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rritin nanocage loading lycopene for improving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cytosis and attenuating D-galactose-induced apoptosis in PC12 cells
1
作者 Xiaoyu Xia Han Li +4 位作者 Xianbing Xu Zhenyu Wang Junjie Yi Guanghua Zhao Ming D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25年第3期880-891,共12页
Aging is a physiological process that leads to d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decline of the brain.This is accompanied by intracellular peroxida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Natural antioxidants possess a remarkable effect... Aging is a physiological process that leads to d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decline of the brain.This is accompanied by intracellular peroxida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Natural antioxidants posses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attenuating the oxidative stress cascade and apoptosis of neurons;however,the challenge of using natural antioxidants for neuroprotection is fabricating a delivery system to overcome the blood-brain barrier(BBB)transport.Herein,we successfully created a stable delivery platform built on rigid ferritin nanocage loading natural lycopene molecules,crossing the BBB in quantity and being taken up in neurons.This nanoparticle worked on D-galactose-induced senescence via alleviating neuronal hyperoxidation injury and weakening neuronal apoptosis in PC12 and BV2 cells.More importantly,this natural delivery system possesses inher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improv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bioactive edible compounds with low water solubility.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ural antioxidant nanomedicines in maintaining the defenses of intracerebral peroxidation and improve degenerating neurons,providing the potential to combat further imbalances of neuronal microenvironment in aging neur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itin LYCOPENE NANOCARRIER Neuroprotection 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ed coup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ferritin with gold nanostars
2
作者 Han Li Xiaoyu Xia +4 位作者 Shuzhen Cheng Jiachen Zang Zhenyu Wang Xianbing Xu Ming D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202-3209,共8页
Ferritin has good thermal stability,resistance to certain acids and bases,and targeting,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synthesis of gold nanostars(AuNS).In this study,we screened monodisperse AuNS with uni... Ferritin has good thermal stability,resistance to certain acids and bases,and targeting,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synthesis of gold nanostars(AuNS).In this study,we screened monodisperse AuNS with uniform particle size and morphology through a one-step synthesis method and coupled the synthesized AuNS with oyster ferritin(GF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peaks of the coupled GF1@AuNS changed signifi cantly,and the changes in infrared spectra and potential confirmed the success of the synthesis,while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showed an increase in particle size and surface peak coverage.Furthermore,GF1@AuNS does not induce cell death in the 100µmol/L range,is highly stable in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s,and exhibits good X-ray attenuation in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Due to the unique functional activity of ferritin and AuNS,GF1@AuNS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food detection and drug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nanostars(AuNS) Oyster ferritin Synthesis Structure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铁蛋白(Ferritin)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华涛 陈新 +3 位作者 顾和平 张红梅 袁星星 崔晓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591,共6页
从大豆中克隆到铁蛋白基因家族的1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GmFer1;1、GmFer2;1、GmFer2;2、GmFer3;1、GmFer3;2、GmFer7;1、GmFer10;1、GmFer11;1、GmFer14;1、GmFer14;2、GmFer18;1、GmFer18;2和GmFer18;3,它们之间序列相似性介于37.2%~99.... 从大豆中克隆到铁蛋白基因家族的13个成员,分别命名为GmFer1;1、GmFer2;1、GmFer2;2、GmFer3;1、GmFer3;2、GmFer7;1、GmFer10;1、GmFer11;1、GmFer14;1、GmFer14;2、GmFer18;1、GmFer18;2和GmFer18;3,它们之间序列相似性介于37.2%~99.1%,并且具有保守类Ferritin结构域,被聚为3个亚家族(GroupI、II和III)。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叶和种子中均表达,100μmol/L的柠檬酸铁处理后,大豆铁蛋白基因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均受到强烈诱导,表达量显著增强。随着大豆种子的不断发育,大豆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早期积累,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铁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蛋白Ferritin原核表达和纯化及纳米颗粒胞外自组装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志鹏 刘福航 +2 位作者 崔奎青 石德顺 刘庆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旨在使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幽门螺杆菌铁蛋白Ferritin,获得具有天然纳米结构的铁蛋白纳米颗粒,从而通过表面修饰等方法应用于疾病治疗和抗原呈递等研究。将铁蛋白氨基酸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常用密码子进行优化,合成重组铁蛋白基因并克隆至... 旨在使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幽门螺杆菌铁蛋白Ferritin,获得具有天然纳米结构的铁蛋白纳米颗粒,从而通过表面修饰等方法应用于疾病治疗和抗原呈递等研究。将铁蛋白氨基酸序列按照大肠杆菌常用密码子进行优化,合成重组铁蛋白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使用镍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在透析复性后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体外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T-32a-Ferritin原核表达载体,并使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获得His-Ferritin重组铁蛋白,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镍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纯度为96%的重组蛋白,使用脱盐柱将重组蛋白梯度透析至2mol·L-1尿素缓冲液中进行复性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胞外自组装重组蛋白为粒径在12~20nm的均一的纳米结构,与天然铁蛋白纳米粒子类似。本研究成功建立了Ferritin蛋白原核表达体系,通过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及复性获得了具有天然纳米结构的铁蛋白纳米颗粒,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原核表达 亲和层析 胞外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Ferritin 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特性预测
5
作者 翟雪洁 宋瑞其 +5 位作者 郝蕴伟 何文文 郑会珍 祖力亚·克力木江 刘一凡 巴音查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8,共6页
铁蛋白2(ferritin 2,Fer2)是一类储存铁的蛋白,在蜱生理活动中起到解毒作用,是一种抗蜱疫苗候选抗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分别对亚洲璃眼蜱(H.as)和小亚璃眼蜱(H.an)Fer2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以及蛋白特性预测,为挖掘抗蜱疫苗候选抗原奠... 铁蛋白2(ferritin 2,Fer2)是一类储存铁的蛋白,在蜱生理活动中起到解毒作用,是一种抗蜱疫苗候选抗原。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分别对亚洲璃眼蜱(H.as)和小亚璃眼蜱(H.an)Fer2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以及蛋白特性预测,为挖掘抗蜱疫苗候选抗原奠定基础。提取H.as和H.an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此为模板克隆、表达出重组蛋白rHasFer2和rHanFer2,并分别用尿素透析法和亲和层析柱对2个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应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的反应原性;用Prot Param、TMHMM、SignalP-5.0、Antibody Epitope Prediction及SWISS-MODEL等软件对HasFer2和HanFer2序列进行蛋白特性预测。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HasFer2和pET-28a/HanFer2,rHasFer2和rHanFer2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2种蛋白可与相应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蛋白特性预测分析表明,HasFer2无跨膜区,不属于跨膜蛋白,分子质量为21.908 ku,等电点为5.542,主要存在于胞外(66.7%)和分泌系统的囊泡(22.2%);HanFer2有跨膜区,分子质量为23.033 ku,等电点为6.29,主要分布于胞质(34.8%)和胞外(26.1%);2种蛋白均有较高的抗原性,存在信号肽区域,均无T细胞表位,成功构建了蛋白3D模型。研究结果为探究Fer2在H.as和H.an中发挥的功能及抗蜱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小亚璃眼蜱 铁蛋白fer2 蛋白特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 FER分子筛模板剂脱除及其催化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反应性能
6
作者 樊金龙 朱学栋 +1 位作者 徐亚荣 杨帆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0,共12页
制备HFER-CHA分子筛并进行了钯改性,在不同温度的流动空气气氛下焙烧脱除模板剂,考察钯改性对分子筛模板剂脱除的影响,研究脱除模板剂后的分子筛催化醚后碳四中正丁烯骨架异构化的反应性能。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和... 制备HFER-CHA分子筛并进行了钯改性,在不同温度的流动空气气氛下焙烧脱除模板剂,考察钯改性对分子筛模板剂脱除的影响,研究脱除模板剂后的分子筛催化醚后碳四中正丁烯骨架异构化的反应性能。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和氨程序升温脱附(NH 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影响分子筛模板剂的脱除效果和分子筛物理化学性质,钯改性显著降低了HFER分子筛中模板剂的脱除温度,Pd HFER-CHA分子筛在空气气氛中经350℃焙烧4 h即可将模板剂完全脱除;模板剂的脱除增加了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分子筛酸量增加,催化剂活性增强,分子筛中L酸的增多是导致醚后碳四中正丁烯发生聚合、裂解等副反应的主要原因;Pd HFER-350分子筛在350℃、0.1 MPa、正丁烯质量空速2.0 h^(-1)的条件下连续运行720 h,正丁烯平均转化率大于40%,异丁烯选择性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分子筛 模板剂脱除 正丁烯 骨架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nical variations of serum levels of ferritin,folic acid and vitamin B_(12) in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7
作者 Liu Yan Wang BiaoI Liu Xiping Xie Xiaobao Gu Weiying Li Haiqian Cao Xiangsha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1年第5期264-270,共7页
Acute leukem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nd its exact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is unknown yet. In clinical, acute leukemia alw g12 acid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blood cells ays In accompan... Acute leukem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nd its exact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is unknown yet. In clinical, acute leukemia alw g12 acid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blood cells ays In accompany with abnormal iron balance. Ferritin, folic acid and vitam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variations of serum levels of ferritin (SF), folic and vitamin B^2 in the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under different disease stages including first diagnosed stage complete remission (CR) stage and not remission (NR) or relapse stage. It demonstrated that serum SF levels in patients at the first diagnosed stage and NR or relapse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R stage in acute m leukemia (AML) patients an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patients (P〈0.05). The serum folic acid yelocy levels tic in patients at the first diagnosed stage and NR or relapse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R stage in AML patients and ALL patients (P〈0.001). Whereas, serum vitamin B12 levels in AML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he first diagnosed stage and NR or relapse stage than the CR stage (P〈0.001).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LE patients at the NR or relapse stage than at the first diagnosed stage and CR stage (P〈0.05). There are obvious variations of serum levels of SF, folic acid and vitamin and vitamin B12 and decreased levels B12 offo in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under different stages.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SF lic acid may correlate to the active degree of acute leukemia as well as tumor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emia acute ferritin Folic acid Vitamin 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ER1L4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郭春芝 卢玉梅 +1 位作者 郝丽 王睿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lncRNA FER1L4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检测人甲状腺滤泡上皮正常细胞和甲状腺癌细胞中FER1L4的表达水平。将SW579细胞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FER1L4组、LiCl+si-FER1L4组;... 目的:探讨lncRNA FER1L4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检测人甲状腺滤泡上皮正常细胞和甲状腺癌细胞中FER1L4的表达水平。将SW579细胞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FER1L4组、LiCl+si-FER1L4组;检测各转染组细胞FER1L4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细胞Cleaved caspase3、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W579细胞中FER1L4表达水平最显著;干扰FER1L4后,其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i-FER1L4组相比,LiCl+si-FER1L4组细胞活力、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干扰FER1L4的表达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甲状腺癌恶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fer1L4 Wnt/β-cate nin信号通路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焙烧工艺下FER结构HZSM-35分子筛催化剂的正丁烯异构化反应
9
作者 徐亚荣 樊金龙 +1 位作者 陈蓝天 龚涛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6期408-413,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合适硅铝比的FER结构HZSM-35分子筛,并在晶化过程中加入模板剂(CHA)、结构导向剂(SDA),考察了一步法、两步法焙烧工艺对纯晶相FER结构HZSM-35分子筛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在反应压力0.5 MPa、反应温度330℃、质...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合适硅铝比的FER结构HZSM-35分子筛,并在晶化过程中加入模板剂(CHA)、结构导向剂(SDA),考察了一步法、两步法焙烧工艺对纯晶相FER结构HZSM-35分子筛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在反应压力0.5 MPa、反应温度330℃、质量空速4~6 h^(-1)条件下,2种焙烧工艺所制得FER结构HZSM-35分子筛催化剂在醚后碳四原料的正丁烯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焙烧工艺对FER结构HZSM-35分子筛的酸性质和孔结构、以及相应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采用两步法焙烧工艺制得含SDA的FER结构HZSM-35分子筛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及总酸量的增量均大于一步法制得的,使其孔径结构更有利于正丁烯骨架异构化;加入SDA制得的FER结构HZSM-35分子筛的结晶度达到98%,远高于无SDA参与制得的83%,而且两步法焙烧工艺所得含SDA分子筛的结晶度较焙烧前基本无变化;当异丁烯选择性达到90%时,在一步法焙烧工艺制得含SDA的FER结构HZSM-35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需200 h,而在相应两步法焙烧制得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只需20 h,即后者大大缩短了正丁烯异构化反应的有效起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35分子筛 fer结构 焙烧工艺 正丁烯 异构化 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ER1L4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及机制探究
10
作者 王亚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265-3268,共4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ER1L4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胃癌亲本细胞系SGC7901、SGC7901多柔比星抵抗细胞系(SGC7901/ADR)及SGC7901长春新碱抵抗细胞系(SGC7901/VCR),将SGC7901/ADR分为对照A组及实验A组,SG...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ER1L4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及潜在机制。方法培养胃癌亲本细胞系SGC7901、SGC7901多柔比星抵抗细胞系(SGC7901/ADR)及SGC7901长春新碱抵抗细胞系(SGC7901/VCR),将SGC7901/ADR分为对照A组及实验A组,SGC7901/VCR分为对照B组及实验B组,SGC7901作为亲本组,通过慢病毒转染法将Plvx-Puro载体转染至亲本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中,Plvx-FER1L4-Puro载体转染至实验A组及实验B组中;MTT法检测细胞对ADR及VCR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FER1L4及三叶因子1(TFF1)mRNA表达,蛋白印迹实验检测TFF1及核因子κB(NF-κB)p65的蛋白表达。结果相比亲本组,对照A组及实验A组ADR半抑制浓度(IC50)增高(P<0.05),且实验A组低于对照A组(P<0.05);相比亲本组,对照B组及实验B组VCR IC50增高(P<0.05),且实验B组低于对照B组(P<0.05);相比亲本组,对照A、B组FER1L4及TFF1表达下调(P<0.05),实验A、B组FER1L4及TFF1表达增高(P<0.05),对照A、B组及实验A、B组p65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相比对照A、B组,实验A、B组FER1L4及TFF1表达均增高(P<0.05),而p65蛋白降低(P<0.05)。结论LncRNA FER1L4可促进抑癌基因TFF1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抵抗 长链非编码RNA fer1L4 三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D-FER的大跨度钢桁架场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11
作者 李家才 冷振清 +1 位作者 岳建军 李瑚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47-3357,共11页
大型场馆多采用大跨度钢桁架作为屋面支撑结构,而大跨度钢桁架因其尺寸与质量大、拼接工序繁琐,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必要探究和评估大跨度钢桁架场馆施工安全风险。基于“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环境-... 大型场馆多采用大跨度钢桁架作为屋面支撑结构,而大跨度钢桁架因其尺寸与质量大、拼接工序繁琐,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必要探究和评估大跨度钢桁架场馆施工安全风险。基于“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环境-管理”框架,运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等来辨识安全风险,集成灰色关联度(GCD)与模糊证据推理(FER)构建相匹配的风险评估方法,并选用ZN大学体育馆项目开展案例实证。研究发现:大跨度钢桁架场馆施工安全风险清单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与设备、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管理等5类1级安全风险以及21个2级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清单与评估方法可分别用来辨识相关安全风险因素和评估各级安全风险等级;实证研究揭示ZN大学体育馆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为中等级风险,施工管理风险与施工技术风险为显著的1级安全风险,钢桁架高空拼接技术不完备为显著的2级安全风险。研究可丰富大跨度钢桁架场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知识,为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开展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桁架场馆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清单 灰色关联度 模糊证据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FP、Ferr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宗珂璠 柴改会 尚钊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741-2743,274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铁蛋白(Ferritin,Ferr)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关系,并评估其对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于...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铁蛋白(Ferritin,Ferr)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的关系,并评估其对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于本院实施TACE治疗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前的血清AFP、Ferr水平。统计患者术后6m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分析肝癌患者术前血清AFP、Ferr与TACE疗效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TACE治疗后6m,无效40例,有效46例。无效组的血清AFP、Ferr均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FP、Ferr与肝癌患者TACE的疗效呈正相关(r>0,P<0.05)。血清AFP、Ferr单独预测肝癌患者TACE疗效的AUC均>0.7,联合预测的AUC>0.8。结论:血清AFP、Ferr与肝癌患者TACE疗效密切相关,且术前血清AFP、Ferr水平越高,肝癌患者TACE治疗无效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甲胎蛋白 铁蛋白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
13
作者 毛清华 苏毅楠 +3 位作者 贺高峰 翟姣 王荣泉 尚新芒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103,共11页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场景存在尘雾干扰严重、背景环境复杂、人员尺度多变且易遮挡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改进YOLOv8模型通过替换...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场景存在尘雾干扰严重、背景环境复杂、人员尺度多变且易遮挡等因素导致人员入侵危险区域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改进YOLOv8模型通过替换主干网络C2f模块为C2fER模块,加强模型的细节特征提取能力,提升模型对小目标人员的识别性能;通过在颈部网络引入特征强化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FE-BiFPN)结构,提高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从而提升模型对多尺度人员目标的识别效果;通过引入分离增强注意力模块(SEAM)增强模型在复杂背景下对局部特征的关注度,提升模型对遮挡目标人员的识别能力;通过引入WIoU损失函数增强训练效果,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模型的准确率较基线模型YOLOv8s提升2.3%,mAP@0.5提升3.4%,识别速度为104帧/s。人员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10m,YOLOv8s-CA、YOLOv8s-SPDConv和YOLO8n模型相比,改进YOLOv8模型对小目标、多尺度目标、遮挡目标的识别效果均更佳,识别准确率为90.2%,mAP@0.5为87.2%。人员入侵危险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井下人员入侵带式输送机危险区域智能识别系统判别人员入侵危险区域的平均准确率为93.25%,满足识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带式输送机 人员入侵危险区域 YOLOv8模型 遮挡目标检测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融合 C2fer模块 特征强化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锂沸石Li-FER提高PEO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雪莉 郭娟 +3 位作者 吴强 程岩 龙英才 江志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7-401,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方法使锂部分取代了镁碱沸石(FER)孔道壁上羟基中的氢,制得含锂沸石Li鄄FER.将这种沸石作为无机填料加入到PEO/LiClO4聚合物电解质中,可以使其室温电导率提高三个数量级以上.电化学测量表明,锂离子与PEO和含锂沸石中氧的相... 通过离子交换方法使锂部分取代了镁碱沸石(FER)孔道壁上羟基中的氢,制得含锂沸石Li鄄FER.将这种沸石作为无机填料加入到PEO/LiClO4聚合物电解质中,可以使其室温电导率提高三个数量级以上.电化学测量表明,锂离子与PEO和含锂沸石中氧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离子的迁移数.另一方面,采用XRD,DSC,PLM等方法研究了电解质的结晶状况.结果表明,Li鄄FER可以作为PEO链段结晶的成核剂,使PEO电解质的晶粒得到细化,结晶度降低,为Li+的传输提供了更多的非晶区通道.这是Li鄄FER的加入促使PEO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提高的两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镁碱沸石(fer) 聚氧乙烯(PEO) 聚合物电解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NH_4^+交换对FER分子筛催化正丁烯骨架异构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峰 陈明 +1 位作者 张淑梅 乔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7-932,共6页
采用部分NH4+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H4+交换度的FER分子筛(记为HF-x,x为FER分子筛的NH4+交换度),采用XRD、N2吸附-脱附、XRF、吡啶吸附IR、NH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含丁烯-1体积分数为10%的丁烯-1/N2为原料,在温度350℃、常压... 采用部分NH4+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H4+交换度的FER分子筛(记为HF-x,x为FER分子筛的NH4+交换度),采用XRD、N2吸附-脱附、XRF、吡啶吸附IR、NH3-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含丁烯-1体积分数为10%的丁烯-1/N2为原料,在温度350℃、常压和空速4.0h-1的条件下,考察了NH4+交换度对FER分子筛催化正丁烯骨架异构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H4+交换度的增加,初始正丁烯转化率升高,而异丁烯选择性降低。当交换度为45时,初始异丁烯产率最高。除FER分子筛特殊的二维孔道系统外,中强/强酸中心比例是影响初始阶段异丁烯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烯 骨架异构 异丁烯 fer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景天耐镉相关基因SaFer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婷 韩小娇 +4 位作者 刘明英 乔桂荣 蒋晶 姜彦成 卓仁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2,共8页
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专门存储铁的重要胁迫相关蛋白,参与镉离子吸收的调控。从构建的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c DNA文库中筛选出东南景天Ferritin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Sa Fer,编码序列为1 117 bp,开放阅读框为759 bp,编码252个氨基... 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专门存储铁的重要胁迫相关蛋白,参与镉离子吸收的调控。从构建的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c DNA文库中筛选出东南景天Ferritin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Sa Fer,编码序列为1 117 bp,开放阅读框为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以东南景天基因组DNA为模板分离到Sa Fer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 702 bp,含有7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Sa Fer与苹果Malus domestica Ferritin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76%。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析发现:根系中Sa Fer基因在镉胁迫12 h后表达显著上调。镉胁迫实验显示,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比野生型有更高的耐镉胁迫能力。Sa Fer基因的分离及其初步功能验证为研究东南景天耐镉机制和林木耐镉转基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东南景天 铁蛋白(ferritin) 镉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FER结构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瑞丽 李玉平 +2 位作者 贾妙娟 李莎 窦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
采用碱溶液降解法降解FER分子筛作硅源,获得具有FER结构的微、介孔复合分子筛材料。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DTG、NH3-TPD等手段对该复合分子筛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甲醇转化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材... 采用碱溶液降解法降解FER分子筛作硅源,获得具有FER结构的微、介孔复合分子筛材料。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DTG、NH3-TPD等手段对该复合分子筛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甲醇转化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材料同时具有FER微孔和MCM-41介孔的特点,其介孔相与纯MCM-41相比孔壁增厚;通过改变降解时间可以制备适度微/介孔比例和酸性质的复合分子筛材料,从而在甲醇转化反应中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沸石 MCM-41 复合分子筛 甲醇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铁蛋白基因(Pea-Fer)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霏 任三娟 +3 位作者 郭泽建 吴建国 包劲松 沈圣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6,共6页
利用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的转化系Fer34及其受体亲本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an-ica)品种秀水11(XS11),经过连续回交和自交,并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获得了含有Pea-Fer基因的Fer34-XS11。该纯系与原受体亲本秀水11构... 利用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的转化系Fer34及其受体亲本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an-ica)品种秀水11(XS11),经过连续回交和自交,并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获得了含有Pea-Fer基因的Fer34-XS11。该纯系与原受体亲本秀水11构成一对近等基因系。以该对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外源铁蛋白基因(Pea-Fer)对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稻米外观和蒸煮食用品质方面,转基因品系的外型、垩白、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与对照基本相同;在稻米主要营养品质方面,转基因品系除稻米籽粒中铁含量比对照有显著增加以外,其余检测的矿质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等都无显著性差异;在稻米胚乳淀粉及其结构方面,转基因品系的淀粉黏滞性(RVA谱)、米饭质地及其电镜下淀粉粒结构和排列等,均与对照相仿。可见,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的转入,主要提高了转基因品系稻米籽粒中的铁含量,但并未影响稻米的主要品质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豌豆铁蛋白基因 蒸煮食用品质 营养品质 RVA谱 质地性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体系中以蒸气相转晶法合成高硅FER沸石
19
作者 程晓维 汪靖 龙英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38-41,共4页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13C交叉极化固体核磁共振(^13C CP MASNMR)等手段研究了含FER晶种的Na2O-SiO2—Al2O3干胶(SDG)在四氢呋喃(THF)/水(H2O))混合蒸气相中的转晶行为,同时研究了体系中THF分子在结晶前后...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13C交叉极化固体核磁共振(^13C CP MASNMR)等手段研究了含FER晶种的Na2O-SiO2—Al2O3干胶(SDG)在四氢呋喃(THF)/水(H2O))混合蒸气相中的转晶行为,同时研究了体系中THF分子在结晶前后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THF/H2O混合蒸气中以蒸气相转晶法(VPT)可合成结晶度较高的FER沸石。THF分子作为模板剂位于FER笼内。FER晶种和H2O能促进FER沸石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沸石 蒸气相转晶法(VPI) 四氢呋喃(THF)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固定化酶法制备石莼寡糖工艺研究
20
作者 杨青 洪专 +7 位作者 张怡评 谢全灵 陈伟珠 方华 吴静 蒋娴 张龙涛 晋文慧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6,共7页
为提高石莼寡糖产量,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带有铁蛋白标签的石莼多糖裂解酶(Ulvan-F)质粒载体,通过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制备自固定化酶并应用于酶解石莼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制备石莼寡糖... 为提高石莼寡糖产量,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带有铁蛋白标签的石莼多糖裂解酶(Ulvan-F)质粒载体,通过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制备自固定化酶并应用于酶解石莼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制备石莼寡糖的重复使用率、得率及分子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25℃,酶解pH 9.0,底物浓度2.5%。在此优化条件下,石莼寡糖得率为27.76 mg/g,Ulvan-F重复10次循环后依旧保持43.77%的活性,其制备石莼寡糖总得率为165.43 mg/g,比传统游离酶制备石莼寡糖得率(117.82 mg/g)提高了40.41%,Ulvan-F酶解产物平均分子质量为492.36 Da。Ulvan-F具有在低速离心条件下即可纯化、易与产物分离及可重复使用的优点,能应用于宏量制备石莼寡糖的工业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寡糖 无载体固定化 铁蛋白 酶解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