剪不屈服的目标;(2)桩基的钢筋纤维受拉、受压均未超过屈服强度,混凝土纤维受拉开裂,受压未达到屈服强度,满足抗震性能为压弯、抗剪不屈服的目标;(3)地震作用下,带有桩模型与无桩模型的基底剪力有一定差距,表现为带有桩基模型的地震剪力较大,设计时应考虑桩土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高架车站 独柱大悬臂 钢-混组合框架 抗震性能 纤维截面 关键构件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麦弗逊悬架控制臂铺层优化
3
作者 蔡茂 赵庆龙 +1 位作者 赵英男 王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2期28-31,共4页
根据3种极限工况的悬架硬点载荷,结合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对称平衡的铺层设计方法,开展复合材料控制臂的纤维铺层角度设计,并使用OptiStruct软件以1个超级层关联4个单层铺层的方法进行铺层优化设计。进而通过拓扑分析的方法获得需... 根据3种极限工况的悬架硬点载荷,结合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对称平衡的铺层设计方法,开展复合材料控制臂的纤维铺层角度设计,并使用OptiStruct软件以1个超级层关联4个单层铺层的方法进行铺层优化设计。进而通过拓扑分析的方法获得需要加强的区域,利用铺层尺寸优化方法对控制臂进行形貌优化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较原金属结构减重64%。提出一种非均匀截面结构的铺层优化方法,对复杂截面复合材料结构铺层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控制臂 铺层优化 形貌优化 非均匀截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状PP纤维对砂浆抗塑性开裂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丽辉 刘建忠 +2 位作者 阳知乾 徐德根 李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4,共5页
为了揭示不同截面形状聚丙烯(PP)纤维对砂浆抗塑性开裂的影响,采用平板约束法、荧光分析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分别对砂浆塑性开裂、纤维分散和纤维/基体界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当量半径和掺量相同时,异形截面PP纤... 为了揭示不同截面形状聚丙烯(PP)纤维对砂浆抗塑性开裂的影响,采用平板约束法、荧光分析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分别对砂浆塑性开裂、纤维分散和纤维/基体界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当量半径和掺量相同时,异形截面PP纤维提升砂浆塑性抗裂性能的效果优于圆形截面;将三角形和三叶形截面PP纤维与圆形截面PP纤维相比,前二者纤维的本体抗弯刚度提高幅度均大于20.88%,比表面积分别提高了28.6%和37.1%,纤维分散有效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2%和30.70%,同时,纤维/基体间界面更致密,纤维表面粘附的水化产物更多.本体抗弯刚度、分散性、比表面积和纤维/基体界面黏结力的提高是异形截面PP纤维提高砂浆抗塑性开裂能力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截面形状 塑性开裂 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埋技术在纤维截面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宗亚宁 严晓燕 +1 位作者 吴雄英 王善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0,16,共4页
在丙烯酸类树脂包埋剂的特性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预聚技术的树脂快速包埋技术,以缩短包埋时间和减少树脂收缩的处理过程;介绍纺织纤维截面树脂切片的制作过程;最后对木棉和涤纶中空纤维截面树脂切片和哈氏切片的显微图像及其纤维截面... 在丙烯酸类树脂包埋剂的特性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预聚技术的树脂快速包埋技术,以缩短包埋时间和减少树脂收缩的处理过程;介绍纺织纤维截面树脂切片的制作过程;最后对木棉和涤纶中空纤维截面树脂切片和哈氏切片的显微图像及其纤维截面特征参数和分布进行对比,并给出部分纺织纤维截面切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切片 包埋技术 纤维截面 纺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绒毛纤维的性能及其采集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阴建华 吕悦慈 +2 位作者 张军英 苏阳 才英杰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8,共4页
探讨杨树绒毛纤维的性能及其采集应用情况。介绍了杨树绒毛纤维的吸湿性能、浸润性能、蓬松性、热学性能和耐洗涤性能以及在纺织中的开发及应用情况。通过对杨树绒毛纤维的采集实践对比,认为:采集穗状花序,且采用晾晒制得杨树绒毛纤维,... 探讨杨树绒毛纤维的性能及其采集应用情况。介绍了杨树绒毛纤维的吸湿性能、浸润性能、蓬松性、热学性能和耐洗涤性能以及在纺织中的开发及应用情况。通过对杨树绒毛纤维的采集实践对比,认为:采集穗状花序,且采用晾晒制得杨树绒毛纤维,其杂质较少,便于控制采集的质量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绒毛纤维 横截面 吸湿性 蓬松性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异形度对织物导湿快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一平 许瑞超 陈莉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0-73,76,共5页
借助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别对“Y”形、“+”形、“CO”形3种新型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与异形度进行分析研究,并用这几种纤维上机编织出4组不同组织和密度的单、双面针织物,并对其导水性能———毛细效应高度、保水率以及干燥效率分别... 借助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别对“Y”形、“+”形、“CO”形3种新型聚酯纤维的截面形状与异形度进行分析研究,并用这几种纤维上机编织出4组不同组织和密度的单、双面针织物,并对其导水性能———毛细效应高度、保水率以及干燥效率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纤维的异形度越大,织物导湿快干性能越好,即“CO”形>“+”形>“Y”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纤维 异形度 导水性 保水率 干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纤维截面测量中的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崇倡 冯经明 +3 位作者 黄作英 魏蕊 孙瑞玉 王征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4,19,共5页
边缘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的基础;而截面的特征参数是表征异形纤维截面形状的主要指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可以提取异形纤维的特征参数来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异形纤维。讨论采用常... 边缘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的基础;而截面的特征参数是表征异形纤维截面形状的主要指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可以提取异形纤维的特征参数来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异形纤维。讨论采用常用的几种经典边缘检测算法对截面形状为五角形的异形纤维图像进行处理的情况,并通过实验得出这些边缘检测算法的优缺点及结论,以便为正在开发的异形纤维截面自动检测系统的图像处理技术作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纤维截面 异形纤维 测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ET复合纤维的结构特征与热收缩率表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新敏 于伟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5,122,共6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PBT/PET复合纤维的截面与双边分布特征,并由此表征了PBT和PET的内外侧分布与卷曲形态。采用DSC热分析技术测量了该复合纤维的结晶度,并根据热湿收缩试验讨论了其与纤维热收缩的关系。
关键词 PBT/PET复合纤维 截面 卷曲 结晶度 热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钢支撑框排架结构火电厂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戴靠山 李伯维 +3 位作者 王健泽 王春利 尹业先 李家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14-119,共6页
对既有火电厂房弹塑性分析的方法与不足进行了讨论。基于某钢支撑框排架火电厂房结构,应用Perform3D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进一步了解了复杂火电厂房的抗震性能,并且验证了支撑框排架火... 对既有火电厂房弹塑性分析的方法与不足进行了讨论。基于某钢支撑框排架火电厂房结构,应用Perform3D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进一步了解了复杂火电厂房的抗震性能,并且验证了支撑框排架火电厂房建模考虑支撑屈曲的重要性,得出了若干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火电厂房 钢支撑框排架 屈曲 弹塑性 纤维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组分对碳纤维径向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均庆 史景利 +2 位作者 魏兴海 郭全贵 刘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采用混合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沥青的物理改性方法,得到混合沥青作为纺丝原料,经纺丝、不熔化、炭化得到不同径向结构的碳纤维。通过流变仪分析、SEM表征,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及其对沥青碳纤维径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温度区间... 采用混合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沥青的物理改性方法,得到混合沥青作为纺丝原料,经纺丝、不熔化、炭化得到不同径向结构的碳纤维。通过流变仪分析、SEM表征,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及其对沥青碳纤维径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温度区间内,各向同性沥青的加入增加了沥青的黏度,使碳纤维径向辐射结构减弱;各向异性沥青的加入同样增加了沥青的黏度,但是并没有改变碳纤维辐射型径向结构。XRD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沥青微晶结构的有序性是造成碳纤维径向辐射结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碳纤维 径向结构 各向同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干法无胶硬质纤维板的结构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忠荣 郭文莉 阎昊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3-98,共6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未浸水和浸水后的干法无胶硬质纤维板进行观察,以获得有关无胶纤维板内在结构的变化,这可以更好地了解无胶纤维板的强度和耐水性能,在制造纤维板过程中,通过热磨使木材纤维在胞间层分离,并在热压时受压力作用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未浸水和浸水后的干法无胶硬质纤维板进行观察,以获得有关无胶纤维板内在结构的变化,这可以更好地了解无胶纤维板的强度和耐水性能,在制造纤维板过程中,通过热磨使木材纤维在胞间层分离,并在热压时受压力作用再次结合,纤维重新结合的状况决定了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经电镜观察的无胶纤维板,纤维间相互交织且结合紧密,即使是浸水后,纤维间的结合仍未出现松散现象,这表明不施加胶粘剂制造的干法硬质纤维板可以具有优越的强度和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 纤维板 无胶 结构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前防撞梁变截面多工况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旭静 张振明 +1 位作者 郑娟 段书用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0-1137,1143,共9页
本文中综合考虑汽车低速碰撞中的角度和对中两种碰撞工况,结合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变截面复合材料前防撞梁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低速碰撞两种工况中前防撞梁的仿真计算发现,在等厚度的情况下,为满足侵入量的条件,对中... 本文中综合考虑汽车低速碰撞中的角度和对中两种碰撞工况,结合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变截面复合材料前防撞梁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低速碰撞两种工况中前防撞梁的仿真计算发现,在等厚度的情况下,为满足侵入量的条件,对中碰撞时所要求的厚度远远大于角度碰撞时的要求,因此,根据对中碰撞时前防撞梁的受力和约束条件,为其提出了中间厚两端薄,即变截面的设计方案。然后,以最小化吸能盒截面力和前防撞梁质量为目标,许用侵入量为约束,两种截面厚度和加厚区域长度为设计变量,基于采集的试验点构建吸能盒截面力和前防撞梁质量的Kriging代理模型,利用NSGA-Ⅱ算法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最终的结果表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变截面设计使复合材料前防撞梁的质量分布更为合理,在不增加质量的条件下,角度和对中两种低速碰撞工况中耐撞性能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防撞梁 轻量化 多目标优化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变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PET并列复合纤维的自卷曲形态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江水 罗锦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1-405,共5页
通过观察4种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列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态、纵向自卷曲形态,测量不同横截面形态和不同线密度的复合纤维的卷曲参数,计算比较单纤维线密度相同但截面形态不同的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曲率... 通过观察4种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列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态、纵向自卷曲形态,测量不同横截面形态和不同线密度的复合纤维的卷曲参数,计算比较单纤维线密度相同但截面形态不同的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曲率,以及截面形态相同但单纤维线密度不同的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曲率,探明PTT/PET并列复合自卷曲纤维的卷曲参数与其形态结构之间的联系.主要获得如下结论:4种不同品牌的PTT/PET并列复合纤维的横截面形状互不相同,有圆形、花生形、香梨形多种截面形状;随着横截面长宽比的减小,纤维自卷曲的曲率呈下降趋势;相同横截面的纤维,随着单纤维线密度的增加,纤维自卷曲的曲率相应减小;而不同的纺丝后加工方法会影响自卷曲纤维的卷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PET并列复合纤维 自卷曲 横截面 卷曲曲率 卷曲螺距 卷曲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形截面碳纤维的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小忠 田志明 +1 位作者 王超英 杨玲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3,77,共4页
模拟了截面形状为三叶形的单根碳纤维在真空中的电磁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单根碳纤维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会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入射波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单根碳纤维的RCS会随着纤维的长度、横截面面积、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而... 模拟了截面形状为三叶形的单根碳纤维在真空中的电磁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单根碳纤维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会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入射波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单根碳纤维的RCS会随着纤维的长度、横截面面积、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片之间夹角的变化对RCS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三叶形截面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柞蚕丝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管新海 白秀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4-96,共3页
采用熔融纺丝法将改性聚酯切片制成具有与柞蚕丝相似截面形态和结构性能的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分别探讨了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和柞蚕丝纤维的截面形态和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仿柞蚕丝聚酯纤维与柞蚕丝纤维具有相似的扁平状截面形态,其截面... 采用熔融纺丝法将改性聚酯切片制成具有与柞蚕丝相似截面形态和结构性能的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分别探讨了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和柞蚕丝纤维的截面形态和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仿柞蚕丝聚酯纤维与柞蚕丝纤维具有相似的扁平状截面形态,其截面形态的均匀性较好;仿柞蚕丝聚酯纤维的取向因子、弹性形变、回弹率、柔量、功系数、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比柞蚕丝纤维的大,而其纤维的声模量和塑性形变比柞蚕丝的塑性形变小;随着定伸长率的增加,仿柞蚕丝聚酯纤维和柞蚕丝的弹性形变和回弹率都明显下降,但其塑性伸长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 改性聚酯纤维 截面形态 取向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单根皮部纤维的形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蔺焘 郭文静 +1 位作者 方露 王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在不同领域更好地利用棉秆皮部纤维,采用纤维长度分析仪、纤维拉伸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棉秆单根皮部纤维进行纤维形态、力学强度、横截面积和结晶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棉秆单根皮部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484.43±753.... 为在不同领域更好地利用棉秆皮部纤维,采用纤维长度分析仪、纤维拉伸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棉秆单根皮部纤维进行纤维形态、力学强度、横截面积和结晶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棉秆单根皮部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484.43±753.78)μm,宽度为(18.90±6.61)μm,长宽比为65.75。棉秆单根皮部纤维实心或中空非常小,呈菱形或圆形。棉秆单根皮部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线性度非常好,未见明显的屈服阶段。棉秆单根皮部纤维的弹性模量为13.66MPa,断裂伸长率为6.32%,柔韧性很好。棉秆单根皮部纤维的结晶度为21.66%,具有较大的吸湿性和化学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单根皮部纤维 纤维形态 力学强度 横截面积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显微镜法的纤维含量AI检测与传统检测方式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伏广伟 张珍竹 +4 位作者 张志荣 李红英 韩文霞 王静 陈锦坚 《纺织导报》 CAS 2021年第1期90-92,共3页
文章针对传统纤维含量显微镜测定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AI横截面自动检测仪的原理,即通过图像采集、语义分割等方法对单根纤维横截面进行分割生成蒙版图,根据蒙版图计算每种纤维的平均横截面面积,进而分析其含量;通过选择代表性试样开展实... 文章针对传统纤维含量显微镜测定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AI横截面自动检测仪的原理,即通过图像采集、语义分割等方法对单根纤维横截面进行分割生成蒙版图,根据蒙版图计算每种纤维的平均横截面面积,进而分析其含量;通过选择代表性试样开展实验,结果显示,AI横截面自动测试仪测得的纤维含量与传统人工测试相比最大误差在3%以内,测试时间由人工测试的50 min缩短到仪器测试的5 min。AI检测方法结果稳定,消除了人为误差,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用于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纤维 横截面 显微镜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沥青前驱体及其碳纤维截面结构调控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艳波 余木火 刘安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为给高性能碳纤维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利用各向同性煤沥青(IPc)与中间相沥青形成二元不相容共混物的相分离结构,并利用筛网装置改变共混沥青的熔体流动状态,研究共混两相沥青的相结构对最终碳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前驱体... 为给高性能碳纤维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利用各向同性煤沥青(IPc)与中间相沥青形成二元不相容共混物的相分离结构,并利用筛网装置改变共混沥青的熔体流动状态,研究共混两相沥青的相结构对最终碳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前驱体中,掺杂的15%IPc不足以抑制劈裂的形成;而使用15层筛网纺丝装置,促进微畴沿径向折叠排列,抑制了轴向劈裂的出现;进一步提高熔体受剪切程度,各向同性相形成贯穿的条带结构,纤维截面重新出现劈裂结构。30%的各向同性相抵抗了碳纤维中的裂纹扩展,碳纤维最终形成介于放射状和无规的截面形貌;使用50层筛网装置,纤维截面中出现类似的劈裂结构受到抑制—重新出现劈裂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证实了相分离和筛网装置对中间相微畴在纤维中排布方式的协同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沥青 碳纤维 相行为 截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涤纶纤维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丽华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Y形涤纶纤维机织物的性能,利用Y形涤纶纤维的纯纺纱以及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线,设计开发了16种平纹和斜纹组织织物,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湿性、吸水性及快干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较稀疏、轻薄的混纺织物比纯纺织... 为了研究Y形涤纶纤维机织物的性能,利用Y形涤纶纤维的纯纺纱以及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线,设计开发了16种平纹和斜纹组织织物,对其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湿性、透湿性、吸水性及快干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较稀疏、轻薄的混纺织物比纯纺织物透湿性好;而较紧密、厚实的纯纺织物比混纺织物透湿性好;随着织物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厚度的增加,Y形涤纶纤维织物的干燥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排汗纤维 Y形截面 涤纶纤维 性能 吸湿快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