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螟·噻嗪酮乳油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继美 汤宗斌 +1 位作者 蒋德骥 范立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8-691,共4页
To control Monochamus alternatus and its amount of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on controlling 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The Japanese black pine which were badly harmed by M.alternatus were sprayed with the... To control Monochamus alternatus and its amount of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on controlling 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The Japanese black pine which were badly harmed by M.alternatus were sprayed with the ditution from diluting fenitrothion · buprofezen 50%EC with water to 100 times, 200 times and 300 times. In this trial, the treatmen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is of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but the same object (trees in the forest), the other is of the same concentration but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rees in the forest and felling trees indoor). Each treatment repeated five times. In the meantime, the check is not treated. After twice trial,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mortality rate of M. alternatus is 71 33%, 52 31% and 37 82% in the condition that trees in the forest were sprayed with the 100 times, 200 times and 300 times fenitrothion·buprofezen, and 69 69% i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felling trees indoor were spraded with 100 times fenitrothion·buprofezen, but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check is only 8 92%. By this trial,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dead adults of M.alternatus laid in the entrance of emergance hole, so enhancing the somatic character of fenitrothion · buprofezen can enhance the injury ratio of larva and pupae of M.altern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杀螟·噻嗪酮乳油 化学防治 松材线虫病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螟硫磷降解菌FDS-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忠辉 洪青 +2 位作者 张国顺 徐剑宏 李顺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6,共5页
从长期受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杀螟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FDS-1,根据其生理生化分析和 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 AY550913)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该菌能在 14h... 从长期受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杀螟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FDS-1,根据其生理生化分析和 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 AY550913)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该菌能在 14h 内完全降解100mg/L 的杀螟硫磷.该菌降解杀螟硫磷最适 pH 值为 7.0,最适温度为 30℃,菌株降解杀螟硫磷的速率和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酶的定域试验表明,该菌中有机磷水解酶为胞内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 杀螟硫磷 降解 酶的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对杀螟硫磷产生抗性的机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韩启发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本文就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对杀螟硫磷抗性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脱叶磷(DEF)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对抗性种群可分别增效1.3和34.8倍。这表明了... 本文就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对杀螟硫磷抗性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脱叶磷(DEF)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对抗性种群可分别增效1.3和34.8倍。这表明了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增强,而似乎与水解酶的活性无关。对离体解毒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抗性和敏感种群的非特异性酯酶活力无明显差异,但羧酸酯酶(CarE,加入10-4mol/L的毒扁豆碱)和MFO的活力在抗性种群中有所增高。R种群幼虫CarE活力分别是S的2.42和2.92倍(以α-和β-乙酸萘酯为底物);R种群幼虫MFO的O-脱甲基作用的活力为S幼虫的1.43倍(以对硝基茴香醚为底物);R幼虫乙酸胆碱酯酶(AChE)对乙酰胆碱的活力是S的1.3倍,两者相差不大。但从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看,R幼虫是S幼虫的1.7和1.6倍;以对氧磷为抑制剂的R幼虫I50是S幼虫的2倍。这些表明了R和S的AChE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机理至少包括:(1)CarE活性的增高;(2)MFO的O-脱甲基活力的增高和(3).AChE敏感性的降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螟硫磷 抗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准确检测玉米中杀螟硫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林生 王芳 +2 位作者 翁士状 潘芳芳 梁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82-2787,共6页
杀螟硫磷是一种在农作物上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常用于玉米上害虫的防治。过量或者不合理施用导致的残留积累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常规检测杀螟硫磷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其准确性虽好,但存在需要专业人员... 杀螟硫磷是一种在农作物上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常用于玉米上害虫的防治。过量或者不合理施用导致的残留积累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常规检测杀螟硫磷的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其准确性虽好,但存在需要专业人员介入、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时间长等缺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中痕量残留的快速检测。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玉米中杀螟硫磷残留的准确检测。以两步种子生长法合成的纳米金棒作为拉曼增强基底,测量600~1 800cm^(-1)范围内的拉曼光谱。对比杀螟硫磷乙醇溶液和金棒的光谱,确定杀螟硫磷的特征峰在650,830,1 082,1 241,1 344和1 581cm^(-1)处。采用简单预处理方法快速提取玉米中的杀螟硫磷残留。将受污染的玉米样品粉碎后,利用乙醇溶剂对残留进行两次提取,每次获取的提取液经离心获得上清液,将上清液合并混匀,在水浴中蒸发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用于采集SERS光谱。每个浓度制备50个平行样本。各浓度残留提取液中的残留参考值采用色质联用方法测定。对比残留提取液的光谱,1 082,1 241和1 581cm^(-1)处特征峰强度随残留浓度的降低而迅速变弱甚至消失,650,830和1 344cm^(-1)处的特征峰直至残留浓度为0.48μg·mL^(-1)时依然可见。当浓度低至0.37μg·mL^(-1)时,所测光谱与空白提取液光谱相似。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不同浓度杀螟硫磷残留光谱的主体信息,其中残留为0.37μg·mL^(-1)和空白提取液光谱的主成分得分重叠,进而判断SERS方法对玉米中杀螟硫磷残留的检测限可达到0.48μg·mL^(-1),低于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中最大残留限,体现出SERS检测的高灵敏性。选取浓度为14.25μg·mL^(-1)的50个样本分析其650,830和1344cm^(-1)处的特征峰强度变化可知,所采集的光谱呈现出较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仅为3.12%。对杀螟硫磷残留的定量分析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实现,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和小波变换(WT)用于本次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校正集和预测集样本的划分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实现,模型的性能采用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预测集决定系数(R_p^2)评估。最优模型为SVR结合WT所构建的,具有最小的预测误差,其中校正集的RMSEC=0.103 2μg·mL^(-1),R_c^2=0.999 74,预测集的RMSEP=0.134 1μg·mL^(-1),R_p^2=0.999 60。同时,最优模型的预测值与色质联用法所测值基本一致,其预测回收率为95.31%~100.66%。以上表明,SER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玉米中杀螟硫磷残留是准确可行的,且有望推广到农作物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为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杀螟硫磷 玉米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杀螟硫磷二化螟的抗性遗传力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韩启发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277〕,产生高抗性的潜力不大。即使在室内选择的条件下,要获得10倍的抗性约需要6—12代;在野外条件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15-32代)。因此,结合抗性变化动态的监测结果,我们认为在野外条件下二化螟是不致于产生高抗性,杀螟硫磷仍不失为二化螟抗性治理系统中有效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抗药性 杀螟硫磷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免疫制备3种有机磷农药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芸茹 王利民 +3 位作者 娄旸 刘扬 胡白石 刘凤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9,共6页
以α-氨基丁酸和农药中间体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和甲基毒死蜱3种有机磷农药人工半抗原(H1、H2和H3);通过活泼酯法将H1、H2和H3分别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以等体积混合的H1-BSA、H2... 以α-氨基丁酸和农药中间体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和甲基毒死蜱3种有机磷农药人工半抗原(H1、H2和H3);通过活泼酯法将H1、H2和H3分别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以等体积混合的H1-BSA、H2-BSA和H3-BSA复合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获4株抗上述复合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中甲基对硫磷1株(H9/A3),杀螟硫磷2株(H9/B3、C8/H6),甲基毒死蜱1株(G7/F5)。所获4株抗体的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轻链均为κ链,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均高达1×106。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H9/A3、C8/H6和G7/F5细胞株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107.0、40.4和75.2μg.L-1,且与类似物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在较短的研制周期内,通过单次细胞融合获得多种不同农药的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杀螟硫磷 甲基毒死蜱 半抗原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C-杀螟松在模拟稻/鱼生态系统中的残留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仲良 王化新 +2 位作者 郭大智 陈志瑜 吴素琼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63-168,共6页
应用^(14)C-杀螟松研究该农药在模拟稻/鱼生态系统中的残留与分布表明:在稻田水和稻株茎叶中的残留浓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消减:在土壤、稻株、根系和鱼体中为前期增加,到一定时期后开始衰减。水稻收获期测定,在高剂量处理的稻田水、上层... 应用^(14)C-杀螟松研究该农药在模拟稻/鱼生态系统中的残留与分布表明:在稻田水和稻株茎叶中的残留浓度随时间增长而逐渐消减:在土壤、稻株、根系和鱼体中为前期增加,到一定时期后开始衰减。水稻收获期测定,在高剂量处理的稻田水、上层土壤、下层土壤、稻茎叶、糙米和鱼体中、其残留浓度分别为0.0027、0.4994、0.0993、4.2429、2.1024和4.3400ppm;在低剂量处理申,除稻田水未检测出外,分别为0.2653、0.0380、1.7818、0.9633和2.1469ppm。在土壤和稻株中结合态残留物所占比例高达6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14 杀螟松 水稻 残留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螟硫磷微胶囊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邢玉清 王东 候彩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8-91,共4页
本研究将水相复凝聚相分离工艺应用于杀螟硫磷的微胶囊化,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值、固化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和防粘剂用量对微胶囊的制备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杀螟硫磷 微胶囊化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校正-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三组分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2
9
作者 倪永年 曹东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8-1050,共3页
A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thion,methyl-parathion and fenitrothion was developed.It was based on the kinetic reac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ith H2O2 in alkaline medium.Under the opt... A kinetic-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thion,methyl-parathion and fenitrothion was developed.It was based on the kinetic reac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ith H2O2 in alkaline medium.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each compound in mixtures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method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several water samples spiked with known amounts of the pesticid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多元校正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杀螟硫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螟硫磷的残留消解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瑞兰 龚道新 +1 位作者 贺兰 李佳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91-93,共3页
为明确杀螟硫磷施用于甘蓝后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价其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以指导其科学合理施用,并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供给,采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杀螟硫磷的残留消解动态。通过添加回收率,建立了杀螟硫磷的残留分析方法,借助气相色谱... 为明确杀螟硫磷施用于甘蓝后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价其使用后的生态环境安全性,以指导其科学合理施用,并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供给,采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杀螟硫磷的残留消解动态。通过添加回收率,建立了杀螟硫磷的残留分析方法,借助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检测了田间试验中杀螟硫磷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研究发现,杀螟硫磷在甘蓝及其土壤中较易消解,其半衰期分别为6.59和6.13d,按推荐剂量(180a.ig/hm2)施用能达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硫磷 甘蓝地 残留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米粉中毒死蜱和杀螟硫磷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97-19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对大米粉中毒死蜱和杀螟硫磷残留量快速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C-FPD)。[方法]大米粉经过乙腈超声辅助提取后,加入氯化钠盐析,浓缩,取上清液过膜上机。[结果]毒死蜱和杀螟硫磷在0.01~0.40 mg/kg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 [目的]建立同时对大米粉中毒死蜱和杀螟硫磷残留量快速测定的气相色谱法(GC-FPD)。[方法]大米粉经过乙腈超声辅助提取后,加入氯化钠盐析,浓缩,取上清液过膜上机。[结果]毒死蜱和杀螟硫磷在0.01~0.40 mg/kg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可达0.999,检出限均为0.01 mg/kg。在此范围内,毒死蜱加标回收率在89.5%~105.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96%,杀螟硫磷加标回收率在87.9%~104.8%,RSD为6.79%。通过参加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辽宁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全国性大米粉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CNAS),经组织方统计分析,毒死蜱和杀螟硫磷均为满意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定量测定大米粉中毒死蜱和杀螟硫磷残留量,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毒死蜱 杀螟硫磷 大米粉 农药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有机磷杀虫剂混配对赤拟谷盗的增效作用
12
作者 李晓红 侯毅 +2 位作者 冀雁蔚 王志超 郝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辛硫磷、对硫磷和杀螟硫磷两两混配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毒力,据其LC50值及CTC值比较不同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触杀效果较好的组合是杀螟硫磷与辛硫磷以4∶1混配,共毒系数为285.30;杀螟硫磷与对硫磷以8∶1混配,... 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辛硫磷、对硫磷和杀螟硫磷两两混配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毒力,据其LC50值及CTC值比较不同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触杀效果较好的组合是杀螟硫磷与辛硫磷以4∶1混配,共毒系数为285.30;杀螟硫磷与对硫磷以8∶1混配,共毒系数是281.88,增效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对硫磷 杀螟硫磷 混配 赤拟谷盗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螟硫磷在离子液体修饰预处理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13
作者 刘新胜 曹祥 李永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9-1586,共8页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离子液体(IL)修饰预处理玻碳电极(IL/PGCE),建立了一种用于高效检测杀螟硫磷(FNT)的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IL/PGCE进行了表征;通过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杀螟硫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扫速研究了杀螟...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离子液体(IL)修饰预处理玻碳电极(IL/PGCE),建立了一种用于高效检测杀螟硫磷(FNT)的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IL/PGCE进行了表征;通过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杀螟硫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扫速研究了杀螟硫磷在IL/PGCE上的反应过程;讨论了pH值、预处理电位和时间、修饰剂含量、富集电位和时间等影响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在最优条件下,修饰电极对杀螟硫磷展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在0.001~1μg·L^(-1)和1~100μg·L^(-1)的范围内,峰电流与杀螟硫磷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用于实际样品中杀螟硫磷的检测,样品回收率为89.6%~1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电极 预处理 离子液体 方波伏安法 杀螟硫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于单链抗体的BIAcore技术检测蔬菜中的杀螟硫磷残留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珊 罗义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99,共5页
为建立一种基于单链抗体的蔬菜中杀螟硫磷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测定了前期通过核糖体展示所获得的抗杀螟硫磷单链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并建立了基于该抗体和BIAcore X系统检测蔬菜样品中杀螟硫磷的方法。结果表明,获得3株高亲和力单链抗体... 为建立一种基于单链抗体的蔬菜中杀螟硫磷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测定了前期通过核糖体展示所获得的抗杀螟硫磷单链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并建立了基于该抗体和BIAcore X系统检测蔬菜样品中杀螟硫磷的方法。结果表明,获得3株高亲和力单链抗体,其与杀螟硫磷的解离平衡常数分别为4.56×10^(-10)、1.42×10^(-9)、2.66×10^(-10)mol/L,与除对硫磷外的其他有机磷农药的交叉反应率<0.1%(与对硫磷的交叉反应率≤2.8%),说明获得的单链抗体对杀螟硫磷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样本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介于95.8%~102.2%,相对标准偏差(RSD)≤2.13%,说明该试验方法可靠,可用于实际蔬菜样品中杀螟硫磷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硫磷 有机磷检测 单链抗体 BIACO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脑乙酰胆碱酯对杀螟松的反应及恢复(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Sorsa.S.Solomon 李少南 樊德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1-72,共12页
在静水系统中用不同浓度的杀螟松处理食蚊鱼 96 h分别于第 2 4、4 8和 96 h测定脑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另一些鱼在接触杀螟松之前分别用胡椒基丁醚 (PBO)和磷酚三苯酯 (TPP)做预处理。结果表明 ,在 0 .4 mg/ L和 1.3mg/ L的亚致... 在静水系统中用不同浓度的杀螟松处理食蚊鱼 96 h分别于第 2 4、4 8和 96 h测定脑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另一些鱼在接触杀螟松之前分别用胡椒基丁醚 (PBO)和磷酚三苯酯 (TPP)做预处理。结果表明 ,在 0 .4 mg/ L和 1.3mg/ L的亚致死浓度下 ,杀螟松对 ACh E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4 4 .2 %和 6 5.7%与用杀螟松单独处理的鱼相比 ,TPP预处理的鱼 ACh E活性更低 ,而 PBO处理后的鱼 ACh E活性较高。本项研究还测定了鱼经过 96 h杀螟松处理再移到清水中之后 ACh E的恢复情况。经过 8d的恢复期 ,用杀螟松单独处理和经 TPP处理的鱼 ,其 ACh E仍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杀螟松 抑制 恢复 食蚊鱼 脑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T-WS_(2)@AuNPs复合材料的白芸豆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杀螟硫磷检测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运霞 吴远根 +3 位作者 王啸 季春 石启丽 陶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24-331,共8页
通过简单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1T相二硫化钨纳米片(1T-WS_(2))和纳米金(AuNPs)组成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1T相二硫化钨/纳米金(1T-WS_(2)@AuNPs)。利用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对传感信号增敏,与来源于白芸豆的酯酶,共同构建了一种基于1T-WS_(2)@A... 通过简单的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1T相二硫化钨纳米片(1T-WS_(2))和纳米金(AuNPs)组成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1T相二硫化钨/纳米金(1T-WS_(2)@AuNPs)。利用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对传感信号增敏,与来源于白芸豆的酯酶,共同构建了一种基于1T-WS_(2)@AuNPs纳米复合材料的白芸豆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杀螟硫磷的低成本、高灵敏检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材料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对底液pH值、复合材料负载量及酶负载量等电化学检测条件进行考察。在最优条件下,CS/KbE/1T-WS_(2)@AuNPs/GCE传感器对杀螟硫磷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2000μg/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2,检出限为0.04μg/L。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将其用于实际农产品中杀螟硫磷的检测,回收率为96.16%~109.60%,表明所建传感器在有机磷农药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芸豆酯酶 杀螟硫磷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二硫化钨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松灵防治松墨天牛的林间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细弟 蒋平 +2 位作者 张晓华 应松康 骆建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2-335,共4页
Fenitrithion was sprayed with high pressure sprayer in pine forest wher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WN) occurred in middle May and middle Jun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ult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 Fenitrithion was sprayed with high pressure sprayer in pine forest wher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PWN) occurred in middle May and middle Jun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ult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JPS) were killed and the pine tree mortality rate was very low. There was no dead tree in sprayed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in 4 years but 6% dead rate in the CK forest in Fuyang City. The mortality rate in the sprayed Pinus nigra forest in 2 years was below 1%, but 30% in the CK forest in an island of Zhoushan City. Large number of adults of JPS reared with Pinus nigra branches which sprayed fenitrothion (200×~600×) died in 24 hours, all died in 8 days, but only 13.3% died in the CK. Applying in large area, the control effect was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松灵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病 防治效果 林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大米中杀螟硫磷、对硫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悠悠 杨蒲晨 +2 位作者 赵临强 陈建荣 吴亮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139,共3页
对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米中杀螟硫磷、对硫磷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杀螟硫磷残留量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30、0.0060 mg/kg(k=2),对硫磷残留量的合成不确... 对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米中杀螟硫磷、对硫磷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杀螟硫磷残留量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30、0.0060 mg/kg(k=2),对硫磷残留量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22、0.0044 mg/kg(k=2)。影响对硫磷和杀螟硫磷测定结果的主要原因为测试过程随机效应、校准过程、提取液加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杀螟硫磷 对硫磷 残留量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表达、纯化策略研究及检测方法建立
19
作者 郭鹏燕 徐振林 +1 位作者 陈子键 沈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98-305,共8页
为了高效制备高纯度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本研究对一株低表达水平的重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IPTG浓度、温度为自变量,Nb表达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同时对抗体纯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7℃、... 为了高效制备高纯度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本研究对一株低表达水平的重组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IPTG浓度、温度为自变量,Nb表达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同时对抗体纯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7℃、无IPTG条件下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表达量最高,达到6 mg/L,并且发现IPTG用量与诱导温度存在交互效应,通过Ni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纯化法,最终得到了纯度98%以上的抗杀螟硫磷抗体,表明该表达与纯化策略可以高效制备抗杀螟硫磷纳米抗体。利用所获得的纳米抗体,建立了icELISA检测方法,其IC50为5.81 ng/mL,检出限为0.25 ng/mL,检测范围为0.78~43.07 ng/mL。选择生菜和白菜为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添加回收率在93.3%~111.7%之间,变异系数(CV)值在2.3%~18.2%之间。基于杀螟硫磷纳米抗体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国标规定的杀螟硫磷监测需求,可用于杀螟硫磷的快速筛查。本研究为开发高效快速的杀螟硫磷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硫磷 纳米抗体 诱导表达 纯化策略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杀螟硫磷农药防治板栗坚果期害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建兴 周志方 +2 位作者 徐仁生 倪大炜 王惠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6期28-30,共3页
针对严重为害板栗坚果的桃蛀螟、栗皮夜蛾害虫进行农药筛选试验,经试验表明:用30%高渗杀螟硫磷600~800倍液分别在8月上、中、下旬各喷一次,效果最佳.采收后栗实无农药残留.
关键词 高渗杀螟硫磷 农药防治 板栗害虫 坚果期害虫 桃柱螟 栗皮夜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