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LCL型并网逆变器有效阻尼区的延时补偿策略
2
作者 张学毅 张栋 李圣清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9,308,共11页
在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中,控制延时使得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抑制谐振尖峰的性能降低,有效阻尼区仅为0~f_(s)/6(f_(s)为采样频率),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1种延时补偿策略,首先在前向通路中加入延时补偿环节... 在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中,控制延时使得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法抑制谐振尖峰的性能降低,有效阻尼区仅为0~f_(s)/6(f_(s)为采样频率),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1种延时补偿策略,首先在前向通路中加入延时补偿环节提高系统分界频率,然后根据稳定判据详细推导出补偿后系统的稳定条件,最后在新稳定条件的约束下设计电容电流反馈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将有效阻尼区拓宽至0~0.4f_(s),扩大滤波器谐振频率f_(r)的选取范围,降低逆变器的设计成本,提高系统对宽范围电网阻抗变化的适应能力。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拓宽了系统稳定运行区域,改善了弱电网下谐振频率f_(r)≥f_(s)/6时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延时 电容电流反馈 有效阻尼区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宇良 陈春阳 +2 位作者 曾小凡 赵俊栋 于天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8-1787,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知道精确的电机参数模型来实现对未来电流的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然而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易受磁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导致预测电流误差大、控制电流纹波高、系统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知道精确的电机参数模型来实现对未来电流的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然而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易受磁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导致预测电流误差大、控制电流纹波高、系统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反馈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以内置式永磁同步发电机为例,首先根据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直交轴电感参数偏差与预测电流误差之间的预测误差数学模型;然后较详细地探讨了永磁电机直交轴电感参数偏差对电流预测误差的影响;接着根据建立的预测误差数学模型,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对电感参数偏差进行在线辨识;最后针对开环的电感参数偏差在线辨识校正方法精度有限问题,设计闭环校正环节,根据电流预测误差对电感参数偏差进行反馈校正。该方法与采用其他参数辨识方法的开环预测相比,通过在线闭环校正电机电感参数偏差,大大提高了电流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控制的鲁棒性和精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完全消除预测电流误差的影响,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自适应反馈校正 鲁棒性 电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路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有源阻尼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劲松 亓玉帅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184,共15页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乏阻尼项而存在谐振尖峰,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鉴于此,提出利用逆变器侧电流进行有源阻尼控制,相比传统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在面对电网阻抗变化时,基频增益T fo与截至频率f c仍能保持不变。且从阻尼角度分析,具有更好的稳定裕度和响应速度。为进一步降低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同时引入电网电流反馈,构建双环路以增大输出阻抗。以逆变器电流环消除谐振尖峰,以电网电流环降低谐波分量,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侧电流 有源阻尼控制 双环路反馈 输出阻抗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口记忆元件的LCL滤波优化及应用
5
作者 张伟 刘立群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26,共8页
为提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电能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口记忆元件的LCL滤波器。传统的LCL滤波器通过电容串联电阻实现无源阻尼控制,虽然可以抑制谐振频率处的谐振尖峰,但可能削弱高频滤波效果,导致并网电流不符合要求。所提方法采用记忆... 为提升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电能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口记忆元件的LCL滤波器。传统的LCL滤波器通过电容串联电阻实现无源阻尼控制,虽然可以抑制谐振频率处的谐振尖峰,但可能削弱高频滤波效果,导致并网电流不符合要求。所提方法采用记忆元件替代传统LCL滤波器中的部分元件,这些记忆元件具有非易失性、低功耗、纳米结构和扩展性强等特点,能够通过输入反馈电流控制滤波器参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从而在最小化纹波电流、最大化谐波衰减和降低功率损耗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所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抑制谐振尖峰和减少谐波含量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方法,证明了记忆元件在提升三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电能质量方面的潜力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元件 LCL滤波器 谐振抑制 无源阻尼策略 反馈电流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功率补偿及其动态阵列重构
6
作者 杨洪明 刘璐雨 +2 位作者 段献忠 Archie James Johnston 杨洪朝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55-3465,I0002,I0003,共13页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下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降低,进一步导致光伏阵列行电流不均衡,功率-电压(P-U)输出特性曲线产生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solar cell-supercapacitor,SCS)一体化阵列方案,由SCS器件、动态重构拓扑与常规光伏阵列相连接组成。基于SCS器件的超级电容充/放电特性,提出行电压闭环控制策略,根据光伏阵列行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的偏差,以一体化阵列输出功率最大为控制目标,以开关矩阵连接方式为决策变量,调整SCS器件与光伏阵列连接方式,均衡光伏阵列各行电流,实现SCS器件对阴影遮挡电池进行功率补偿。搭建9×9的SCS一体化阵列仿真模型,对比分析4种典型动态云层阴影遮挡模式下,全交叉型(total-cross-tied,TCT)、静态阵列重构技术、动态阵列重构技术、SCS一体化阵列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SCS一体化阵列填充因子达77.4%,功率损耗约18W,优于其他3种方案。SCS一体化方案有效提高了局部阴影遮挡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遮挡 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一体化阵列 动态重构 行电压闭环控制 功率补偿 行电流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地面发控点火电流异常分析和电路改进
7
作者 王建国 赵怡 +2 位作者 毕玉 王俊 郭会兵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7,184,共8页
针对某型地面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点火电流异常问题,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点火电流与元器件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地面发控点火电流在某些环境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一种闭环控制方案,增加电流反馈环节,解决点火电流异常问题。... 针对某型地面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点火电流异常问题,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点火电流与元器件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地面发控点火电流在某些环境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一种闭环控制方案,增加电流反馈环节,解决点火电流异常问题。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改进后的点火电路能适应更大的点火负载,有效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发控 点火电流 电流反馈 闭环控制 可靠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输出电流反馈型虚拟同步控制技术
8
作者 郭力 黄玉辉 +4 位作者 李霞林 周旭 庞秀岚 李晓峰 王洵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基于输出功率反馈的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在网侧故障时,难以保持电压源暂态特性并实现精准暂态冲击电流限制,同时极易出现暂态同步失稳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VSC)输出电流反馈型VSG技术。外环控制直接采用VS... 基于输出功率反馈的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在网侧故障时,难以保持电压源暂态特性并实现精准暂态冲击电流限制,同时极易出现暂态同步失稳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VSC)输出电流反馈型VSG技术。外环控制直接采用VSC输出电流作为反馈控制量,不仅能实现构网和电压/频率主动支撑功能,还能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外环控制具备稳定平衡点,降低暂态同步失稳风险,同时还能实现稳态下的电流限幅控制。电压内环采用基于相量分析的虚拟阻抗自适应选取方法,依赖就地量测信息进行虚拟阻抗快速自适应调整,以抑制故障瞬间暂态冲击电流。在PSCAD/EMTDC中搭建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构建相应的物理验证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抑制故障瞬间暂态冲击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虚拟同步控制 输出电流反馈 自适应虚拟阻抗 故障穿越 暂态冲击电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O算法的PMSM弱磁和MTPA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宏亮 杨泽心 +1 位作者 王镇涛 武亚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005-13012,共8页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噪声较少、功耗较少、运行速度快、操作稳定,已被普遍采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过程中,转速环参数选取采用传统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方法,依靠经验整定参数,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差、难以保证在各运行区间具有优良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和MTPA(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控制的宽运行范围方法。将智能寻优算法、MTPA控制、弱磁控制三者相结合,利用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PI控制器的参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工作电压未超过电压极限圆使用MTPA控制策略运行;工作电压超过电压极限圆利用电压闭环反馈,进行弱磁控制。使用MATLAB/Simulink构建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仿真模拟,通过PI控制器和减法平均优化算法优化后的PI控制器性能对比,从仿真结果得到控制器方法的有效性。实验有效证明了该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各种运行工况下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整定问题,提高电机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最大转矩电流比 电压闭环反馈法 减法平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电流观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家群 孙明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4-822,共9页
为提高前置电感电容LC滤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电机电流观测控制方法。该方法采集逆变器侧电流,通过新型EKF观测器获得实际电机电流,并将估计的电机电流用于电流环反馈... 为提高前置电感电容LC滤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电机电流观测控制方法。该方法采集逆变器侧电流,通过新型EKF观测器获得实际电机电流,并将估计的电机电流用于电流环反馈控制。论文给出了新型EKF电流观测器的结构和参数设计过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Luenberger观测器相比,新型EKF观测方法的电流估计误差更小,电机电流跟踪性能更好,电磁转矩脉动及其谐波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LC滤波器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电流观测 电流反馈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逆变不同控制回路动态交互作用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薇 郭春义 杨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3,I0019,共14页
为了研究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换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文中首先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推导得到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根据单通道分析设计理论建立等效单... 为了研究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各换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文中首先建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推导得到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根据单通道分析设计理论建立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出不同控制回路的耦合控制通道,定量评估系统强度、逆变侧交流联络线与控制参数等对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整流侧或逆变侧交流系统强度降低时,两侧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增强;当交流联络线长度缩短时,逆变侧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ultilevel modular converter,MMC)控制回路间的动态交互增强,各控制环节参数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详细仿真模型,验证所建立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及上述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多变量反馈控制理论 交互作用 单输入单输出反馈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 被引量:55
12
作者 王成智 邹旭东 +5 位作者 许赟 邹云屏 张允 陈伟 佘煦 李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共9页
电力电子负载包含模拟电源负荷的模拟变换器和将能量馈回电网的并网变换器。它必须能模拟电流谐波含量丰富的非线性负荷,传统的PI控制器难以满足波形跟踪需要。该文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策略用于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 load,PEL)电... 电力电子负载包含模拟电源负荷的模拟变换器和将能量馈回电网的并网变换器。它必须能模拟电流谐波含量丰富的非线性负荷,传统的PI控制器难以满足波形跟踪需要。该文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策略用于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 load,PEL)电流控制器设计,通过串联校正调整控制对象幅频、相频特性,重复控制器可提高系统稳态性能,P控制器保障其动态响应速度。由此,模拟变换器快速、近乎无差地跟踪线性或非线性电流指令;能量以高功率因数经并网变换器馈回电网。该方法克服采样、计算延时和死区、参数漂移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增强了系统鲁棒性。给出了控制器设计步骤和方法,仿真和搭建的10 kVA电力电子负载样机实验证明了方案和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负载 重复控制 电流控制 非线性负荷 波峰因数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N阶CCCII(±)-C低通滤波器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30
13
作者 彭良玉 何怡刚 +1 位作者 黄满池 吴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34-123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电流控制传送器 (multiple outputs current controlled conveyorII,CCCII± )的多环反馈电流模式n阶低通滤波器的系统设计方法 .用该方法可产生出多种不同结构的n阶低通滤波器 .所有n阶滤波器均由 n个CCCII&#...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电流控制传送器 (multiple outputs current controlled conveyorII,CCCII± )的多环反馈电流模式n阶低通滤波器的系统设计方法 .用该方法可产生出多种不同结构的n阶低通滤波器 .所有n阶滤波器均由 n个CCCII±及n个接地电容组成 .面向实际电路 ,完成了PSpice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模式 电流控制传送器 反馈网络 有源滤波器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入网电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208
14
作者 徐志英 许爱国 谢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36-41,共6页
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对高次谐波衰减效果显著,而且在低开关频率和电感较小的情况下较单电感滤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LCL为无阻尼3阶系统,易发生谐振。研究采用并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对并网电流进行控制,采用电容电流闭... 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对高次谐波衰减效果显著,而且在低开关频率和电感较小的情况下较单电感滤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LCL为无阻尼3阶系统,易发生谐振。研究采用并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对并网电流进行控制,采用电容电流闭环增加系统阻尼,从而可抑制系统振荡,增加系统稳定性。对电流双闭环方案进行系统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采用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并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地避免进网电流谐振和实现进网电流的高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并网逆变器 电流双闭环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电容电流即时反馈有源阻尼方法 被引量:106
15
作者 潘冬华 阮新波 +2 位作者 王学华 鲍陈磊 李巍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0,21,共10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对高频谐波的衰减效果显著,但是存在谐振问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可有效阻尼LCL滤波器的谐振峰,在模拟控制下,它等效为在滤波电容上并联一个电阻。然而,采用数字控制时,控制延时使其不再等效为一个电阻,而是一个与频... LCL型并网逆变器对高频谐波的衰减效果显著,但是存在谐振问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可有效阻尼LCL滤波器的谐振峰,在模拟控制下,它等效为在滤波电容上并联一个电阻。然而,采用数字控制时,控制延时使其不再等效为一个电阻,而是一个与频率相关的阻抗。并且在高于1/6的采样频率时,该等效阻抗表现出负阻特性,当谐振频率高于1/6的采样频率时,负阻会降低系统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特别地,当谐振频率等于1/6的采样频率时,系统无法稳定。为此,该文提出电容电流即时采样方法,以减小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控制延时,使其更接近于滤波电容并联电阻的特性。这样,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而且,即使谐振频率等于1/6的采样频率,系统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电容电流即时采样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并网逆变器 电容电流反馈 有源阻尼 控制延时 电网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内环控制方法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李泽斌 罗安 +3 位作者 田园 刘奇 谢龙裕 徐千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72-2778,共7页
针对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谐振问题,建立了电流内环的控制模型,并分析了其开环传递函数。由分析可知,采用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进行电流内环控制时,控制器中包含一个固有阻尼项,该阻尼项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的阻尼、抑制LCL滤波器的... 针对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谐振问题,建立了电流内环的控制模型,并分析了其开环传递函数。由分析可知,采用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进行电流内环控制时,控制器中包含一个固有阻尼项,该阻尼项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的阻尼、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的准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电流内环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没有引入额外的无源阻尼和有源阻尼,仅使用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进行控制,便可有效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问题,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 电流内环 准PR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逆变器的数字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81
17
作者 许爱国 谢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电容电流反馈的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的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正弦性好、动态响应快、输出外特性硬和稳态精度高等特点。该文基于状态观测器,对电容电流反馈瞬时值控制电路的数字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解耦控制方法;... 采用电容电流反馈的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的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正弦性好、动态响应快、输出外特性硬和稳态精度高等特点。该文基于状态观测器,对电容电流反馈瞬时值控制电路的数字实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解耦控制方法;设计了电流内环数字控制器,提出了一种电容电流采样时序,采用该采样时序可以真实反映电容电流开关周期内的电容电流平均值;提出了基于 PWM 逆变桥离散化模型的电容电流观测方法,可对电容电流做出准确观测,补偿数字控制器的采样延时和计算延时;提出了瞬时值电压控制外环的滤波方法,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态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达到模拟电路实现双环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 瞬时值反馈控制 逆变器 逆变桥 数字控制器 电压控制 双环控制 数字控制技术 稳态精度 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功率控制及有源阻尼优化方法 被引量:40
18
作者 周乐明 罗安 +3 位作者 陈燕东 陈智勇 龙际根 王明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针对分布于电网末梢的单相LCL型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提出了一种单电流反馈有源阻尼优化方法抑制LCL的谐振尖峰,并采用SRFPI控制方法零稳态调节单相逆变器的瞬时并网电流,使系统具有低谐波失真的并网电流及无功补偿功能。对于LCL谐振抑制,... 针对分布于电网末梢的单相LCL型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提出了一种单电流反馈有源阻尼优化方法抑制LCL的谐振尖峰,并采用SRFPI控制方法零稳态调节单相逆变器的瞬时并网电流,使系统具有低谐波失真的并网电流及无功补偿功能。对于LCL谐振抑制,通过对并网电流的高频分量反馈增加了系统阻尼,减少了额外的传感器,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将该单电流反馈系数中多变量降为单一变量,在响应速度和阻尼系数中择优选取参数值,降低参数设计复杂度,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单相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设计,分析了SRFPI控制策略以及单电流反馈中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优参数的选择方法,确定反馈参数的取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控制 功率控制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LCL滤波器 单电流反馈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加速度反馈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唐涛 黄永梅 +1 位作者 张桐 付承毓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7,共4页
谐振常常造成伺服系统不稳定,影响其控制性能。首先建立光电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谐振和反谐振产生的原因。伺服系统同样也受到反谐振的影响,并且反谐振出现在谐振之前。由于间隙和摩擦的影响,谐振往往会随之变化,很难用固定的... 谐振常常造成伺服系统不稳定,影响其控制性能。首先建立光电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谐振和反谐振产生的原因。伺服系统同样也受到反谐振的影响,并且反谐振出现在谐振之前。由于间隙和摩擦的影响,谐振往往会随之变化,很难用固定的陷波器去补偿。提出一种负载加速度反馈控制算法减小谐振的影响,由此形成三闭环控制模式。根据提出的加速度反馈算法3条准则设计加速度控制器,采用此控制方法速度闭环带宽提高了5Hz左右,谐振峰减小了15dB。并且200Hz以后的谐振迅速衰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反馈 电流环 带宽 机械谐振 跟踪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的逆变器数字双环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念春 徐发喜 程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6-170,共5页
采用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的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动态响应快、稳态精度高和较强的抗扰性能。常用的双闭环控制技术有电感电流内环和电容电流内环之分:前者动态响应速度不够快,抗扰性能不够高;而后者不能对逆变电源进行很好地过流保护。采用... 采用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的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动态响应快、稳态精度高和较强的抗扰性能。常用的双闭环控制技术有电感电流内环和电容电流内环之分:前者动态响应速度不够快,抗扰性能不够高;而后者不能对逆变电源进行很好地过流保护。采用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带负载电流前馈的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PI-PI控制技术,在保证快速性和高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对逆变器进行快速地限流保护。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从而有效改善了系统输出电压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双环控制 数字控制 电感电流反馈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