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antaneous Current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on Buck Mode Inverter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玲 陈道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I0004-I0004,239,共1页
Buck型逆变器的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和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存在本质区别。以差动正激直流斩波器型高频环节逆变器为例,采用理论推导方法,研究这两种电流控制逆变器的稳定性、输出外特性、短路能力、输出功率特性、带非线性负载... Buck型逆变器的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和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存在本质区别。以差动正激直流斩波器型高频环节逆变器为例,采用理论推导方法,研究这两种电流控制逆变器的稳定性、输出外特性、短路能力、输出功率特性、带非线性负载能力及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逆变器具有电感电流和输出功率受限、较强的过载和短路能力、较软的输出外特性、较弱的带非线性负载能力、较差的动态响应等特点;而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逆变器具有电感电流和输出功率不受限、较弱的过载能力、无短路能力、硬的输出外特性、较强的带非线性负载能力、较好的动态响应等特点。研究成果为Buck型逆变器电流型控制策略的选择及其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策略 电流反馈 逆变器 瞬时 压模 反馈控制 电容电流 电感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network-based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被引量:13
2
作者 YANG Yueneng YAN Y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580-586,共7页
A neural-network-based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NNAGS-BSMC)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 is proposed.First, the control problem of uncertain st... A neural-network-based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NNAGS-BSMC)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 is proposed.First, the control problem of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 is formulated. Second, the detailed design of NNAGSBSMC is described.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law is designed to track a referenced output via backstepping technique.To decrease chattering result from SMC, a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 is employed to construct the NNAGSBSMC to facilitate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in which the gains are scheduled adaptively via neural network(NN), with sliding surface and its differential as NN inputs and the gains as NN outputs. Finally, the verific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Contrasting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NAGS-BSMC decreases the chattering effectively and has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against the BS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stepp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neural network(NN) strict-feedback system chattering decr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RS并联机构动力学解耦与控制研究
3
作者 黄俊杰 皇甫晨豪 +5 位作者 张家齐 蔡江坤 李世锴 刘志忠 闫勇刚 陈国强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4,共10页
针对3-PRS并联机构耦合性强、干扰难以控制等问题,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解耦与控制。首先建立机构逆向运动学模型,推导出末端动平台位姿与输入滑块高度间的运动方程;分析机构中各运动构件动能和势能,得出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在无... 针对3-PRS并联机构耦合性强、干扰难以控制等问题,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解耦与控制。首先建立机构逆向运动学模型,推导出末端动平台位姿与输入滑块高度间的运动方程;分析机构中各运动构件动能和势能,得出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在无重力环境以及正常重力环境中驱动力对末端动平台位姿的影响,并进行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对比,其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模型一致性和正确性;构建面向逆向动力学模型状态空间方程,研究3-PRS并联机构李导数表达式,实现状态空间方程反馈线性化解耦,并对状态空间解耦模型进行仿真,搭建3-PRS并联机构实验平台,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完全解耦与积分滑模设计3-PRS并联机构控制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够解耦其动力学模型,且在干扰、输入驱动力为时变情况下能够跟踪预期轨迹,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RS并联机构 逆向动力学 反馈线性化 积分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横向模态耦合型自激振动的稳定性分析与仿真模拟
4
作者 商霖 张海瑞 +3 位作者 孙向春 宋志国 高峰 孙冬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火箭飞行试验中出现的自激振动现象,建立了一个基于弹性力与气动力耦合的两自由度线性系统,阐明了俯仰和偏航自由度之间由于位移反馈而引发自激振动的工作机理。通过对系统运动方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平衡点失去渐进稳定... 为了深入研究火箭飞行试验中出现的自激振动现象,建立了一个基于弹性力与气动力耦合的两自由度线性系统,阐明了俯仰和偏航自由度之间由于位移反馈而引发自激振动的工作机理。通过对系统运动方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平衡点失去渐进稳定特性并产生自激振动的判据。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得到俯仰和偏航角位移时程曲线。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火箭飞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突然放大的现象是位移反馈导致的模态耦合型自激振动。此外,分析结果表明,自激振动发生前、后,通常会伴随有拍频振动或定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耦合 位移反馈 稳定性分析 自激振动 拍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海冰快速变化及机制研究进展和挑战
5
作者 刘骥平 王绍银 +8 位作者 宋米荣 徐世明 杨清华 雷瑞波 李熙晨 丁明虎 程晓 许晓琪 林奕辰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6-698,共23页
极地海冰在地球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过去46年间,北极海冰持续减少,而南极海冰则先经历了增加,随后出现了骤减。目前,两极海冰都相继进入新的低值“状态”。极地海冰的变化与... 极地海冰在地球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放大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过去46年间,北极海冰持续减少,而南极海冰则先经历了增加,随后出现了骤减。目前,两极海冰都相继进入新的低值“状态”。极地海冰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内部变率有关。在过去40多年中,结合现场观测、卫星遥感反演、再分析资料和数值试验,科学家在极地海冰变化及可能机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影响其快速变化的确切驱动因素及其各自的贡献尚不完全清楚。总结了近几十年观测的北极和南极海冰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预估,较为系统地从极区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及反馈过程、中高纬度主要气候模态、热带-极地遥相关等方面,阐述了北极和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和挑战,并概述了极地海冰变化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海冰 反馈过程 气候模态 热带-极地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MMC-STATCOM非线性智能控制策略
6
作者 张天艺 王跃 +1 位作者 李润田 武鸿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8-2949,I0079-I0081,共15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onary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STATCOM)是高压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关键设备,其传统线性控制器性能会因运行点的大范围变化而恶化。针对该...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onary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STATCOM)是高压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关键设备,其传统线性控制器性能会因运行点的大范围变化而恶化。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智能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输出函数、坐标变换,将不做任何简化的3阶MMC-STATCOM非线性模型转化为一个可控的Brunovsky标准型线性系统,并通过数学理论证明了该模型满足精确线性化条件。然后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配置其反馈增益矩阵,利用积分滑模控制计算其平衡点。最后通过状态反馈使各个状态变量快速收敛至平衡点。将该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LQR状态反馈控制通过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暂态稳定性、鲁棒性,尤其适用于运行环境发生大扰动时。此外,该控制策略的设计过程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柔性交流输电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 滑模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时变负载下大规模离散系统的双层滑模控制研究
7
作者 贾存德 孔祥东 +5 位作者 李韶光 李俊飞 张钧勇 冯俊学 艾超 姜文光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922,共12页
针对负载高频突变下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大规模离散高阶系统控制的鲁棒性不足,采用分布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双层滑模耦合控制(DLSMC)策略。对于加压力的控制,与传统PID、自适应控制相比,所提滑模控制方案响应速度更快,误差更小。在整机试... 针对负载高频突变下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大规模离散高阶系统控制的鲁棒性不足,采用分布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双层滑模耦合控制(DLSMC)策略。对于加压力的控制,与传统PID、自适应控制相比,所提滑模控制方案响应速度更快,误差更小。在整机试验中选取地质条件类似的相邻两桩孔,对比研究主机在有无控制器时的钻进情况,结果表明,无控制器介入的主机在钻进期间出现约15次动力头转速降为0的情况,扭矩出现10次幅度约为100 kN·m的波动,出现3次卡钻现象,而有控制器介入的主机动力头转速、扭矩相对平稳,无卡钻现象出现,验证了防卡钻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整机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机 钻进稳定控制 自适应滑模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非线性反馈-自适应积分滑模的飞机主动侧杆随动控制
8
作者 邢皓斌 吴阳明 +3 位作者 郑凯 王晓丽 欧阳权 王志胜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主动侧杆是飞机飞行姿态调节的关键操纵装置。在飞机自动驾驶模式下,主动侧杆随动功能通过实时跟踪飞机的控制指令,增强飞行员对飞行状态的感知,从而有效提升飞行安全性。然而,系统中的未知干扰力矩会导致主动侧杆随动跟踪精度下降。为... 主动侧杆是飞机飞行姿态调节的关键操纵装置。在飞机自动驾驶模式下,主动侧杆随动功能通过实时跟踪飞机的控制指令,增强飞行员对飞行状态的感知,从而有效提升飞行安全性。然而,系统中的未知干扰力矩会导致主动侧杆随动跟踪精度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非线性反馈-自适应积分滑模的主动侧杆随动控制方法,在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算法基础上加入积分滑模控制算法。其中,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能有效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能有效抑制系统未知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飞机主动侧杆随动控制算法与传统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算法相比,调节时间减小约41%,稳态误差减少了约93.6%。此外,在加入常值扭矩扰动下与传统PID算法相比,改进后的随动控制算法调节时间减少了约79%。改进后的主动侧杆随动控制算法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侧杆 随动控制 复合非线性反馈 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C-ASMC的燃料电池控制模型研究
9
作者 范思遐 徐书琪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3,8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FLC-ASMC)来解决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阴阳极气体流量与压力的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到PEMFC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点,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解耦流量与压力的关系,从而控制阴阳...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FLC-ASMC)来解决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阴阳极气体流量与压力的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到PEMFC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点,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解耦流量与压力的关系,从而控制阴阳极压差在合理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传统PID控制精度约为85%,SMC控制精度为90%~92%,而FLC-ASMC的控制精度达到95%以上,表现出最佳性能。试验验证了该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压差,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解耦控制 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10
作者 刘晨 唐壹明 +3 位作者 吴海勇 王如刚 陈勐勐 徐飞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了解决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因温控电路不稳定而导致输出波长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曲线拟合求出DFB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热电冷却器的传递函数,并在Simulink中加入白噪声搭建温... 为了解决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因温控电路不稳定而导致输出波长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曲线拟合求出DFB半导体激光器内部热电冷却器的传递函数,并在Simulink中加入白噪声搭建温度仿真模型,比较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增量PID控制、滑模控制的可行性,最终在实验电路中对比不同算法下温度控制的波形。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滑模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激光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经过长时间测试,连续120 min内的温度误差小于等于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热电冷却器 滑模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策略的直流微电网安全控制
11
作者 楼琦凯 陈蓓 +1 位作者 丁勐 魏莹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4,共9页
针对系统状态难以测量的直流微电网在欺骗攻击下的安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输出反馈滑模策略,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控制器到执行器的通信信道可能受到未知且时变的欺骗攻击,通过在线估计攻击强度以实时更新控制器参数,从而降... 针对系统状态难以测量的直流微电网在欺骗攻击下的安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输出反馈滑模策略,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考虑控制器到执行器的通信信道可能受到未知且时变的欺骗攻击,通过在线估计攻击强度以实时更新控制器参数,从而降低单纯利用攻击上界设计控制器带来的保守性,有效补偿欺骗攻击给直流微电网系统性能带来的影响。通过设计估计值依赖的李雅普诺夫泛函,得到可确保滑动模态渐近稳定和滑模面收敛域可达的充分条件。为了得到更小的收敛域,进一步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求解问题。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静态输出反馈 自适应机制 直流微电网 欺骗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桥式起重机全局快速终端滑模组合控制
12
作者 鲁丹 谭飞 +1 位作者 谢千喜 王志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桥式起重机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因其时变、非线性、欠驱动会引起负载摆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对三维桥式起重机建立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技术设计了其在驱动部分的跟踪控制方案,对... 桥式起重机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因其时变、非线性、欠驱动会引起负载摆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对三维桥式起重机建立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技术设计了其在驱动部分的跟踪控制方案,对其欠驱动控制采用了部分反馈线性化,并在跟踪控制方案中引入了防摆控制间接对桥式起重机负载摆动得到控制;最后,在理论上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滑模组合控制的有效性,与其他控制算法进行比较,负载摆角抑制分别提升了16.6%和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快速终端滑模 桥式起重机 防摆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摆桥式起重机的部分状态反馈分层滑模控制
13
作者 刘佳辉 程文明 +1 位作者 谌庆荣 杜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28,共6页
以双摆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在实际工程中实时、准确地测量吊重的摆动状态存在一定难度情况下的防摇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状态反馈的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该控制器的优点是不需要吊重摆动状态的反馈信息。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 以双摆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在实际工程中实时、准确地测量吊重的摆动状态存在一定难度情况下的防摇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状态反馈的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该控制器的优点是不需要吊重摆动状态的反馈信息。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Barbalat引理对系统状态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器在无吊重摆动状态反馈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系统全部状态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外部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同时实现小车的准确定位并且有效抑制吊钩和吊重的残余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状态反馈 防摇摆控制 双摆起重机 分层滑模控制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ual polarized laser optical feedback microscope 被引量:4
14
作者 MAO Wei ZHANG Shu-lian TAN Yi-dong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3-619,共7页
The principle of laser optical feedback microscope was presented and demonstrated. Three methods to advance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laser optical feedback microscope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first one is to... The principle of laser optical feedback microscope was presented and demonstrated. Three methods to advance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laser optical feedback microscope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first one is to detect the two polarized lights’ intensities separately with a Wollaston prism instead of to detect the whole light’s intensity. The second is that both of the two orthogonally polarized lights of a birefringent dual frequency laser are fed back. The third one is that only one of the orthogonally polarized lights is fed back.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s competition between orthogonally polarized light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laser optical feedback microscop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光纤 显微镜 光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被引量:1
15
作者 Yueneng Yang Ye Y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192-200,共9页
A decoupl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DNTSMC)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of affine nonlinear systems.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TSMC) method is p... A decoupl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DNTSMC)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of affine nonlinear systems.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TSMC) method is presented,in which the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surface is defined as a special nonsingular terminal function and the convergence time of the system states can be specified.The affine nonlinear system is firstly decoupled into linear subsystems via feedback linearization.Then,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surface is defined and the NTSMC method is applied to each subsystem separately to ensure the finite time convergence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The verific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The proposed approach exhibits a considerable advantage in terms of faster tracking error convergence and less chatter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liding mode control(CS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control feedback linearization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nonsingular affine nonlinear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控制系统分析与参数调节
16
作者 章国光 燕波宇 +1 位作者 付明星 侯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基于二惯性弹性系统的PID位置控制,通过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展开惯性匹配的影响评价,并开发兼容传统控制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惯性匹配起因的欠阻尼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惯性比支配系统的阻尼特性,通过PID级联滤波器的控制方式,能提高参数调... 基于二惯性弹性系统的PID位置控制,通过系统阻尼特性的分析展开惯性匹配的影响评价,并开发兼容传统控制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惯性匹配起因的欠阻尼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惯性比支配系统的阻尼特性,通过PID级联滤波器的控制方式,能提高参数调节的能力,并改善系统的欠阻尼特性。借鉴扩充平面法的设计思路,通过参数的重组计算,提出四参数反馈系统的新计算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显示,传统PID位置控制器组合滤波器使用,并结合四参数扩充参数平面法的设计,能有效改善系统的阻尼特性;且它能兼容传统控制器,其计算简单、直观性好、易于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惯性弹性系统 PID控制 滤波器 扩充参数平面法 多参数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有功无功联合附加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惠兰 肖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4,共7页
依据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有功无功联合附加控制策略。从VSC-HVDC功率特性与系统等值功角的关系出发,建立含VSC-HVDC有功无功附加量的交直流混... 依据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有功无功联合附加控制策略。从VSC-HVDC功率特性与系统等值功角的关系出发,建立含VSC-HVDC有功无功附加量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的非线性,采用精确反馈线性化进行坐标变换,并采用滑模控制利用反映系统暂态特征的等值功角变化速度与加速度设计切换面,结合设计的有功无功配合方式,确定了VSC-HVDC有功无功附加量随系统暂态特征量实时调节的控制律,其参数设计与计算过程简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充分利用了换流站的功率调节能力,有效降低了系统等值功角首摆幅度,加快系统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暂态稳定性 精确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 附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二阶滑膜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向 文淑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汽车悬架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针对一阶滑模控制在主动悬架控制中存在的抖振和控制精度问题,基于汽车二自由度1/4主动悬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前端串联一个负加... 汽车悬架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针对一阶滑模控制在主动悬架控制中存在的抖振和控制精度问题,基于汽车二自由度1/4主动悬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前端串联一个负加速度反馈回路来调节悬架性能,并使用扩展的超螺旋观测器实时补偿系统的未知内部动态。为了验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仿真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一阶滑膜控制,该方法解决了悬架未知非线性动态的多目标控制问题,能更有效地改善汽车稳定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悬架模型 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 负加速度反馈回路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坐姿矫正服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煜杰 刘欢欢 王朝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0-258,共9页
为帮助人们改善不良坐姿,预防脊柱疾病,对智能坐姿矫正服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从人体工效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坐姿生理学基础,表明了不良坐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然后基于穿戴方式归类了现有矫姿类可穿戴产品,重点阐述了坐姿矫正... 为帮助人们改善不良坐姿,预防脊柱疾病,对智能坐姿矫正服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从人体工效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坐姿生理学基础,表明了不良坐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然后基于穿戴方式归类了现有矫姿类可穿戴产品,重点阐述了坐姿矫正服装相较于矫姿带等其它产品的优势及可发展性;随后分析了智能坐姿矫正服装系统中应用到的可穿戴传感技术、系统识别不良坐姿信号的阈值判定技术及识别反馈警示技术这三大关键技术;最后从电子设备、系统识别、反馈模式、人机交互及服装安全5个方面展望了智能坐姿矫正服装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指出,未来应侧重于应用纺织品传感器及织物触觉系统等柔性电子设备,使其向智能化舒适化进一步发展,在医疗保健、健康监护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姿矫正服装 智能服装 传感技术 姿态识别 反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3-RRPU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及鲁棒控制研究
20
作者 韩秀英 李旭莹 +1 位作者 凌金博 杨琨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4-1471,共8页
针对现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大多正解不唯一、较难实现精确稳定运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3-RRPU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同时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三平移的原理,进行了驱动输入的... 针对现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大多正解不唯一、较难实现精确稳定运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3-RRPU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同时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三平移的原理,进行了驱动输入的选取与论证,对机构平台奇异性、驱动奇异性和支链奇异性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运动学模型,推导了位置正、逆解析解;再次,运用拉格朗日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机构操作空间的刚体动力学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解耦的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证明其控制稳定性,并基于动力学模型对空间轨迹跟踪精度和控制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RRPU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在一般位形下具有唯一性,机构的平台奇异位形和驱动奇异位形少且无支链奇异。该轨迹控制方法可使机构在载荷20 kg、速度0.18 m/s、加速度0.12 m/s 2下,实现0.002 m以内的高精度复杂轨迹跟踪;基于Sigmoid函数的轨迹控制方法还能有效削弱控制力矩的抖振,为实现工业领域高速、高精度、高性能的三平移运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平移并联机构 位置正解 奇异性 螺旋理论 非线性反馈解耦 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机构操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